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4-09-03 08:04:19 四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1

  教材分析:

  学生在之前学过求整数的近似数,已形成基本的学习经验。

  学情分析:

  在学习前唤起学生的经验回忆四舍五入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难点:

  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一)、创设情境,复习较大数的近似数

  (二)、认定目标,导入新课

  (三)、互动交流

  (四)、全课总结

  师:豆豆的身高0.984米。0.984是一个精确值,那我们可以说豆豆身高大约多少米呢?

  师: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第三位数省略。 0.984的第三位小数是“3”,小于5,舍去,所以0.984≈0.98。

  师: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的?

  师:你们还可以求出这个小数在别的'不同情况下的近似数吗?

  师:如果保留整数,就要把小数部分省略。小数第一位,也就是十分位是9,大于5,向前一位进一,所以0.984≈1。

  师:保留整数的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的?

  师:尽管两个数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同。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师: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生:精确到小数第二位,也就是百分位

  生:精确到个位生: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为了实现学生已有知识的正迁移,通过联系生活中的事例,复习四舍五入法取较大数的近似数,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

  作业填空: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根据()法来保留小数的数位,保留整数时,表示精确到()位,保留一位小数时,精确到()位,保留两位小数时,精确到()位......

  (2)近似数的结果一般的说6.0比6精确,因为6.0精确到了(),6精确到了()位,所以6.0的末尾中的”0”不能去掉。

  2、按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4.808

  20.256

  1.995

  板书设计:

  小数的近似数:

  0.984≈0.98

  0.984≈1.0

  想一想:0.984≈1

  在表示近似数的时候,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2

  课题:比大小(二)

  内容:小数的性质

  课时: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1、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活动,经历用几何模型研究小数的过程。

  2、用直观的方式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

  3、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

  基本教学过程:

  一、 一、创设问题情境

  1、比较大小。1.26( )2.03 0.23( )0.31

  2、0.2( )0.20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思考一下,0.2和0.20谁大?你是怎样想的?

  2、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在图上涂一涂,再来比一比。学生在书上涂一涂,比一比,再说一说。

  3、0.2和0.20怎么会相等呢?这是不是一种巧合?

  4、在下面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

  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涂法和想法。你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与应用

  1、第10页试一试1、2。

  2、第11页练一练1。

  3、第2、3题。

  4、阅读。《你知道吗?》

  四、总结。

  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图一图、比一比,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规律。并能熟练的应用这一规律。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3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

  2、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实验操作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测量活动:

  让学生分组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当学生知道了36厘米=36/100米=0.36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1米60厘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

  二、填一填:

  将几克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其方法是一样的。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交流,这样改写的原因。

  三、试一试:

  强调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厘米=0.1分米=0.01米

  学生在由米换算到厘米的过程中,可以先将米换算成分米今儿换算成厘米。

  四、作业:

  第5页练一练2、3、4、5

  五、板书设计

  1米=1 0分米=100厘米

  1厘米=0.1分米=0.01米

  1千克=1000克

  课后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

  2、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重难点)

  教学过程:

  1、竖式计算39×12(复习、小结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

  2、卫星运行动画导入

  3、板书课题

  4、明确教学目标

  5、提问1:东方红1号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钟,则卫星绕地球运行2圈需

  要多长时间?(复习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

  提问2:东方红1号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钟,则卫星绕地球运行21圈需

  要多长时间?(提出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完成导学案问题1(估算)

  6、学生自学课本第30页内容,完成导学案的问题2,要求

  (1)时间:5分钟;

  (2)学生自己自学,独立完成;

  7、分析、解答问题2,注意小结;重点在问题2.

  提问3:通过竖式计算114×21,归纳一下“三位数如何乘以两位数”(重点与难点)

  8、游戏(把课本第31页第3题练习以游戏的形式呈现)

  9、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0、分层作业

  [1](必做题)课本第31页第1、2题;

  [2](选做题)请你利用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向老师提出一个问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页例1、第92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93页练习二十二的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知道求平均数的方法。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灵活运用平均数相关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愉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平均数的数据统计表。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今天带来了一些我们生活学习中的信息,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信息)

  (1)四(1)班踢毽子的4位选手平均每人1分钟踢50个。

  (2)一年级第一小组的3位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20厘米。

  (3)三年级平均每个班开展了3项课间活动。

  (依次出示信息,分别请3名同学读题,其他同学认真的看屏幕并倾听)

  师:同学们,在这些信息中都用到了同一个词,你们发现了吗?

  生:都有“平均”这个词。(课件再次用红色显示信息中的“平均”)

  师:对,(指着50个,120厘米,3项,课件同时用粉色显示这些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那些知识?

  生: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生:平均数与平均分有什么关系?

  生:怎样计算平均数?

  生:平时在生活中那些地方常用平均数?

  ……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今天的知识。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感知平均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新课讲授:

  (一)平均数的意义

  通过课前的导入,大家说一说什么叫平均数?学生讨论后交流。师归纳: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二)平均数的求法

  教学例:出示例1情景图。

  1、分析问题

  师:这个月我校开展了保护环境,争优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大家看看这是我班一个小队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课件出示相关情景和统计表,学生读题。

  师:你看到什么信息?

  生:我知道了这个小队有四位同学。

  生:我知道了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12个、小亮11个、小明15个。

  生:要求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什么是平均?

  生:平均就是指每个人一样多。

  师:那大家想想,应该怎样求这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生:可以通过画图表来解决,每个人先都画出11个,然后将剩下的8个平均分下去,每人就是13个了。

  生:把他们每个瓶子用一个圆圈表示,再进行移动,使每个人的瓶子一样多为止。

  生:可以把所有的瓶子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平均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

  2、方法总结

  师: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主题图),这是他们4人收集瓶子的简单统计图,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吗?

  生:他们不一样多。

  师:那怎么办呢?

  生:可以通过移动瓶子来解决。

  师:怎样移动?

  生: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最后每个人都是一样多。同时利用书本等器材进行简单操作,并交流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想一想:你为什么要把小红的瓶子移给小兰?

  生:小红的多,小兰的少。

  师:他是把多的移给少的,这样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就怎么样了?

  生:同样多。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法”。

  (板书“移多补少法”)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请说一说。

  生:有,可以用平均分的方法来解决。

  师:怎么算呢?

  生:先算他们的总数再除以4。

  师: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并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吗?

  生:(14+12+11+15)÷4=52÷4=13(个)

  师:指着算式(14+12+11+15)÷4,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方法?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先把他们4个人收集的瓶子总数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或我是先算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瓶子,再算平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师:听懂了吗?谁和他的方法一样?再给大家说一说。(学生交流)

  师:会用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我们一起来算一算,结果是多少,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师:52表示什么?

  生:4个人收集瓶子的总数。

  师:是呀,是把小红他们4人收集瓶子的总数量先求出来,是52个。(教师板书“总数量”)

  师:为什么要再除以4?

  生:把总数平均分给4个人,就是求出了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生:平均分成4份,4表示总份数。

  师:4就是总份数,除以4表示平均分成4份,这13个就是他们每个人收集瓶子数量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师:那么用式子怎么表示呢?

  生: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师:真不错,大家鼓励一下,向他学习。师小结: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都得到了平均数是13个。板书:平均数的求法:(1)移多补少。(2)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设计意图:联系学校生活实际,利用活动课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兴趣,在学生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动手算一算,发现求平均数的方法,经历数学概念、方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初步理解了求平均数的两种不同方法。]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第1题。理解怎样使每个花瓶里的花相等是求平均数。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2、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小结: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法”和平均分的方法算出平均数是多少。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二第2-3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练习。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及作用。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内容结构及具体例题安排如下表: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这些知识与经验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为使儿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认识新问题,建构他们自己新的知识与经验,教材的编写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数学知识。例如:对“三角形的分类”这一内容,教材根据学生已懂得了角的分类,能区分锐角、钝角、直角、平角与周角这一基础,设计了“给三角形分类”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在“给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中了解和把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又如,对三角形的稳定性的设计,教材提供了较丰富的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直观图,让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哪儿有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然后让学生亲自做一个实验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不仅是认识几何形体特征的需要,而且有助于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对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价值。

  (2)重视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

  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的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要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就要充分运用其直观性进行教学。“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基于这样的考虑,教材在提供大量形象的感性材料的同时,加强了数学问题情景、操作探索活动的设计。例如“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部分内容,创设了“我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种学生熟悉而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索、去实验、去发现。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教学内容的呈现不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给学生留有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为感受、理解抽象的概念,自主探索图形的性质打下了基础。为方便教师领会教材编写的理念与意图,开展有效的教学,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地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这主要体现在:概念的形成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提供丰富的动手实践的素材,设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获得。例如,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等,均是让学生在操作、探索中发现,形成结论。

  (4)加强对图形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本单元增加了“图形的拼组”,让学生再次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探索能力。

  教学建议

  1.准确把握本册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目标。

  这一学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感。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探索图形及其关系的愿望不断提高,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认识图形,进行探索。因此,本册对三角形认识的教学目标与第一学段“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有所不同,应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三角形。因此,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如落实“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等内容的具体目标时,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2.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

  “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数学活动的过程”,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是在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回忆生活经验、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推理想像等都是学习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给予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几何图形的、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促进教学中的数学交流。

  数学在信息社会应用广泛,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数学能够用非常简明的方式、经济有效地、精确地表达和交流思想。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在他们的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尽相同。教师要重视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情境,提供“数学对话”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耳、用口、用眼、用手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接受他人的思想。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思考、解释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4.注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几何图形的直观性为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技术,可以使学生认识和探索图形的过程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也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时,要注意切合实际,易操作而有实效。一些农村学校由于条件所限,不能配备丰富多彩的教学具,教师必须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积极发动学生制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但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5.本单元可安排6课时进行教学。

  (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三角形的特性

  (第80~82页)

  本节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等内容。

  1.情境图。

  编写意图

  这是一幅建筑工地场景图,图上楼房建筑框架上、脚手架上包含有大量的三角形。教材提供了这样一幅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直观图,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并说一说“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而且引起学生对三角形及其在生活的作用的思考。

  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以先出示情境图,也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三角形,再看情境图,教师可根据个人的需要灵活处理。为让学生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作用做好准备。

  2.例1。

  编写意图

  (1)例1是有关三角形定义的教学。教材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出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借助直接经验,把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

  (2)出示三角形的定义后,教材在已学的垂直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底和高实际上是一组互相垂直的线段,这两个概念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要用到。

  (3)最后,为了便于表述,教材说明如何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教学建议

  (1)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恰当把握教学要求。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在第一学段学生已初步认识过。这里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特征,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

  (2)教学三角形的定义时,可让学生在纸卡上画出三角形,思考所画的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并尝试标出三角形的边、角、顶点。然后在小组内展示,观察并找出这些三角形的共同点,使学生明确三角形的特征。接着让学生尝试概括三角形的含义,再与课本上的定义比较,着重理解“围成”。之后可出示一组含正、反例的图形让学生辨析,建立正确的三角形概念。

  (3)教学三角形的底和高时,可让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选择画好的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然后指出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底和高。最后请学生思考、操作“你还能在三角形内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但要注意的是在钝角三角形两条短边上做的高在三角形外,学生比较难理解,在小学阶段不作要求。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也可以由实例入手,让学生量出三角形房顶或斜拉索桥的高度,引出底和高的概念进行教学。

  (4)最后说明为了表达方便,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三角形,并说明如何表示。

  3.例2。

  编写意图

  稳定性是三角形的重要特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它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三角形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对这一内容的设计思路是“情境、问题—实验、解释—特性应用”。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先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图上哪儿有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然后组织学生用课前制作的三角形进行实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最后请学生列举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2)稳定性的实验也可以这样设计:先出示一个长方形画框,拉动使其变形,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把画框固定?”然后请学生用课前制作的三角形进行实验,发现特性。最后列举生活实例,并进行应用——把画框固定。

  4.例3。

  编写意图

  (1)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教材首先呈现了情境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规律。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先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哪条路最近呢?”“这是什么原因?”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由于学生还未正式学习三角形边的关系,因此在交流原因时,要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看法,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教师不要作过多的评论,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接着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探究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讨论“第(2)、(3)组纸条为什么摆不成三角形?”然后请学生交流自己在探究中的发现,形成结论。最后用自己的发现解释引入中的问题“为什么小明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

  (3)引入时,也可以用学生熟悉的人和街道创设类似教材中的情境,如选择班上某个同学或老师上学(上班)的路线图,或同学们到电影院看电影的路线图等,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在研究自己周围的人和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角形的分类

  (第83~84页)

  1.例4。

  编写意图

  (1)三角形的分类,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按角分,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第二层次,按边分,认识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一般来说,进行分类的基本原则是不重复、不遗漏。对三角形按角进行分类即符合上述原则。教材中用集合图直观地表示出,三角形整个集合与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之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三角形按边分类,可以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里又包含等边三角形。但按边分类难一些,为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教材不强调分成了几类,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

  教材在学生按边分类的活动中,引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分别给出两种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通过让学生量一量它们的各个角,来认识它们的角的特征。最后让学生找一找这两种特殊的三角形。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把课前剪好的三角形分类。教师不要给出分类的标准,要让小组商量按什么分,然后进行操作。

  (2)小组汇报时,抓住其中按角分的情况要求其他小组也试一试。交流、汇报时,首先让各小组谈谈把哪些三角形分为一类,为什么。再请学生给三类三角形命名。然后引导学生比较这三类三角形的三个角,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指出什么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使学生明确: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另外一个角是锐角、直角、钝角中的一个。最后用集合图表示出三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3)按边分类,在学生分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两类后,再引导学生对等腰三角形进一步分类,就此引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并告诉学生这两种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在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后,可让学生观察猜测这两种三角形角的特征,然后测量验证,再列举这两种特殊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4)“做一做”在点子图上画三角形,可以根据班级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一种是让学生任意画,然后说说是什么三角形;另一种是让学生画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这需要学生考虑所围图形的特性,是一个探究与构思的过程,难度要大些。

  三角形的内角和

  (第85~89页)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1.例5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教材先通过让学生度量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并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和,使学生初步感知到它们的内角和是180°。在此基础上,教材再提出用实验的方法加以验证。

  (2)实验的方法是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引导学生拼成一个平角来加以验证,并概括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做一做”应用这一结论解决问题,使学生知道,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两个角的度数,可以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求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先安排猜角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索的愿望。如,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大概是多少度。然后小组合作画出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再量一量、算一算每个三角形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也可以让学生先量出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报出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请教师猜第三个内角的度数,结果老师总是能猜出来。以此激起学生的疑问,然后请学生算一算每个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使学生初步感知它们的和大约是180°,是不是准确呢?再引导学生用实验来验证,进而概括出结论。

  (2)最后让引导学生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完成“做一做”。

  (3)教学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应使学生先理解“内角”“内角和”的含义;二是为了使所得的结论具有普遍性,要分别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进行操作实验。

  2.关于练习十四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5题,有的蚂蚁可以从两个洞口进入。如,等腰直角三角形既可以进直角三角形的洞,又可以进等腰三角形的洞,这一点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

  第7题,猜一猜的游戏可在小组内进行,猜的内容不应局限于教材上的一种,可先准备好多个三角形,由1人报出1个三角形的某个特征,其他同学猜测。

  第13题,这类操作有利于培养空间观念,剪的方法或步骤也不一定相同,可由学生自行探索,再组织交流,只要学生的方法可行,就应给予肯定。

  第12、16*题,都是通过把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求出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时应指导学生进行分割(转化),其中长方形、正方形还可以通过90°×4=360°的方法来验证。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扩展:五边形、八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引导学生探究规律。

  第17*题,学生一般会通过有顺序地数的办法得出结果。有的也可能将数出的每个图的三角形个数的规律转化为数列的规律。

  三角形的个数

  引导学生发现每增加一条线就增加2,3,4…个三角形(见上图第二行数列)。还可以指导学生在有规律地数三角形个数时发现(见上图第三行数列):

  三角形个数=单个三角形个数+两个单个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个数+三个单个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个数+…

  如,第四个图形,单个三角形的个数是4,其三角形的总个数为4+3+2+1=10(个)。

  图形的拼组

  (第90~94页)

  本小节安排了两个例题,例6让学生用三角形拼出不同的四边形,例7让学生用三角形拼组图案。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学习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并为图形面积的学习打基础。

  1.例6。

  编写意图

  (1)安排了一个用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拼四边形的活动,让学生从中体会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关系。

  (2)在此基础上,教材提出想一想: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吗?使学生通过动手拼摆,了解到可以拼成,并且拼成的四边形可以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由此为后面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打基础。

  教学建议

  (1)具体活动时,不一定按教材提供的思路拼,可以让学生自主拼,看用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四边形,并说一说是怎么拼摆的。

  (2)自主拼摆后,可提出:是不是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让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回答这一问题。在汇报结果时,让学生说一说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了哪些四边形,使学生明确拼成的四边形可能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等。还可以让学生看一看它们都是由什么样的三角形拼成的,为进一步学习做铺垫。

  2.例7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安排了用三角形拼出美丽图案的活动,进一步感受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关系,同时享受创作的快乐,感受数学美。

  (2)作为范例,教材呈现了几种用三角形拼出的实物图:美丽的孔雀、健壮的马、卡通式的船、可爱的房子。

  (3)“做一做”要求用七巧板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教学建议

  (1)本例所用的三角形,可以鼓励学生课前用色纸剪出。各种三角形多准备一些。

  (2)本例可以设计成“我是图案设计大师”等活动。可以让学生共同设计,设计后展示交流,互相欣赏。展示作品时,可先让大家猜一猜拼出的是什么,看像不像,并说一说作品中包含哪些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和其他图形之间的关系。书上的图案可让学生欣赏一下,如学生有兴趣也可以照着拼一拼,并说一说每个图案中包含哪些图形。

  (3)“做一做”中要用到七巧板,如果学生没有可以让他们用三角形拼制,从中进一步体会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关系,同时初步感知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平面图形。

  3.关于练习十五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3题,在点子图上画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每种都要求画出两个不同的。如果学生画出的两个三角形共用一条边(如下)也是可以的。

  第4题,可以让学生利用“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直接判断哪三根小棒可以摆出一个三角形。能摆出的三角形一共有四种:2 ,5,6;2,6,6;5,6,6;6,6,6。学生能摆几种就摆几种,不必举全。但要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第7题,问用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拼指定的图形,至少需要几个。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拼一拼。如果有学生直接在所要拼成的图形中画线,看其中含有几个规定的三角形,对于这种逆思考教师要给予表扬。

  教科书第93页思考题,指导用正方形纸剪等边三角形。其过程见下图:

  折到第③步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将AB边向上折起,B点要与折痕相交(交点C),这样沿BC、CA剪就能得到一个等边三角形,为什么呢?原因是AC是由AB翻折过去得到的,所以AC=AB。而AC与BC,又可通过将剪好的三角形沿折痕对折完全重合,说明AC=BC。这一原因可以让学生通过测量讨论探究。

  4.生活中的数学。

  编写意图

  (1)本单元之后,教材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介绍平面图形密铺的知识。

  (2)密铺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如家庭、商场、街道用地砖铺的地板、走廊,厕所里铺的墙壁等,密铺成的图案绚丽、美观,装扮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以美的享受。教材因版面所限仅提供了一些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密铺起来的图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密铺并感受密铺创造的美。并在最后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密铺现象,即小蜜蜂用六边形密铺成的蜂窝,让学生在感受自然界奥秘的同时惊叹于小蜜蜂的独运匠心。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在学生知道密铺的概念后,教师还可以展示更多的密铺图案,让学生欣赏,谈谈感受并说说每种图案是由哪些平面图形拼成的,使学生初步感知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六边形可以用来密铺。同时也可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密铺图案,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要注意这里介绍密铺,主要是使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对于密铺的概念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不要拔高要求,如对于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可以用来密铺不要让学生研究。

  (四)参考教案

  课题一: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81页,练习十四第1、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师生分别准备木条(或硬纸条)钉成的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1.展示课本第80页情境图:我们的城市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瞧,这是正在建设中的会展中心,不久的将来就会落成,成为我们城市新的标志性建筑。你在建筑框架上、吊车上发现三角形了吗?请你描出几个三角形。

  2.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3.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上的三角形:电视接收塔上的三角形、铁桥上的三角形、交通标志牌上的三角形、晾衣架上的三角形等。

  4.导入课题: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运用,究竟它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将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板书课题)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达成了一致的看法。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

  (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请学生对照上面的说法,议一议: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

  讨论:哪种说法更准确?

  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出示练习纸:三角形屋顶的房子和斜拉桥。

  你能测量出三角形房顶和斜拉桥的高度吗?

  学生在练习纸上操作。反馈:你是怎么测量的?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出示教材第81页上的三角形。提问:这是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吗?在这个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

  学生操作,然后评议交流。

  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

  1.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81页插图:图中哪儿有三角形?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

  2.实验解疑。

  下面,请大家都来做一个实验。

  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拉学具,有什么发现?

  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四、巩固运用,提高认识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1、2、3题。

  五、总结评价,质疑问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还有什么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课题二: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页。

  教学目标:

  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

  学具:不同长度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课本82页例3情境图。

  (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

  (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

  2.大家都认为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

  请大家看,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根据刚才大家的判断,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

  我们来做个实验。

  二、实验探究

  1.实验1: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

  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5根小棒,请大家随意拿三根来摆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随意拿三根小棒不一定都能摆成三角形。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摆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寻找原因,深入思考。

  2.实验2:进一步探究三根小棒在什么情况下摆不成三角形。

  (1)每个小组用以下四组小棒来摆三角形,并作好记录。

  (2)观察上表结果,说一说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情况有几种?为什么?

  (3)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又有什么规律?

  (4)师生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应用深化

  1.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的一个规律,你能用它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原因吗?

  2. 请学生独立完成86页练习十四的第4题: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单位:厘米)

  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关系来检验。)

  你能用下图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三角形吗?有什么办法?

  3.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 cm和5 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 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 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要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四、反思回顾

  在这节课里,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的?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7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安排是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常见的数学问题,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学好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为以后学生学好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对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也作了一些于孕伏。例如:通过100以内加法中出现小括号的学习,对加法结合律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这些都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进行举例、观察、发现、验证并概括出运算定律。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

  一、教师讲述故事《朝三暮四》,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的数学问题,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

  二、学生自主探究加法交换律

  三、巩固练习

  四、学习加法结合律

  五、练习巩固

  六、课堂小结

  利用充满童趣的数学故事激发学生感知到加法交换律,并产生探究规律的兴趣。结合对加法交换律的初步感知,利用例题再次验证对交换律的猜想,并共同总结出加法交换律的.字母表达方式。学生从自己所发现的一个数学现象中大胆猜想可能存在的规律,让学生经历由一般到特殊的研究过程。在尊重学生的认知的基础上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机会。巩固学生对加法交换律理解,并学会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解决问题。在探究加法交换律后,让学生根据探究经验和方法,自主发现、探究加法结合律并总结加法结合律的字母表示法。通过练习,整合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正确的判断两种运算定律并会灵活运用。(课件呈现)《朝三暮四》故事主题图师:同学们想听故事吗?老师今天给大家讲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古时候,有个老人养了一群猴子,这一天,老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多了,要省着点吃。以后每天早上吃3颗栗子,晚上吃4颗栗子,怎么样?”猴子一听,怎么早上吃的比晚上还要少,不干,抗议!老人眼珠一转计上心头,马上改口说:“那么早上4颗,晚上3颗,好不好?”猴子一听早上多了一颗,自己占便宜了,这才开心的答应了。师:猴子占到便宜了吗?为什么?也就是什么没变,只是什么变了?

  2、引出等式:师:早上吃3颗,板书3,晚上吃4颗,板书4,一共吃了3+4颗,也就是7颗。早上吃4颗,晚上吃3颗,一共吃4+3颗也是7颗,所以3+4=4+3。猴子占到便宜了吗?

  3、猜想规律,引出课题师:观察等号两边的算式,你发现什么?(数不变,符号不变,和不变,位置交换)师:是不是任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呢?这只是我们的猜想,很多著名的理论、定律、公式最初都是由猜想开始的,猜想怎样才能变成真理呢,需要验证。怎样来验证呢?下面我们跟着李叔叔一起出去旅行一趟,相信不但可以锻炼身体,开阔视野,还能找到其中的奥秘呢。(课件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1、获得信息。师: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2、解决问题。师: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56+40=96(千米)3、观察发现观察这两个算式,说说它们有什么联系?(两个加数相同,只是加数位置发生了变化,和不变,因此两个算式应该是相等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56+404、举例验证我们可以用举例子的方式来验证一下。你还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自己在本上写几个。(学生在练习本上举例,教师巡视。指名板演)5、揭示定律。师:像这样各种类型的例子越多,验证的猜想也就越可靠。比如,我们还可以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同学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的验证方法。给自己发现的规律起个名字,这句话中有“交换”两个字,我们就把这个定律叫做加法交换律。(板书)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定律数学的魅力在于它的简洁和有效,数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并使之更可靠!你能不能用最简单的字母或者符号表示加法交换律呢?(指名板演)a+b=b+a☆+○=○+☆同学们所写的公式都可以很好的表示加法交换律,我们比较常用的是a+b=b+a。1、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300+600=__+______+65=____+35b+_=_+_2、计算并验算325+5621、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88+104+96=192+96=288(千米)88+(104+96)=88+200=288(千米)师:第二道算式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a+b)+c=a+(b+c)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1、连一连83+31587+42+5864+(73+37)315+8364+73+3787+(42+58)

  56+78+4478+(56+44)

  2、观察每组中的两个算式,从中选择一道快速算出得数并说说你的理由。(1)(56+88)+1256+(88+12)(2)48+(75+25)(48+75)+25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8

  (一)课前谈话,激发图形旋转的兴趣。

  课件呈现谜语:有家兄弟真奇怪,一天到晚转圈圈。不吃饭来,不休眠。(打一物品)先猜一猜,再说说“兄弟”指的是谁,“转圈圈”是指指针在做怎样的运动。

  揭示课题:图形的旋转。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的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很好的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情境创设,体会图形旋转的要素。

  1、认识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课件播放动画,一只钟面的指针顺时针旋转90°,另一只钟面的指针逆时针旋转90°,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都绕着一个点在旋转。(板书:定点)2、时针都旋转了90°。(板书:角度)3、时针旋转的方向是相反的(板书:方向)……

  重点交流预设3:课件放大动画,观察(课件播放)。

  引出:像这样和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叫顺时针方向,和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叫逆时针方向。(板书:顺时针、逆时针。)

  你能用手臂演示一下顺时针旋转吗逆时针呢

  【设计意图: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是认识的难点,学生常常会混淆。为了清晰学生的认识,此环节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对两只钟面上时针旋转现象的观察感知,以及手臂动作的体验,来弥补学生语言描述的不足,概念构建更为准确,同时,也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巩固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完成教材“想想做做1”。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钟面、台秤及转盘指针等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再次感受与巩固旋转的基本要素。】

  (三)动手操作,探索图形旋转的方法。

  1、旋转线段。

  课件出示线段AB,师:你能绕它的一个端点旋转90°吗

  学生尝试,并填写:线段AB绕 点 方向旋转90°。

  有目的的选取不同学生作品展示。

  预设:

  定点和角度相同,如果方向不同,图形旋转后的位置也不同。

  定点不同,即使方向和角度相同,图形旋转后的位置也不同。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通过实物投影分组展示学生作品,再通过课件中的动画演示,一方面,为下面简单图形的旋转做好基础准备;另一方面,在开放的情境中,通过对比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的重要性。】

  2、旋转三角形。

  (1)出示:你会把三角形(形如60°三角尺)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吗能想象出三角形旋转后的样子吗你能试着画出三角形旋转后的图形吗

  学生探究尝试,教师巡视。

  预设:

  先旋转三角尺,再画出图形。

  现象旋转后的图形,再直接画出图形。

  先分别旋转两条直角边,再连接起来。

  重点交流方法:你是怎么想到先旋转两条直角边的

  预设:我想到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短边现在指向3点,顺时针旋转到6点,所以向下画两格,长边现在指向12点,顺时针旋转到3点,所以向右画三格,最后连起来。(课件同步演示)

  (2)出示:你会把三角形(形如45°三角尺)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吗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并做适当指导。

  学生交流,课件动画验证。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线段的旋转,三角形的旋转留足了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充分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画法。在肯定方法的同时,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优化,通过一探索二练习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图形的旋转基于线段的旋转。纵观这一系列的探究学习活动,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课件中三角形旋转的动画演示,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及学习兴趣,同时还丰富了学生图形旋转的表象,对学生图形旋转方法的掌握、教学重难点的突破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巩固练习,积累图形旋转的经验。

  (一)旋转长方形。出示: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学生画图。

  展示、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师:现在,关于图形旋转的画图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先确定定点、方向和角度,然后画出由定点引出的关键边,最后画出完整的图形。

  (二)旋转小旗图。出示:将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学生画图,老师巡视,选取代表性的作品依次展示,学生评价。

  师:同学们,小旗图的旋转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图形在旋转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位置变了,形状、大小不变)

  (三)填空。出示图,问:这个图像什么里面有旋转吗

  填一填:①图形1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到图形( )所在的位置。

  ②图形( )绕O点( )时针旋转90°到图形3所在的位置。

  ③图形2绕O点逆时针旋转( )°到图形4所在的位置。

  学生先独立思考填写,再交流,课件演示旋转过程。

  【设计意图:在对三角形旋转的深入探索研究之后,练习环节设计了三个层次,通过长方形、小旗、风车等图形的旋转和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理解旋转的基本要素,积累图形旋转的经验,掌握图形旋转的画法,并且初步感悟图形旋转的性质,最终形成知识的运用。】

  (五)全课总结,体验图形旋转的魅力。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谈话:同学们,其实生活中许多美丽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多次

  旋转后得到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组图片。(课件播放)

  课后,同学们不妨自己也来试一试,并把你的作品上传到学校网站,和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感受数学的美!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呈现简单图形旋转后形成的图案,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图形旋转的认识,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感受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增强学生对的美的欣赏力与创造力。同时,借助学校网络平台,展示、分享学生的作品,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与自信心。】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教学重难点

  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看图说一说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交流。

  2、图中告诉我们等量关系是什么?

  (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

  3、求姐、弟各有多少张?你会画线段图吗?画一画。

  X

  弟弟

  3X180

  姐姐

  4、设谁为X比较简便?为什么?

  5、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呢?你会列方程解答吗?

  6、学生汇报。

  7、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X+3X是多少?你怎样想?

  4X=180(1个X与3个X合并起来是4X)

  2X=9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那姐姐有135张邮票。

  8、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9、做完后还需要验证,怎样验证?

  10、想一想,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么列方程?

  先画线段图,再列,方程解答,并交流。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有90+X张邮票。

  90+X+X=18011、通过刚才解决问题,你们有什么收获?

  活动二:解释运用:试一试

  解方程:5Y+Y=96X+3X=724M-2M=48

  Y+Y=335X-2X=1232X-X=4

  (1)读题

  (2)怎样解方程

  (3)怎样检验?

  练一练

  1、解方程:

  2、岚岚几岁了?

  列方程并解答

  理解题意,解方程解答,并检验

  X+6X=35或7X-X=30

  3、列方程30X=600。

  生独立完成。

  4、(1)书上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能提什么问题?

  (2)怎样列方程?

  25X-4X=31.5

  (3)怎样解方程?

  (4)你怎样验证?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X+3X是多少?你怎样想?

  4X=180(1个X与3个X合并起来是4X)

  2X=9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那姐姐有135张邮票。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8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

  3.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

  1.谈话导入。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习有关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

  (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学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

  (4)认识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

  (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6)判断练习。

  2.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

  (1)情境创设。

  “美丽的`南宁邕江上有一座白沙大桥,从侧面看大桥的框架就是一个三角形,工程师想测量大桥从桥顶到桥面的距离,你认为怎样去测量?”

  (2)出示白沙大桥实物图和平面图。

  (3)学生在平面图上试画出测量方法。

  (4)学生展示并汇报自己的测量方法。

  (5)学生阅读课本自学三角形底和高的有关内容。

  (6)师生共同学习三角形高的画法。

  (7)学生练习画高。

  3.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1)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做准备。

  (2)动手操作学具,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3)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学生联系实际,找出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5)欣赏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总结本课内容

  1.学生说说本节课收获。

  2.教师总结。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难点

  理解运算定律,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凑数游戏。

  师:我先说一个数,你们再说一个数,你们说的数与我说的.数的和或差是整百数。

  师生游戏(举例略)

  同学们玩得真棒!凑整是简便计算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

  (二)探索发现

  1、课件出示教材例题中的情境图。

  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数学信息: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

  想一想:怎样计算还剩多少页没有看?(用减法)

  2、列式计算。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3、汇报展示。

  指名汇报,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汇报预设:

  方法一:先用总页数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66-34

  =168-34

  =134(页)

  方法二: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从总页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页)

  方法三:先用总页数减去今天看的34页,再减去昨天看的66页,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66-34

  =234-34-66

  =200-66

  =134(页)

  4、拓展提高。

  提出问题: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为什么?234-66-34与234- (66+34)哪种计算方法更简便?

  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理由。

  师:如果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这个时候选择哪一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

  5、发现、总结规律。

  (1)发现规律。

  师:你能像上面这样举出连减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如:251-30-70=251-(30+70)或154-68-54=154-54-68。

  (2)总结规律。

  ①讨论:通过刚才这道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在计算连减时怎样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②总结: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要根据数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③用字母该如何表示呢? a-b-c=a-(b+c)。

  6、即时练习。

  (1)528-32-68

  (2)470-49-131

  (3)345-67-145

  (4)639-39-47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行简便计算的。

  (三)检测评价

  1、在○里和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或数字。

  148-55-45=148○(45○45)

  656-133-367= ○( ○ )

  a-b-c=a○( ○ )

  213- - = ○(168○32)

  2、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这位同学计算的对吗?

  325-175-25

  =325-(175-25)

  =325-150

  =175

  4、想一想,不改变运算顺序,谁会计算得快一些?

  (1)126-48-52 126-(48+52)

  (2)364-(153+47) 364-153-47

  (3)685-(228+272) 685-228-272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

  教师或学生总结:学习了减法的简便计算,知道了在减法里,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五)板书设计

  连减的简便计算

  例1: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34-66-34 234-66-34 234-66-34

  =168-34 =234-(66+34) =234-34-66

  =134(页) =234-100 =200-66

  =134(页) =134(页)

  【规律】在减法里: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12

  这节课主要是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感悟学习知识。使学生在自己的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使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元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学习数学。

  2、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强化概念。

  让学生解决生活中如何确定车站的位置,就是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强化与理解,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整个教学过程在活动中完成,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垂直线段距离最短的问题,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采用通过实践“悟”的教学,让学生从实践的过程中自觉领悟互相垂直的概念。先让学生用两支铅笔摆,再画出自己摆的图形,从生活中抽象出互相垂直的图形。从上课看来,互相垂直的直观图形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有了很清晰的印象,这是一种为学生提供的凭直觉感悟的过程。悟后让学生实践,把长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的纸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看书观察,学生得出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先沿边对折一次,然后沿折痕对折,也可沿对角线对折,就可以得到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在折的时候,出现了有的同学折得很复杂,出现了很多折痕,由学生自己展示哪些折痕是互相垂直的。学生悟出结论:要形成互相垂直的必备条件是:在同一平面内相交、交角成直角。总之,这节课采取选择贴近学生思维的素材,通过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现知识。尽管要解决的问题具有挑战性,探究的过程也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将解决互相垂直的知识置于实践操作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被“激活”,能够在磕磕碰碰的探索中主动完成认知的建构,把直角、相交等知识结合起来。

  这节课存在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1)学生用三角板画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不难,但过直线上一点和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太难,我一一进行指导有的同学还是画不准确。(2)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讲不讲,是让学生有较清晰的理解还是有一种模糊的意识就行了呢?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13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对常用的面积单位进行一个梳理,一方面进一步借助学生的低阶面积单位的表象累积形成平方千米的表象,另一方面,使学生熟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丰富面积单位的量感。

  2、借助问题情景,合作探究平方米与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进一步丰富1平方千米的量感。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常用的面积单位的梳理过程,自主建构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初步提高整理归纳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

  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1、丰富1平方千米的量感,掌握常用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2、理解常用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阶段

  1、感受平方千米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学校大吗?我们泗泾镇大吗?那么松江区呢?这些区域用我们新学的面积单位km2来表示,是多少呢?请看大屏幕:(出示)

  我们美丽的校园占地面积约0。03平方千米。

  我们家园——泗泾镇占地面积约24。2平方千米。

  我们的松江区总面积约604平方千米。

  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平方千米常用在什么样的区域?(对比,交流)

  小结:平方千米常用来表示面积大的区域。

  [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展开,通过“区域大”但表示的“数字小”这一强烈对比,丰富平方千米的量感]

  2、感知常用的小面积单位

  我们还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谁能从大到小说出来呢?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让我们用手势来比划一下它们的大小吧!1km2能用手势来表示吗?(不能)为什么?(1km2太大)

  板书

  km2 1 m2=100dm2 1 dm2=100cm2 [通过记忆性口答与形象的手势感知,双重复习所学面积单位,再现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

  3、感知练习

  同学们对面积单位的量感不错,就让我们打开课本P23页,完成第三题,比比看,谁填的有快又准

  在下面()中填入适当的面积单位(课本23页)。

  一张邮票的面积约9()

  一张乒乓球台面约410()

  一间教室的面积约63()

  一张软盘的面积约1()

  一个排球场占地约162()

  上海野生动物园占地约2()

  [在前面面积单位的充分感知铺垫下,通过填写适当的.单位,促使学生将熟悉实物的某个面或某块区域与面积单位建立起联系,既诊断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激活他们已有单位面积的量感。]

  二、探究阶段

  1、情景设疑:通过刚才的单位填写,同学们对面积单位的都很熟悉了,接着让我们来解决前面学习中留下的问题:(出示)如果1 m2可以挤下17人,那么1 km2能不能挤得下整个上海的人?(上海总人口为16737700人)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同桌交流:需要知道1 km2等于多少m2,即km2与m2之间的进率,就可以求出1 km2可以挤多少人,最终把问题解决。

  2、合作探究:我们知道1 km2就是边长为1 km的正方形的面积,(出示边长为1 km的正方形图形)。

  那么km2与m2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你们能从1 km2的定义来找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吗?请小组合作完成。

  (1)组内尝试解决,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解法:(板书)

  1km × 1km = 1 km2

  1000m× 1000m = 1000000

  m2 1km2=1000000m2

  (3)再次交流:通过在1km2定义的关系式中把km转换成m,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现在让我们同桌之间再把这个过程互相交流一下。

  3、问题解决:知道了1km2=1000000m2,那么1 km2能不能挤得下整个上海的人呢?谁来说说看?指名交流。这个结果让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完善面积单位进率:现在我们已经把所学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找到了,请同学们把P22的面积单位的关系填写完整。(媒体演示课本23页单位面积的累积过程)

  1 km2=()m2 1 m2=()dm2 1 dm2=()cm2

  [通过问题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去探究km2和m2的进率。为了使学生形成清晰的量感,启发学生从定义去推理,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深处,从而让学生在合作的尝试计算中直观获得1 km2=1000000m2 。其实学生以前在学习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间的进率时已经经历了这样一个推理过程,在这里学生运用以往的经验解决今天所学的新问题,体现了知识的迁移。通过平方米和平方千米间关系的探究,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单位面积的含义和进率的由来,促进学生表象记忆的形成都有好处,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为以下单位换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情知背景。]

  三、运用阶段

  1、分层练习:(说出思考过程)

  (1)25 m2=()dm 23 km2=()m2

  (2)3400 dm2=()m2 9000000 m2=()km2 580cm2=()dm2

  (3)70000000 ㎡ —7k㎡=()k㎡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积累了一些重量、长度、面积单位换算的经验,并且会用小数表示单位之间的转换。这里先安排两组“从高到低”与“从低到高”的单位转换练习,就想让学生通过尝试找到换算的一般方法: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时乘进率,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时除以进率。从而在思考方法上予以归纳提升,建构单位换算的基本策略。接着出示带有不同单位的计算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借助学生思考过程的表达,便于检测学生对方法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演绎思维。]

  2、拓展练习(同桌讨论)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错的请改正。

  (1)一个铅笔盒表面的宽度约5 c㎡

  (2)教室的面积约30d㎡

  (3)一个粉笔盒的表面约0。75 c㎡

  (4)上海市的总面积约6341000000k ㎡

  [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往往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容易混淆,并且在选用面积单位时不善于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判断纠错练习,一方面强化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另一方面想从“数”与“量”两个维度探索修改的方法(修正数据或计量单位),既巩固了单位面积的大小观念,又渗透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的思想,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3、生活应用:(小组合作)

  出示:为了扩大我国的绿化面积,人们要在长3km,宽2km的一块长方形的高原上植树,如果每平方米栽1棵树,运来60万棵树苗够吗?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算出什么?需要注意什么?写出你们的解题过程。交流探讨并板书解题过程。

  [通过问题解决,再现本节课的重点新知“平方千米与平方米的转化”,同时让学生通过层层问题的分析,理清问题解决的思路,拓展思维,感受数学在生活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价值。]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整理了“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板书)的面积单位,谁来谈谈这节课中你的收获?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之《密铺》。

  教材分析:这是一节 根据有关平面图形特点进行观察、操作、思考和简单设计的实践活动。教材分三部分安排:第一部分,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用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初步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密铺。第二部分通过动手操作和思考,探索三角形和四边形能否进行密铺。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的特点,知道有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而有些则不能;从而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密铺的含义,更多地了解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第三部分,通过欣赏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 进一步感受图形密铺的奇妙,获得美的体验。并能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学情分析:

  (1)知识水平: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旋转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知识;具有了相关的知识经验;

  (2)能力和方法水平: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能初步运用“猜想--验证--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来探究问题;

  (3)心理水平:该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但是还是有较强的好奇心,也有较强的表现欲;

  (4)思维水平:学生的思维以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相对较少。在学习过简单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印象,并能准确的认识各种简单平面图形。对于密铺,学生已经有了较为直观的生活体验,只是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密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活动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是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提炼和再加工,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初步抽象的理论知识。在这个知识系统的帮助下 ,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头脑风暴,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很大的帮助。基于以上认识,本课的设计重 点放在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长作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通过经历与组内同伴动手拼图以及设计密铺图形等活动过程,知道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可以密铺,并知道有些图形是不能密铺的。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参与到组内讨论,并指导。最后在学生活动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自我评价和反思,内化知识经验与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密铺现象,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密铺;通过拼摆各种图形,探索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多边形密铺条件的过程中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推理、验证和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转换,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享受由合作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密铺,了解有一些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和正六边形)是可以密铺的。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密铺的原理

  教学手段:

  基于以上几点的认识,本节课采用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重点突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能够自主的在多媒体设备上完成自学或者是进行各种探究实验,是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在课中担任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但,由于每个孩子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掌握层次不尽相同,所以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渠道来探究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探究活动,并在活动中有不同的体验。

  课前准备:

  1、 信息技术准备:广播教学的教学系统,可以用来广播教学,也可以用来展示学生的电脑上的操作。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基础,学生能在计算机上实现对基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同时学生能在多媒体设备上完成对他人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同时也能对自己整个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反思。

  2、 道具准备:剪刀、卡纸若干。

  3、 素材准备:某客厅地面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教师与学生谈话,想了解学生家里的客厅地面是由什么铺成的。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客厅地面是由什么铺成的。

  2、教师请学生用一个字或者是两个字来形容一下自己家里客厅的地面。学生单独汇报。(如:大/密/美丽/漂亮/宽敞/平整……)

  3、教师出示从朋友家拍来的客厅的地面(两幅图),请学生欣赏。并问学生分别是由什么形状的地砖铺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4、教师问学生觉得这两家的客厅铺的怎么样。(如果学生说铺的好或者是铺的很平,就追问:好在哪里?平在哪里?并用手势提醒学生发现每块地砖之间是一块挨着一块的,也就是没有空隙的。如果没有说出没有重叠,就追问:有没有把两块地砖叠在一起?引导孩子发现没有重叠。)

  5、揭示课题:我们把像这样,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的铺法称为密铺。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谈话方式引入 ,从学生的身边去发现和感受密铺的.存在,从而引出课题。

  二、实验探究,领悟新知

  (一)动手操作、感受密铺

  1、教师请学生们观察“密铺”这一个词,问学生哪个字更重要。(学生回答“密”字更重要,教师及时追问:“密”怎么体现?引导学生发现“密”体现在没有空隙,不重叠。)

  2、教师拿出几个长方形,请一个学生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做到密铺。(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操作,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3、学生操作完以后,教师请学生观察有没有做到密铺,并追问是如何判断的。(学生会说出,是密铺,因为没有空隙,也不重叠。)

  4、教师对学生们的善于观察和一学就会的宝贵品质进行肯定。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再认“密铺”一词和请学生动手铺长方形,来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密铺。为后面的动手实验探究做铺垫。

  (二)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初步判定

  1、教师追问学生:除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外,我们还学过什么图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梯形……)

  2、教师继续问学生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并先让学生猜测。

  3、教师提示学生:要知道三角形到底能不能密铺,可以怎么做。

  4、学生说一说要验证三角形能不能密铺需要做哪些事。

  5、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来操作:

  (学生猜能或者是不能,教师追问,要知道到底能不能,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会说试一试或者是铺一铺,师再追问:拿什么试?拿什么铺?学生应该会回答:要准备几个三角形,然后再铺一铺。师再追问,准备的三角形需要完全一样吗?师:那我们就来按照这两个步骤实验一下:第一、取出①号信封里面的卡纸(如下图),沿着上面的线剪开,得到几个三角形;第二、把剪下来的较大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放在一起铺一铺。(以上步骤由小组合作完成))

  6、学生按照刚才所说的步骤小组合作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并用IPad拍一组已经完成好的图片。

  7、先请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追问学生是如何判断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讨论如何判断三角形能否密铺到初步实验发现三角形可以密铺,为学生建立初步的表现。

  (三)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研究密铺原理

  1、教师提出:如果把这些三角形随便的铺在一起,能密铺吗?如果不能,这到底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呢 ?(学生发现和三角形的角有关)教师接着追问和三角形哪个角有关(学生进一步发现和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有关系)。

  2、师生共同提出:为了更好的区分这三个角,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标上∠1、∠2、 ∠3。然后再放在一起铺一铺,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所有三角形的角都标出来,并且相同的角标上相同的序号)

  3、学生再次铺一铺。在铺的 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观察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分别是哪几个。

  4、教师展示一组学生完成的密铺作品。并请学生认真观察一下,这个小组标完角以后,在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呢?

  【(6个角),哪6个角??这个角1就是老师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1,这个角2就是老师黑板上的 三角形的角2,这个角3就是老师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3,而∠1 、∠2、∠3就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这个∠1、∠2、∠3也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师再问,在这个拼接点处有几个角1?几个角2?几个角3?】

  教师小结:看来三角形真的可以实现密铺,而且和三角形的内角有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讨论、探究,发现三角形能密铺是和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有关系的。让学生感知到三角形能够密铺并非偶然,这其中隐藏着一定的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就是密铺的原理 所在。

  (四)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再次验证

  1、教师问学生如果再用另外一种三角形来铺一铺,学生们想要怎么做。

  2、学生思考,并提出可以先标出角,再铺一铺。

  3、教师请学生把刚才剪下来的较小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放在一起标一标,铺一铺。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师用IPAd拍一组完成好的。

  4、教师先请学生判断这种三角形能不能密铺。再展示其中一组学生的作品。问学生这一次实验和之前的实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或者是有什么新发现。

  5、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总结。

  小结:这样看来这一种三角形和前面一种三角形一样,也可以密铺,而且也和它的三个内角有着密切的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再一次的铺一铺的活动,让学生再次感受三角形是可以密铺 的,而且再次领悟三角形能密铺是和它的三个角有关的。

  (五)探究四边形能不能密铺

  1、教师引导学生:既然三角形能够实现密铺,那如果是这样的四边形能实现密铺吗?(师拿出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贴到黑板上)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要知道能不能密铺,动手实验一下就行了。

  3、教师请学生打开②号信封,取出里面的四边形动手铺一铺,并提醒学生思考动手铺之前可以先做什么。 (标角)

  4、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提示动手实验,教师观察每一组完成的情况,并用IPAd记录其中一组完成的情况。对于已经铺完的小组,请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看看有什么发现。

  5、反馈:教师先请学生判断这样的四边形是否可以密铺。然后请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6、学生先判断是可以密铺的,因为这几个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并且发现拼接点处有4个角,而且这4个角分别是这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如果有学生能发现这四个角加起来就是360°就更好了。

  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这种四边形也是可以密铺的,而且也与四边形的内角有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前面几次实验的基础上,大胆让学生自己猜测、验证。通过实验发现四边形是可以密铺的,而且和三角形一样,也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有密切的关系。

  三、小结及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研究了密铺,知道了长方形可以密铺,正方形可以密铺,三角形可以密铺,四边形可以密铺。并提问学生: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2、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如梯形能不能密铺?五边形能不能密铺?六边形能不能密铺?……

  3、教师清学生借助计算机操作来验证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是否能密铺。

  4、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些指导和帮助。

  5、学生操作完后,进行反馈,通过广播教学体系请其中的几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请其他学生帮助判断。通过实验、讨论发现,正五边形不可以密铺,而正六边形可以密铺。

  小结:这样看来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可以密铺的,有的可以密铺,有的不可以密铺。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计算机实现人机交互操作,体现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在计算机上操作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可以密铺的,有的可以,有的是不可以的。

  四:实践作业

  用上今天所学的密铺的知识为你自己的家设计一款漂亮的地砖。

  五:板书设计

  密铺

  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教学重点:

  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

  教学难点:

  引导观察、比较、交流、反思,得出节约包装纸的策略。

  教学用具:

  课件、盒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收过礼物吗?能说说你都收到了什么礼物?

  生:玩具车,变形金刚……

  师:你们的礼物包装过吗?老师也收过一些礼物,而且是包装过的礼物,想看看吗?(课件演示,欣赏包装好的各种礼物)

  师:刚刚大家欣赏的礼物怎么样?

  师:生活中我们如果要送某种礼物给别人,通常会用漂亮的包装纸包起来更漂亮,要包装一个礼品,要考虑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如何进行包装(师:问的真好,等我们动手操作了,你就知道了)

  生2:怎样知道需要用多少包装纸(师:你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生3:怎么包装最省纸呢?(师:聪明的你上课认真思考相信你一定能想出的)

  师:哦,包装礼物中有这多的我们还不知道的学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包装的学问(板书:包装的学问)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师:老师收了这么多的礼物,老师怀有一棵感恩的心,我也想给我的亲人送上一些黄金搭档,(课件出示图片)首先我要送给我的第一个亲人。猜猜他是谁呢?请听广告词——黄金搭挡送小孩,个子长高不感冒,你说他是谁?

  师:老师准备送一盒黄金搭挡送给我的弟弟,希望他健康成长。我也想用包装纸包装成精美的礼物。

  师:可至少要用多大的包装纸呢?你能帮帮老师吗?

  生:求出表面积,量出长,宽,高(课件出示有关数据)

  生:求出的表面积就是包装纸的大小。(师用惊奇的表情注视)

  师:这个同学真厉害,知道包装纸的大小就是表面积的大小,你们和他一样聪明吗?试试看,怎么样来计算包装纸的大小了吗?动手算一算。

  (生独立完成,投影出学生答案,并对其进行讲解)

  师:来,你来给大家展示一个你的结果,你是怎么来算的?并说说你的想法)

  师:你们都是这样算的吗?同学们真不错,来,掌声欢送她。

  2。师:刚才老师在同学的帮助下,知道包装一个黄金搭挡至少需要1300m2的包装纸,我想我弟弟收到这么漂亮的礼物,一定会很高兴,在这里老师替弟弟谢谢大家了。现在我想送给第二个亲人,我要送给谁呢?请听广告词——黄金搭挡送女士,细腻红嫩有光泽

  师:对,同学们真是我知心朋友,老师想送给我尊敬的妈妈。我要送给她两盒黄金搭挡。(手势)师:你觉得可以怎么来包装呢?有几种包装方式呢?你建议老师选择了哪种方式包装?为什么?(手势配合指向屏幕)

  师:想想看(凝视5—6钞钟)来,同桌之间借助手中的模型摆摆看。

  小组反馈,小组登讲台进行解说。

  师:同学们不仅是个爱动手,也是一个爱动脑的.好学生。掌声赠送给他们精彩的解说。

  师:有3种包装的方法,那你想建议老师选择哪种包装的方法。(第C种)

  生1:第C种,因为遮住了的面,所以最省纸。

  师:你这个想法真好,很有节约意识,你真是个懂节约的好孩子。(板书:节约用纸)

  师:但这种包装方式真的是最省纸吗?(表情怀疑状)有什么方法证明是最节约的呢?

  生2:计算出包装后的表面积。再进行比较。

  师:真不错,我们试试看。(学生反馈,展示学生计算结果)

  找两位学生上台板演,方法不一,并扣留这两位同学,要求学生听听这两位学生的想法,(掌声欢迎我们小老师为我们说说他的想法)

  师: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发现果然是第C种最省包装纸,那现在你能发现包装的秘密吗?

  生反馈。

  师板书L节约用纸: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越小,就越节省包装纸

  三、再次尝试,总结规律: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包装中最省包装纸的学问。现在老师要送出最后一个礼物,请听广告词,(黄金搭挡送长辈,腰好腿好精神好)

  师:我想祝我的爷爷,奶奶身体更加的棒,(动作配合)我要送3盒黄金搭挡。

  师:看大屏幕,你能回答这的问题吗?(课件呈现)

  师:用你们探索出的包装的学问,想一想?(如果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模型摆一摆)

  3。小结。师:非常感谢同学们帮我包装出了这么漂亮而精美的礼物,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吗?

  四、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母亲节快到了,小明和爸爸为妈妈挑选了一套分为上、中、下集的书,每本书长、宽、高分别为20厘米、15厘米、8厘米。小明想亲手将这套书用彩纸装饰起来,请你为他设计一个装饰方案

  五、板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03-06

中班下册数学教案01-17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05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6-24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荐】02-16

【热】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16

【热门】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15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02-07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