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热门)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理论支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意义生成,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获得教养的途径》这篇课文时,可设计几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即“多重对话”,通过组内同学间的合作和探讨,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成果,学会倾听和批评别人意见,学会表达和反省自己的观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平等对话的参与者。可以坦诚地表达看法,参与对话讨论,对学生认识上的明显偏差,也应给予必要的评说与指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思想及其主要作品。
过程与方法:理解重要语句,认识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经典的魅力,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教学重点难点
阅读经典与获得教养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延伸
一、识记字音
跋()涉狭隘()慰藉()斑斓()闲暇()
戕()害麻痹()符箓()锁钥()
二、知人论世
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1877—1962)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1923年46岁时入瑞士籍。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爱好音乐与绘画。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1891年,他通过“邦试”,考入毛尔布隆神学校。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半年后逃离学校。这期间他游历过许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
在比较广泛地接受东西方文化熏陶之后,1904年,墨塞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专业作家。这一年他在玛丽结婚,移居巴登湖畔,埋头写作,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在轮下》。这一时期的创作以浪漫主义诗歌、田园诗风格的抒情小说和流浪汉小说为主,作品洋溢着对童年和乡土的思念之情,充满对广大自然和人类的爱,同时也表现了青年人的精神苦闷与追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黑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醉心于尼采哲学,求助于印度佛教和中国的老庄哲学,并对荣格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长篇小说有《克努尔普》(1916)、《德米尔》(1919)、《席特哈尔塔》(1922)、《荒原狼》(1927)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等。这些书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得到极高的评价,其中《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尢利西斯》。
30年代后,法西斯在德国猖獗,黑塞对社会前途陷入深深的'怀疑与绝望之中,但他仍不倦地从东西方宗教与哲学中寻求理想世界,《东方之行》(1932)、《玻璃球游戏》(1943)正是这一时期追求与探索的结晶。
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三、写作背景
“然而,血统、故土、母语并非一切,在文学同样如此;超越这一切之上还有人类。常常既令我感到惊讶又令我感到幸福的是,在最遥远和最陌生之处也能发现故乡,对那些似乎最隐秘和最难接近的东西也能产生热爱,并因之变得亲密起来。”(黑塞《我最爱读的书》)
就善读者而论,读一本书就是去了解一个素昧平生。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七》共有六个板块。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从劳动用品、家务活中识字。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猜测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并结合字典,检查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意在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识字、理解字义;让学生学习比喻句。写话让学生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书写提示指导学生观察一些字变成偏旁后,笔画的大小、形态和笔顺发生的变化。日积月累让学生熟记《二十四节气歌》。我爱阅读选了一篇很有意思的短文《月亮姑娘做衣裳》,通过做衣服这件事情来表现月亮变化的过程。
学情分析
字词句运用中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对学生来说有些难度,要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学生容易忽视书写提示中汉字变成了偏旁后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教师要注意引导。写话对于学生来说依然是难点,教师要让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
教学建议
1、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教师重点做好示范,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在课本上先描后写。
2、日积月累教师要为学生讲解意思,引导学生积累背诵,并从中受到启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认识一些劳动工具。
2、规范地书写汉字。
3、运用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猜一猜汉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将字音与字义弄准确。
4、认识比喻句,学写比喻句。
5、写一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交流来学习汉字,运用一定的方法猜字音和字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有了过错就要改正,并能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及虚心向他人学习。
2、了解月亮的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2、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难点
写一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字卡。
学生:搜集有关月亮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认识一些劳动工具。
2、正确、规范地写字,注意汉字变成偏旁后的写法。
3、运用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猜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并能查字典确定自己猜得是否正确。
二、重点难点
重点
认字写字。
难点
运用正确的方法猜字音和字义。
三、识字加油站
1、出示五种劳动工具的图片: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
2、请学生说一说这些劳动工具的名称。
3、相机出示名称,指导识字。
强调扫是个多音字,在扫帚中读,在扫地中读sǎo。
4、出示玻璃、垃圾图片,引导学生识字。
5、同桌互认生字,出示词语,齐读词语。
6、说一说你在家中能做哪些家务。
四、字词句运用
1、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再查查字典,看看猜得对不对。
出示书中的三个句子。
(1)和同桌一起合作,一人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一人查字典。
(2)四人一组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猜字的方法及查字典的结果。
(3)教师小结。
摸、读、揭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一部分表示字义,如摸中的扌表示字义,意思为用手去抚摸,莫表示字音。
读字不易猜,我们就直接查字典。
2、读句子,说一说你的发现。
(1)出示书中的三个句子。齐读,指名读。
(2)分组讨论:从这三个句子中,你有哪些发现?
(这三个句子都有像字,它们都是比喻句。第一句中是好像,第二句中是像,第三句中是就像。)
(3)指名说这三个句子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师生评议。
(第一句把大枫树比作太阳伞;第二句把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第三句把小柏树比作战士。其中大枫树、大象的'耳朵、小柏树是本体,太阳伞、扇子、战士是喻体。)
(4)小结。
像这样句中含有比喻词、本体、喻体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增强句子的表现力,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5)拓展: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搜集比喻句。
五、书写提示
1、出示劝、堆、转、特四个汉字,请学生认一认。
2、在书上圈出这些字的偏旁,读一读。
3、观察这些字的偏旁,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字的偏旁都是一个单独的汉字。)
4、试着写一写这些偏旁作为一个单独汉字时的写法。
5、比较一下区别。
(有的字变成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
有的字变成偏旁后,笔顺也发生了变化。)
6、总结规律。
(又变成偏旁后,捺变成了长点;土变成偏旁后,末横变成了提;车变成偏旁后,最后一笔变成了横,且此横变成了提;牛变成偏旁后,最后一笔变成了末横,且此横变成了提。)
7、学生在书上描红、临写,注意偏旁的写法。
六、梳理板书
语文园地七
劝 堆 转 特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2、朗读《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的变化。
3、写一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二、重点难点
重点
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难点
写一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三、日积月累
1、播放《二十四节气歌》视频。
2、你知道二十四节气中有哪些节气吗?
3、教师出示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4、简单介绍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
5、学生对照节气歌说节气。
6、学生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7、尝试背诵。
四、我爱阅读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阅读。
有时圆圆像个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学生自由猜)
2.播放录音,学生思考: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
3.学生根据图片讲故事。
(1)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
(2)月亮姑娘为什么三次都没做成衣裳?
(3)月亮姑娘是怎么变的呢?
4.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月亮姑娘是怎样变化的?
(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月亮的词句。如:
①细细的,弯弯的,像眉毛。
②好像弯弯的镰刀。
③像只核桃。④变得圆圆的,像一只圆盘。)
5.你有观察过月亮吗?你能说出月亮一个月之内的变化吗?(学生自由发言)
6.欣赏视频《月亮儿歌》。
初一月亮看不见,初二月亮一根线。
初三初四像镰刀,初七初八月半边。
一天更比一天胖,直到十五月才圆。
十七十八月出迟,廿二半夜月半圆。
一天更比一天瘦,廿九三十见月难。
五、写话
(一)课前猜谜,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大家出几个谜语,你们来猜一猜,好吗?
(1)扁扁嘴巴,叫声嘎嘎,走路摇摆,爱吃鱼虾,脚荡双桨,游泳专家。这是什么呀?(鸭子)
(2)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螃蟹)
(3)凸眼睛,阔嘴巴,尾巴要比身体大,碧绿水草衬着它,好像一朵大红花。(金鱼)
2、你们怎么一下子就猜出来了?为什么这么容易猜?
正是因为谜语抓住了它们的特点,所以我们一下子就猜出来了。看,抓住特点多么重要呀!
(二)激发兴趣,说话。
1、出示主题:我最想养的小动物。
2、出示一组小动物的照片。(配上生动的音乐和动物的叫声)
3、看了照片以后,你们想说点什么呢?用一两个词说说它们最大的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4.学生说一说自己最想养什么小动物,以及为什么想养它。(小白兔、小猫、小狗、小乌龟等)
(三)给予提示,写话。
1.出示:我最想养的小动物是。因为。
2.写好后,自己多读几遍,再修改一下。
3.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修改评价。
4.学生继续完善自己的作文。
六、梳理板书
语文园地七
我最想养的小动物
七、教学感悟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时,我围绕语文的学科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并渗透人文性,如识字加油站中引导学生主动做家务,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此外,我还采用谜语、视频等媒介将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教学写话时,我给学生以示范,用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写话,让他们轻轻松松写话,不会对写话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写信的基本格式和要求,语文教案-二四 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
2.领会说明文中记叙成分的作用。
3.继续训练速读能力。
二、难点、重点分析
1.本文结构是怎样的?
分析:本文可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先讲明写本文的起因:应《自学之友》编辑之约而写。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谈写信应注意的第一个问题:字迹要清楚。
第三部分(5~10自然段):谈写信要注意的第二个问题:写信封要合规格。
第四部分(第11目然段):谈写信应该注意的第三个问题:写信要开门见山,不相干的话少说。
第五部分(第12自然段):谈写信应注意的第四个问题:写信要明白如话,不要掉书袋,不要写半文不白的`语句。
第六部分(第13自然段):淡写信应注意的第五个问题:口语里没有的词语不要写在书信里。
第七部分(第14目然段):末段附带提醒:不要把信笺折成方胜形。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示自读要点。
1.阅读“目读提示”,了解作者,明确学习本文的要求。
2.用“计时速读”的方法阅读课文。
3.思考本文谈了写信的哪几个问题,并列出一个文章的结构提纲来。
4.根据文中所说的几件事逐一精读,理解作者所提出的每个问题的理由。
5.本文说明中有记叙,试找出一二处。
(二)学生速读课文,拟写结构提纲。
提示:
第1~2节:说明本文的写作缘由和主要内容。
第3~4节:说明写信要字迹清楚,不要潦草。
第5~10节:说明写信封要合规格。
第11节:说明写信要开门见山,不相干的话少说。
第12节:说明写信要明白如话。
第13节:说明口语里没有的词语不要写在书信里。
第14节:希望同志们改掉把信笺折成方胜形的习惯。
(三)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总结:
1.本文着重说明了写信要注意的六个问题,每个问题作者都说明了理由,那么它们的理由各是什么呢?请大家精读课文,逐一找出来。(教师指导学生找出一两个,其余由学生自己完成)
归纳:第一件事,写信要字迹清楚,不要潦草。
理由;(1)“这首先是礼貌问题,字迹清楚是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2)“字迹清楚可以节省收信人的看信时间”;(3)字迹不清楚,“收信人看了半天看不懂,不耐烦看下去了,吃亏的还是你自己”,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二四 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理由,令人信服。
第四件事:写信要明白如话。
理由:(1)人们用写信以代面谈,写信“和日常谈话一样”,才会“令人感到亲切,如果你掉书袋,对方会觉得你是卖弄才华,反而感到不亲切了”;(2)“文言文不是容易学会的”;(3)“同志多次告诫我们不要写半文不白的文章”。引经据典更增添理由的说服力。
2.本文说明中有记叙,试找出一两处,并体会其作用。
归纳:文章说明“写信要字迹清楚,不要潦草”时,为了使目己所说的理由即字迹不清楚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让人信服,记叙了“我”因一位想报考研究生的青年写来的信字迹潦草,而不愿收他做研究生的事实,有力地说明了字迹潦草的危害性。又如,说明写信封要合规格这一件事,当写到信封上写“父亲大人安启”或“王力伯伯收”等字样不妥时,为了说服持不同意见者,记叙了“我”在北京、上海等地的调查结果和“我有八个儿女……他们写信给我,也并不写‘父亲大人安启’,我并不生气”的事实,令人信服,增强了人们的可信感。
3.指导学生完成文后练习三。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四个声母bpf,能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学会拼读声母bp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正确拼读音节词。
4.会认四个生字“八马米木”。
[教学重难点]
学习声母的发音要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领悟声母和单韵母的拼读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喜欢玩玩具吗?乐乐的爸爸出差回来了,给他带回了好多玩具呢,乐乐别提多高兴了!(贴出情境图)你们看,都有哪些玩具呀?小火车经过了哪些地方?(重点说出“菠萝”“上坡”“大门”“大佛”,通过教师重读“菠”“坡”“门”“佛”四个音,使学生初步感知单韵母bpf的发音。)
2.这些玩具中就藏着四个声母宝宝,板书:bpf。学会了声母就可以自己去拼音,去读书了。
二、学习声母bp的音、形
(一)学习b的音、形
1.(出示b字母卡片及菠萝图)教师示范b的发音(注意把菠萝的“菠”的音发得轻短)。学生观察模仿,自由试着发音,指名发音。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b这个声母宝宝的样子呢?(可用书中半个菠萝来记,也要鼓励其他的好办法)
(二)学习声母p的音、形
1.(出示p字母卡片及火车图)小火车在爬——坡!(师引导生发p的音,强调声母的音要发得又轻又短)谁来试试?指名发音,齐练几遍。
2.怎么记住p的样子呢?让学生自由说。
(三)辨bp发音的不同
下面我们做个游戏。请小朋友们拿出课前发的纸来,像我这样挡在嘴前,先发b音,再发p音,你们试一试,看看在自己读的时候发现了什么?(发b音时,纸基本不动,发p音时,纸有明显的颤动。)
一起来读bp,要特别注意这两个声母宝宝发音的不同。
(四)辨bp形的不同。
我们再来做个游戏,摆一摆。快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竖条和半圆(老师举起竖条和半圆),就用竖条和半圆把我们今天刚认识的两个声母宝宝摆出来,自己试试吧。学生拿出小竖条和半圆,做好准备。教师巡视。
好,准备好了,注意听!我发哪个声母的音,你就摆哪个。(同桌检查)
三、课间休息
游戏玩得不错,请大家拿出小头饰,喜欢哪个字母,就把它贴在头上。(拿出半个菠萝和火车爬坡的图片)看!头上是b的小朋友来和菠萝玩具交朋友,头上是p的小朋友来和火车玩具交朋友。
学生先动手把字母贴头上,然后找一个和自己贴得一样的同学,手拉手来到不同的玩具图前,跳圆圈舞。(音乐起)……(音乐停)同学们,你们瞧瞧好朋友头饰上的字母贴得都对吗?学生检查,帮助贴错的同学改正。继续跳舞。
四、学写声母bp
1.让学生观察声母bp在四线格里的位置。
2.教师范写b,提醒学生注意b的.笔画和笔顺。学生在课本上描一个,写一个。
3.教师范写p,引导学生试着说出p的笔画和笔顺。学生在课本上描一个,写一个。
五、认识音节,学习“两拼法”
1.出示音节。教师出示:bd。告诉学生:这就是八个的八。
教师范拼:教师先范读,然后指导学生看懂拼音方法示意图:乐乐把两张卡片往一起推,表示把b和a碰到一起就可以拼出ba(b——a——ba)。
相机介绍拼读要领: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反复实践,体会要领。
2.带调拼读
教师范读ba的一二三四声。指名顺着读,指名挑着读,全班顺着读四声,再指哪个读哪个。
出示pa的一二三四声,指名试读,学生领读。
3.玩游戏练习其它音节:课前教师做好四个大花盘,四组音节。
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有许多花盘,有喇叭花,牡丹花,梅花,灯笼花。还有一些音节(举起花瓣)写在花瓣上,如果小组同学都练会了,就可以把花瓣一个一个贴在花盘上。(分配喇叭花小队,牡丹小队……学生小队认真练读音节,逐一贴花瓣。教师巡视。)
贴完后,教师检查一个小队。再由读得又快又好的学生检查另几个小队。
(第二课时学习声母f的发音,拼读音节,以及带调拼读音节,学习方式和bp的教学方式相同,可再次巩固“声母的音要发得轻又短”的特点以及“两拼法”的拼读要领,通过游戏或比赛的形式,反复练习拼读bpf为声母的音节和音节词。通过读音节看图说句子的方式来认识“八坡马米木发”6个字。
假如教学时间有剩余的话,还可以让学生任意挑选两幅或两幅以上的图,编故事,故事中注意用到图下的汉字,学生不仅喜欢这个游戏,还能锻炼想象及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案 篇5
第二单元 汉语家园
板书设计:
词语的变迁
丰富多彩 摇身一变 脱口而出 侧耳倾听
课后小结:
表达——我创编的故事
表达内容
如果发挥想象,几个看来不太相关的词语就可以创编成一个生动的小故事,你想试试吗?
请你自己任选下面的一组词语,展开合理的想象,试着创编一个小故事,题目自拟。
1.斧头 森林 农夫 洪水
2.天空 白云 小鸟 风筝
3.老虎 河水 小羊 猎人
4.大海 陆地 帆船 狂风
5.铅笔 橡皮 格尺 小刀
表达提示
1.根据词语之间的联系,想象你要编写的故事大概故事情节。比如,你选定“斧头、森林、农夫、洪水”这一组词语,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并由此展开联想。先口述故事,然后再详细地写出来。
2.想象尽可能合理,读起来让人信服。
3.创编故事可以选用一组词语,也可以自由挑选词语重新搭配一组,还可以挑选上述5组词语以外的词语来。
交流评改
1.把你编的`小故事读给爸爸妈妈、朋友听,看看他们赞扬你的是什么,并概括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
2.读一读同学编的故事,看看你能受到什么启发。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想象》是一首现代诗。全诗共有六节,根据诗的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节)主要写了诗人理想中的自然界。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表达诗人对改善人类居住环境的美好愿望。第二部分(4—5节)主要写了人们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和平的美好心愿。第三部分(6节)总的写出了想象中的世界。
这首诗高度集中、慨括地反映生活,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用自然清新的语言,和谐优美的韵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那意境都是平常的,那节奏也是缓慢的,如细流,如涟漪。但就是这平淡的意境带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让我们的心灵随着诗歌在遥远的天空中漫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5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明白课文写了哪些奇特的想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3、了解诗歌的特点,体会课文奇特而合理的想象。
过程与方法:
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
2、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含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
3、画出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诗人向往自由和平的美好心愿。
教学重点、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向往自由和平的美好心愿。同时,也去感受课中文奇特而合理的想象。
教学准备:
1、课前指导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制作课件,创设情景,提示重点语句。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质疑激趣
1、师: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想象孕育着科学的萌芽,科学的力量将人们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丰富奇特的'想象不仅为人类美好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更为社会的进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今天我们来学习《想象》这首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能提出几个问题吗?
4、听配乐朗诵。运用联想想象,用心灵去感知并默默的在心中勾画图景,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字词,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忧郁 轻响 瞪眼睛 使者 吓唬 橡皮 橄榄枝 病魔
2、自由读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想象诗中写了哪些奇特的想象?
3、指名读文,相机评议。
4、诗中写了哪些奇特的想象?自由读文,把相关的词句勾画下来,多读几遍,好好体会。
(三)品读诗句,体会感情
1、自由读1—3节
2、抓住重点词句谈自己的感受。
“一个劲儿的蓝”、“透明的水晶”、“喊一片”、“唤一片”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4、小结学习方法,学生自学课文第二、三部分
5、全班交流
6、小结:这美好的一切都是我们想象的,要实现这一切就要靠我们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四)升华情感,扩散思维
1、配乐诵读全文
2、这是诗人想象中的美好世界,你还有哪些新奇的想象?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3、学生说说自己美好的愿望和新奇的想象
4、齐读最后一节
5、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和新奇的想象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四首诗,结合对诗人身世、写作背景的了解,准确理解诗中深沉的爱国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检查课前积累。
1.导入语。
2.学生活动:
举手发言,列举中国爱国名人名言或他们的爱国事迹1例。
3.切入本课,明确目标: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幻灯片出示本堂课学习目标]
二、 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四首古诗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1.范读:
1)多媒体画面、诗文、配乐朗诵。
2)学生活动: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
1)四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投影]
2)学生活动:4人一组,各抒己见,并努力使对方接受。如对方不接受,则应竭力反驳。
注意:陈述理由或反驳意见要有依据。
提示:可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探究诗中意境,体味真情实感。[明确:《春望》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泊秦淮》抒发诗人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过零丁洋》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3.组织班级交流。
1) 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2) 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
4.变换角色,模仿诗人,学会有感情地朗读。
1) 如果你是诗人,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会带着怎样的情感分别吟诵这四首诗呢?
2) 学生活动:
①走进那个时代,把自己当作诗人,用诗的语言抒发心声。
②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③小组之间开展朗诵比赛,比哪一组朗读得最有感情,最为流畅。[播放背景音乐]
3) 同学互评,教师点拨,适当进行比较鉴赏。[明确:《春望》(忧伤)、《泊秦淮》(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悲怆豪壮)、《过零丁洋》(慷慨悲壮、正气凛然)]
三、重放配乐朗诵,学生比照自己,有感情地跟读。
1) 跟读。
2) 教师小结:诗歌是激情的产物,不是带着强烈感情的人是朗读不好诗歌的。要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正确理解诗歌主题,深入体会诗人情感;采取多种朗读手段,充分调动自身激情。
四、拓展提高:
你最喜欢哪一首诗?为什么?
1.思考。
2.交流、点评。[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创新者,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通过讨论交流我们理解了四首诗的思想内容,学习了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朗读诗歌的'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2.品味诗歌字里行间的爱国深情,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3.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热情。
教学难点:品味名句,体会真情。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营造课堂学习的良好氛围。]
1.导入语:
[音乐停]上节课,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朗读了四首古诗,理解了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在朗读中学会了审美,提高了文学欣赏的水平。不知道同学们还能不能背诵这四首古诗?
2.集体有感情地背诵四首古诗。
二、品味诗歌名句,体会深沉情思。
1.这四首诗都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你认为四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2.自由朗读,边读边思,并结合有关资料,在书旁写下自己的想法。
3.小组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请同学点评。
4.组织班级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加以引导。
方法指导:
①发挥想象,感受意境。②联系实际,体会真情。③品味语言,学会鉴赏。
5.集体朗读一遍。
三、 能力迁移:
运用已学知识朗诵并赏析自己课外收集到的爱国诗歌一首。
1.在小组里有感情地朗读自己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并请别的同学点评。
2.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推荐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并说出推荐理由。
3.学生互评,教师小结,以肯定成绩、鼓励为主。
四、 拓展提高:
1.回归课文,再读古诗四首。
思考:吟动人诗篇,品诗中深情。古人触景伤怀,为国忧思,这给了你哪些启发?
2.交流、点评。
五、课堂总结。
[音乐声起(同课前)]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更爱我们的祖国。从现在起,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刻苦,踏实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
愿同学们早日成材,梦想成真!
......
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课前准备
1、读不同作家写雨的作品。
2、准备优美抒情的轻音乐作品。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致观察,用心倾听,你一定能发现美。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后描绘的自然景观。
揭示课题:
山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提醒需注意的字音,并理解这个词。
啼(tiacute;)啭(zhūagrave;n)
(3)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4)思考:作者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他观察到了什么?倾听到了什么?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朗读赏析,深入感悟
(1)作者听到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请用课文里的话回答。(先是听见山雨的声音,接着看到山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2)感悟山雨的音乐美。
①读读写山雨声音的句子,找出句子中的比喻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a沙啦啦,沙啦啦──
b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这里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从这奇特的想象中表达作者对山雨的无比喜爱。)
c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
(这里作者把岩石、树叶、绿草比作琴键。)
d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作者将洒落的雨丝比作“轻捷柔软的手指”,把雨声比作“优雅的小曲”。)
②小结。作者通过大胆而又奇特的想象,写出了山雨的音乐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个广大的想象空间,引起我们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
(3)感悟山雨的色彩美。
读读这些写雨色彩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里实写雨的色彩──绿,给人清新的感觉。)
②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是作者对雨色的想象。)
(4)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板书:雨前、雨中、雨后)
这场山雨是在人们不知道的情况下,悄悄地、悄悄地来,于是山林中演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随着这优美动听的声音,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而后,它又悄悄地、悄悄地走了,只留下了它的余韵。
(5)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背诵积累,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熟读成诵。
(2)向学生推荐相关写雨的课外美文,丰富积累。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小学语文教案常用 小学教案语文教案08-20
语文《项链》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