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美术教案>大班优秀美术课教案

大班优秀美术课教案

时间:2024-09-19 12:29:03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优秀美术课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优秀美术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优秀美术课教案

大班优秀美术课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在蛋壳上进行彩绘,体验其中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运用色彩和图案表现出不同外形的星球,色彩的搭配比较恰当。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活动前组织幼儿了解有关星球的知识,收集星球的图片张贴在活动室。

  材料准备:用蛋壳制作的星球几个;清洗干净的空蛋壳若干个,水粉颜料、调色盘、水粉笔、水彩笔、抹布、盛水的小桶、强力胶、彩笔、彩色纸、。

  场地准备:根据材料的种类的不同将桌子摆成几组,水彩笔为一组、水粉颜料、纸类制作为一组。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美丽的星球。(出示图片的目的让幼儿通过对图片的观察调动以有的知识经验并加深对星球外部形象的印象)。

  提问:

  (1)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

  (2)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颗?

  孩子们的答案内容丰富斌斌、泽邦等几个男孩子还兴趣很高的讨论到有关于“哪个星球比较大”的话题上,这偏离了美术活动的重点,所以老师很快反应,引导幼儿观察星球外形上色彩和花纹上的不同,并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出来,孩子们比较形象的说出:“地球表面是蓝色的还有白色的花纹;太阳是火红的表面小小的黑点是太阳黑子,木星是金色的带红色的花纹……”

  2、出示制作好的星球,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提问:猜一猜这些星球是用什么东西做的?怎样做的?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己的设想。

  鸡蛋的外形幼儿一下子就能看出来,但是鸡蛋的这种再度造型让他们很感兴趣,兴奋不已。谁都想拿在手中看一看,玩一玩,但是因为老师准备的范例数量有限,场面显得有点拥挤。可以制作用各种不同的装饰方法制作的星球,并且悬挂起来会更利于孩子观察。

  :在空的`蛋壳上用水彩笔画出花纹,或涂上水粉颜料,晾干即可;也可以在蛋壳上用彩色纸粘贴出图案。

  对于大班的幼儿通过观察能自己进行:鹏鹏就说“地球上是涂的颜料,好象真的一样,”琪琪说“还有的是画的水彩笔”,教师只是将幼儿的答案进行,让全部的孩子都了解各种不同的装饰方法。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想好自己所要用的装饰方法。

  老师带孩子们参观所准备的材料后,孩子比较兴奋这里动动、那里摸摸,看来很多方法都想试试。在一个活动中作到这一点很难,所以要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学会拿主意并确定自己所要用的方法,也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

  (2)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鸡蛋壳上面画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两只手共同配合,左手拿鸡蛋右手拿画笔,有几个孩子的鸡蛋一下子就滚到地上摔破了,这样的鸡蛋不急于丢掉可以留做张贴蛋壳画用。“老师鸡蛋太圆了不好画”芳芳发现了难题,其他的孩子也接连着响应。我没有马上告诉他们答案,因为班里有几个孩子正在蛋壳上认真的画画,他们的鸡蛋似乎很听指挥。“南萱,你的办法挺好的,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我觉得孩子自己有能力解答这个问题。大家按照萱萱的方法将鸡蛋轻轻的放在桌子上,“放在报纸和抹布上更好画”骏儿又有了新的发现……可见,在美术活动中操作技能并不一定要老师传授孩子们完全有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尝试,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活动,这也是现代美术教育很提倡的一个观点。

  提问:

  (1)“在鸡蛋上涂颜色时手怎样拿鸡蛋?”

  (2)“想让颜料不掉下来调色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随着活动的推进我不断的将这些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探索出画蛋壳画的技法,用这个方法孩子们明白了在蛋壳上勾线时要慢慢的转动蛋壳,画出的线条回更流畅。涂水粉颜料时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拈住蛋壳的两端比较好涂色有不会把涂好的部分弄花了。调水粉颜料时只需要一点点水就可以了,要保持颜料比较浓稠。

  4、展示作品,欣赏讲评。

  幼儿相互观摩同伴的作品,说说自己画的是哪个星球,和同伴画的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布置成一个展览供其他班的幼儿和家长参观。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审美情趣的熏陶,审美水平的提高也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所以平时我很注重要孩子们自己观察欣赏,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不将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让他们充分保留自己的观点。这样以来孩子们的欣赏水平得到逐步提高,也能针对不同的作品讲出道理。今天邓雨欣在对刘诗茵制作的“星球”进行充分的肯定后还说了一句让我吃惊的话:“刘诗茵的颜色涂的好,没有露出蛋壳,如果加上点别的颜色就更好看了”可见孩子们不但学会了赞赏同伴,还会提出“合理化建议”,既学会了欣赏又学会了与人交往、沟通的方法。让我欣慰,让我感动,也值得我学习。教学相长!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等幼儿制作的星球完全干了以后,在上面刷一层胶水,或者喷上发胶(清漆也可)这样视觉效果更好,保持的时间也更长久,然后用线或细铁丝川起来挂在活动室里,装饰环境。

  活动变式除了蛋壳外还可以用乒乓球、圆形的石头进行手工制作活动,装饰的方法也可采用画粘贴等多种形式,鼓励有兴趣的幼儿在美工区继续开展活动。

大班优秀美术课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会扎、粘等技能。

  2、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谈话引入,过年了大人给的压岁钱你是怎么藏起来的?

  二、出示储钱罐让幼儿说一说它的形状及用处。引发幼儿兴趣。

  1、幼儿观察,教师简单讲解制作过程。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重点粘成盒子的方法。

  三、 评价幼儿作品,结束活动。

  让幼儿说一说,要怎样安排自己的压岁钱。

  教学反思:

  1.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兴趣。

  活动开始,教师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明地提出要求:请幼儿仔细观察瓷器,寻找这些瓷器的相同点。幼儿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积极寻找相同点。当幼儿发现相同点后,教师进行小结,提升幼儿的经验。在教师的小结中,幼儿不仅再次巩固了青花瓷的相同点,而且了解了青花瓷命名的缘由,知道青花瓷是中国特有的瓷器,对青花瓷再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面的环节中,幼儿观看ppt、自己创作设计、共同欣赏作品,兴趣一直伴随着幼儿。所以,在这个活动中,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参与活动的,课堂气氛活跃,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体。

  2.丰富感性经验,巧妙化解难点。

  在制作ppt时,教师选择的青花瓶范例就考虑到了形状和上面的图案花纹。范例上的青花瓶有的上面粗,下面细;有的像个葫芦形;有的瓶口细、瓶肚粗。瓶上的青花图案也不一样,通过欣赏,幼儿就发现瓶口和瓶底的花纹多选用小一些连续纹样的图案来装饰,而瓶肚上则选用一幅完整的画面来装饰。有的选用了植物、有的选用了动物,还有的选用了人物。教师示范时选用了图示法,既缩短了教师当堂示范的时间,又让幼儿对操作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又让幼儿欣赏了教师的创作。这些感性经验的获得,巧妙地化解了活动的重难点,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之中完成了自己的创作。

  3.展示幼儿作品,提供交流机会。

  新《纲要》指出:“要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因此,幼儿完成创作后,教师就把幼儿的作品悬挂起来进行展览,请先完成的幼儿和同伴说一说自己的作品。幼儿都完成后,组织幼儿一起欣赏,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喜欢。孩子们畅所欲言,有一个孩子说最喜欢自己创作的作品,因为青花瓷是中国特有的'瓷器,而自己设计的青花瓶的台布上有五星红旗的图案,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所以自己很喜欢,他的回答赢得了伙伴们的掌声。在欣赏作品中,幼儿还发现装饰的图案不仅要有线条,还要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来装饰,这样装饰出来的作品不单调,比较大气。在相互交流、相互欣赏中幼儿都得到了提高。

  活动目标

  1、知道图书以及生活中的数字作用很大,有各种不同的用处。

  2、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儿童读物若干本,有关条形码的录像(书店里顾客付钱时的情景片段),各种有关数字的录象或照片。

  活动过程

  1、在图书中寻找数字朋友。

  幼儿自由阅读图书中的数字。

  说说自己寻找到的数字。

  2、讨论:这些数字的作用。

  提问:你在哪里找到数字的。

  这些数字朋友有什么用处呢?

  说出一种数字(页码、目录、条形码、价格、折纸书中的步骤图)的作用,幼儿就在书中找出相应的数字,体验他的作用。

  3、欣赏录像,了解条形码的作用。

  提问:你看见了什么?

  条形码在书的什么地方?

  为什么要贴条形码,它有什么作用?

  4、欣赏照片,了解数字的不同作用。

  5、总结:数字朋友的作用真大,不同的数字组合就有不同的作用,他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方便。

大班优秀美术课教案3

  一、课程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徒四人行”,理解其含义和历史背景。

  2、通过绘画活动,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美术技能。

  3、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1、了解“师徒四人行”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2、进行绘画活动,让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师徒四人行”场景。

  3、进行小组合作,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了解其他幼儿的作品。

  三、教学步骤

  1、引入

  通过观看有关“师徒四人行”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师徒四人行”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2、教学活动

  (1)分组绘画

  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师徒四人行”场景。

  (2)小组分享

  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了解其他幼儿的作品。

  (3)总结回顾

  引导幼儿回顾整个课程,总结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绘画技能和想象力。

  2、引导幼儿在小组分享时进行评价,评价其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3、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五、反思

  1、课程中,幼儿的参与度较高,他们对“师徒四人行”这一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课程中,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和热情。

  3、课程中,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他们在小组分享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4、课程中,还可以加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

【大班优秀美术课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课教案01-11

大班美术课教案(精华)11-15

大班美术课教案15篇01-11

大班美术课教案(15篇)02-12

大班美术课教案(14篇)02-15

大班美术课教案(精选15篇)02-14

《城市楼房》大班美术课教案03-31

大班美术课教案14篇02-14

关于小学美术课教案 小学美术课优秀教案08-20

小学美术课优秀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