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文中父亲表示爱的方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文中父亲表示爱的方式。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从细微处发现爱。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读有生字的句子。
3、再一次轻声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朗读感悟,体会父爱
(一)体会弟弟的心理变化。
1、自由读课文的'2、3段。画出写弟弟的句子。
2、汇报句子,朗读并体会弟弟的心理变化。
(二)感悟父爱
1、轻声读课文的4段。
2、体会父亲的动作。
“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间,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抓住“不经意”和“瞟”)
3、小组合作写句子,理解文中父爱的表达方式。
弟弟很伤心,你委屈,很生气时,爸爸也很( ),很( ),也很( )。
4、填关联词,合作读第四段。齐读结尾。
四、引向生活,感受父爱
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父亲。写句子。
(在我心中,最能代表父爱的是________________。 )
板书设计:
拐弯儿处的回头
走了 回头
父
爱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煅炼学生口述能力,培养学生语感
过程与方法:小组学习、自主阅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人物描写,揣摩人物性格。
把握文章的主题,启发与鼓励学生发现独特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人物描写,揣摩人物性格。
把握金钱与亲情的关系,启发与鼓励学生自我表达。
教学设计:
一、导入:首先谈话导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整体感知
1、了解预习情况,理清人物关系(课件出示)
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各自口述撰写的于勒这个人物的小传。
于勒身世浮沉,际遇坎坷,少年浪荡,中年得意,老年沦落,你能给这个人物写一个名片吗?
于勒的名片
姓名: ( )
国别: ( 法国)
生活年代:( 19世纪后期 )
主要事迹:少年浪荡,中年得意,老年沦落
获得荣誉:正直的人、有良心的,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 这个家伙
这个小子,这个贼,这个流氓
2、学生自由结合文本,了解于勒的际遇。
3、围绕于勒的个人际遇 ,对他个人的称呼,或者评价是怎样的,你能从文章中找出来吗?
4、结合对于勒这个人物的平价,让学生围绕于勒地评价展开对课文人物形象地分析,勾画圈点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设问:人们对待于勒的态度有什么样的不同?
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从文章中找出向对应的语句,加强师生的对话。
三,赏析人物的描写
分组讨论揣摩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紧紧结合语言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抓住神态描写,分组讨论,具体分析。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
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学生根据讨论,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 并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神态。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小结:古往今来,人们对金钱物欲的渴望,往往会超越真理、良知的防线,我国古代苏秦也有这样一段富有戏剧性的际遇。(补充苏秦的事例)
2、 课内小练习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___;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_____;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____;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____;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文思;钱可以买到献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实学;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钱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气。
3、下面几则关于金钱的名言,或许让我们理智的看待金钱,千万不能沦为金钱的奴隶。
1.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无间起来,迫使互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马克思)
2.金钱是一个无底的大海,荣誉,良心,和真理都可以灭在其中。
3.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了上帝,它就像魔鬼一样折磨你。(出示小黑板)
四:课外作业设计
假如时过境迁,于勒又发达了,他给菲利普夫妇又来信了,请你以“于勒叔叔又来信了 ”为题目,写一篇小短文 。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
2、了解司马迁和《史记》
3、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经过及陈涉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才干。
4、分析陈涉的形象,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5、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
6、学习陈涉少有壮志、壮有所为,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决心和意志。
重难点:了解起义的原因、舆论准备及经过,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一:研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围绕起义这一中心事件,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的)
二、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三个:一、(1)写陈涉的出身和抱负,二、(2)起义的原因及为起义所做的谋划准备,三、(3)写发动起义和建立政权的经过)】
三、起义的导火线是什么?(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失期,法皆斩,)
四、根本原因是什么?(天下苦秦久矣)
五、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号?(他抓住了秦王朝面临的严重政治危机和楚国人民的`反抗要求这两个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天下苦秦久矣,长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胡亥不当立而立,项燕数有功,爱士卒,而百姓不知是死是活,秦王朝内部危机四伏,人民的反抗情绪一触即发,起义当然会成功。口号: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六、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又是怎样发动起义的?(舆论准备有(1)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2)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起义的步骤有三:(1)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2)并杀两尉(3)招令徒属,为坛而谋,立为将军。
教学要点二:继续探究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写作方法。
一、全班齐读课文,抽查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二、分析陈胜这个人物形象:少有大志,壮有所为,不安平庸,具有洞察时局和组织领导才干,关键时刻沉着机智,智勇双全。
三、陈胜出身低微,虽自立为王,但为时仅六个月,司马迁为什么将他列为世家呢?(虽出身卑微,但少有大志,首先发难,向残暴的秦王朝举起反抗的旗帜。虽然起义失败,但他的反抗精神引领了全国各地的反抗斗争,最终推翻了秦王朝。他是一个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同时也体现了司马迁重功业,不以成败论英雄的立传思想。)
四、本文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把他放在特定的环境中,来显示他与众不同的凡响和非凡的才能。)
五、学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示?(围绕树立理想、掌握人心动向,沉着、稳重等!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文章说理全面深刻,令人信服。
本课的教学中,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学”除了贵在“问”之外,还贵在哪些地方?什么样的学习者才能称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在合作探究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各抒己见www.520xy8.com,畅谈自己对学问之道的见解。学问之道既贵问,也贵勤,还贵恒,等等。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4、 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通过阅读本文,知道问与思的密切关系,养成良好的勤学好问的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
2.把课文读熟、读正确,理清课文段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知识是怎样得来的吗?——
知识是学习得来的,也是问来的。所以有人把知识又叫做“学问”。
板书: 23、学与问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
1、 划出生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 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
3、 学与问有什么关系?www.520xy8.com/sjbwz/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内容回答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指名读生字,词语。
“鸡 缤 瞬 察 菲 辅 翱 翔”
“缤纷 瞬息万变 翱翔 辅导 观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词语积累情况,将生字组成新的词语或成语跟大家交流。)
2、指名朗读课文。
师:化那么短的时间能把课文中的部分段落读通顺,读流利,是一件不简单的事,谁来朗读课文(自己选择认为读得比较流利的段)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组织评价。
4、 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感受收获。
(什么是学问?知识与学问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精度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 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读句子,交流自己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2、你知道哥白尼吗?(师简要介绍哥白尼)哥白尼成为一个伟大的天文学家,其最初的原由是什么?
以什么来证明这一个观点呢?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来讲述这一个问题的呢?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下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课文下面内容的要点。
五、指导生字书写
六、完成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养崇尚科学、热爱探究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是“学问”?
2、出示: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齐读上面的句子。
讨论:什么叫“相辅相成”?
你能根据你的学习经历,举例说明什么是“学中问”?什么是“问中学”?
3、课文又是怎样说明的呢?
二、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出示:
“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大门的铺路石。
谁能举例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可以哥白尼为例说一说这句话的'含义。)
齐声再读该句。
三、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引读第三自然段。
师:哥白尼生活的时代与现在已经大不相同了。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世界?我们又应该如何去正确面对这样一个世界呢?
1、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出示: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 讨论:
联系课文或者生活实际,www.520xy8.com/sjbwz/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
面对这样一个世界,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朗读课文有关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自己的体会感受。)
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过渡导读:当我们心中有疑问时,积极地请教别人,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这固然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态度。但是,在求知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去获得问题的答案。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第四段,准备把沈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指名讲故事。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形成这一现象? 沈括又是怎样解开疑团的呢?
从沈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像沈括这样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努力求得问题的答案的故事,你还知道些吗?讲给大家听听。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这段话。
2、出示:
“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的主人”是什么意思?说说你觉得这句话什么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全段。
六、总结全文。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 交流: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你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3、 质疑:
学完了课文,你还想要跟大家交流些什么?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阴”“始”“望”“坐”“视”“或”的用法。
2.理解词类活用现象:西、东、道、阴、烛
3.辨别通假字:采、圜
4.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
教学重点及难点:本文详略恰当的特点;侧面烘托的手法
教学方法:“读——讲——析——结”四步阅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岳”都是哪些山吗?对了,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之中,泰山是“三山五岳”之首,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美丽如画的泰山日出。
二.介绍作者、作品。
姚鼐。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考官。主讲于梅花、紫阳等书院40余年。是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其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
本文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重点记登山路径和泰山的景色,观日出一段尤其精彩,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
一、补充注音:
汶(wen)水 南麓(lu) 石磴(deng) 山颠(dian)
徂(cu)徕(lai)岱(dai)祠 行(xing)宫 姚鼐(nai)解释加点的字
二、补充释字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三、理清课文结构
写泰山地理形势泰山地理位置
周围山川形势
记叙登泰山的经过时间路径
山顶所见
描写泰山日出日出前———风、雪、云
日出时——形、色、光
日出后——色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建筑
古迹
介绍泰山自然景观
四、.说明游踪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学案》中的练习题
2、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小学语文教案常用 小学教案语文教案08-20
语文备课教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