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经典)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第12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1页练习十六第11-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内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
教学难点:
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找出下列各题中的单位“1”,并说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1)一件上衣打八折售出。
(2)今年的营业额比去年增加20%。
(3)定期三年的存款年利率是5.00%。
2、计算。
40%X=144 X-25%X=3 X+20%X=180
二、比较练习
(1)一台电视机原价1800元,打九五折销售,现价多少元?
(2)一台电视机打九五折后的售价是1710元,原价多少元?
学生独立练习,完成后讨论比较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12题。
读题,引导提问:“一共可取回多少元”是什么意思,首先必须求出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
2、做练习十六第13题。
(1)引导学生弄清题中两个分数的不同含义。
(2)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独立解答,完成后交流解法。
3、独立完成第14、16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由学生进行交流评讲。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11、15、17题。
六、指导阅读“你知道吗”知识。
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二)、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三)、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四)、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找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
2、求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 。
3、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 相当于 “×” “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三、倒数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 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因为1×1=1;0乘任何数都得0, (分母不能为0)
4、对于任意数
,它的倒数为 ;非零整数 的倒数为 ;分数 的倒数是 ;
5、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
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2
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
”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 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
1、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2、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
(1)方程: 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 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 = 单位“1”的量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
一个数÷另一个数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① 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 – 1 ② 求少几分之几: 1 - 小数÷大数
或① 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小数② 求少几分之几:(大数-小数)÷大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3
比和比的应用
(一)、比的意义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 15 :10 = 15÷10=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 ∶ ∶ ∶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3、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
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 路程÷速度=时间。
4、区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6、 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比 前 项 比号“:” 后 项 比值
除 法 被除数 除号“÷” 除 数 商
分 数 分 子 分数线“—” 分 母 分数值
7、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8、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比:
①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 ②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③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2)用求比值的方法。注意: 最后结果要写成比的形式。
如: 15∶10 = 15÷10 = = 3∶2
5.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如: 已知两个量之比为 ,则设这两个量分别为 。
6、路程一定,速度比和时间比成反比。
(如:路程相同,速度比是4:5,时间比则为5:4)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
(如:工作总量相同,工作时间比是3:2,工作效率比则是2:3)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4
圆的面积
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用字母S表示。
2、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3、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1)、用逐渐逼近的转化思想: 体现化圆为方,化曲为直;化新为旧,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
(2)、把一个圆等分(偶数份)成的扇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3)、拼出的图形与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
圆的半径 = 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 = 长方形的长
因为: 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
所以: 圆的面积 = 圆周长的一半 × 圆的半径
S圆 = πr × r
圆的面积公式: S圆 = πr2
4、环形的面积:
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R=r+环的宽度.)
S环 = πR?-πr? 或
环形的面积公式: S环 = π(R?-r?)。
5、一个圆,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而面积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是这倍数的平方倍。 例如: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3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3倍,而面积扩大9倍。
6、两个圆:
半径比 = 直径比 = 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这比的平方。 例如:
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比和周长比都是2∶3,而面积比是4∶9
7、任意一个正方形与它内切圆的面积之比都是一个固定值,即:4∶π
8、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面积最大,正方形居中,长方形面积最小。
反之,面积相同时,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正方形居中,圆周长最短。
9、确定起跑线:
(1)、每条跑道的长度 = 两个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 + 两个直道的长度。
(2)、每条跑道直道的长度都相等,而各圆周长决定每条跑道的总长度。(因此起跑线不同)
(3)、每相邻两个跑道相隔的距离是: 2×π×跑道的宽度
(4)、当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2πa厘米;当一个圆的直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πa厘米。
11、常用各π值结果:
π = 3.14
2π = 6.28
3π = 9.42
5π = 15.7
6π = 18.84
7π = 21.98
9π = 28.26
10π = 31.4
16π = 50.24
36π = 113.04
64π = 200.96
96π = 301.44
4π = 12.56 8π = 25.12 25π = 78.5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5
一、认识圆
1、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2、圆心: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一般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一般用字母d表示。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6、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
用字母表示为:d=2r或r =
8、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经过圆心的任意一条直线或直径所在的直线)
9、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
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10、只有1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
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长方形
只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等边三角形
只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圆、圆环。
二、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用字母C表示。
2、圆周率实验:
在圆形纸片上做个记号,与直尺0刻度对齐,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求出圆的周长。
发现一般规律,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数(π)。
3.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pai) 表示。
(1)、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一般取π ≈ 3.14。
(2)、在判断时,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π倍,而不是3.14倍。
(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4、圆的周长公式:
C= πd d = C ÷π
或C=2π r r = C ÷ 2π
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6、区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
(1) 周长的一半:等于圆的周长÷2 计算方法:2π r ÷ 2 即 π r
(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计算方法:πr+2r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2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习题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各种各样的习题中就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来。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知识,希望能够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习题及答案
1.按照图上所示的位置填空。
(1)游泳馆在小文家的北偏____方向,距离是___米;
(2)电影院在小文家的东偏___°方向,距离是_____米。
(3)图书馆在小文家的____偏_____方向,距离是_____米;
(4)百货超市在小文家的_____偏______°方向,距离是_____米。
2、找到每个建筑物的位置。
(1)体育馆在学校的北偏_____°方向,距离是_____米;
(2)新华书店在学校的___偏10°方向,距离是_____米;
(3)李小旭家在学校的_____偏____°方向,距离是____米;
(4)百货大楼在学校的____偏_____°方向,距离是_____米。
3.量一量,填一填。
(1)疯狂老鼠在喷泉___偏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米;
(2)空中飞车在喷泉___偏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米;
(3)时间隧道在喷泉____偏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米;
(4)碰碰车在喷泉____偏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米。
4.按要求画出各景点位置。
(1)鳄鱼潭在大象馆西偏南40°方向,距离300米;
(2)熊猫馆在大象馆北偏西15°方向,距离200米;
(3)花果山在大象馆东偏北60°方向,距离500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2页整理与复习第1-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进一步巩固分数乘、除法的计算,熟练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通过复习比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别,并能正确地计算。
3、培养学生综合、归类、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在大量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中,帮助学生形成知识脉络。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投影显示:
4/5×2/3+1/3÷1/6
师:同学们,计算这题时,会用到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
学生看题后回答: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
二、整理回顾
1、整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整理这些知识。(板书课题)
学生口答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 4/7×8/9 2/7÷6/7
这两道式题该如何计算?方法是什么?学生独立完成计算,2人板演,汇报交流算法。
2、整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的方法。
师:那我们来练习几题,看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1/5×4/7 2/3×1/4
2/5÷3/7 8/9÷1/4
学生独立计算这四题,四人上台板演
结合学生的计算,题目变成:
3/4×3/5+1/4÷5/3
师:这题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简便的方法吗?
生观题口答出顺序。
①可以先同时先计算分数乘除法,再算加法。
②也可以用乘法分配律。
3/5×(3/4+1/4)
结合发言、板书讲评,重点提示。
3、整理比的知识。
出示:35:25
师:看了这个式子你可以向同学们介绍哪些知识呢?
学生汇报。
(读作35比25,:是比号,35是比的前项,25是比的后项,可以化简成7:5,比值是1 )
出示题目:先化简,后求比值
0.45:0.9
师:大家一定要注意化简比与求比值的书写解题区别。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人板演,其中1人口述其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112页第1题。
指名口答,并分别说一说每个百分数的含义。
2、完成课本第112页第2题。
直接在书上填写。完成成集体核对。
3、完成课本第112页第3题。
指名口答。
4、完成课本第112页第5题。
直接写得数,集体核对。
5、完成课本第112页第4题。
指名板演,其余练习。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交流发言
五、布置作业
整理与复习课本第113页第6、7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使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化简比。
3.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课前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2.提问:比和除法,比和分数之间有那些联系?
引导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猜想:比有什么性质?小组交流
3、出示三个分数:3÷4、6÷8、9÷12.变为比,并比较大小
指名回答小组交流的结果.学生用语言表述比的基本性质。
交流: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比的基本性质。
教师引导交流:0除外是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比的后项、除数是0没有意义。
二、学习化简比
1、说明: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进行除法的简算;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进行分数的约分、通分。同样,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讨论.你怎样理解“最简单的整数比”这个概念?
学生充分讨论后,指名回答,形成共识:最简单的整数比必须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必须是整数,而且前后项应该是互质数.
请个别学生举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
2、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强调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互质)
14:2154:18
教师引导交流:怎样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总结方法: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使比的.前后项是互质数。或用求比值的方法算,最后结果仍然是个比。
1÷10:3÷83/5:5/8
教师引导交流:怎么把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总结方法:比的前项后项分别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就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1.25:42.7:18
教师引导交流:怎么把小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总结方法:先将小数化成整数,再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练习:化简比
60:245/8:7/245/4:0.75
三、练习
自主练习5、7、8
四、小结:
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来的?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干什么?化简比的方法是什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渗透事物都是普遍联系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
教学难点:求倒数方法的叙述。
教学过程:
一、引新:
开车、步行有前进倒退之分,那么,倒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的内容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先来学学。
二、自学新课:
自学书本P19。并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叫倒数?
2、怎么求一个数的倒数?
3、是不是任何数都有倒数?小数有吗?带分数有吗?
三、讨论辨析:
1、什么叫倒数?
2、看下面四道题,你能说一些什么有关“倒数”的话。
3、存在倒数有那些条件
(1)两个数。
(2)这两个数的乘积是1。
4、能不能说80是倒数,1/80也是倒数?一个数能叫做倒数吗?
5、概括: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必须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6、总结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四、思考:
0.2的倒数是多少?
五、小结:
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六、作业:
练习五3—8。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课本P19页和练习五。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渗透事物都是普遍联系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
教学难点:求倒数方法的叙述。
教学过程:
二、引新:开车、步行有前进倒退之分,那么,倒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的内容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先来学学。
三、自学新课:
自学书本P19。并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叫倒数?
2)怎么求一个数的倒数?
3)是不是任何数都有倒数?小数有吗?带分数有吗?
四、讨论辨析:
1、什么叫倒数?
2、看下面四道题,你能说一些什么有关“倒数”的话。
3、存在倒数有那些条件
1)两个数。
2)这两个数的乘积是1。
4、能不能说80是倒数,1/80也是倒数?一个数能叫做倒数吗?
5、概括: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必须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6、总结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五、练习
1、判断下列各组数是否互为倒数,为什么?
和和和和
2、同座同学相互举出几组倒数。你怎么知道同学说的对不对?
1)5的倒数是多少?
2)所有的.自然数都有倒数吗?1的倒数是几?
3)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
4)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4、完成课本P19页的“做一做” 。
5、辨析:求3/5的倒数,写作:3/5=5/3。
五、思考:0.2的倒数是多少?
六、小结。
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七、作业:练习五3—8。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82页的第4~7题,练习二十一的第4~6题.
教学目标:
通过一些有联系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提高用算术方法和用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一般的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
1.教师出示第97~98页的第3题:学校买了一批新书,其中故事书有30本,科技书有18本,共占这批新书的.这批新书有多少本?
指定一名学生口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全体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解答完后指名学生口述分析解答过程.
2.让学生做练习二十六的第4题.
二、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1.解答第97页的第4题.
(1)出示第4题第(1)、(2)题.
指名学生口述它们的条件和问题.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1125-1125×解法一:x-x=450
解法二:450÷(1-)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板书出来(见上图).
(2)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从线段图、解法上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第(1)题中单位“1”的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第(2)题中剩下的公路长是已知的,而单位“1”是未知的,求单位“1”,要按照题意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或用除法计算.
2.让学生做练习二十六的`第5题.
3.解答第82页的第5题.
(1)出示第(1)、(2)题.
让学生自己读题,并进行解答.
订正时,教师出示线段图,指名说解题思路.教师在图的下面板书出算式.
(1)停车场有18辆大客车,(2)停车场有18辆大客车,小汽车的辆数比大客车大客车的辆数比小汽车多.小汽车有多少辆?少.小汽车有多少辆?
18+18×解法一:x-x=18
解法二:18÷(1-)
(2)比较第(1)、(2)题.
让学生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各把谁看作单位“1”.使学生明确:第(1)题中单位“1”的数量是已知的,要求比已知数多的数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第(2)题中单位“1”的数量是未知的,要按照题意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解答.
(3)解答、比较第(3)、(4)题.
仿照第(1)、(2)题的复习方法进行.
(3)停车场有21辆小汽车,(4)停车场有21辆小汽车,大客车的辆数比小汽车小汽车比大客车多.
少.大客车有多少辆?大客车有多少辆?
三、复习工程问题
1.教师出示第82页的第6题.让学生解答.
2.分析、比较第(1)、(2)题.
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1)题的路程、两船的速度各是多少?
(2)第(2)题的路程、两船的速度各用什么表示?
(3)这两题的数量关系是否相同?
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两道题的思路是一致的,数量关系基本相同,都是用路程除以速度和.只是第(2)题的路程和速度不是用具体数量来计算,而是用单位“1”和“”、“”来表示的.
四、作业
练习二十一的第6、7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第一课时
教材第13—16页,分数连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及其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分数连乘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预习提纲:
读一读:教材13页
算一算:
16(15)×21(20)×5(1)10(9)×3(2)×6(5)33(5)×22×2(1)
做一做: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1、通过预习你获得哪些知识?
2、交流做一做及算一算的情况。
3、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沙包游戏吗?不同大小的沙包有不同的玩法,想不想自己也动手来制作沙包?那我们就来了解几条制作沙包的信息,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本13页的情境图,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
(1)装一个绿沙包需要多少玉米?
(2)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玉米?
师:解决这两个问题哪一个稍复杂一些?为什么?
谈话:同学们分析的很准确,那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玉米?”这个问题。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找一名学生把屏幕上的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读一遍,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1)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装一个绿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红沙包的3/4”和“装一个黄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绿沙包的7/9”这两句话的?
学生自由发言,统一认识。
(2)明确要求,分组学习。
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示出题目中所描述的等量关系。
列出算式并讲出道理。
分组活动,教师巡视,看学生是否需要帮忙。
(3)小组汇报,评价订正(让学生板演)
订正线段图(或其他图示)课件动态出示P13图示。
注意让学生说清黄沙包的'线段的画法及依据。
分析题意,解释算式。
关键看学生能否说清“装一个黄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绿沙包的7/9”的意义;要引导学生说清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的算式。
方法一:先求装绿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60×3/4=45(克)
再求装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45×7/9=35(克)
方法二:列综合算式:60×3/4×7/9=45×7/9=35(克)
(4)抽象概括构建模型。
讨论: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看看能发现什么?
师:60×3/4求的是什么?是把谁看作单位‘1’的?第一步乘得的数再乘7/9求的是什么?第二步是以谁作单位‘1’的?
教师小结:今后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题意,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既可以用分步算式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计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分数连乘。(板书课题:分数连乘)
师:分数连乘除了刚才同学介绍的方法外,还有一种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想知道吗?
同学们自学课本P13页,再比较课本上介绍的方法和刚才板演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计算分数连乘时,要先约分,再把约分的结果相乘。
三、类化练习拓展创新
1、类化练习
A、甲数是30,甲数的2/3相当于乙数,丙数是乙数的2/5,求丙数是多少?
2、限时作业:
课本14页自主练习第1、2、3题。
四、课后札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16页,自主练习第7~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能熟练进行分数连乘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这节课我们对分数连乘的有关内容进行练习。
板书课题:分数连乘练习。
2、自主练习第1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说说分数乘法时,有整数怎么办?
二、综合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第7题。
让学生说出4/5是以谁为单位“1”?,然后说出这个分数的意义。
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2、完成自主练习第8题。
让学生说说要求“西北地区年平均降水量是多少毫米?”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
独立完成计算。
3、完成自主练习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明确:要求黑板的面积要先求什么?怎样求?
4、完成自主练习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说每个分数都是以谁为单位“1”的?所求的问题分别和哪个条件有关?
三、综合练习,拓展应用。
1、出示自主练习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出示自主练习第15题。
这是一道图示题,首先让学生认真审题,弄清图示出示的信息,看清所求问题。
重点明确要求牡丹的花期是多少天?要先知道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又掌握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完成自主练习的第13、14、16题
课后札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教材分析
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这为以后学习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学习本节课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学情分析
分数除法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也是非常要的一课,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面解决问题的学习。由于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必须在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要培养学生在探索除分数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以3盒水果糖的重量为问题为切入点,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好!
(1)每盒水果糖重100g,那么3盒有多重?
100×3=300(g)
(2)3盒水果糖重300g,那么每盒有多重?
300÷3=100(g)
(3)300g水果糖,每盒重100g,可以装几盒?
300÷ 100=3(盒)
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个算式,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这就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吗?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引导参与,探究新知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除法的意义,那么如何来计算呢?请同学们看黑板。
出示问题1。
请大家拿出一张操作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4/5。
师: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4/5÷2
请同学们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来研究4/5÷2怎样计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方法一:把4/5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5,也就是2/5。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
4/5÷2=4÷2/5=2/5
方法二: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做。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
4/5÷2=4/5×1/2=2/5
(2)质疑问难,理解新知
①师小结:有的是用分子除以整数,分母不变的方法算出结果2/5,有的是转化成分数乘法来做……那么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
②接下来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先列式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③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用第一种方法就不能做了。因为:上一题的时候,分子4是2的倍数,4÷2能得到整数商。而4÷3时,分子4不是3的整倍数,得不到整数商。所以不能用分子除以整数这种方法了。
生2: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做……4/5÷3=4/5×1/3=4/15
能再讲讲这样做的道理吗?
师:“4/5÷3”表示把4/5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
请同学们拿出第二张操作纸,你能把图中的4/5平均分成3份,并表示出其中的一份吗?
展示学生的分法
师(指着涂色部分):你所表示的这一部分是4/5的多少?
通过直观图理解4/5的1/3是4/15
(3)比较归纳,发现规律。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要注意的是:
结果最简。除号要变成乘号。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1、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学生总结)
五、作业布置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课本P15页例2,及练习四的6—10。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辨析两次判断单位“1”有什么不同。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先说出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2、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作单位“1”。
1)香蕉的筐数是苹果的。
2)香蕉的筐数的和苹果的筐数相等。
3)黄牛只数的等于水牛的只数。4)水牛的只数相当于黄牛的。
二、新课学习。
1、出示例2。
2、读题,分析题意。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明确这是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3、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思考:要画几条线段?5/6和2/3分别是谁的5/6和2/3?单位“1”分别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图。
4、确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式计算。
1)求小华储蓄的钱数怎样想?
思路: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5/6,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8的5/6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列式:
(元)
2)求小新储蓄的钱数怎样想?思路同上。注意认清单位“1”
5、指导列综合算式解答。
6、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和昨天的异同。
7、练习
1)完成课本P15页下的“做一做”。
2)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确定计算方法的。
三、新课小结。
1、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与前一节所学的一步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怎样判断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P16练习四6、7。
五、作业。
完成练习四的第8—10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教材首先安排了例1和例2,通过教学同类量和不同类量的比,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比与除法的关系,进而描述比的意义,介绍比值的概念。然后通过随后“试一试”中,通过让学生把3:5分别改写除法算式和分数,进而说明比也可以用分数的形式来表示。接着启发学生根据比的意义以及与除法的关系,自主探索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说明比的后项不能为0。“你知道吗”结合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介绍了有关“黄金比”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他们希望有参与活动、展现自己的平台,而不仅仅只满足于从老师的传授中习得知识,同时学生对“比”缺乏感性上的认识,而这又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所以设计了“洗洁液配比”动手操作环节和小组探索“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在动手操作环节中他们都很跃跃欲试,很好地体验到了比不仅是具体数量的比,还可以表示份数的比;在小组合作环节中他们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积极交流,并在交流中去发现规律,习得知识,同时也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为了让孩子更好感受比的应用价值,在教学中还设计了生活中的比,学生也在这一环节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谈体会这一环节中,看到孩子也深刻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领学生经历比的概念的抽象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同时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并让学生感受比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目的`
1、通过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掌握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初步渗透事物是互相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认识“黄金分割比”,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难点: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课前准备
老师这里有两种不同颜色的水,用这个杯子倒不同的份量,满杯为一份,再倒进烧杯里,看看会有什么神奇的变化?这些颜色一样吗?
不同的份量能调配出不同的颜色板书:蓝色杯数黄色杯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比。
刚才我们调配了颜色,换一换果汁和牛奶吧。
1、引入比
示例:妈妈早晨准备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课件)
师:用学过的知识可以怎样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如果学生说到比,师:你用到了比的知识,真厉害,但是要把他说完整,果汁杯数和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等会我们再一起来学习)
生:牛奶比果汁多1杯;
果汁比牛奶少1杯;怎么算的?
小结:可以用减法比较出两个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还可以怎样说?
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2|3;
牛奶的杯数是果汁的3|2;(连着说)
师:怎样列式?(随机板书)2÷3=2/3;3÷2=3/2;(指着板书说)
小结:也可以用除法或分数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新的表示方法——认识比。(板书)
2、用比表达
师:刚才我们说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2|3,我们还可以这样说:果汁和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齐读)那这里可以怎样说?
生:牛奶和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真是会变通!(齐读)
3、看书自学,比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师:比还有其他哪些知识呢?好,翻开书本68页,自学例1部分的全部内容。有一个要求哦,看完以后,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了解到了比的其它哪些知识?
师:掌声示意停,谁来?
生:2比3可以记作2:3,师:比怎么写?两个小圆点写在哪个位置?——中间,它叫——比号
生:3比2可以记作3:2。
生: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2是——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3是——比的后项
一齐说——2是比的前项,3是比的后项。3是比的前项,2是比的后项。
【设计意图: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4、质疑,明确比是有序的,加深对比的理解。
师:哎,我有个疑问,为什么同样是2杯果汁,这里是比的前项,这里又成了比的后项?
生:第一个2在比的前面,叫比的前项,第二个2在比的后面,叫比的后
师:是由它在比的位置决定的。
师:第一个比代表的是谁和谁的比?第二个呢?
生:第一个比是果汁比牛奶,第二个比是牛奶比果汁,师:位置不同,表示两个不同的比。(及时板书)
小结:所以写比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看清谁和谁比,不能随便颠倒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帮老师释疑,加深学生对比意义的理解,让学生明确比是一个有序的概念,由表及里,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5、应用比。
孩子们,像这样的比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没有?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这里不是吗?谁能用比来说
(1)蓝色杯数和黄色杯数的比是()(引导学生说完整)
比还在我们班里,刚才老师了解过了:
(2)我们班男生()人,女生()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3)一个正方形方格纸被涂成了红白相间的图案。红格与白格个数的比是————;白格与红格个数的比是————。
过渡:比在生活中的作用也很大,谁来读题介绍一下
(4)一种洗洁液,加进不同数量的水后,可以清洗不同的物品。下图表示在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时洗洁液与水的比(蓝色部分表示洗洁液,白色物分表示加进的水)。出示第一个比
①动画演示:把洗洁液看作1份,水是这样的几份?让学生说完整:洗洁液是1份,水是4份,一齐数来验证一下
②关系:那么1:4是谁和谁的比?不能颠倒位置。用比还可以怎么说?
洗洁液和水的比是1:4,水和洗洁液的比是4:1
它们的关系不用比又可以怎么说?
洗洁液是水的1/4,水是洗洁液的4倍;
③老师动手操作:老师这里有一瓶洗洁液。
先倒一杯洗洁液,我准备把它配成洗洁液和水的比是1:4。怎么做?(学生——倒4杯水)
④1:8,但我觉得这杯太浓了,怎么办?——加水,我打算把它调成洗洁液和水的比是1:8,谁来?
生:操作(不要出声,小声帮他数)
师:不加了,说说你的想法,现在烧杯里洗洁液一共是几份,水是几份?
生:一杯洗洁液,8杯水。
师:现在你喜欢怎样说洗洁液在和水的关系?
⑤1:1这个比又说明什么呢?(相等)洗洁液是几份?水是几份?
师:如果我想把它配成洗洁液和水的比是1:1,怎么办?同桌之间说说
生:倒7杯水
师:为什么?
生:这里有1杯洗洁液,8杯水,再加7杯洗洁液就有8杯洗洁液。
师:那烧杯里一共要有几杯洗洁液,几杯水?也就是把8杯洗洁液也看做一份,8杯水当成一份。刚好相等。
师;那如果这里一共有6杯水,要有几杯洗洁液——6杯洗洁液;说说你的想法(5杯水呢?要几杯洁液)
小结:所以比有时表示的是具体数量的比,有时是份数的比。有时还可以是不同类量的比,一齐读——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4页整理与复习第14-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2、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一)找出单位“1”。
1、一本书已经看了1/3
2、实际比计划节约了25%
3、今年产量比去年提高3/8
4、乙数比甲数少2/5
(二)根据所给信息,说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60%
2、一种彩电,现价比原价降低10%
3、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
(三)出示课本第114页第14题,对比练习。
学生读题,独立分析题意,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完成后讨论:这两道题有什么区别,解法上有什么不同?
二、巩固训练
1、做课本第114页第15题。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引导:这道题里的3个分数意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把什么看着“单位1”?
学生列式解答。完成后集体讲评。
2、做课本第114页第16、17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列式解答。完成后交流解法。
三、课堂总结
你这节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具体情景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能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作用。
教学难点:
百分数应用的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我会填空。
1、一套西服,上衣840元,裤子210元,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上衣的价钱是这套西服的()%。
2、五月份销售额比四月份增加15%,五月份销售额相当于四月份的()%;四月份销售额比五月份减少()%。
3、“六一”期间游乐场门票八折优惠,现价是原价的()%。儿童文具店所有学习用品一律打九折出售,节省()%。
4、大豆种子的发芽率是98%,发芽数占种子总数的()%,未发芽数占种子总数的()%。
5、从学校到文化宫,甲要20分钟,乙要16分钟。乙的速度比甲快()%,乙的时间比甲少()%。
6、用80粒大豆种子作发芽试验,结果有4粒没有发芽。种子的发芽率是()%,如果需要3800棵大豆苗,需要播种()粒大豆种子。
二、判断。
1、甲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53%,乙班男生也占全班人数的53%。甲、乙两班男生人数相等。()
2、100克糖放入4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20%。()
3、甲数比乙数多35%,乙数比甲数少35%。()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如果甲数的'60%等于乙数的(甲数和乙数都不为零),那么()。
A、甲数<乙数B、无法确定
C、甲数>乙数D、甲数=乙数
2、下面的三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段铁线长80%米
B、全班的及格率是102%
C、男生人数比女生多5%
3、一商品先提价15%,再降价15%。现价()原价。
A、低于B、等于C、高于
4、六年级男生有132人,比女生多10%,六年级有女生多少人?设女生有x人,方程不正确的是()
A、x+10%x=132 B、x—10%x=132 C、(1+10%)x=132
四、解方程。
25%x = 75 60%x-35%x = 125
五、解决问题。
1、一个电饭煲的原价220元,现价160元。电饭煲的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2、修一条高速公路,甲队修了全长的60%,乙队修了全长的30%,甲队比乙队多修27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3、西乡今年荔枝大丰收,产量达到3。6万吨,比去年增产了二成,西乡去年荔枝的产量是多少万吨?
4、用汽车运一批水果,第一天运的吨数与总重量的比是1:3。如果再运15吨,就可以运完这批水果的一半。这批水果共有多少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教材第41页例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会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2.能运用方程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分析数量关系,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根据题意,看图写代数式。
苹果有akg,西瓜质量比苹果重。
西瓜重()kg。
2.根据信息,找出数量关系式。
(1)体积相等的冰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少。
(2)今年比去年增产。
(3)一条公路,已修了。
二、自主探究
1.创设情境,引出例6。
2.审题。
(1)看例题图,获取信息。
(2)反馈:说说已知的条件与要求的问题。
3.分析题意:说说你对“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的理解。
(1)同桌讨论
(2)小组交流
(3)全班反馈
出示:下半场得分=上半场得分×或上半场得分=下半场得分×2。
下半场得分+上半场得分=全场得分。
4.尝试解答。(可提示:设什么为未知数的'量,则另一个量怎么表示?)
说理由。展示两种不同解法,你更喜欢哪种解法?(只要理由充分都行)
5.回顾与反思:如何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可算一下检验:下半场得分是否是上半场的一半?)
1.看图口头编应用题。
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1题。(先说说对关键句的理解,能说出数量关系式吗?再尝试解答,反馈)
3.完成教材练习九第5题。(先说说对关键句的理解,再说出数量关系式,最后尝试解答,反馈)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解题时应注意什么?
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五、课堂作业
教材练习九第2、3、4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
课本第64--64页“练习与应用”第9-13题,“探索与实践”第14-17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或通过画线段图进一步探索、体会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创造性。
2、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反思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重点:
注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难点:
学会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方面、情感与态度方面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综合练习
1、完成第9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练习。
2、第10、11题。
独立练习,完成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二、探索与实践
1、提问: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什么?
你能举个这样的例子吗?
2、探索: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联系分数的意义。
(2)画图理解。
(3)运用商不变的规律。
……
3、实践:分析讨论第15题。
(1)出示第15题,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怎么判断他们各买的是什么水果呢?
①能算出各人各买了多少千克水果吗?
②每人买水果都用的多少元钱?
能算出所买水果的`单价吗?
③根据算出的单价,能判断出各人买的是什么水果吗?
4、操作:第16题。
做前提问,怎样才能画出所要求的图形?
小结。
二、评价与反思
1、在学习分数除法这个单元的知识时,你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能积极探索计算方法,并和同学交流吗?
(2)能正确计算吗?
(3)能联系学过的知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4)能正确、有条理地说明解题的思考过程吗?
2、你认为自己在上面的这几个方面中,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12、13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25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16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08
【推荐】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24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荐】01-25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热】01-25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02-09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02-16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