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时间:2024-10-22 07:18:32 四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15篇(精)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15篇(精)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上)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目的: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亿级的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关键:

  能够根据学过的万级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出亿级的数为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想一想平时在生活中,我们做什么事情能够用到数。(学生展开思维,大胆叙述)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板书课题: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二、探究数的产生

  1、数的产生。

  提问:你知道古时人们是怎样记数的吗?课前大家查找了一些资料,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数是怎么产生的?(学生介绍)

  老师讲述: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出去打猎时数一数一共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时捕获了多少只野兽?这样就产生了数。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了计数的需要,但开始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还不会用1、2、3、4……来数物体的个数,而是借助其它物品:(课件演示19页图。)如摆石子、用绳打结、在木头上刻道等方法来计数。比如小石子计数,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几个小石子;等放牧回来,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如果回来的羊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羊没有丢。在木头上刻道来记捕鱼的条数和用绳打结计录捕猎的个数,都是同样的道理。

  你们觉得这些计数方法怎么样?(这样太不不方便了)

  2、各国的记数符号:

  师:数的产生来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课件演示)随着文字的发展,后来人们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这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请看这分别是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还有印度数字和阿拉伯数字。

  你知道阿拉伯数字是哪国人发明的吗?

  小资料:

  3世纪时,印度人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数字,后来这种印度数字传到了阿拉伯。12世纪时,阿拉伯商人又把印度数字带到了欧洲,欧洲人称它们为“阿拉伯数字”。这样人们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才叫阿拉伯数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经过很长时间,才产生了现在这种通用的阿拉伯数字。(课件演示阿拉伯数字)(板书:1、2、3、4、5、6、7、8、9、10、11……)

  3、自然数:

  课件演示: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板书:自然数。齐读)人类开始只数看得见的东西,对于看不见的东西是不数的,因此没有“0”这个数。随着数字计算的发展,才出现了“0”,同桌讨论一下:0是不是自然数呢?(“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学生回答后板书:0)

  师:前后桌四名同学自然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看黑板观察、思考、交流一下。

  思考题:

  1、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从小到大)

  2、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几?

  3、最小的自然数是几?

  4、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为什么?

  5、自然数有多少个?

  三、探究十进制计数法:

  1、探究亿以上的数位

  ①教师提问:生活中还有更大的数,需要用数级更多的数位表读写。你知道我国人口有多少吗?

  课件出示:我国人口数1295330000人。

  ②出示我国的人口数后,提问:怎么读出这个大数呢?

  启发学生想到:可以用数位顺序表试一试。

  师:我们学过的数位有哪些?按从右往左的顺序说一说,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③出示不完全的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类推。

  你能填出剩下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吗?

  说明:教师可向学生说明,还有比千亿大的数,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因此在数位顺序表后面用省略号“······”,表示还有其他数位。

  2、认识数级

  说明: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位是一级。

  提问:从数位顺序表上看,依次有哪些数级?个级有哪些数位?万级有哪些数位?亿级呢?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说一说,从右往左,哪些数位是个级?哪些数位是万级?哪些数位是亿级?

  追问:你发现每个数级的数位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3、探究亿以上的计数单位

  (1)复习已学过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亿)

  (2)小组合作探究新的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

  说明:可以让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出亿,边拨珠边数:十个一亿是十亿,十个十亿是一百亿,十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电脑演示:1295330000谁能试着读出这个数。

  4、引出十进制计数法

  (1)提问:

  ①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

  ②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师总结给出十进制计数法的名称并说明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

  5、个级上是几就表示几个一,万级上是几就表示几个万。亿级上的数就表示几个亿。如:1295338000,个级上的8000表示8000个一,万级上的9533表示9533个万,亿级上的12表示12个亿。那么这个数怎么读?

  6、要想快速读、写亿以上的数,需要牢记它们的数位顺序。特别是右起第五位是什么位?第九位呢?第十二位?亿位右边是什么位?左边是什么位?

  请同学们记忆一下数位顺序表,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教师提问。

  一个数是八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什么位?十二位数的最高位是什么位?

  7、练习:

  先把下列各数分级,再说一说最高位是什么数位。

  9200000000

  26705000000

  82

  820000

  8200000000

  四、巩固练习

  判断:

  1、自然数没有最小的数。()

  2、自然数没有最大的数。()

  3、0是自然数。()

  4、自然数的个数可以数出来。()

  填空:

  1、亿位左边是()位,千万位左边是()位,26705000000中“6”在()位。

  2、()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拓展知识

  在“9□2006500”的□内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省略亿后面尾数约等于10亿.□内可以填什么样的数字?

  五、全课总结

  关于亿以上的数究竟怎么读、怎样写,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内容。

  回忆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算盘,知道用三指拨珠的方法,初步学会在算盘上拨出四位数。

  2、通过在算盘上拨珠记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结合算盘的认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算盘,掌握算盘上记数的方法。

  2、三指分工协作的拨珠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在计数器上指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2、读出下面各数。

  38 380000 380 3800000 308 3080000

  3、看计数器上的数读出来。(师演示)

  二、揭示课题。

  1、前面我们学过了用计数器数数和记数的方法,数数和记数除了可以用计数器外,还有一种比较方便的工具,那就是算盘。

  2、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简便计算工具,它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还比较广泛。

  3、你想认识算盘吗?你想了解有关算盘的哪些知识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算盘的认识”。(板书课题:算盘的认识)

  三、教学新课。

  1、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和定位。

  (1)让学生仔细观察算盘并用手摸一摸算盘的各部分,然后提出问题:你看到的、摸到的算盘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2)在算盘上记数时,要在算盘上选一档作个记号,定作个位。向左数第二档是十位,第三档是百位。

  教师边说边在算盘上贴出“个”、“十”、“百”,同时让学生也在自己的.算盘上写上“个”、“十”、“百”。

  (3)教师接着说明: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拨上数。记数时要拨珠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空档表示0。

  2、教学在算盘上记数时,注意结合1至9各数的特点,说明三指分工的拨珠方法。

  (1)在算盘上拨上1~9各数。

  拨上1、2、3、4时,用拇指拨下珠靠梁;拨上5时,一般不用五个下珠表示,而用一个上珠表示,用中指拨一个上珠靠梁;拨上6、7、8、9时,用拇指和中指同时拨珠靠梁。

  (2)在算盘上拨去1~9各数。

  拨去1、2、3、4都用食指,拨去5用中指,拨去6、7、8、9用中指和食指同时拨。

  (3)小结三指分工的拨珠方法:

  拇指——把下珠向上拨;中指——把上珠向上拨或向下拨;食指——把下珠向下拨。

  3、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读题。

  (2)让学生在算盘上找到个位、十位、百位所在的位置,并告诉学生,拨数时也要从高位拨起。

  (3)学生试拨17、56、180、309和400这几个数,教师针对出现的错误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

  (4)小结拨数方法:定好位后,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地拨,0用空档表示。

  四、课堂练习

  提问: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算盘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结合本节课内容提示学生小结。)

  (2)拨珠时,三指分工的方法是怎样的?

  五、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计数器、算盘、第七册课本及教师用书。

  六、自我问答

  这节课我主要根据小学生生性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从谈话引入“算盘的认识”,接着让学生通过自学不仅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拨数,同时让同桌之间相互说数和拨数,加深他们对算盘的认识和使用。在学生相互说数、拨数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动手操作的活动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3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的内容和及练习三第3、4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2.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教学读亿级的数。

  难点:亿以上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以亿以内的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万级数的读法推广到亿级,能正确地读亿以上的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学过的数位顺序表,它有几级,每级有哪些数位,计数单位各是多少?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2.怎样读写亿以内的数?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说一说,再指名汇报。

  3.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下面的人口数,你会读吗?

  据统计,全球人口总数已达到7000000000人。

  让学生自己试读上面的数。

  师:这个数到底该怎样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

  (板书课题:亿以上数的读法)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

  (1)学生回顾亿以内的数是怎样读的。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者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以7000000000为例,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

  先分级,亿级上是“70”,按照个级的读法读作“七十”,万级和个级上都是0,这些0都不读出来,这个数应该读作“七十亿”。使学生看出只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就可以了。

  (3)学生读以下两个数:

  10040002000 400305000000

  分小组合作读数:

  ①先自己试着读读这样含有三级的数,再在小组内互相读读。

  ②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读这些数的?试着说说读数方法是什么?

  (4)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读亿以上的数的方法是什么?

  方法:(学生可能说得不完整,教师可帮助学生整理补充。实际是把亿以内数的方法迁移到这儿。)

  ①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③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练一练。

  教科书第19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读数的卡片让学生读:

  8007000 650006 15008000

  30400000 7000005000

  508000600000

  (教师在这要重点抽查:哪个0读了?哪个0没读?为什么?)

  2.练习三的第3、4题。

  四、课堂小结

  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问质疑。

  [板书设计]

  亿以上数的读法

  7000000000读作:七十亿

  10040002000读作:一百亿四千万二千

  400305000000读作:四千零三亿零五百万

  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按理说学生已经有了知识上的迁移认识和能力,但学生还掌握得不够好。主要是含有三级的数的读法,学生最难掌握就是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在以后要加强练习。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16—18页的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教学关键:

  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导入:

  师:生活当中的每一天我们都在和不同的数打交道,你们都在什么时候用到了哪些数,谁来说一说。

  生:列举略

  师:生活中我们每一天都离不开数,那数是怎样产生的呢?今天同学们想不想了解一下,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本,把书翻开到16、17页,大家读读这些内容,开始。

  一、数的产生

  师:读完了吗?我请同学们来讲一讲古代的人是怎么计数的?

  1、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可以出示书上图)

  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

  ①计数方法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

  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

  例: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例: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②符号

  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等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师问:你们观察一下,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最小的自然数是谁?最大的呢?

  生小组讨论完派代表发言,最后请同学进行总结。

  最小的自然数是零,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无限的就是一个一个地数,总也数不完,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数出一个比它多1的大数。

  二、十进制计数法

  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啊,还有很多很多的数都比我们以前学过的亿以内的数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书上18页插图)。

  生:读数

  师: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我们中国有这么多人,这究竟是一个多大的数呢?

  生:读数

  师:你能那么快就读出来了?请问,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生:我是从个位起,没四位为一级,这样分我就很快分出了三级。

  师:其实我们在分级的过程中也就是在找各个数的计算单位。那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数当中我们都用到了哪些计算单位?

  生:都用到了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

  师:刚才我听到了他说了一个十亿,我们以前没有学过对吗?那亿和十亿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生:十个一亿是十亿。

  师: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大屏幕)我们在亿位上拨一颗珠子,表示一个亿,请同学们一起来数一数是不是拨到第十颗珠子了,那现在拨到第十颗珠子该怎么办呢?

  生:拨到第十颗珠子的时候就把亿位上的这十颗珠子全拨回去,在十亿位上拨一颗珠子。

  师:那也就是说亿和十亿的关系是十个一亿是十亿。太棒了,再请个同学说一说。(板书)

  师:还有没有比十亿更大的计算单位呢?请你告诉我。

  生:有百亿、千亿。

  师:那十亿和百亿,百亿和千亿又有怎样的关系呢?现在请同学们们拿出你们的计数器拨一拨,边拨边说,来体验一下?(板书)

  十亿和百亿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板书)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把中国的人口数读一读是不是就更方便了。请同学们读一读。

  师:很好,请问,1在什么位上?表示什么意思?那9呢?那上面的两个3表示的意义一样吗?今天我们新认识了几个计算单位,现在我们就把这几个新朋友填在数位顺序表里面吧!把你们的书打开到18页。

  师:我们新学了哪几个计数单位?他们对应的数位是什么?亿级是由哪几个数学组成的?还有没有更大的计数单位?我们用省略号来表示。

  师:现在请一个同学来说一说我们到今天为止,认识了哪些计数单位?那这些计算单位之间都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咱们来说一说吧,从你开火车!

  生: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千万是一亿,10个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百亿是一千亿

  师:那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了这些计算单位之间进率都是10 。

  师小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师:相邻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师:像个与十,十与百,万与十万,千万与亿这样紧挨着的就是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

  师:生活当中,根据不同的需要还出现了其他的进位制,你知道还有哪些进位制吗?

  生:回答略

  师:那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能完成下面的练习吗?

  三、练习

  判断

  1、最小的自然数是1。()

  2、没有比千亿更大的计算单位。()

  3、0是自然数,也是整数。()

  4、10个一千万是十亿。()

  5、任何两个计算单位之间进率都是十。()

  6、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7、没有最大的整数。()

  8、一个十一位的自然数,它的最高位在十亿位上。()

  填一填

  ①一百亿有()个十亿,()个百亿是一千亿。

  ②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

  ③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

  ④()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是一百亿、10个亿是()。

  ⑤4在十亿位,表示()个()。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

  十进制计数法

  10个一亿是十亿,

  10个十亿是一百亿,

  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介绍古人的记数法、记数符号(数字)的产生及其发展演变过程,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了解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介绍阿拉伯数字和自然数。顺势介绍生活中存在更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将数位顺序表由万级扩展到亿级,科学的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对于这个内容的教学,当时主要是想通过学生自行阅读课本的内容,再经历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来达到锻炼交流、阅读等能力的培养,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也是这样操作,学生能简单的感受到数字产生与发展的过程,知道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和记录物体的个数,了解到这些数字就是自然数。在介绍完自然数后,通过对第六次人口普查大数的猜测,这样的过渡来进入“十进制计数法”的教学。这样处理就比较的自然,然后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来完善数位顺序表,并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内涵。

  这节课的教学很成功,在教学中合理的利用课件和白板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适时得与课外知识合理的进行整合,使数学课堂更加的有趣,内容更加的丰富。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5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并能较熟练的进行改写。

  2使学生能正确用四舍五入方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掌握省略和改写方法的过程,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应用数学的意识。

  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

  2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

  掌握改写的方法,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教学重点:

  四舍五入法与改写的区别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70000=( )万 12756≈( )万

  3200000=( )万 598080≈( )万

  怎样改写?(口答结果:去掉万位后面的4个0,再加上单位“万”字)

  四舍五入到万位?(看万位后面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四舍还是)

  这节课我们来学: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数的改写

  1、自主学习:

  出示:据统计,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来,共安排退耕地造林9260000公顷,荒山荒地造林及封山育林17600000万公顷,中央累计投资191100000000元,其中,直接补助退耕农户161400000000元。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强度,增加了退耕农户收入。

  (!)谁愿意先读读这些数?

  (2)你有好办法一下就读出这个数吗? 这个数怎样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小组讨论交流改写的方法

  小结并板书:58000000000= ( ) 亿 120600000000=( )亿

  注意:只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再写上“亿”字(不要有几个“0”去几个“0”)。改写后,不要丢掉原题的单位名称。

  汇报方法和注意的地方

  2、练习:

  700000000= 亿 80000000000= 亿

  6100000000 = 亿 300200000000= 亿

  小结: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去掉万级、个级的8个0,写一个亿字)什么样的数可以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整亿的数)

  (二)求近似数

  1、 出示: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据20xx年统计,有1034500000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46750000000株。

  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求?怎样求?学生汇报并板书:出示线段图(讨论后,交流自己的想法观察线段图,确定方法。)

  想:分级以后,找亿位,看亿位后面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与5比较,再进行四舍五入,在后面写上“亿”字。

  所以:1034500000≈( )亿 46750000000≈( )亿

  2、练习:把下面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改错)。

  2165140000≈21亿

  82030000000≈820亿

  26957000000≈269亿

  3、小结:怎样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根据省略尾数的最高位千万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还是五入,并且五入时不要忘记进1,而且有时还会遇到连续进位的情况。如:26957000000≈_____亿

  省略尾数是按一定的要求去掉尾数,求出的是原数的近似数,改变了原数的大小,所以要用≈表示。

  4、说一说,改写与省略之间的区别在哪?

  三、巩固练习:

  1、省略下面各数亿位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

  512000000≈ 3958000000吨≈

  860000000≈ 10639000000米≈

  2、判断下面各题。

  (1)499000 ≈ 49万 ( )

  (2)1804500 ≈ 180万 ( )

  (3)2400000=24万 ( )

  (4)548600000 ≈ 6亿 ( )

  (5)2000000000=20亿 ( )

  (6)969000000 ≈ 10亿 ( )

  四、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改写和省略,对于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

  五、拓展延伸

  19□0874321≈19亿 19□0874321≈20亿

  活动2【练习】练习导学案

  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导学案

  一、猜猜我是谁?

  1.将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70000= 万 3200000= 万

  2、省略下面各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12756≈ 万 598080≈ 万

  二、新知探究:

  (一)数的改写

  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700000000= 亿 80000000000= 亿

  6100000000 = 亿 300200000000= 亿

  想一想:怎样把一个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二)求近似数

  1.我来帮帮他!

  把下面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

  2165140000≈22亿

  82030000000=820亿

  26957000000≈270亿

  2、巩固练习

  省略下面各数亿位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

  512000000≈ 3958000000吨≈

  860000000≈ 10639000000米≈

  想一想:怎样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三、自我检测

  1、我是小判官!

  判断

  (1)499000 ≈ 49万 ( )

  (2)1804500 ≈ 180万 ( )

  (3)2400000=24万 ( )

  (4)548600000 ≈ 6亿 ( )

  (5)2000000000=20亿 ( )

  (6)969000000 ≈ 10亿 ( )

  2、想一想,方框里可以填哪些数?拓展延伸:

  19□0874321≈19亿 19□0874321≈20亿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6

  教学内容:练习课,课本第28页到32页练习三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读、写亿以上的数。

  2.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从而感受有些题目用简便方法比计算器还要快一些。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灵活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计算器,数学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回忆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和改写方法。

  学生相互启发、补充。集体交流,达成共识。

  2、教材第28页的第5题。

  (1)投影出示,读题。

  (2)按题目要求,独立完成。

  (3)教师有针对性地辅导。

  3、写出下列各数。

  (1)一亿三千八百万写作:()

  (2)四亿零八十万七千写作:()

  (3)六百亿九千零二万写作:()

  (4)一千零二亿零二十万写作:()

  4、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1)300000000 =()亿

  (2)2800000000 =()亿

  (3)80200000000 =()亿

  (4)50000000000 =()亿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31页第15题

  (1)四人一组,分组游戏。

  (2)讲明游戏方法

  每人用数字卡片摆出一个多位数,其他三人分别读一读。

  (4)反复摆、读,交流自己的读数的方法。

  2、把下面相等的`数用直线连接起来。

  2045000000七亿

  32100000000七十亿零八百零五万

  700000000三百二十一亿

  350070000二十亿四千五百万

  7008050000一百零三亿

  10300000000三亿五千零七万

  3、用3、6、0、0、0、0、8、9、这八个数字,按要求写出八位数。

  (1)最大的数。()

  (2)最小的数。()

  (3)不读0的数。()

  (4)约等于1亿的数。()

  (5)改写成8369万的数。()

  4、教材第30页第13题。

  5、教材第31页第14题。

  注意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6、教材第32页的第19题。

  (1)看清题意,说说自己的想法。

  (2)集体口算结果

  (3)出示题目的下部分。

  (4)看看结果是否合理,分析一下错误原因。

  (5)计算出精确值进行验证。

  (6)谈谈做题感受。

  说明:这第二课时应是第十一课时,而上一课时“1亿有多大”的活动课应是本课时。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的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有关计算工具,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电子计算器拿出来,今天我们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二、用计算器计算

  1、教学例1。

  (1)出示386+179=________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屏幕显示结果565。)

  (2)引导学生按步骤按键计算出结果,试试CE图和AC键各有什么功能?

  CE:清除功能,AC为0,也相当于清除功能。

  (3)自己用计算器试试。

  825-138=26×39=312÷8=

  (4)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什么?

  看清数,别按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2、教学例2。

  (1)出示:9999×1=9999

  9999×2=________

  9999×3=________

  9999×4=________

  用计算器算出上面几个算式的结果。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说一说。

  从9999×2起,结果是一个五位数,中间是3个9,两头分别是1,8(9×2);2,7(9×3)……

  (3)你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结果吗?试一试,很有趣。

  9999×5=49995

  9999×7=69993

  9999×9=89991

  (4)9999×6和9999×8的结果又是多少呢?谁能说一说?

  9999×6=59994

  9999×8=79992

  师总结:碰到9999和9以内的自然数相乘(0,1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最高位和个位就是这个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5)第26页“做一做”。

  用计算器算出前面几道算式的结果,找出规律,再直接写出下面几个算式的结果,然后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三、巩固练习

  1、用计算器计算,练习四第1、4题。

  组织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一算,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计算的结果。

  2、练习四第3题。

  教师先介绍收据上的内容,并指导学生如何计算相应的金额。

  再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笔算,一人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3、练习四第9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怎样才能用计算器计算时不出错。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

  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9999×5=49995 9999×6=59994

  9999×7=69993 9999×8=79992

  9999×9=89991

  教学反思

  计算器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大部分学生也使用过。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充分把握教材所带来的便利,巧妙整合,利用学生已有的认识和操作经验,相互交流,充分感受用计算器计算的便利。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

  2、在经历数的产生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和“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使学生了解古老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数的产生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白纸、画笔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一)听故事《记数方法》

  师问:同学们第一次来到学校的录播室,你们的心情如何?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和我们一起度过这堂课,他是谁呢?一起看看课件出示图片(聪聪)问:一起大声喊出他的名字!

  课件播放小精灵录音:谢谢新昌三小四(3)班的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几个故事想讲给你们听,你们想听吗?

  生:想

  课件出示图片(远古时代的人们图片)聪聪录音问:你见过这样的人吗?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他们是怎样来记录数字的呢?请听我给你们带来的第一个故事:《记数方法》(播放课件)

  师:故事中介绍古时候人们几种记数方法?(板书: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

  二、讲解新授,增添新趣

  (一)小小设计师

  (1)师:同学们如果你生活在远古时代,你还没有学数

  字,那么你会用如何记录你的数字呢?请拿出你手中的画笔来试一试吧?(学生动手操作)

  (2)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二)介绍数字的产生

  师: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这些记数符号就叫做(板书:数字)

  (1)介绍巴比伦数字(课件播放)

  师:巴比伦数字由一些好似小箭头来表示数字,一个小箭头代表数字1,两个小箭头代表数字2,三个小箭头代表数字3……这样记数方便吗?为什么?

  (2)介绍中国数字(课件播放)

  师:我们中国则是用好似小棒的小竖线来表示数字1、2、3、4、5,那么6是不是就写六根小竖线呢?(课件播放)当满了5时,就换1根横线代表5,横线下画一根竖线就代表6,画两根竖线就代表7……

  (3)介绍罗马数字(课件播放)

  师:这又是哪国数字呢?哦!原来是罗马数字。

  (三)记忆大比拼

  师:听!小精灵有话要说了!(课件录音:现在要考考大家

  对三国数字的记忆力了,加油哦!)课件播放(游戏开始)

  (四)听故事二《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师: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各国的数字也不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数字不同很不方便,就需要有统一的数字。这就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小精灵又奖励一个故事给我们,一起看看哦!(播放视频《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师:你知道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吗?(印度人)

  (五)分清概念,了解自然数。

  师:是的,现在吴老师把这些阿拉伯字数字都带来了,一起大声读出来(课件出示数字和录音:数字可以用来记录物体的个数。)

  (1)自然数(课件出示文字:自然数概念)

  师:当我们认识了这些自然数时,森林里有个小伙伴在哭呢?(课件出示录音:呜——呜——呜呜,你们都有自己的衣服,自己的数字,可是我没有爸爸妈妈,没有小手小脚,没有漂亮的眼睛,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班上小朋友说我是个圆球,动一下就滚蛋。)

  (2)认识自然数0

  师:同学们认识这位小朋友吗?(认识)他能到我们自然数中间来吗?听森林女王在说些什么?(播放录音:这位小朋友别哭,你圆圆的身子真好看,汽车轮子离不开你,咱们的国球离不开你,你也是个重要的角色,一个物体也没有我们就需要你出场,你的'名字叫做“零”,你也是自然数中的一员哦!而且是最小的自然数。)

  师:零出现得比较晚,在记数的时候起着占位的作用,听了森林女王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三、练习巩固,趣味无穷

  (1)牛刀小试

  1、最小的自然数是(),自然数的个数是()

  2、最大的8位数是(),最小的8位数是()。

  3、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之间的差是()。

  (2)明辨是非

  1、最小的自然数是1。()

  2、最大的自然数是999999999999()

  3、所有的四位数都比三位数大。()

  4、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5、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四、总结提升,升华兴趣

  师:我们学的知识在课本第16、17面,请大家翻开书本,画出本课的重点。今天我们和小精灵一起了解了数的产生,知道古时候认识的计数方法有: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和刻道记数,后来为了国际统一,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表示物体个数的1、2、3……。都是自然数,而0是最小的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在今后我们将学习更多的数字知识是,探索更多的数字奥秘。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过程,初步认识自然数。

  2、使学生经历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过程,掌握包括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在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3、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体验数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自然数和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2、掌握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同学们,想一想平时在生活中,我们做什么事情能够用到数。你们知道古时的人们是怎样记数的吗?你们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数的产生

  (1)讲述数的产生:古时候的人们在劳动生活中有了记数的需要,但开始不会用一、二、三、四……这些数字数物体的个数,因此只能借助其他的一些物品来记数。如第一幅图中,人们出去放牧时摆放小石子,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放出多少只羊就摆多少小石子。放牧归来,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若两者同样多,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第二幅图说的是用木板或在石板上刻道的方法来记录所捕获的鱼或其他猎物的数量,也可以用来核对打猎前后武器的数量是否一致。第三幅图中结绳记数的道理也是这样。

  小结:人们无论采取哪种记数方式,都是要把实物和用来记数的实物一个一个对应起来,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也不同。

  (2)介绍各个国家的数字。

  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还有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它先由印度传入阿拉伯,而后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这样人们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才叫阿拉伯数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又逐渐统一成现行的阿拉伯数字,即:1、2、3、4、5……

  (3)认识自然数。

  自然数是人类的生产劳动中逐渐产生的,人类认识自然数的过程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我们数出的1,2,3……都叫做自然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设计意图】

  通过多媒体呈现古人记数和不同地区的记数符号,以及今天的使用的阿拉伯数字,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丰富有趣。

  2、学习十进制计数法。

  (1)填一填。

  ①与百相邻的计数单位是()和(),与万相邻的计数单位是()和(),与千万相邻的计数单位是()和()。

  ②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10个千是()。

  ③10个万是(),10个十万是(),10个百万是(),10个千万是()。

  (2)提问:通过上面的填空,你发现什么?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小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认识数位顺序表。

  (1)认识数位顺序表:呈现数位顺序并提问,从右往左,第五位是什么数位?第九位呢?

  (2)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位是一级。

  (3)提问:从数位顺序表上看,依次有哪些数级?个级有哪些数位?万级有哪些数位?亿级呢?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4)你发现每个数级的数位排列有什么规律吗?请你按数级从右边起,说说每个数级各有哪些计数单位。

  【设计意图】

  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扩建”数位顺序表,再通过系统整理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知识,让学生理解“十进制计数法”。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亿位左边是()位,千万位左边是()位,26705000000

  中“6”在()位。

  (2)()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2、判断。

  (1)没有最小的自然数。()

  (2)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3)0是自然数。()

  (4)自然数的个数可以数出来。()

  3、下面的数各是几位数,按数级分各有哪几个数级?你是怎样分的?

  3248 143248 1263248 41263248

  4、先把下列各数按数级分一分,再说说各有哪些数位,最高位是什么数位。

  4253643 62538 234567321 4561732150

  四、作业练习

  练习二第1、2、6题(学生独立完成)。

  五、归纳总结

  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页及练习四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的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有关计算工具,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电子计算器拿出来,今天我们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1。

  (1)出示3 86+179=________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的。

  (2)引导学生按步骤按键计算出结果,试试CE和AC键各有什么功能。

  CE:清除功能,AC为0,也相当于清除功能。

  (3)自己用计算器试试。

  825-138=26×39=312÷8=

  (4)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什么?

  看清数,别按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2.教学例2。

  (1)出示:9999×1=9999

  9999×2=________

  9999×3=________

  9999×4=________

  用计算器算出上面几个算式的结果。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说一说。

  从9999×2起,结果是一个五位数,中间是3个9,两头分别是1,8(9×2);2,7(9×3)…

  (3)你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结果吗?试一试,很有趣。

  9999×5=49995

  9999×7=69993

  9999×9=89991

  (4)9999×6和9999×8的`结果又是多少呢?谁能说一说?

  9999×6=59994

  9999×8=79992

  师总结:碰到9999和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最高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5)第26页“做一做“。

  用计算器算出前面几道算式的结果,找出规律,再直接写出下面几个算式的结果,然后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三、应用反馈

  1.用计算器计算,练习四第1、4、9题。

  组织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一算,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计算的结果。

  2.练习四第3题。

  教师先介绍收据上的内容,并指导学生如何计算相应的金额。

  再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笔算,一人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

  五、变式练习

  先用简便方法计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1.297+298+299+300+301+302+303

  2.401+402+403+404+405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3至26页例1。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器,掌握计算器的简单使用方法,能进行较大数目的计算。初步了解计数法,在不断更新、完善的探究过程中认识算筹,了解珠算的计数方法。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演变史,感悟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器的简单使用方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教学难点:

  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学生:小棒、计算器、算盘等。

  教师:课件、计算器、计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一次计算比赛(出示口算题)。仔细观察,你准备选择什么计算方法让自己算得又对又快?

  55846+7646=、6908×7=

  13027-8934=、992÷4=

  353+958×3=、436-、(228-179)=

  (预设:大部分学生选择使用计算器。)

  师:为什么选择计算器?你还知道哪些计算工具?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计算工具。

  二、操作交流,学习使用计算器

  (1)师:同学们都带计算器了吗?请拿出来仔细观察。看看它上面都有什么?

  (显示屏、按键、电脑芯片、电源)

  (2)看书,试按。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3)在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计算方法

  a、请会使用计算器的同学上台用课件演示使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b、生尝试计算825-138

  c、师介绍储存、提取键使用方法

  d、生尝试计算876-738÷9=

  e、开始计算比赛。(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上面各题。)

  (4)你认为使用计算器时要注意什么?你觉得计算器这个计算工具怎样?

  【设计意图:学生对计算器已并不陌生,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上一些常用键的名称和作用,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间互相交流和学习。通过两个层次的练习,让学生体验到用计算器计算快捷、方便、准确,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三、演绎文化,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

  师:这么先进方便的计算工具可不是一直都存在的,计算工具就像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计算工具是怎样演化的。

  1、介绍远古时代一一对应的计数方法

  (1)课件出示配音动画: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例如:捕获了一只野兽就放一颗石子,出去了几人就在绳子上打几个结。就这样,人类在劳动中建立了一一对应的计数方法,而石子、结绳、刻痕……就是人类最初用来计数和计算的工具。

  (2)师:你们觉得摆石子、结绳等计数方法怎么样?

  【设计意图:用多媒体直接向学生展示最古老的计数法,让学生感悟体会计数的原始历程,初步了解计数的变革是人类生活发展的需要。】

  2、模拟算筹的使用方法

  师: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这些计数方法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种新的计算工具(课件出示图片),用算筹作工具进行计算的方法叫“筹算”。

  师:对于算筹,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预设:什么时候发明的?是谁发明的?怎样使用的?)

  师:首先来猜猜看,古人是怎样用算筹表示1到9的。

  纵式就是竖着摆、横式就是横着摆。(手势)

  师:(微课植入方式)古人摆放1、2、3、4、5的方法。

  师:古人摆6只用了两根小棒,猜猜古人是怎么想的呢?

  师:都想到了用一根表示5,这是一个好主意。

  据古书上记载,上面的这根表示5,下面的这一根表示1。

  师:这样7、8、9也就好理解了。请你试着摆一摆。(屏幕出示)

  师:用算筹可以摆出1-9这几个数,那怎样来表示更大的数呢?

  出示用纵横相间的方式来表示多位数。

  这些数你认识吗?出示29、306、632(了解0的'出现也经历了空格、小正方形、圆形的过程。)

  师:想知道古人怎样用算筹计算的吗?(课件演示)

  师: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是摆放算筹来计算的。(出示动画小视频)

  看完后,你们觉得算筹这种计算工具怎么样?怎么评价祖冲之?

  (预设:计算时算筹摆了一大片容易混乱。如果能把活动的小棒固定起来就好了。我们要学习祖冲之计算认真,不怕苦累,执着追求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摆数让学生体会位值制的含义,体验古人的智慧以及算筹计数法的繁琐;通过读算筹摆出的数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感受到算筹在使用中也有弊端,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从而推动了计算工具的发展。让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利弊两个方面,扬弃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通过观看小视频体验用算筹计算的弊端以及数学家严谨执着的数学精神。】

  3、小组合作,研究认识算盘.

  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据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要求越来越高,于是人们又发明了新的计算工具---算盘。你见过它吗?在哪里见过?

  师:之前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过算盘,课前又收集了相关知识,就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小组研究,集体汇报:)

  (预设:学生知道算盘的名称,课件配合演示:框、梁、档、上珠、下珠;学生知道:一粒上珠代表5,一粒下珠代表1;学生会在算盘上拨简单的数;学生会收集关于算盘的辉煌历史以及现在使用情况……)

  师:同学们了解的真不少!下面请同学们在算盘拨出46、278、320485。

  (一名同学在课件上演示,其他同学在算盘上试拨,师适时引导在算盘上定位的方法。如果有同学会用算盘计算可以安排展示一下,以让学生体会算盘拨珠即答的优点。)

  生:我在家里收集算盘的资料时,读到了很多有关算盘的历史资料,知道算盘是中国发明的,中国是珠算的故乡。不仅如此,即使是在美国、日本等高度现代化的国家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使用算盘,并把珠算列入小学课程。

  师:在我国,人们至今仍然非常喜爱它,把它制成这样来装扮生活。(出示配音图片展示各种算盘)

  【设计意图:现代教育技术具备了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学生通过课前查找,课中交流,真切感受到了算盘这一灿烂的文化。】

  4、感悟世界各国人民对计算工具的探索

  师:不仅仅是我国人民在发明计算工具,世界各国人民都在积极的探索各种计算工具,请看(课件出示世界机械计算器发展史:计算尺-手摇计算机--巨型计算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

  师:就这样,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也体现了人类的聪明智慧和探索精神。

  师:目前人们并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还在继续研发更为先进的计算工具。

  (出示健康环保电脑、小巧方便电脑笔图片)

  师:你能想象一下新型的计算器会是什么样的吗?

  四、再次体验,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了解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感想?

  五、课外活动延伸:

  1、每个小组设计“新型计算器”的方案。

  2、调查了解更多与计算工具有关的知识制成数学小报。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教学难点:

  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图片和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

  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 3 8 1 9 0 0 0

  ↑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的1题数数

  2、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3、练习一的第1题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做一个数位顺序表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 3 8 1 9 0 0 0

  ↑

  表示8个十万

  个人修改

  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千万位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多少?老师明确说明:千万位左一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在计数器上显示“亿”。

  教后反思:

  教学效果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13

  ◆教材分析

  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限于教学时间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中只举了少数简单的事例进行说明,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材展示了古代人们如何计数、如何逐步发明各种记数符号等,直观形象地介绍了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经历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全过程,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

  【教学难点】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一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二、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来源:学&科&网]

  (打开课件)

  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

  1、计数方法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

  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来源:Z。xx。k.Com]

  例: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例: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2、符号

  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师:看来数的产生来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下面介绍一些记数符号。

  出示课件:巴比伦数字:(略)中国数字:(略)罗马数字:(略)

  3、自然数

  问:你们知道阿拉伯数字是怎么产生的吗?

  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等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师问:你们观察一下,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最小的自然数是谁?最大的呢?

  学生小组讨论完派代表发言,最后请同学进行总结。m]

  最小的自然数是零,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无限的就是一个一个地数,总也数不完,数出一个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数出一个比它多1的大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三、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学反思

  略。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和使用方法。

  2、学习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和计算器,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运算

  教学过程:

  一、观看短片,揭示课题

  1、师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将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计算工具探索之旅。计算工具从古至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记数的需要。慢慢地为了计算方便,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屏幕配合出示相应的图片,使学生有个直观感受)

  2、播放短片——计算工具的演变史。感受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叹计算科技的发展。

  二、探索交流,进入课题

  (一)认识算盘:

  1、引出算盘:

  (1)教师谈话同时播放算盘的声音,引出算盘生根据二年级已经学过的知识介绍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大屏幕配合演示)

  算盘的四周叫做框,中间的一横叫做梁,串起珠子的小棒叫做档,上面的珠子叫做上珠,下面的珠子叫做下珠,上面的一颗珠子表示5,下面的一颗珠子表示1

  (2)两种不同的算盘:

  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观察有什么不同。(算盘小精灵解释原因,老师操作大屏幕配合演示)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

  知道我们现在使用的十进制的计数方法。

  (3)使用算盘

  注意点1:我们在使用算盘前要先定好数位,先将右边某一档定位个位,依次往左为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学生在自己的算盘上分别拨出1、3、4、5、9、10

  针对如何拨5,师生探讨拨法,再交流10如何拨,为后面拨多位数做铺垫。

  注意点2:在两位数及两位数以上的多位数记数时要从高位拨起。

  (1)生在自己的算盘上拨数(利用希沃助手将学生拨的算盘投屏到大屏幕上,生观察描述)

  巩固练习:男女生比赛拨数(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优势——此处用了移动和倒计时的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练习的效率)

  (2)认识算盘上表示的数

  学生说出老师课前在算盘上拨好的`数

  巩固练习:游戏认识算盘上表示的数(增加趣味性,从而提高注意力的集中,更好地达到练习的效果)

  (二)计算器的认识

  珠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老师希望在我们同学的手中将它一直传承下去,同时我们也要接受和学习西方的计算科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生活中最常用的计算工具(出示生活情景)

  —计算器

  1、认识计算器

  (1)小组内根据已有生活经验介绍计算器

  让学生们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计算器在小组内介绍,并说一说各不相同的计算器都有什么共同点。

  (2)一起介绍计算器的键盘和显示屏(配合板书)

  2、交流如何使用计算机(利用电子白板倒计时功能)学生自由使用计算器,并汇报自己用计算器做了什么,怎么计算的。探究出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3、练习使用计算器

  通过flash动画,接受机器人贝贝的挑战,比一比使用计算器谁更厉害,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巩固练习的效果。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提问:回顾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 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算盘和计算器,了解了计算工具的演变史,感受到了我们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也感叹现代科技发展的如此迅速,未来啊,还会有更多更好更先进的计算工具等待我们同学去发现和探索,也希望现在的你们为了以后更好的自己好好学习!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

  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先画线段图。

  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60是4个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100页试一试:

  选两题进行板演

  第101页试一试:第二题:

  生列方程,说等量关系。

  这一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101页试一试:第三题,第四题

  生说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06-08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03-08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02-08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优选)10-18

【实用】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10-18

[合集]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06-09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5篇)02-25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5篇)07-15

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03-03

[精选]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15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