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

时间:2024-10-23 08:00:0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理解“疯长”“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等词句的意思,能用因果关系(含倒置)的关联词语,归纳相关内容;

  2、指导依据提示语的提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方法:

  1、找出课文中“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等心理活动的词语,联系课文体会“我”当时的心情,并体会课文内在逻辑联系;

  2、通过应用巩固抓关键词和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内容的学习方法;

  3、在读讲中,学习运用正反法反复说明道理的方法。

  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阅读、理解、感悟,明白剪枝的学问的两层含义:

  (1)剪去无用的枝是为了来年结出更多更好的桃子;

  (2)“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剪枝的学问的第二层含义的体悟;

  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描写心理变化的词语,了解内在逻辑联系及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求得学问:

  1、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第26课《剪枝的学问》,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他就是——(王大伯),他是一位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2、(打乱顺序图)看看这几幅图,排列的顺序对吗?(指名说)

  应该怎么排呢?为什么?(出示正确顺序和提示)表扬:真会观察,善于思考这应该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3、会用所给的提示,说说课文内容吗?

  评价:看来,一件事情的发展是有先后顺序的,我们可以根据时间的变化来把事情叙述清楚。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讨剪枝的学问。

  4、打开语文书,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剪枝的?能找到吗?(2-3)好,自由地读一读

  直接写剪枝有什么学问的句子有吗?再读读2-3自然段,用笔画出来。(指名读 出示)谁来说?

  5、这是王大伯说的一番话呀,你们懂吗?用这样的句子说一说。

  (出示填空:剪去______枝条

  留下______枝条) 剪去就是“减少”(板书)

  只有一种说法吗?还有谁会说?

  如果有学生光说粗壮的枝,引导:就是因为它长得粗壮吗?是啊,剪去的是这些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的枝条。

  相机理解“疯长”:你懂吗?对,一个劲地长枝长叶,这有什么不好?

  引导:不懂没关系,这是我们平时生活所不熟悉的,老师也是通过了解才知道的。(板书:养分)枝叶长那么密,那么严严实实,挤挤挨挨就怎么样?太阳光?空气流通?(板书:光照、通风)没了光照、通风,就可能有——(虫害 板书)

  总结板书:是啊,有了疯长的'枝,果实就不多不好了!

  6、小结:王大伯的话告诉了我们有关剪枝的学问,咱们可要多读读,记住它。

  记忆很讲究方法,王大伯说了几句话?(2句)

  从正面说的是——(第一句),第二句从——(反面说)

  掌握方法,看看谁能最先记住。

  王大伯还说了什么?

  出示:王大伯抚摸着那些留下的枝条,充满信心地说:“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 !”

  谁会读?

  评:你看看王大伯怎么说的?你充满信心了吗?信心不够,顶多五分信心!现在十分信心,现在是信心百倍!信心满满!

  7、他这么有把握,到了春天就已经看出来了!

  引读:(出示图片)春天到了,我来到王大伯的桃园,那里桃花全都——(开了),仿佛片片——(红云),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它们欢天喜地地——(在花间飞舞)。

  8、花开得这样好,桃子一定差不了!快找找课文里的话。(指名读,两句话出示)

  (请读的人)能说说看你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感觉吗?从哪里感觉到的?

  体会词语:“一棵棵、挂满、一个个”

  “光鲜红润”,见过光鲜红润的桃子吗?(出示图)能说说吗?

  评价:对,这就是抓关键词体会课文内容。(还有其他感觉吗?从哪里感觉到的?)

  适时板书:多 大 好 甜

  谁能通过朗读,把这样的体会表达出来吗?

  评:桃子不够多!还太少,要能一眼看上去树上就满是桃子!桃子是多了,不诱人!现在我仿佛看见成片的桃子正向我们张开笑脸呢!

  评:你看,朗读是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课文内容还能给我们带来乐趣。

  9、(出示填空:结出______果实)(出示填好空)你有什么发现吗?

  引导:剪枝是在减少,这儿桃子更多更好,这其实就是——(增加)板书

  二、抓词语,读体会:

  1、这篇课文还处处写到了“我”,从王大伯剪枝开始,到春天里桃花盛开,再到夏天硕果累累,都写了我的什么?默读课文,思考思考(心理活动)

  引导:若有说到动作、语言,每个部分都写到了吗?

  请同学们把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词语圈出来。(指名说)

  出示:满怀好奇 着急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意思就是?)

  盼望 又惊又喜

  2、请同学们再读读这6个词语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体会“我”的心理变化。想一想这些变化都是因为什么而发生的?

  (学生自由读)

  (1)在哪句话里出现了?(指名读)

  “满怀好奇”什么?(指名说)

  评价:能准确地联系前面的课文来理解,真会学习!

  (出示: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段话(指名)你还满怀好奇什么?

  能用这样的方法来体会体会剩下的心理变化吗?

  (2)哪里说到了?(指名读句子)“一脸疑惑”什么?(指名说)

  (出示:我着急地问:“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这句话会读好吗?有一个词提示我们可以怎么读好这句话。(着急)谁来试试?

  评:你是在心平气和的说;你有疑问,但不着急;不仅着急,还在为王大伯担心呢!

  顺水推舟:同学们,这些在“我”眼里好好的枝条,在王大伯眼里呢?(无用的)(标出来)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将信将疑”怎么理解呢?

  对什么是又相信又不相信?为什么相信?为什么怀疑?

  (4)读“盼望”一句话

  引读:看着满树的桃花——(我盼望着这朵朵桃花能早日变成又大又甜的桃子。)

  (5)又惊又喜表示惊和喜是并列的,“我”惊什么?喜什么?

  引导:请大家再联系前面的课文,王大伯开始是——剪枝,照理说枝都剪了,桃子结的地方就少了,可结果却是——非但没减少,反而增加了,而且还结得更好!惊讶不惊讶?

  喜的是?(王大伯的话还真有道理,说得没错)

  齐读

  3、收拢:你看,课文把“我”的心理变化写的非常具体,从好奇、怀疑到半信半疑再到又惊又喜,这个过程就是随着桃园的变化而变化,更是映衬了王大伯剪枝剪得有道理。

  4、同学们,课文中的“我”明白了王大伯说话的道理,你能明白吗?请用笔在课文后空白处写写你的感想或者你的收获。

  (出示关联词语“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全班交流:谁愿意和大家来一起分享?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多少 舍得)

  小结:通过学生发言归纳:有的时候减少是为了收获更多。

小学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我”的心理变化“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为主线,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体会。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剪枝的学问,揭示“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 理,懂得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二、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三、教学难点:

  明白剪枝的学问,揭示“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复习第一组词语: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指名领读,评价。

  2、复习第二组词语:挥舞、夺走、靠、成熟、娃娃、脸蛋、不禁、那番话、远近闻名、充满信心,开火车领读,评价。

  3、导入新课,下面我们继续走进剪枝的学问,共同探讨上节课(指黑板)大家提出这些问题。

  二、一进桃园:体会满怀好奇、一脸疑惑

  1、快速浏览课文,那部分写的是剪枝的内容?(第二段)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王大伯是怎么剪枝的。

  3、 出示:“咔嚓、咔嚓”,随着剪刀挥舞,一根根枝条被剪了下来。

  指导朗读体会(咔嚓、咔嚓 挥舞 一根根)感受王大伯剪枝动作快、熟练,被剪掉的枝条多。

  4、看到王大伯这种做法,你会怎么想呢?结合学生回答,指导理解“疑惑”。

  5、起初,我又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走进桃园的呢?(满怀好奇)对什么满怀好奇呢?

  (为什么王大伯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6、 难怪我要着急地问:出示(王大伯,您怎么拉?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指导朗读,体会着急、疑惑的心理。指名读。评价指导:读出着急、读出疑惑。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理解将信将疑

  1、王大伯是个种桃能手,让我满怀好奇,看到王大伯剪枝,让我一脸疑惑,王大伯是怎样解开我的疑惑的呢?自己默读第三段,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

  2、出示王大伯说的话,指导朗读

  从王大伯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疯长”是怎样长?“夺”怎么理解?王大伯他们剪掉这些枝条,留下的枝条会怎么样?

  3、难怪王大伯抚摸着那些留下的枝条,充满信心地说:“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啰!”

  (指导朗读读出信心十足)

  4、此时的你还会一脸疑惑吗?我们再来读读我和王大伯的对话,你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老师和学生分角色朗读)

  5、指导理解“将信将疑”信什么?疑什么?小作者的怀疑是什么?

  四、二进桃园:揭开疑团,体会盼望

  1、为了解开我心中的疑团,春天小作者再次走进了桃园,这次他又有什么样的见闻和感受呢?(教师配乐朗读第四自然段)边听边想,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2、多媒体出示图片,理解“红云片片”(指导读好这个词)

  3、这么多的桃花是怎么来的呢?(剪枝)这就是剪枝的学问。

  4、看着这盛开的桃花,你想到了什么?

  (这么多桃花一定会结出又大又甜的桃子。)

  5、出示:看着这满树的桃花,我盼望着这朵朵桃花能早日变成又大又甜的桃子。(指导朗读,读出盼望的心情)

  6、此时的你还会怀疑王大伯的话吗?(还有怀疑)

  五、三进桃园:体会又惊又喜

  1、你看到了什么?(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桃子)

  2、读读看,王大伯桃园里的桃子有什么特点?

  指导理解多(挂满) 大(像胖娃娃的脸蛋)美(光鲜红润)

  3、出示桃子图片理解:光鲜红润

  4、看着丰收的桃子,我又惊又喜。

  5、还有那个字也写出了我的这种心情呢?(啊)

  6、出示:啊,只见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指导朗读,读出惊喜)

  7、此时让我惊讶的是什么?(剪枝果真实现了桃子的丰收)(王大伯的`话果然没错)

  8、喜的又是什么?(桃子丰收了)

  9、小作者还有一喜呢!

  10、出示:我又惊又喜,不禁想起去年王大伯剪枝时说的那番话,还真有道理呢!

  生齐读,你体会到什么道理呢?(再次出示王大伯说的话),现在你对王大伯的话有新的理解了吗?

  (冬天剪去无用枝,保证了有用枝的营养,才获得了丰收;减少了枝条,增加了产量。)这就是剪枝的学问(指课题))

  师小结:不仅是种桃树,其他果树也需要剪枝,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事例吗?

  六、总结、升华

  1、这个道理不仅用于植物生长,还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去,谁能联系生活说一说?

  (利用课余时间读书,减少了玩耍娱乐的时间,却增加了课外知识。每天坚持跑步,减少了脂肪,增加了健康;考试时,减少粗心,增加分数;减少田里的害虫,增加庄稼的丰收等)

  2、是呀,只有学会取舍,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与成功,关键是取什么,舍什么,就像剪枝一样剪什么枝,留什么枝,怎么剪可都是学问呀!

  3、生活处处皆学问,要做有心人。要勤学善思,你们一定能成为有学问的人。

小学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的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要做有心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26课,齐读课题:《剪枝的学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中的“我”前后几次进入桃园?分别在什么季节?指名说

  2、那么,这三次游园,给小作者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呢?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朗读课文,画出描者心理活动的语句。指名读

  适时

  相机板书: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二、精读课文

  师:让我们先跟随作者来体验第一次进桃园的经历。

  第一次进桃园(冬季)

  1、出示: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满怀好奇地走进桃园,只见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正忙着剪枝。(指名读)

  2、“我”为什么满怀好奇呢?

  a.看见王大伯他们在剪枝(谁有不同看法吗?)

  b.因为王大伯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你从课文哪里得知的?读第一自然段)

  (1)“总是”是什么意思?(一直、始终)

  (2)王大伯是个什么人啊?(种桃能手)他的名气还很大呢(远近闻名)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词吗?(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3)师:王大伯可真不简单,谁来夸夸鼎鼎大名的王大伯?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相机

  3、师引导:文中的“我”满怀好奇,如果是你,此时王大伯就在你面前,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你种的桃子为什么总是那么大、那么甜?那么大、那么甜的桃子究竟是怎么种出来的呢?……)

  是呀,他的桃园里有什么“秘密”呀?满怀好奇的“我”进入桃园后,怎么又“一脸疑惑”呢?(指板书)

  4.到底“疑惑”什么?

  指名说。文中的这句话正表达了“我”心底的疑惑。

  (1)点课件。指名读

  (指导朗读:不紧不慢,不像在着急;有点着急了,再读;读得真好)

  启发:你明白着急的原因吗?一般人都认为枝多,花就多,果实才会多呀。难怪小作者从“满怀好奇”转变为“一脸疑惑”

  (2)对于我的一脸疑惑、着急发问,王大伯是怎么说的?

  6.点课件,出示王大伯的话,指名读。

  同学们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点出重点词语,谁再来读一读?

  (那些看似粗壮的枝条,其实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是无用枝;这些枝条不但无用,还有害,一定要剪掉;无用枝到了春天会疯长,夺走养分。)

  7.刚才提到的“疯长”是什么意思?(指导回答疯狂地长、不停地长、拼命地长,长得满树都是树枝。)

  8.在王大伯看来,那些多余的枝条都应该剪掉,难怪小作者在冬季刚进桃园时就看到了这样的场面。(出示课文插图)

  谁能把图上的内容描述一下?

  (指导看图,指名说:王大伯面带微笑,一手拿剪刀,一手握住枝条,细看这枝条挺粗壮的,但王大伯准备剪掉它。)

  9.课文第二小节有描写王大伯剪枝的语句,谁来读一读?

  启发:从这句话,同学们体会出什么吗?引导学生说出“咔嚓咔嚓”、“剪刀挥舞”说明王大伯的动作多么娴熟啊。

  而哪些该剪,哪些不该剪,王大伯的心里似乎都有谱儿,你觉得王大伯?(经验丰富)

  是呀,一眼就能区分“有用枝”和“无用枝”,王大伯可真是慧眼识“枝”!

  10.谁有兴趣来扮演经验丰富的王大伯,读一读他的话。

  指名读第3小节王大伯的话

  :“来年就x它们结桃子啰”这句话说得真有信心!(信心不够,谁再来充满信心地读一读。)

  追问:王大伯怎么这么有信心的呢?(丰富的`经验)注意他说话的动作了吗?(抚摸)示范动作,大家从“抚摸”这个词能体会出什么?(把这些枝条当作宝贝;是对留下的枝条的珍爱)

  师:是呀,留下的枝条,实际上留下的就是希望。

  11.过渡:而小作者呢?他由一脸疑惑,出现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指板书:将信将疑)

  “将信将疑”的意思?(指名说:一半相信,一半怀疑)他为什么将信将疑呢?

  (王大伯是种桃能手,经验丰富,他的话不会错的;剪掉了粗壮的枝条,桃子不就少了吗?)谁来读一读小作者心底的疑问。

  点击课件,出示句子(注意指出将信将疑的语气,我听出三分怀疑了,谁再读)齐读

  第二次进桃园(春天)

  1、桃树冬天剪枝,春天呢?(开花了)同学们想去春天的桃园看一看吗?

  (1)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

  说说看,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耳边又听到了什么?(指导学生说话)相机

  (2)让我们来看看桃花盛开的样子吧!出示桃花盛开的图片。春天的桃园可真美、真热闹啊,此时你的心情怎样?(愉快、兴奋)让我们带着这愉快的心情把这美好的画面读出来。齐读

  2.看到这么美的景象,此刻“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文中有句话点明了,谁来读读?指名读,:听出了几分盼望,再热切些,重读“早日”)

  第三次进桃园(夏季)

  1.师:小作者的愿望实现了吗?自由读第5小节。

  2.课件出示桃子成熟图片。瞧,这就是王大伯家桃园的桃子,长得怎么样?(指名说,从两个方面说,多:挂满了桃子。好:把桃子比作胖娃娃,可见桃子多么的饱满、水灵、鲜嫩、可爱。引导学生充分说己的感受。)

  师:看到了这些桃子,“我”的心情怎样?指板书(又惊又喜)

  3.“喜”的是什么?(桃子丰收了)

  惊讶什么?(王大伯的话居然一点没错,他的“剪枝”果真实现了丰产,他的预料完全变成了现实!)

  谁能带着又惊又喜的心情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吗?指名读

  4.同学们,小作者除了看到丰收的喜悦,还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呀?(启发:好好读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5.指名说。启发:原来小作者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呢,这个道理是什么呢?让我们先来听一段录音。点课件

  6.再来读读王大伯的那番话。课件出示

  自由读,引导回答:同学们发现是什么道理了吗?(引导回答:为了结出更多更好的果实,就一定要舍弃没有用的枝条,甚至是果实;虽然枝条减少了,但是果实增加了;所以说有时候“减少”并不是坏事,而是为了“增加”;只有去掉无用的、有害的,才能得到更多的、更大的)相机板书:“减少” “增加”

  7.同学们,学习了课文我们了解了剪枝的学问,听了录音,知道了白果结得太多也要去掉一些(生活中的知识真是太多了;有些知识可以从书本上学,但更多的知识我们要到生活中去发现……)

  相机板书:生活处处有学问

  三、全文

  师生:我们跟随小作者三次游历了桃园,经历了由好奇、疑惑、将信将疑到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过程,明白了“减少”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的道理。(相机完整板书)

  我们要向课文中的小朋友一样,不仅从书本上学知识,还要从生活中学习,这样才能取得进步、获得成功。

  最后,让我们齐读这句话,牢记这句话吧。

  点击课件: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四、作业:

  请将文中有关心理活动的句子摘录在“采蜜本”上,并在课后留心积累这方面的词句。

  板书:26 剪枝的学问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减少” “增加”

  将信将疑 生活处处有学问

  又惊又喜

小学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哲理,并融会贯通领会生活中的许多小事例中蕴涵哲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见过种果树的人要给果树剪枝吗?知道为什么要剪枝吗?(学生自由发言)

  2、其实,剪枝有很多的学问。今天我们来学习《剪枝的学问》一课,来看看剪枝有哪些学问。(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不理解的词语下作个记号,并尝试理解它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检查词语朗读情况:指名读、齐读等。

  (2)交流词语理解情况。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比比谁读得最棒?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好长句子,纠正字音。

  5、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6、交流:王大伯是个种桃能手;三次进园看到的景象不同;初步了解剪枝的学问。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分析字形,并说说记忆的方法。

  2、指导学生描红、仿影、临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剪枝的学问》。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一共几次进桃园?各在什么季节?(“我”一共三次进桃园,分别在“冬季”、“春天”、“夏天”)

  二、了解“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1、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我”三次进桃园,心情各有不同,请找出课文中表示“我”心理活动的词语,用横线画下来并把整个句子好好读读。

  2、学生汇报交流:

  (1)第一次比较复杂,课文中哪些词语表示“我”的心情?(板书: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

  (2)第二次进桃园呢?(盼望)如果我们也跟上面一致,该在“盼望”前边加上一个什么词?(板书:热切盼望)

  (4)我第三次进讨园呢?(板书:又惊又喜)

  三、了解“我”心理变化的原因:

  1、小作者对什么“满怀好奇”,又是什么令他“一脸疑惑”,他起初是“将信将疑”,可最终却“又惊又喜”,为什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画一画,等下我们来交流。

  2、学生交流:

  第一次:“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将信将疑”

  (1)“我”进桃园为什么好奇呢?结合词语理解“远近闻名”

  (2)还能从哪里也能看出王大伯是个种桃能手?

  (3)、把这一段的意思说给大家听听。

  (4)“我”满怀好奇地进入桃园,为什么转眼间“一脸疑惑”了呢?谁来做一做“一脸疑惑”的样子?请学生表演,帮助理解词义。

  (5)指导朗读。谁来把“我”的一脸疑惑读出来?试一试,读出来。(齐读)

  (6)对于“我”的一脸疑惑,着急发问:王大伯是怎么做的?(王大伯给我讲了剪枝的学问)

  (7)出示王大伯的话,指导理解:从王大伯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剪掉了什么样的枝条?为什么剪掉它?

  (8)体会“疯长”的意思。思考:枝条疯长了会有什么后果?这些粗壮的枝条该不该剪?

  (9)王大伯的话有几层意思?一点一点来描述。

  (10)再读王大伯的话,体会我的“将信将疑”。

  (11)练习朗读王大伯的话,要让我们听了之后都相信你剪枝剪得有学问。

  第二次:“热切盼望、”。

  (1)学生朗读段落,并思考:第二次进桃园,我的怀疑还存在吗?“我”看到了什么?

  (2)小组朗读,其余思考、想象:听了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什么?(听朗读,交流、评议)

  第三次:“又惊又喜”

  (1)当“我”第三次走进桃园时,看到王大伯的桃园有什么特色?(提示:桃子又多又大,桃园丰收了)借此理解“又惊又喜”。问:“惊”什么?“喜”什么?

  (2)思考、与小组讨论交流:这时我对王大伯剪掉疯长的枝条的做法还将信将疑吗?得出结论:看来王大伯剪枝剪得确实有道理啊!

  3、小结:通过理解,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吗?用自己或书上的话来说一说。(“减少”是为了“增加”;去“伪”存“真”,去“杂”存“精”;有所失也会有所得……)

  四、拓展延伸,深化认识

  1、你能举一些生活学习中常见的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例子吗?(指名举例)

  2、积累:兵不在多,而在精。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五、拓展作业

  在我们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现象,哪些事物中隐含着这样的道理?请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做到资源的共享。

  板书设计: 剪枝的学问

  剪枝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花开 热切盼望

  结桃 又惊又喜

  教学反思

  《剪枝的'学问》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我”在桃园看王大伯剪枝并了解到剪枝的原因,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减少”是为了“增加”,减去又粗又壮的枝条是为了剩下的枝条能更好的吸收营养,更好的生长;也告诉了我们: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这篇课文以事情发展的顺序,以“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为线索,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娓娓道来。最后,“我”的感悟写得含蓄蕴藉,虽未一语道破,但读者心中自明。在教学过程中,我在揭示课题后,就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我”的心理变化来进行探究性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通过边读边想,主要让学生明白:王大伯为什么要剪枝?重点理解王大伯的话,同时还要从王大伯的剪枝动作中体会他确实是种桃能手。这一部分学完之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再次体会种桃能手王大伯话中所蕴涵的道理。第四自然段不是重点,也非难点,但写得很美,于是我就让学生用多读练背。学习第五自然段,我先让学生通过默读、朗读等形式体会桃子丰收的景象。最后一句话与王大伯剪枝时说的话遥相呼应,进一步印证了王大伯所说的话有道理。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剪枝里的学问可真大呀!在课文教学之后,告诉学生:我们要随时留心周围的事物,注意向生活学习,多学多问,向一切有经验的人学习。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让孩子体验了心理变化的过程,怎么样是满怀好奇?又怎么样是一脸疑惑?怎么样是将信将疑?怎么样是又惊又喜?孩子们在体验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一心理变化的感觉,在课堂最后,进行了拓展思考的练习,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文中“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小学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录音,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谁看过他人培养花草树木?

  2、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揭示课题29剪枝的学问

  二、初读指导

  1、自同学字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的,不理解的生字。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剪枝远近闻名疯长挥舞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疯长远近闻名挥舞养分吸收营养

  (2)指名读一读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领会局部词语的意思。

  (4)指导书写生字:嚓疯靠注意间架结构难写的'生字。

  3、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相机指点。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5节,出示“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俺”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

  “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个事情中得知的?

  齐读第5节

  2、学习1、2节

  (1)“俺”是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认为?

  (2)什么原因使俺疑惑?

  (3)自由读一读1、2节

  (4)读了射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

  王大伯剪得多,从哪里可以看出?

  剪掉这么多的枝条,俺非常不理解,俺是怎样问王大伯的?这两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俺的疑惑之情?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1、2两节。

  四、安排作业

  1、誊写词语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读

  (2)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剪掉它?他留下的是什么枝条?对留下的枝条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3)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咔嚓咔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摸”,“充溢信心的说”,这是为什么?

  (4)俺听了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示?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指导朗读这几句。

  (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们嬉戏的俺盼望什么?

  (5)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为什么俺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4)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读最后一句。

  (5)看看下面的事件中是不是也隐含这样的道理?

  兵不在多,而在精。

  妈妈常劝俺考试要丢下思想包袱,才干考好。

  学习贵在锲而不舍,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小结:看来“减少”是为了“增加”。这里面还真有学问,要不然它怎么会运用到各个方面呢?所以,俺们平常做事也要注意这个道理。

  (6)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

  2、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俺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俺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考虑,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地生活。

  四、安排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剪枝的学问减少

小学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录音,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

  2、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揭示课题29 剪枝的学问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的,不理解的生字。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剪枝 远近 闻名 疯长 挥舞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疯长 远近 闻名 挥舞 养分 吸收 营养

  (2)指名读一读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领会部分词语的意思。

  (4)指导书写生字:嚓疯靠注意间架结构难写的生字。

  3、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相机指点。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5节,出示“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我”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

  “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个事情中得知的?

  齐读第5节

  2、学习1、2节

  (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认为?

  (2)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3)自由读一读1、2节

  (4)读了射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x 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

  x 王大伯剪得多,从哪里可以看出?

  x 剪掉这么多的枝条,我非常不理解,我是怎样问王大伯的?这两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的`不解之情?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1、2两节。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读

  (2)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剪掉它?他留下的是什么枝条?对留下的枝条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3)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咔嚓咔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摸”,“充满信心的说”,这是为什么?

  (4)我听了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现?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指导朗读这几句。

  (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们嬉戏的我盼望什么?

  (5)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4)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读最后一句。

  (5)看看下面的事件中是不是也隐含这样的道理?

  兵不在多,而在精。

  妈妈常劝我考试要丢下思想包袱,才能考好。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小结:看来“减少”是为了“增加”。这里面还真有学问,要不然它怎么会运用到各个方面呢?所以,我们平常做事也要注意这个道理。

  (6)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

  2、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地生活。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剪枝的学问减少——枝条——不利的因素

  增加——产量——进步和成功

小学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7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介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第二、三自然段写我在果园看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非常奇怪,经询问,了解了剪枝的原因。第四自然段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我盼望花儿早日结果。第五自然段写桃子丰收了,我在惊喜的同时真正的理解了王大伯的话。课文的重难点是把握我的心理变化,了解剪枝给人的启示。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网络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生字。

  一、导入新课

  1、板书:剪枝。你知道什么是剪枝吗?(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2、如果见到种果树的农民伯伯剪枝,你有什么问题问问他吗?

  3、劳动中的知识也不少,我们今天就来了解剪枝的学问。揭示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后自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多读几遍。

  (2)大声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下打个问号,并尝试联系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3)边读边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剪枝

  挥舞

  盼望

  疯长

  夺走

  靠

  红润

  仿佛

  胖娃娃

  脸蛋

  不禁

  远近闻名

  充满信心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指名读词,注意前后鼻音及多音字的字音,相互问问说说词语的意思。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教师抽查,比一比,谁读得最棒。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并选择段落赛读。思考每个自然段的大致意思。

  (3)尝试理清课文层次。友情提示:找到季节变化的关键词,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一(1)简介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二(2、3)写我在果园看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非常奇怪,经询问,了解了剪枝的原因。

  三(4)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我盼望花儿早日结果。

  四(5)写桃子丰收了,我在惊喜的同时真正的理解了王大伯的话。

  3、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生字

  1、分析字型,说识记方法。

  2、指导书写:剪、夺、蛋、禁、靠注意上紧下松,挥、仿、佛、娃左窄右宽,疯注意两笔竖撇要写好,不能过于倾斜。

  3、学生描红,仿影,临写。完成习字册。

  4、教师矫正学生握笔姿势、写字姿势。

  四、作业设计

  1、组词:仿访

  佛扶

  枝技

  挥辉。

  2、读熟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精读课文,感受我的心理变化。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字组词。

  2、听写词语: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尝试用上这些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远近闻名、总是、大、甜)

  换词理解能手(能人)、远近闻名(人尽皆知、家喻户晓)。

  (2)读好这一段,在评议中明白该读出敬佩的语气。

  过渡:如果此时王大伯出现在你眼前,你有什么问题问他吗?

  2、学习第二段

  (1)我跟你一样好奇,板书:满怀好奇,带表情读好这个词语,略皱眉。

  (2)怎么他的桃子就能结得那么大,那么甜呢?跟着我一起去看一看,问个究竟。

  (3)自由读一读第二段。

  (4)我看到了什么?(读出相应句子)只见后面都是我看到的情景。

  用个词语概括这番情景。(我看到王大伯他们在剪枝。)

  (5)再读,说说还从这写内容中读懂了什么?

  (剪枝动作熟练、潇洒;慧眼识枝能一眼分辨出有用枝和无用枝,经验丰富;剪掉了许多的枝条)

  (6)好好的枝条被剪掉,我看到后的心情或者说表情是什么样的呢?读他问王大伯的`话,你可以理解当时的他。

  出示: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指导朗读,注意读好怎么、干吗、啦、呢等语气词,读出两个问号表达的当时的心情、神情:着急、不理解、一脸疑惑等。板书:一脸疑惑

  (7)看到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把剪枝的原因告诉了我。同桌一问一答,说清原因。

  (8)指名直接对话表演。

  (9)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剪掉它?他留下的是什么枝条?对留下的枝条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10)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咔嚓咔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摸,充满信心的说,真不愧是个种桃能手啊!分角色朗读对话。

  (11)我听了王大伯的话,不再一脸疑惑,出现了什么变化?板书:将信将疑

  结合课文理解将信将疑:半信半疑,一半相信,一半怀疑。

  为什么我会将信将疑呢?(种桃能手不会做不利于桃子丰收的事,但剪掉了枝条,桃子不就少了吗?)

  (12)指导读好将信将疑时心里想的话。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一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播放图片欣赏美景。(蜂在花中舞,人在树下戏)随机说上几句古诗赞赞眼前景象。

  (3)此时的我最盼望什么?

  (4)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语气轻松、愉快。

  4、学习第四段

  (1)桃树春天开花,夏天结果。所以暑假一到,我就来到了王大伯的桃园。这时的我看到了什么景象呢?指名读相应语句。只见后面都是我看到的情景。

  (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看到这些桃子的我心情怎样?(惊讶、高兴,即又惊又喜)

  (4)读好啊这个语气词中代表的感情,再读我看到的景象。

  (5)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惊的是:大伯的预料成了现实,剪枝果真实现了丰产;喜的是:桃园丰收了,结了那么多光鲜红润的大桃子。

  (6)此时的我不禁想起什么?指导读好最后一句话。

  (7)现在的我还将信将疑吗?我明白了什么?

  (小结:看来减少是为了增加啊。这劳动中也藏着丰富的学问,我们可得好好向生活学习,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呀。

  (8)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

  学完课文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怎样判断无用枝?怎样剪才合适?等等)

  2、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留心周围事物,并且善于思考,就能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四、作业设计

  1、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减少是为了增加的典型事例。

  2、语气词练习,填一填,读一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附板书:

  26、剪枝的学问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小学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8

  一、复习导入

  1、默写生词。请一生上黑板写。集体修改订正。

  2、请仔细观察这几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二、感知课文

  1、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剪枝的学问》这篇课文中的四个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词语。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找出含有这几个词语的句子好好读一读,并用直线划下来。

  2、交流。相机出示句子,师点出这几个词语。

  三、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句子。

  2、我为什么满怀好奇呢?

  (1)总是是什么意思?(一直、去年、今年相信明年也是这样)

  (2)王大伯是个怎样的人?还有从哪里也可以看出王大伯是个种桃能手?

  (3)谁能把这一段话的意思读给大家听。

  师:下面的三句句子,请同学们像了;老师一样围绕这个词语给他提一个问题,并且找一找问题的答案。

  四、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提一个问题。

  2、谁来做一做一脸疑惑的动作。(指名做)

  你这样做是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想不通)

  我对什么想不通?(好好的枝条为什么都剪了)

  3、个答案就在我说的话里,谁来读?

  我的问话里有两个?(板书?)

  你们觉得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来?(问、疑惑)

  4、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提问题。

  2、谁来说说将信将疑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怎么说。

  3、作者疑的是什么呢?

  (1)(板书?)

  (2)指名说:按一般推断,枝少了,桃子不就少了吗?

  (3)指导朗读

  4、他信的理由又是什么?联系上下文理解。

  (1)远近闻名。还有什么原因?(可以在第三自然段里找)充满信心、笑了笑

  (2)指导朗读。

  六、学习第四部分

  1、指名提问题。

  2、惊的是什么?

  (1)惊:大伯的话居然一点没错,他的剪枝果真实现了丰产,他的预料完全变成了现实!

  (2)指导朗读。

  3、喜的又是什么?

  (1)喜:桃园丰收了,结了那么多光鲜红润的大桃子!

  (2)指导朗读。

  4、其实在春天的.时候已经给我们预示,请一个同学给我们把当时的情景朗读一下,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指名美读第四节。

  (2)交流。(桃园美丽的景色、小朋友们嬉戏的情景、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3)齐读,再次体会当时热闹欢快的场面。

  七、总结课文

  1、课文学到这里,你现在知道什么是剪枝的学问了吗?谁能用上自己的话或者书上的话来说一说。

  2、齐读全文。感受王大伯丰富的种桃经验。

  3、为了推广王大伯的种桃经验,请同学们把我们今天学到的本领回家教给你的爸爸妈妈,你们应该怎样说。

  (1)小组讨论

  (2)指名说

  4、总结: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学问,我们要向课文中的我一样,不仅从书本上学知识,还要从生活中学习,这样才能取得进步和成功。

小学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9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本课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在阅读实践中有自读、精思、感悟、鉴赏、吸纳,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自主探究中感知、感悟。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自主提问,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读题,引导提问:同学们,看了课文,你想说点什么?

  (生提问,师帮助整理并板书:谁剪枝?剪枝的学问是什么?什么是剪枝?为什么剪枝?怎样剪枝?剪去什么枝?)

  2.师表扬学生会提问,并指出这几个问题正是本课学习的主要目标。

  [这一过程,让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积极思考,大胆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二、初读感知,自主探究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小节。

  2.检查初读。

  师:谁想读一读你会读的生字词?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读生字词,同座位互相帮助学习生字词。指名读,师相机点拨。(“疯”注意读准后鼻音;“禁”是前鼻音。)

  3.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课文的每一节?老师要请几位同学读?(五位)其余同学重点听听字音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了。

  4.师:通过读课文,同学们对哪些问题已经清楚了?(同座位讨论。)

  5.汇报交流。

  师:通过初读,同学们就已经有了这些理解,真了不起。让我们再来仔细读一读这些语句,好好体会。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带着自己的问题自主阅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生生、师生的交流互动中探究。]

  三、精读分析。交流感悟

  1.根据师生共同筛选出的主要问题,精读主要小节,抓住关键词句和重点语段,理解文章内容,引导体会“剪枝的学问究竟是什么?”

  2.自读1、2自然段,划出描写“王大伯是个什么样的人?”的词句。

  师:什么样的人是种桃能手?(在种桃方面很有研究)

  师: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你是怎么知道的?(抓住“远近闻名,总是那么大,那么甜”这几个词指导学生读好。)

  3.出示“我”的问话:“王大伯,……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师:对这位种桃能手,“我”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抓住“挥舞”、“一根根”体会王大伯剪枝剪得多;抓住“我”的问句中“怎么啦?”“干吗”“好好的枝条剪掉”来理解“我”的焦急,对王大伯剪枝做法的不理解之情。)

  师:这句话该怎么读?(同座位互读,指名读)

  [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朗读、品析,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体验,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4.默读第三节,边读边思考:从王大伯的话中,你了解到剪枝有什么学问呢?

  (1)四人小组围绕主要问题“王大伯剪枝的学问是什么?”展开讨论;师巡视,下到各小组倾听。组织学生汇报,引导交流。

  (2)师:王大伯剪去的是什么枝条?留下的是什么枝条?

  (3)师:王大伯对这两种枝条的态度怎样?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

  (4)出示第三节,试着读一读王大伯的这番话。

  (5)师:看来,剪枝真是有学问啊!你读懂了吗?

  自主选择读书的`伙伴,分角色读。

  (6)师:可是,“我”对王大伯的话为什么会“将信将疑”?你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在自我阅读后获得独立感悟,在此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促进师生在彼此的聆听和诉说中进行心灵的对话、思维的碰撞,从而获得深层次的感悟。]

  5.后来,“我”相信了吗?读一读最后两小节。边读边想想,你是如何体会到的?

  (1)读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对有关句子进行批注。

  (2)组织学生在组内和全班交流自己的体会。(抓住“春天”时桃花盛开的语句,即“春天到了,……飞舞”这三句话,抓住暑假时走进桃园看到的景象,即“啊,只见一棵棵桃树上……脸蛋”,引导学生品读。体会正是由于“剪枝”,使得桃花开得茂盛,桃子结得大而多。)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在这一环节中充分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通过边读边思、读后批注、进一步贴近文字,与文本对话,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四、研读拓展,促使内化

  1.出示四个词语: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师:看看这几个词,这篇课文学完了,? (让学生自己先试着读一读、说一说,再采用学生自荐读、对比读、小组推荐读等形式来读,读中体会“我”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

  2.师:看来,剪枝的确是有学问的,用自己的话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引导学生发散思考:“减少”是为了“增加”;去“伪”存“真”,去“杂”存“精”;有所失也会有所得……)

  3.拓展作业: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现象,哪些事情中隐含着这样的道理?请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多多益善。

  [引导学生抓住分散在课文中的能够表情达意的词句进行研读,促进学生在回味品析中领悟到课文内容中蕴含的道理;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思考、发现和探索,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小学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10

  剪枝的学问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生活处处有学 问,我们要做有心人。教学重点:从三次进桃园的所见所感中领悟蕴涵的道理。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解读课题:1、 同学们,有句俗话说得好:生活处处皆学问。学问的意思就是——知识。你的学问都从哪儿来?(书本、老师、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剪枝的学问的文章。2、 师指板书,谁来读一读课题?“剪”是一个生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读读《剪枝的学问》这篇课文,看看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学问。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 先自学生字,难写的字可以用手在桌上写写。然后放声读课文,让老师听到你的声音,要求:字字清楚,句句流畅。(从大家专注的眼神中,让我感到什么叫求知若渴)2、 老师这儿准备了一组词语想考考你们行吗?(出示: 夺走 成熟 胖娃娃脸蛋 不禁 那番话 红云片片 光鲜红润 剪刀挥舞)指名读 提示:“禁”是多音字,不禁就是忍不住3、 为什么要剪枝?剪枝有什么样的学问?我们不明白,小作者一开始也不明白,后来他三进桃园,通过王大伯的介绍,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终于弄明白了。这个过程中小作者的心情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快速读课文,找出小作者心情变化的词。4、 板书:满怀好奇(着急)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盼望) 又惊又喜5、 谁能用上这几个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课文,感悟道理:1、 指板书,初次小作者是带着好奇走进桃园的,他为什么好奇,有谁知道?(王大伯家桃园结的桃子为什么总是那么大,那么甜?这位种桃能手用什么办法让桃子年年丰收?)2、 原来小作者是去探密的呀!第一次看到了什么景象呢?(出示二三节)指名读“剪刀挥舞”加点,你想到什么情景?(动作熟练,潇洒,枝条一地,对枝条毫不吝惜)看到一根根好好的枝条被剪下来,心疼吗?你会怎么想?(好好的枝条为什么要剪掉,枝条少了桃子不也少了吗?为什么不浇肥、锄草、治虫偏偏要剪枝条呢?)3、 体会得好就一定能读好,齐读第二节。4、 引读: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拿起一根剪下的枝条,笑了笑,对我说——谁来学着王大伯的样子说一说——(指2—3人读出经验丰富,有理有据,很有把握语速较慢微笑)5、 怎么长?什么叫疯长?接着王大伯抚摸着留下的枝条,充满信心地说——6、 听了王大伯的话,你相信吗?〔a信,为什么?(因为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某项技能特别熟练的人才能称为能手。)用夸夸他的语气读读第一自然段)b不信,为什么?(相信自己的看法,猜测不可能)c半信半疑,为什么?〕7、 为了揭开心中的疑团,春天,小作者再次来到桃园,这次他有什么见闻和感受呢?让我们一起跟小作者去看看吧。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耳边仿佛响起了什么?8、 是呀,春华秋实,一朵桃花谢了,就能结一个桃子,这似片片红云的桃林该结多少桃子呀,你的心情怎样?(喜悦盼望)9、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桃子成熟的夏季,我再次走进桃园,看到什么情景?先自由读。问:谈谈你的感受。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3—4人)〔“啊”惊讶;“挂满”桃子多;“光鲜红润”颜色鲜艳,红而滋润,长得好;“胖娃娃的脸”长的好饱满、水淋、鲜嫩、可爱〕10、作者的感受是“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大伯的话被验证了,桃子竟然长的这么好)喜的是什么?这又多又好的桃子怎么得来得?(冬天剪去无用枝,保证了有用枝的营养,才获得了丰收;减少了枝条,增加了产量)11、不仅是种桃树,其他果树也需要剪枝,剪什么枝,留什么枝,怎么剪可都是学问,农业生产中的学问可真不少呢。12、(指板书)如果一开始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后来将信将疑,现在对王大伯的话真是确信无疑。除了桃子丰收让小作者喜悦之外,还有一喜,想知道吗?齐读最后一句。13、原来他还收获了一个道理呢,再读读去年冬天王大伯剪枝时说的话,你体会出什么道理了吗?(减少为了增加;多不一定比少好;去掉无用的才会得到更多更大的;有舍才有得)四、总结:是呀,你们说得真好,你们就像文中的小作者一样爱探索、爱思考。从剪枝中明白了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不仅仅是种桃,这个道理还藏在我们生活的许多地方,正等着我们去发现呢。希望大家都做个有心人。

小学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1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录音,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

  2、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揭示课题29 剪枝的学问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的,不理解的生字。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剪枝 远近 闻名 疯长 挥舞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疯长 远近 闻名 挥舞 养分 吸收 营养

  (2)指名读一读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领会部分词语的意思。

  (4)指导书写生字:嚓疯靠注意间架结构难写的生字。

  3、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相机指点。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5节,出示“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我”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

  “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个事情中得知的?

  齐读第5节

  2、学习1、2节

  (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认为?

  (2)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3)自由读一读1、2节

  (4)读了射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

  王大伯剪得多,从哪里可以看出?

  剪掉这么多的枝条,我非常不理解,我是怎样问王大伯的?这两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的不解之情?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1、2两节。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读

  (2)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剪掉它?他留下的是什么枝条?对留下的枝条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3)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咔嚓咔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摸”,“充满信心的说”,这是为什么?

  (4)我听了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现?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指导朗读这几句。

  (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们嬉戏的我盼望什么?

  (5)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4)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读最后一句。

  (5)看看下面的事件中是不是也隐含这样的道理?

  兵不在多,而在精。

  妈妈常劝我考试要丢下思想包袱,才能考好。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小结:看来“减少”是为了“增加”。这里面还真有学问,要不然它怎么会运用到各个方面呢?所以,我们平常做事也要注意这个道理。

  (6)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

  2、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地生活。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剪枝的学问减少——枝条——不利的因素

  增加——产量——进步和成功

小学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12

  学习目标: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和感悟,了解剪枝是为了更多更大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桃园美景,重点句子)

  一、导入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9

  《剪枝的学问》。你们知道采访吗?在哪儿看到过?学生交流。有一个小朋友听说王大伯是一个种桃能手,他赶紧去采访了这位种桃能手,并把采访的过程写了一篇作文。请小朋友打开书本,看看这位小朋友去了几次桃园,什么时候去的?

  二、通读全文,理清层次。

  1;交流板书:1。冬季 剪枝

  2.春天 桃花盛开

  3.夏天 桃子挂满

  三、学习第一次采访。

  1.先来看看第一次采访的情景,读读书,想想我看到了怎样的情景?我有什么收获?

  2.自由读书划句子,同桌讨论讨论。

  3.交流:指导朗读。

  (1)读剪枝的话,该怎么读?谁来读我的话,我为什么着急?是呀,看到王大伯剪去这些枝条,我心里会想些什么?谁再来读好这句话。

  (2)比较句子:“咔嚓,咔嚓“随着剪刀的挥舞,一根根枝条被剪了下来。

  随着剪刀,树上的枝条被剪了下来。

  (3)对于我的疑问,王大伯是怎么解释的?谁来读一读王大伯的话。“你别看……”

  这个王大伯说的话有理吗?谁再来读一读。你觉得王大伯的话可信吗?从王大伯的话中我们剪去的是长得--------的枝条,留下的是----------的'枝条。看看王大伯的表情,从抚摸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谁来学着王大伯的样子读一读。

  (4)你信王大伯的话了吗?没有怀疑吗?小作者也和我们一样,有

  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这叫将信将疑。以后同学们要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这是小作者第一次采访,现在请两位小朋友来分角色朗读,其他同学读叙述的部分。比一比,谁读得好。

  四、学习第二次采访。

  一个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居然剪掉那么多枝条,来年真的能结出许多桃子吗?小作者回家老想不通,第二年春天一道,他赶紧来到王大伯的桃园,这次他没有遇到王大伯,但却把看到的景色给拍了下来,你们想看吗?

  1.看桃园美景。

  2.你觉得这桃园美在哪儿?读读书上的句子,交流交流,体会拟人句和比喻句。

  3.看着满树的桃花,小作者心里充满了希望。引读——“盼望着这……”

  五、学习第三次采访。

  1.作者的希望实现了吗?桃花真的变成桃子了吗?自由读读第五小节。

  2.交流看到的情景。指导朗读:“啊,只见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读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如果你看到了这样的桃子,你会干什么?可作者,却比我们善于思考,他在惊喜的时候想起了王大伯去年说的一番话,是哪一番话呢?

  3.再读王大伯说的话。你明白了这话中包含什么道理?完整板书:减少 增加

  减少了什么?增加了什么?

  小作者想到这里,赶紧要去采访这位王大伯,可王大伯不在,同学们,你们能临时演一下王大伯,接受小记者的采访吗?

  教学设想: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依循“生疑-----释疑------明理”的线索,紧扣题目叙述。最后,“我”的感悟自然真实,水到渠成。另外,这篇课文的段落非常清楚,时间顺序也很明白。再者,课文的主人公是一位种桃能手。基于这三点,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将文章看作是一位小记者的采访稿,小作者一共去采访了三次,每次的收获都是不一样的。第一次:看到剪枝,产生疑问;第二次:看到桃花,充满希望;第三次:看到桃子,明白道理。

  课开始,了解采访的常识,课中,学习采访文章,看采访镜头,课末,练习采访。整个教学设计与生活联系起来,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小学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13

  教学目标:

  1、有效预习,准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扫清在字词理解方面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与文本展开对话,感受文本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剖析“剪枝的学问”。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3、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获得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可感的语言文字,层层地剖析“剪枝的学问”。在明晰道理的同时,获得做学问的启示。

  养成教育训练点:

  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的认知准备

  理解本课生词、有积累价值的四字词语。朗读课文,将初读落实到课前预习之中。

  教师的教学准备

  PPT,搜集“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事例。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出示“学问”,让学生齐读并说说平时你都从哪儿或请教谁获得过“学问”?(预设:有声──老师、家长,无声──书本)

  2、今天,我们要请教的对象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出示第一小节,谁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他(指名读此节)。

  3、通过第一小节,你都获取了哪些信息?(生谈,随机点红关键词)齐读这一小节。

  4、再读此节,此刻,你最想了解什么?(生说)(随机板书“满怀好奇”)

  5、你们的想法和文中的“我”不谋而合,就让我们满怀好奇地跟随文中的“我”一起探究(揭示文题)。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认读生字新词

  (1)(出示本课生词和易误读的词语,显示于成熟的桃子上)看,这就是王大伯的桃园,树上结满了桃子,让我们一起来摘桃子吧。(指名认读)

  (2)桃子摘下了,拼音都没有了,你们还会读吗?(开火车领读)

  2、文中还有很多四字词语值得我们积累,(出示本课四字词语)学生认读。

  3、这些词语中有很多都是表现“我”心理变化的,如果顺着文路,接着“满怀好奇”往下写,该选哪一个词语呢?(学生依次汇报,随机板书,同步指导难写字“惑、疑”)

  4、“我”的心理变化是文章的一条叙述线索,还有一种叙述的顺序,你在预习时留意了吗?(时间顺序)随机追问并板书“冬、春、夏”。

  5、指名按时间顺序进行课文朗读的展示。

  三、精读对话,明理悟情

  1、课文读通读顺了,结下来就让我们顺着文路,跟随文中的“我”一起探询剪枝的学问吧。

  2、首先让我们走进那个冬季的一天,从王大伯的动作、言语中,你读懂了“剪枝的学问”了吗?(请学生自读2、3小节,勾画相关语句)

  3、出示2、3小节

  (1)学生汇报勾画语句,让学生再用自己的话说说王大伯介绍的“剪枝的学问”究竟是什么?(预设:剪去粗壮的枝条,就会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板书“多、大”

  (2)这可是王大伯多年经验,如果你就是王大伯,你会怎么说这番话?(充满信心)

  (3)随机指名朗读王大伯的语言,追问从哪些关键之处体会到了这种信心?(抓住“啰!”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追问除了言语,还有何处也让你看出了王大伯的信心满满?(抓住第2小节第2句动作引导学生感悟并指导朗读)

  (4)王大伯是自信满满,而此时的“我”则是(引读板书:一脸疑惑、将信将疑),“我”的心理你们能从这字里行间发觉吗?

  A、“一脸疑惑”:a、重点指导第2小节最后一句问话的朗读。

  b、让学生接下去把“我”的“惑”说清楚。(在问句后加上横线,让学生填空。)(预设:剪去这些好好的枝条,产量不就会减少了吗?)板书“减少”

  B、“将信将疑”:a、给此词换词。(半信半疑、又信又疑)

  b、联系上文,为何会信?(王大伯充满信心)

  c、联系下文,你能读好内心的“疑”吗?(指导朗?

  4、冬季的一天,“我”的内心画上了一个大大的(?)板书“?”,而王大伯对此却是充满信心,让学生分角色朗读2、3小节,再次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5、“我”心中的疑团最终有没有解开?下节课接着学习。

  四、手脑并用,练习提升

  1、巩固课堂:练习书写生字。

  2、延伸课外:关于语气词的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温故求新

  1、出示本课的四字词语填空,让学生将词语补充完整。

  2、让学生选用其中的词语说说上节课所学内容。(即课文1-3小节的内容)

  二、精读对话,明理悟情

  1、走出冬季,让我们迈进春天,引读第4小节。

  2、出示第4小节

  从字里行间,你读出了什么?(美、愉快、盼望)随机指其朗读对应内容。

  3、转眼间,春去夏来,谁为我们读读文章的最后一小节(出示第5小节)

  (1)指名读文

  (2)读读这个词(又惊又喜),这个词和将信将疑一样,将两种情感融合在了一个词语当中,联系上下文,你能读出这“惊”和“喜”背后的原因吗?

  (3)学生汇报,随机指导其朗读相关语句。

  A、第2、3句话:指导学生抓住“惊喜”,探究“啊”的多元读法。

  B、最后一句:引导学生抓住标点“!”感情朗读。

  (4)指名再读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点红“道理”,仅仅指桃树剪枝的道理吗?随机板书“增加”

  (5)原来,剪枝的学问并不简单。现在,你能结合板书将你领悟到的“剪纸的学问”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三、深化主题,多元理解

  1、很多时候,减少就是为了增加,在桃树的身上“增加”就是桃子(指板书“又大又多”),更多的时候,增加并不是简单的数量变化。

  板书“”

  2、出示“惜墨如金”

  (1)生说字面理解。

  (2)师补充其背后意蕴,与“减少是为了增加”的类似之处。

  (3)从这个角度,再来阅读课文的第3小节,?

  3、如果说“我”刚开始因疑惑而满心“?”,在经历这一个春天的满心盼望后,此刻就应该画上“!”,板书“!”

  4、再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读出此时的感受。

  5、明白了剪枝的学问,如果换个角度,从“做学问”的角度再去读读课文,从文中的“我”身上,你又学到些什么呢?(预设:要学会发问,要经历时间的.考验)

  6、总结: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得到学问离不开一颗好奇的心、一双发现的眼、一个勤思的脑,就让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到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指板书“?”),享受更多发现后的惊喜吧(指板书“!”)。

  四、手脑并用,延伸拓展

  1、巩固课堂:和文本有关的练习(选用《评价手册》《补充习题》)。

  2、延伸课外:争做生活有心人(二选一)

  (1)寻找生活中“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事例,与同伴或家长分享。

  (2)生活中还有很多学问等待我们去发现,你能例举一个生活中的学问吗?如果能简要说说发现的过程就更好了。

  板书设计:

  26.《剪枝的学问》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在揭示课题后,就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我”的心理变化来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首先,出示自学提示

  1、找出带有“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这四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2、剪枝的学问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其次,引导自主学习,交流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我让孩子们体验了“我”心理变化的过程,怎么样是满怀好奇?又怎么样是一脸疑惑?怎么样是将信将疑?怎么样是又惊又喜?孩子们在体验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一心理变化的感觉,在课堂最后,进行了拓展思考的练习,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文中“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并且让学生明白:我们要随时留心周围的事物,注意向生活学习,多学多问,向一切有经验的人学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14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

  投影片、教学挂图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指名读。

  2.上节课,我们围绕课题提了许多问题,还记得吗?(学生回忆问题)(谁剪枝?为什么剪枝?怎样剪枝?剪枝后结果怎样?)

  3.今天,我们就围绕这几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1-2自然段

  放声自读这两个自然段,看看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1.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1)出示"能手",齐读,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能手?(指导说话)

  (2)从哪儿可以看出王大伯是种桃能手?

  2.出示句子:

  (1)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2)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指名读、男女生分组读、齐读

  3.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是怎样剪枝的?(指名做手势)

  4.过渡:看着一根根枝条被剪下,作者产生了什么疑问?

  出示句子:我着急地问:"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指名朗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王大伯看我有疑惑,怎样对我说?

  1.自读第三自然段,划出王大伯说的话。圈出你以为与剪枝有关的词句。

  2.谁来读一下王大伯说的话。

  3.用"因为……所以……"来介绍为什么剪枝?(指名练说)

  4.齐读王大伯的话。

  5.作者对王大伯的话是相信还是怀疑?(书上哪个词语是这个意思?)

  (1)出示"将信将疑",作者怀疑什么呢?

  (2)指名交流,板书:

  减少--枝条增加--产量?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春天到了,桃园里很美,也很热闹,想不想去看一下。好,老师这就带你们去。

  1.教师范读,学生闭眼,边听边想象。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交流)

  3.自己读,挑最喜欢的句子有滋有味地读。

  4.指名读最喜欢的句子,谈谈体会。

  5.试背,评议。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暑假里,作者又一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他看见了什么?

  1.口头填空: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的桃子。

  一个个桃子仿佛。

  2.怎样写的,我们一起读一下。(齐读)

  3.此时,作者心里又惊又喜,他明白了什么?

  4.出示句子:噢,"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板书:减少--增加

  5.减少什么?增加什么?我们再来读一下王大伯说的话。(齐读)

  6.指名回答,板书:(擦掉"?")(减少的那些枝条对桃树来说是不利的因素)

  7.你能举一些生活学习中常见的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例子吗?(指名举例)

  如:(1)小明背英语单词,每天背100个,十天下来,他只记住了50个。后来他改变方法啊,每天背10个,10天后,他记住了100个。

  六、布置作业

  1.挑选喜欢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减少--枝条——不利因素

  剪枝的学问

  增加--产量——进步和成功

  一、复习导入

  1、默写生词。请一生上黑板写。集体修改订正。

  2、请仔细观察这几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二、感知课文

  1、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剪枝的学问》这篇课文中的四个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词语。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找出含有这几个词语的`句子好好读一读,并用直线划下来。

  2、交流。相机出示句子,师点出这几个词语。

  三、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句子。

  2、我为什么满怀好奇呢?

  (1)“总是”是什么意思?(一直、去年、今年相信明年也是这样)

  (2)王大伯是个怎样的人?还有从哪里也可以看出王大伯是个种桃能手?

  (3)谁能把这一段话的意思读给大家听。

  师:下面的三句句子,请同学们像了;老师一样围绕这个词语给他提一个问题,并且找一找问题的答案。

  四、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提一个问题。

  2、谁来做一做“一脸疑惑”的动作。(指名做)

  你这样做是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想不通)

  我对什么想不通?(好好的枝条为什么都剪了)

  3、个答案就在我说的话里,谁来读?

  我的问话里有两个?(板书“?”“?”)

  你们觉得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来?(问、疑惑)

  4、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提问题。

  2、谁来说说“将信将疑”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怎么说。

  3、作者“疑”的是什么呢?

  (1)(板书“?”)

  (2)指名说:“按一般推断,枝少了,桃子不就少了吗?”

  (3)指导朗读

  4、他“信”的理由又是什么?联系上下文理解。

  (1)“远近闻名”。还有什么原因?(可以在第三自然段里找)“充满信心、笑了笑”

  (2)指导朗读。

  六、学习第四部分

  1、指名提问题。

  2、“惊”的是什么?

  (1)惊:大伯的话居然一点没错,他的“剪枝”果真实现了丰产,他的预料完全变成了现实!

  (2)指导朗读。

  3、“喜”的又是什么?

  (1)喜:桃园丰收了,结了那么多光鲜红润的大桃子!

  (2)指导朗读。

  4、其实在春天的时候已经给我们预示,请一个同学给我们把当时的情景朗读一下,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指名美读第四节。

  (2)交流。(桃园美丽的景色、小朋友们嬉戏的情景、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3)齐读,再次体会当时热闹欢快的场面。

  七、总结课文

  1、课文学到这里,你现在知道什么是“剪枝的学问”了吗?谁能用上自己的话或者书上的话来说一说。

  2、齐读全文。感受王大伯丰富的种桃经验。

  3、为了推广王大伯的种桃经验,请同学们把我们今天学到的本领回家教给你的爸爸妈妈,你们应该怎样说。

  (1)小组讨论

  (2)指名说

  4、总结: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学问,我们要向课文中的“我”一样,不仅从书本上学知识,还要从生活中学习,这样才能取得进步和成功。

小学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

  投影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指名读。

  2、上节课,我们围绕课题提了许多问题,还记得吗?(学生回忆问题)(谁剪枝?为什么剪枝?怎样剪枝?剪枝后结果怎样?)

  3、今天,我们就围绕这几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1—2自然段

  放声自读这两个自然段,看看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1、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1)出示能手,齐读,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能手?(指导说话)

  (2)从哪儿可以看出王大伯是种桃能手?

  2、出示句子:

  (1)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2)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指名读、男女生分组读、齐读

  3、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是怎样剪枝的?(指名做手势)

  4、过渡:看着一根根枝条被剪下,作者产生了什么疑问?

  出示句子:我着急地问: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指名朗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王大伯看我有疑惑,怎样对我说?

  1、自读第三自然段,划出王大伯说的话。圈出你以为与剪枝有关的词句。

  2、谁来读一下王大伯说的话。

  3、用因为……所以……来介绍为什么剪枝?(指名练说)

  4、齐读王大伯的`话。

  5、作者对王大伯的话是相信还是怀疑?(书上哪个词语是这个意思?)

  (1)出示将信将疑,作者怀疑什么呢?

  (2)指名交流,板书:

  减少——枝条增加——产量?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春天到了,桃园里很美,也很热闹,想不想去看一下。好,老师这就带你们去。

  1、教师范读,学生闭眼,边听边想象。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交流)

  3、自己读,挑最喜欢的句子有滋有味地读。

  4、指名读最喜欢的句子,谈谈体会。

  5、试背,评议。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暑假里,作者又一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他看见了什么?

  1、口头填空: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的桃子。

  一个个桃子仿佛()。

  2、怎样写的,我们一起读一下。(齐读)

  3、此时,作者心里又惊又喜,他明白了什么?

  4、出示句子:噢,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板书:减少——增加

  5、减少什么?增加什么?我们再来读一下王大伯说的话。(齐读)

  6、指名回答,板书:(擦掉?)(减少的那些枝条对桃树来说是不利的因素)

  7、你能举一些生活学习中常见的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例子吗?(指名举例)

  如:(1)小明背英语单词,每天背100个,十天下来,他只记住了50个。后来他改变方法啊,每天背10个,10天后,他记住了100个。

  六、布置作业

  1、挑选喜欢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减少——枝条——不利因素

  剪枝的学问

  增加——产量——进步和成功

【小学三年级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相关文章:

《剪枝的学问》语文教学反思03-29

《剪枝的学问》教学反思02-08

《剪枝的学问》教学反思15篇02-09

《剪枝的学问》教学反思14篇03-03

学问和智慧语文教案01-12

《学问和智慧》的语文教案02-11

学问学问作文01-21

四年级语文教案:花钱的学问06-03

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15

《怀疑与学问》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