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1
一、导入
1、孩子们,这节课跟赵老师一起来学习课文“惊弓之鸟”
2、回想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请孩子们快速把书翻到第36页,看一看:这更羸是谁啊?
2、出示句子:“更羸是古时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1)这里有个词语,板书:“射箭能手”我们来读读。
(2)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会被称为射箭能手?那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一个人射箭很厉害
(3)既然射箭技术高超的人会被称为射箭能手那你们猜画画得很好的人会被称为?歌唱得很好人会被称为?你们班谁是画画能手、谁是歌唱能手呢?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些能手吧!
(4)生活中,你还知道什么能手?
3、接下来,就请孩子们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射箭能手更羸的本事是什么?出示第四段。
(1)请男生来读前半句;女生来读后半句。
前半句主要在写谁?写他做了什么事?弦响了吗?哪个字?
后半句在写谁?写大雁最终怎么了?
(2)指着板书说:弦声一响,大雁就“落下来了”大雁之所以会落下来,是因为它对弦响声感到“害怕”
(3)课题中哪个字能代表它很害怕?这就是一只“惊弓之鸟”
4、为什么这只大雁会如此害怕弦响声?因为这只大雁受过箭伤。
假如现在你就是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还在隐隐作痛,所以你只能在天空中慢慢地飞着、飞着……突然,你听到了一声弦响,你心里会想些什么?接着又会怎么飞行呢?同桌交流
(1)受过箭伤的大雁听到这声弦响后,心里会想:__________,于是它_______________。
(2)孩子们真会设身处地思考和想象!更羸也是这样认为的,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他推测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出示句子。
(3)这是更羸对谁的推测?推测大雁会怎样?只要大雁怎么了就会掉下来?把它们连起来更羸的推测就是。
(4)让我们像更羸那样推测一下这只大雁掉下来的过程。注意每一句都要用上关联词因为……所以……
大雁受过箭伤,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它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
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它掉了下来。
A、自己试着说一说、同桌互相说说B、请生填
5、更羸的这个推测到底对不对呢?赶快在文中找出证据来证明?
(1)1、2组同学来读读更羸的推测
3、4组同学来读读证据
事实证明更羸的推测是正确的!看来,要想成为更羸那样的射箭能手,需要我们“大胆推测”
(2)既然推测是正确的,那我们也来当当推测能手,推测一下这里“直”字的意思就是上一句中那个词语的意思?
(3)赵老师在字典里查到的直字只有以下4个意思,你们觉得哪一种意思更接近“拼命”的意思呢?我们把直换成一个劲儿地来读一读。一个劲儿地飞说明大雁飞得很急。
(4)第二个“直”的意思是?像线一样掉下来说明大雁掉下的速度很快。
(5)我们来扮演一下更羸和大雁,加上自己动作来读读第四段,注意要读出大雁飞得急、掉得快的`样子。你们的表演又生动又形象。
6、那孩子们有没有想过:这更羸又是凭什么做出了弦响雁落的正确推测呢?
(1)生反馈
(2)“飞得慢”是更羸用眼睛?看出来的
“叫得悲惨”是更羸用耳朵听出来的
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就属于更羸对这只大雁的“观察”
(3)魏王当时也在场,他也在看,也在听。可他看出大雁飞得慢了吗?听出他叫得悲惨了吗?这说明更羸比魏王观察得更“仔细”
7、正是因为自己的仔细观察,更羸才发现了这是一只“惊弓之鸟”
8、看来,要想成为像更羸那样的射箭能手不仅要大胆推测还要仔细观察。
三、寓意
1、接下来,赵老师就要考考大家的观察能力,请大家看着黑板,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我请女生来当更羸,男生来当魏王,赵老师读旁白,轮到你读,你就快速地站起来读。
你观察到什么了?
2、孩子们故事虽然结束了,可我们的思考还没有停止:我们也来像更羸那样大胆推测一下:究竟是谁害死了这只大雁呢?四人组讨论
那就算它之前就受过箭伤了、就算更羸拉了弓弦来吓他、他有没有办法不掉下来?也就是大雁在当时的情况下应该学会怎么样?
3、出示“惊弓之鸟”的比喻义及存在的道理。
4、最后,我们来写雁字,比一比谁观察得最仔细!这是一个什么结构的字?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2、通过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读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能手、本事、孤单失群、大吃一惊的意思,并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4、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更羸说的话;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2、教学难点:理解更羸观察、思维的过程及判断的正确。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成语导入,揭示目标
1、成语导入:
小朋友,我们以前学过一些成语,有哪些?
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题目是──(出示卡片:惊弓之鸟)
2、揭示目标:
成语故事,要学懂什么?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懂这个故事的内容。
二、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把书打开,自己轻轻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想想: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不懂的地方呆会儿提出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质疑问难
1、初步了解内容:
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指1~2名学生说)
板书:不用箭
只拉弦
掉下来
2、学习第1自然段:
更羸是怎样一个人?(指1~2名学生说)
这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人们的。(多媒体显示:第1自然段)
相继学习部分词语:
⑴更:正音:更是个多音字,念准了。(学生开火车读)
⑵魏国:释义:魏国是古时候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
正音:一起读。
⑶能手:什么叫能手?(指1~2名学生说)(多媒体显示:能手变红)
手这儿有三种解释,选择哪一种?击掌表示。(多媒体显示:手的三种解释)
课文中说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你们想他射箭的本领怎样?(多媒体显示:射箭能手变红)
来,我们把这一段读读好。(多媒体显示:第1自然段)
3、学习生词:
课文中的这三个新词你们读懂了吗?(多媒体显示:悲惨、愈合、拼命)
悲惨
第一个请你读。(学生开火车读)什么意思?
愈合
这个一起读。什么意思?
拼命
前鼻音、后鼻音分清楚。(学生开火车读)什么意思?
4、质疑问难:
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
小朋友提的问题都挺好,学了课文你们就会明白的`。
四、学习2~8自然段
1、过渡:
(指板书)更羸不用箭,只拉弦,就使空中的一只大雁掉下来。你们觉得奇怪吗?课文中有个人也觉得很奇怪,是谁?
2、找段落:
你从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看出来的。默读课文,找一找,找到的自然段开头打一颗星。
交流。(指1~2名学生回答)
3、指名分节读:
我请三个小朋友读,听听,他们的字音有没有读准。
4、圈词语:
拿起笔,把表示魏王态度的词语圈出来。交流。
⑴圈了哪些词语?(多媒体显示:信不过、大吃一惊、更加奇怪)
⑵理解:
信不过什么意思?
摸摸自己的耳朵在哪里?
魏王连自己的耳朵都不相信了,所以他奇怪的问──(出示卡片:你有这样的本事?)
本事找个近义词。
注意老师用红笔标注的地方,再读一遍。
大吃一惊什么意思?
所以魏王惊讶地说──(出示卡片:真有这样的本事!)
5、寻原因:
轻读2~8自然段。
魏王的态度越来越奇怪,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轻轻读读2~8自然段。(多媒体显示:三个?)
交流。
信不过?
联系上下文说说,魏王为什么信不过自己的耳朵,说的时候用上因为( ),所以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这个句式。(多媒体显示:信不过?变红,句式)
大吃一惊?
魏王为什么大吃一惊呢?
(多媒体显示:大吃一惊?变红,句式)
更加奇怪?
最后,魏王更加奇怪了,什么原因?
(多媒体显示:更加奇怪?变红,句式)
6、分角色朗读:
用我们的声音把魏王奇怪的语气表现出来,愿意做魏王的小朋友站起来,坐着的小朋友就读更羸的话,老师来读提示语。
五、总结
略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能手”“本事”等词语的意思。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和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即更羸说的话。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说一说有关鸟的成语。(如:一石二鸟)
2.根据自己在预习中的理解,谈谈惊弓之鸟的意思。(学情估计:整个成语的意思学生可能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教师重在引导,比喻意义无须学生此时说出。)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学法:自学、讨论交流。
方式:小组学习。
出示自学思考题
1.读课文,读准音,把语句读通顺,同时标出自然段。
2.采用、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全班交流自学情况
1.(本班学生在拼音上有些问题)认读生字,主要是“弦”“惨”二字。
2.谈谈自己理解了哪些新词的意思。
4.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更羸放空箭射下一只大雁)
四、质疑
读了课文,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能讨论解决的讨论解决,当堂不能解决的师生梳理归纳成几个中心问题。)
五、指导书写生字
提示:“魏”注意“鬼”中的撇折点;“猎”可换偏旁;“愈”不能忘记横;“雁”内是双人旁。
六、小结
七、作业
想办法解决课上归纳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的学习课文。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归纳了哪几个问题?下面,我们就细读课文,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指导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1)哪几个自然段写更羸不用箭就射下了大雁?(2)六到九自然段写的是什么?(3)课文的叙述顺序是怎样的?(先说事情结果,后讲事情原因。)
2.集体交流。
3.学习1到5自然段。
(1)指读1到5自然段,思考:读了这几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充分读,充分说。)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经过吗?(引导学生加进表情、动作等。特别注意“直往上飞”和“直往下掉”二词。)
(3)指导朗读。
更羸和魏王说话时应是怎样的语气?(更羸很有信心,魏王怀疑;结果令魏王吃惊。)
方法:a学生练读b教师指导(适当的时候可范读)c指名分角色读
4.学习6到9自然段。
(1)过渡: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
学生默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2)集体交流。
要引导学生理解:认真观察:看到飞得慢;听到叫得惨。
分析:受过伤、孤单失群、害怕。
推断: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为学生铺路搭桥,但不能讲,因为学生如果不主动思考,就丧失了思维过程,此环节就无价值可言。)
(3)能用自己的话复述6到9自然段的内容吗?
(4)朗读指导。
三、小结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惊弓之鸟”一词的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比喻意义。)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布置
在小组内复述全文。
附:板书设计
10 惊弓之鸟
观察 分析 判断
飞得慢 受过伤 害怕
掉下来
叫得惨 孤单无群 高飞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4
一、教材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古代魏国有一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只拉一下弓,就使这只大雁惊吓得从天上掉了下来。后来人们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课文是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叙述的:更羸说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更羸试了一下,大雁果然掉了下来;更羸告诉魏王虚发雁落的原因:这是一只惊弓之鸟,心里害怕使它掉了下来。为了使故事吸引人,课文采用了以人物对话为主的写法,用魏王来衬托更羸,表现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全文环环相扣、说理清晰,逻辑性强,成为这篇课文的特点。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课文重点,写更羸分析大雁掉下来的原因。他的话讲了三点意思:一是讲他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到它叫声悲惨,说明他善于观察,会发现问题;二是讲他认为大雁伤口没有愈合,孤单失群,说明他善于判断,会分析问题;三是讲他认为大雁听到了弦响,一害怕就会掉下来,进一步说明他善于分析,判断准确。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练习读懂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二是学习把看到、听到和自己的经验相结合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习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能手、信不过、大吃一惊、悲惨、愈合、作痛、孤单失群、拼命”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只有善于观察、思考和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4、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的方法和句句紧密相连的表述方式。
三、重点难点例析
理解更羸说的话,并联系全文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本课重点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这段话讲了更羸使天上飞的大雁掉下来的原因。共有四句。第一句说的是他看到和听到的情况,看到的是——“它飞得慢”;听到的是——“叫的声音很悲惨”。第二句说他根据看到的和听到的进行分析:从“飞得慢”,知道“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从“叫得悲惨”,知道“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第三、四句说的是他进一步地分析:这样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大雁,听到弦响,以为又有什么危险了,心里一定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拼命往高处飞就要使劲,一使劲,就挣裂了伤口;伤口一裂开,疼得不能飞了,就会掉下来。
四、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搜集成语故事,并会讲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故事。预习课文时,让学生自学生字词,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字、词义,课文最后一段是更羸说的话,是本课的重点,让学生反复阅读、体会。可以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考: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雁?根据什么判断是受伤的大雁?别人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个办法?
2、这篇课文以对话为主,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教学时,学生可通过朗读、感悟、讨论、交流,读懂课文。
3、朗读,感悟。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更羸与魏王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要表现出更羸的自信,魏王的怀疑。要用肯定的语气,读更羸的话,“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可强调“不用”“只要”“就能”等词语;要用疑惑的语气读魏王的话,“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要强调“这样的”。第二次对话,要用惊讶和兴奋的语气读魏王的话,“啊!”“真有这样的本事!”要强调“真”“这样的”;要用平缓的语调,肯定的语气读更羸的话,“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可适当强调“不是”“受过箭伤”等词语。第三次对话,要用疑惑的语气读魏王的话,表现出他惊奇的心理,“你怎么知道的?”可强调“怎么”这个词;读更羸的话,语速可慢一点,语调可平缓一点,表现出他分析问题,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言之成理。在学生自读自悟基础上,可安排分角色朗读,促进理解。最后,把课文末段背下来。
4、讨论、交流。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是理解的重难点,可让学生联系全文质疑、讨论,更羸是怎么推断的?有没有道理?让学生弄明白这个自然段讲了哪三层意思以及三层意思之间有什么联系,因为飞得慢,叫得悲惨,推断出它受过箭伤,孤单失群;因为受过箭伤,孤单无助,心里害怕,听到弦响,就往高处飞;一使劲飞,伤口裂开就掉了下来。让学生在这三个因果句的推断中训练逻辑思维的能力,达到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的统一。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经验谈一谈学习本文后受到的启发。
5、积累、运用。通过抄写或背诵,学会本文要求掌握的生字、生词、句段;并通过用自己的话说说“惊弓之鸟”成语的意思,来检测词句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同时,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成语故事,养成主动积累成语的习惯。
6、关于识字、写字。“愈”是整体认读音节,要读准音。“弦”“惨”是前鼻韵母,“命”“痛”是后鼻韵母,要注意分辨。指导学生写字时,“魏”“愈”笔画繁多,结构复杂,要注意笔画的写法和在字中的搭配关系。写“魏”时不要少写“”,“弦”不要少了最后“”,“愈”不要少写第三画“”,“痛”不要少了第七画“”。
7、拓展活动。
(1)开展“成语接龙”比赛活动。
(2)开展“精彩成语故事大家说”活动。
五、参考资料
魏国我国战国时候的一个国家,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陕西东部和山西南部,离现在有两千多年了。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5
第一板块: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复习认读。(大雁 惊弓之鸟 孤单失群
魏王 大吃一惊 心悦诚服
更羸 拉弦本事 胸有成竹 )
2.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师:更羸观察仔细,思考认真,判断准确。的确,他是一个聪明的射箭能手。
第二板块:细读词句,走进文本。
1.细读词句,感受更羸的才智。
(1)自由读文,还可以怎样读懂更羸是聪明的?
(2)出示:更羸并不取箭……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a.指名读句子,你怎样感受到更羸是聪明的?
b.当时更羸拿弓拉弦时神情怎么样?(生:自信,不紧张,用力大,冷静,胸有成竹……)从哪个字里读出来?(生:嘣。)
c.从拿弓拉弦后的结果可以看出更羸很聪明,写结果的两个“直”的意思相同吗?引导:直往上飞指什么意思?(一个劲,飞快地,不断地……)文中哪个词表示这种意思?(生:拼命。)直掉下来指什么意思?(生:笔直的.,垂直的。)
d.指导学生带着理解有感受的读句子。
(3)更羸是聪明的,还可以怎样理解?(生:当时魏王身边的人很多,只有更羸一人仔细观察后,准确地作出判断,竟连魏王也无动于衷。)
(4)从“魏王的惊奇”感受更羸的“才智”。
a.出示有关魏王的话语。
b.指导有感受的读文句。
2.细读词句,感受更羸的自信。
(1)仅有聪明够吗?还需要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划有关词句?
(3)指导有感受的读文句。
3.指导分角色有感受朗读。
第三板块:背诵课文,讲述故事。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能手、信不过、大吃一惊、悲惨、愈合、作痛、孤单失群、拼命”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只有善于观察、思考和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4、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的方法和句句紧密相连的表述方式。
思想教育:
懂得只有善于观察、思考和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更赢说的话,并联系全文体会更赢的分析是正确的。
2、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教学准备:
搜集成语故事、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很多成语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惊弓之鸟》。
二、初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自读课文,做到正确,并要求:
(1)画出与生字有关的。词,多读几遍。
(2)遇到不理解的词句用指定符号标出,即词用“△”标出,句子用“________”标出。
(3)标出自然段序号。
2、让学生说说读书时遇到哪些不懂的'地方。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筛选后纳入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逐一解决。
3、教师适当解决一些跟理解课文内容有关系的问题。
四、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五、理解词语。
1、让学生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书写生字及词语。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更赢善于观察、分析中受到启发。
2.理解更赢说的一段话,进行弄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及成语的意思。
4.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更赢说的话,并联系全文体会更赢的分析是正确的。
2.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让学生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简短的话回答。
2.“能手”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能称为有名的射箭能手呢?
3.谈话导入:更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从哪件事可以看出更羸是个射箭能手呢?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课文。
(三)学习2至8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至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上述问题,准备回答。
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体会更羸是如何让大雁从天上掉下来的。
(1)请学生默读第5自然段。找出更羸是怎么做的句子。
(2)请学生边读句子边做动作。
(3)请两个同学到黑板前做动作表演,让其他同学进行判断:哪个同学的.表演符合课文内容,为什么?
3.让学生从第5自然段中找出大雁是怎样从天上掉下来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句中两个“直”的不同含义。
“直往上飞”的“直”表示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的。
“直掉下来”的“直”表示“垂直。”
4.让学生分角色朗读2至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魏王看到这一情景,前后有什么变化?
5.引导学生讨论魏王说的“本事”指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请学生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谈话导入:更羸的本事就只是指不取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来吗?那么,更羸到底有什么本事?他为什么能使大雁掉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解开这个谜团。
(二)学习第9自然段。
1.默读第9自然段,按照以下思考题自学。
(1)更羸说了几句话?
(2)每句话说了什么内容?
(3)用“______”标出更羸看到听到的,用“ ”标出更羸的分析。
(4)分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3.教师小结。
4.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
(三)揭示课题,总结全文。
1.理解“惊弓之鸟”成语的意思。
2.理解成语的比喻义。
(四)复述课文。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叙述顺序。
2.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结合板书,同桌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课文。
(五)作业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8
教材分析:
《惊弓之鸟》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从中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能根据所见所闻做出正确分析。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虽然本校为农村学校,但教学设备已跨入先进行列,因而教具采用实物投影仪。学生全部来自农村,所获资料是让学生大量阅读、观察、体验、感悟。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对农村孩子来说,接受起来不是很困难。
教学目标:
1、会认读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学习多音字“更”。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更羸能不用箭只拉弓射下大雁的原因,懂得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把事物做成做好。
3、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猜成语,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个有关成语的谜语,看哪个聪明的娃娃最先猜出来?
出示课件:
(1)把禾苗拔高一节,帮助它生长。
(2)羊死了再修羊圈。
(3)守着树桩等兔子。
(4)捂着耳朵偷铃铛,自己骗自己。
(5)15只水桶打水。
(学生纷纷举手抢答,调动学生积极性)
师:同学们猜得非常正确,你们还知道什么成语?
生1:滥竽充数、画龙点睛。
生2:天长日久、九霄云外。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新成语,你们想不想知道?(想)板书课题:《惊弓之鸟》。
二、读课题质疑,确定探究目标
1、学生齐读课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看课题主动质疑,师问:“看到课题之后,你想了解什么?”
生甲:惊弓之鸟中的鸟是什么鸟?他为什么受惊?
生乙:是谁拉的弓使这只鸟受惊?
生丙:拉弓的人到底射箭没有?
2、要想知道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先读通课文。
三、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按要求自读课文。
(1)带着前面的问题读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画出生字词。
2、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但还有的同学对个别生字读得不准确,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做到:
a:眼到、口到、心到;
b: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学生反复读的过程中,对画处的字词多次再现,为识字做好铺垫)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投影出示)字词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认读。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不认识的想办法解决;
(2)同学们会读了吗?下面我们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开得好?(读后及时评价)
(3)那个同学想自读一遍。
(3)出示生字卡片:师:生字词大家认得很好,生字大家能不能正确认读呢?[指名认读]
师:出示“更”字,问:谁认识这个字?生1:这个字读geng,生2: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读geng。
师:你们读得很好,谁能用不同的读音组词?
(学生练习)
四、深入探究,训练思维
1、出示提示:射落大雁,道出原因。
(1)师:请同学们小组读课文,(每人一段)读后小组讨论:按照提示,怎样把课文分成两部分?
(2)汇报讨论结果。
师:看哪个小组分的最快,最正确,(指名说一说)
生1:……不正确。
生2:1——4自然段讲的是射落大雁;5——8自然段道出原因。
2、学习第一部分,同学们分得很正确。现在请同学们默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更羸和魏王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大雁?更羸怎样把它射下来的?(小组讨论)
(2)师:同学们默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再读课文,读完后,小组讨论,看那个小组讨论的最认真、最热烈。
(3)全班集体交流。
师:哪个小组讨论好了,请举手。(指名回答)
生甲:更羸和魏王看到了一只飞得很慢,边飞边鸣的大雁。
师:你们是怎样知道的?
生:我们是从第一段中找到的。
师:请同学们齐读本段,声音要洪亮。
生:更羸并没有射箭,只是一拉弓,就把他射下来了。
(4)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1—4自然段。更羸说了什么?魏王是怎样表现的?读时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生:更羸说:“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师:大王相信吗?
师: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从“疑惑”一词中看出来的。
师:结果怎样?
生:结果是大雁从半空中直掉下来。
师:看到这个结果,大王是怎样表现的,更羸又是怎样说的?请同学们学习第二部分。
3、学习第二部分:
(1)师:哪个同学愿意把第二部分课文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2)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你们喜欢吗?
(3)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二部分课文,边读边思考,这四个自然段个写了什么?? (指名回答)。
(4)同学们找得非常正确,请大家在自读课文,看看本段中,哪些是更羸看到的'和听到的,哪些是更应想到的?
师:那个小聪明能说一说?
生1:他飞得慢是更羸看到的。
生2:叫得很悲惨是更羸听到的,生3:从“飞得慢”到“就掉了下来”是更羸想到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更羸只凭看到“一只大雁远处慢慢飞来,边飞边鸣”一句中,只有一个“鸣”字,怎么知道他的声音很悲惨?(学生默然)
生:受过伤的大雁。
师:你试想得非常正确,更羸就是根据看到的、听到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的判断。
师:?
生1:爱观察的人。
生2:爱思考的人。
(5)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认为,你们都是小状元,都是乐于观察和思考的人。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
(6)出示填空:
它()因为()还();因为()。
它一()就(),它一(),就()。
师:哪个小勇士来填空?“这么多小勇士举手了,请你们8个同学,每人填一个。”师:他们填的很正确,请大家为他们鼓掌祝贺。
(7)老师读上半句,同学们读下半句好不好?(师生共读)
(8)男、女生比赛读填空,看谁读得好?同学们有信心吗?
生:有信心!
五、总结全文:
1、师:同学们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想一想文章前一部分写了什么?后一部分写了什么?
2、通过学习本科,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回答)
六、拓展延伸
1、你知道“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吗?谁能举例说一说?(指名回答)
2、你有没有听到或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让学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的感受)
七、作业:
1、收集这样的故事。
2、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反思与总评:
本实录由于教师作了大量准备工作,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放手让学生自己大胆质疑,大胆创新,紧紧围绕新课程新理念去探索语文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悲惨、愈合”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赢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更赢逻辑推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则寓言故事,我们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新课是一则成语故事——《惊弓之鸟》。
板书课题:惊弓之鸟
2、学生齐读课题
3、解题
“惊弓之鸟”是指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二、指导自学
1、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
(2)读通每个句子,注意在长句中“1”标出句子的停顿。
(3)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
2、自由朗读、要求
(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
(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全文,结合正音。
“魏国”的魏读作wèi
“悲惨”的惨,平舌音,读cǎn
“愈合”的愈,整体音节,读作yù
“拼命”的拼,前鼻音,读作pīn
2、交流字义的理解
孤单失群:失去同伴,无依无靠,文中指受伤的大雁没有同伴,自鸣自飞。
悲惨:指伤口合上了,长好了。
拼命:比喻用尽力量。
3、指名学生列举不理解的词语,并鼓励查阅工具、书帮助解释。
4、出示幻灯片
指导学生巩固生字、熟读并理解词意。
四、思考、讨论
提问:
1、课文写到几个人物?
(更赢、魏王两个人)
2、主要写谁?
(主要人物是更赢、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
3、为什么?
(他只张弓不搭箭就使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五、理解课题,深入学习课文,自读自语。
1、“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同学们初读语文后明白吗?(“惊”从它的偏旁你知道什么了?“弓”指弓箭,“之”是“的”意思)。
2、带着疑问默读全文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那是一只怎样的鸟?
(那是一只受了箭伤的大雁。)
(2)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
①“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②“更赢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3)教师归纳:大雁是一种候鸟,每到秋天就从北方飞到南方,春天又从南方飞回北方。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a、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b、理解:“有名”和“能手”。
“能手”对某一项技术,某一种工作完成得很出色。
c、更赢是射箭能手,说明他射箭技术高明,经验丰富,你们想象下他的箭法怎样用词语来形容。(百步穿杨,箭无虎发,百发百中。)
(2)是不是因为现赢射箭射得准,才使大雁落下来的?
(是因为他有丰富的经验,善于观察周围的现象,观察到的认真思考,得到正确结论。)
(3)读了课文,你还懂了什么?
a、“惊弓之鸟”其实是指害怕弓弦响的'大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第五自然段)
b、朗读课文指导:读课文不仅读得准确、流利,还要读得有感。
c、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读的时候,脑子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4)这一段有两个“直”意思一样吗?
(教师板书画示意图:大雁边飞边鸣的情形为“→”直往上飞为“↑”直掉下来“↓”)
(5)该怎么读?(语速要快稍快,紧张一点)。
4、看到这样的情形,魏王大吃一惊,同学们自由朗读6-8自然段。
(1)指导学生理解“大吃一惊”的意思。
(2)感情朗读课文,读出魏王奇怪的语气。
5、学习课文第九自然段
(1)请这们自由朗读第九自然段,思考课后练习的第2段。
a、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b、检查自学情况
(1)哪些是更赢听到看到的?他观察到什么?
板书:观察:飞得慢、叫得惨
(2)哪句讲的是他的分析?
板书:分析:箭伤作痛孤单失群(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往高处飞,伤口裂开,掉了下来)。
5、复核课文
1、同学们能不能看着课题和板书讲这个成语故事,(同桌练说——指名说)。
2、这个成语中的鸟可以换成人吗?大家想想比喻怎样的人?他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样?
板书设计:
观察——飞得慢,叫得惨。
分析——受过箭伤,孤单失群。
思考——心里害怕,往高处飞,伤口裂开。
结果——听到弦响,掉了下来。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10
课时目标
1、会准确读本课生字词,知道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字面含义。
2、知道更羸是怎样根据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一步一步推断出不用箭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3、会找重点段落,读懂自然段的意思。
4、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更羸是怎样根据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了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2、抓住重点段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教学准备
投影、录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引入
1、同学们,昨天布置了让大家自读28课惊弓之鸟,自学生词,下面谁先来汇报一下你学生字的情况。
2、出示生字卡
3、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1次。
4、自学中还遇到哪些不会读的字呢?
5、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8、
惊弓之鸟。(齐读课题)
6、看了课题,你知道这个鸟审指什鸟呢?(大雁)
7、谁来说说你所知道大雁的有关生活习性呢?(大雁是群居动物,飞行时有时排成个人字,有时排成个一字)
(出示挂图)同学们真聪明、知道的知识真多。
二、学习课文
1、下面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找找你想老师、同学帮助你解答什么问题?
2、自由朗读、质疑。
3、质疑汇报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学习目标是(出示课时目标:1、2、3、4)
4、请同学们自己组合学习小组,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带着小组学习提示(幻灯出示)学习课文。
5、小组学习,讨论汇报
过渡: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学习中气氛很热烈,态度很认真,下面谁先来汇报一下你学习的情况?
(1)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板书:看到慢慢地飞来
听到边飞边鸣
(小组学习提示1)
更羸从大雁慢慢飞,边飞边鸣,分析出这是一只受伤失群的大雁,是因为他是射箭能手,养成注意观察的习惯,才会对魏王说:自己不用箭,只用弓就能射下大雁。
(2)更羸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朗读,指导读出更羸充满自信的语气。
(3)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读出魏王怀疑的语调。
(小组学习提示3)
想象一下他心里的想法。也许会想:就算你更羸是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可不用箭,只用弓射雁也许是大活,我不信你。
(4)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两句句子的比较,体会直字)
(大雁是怎样掉下来的?)
板书:听到弦响(嘣)直往上飞↑直掉下来↓
直在这一自然段出现了几次?(两次)
两个直字意思有什么不同?谁上来用符号表示?
前一个直有一个劲使劲拼命飞的意思,后一个直是笔直掉下来。一个汉字的直字,就有这样丰富的意思,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丰富多彩呀!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5)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说:真有这样的本事!
这里的本事指什么?(本领)
看课文插图,图上的更羸是拉弓前还是拉弓后,你从哪看出的?
读出又惊讶又赞叹的语气,体会魏王语气的变化,魏王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更羸只拉弓,不用箭,就把大雁射下来的本事。魏王有什么反应?
(大吃一惊)
魏王为什么会大吃一惊?
学习汇报。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提示:用引读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重点理解更羸善观察和动脑,用以帮助学生理解全文内容。
师:(引读)飞得慢。
生:(齐读)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师:叫得悲惨。
生: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师:它一听到弦响
生: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师:它一使劲
生:伤口又裂开,就掉了下来,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这些就是更羸知道这只鸟是只惊弓之鸟的原因。
生:分角色通读全文
三、总结课文
读得真好,这节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更羸是怎样根据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一步一步推断出不用箭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读课文,说说你学习惊弓之鸟这个成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受到什么启发?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11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学会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理解7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成语故事,知道成语的比喻含义。
教学重点:
如何正确运用读书记号。
教学难点:
理解更羸为什么能不用箭把大雁“射”下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从成语故事中概括出比喻意义。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能运用读书记号预习课文。
2、通读课文,学习部分生字新词。
3、讲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学习提示”。
二、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理解“之”。
2、故事中的“鸟”是哪一种鸟?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比较“羸”与“赢”,“嘣”与“崩”。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四、学习课文。
1、理解“有名的射箭能手”。
“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更羸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射箭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因而很多人都知道他。
2、默读第一段,做读书记号,讨论思考题。
(1)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边飞边鸣。
这只大雁有什么特点?与平时你们知道的大雁有什么不同?
(2)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忙往上飞,拍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为什么一听到“嘣”的声响,忙往上飞?为什么飞了两下就直掉下来?
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段。
(1)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2)带着问题自学第二段,做好读书记号。
(3)要求学生用上“因为……所以……”展开讨论。
(4)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
他不但箭术炉火纯青,更是熟悉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规律。他能从大雁的飞行速度推断它的健康状况;从大雁的声声鸣叫推断它的快乐忧伤,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不愧是有名的。射箭能手。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结合课文,看图想象,复述《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1、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出更羸、魏王的不同语气。
(2)分角色朗读。评议中引导学生说说该怎样?
如:“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很有把握。)
“你有这样的本事?”(惊讶,难以置信。)
“我可以试一下。”(虽有把握,但很谦和。)
“真有这样的本事!”(吃惊,赞叹。)
2、看图复述《惊弓之鸟》。
(1)这幅图画的是更羸拉弓前还是拉弓后,为什么?
(2)根据课文内容,看图展开想象,复述故事。
3、揭示喻意。
(1)“惊弓之鸟”什么意思?(被弓箭吓怕过,一听到弦响就十分害怕的鸟。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
(2)你们在电影、电视或读到的故事中看到过这种人吗?
(3)小结:有的人受过一次打击,下次就害怕了。这种人必定胆小怕事,经不起挫折,是不可取的。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12
基本要求:
(1)朗读课文
(2)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惊弓之鸟”的意义。
(3)给学生布置作业
【教案设计】
一、课题:《惊弓之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能手”、“本事”、“孤单失群”、“大吃一惊”的意思,并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更赢说的话;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2、难点:理解更嬴观察、思维的过程及判断的正确。
四、教学过程
(一)猜成语导入
导入语: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有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那就是一成语。成语对于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同学们,你能猜出这是说的哪个成语吗?(出示成语释义)你还知道哪些成语?
今天,我们就来一个成语故事――“惊弓之鸟”。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顺通生字词。
2、初步感知文章大意: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为什么?
(三)精读课文,深入赏析
1、检查提问:那是一只怎样的鸟?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你还懂得了什么?
(1)“惊弓之鸟”是指害怕弓弦响的大雁。从哪里看出那只鸟害怕弓弦响?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第5自然段)
(2)朗读前指导:读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得有感情。要学会“过电影”,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自由读第5自然段,说说你读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
(3)这一段有两个“直”,意思一样吗?出示句子:“只听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让学生理解,“直往上飞”的“直”是一个劲的意思,“直往下掉”的“直”是垂直的意思。)
(4)朗读指导:语速要快稍快,紧张一点。指名读,强调两个“直”字。生用手势配合表演。全班同学边读句子边演示。
(5)“看到这样的情形,魏王大吃一惊”,同学们自由朗读6-8自然段。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大吃一惊”的意思。与“惊弓之鸟”的“惊”相比较,联系第8自然段,了解“惊”是非常奇怪的意思。(告诉学生,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魏王奇怪的语气。(强调“啊!”读“a”,抓住“啊”“大吃一惊”“更加”等词语。)
2、更赢为什么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而且迅速作出判断,不用射箭,只要拉一下弓弦,就能使大雁落下来?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九自然段,投影仪出示:想想更赢说的话,哪些讲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哪些是他的分析?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分析的?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检查自学情况。
4、为什么一起打猎的其他人没有想到这个办法?更羸真正的本领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五)小结作业
“惊弓之鸟”可以比喻怎样的人?想一想身边或书里读过的故事中,有没有类似“惊弓之鸟”的人。明天上课需要大家说说你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反思
《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通过观察天上的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下来的故事。这则成语故事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全文共九个自然段,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环环相扣,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推理文章。教学本课时我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3、抓语文基础的练习,让学生会根据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在教学本课时,先根据字面意思让学生初步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再抓重点字词让学生理解、记忆。然后根据课文中魏王与更羸的对话占了很大的篇幅,让学生选择更羸或魏王的话自主阅读,去体会“说”的四种表达方式。人物对话的四种表达形式是上学期园地里的一个重点内容,放在这里的目的第一个是对这四种对话形式进行一个复习;第二是给学生选择的权利,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本来在这个环节上还设计了让学生标标点的环节,但考虑到太难而删除了。但在教学时,这一环节明显时间过长,新授课没必要在练习上花太多的时间,点一点就可以了。紧接着对课文前三句话进行分析,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事情的起因,挖掘文章潜在告诉我们的事情。让学生读这三句话说说自己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我认为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挖掘课文的兴趣,但在教学时我没有必要引导学生去了解“魏国”,显得多余。反而是对重点词语“能手”“射箭能手”忽略了。在分析课文时,我是根据更羸说的――更羸做的――更羸想的三个步骤一环一环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在出示更羸分析图时,主要是我带动学生去分析,如果这里出示图后,由学生去自由说,自由体会,会更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后,应该带着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再去理清课文思路会更好。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1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并不”“直”“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教学难点:
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
教学准备:
生字小黑板、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文题,范读全文(或听课文录音)。
1、导语: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两则寓言故事,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新课是一则成语故事——《惊弓之鸟》。这则故事的内容特别新奇有趣,会使大家领悟出更多的东西,尤其能启发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作出正确判断。现在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
2、有表情地范读或放配乐录音。
二、指导自学。
1、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
(2)读通每个句子,注意在长句中用“/”标出句中的`停顿。
(3)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
2、自由朗读。要求:
(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
(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全文,结合正音。
“魏国”的魏读作wèi。“更羸”人名,读作gēngléi。“嘣”象声词,后鼻音,读作bēng。“悲惨”的惨,平舌音,读cǎn。“愈合”的愈,整体音节,读作yù。“拼命”的拼,前鼻音,读作pīn。
2、指名学生列举不理解的词语,并鼓励查阅工具书的同学帮助解释。
3、出示幻灯或小黑板:
(1)指导学生巩固生字(辨形、正音)。
(2)熟读并理解词意。
4、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能手: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文中指更羸善长射箭。
本事:就是本领的意思。
悲惨:处境和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愈合:伤口长好。
拼命:不顾及性命,文中指大雁尽最大力量往高处飞。大吃一惊:因出乎意料而非常惊奇。
四、思考、讨论。
1、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为什么?(更羸、魏王两个人。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只张弓不搭箭就使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追问: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2、讨论: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
(1)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2)引导学生揣摩词语,诱发联想,进而产生逻辑推理:
①大雁一般是成群地飞翔,这里却是“一只”,说明什么?
②“慢慢地飞”又说明什么?为什么用“鸣”而不用“叫”?
③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不做统一的要求。)
五、齐读全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课文先写更羸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试了一下,只拉弓,不用箭,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更羸介绍他是怎样知道只要拉一下弓,大雁就能掉下来的。这样先叙写故事的梗概,再揭示事情的原因,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六、作业
朗读全文并抄写课后题中的词语。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14
《惊弓之鸟》是个成语故事,写了魏国大将不用箭拉下弓就射下大雁的故事,用惊弓之鸟来比喻受过惊吓的人,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全文结构严谨,语言生动、精炼。本文按结果和原因分为两段,教材的前后联系非常紧密。根据本班学生在思维、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基础,根据年级教学要求和课文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理解新词:羸、魏、射箭能手、孤单失群、愈合。2、提高理解句子跟句子间关系的能力。
3、理解更羸最后一个自然段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习给课文分段,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6、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与用法。
教学重点:理解更羸最后一个自然段说的四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学难点: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与用法。
教学关键:抓住第6自然段,分析其中的动词,跟下文的教学紧密联系,引出朗读和表演练习。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谈话引入
我们以前学过许多寓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齐读课题、释题:《惊弓之鸟》。鸟,是指什么鸟?(大雁)
你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吗?
学习第一段
1、第一段主要写谁?他怎样射下了大雁?
追问:更羸是什么人?(比较句子:更赢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和更羸是能手)哪个自然段?写更赢不用箭就射下了大雁?(分析句子:提问:“并”字在句子中起什么作用?这个句子可以分成几层次?句中两个“直”各是什么意思?)
2、在射雁之前,魏王相信更羸能不用箭射下来吗?(不相信)
提问:哪些句子说明了魏王不相信?请同学们找出来读读。(指导朗读:分角色读更羸和魏王的对话)
句子训练:更羸说,果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学习第二段。
(一)、由问题引出第9自然段,出示句子。
提问:更羸怎么知道这是一只惊弓之鸟?
引导学生沿着更羸的思维分析:
1、哪句话是写更羸看到和听到的?(观察到的现象)
2、第2句话写什么?(分析飞得慢和叫得惨的原因)
3、经过分析,更羸断定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练习:因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所以。
(二)、在更羸解释原因之前,魏王明白这个道理吗?(不明白,请同学们找出句子来读读。)
1、指导朗读:
请同学们用大吃一惊和奇怪的语气读读魏王说的话。
2、那么,更羸的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呢?(慢条斯理、层层分析的语气)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总结全文。
(一)、师:联系课文说说“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人?
你们在电影、电视或者故事里听过这种人吗?
练习:什么人就像惊弓之鸟一样怎么样?
师:有的人受过一次打击,下次就害怕了。这种人是不可取的。
作业:完成作业本。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15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知识点
字:鸣、箭、嘣、箭、慢、掉
词:大雁、翅膀、悲惨、弦响、使劲
重点句子:
1、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2、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只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3、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4、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主要内容:
《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教案
学习目标:
1、握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手”、“大吃一惊”、“愈合”、“孤单失群”等词的意思。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能用“只要……就……”和“一……就……”写句子。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善于观察、思考和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乐于观察、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4.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更羸说的四句话的逻辑关系,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教学程序:
这些目标分两课时完成,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在把课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更羸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的原因;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以此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第二课时,主要以“积累语言
运用语言”为主,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拓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认识一个两千多年前的朋友,(点击出现更羸)认识他吗?(板书:更羸)在哪儿认识的?板书:惊弓之鸟
二、精心品读理解课文
1、哎,这下更羸可麻烦了。他成了《魏国日报》的头条新闻人物了。请看:
昨日一只大雁从我国领土飞过,途中被人用弓箭射下,在场者举报是射箭能手更羸活活射死大雁,动物保护协会准备向更赢讨回公道。(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课件)
2、同学们,你们看了这则报道后,你有什么想法呢?我们一起来帮帮更羸,好吗?
3、出示(课件自学小贴士):
我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从文中划出有关句子,来证实更羸不是杀雁凶手。
4、交流。(第5自然段)
课件: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1)证据在哪儿?(修饰:并不取箭嘣)
(2)这段话该怎么读才能读好。指导读第5自然段。
5、还有对更羸有利的证据吗?
6、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雁?
友情提示:读读第9自然段,想一想更羸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是怎样进行推断分析的?
7、自由读第9自然段。
(1)让生自由汇报。(根据学生汇报点击重点词:第一句话画横线受过箭伤离开同伴害怕)
(2)在汇报过程中结合理解
理解:愈合(伤口长好)孤单失群(本课指受伤的大雁没有同伴,自鸣自飞。
师讲解有关大雁的生活习性:大雁一般过群居生活,排成人字或一字形队)
(3)自由读本段,同桌配合,用“因为……推断出……”把更赢看见的和推断的结合起来说说。
(4)更羸说的有没有道理?
(5)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到现场去看看。(播放动画)
(6)果真如此,这段话应怎样读。(平缓自信)师读观察的语句,生读推断的语句。
8、当时在场的还有谁?(魏王)老师想让同学们分别当当魏王、更羸,找出他们的对话,试着读一读,演一演。
9、练习分角色朗读。(自由组合)
10、交流读的情况。
(1)说说你是怎样演好这两个人物的?(更羸自信魏王怀疑吃惊)
(2)分角色演读。
11、看着更羸的表现,你想对更羸说什么吗?
1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有本事也只拉弦就让这只大雁掉下来吗?根据生回答,从以下两方面小结。
(1)引读第一句话: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课件)(修饰文字:能手有名)
理解:能手。(本文指更羸是魏国最擅长射箭的人)
(2)上还有哪些能手?(画画能手跳舞能手书法能手)
(3)更羸善于观察和分析。(板书善于观察、分析)
三、推理探究理解意义
1、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更羸和大雁之间发生的事了,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惊弓之鸟”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总结课文深入感悟
1、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根据板书)
2、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仅知道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还帮更羸洗脱了罪名,从更羸身上学到了只有善于观察、动脑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希望同学们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那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吗?
五、布置作业(课件)
我喜欢,我选择:
(1)我喜欢思考,我能找出类似“惊弓之鸟”的现象;
(2)我喜欢讲故事,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朋友听;
(3)我喜欢积累成语,我要搜集更多有趣的成语故事
(4)我喜欢当小记者,我要说明真相,替更羸讨回公道……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教学反思
《惊弓之鸟》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手更羸只拉弓不射箭,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
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给学生再让学生默读本段,思考“更羸只拉弓,大雁就掉下来”的推断怎样得来的,画出重点词语。
2、四人小组交流方法。
3、学生组成八人大组,结合老师给的提示填写“鱼骨图”或“框架图”,再选出一个代表准备发言。
4、学生组成超大组,小代表在组内汇报。再选出一个代表准备全班交流。
5、代表上台进行全班交流。
6、教师精讲,补讲。
整节课,老师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们在自学中思考,在合作中交流。正如《心理学》中说的: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这种学习方法,不仅仅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的资料,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潜力,把潜力的训练落在了实处。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学得很有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01-26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优秀12-27
《惊弓之鸟》小学语文教案01-28
语文《惊弓之鸟》教案03-24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8篇)01-26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精选8篇01-29
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8篇01-26
小学语文教案《惊弓之鸟》优秀09-16
《惊弓之鸟》小学语文教案10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