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选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课本第4页
教学目标:
⒈能用数方格的的方法估测出不规则平面图形的的面积。
⒉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估测活动的过程,初步体会“四舍五入”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⒊激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与同学交流探讨,分享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点:体验用一个标准的方格(面积单位)来进行测量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判断哪些格子“小于半格的可以舍去,大于等于半格的算一格”。
教学准备:课件、透明厘米方格纸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这是什么图形?如何求它们的面积?要知道哪些条件?
给出条件,计算面积。
一、比较引入
出示课件:上海的秋天
师:秋天一到,上海的`许多树的树叶飘落了,今天我们数学课也来研究这树叶。
研究树叶的什么呢?--板书:树叶的面积
师:先指一指树叶的面积是哪一部分?(拿出事先准备的树叶摸一摸,指一指)
师:求这片树叶的面积,你们发现与上学期学习图形的面积时有什么不同?
(上学期所学的平面图形是规则的图形。有的能通过公式进行计算,像长方形、正方形。有的能通过用方格数出来。这片树叶的周围是凹凸不平的。)
师:(课件出示:一片树叶)它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面积如何算呢?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的内容。
二、探索新知
1、师:这一片树叶的面积有多大?每一个同学积极思考、大胆猜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
(可以用厘米透明方格纸来计数……)
全班讨论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
师: 还是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的方格进行计数。(课件演示:在树叶上摆放透明的厘米方格纸),发现出现了一些什么情况?
(树叶有的在透明的厘米方格纸中,出现了满格、半格,还出现了大于半格和小于半格的情况。)
师:观察得真仔细!
(课件出示)先来数一下整格的:31格。余下的怎么办?
(可以把少的与多的拼在一起算一格;可以……,请学生大胆思考,畅所欲言,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生活中我们可以大于等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可以舍去不算。想一想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有的多算了,有的不算,抵消后就相差不多了。)
师:我们来统计一下吧!(拿出教师事先准备的纸:树叶图)
出示表格:
整格31个大于等于半格树叶的面积大约为
小组讨论填写,汇报
师:为什么这里要说树叶的面积大约为?(因为有的多算,有的不算,算出的面积不是准确数)
2、师:每个小组中的树叶的面积又是多大?
小组合作进行测量、计算并把记录填表
整格个大于等于半格个树叶的面积大约为
3、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树叶的面积,你们又有什么收获?
(不规则的图形我们也能进行计算它们的面积:用厘米的方格去数,当有不满一格的采用:“小于半格的可以舍去,大于等于半格的算一格”的原则去计数。)
三、练一练
1、 师:这是什么?出示:一张画有白玉兰花的平面纸
师:我们上海的市花,它有多大?学生用今天的方法算一算并汇报。
2、 师:想一想,在我们身边还有什么可以用今天的方法进行计算的?
(教师可适当地提示:学校活动的吉祥物、学生出生时“脚印”、“手印”)
师:这里就有一张我校读书节的吉祥物海豚“慧慧”的图,它有多大?
小组计数,汇报
3、师:回家后再用今天的方法来计数。
四、总结:今天的收获如何?
检测练习:
板书:
树叶的面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估算)
方法:数格子先数整格,再数大于等于半格的算一格
注意:小于半格的可以舍去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土地面积单位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2、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3、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经验,发现问题
⒈ 填适当的单位。
⑴教师手拿的文具盒,它的表面面积大约是2( )。
⑵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00( )。
⑶黑板的面积大约是( )。
⒉ 罗山宝城广场占地面积约5( )。
二、感受体验,获取新知
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它们到底有多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2、体验
(1)阅读课本知识,同桌交流自己的收获。
汇报强调: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干米。
(2)实际感受
①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把这100平方米围起来,或让学生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教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就等于1公顷。
打个比方,我们的教师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那200个教室的面积就是1公顷。
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
②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相当于100公顷。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7000平方米,那就有140个足球场面积是1平方千米。
板书:1平方千米=100公顷
3、了解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四人小组先了解课本中的“生活中的数学”,再互相说说你在那见过1公顷、1平方千米。
4、换算(生独立完成,交流自己的想法):
30公顷=( )平方米 6平方千米=( )平方米
80公顷=( )平方米 5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70000平方米=( )公顷 4000公顷=( )平方千米
三、巩固运用,加深记忆
练习二十第2、3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第1、4题。
六、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P30~3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找出计算的规律。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数学问题。
3、情感态度。
经历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过程,提高归纳、概括的能力,学会交流,体验合作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探讨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难点:理解整十数乘法的算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位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讲故事。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二年级学过的那首儿歌吗?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你还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2、如果我们继续说下去,数会越来越大,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母“N”来表示数量,说成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兴趣高涨初步感受到规律的存在。
二、自主探索,掌握规律。
1、出示教材第30页的“算一算”并说说你是如何计算的。
(1)学生口算结果,随机显示主题图片。
(2)强调“50×10、30×20、12×40、120×40”的计算,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教师:50×10表示50个10相加,看数位表是500、50×10=50×2×5=10 0×5=500。
设计意图:教学时让每个学生都算一算,特别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情况。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3)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分组出示有规律的算式。
第一组:5×1、3×2、12×4、5×10、3×20、12×40。设计意图:在理解了上述算理的`基础上,再探索每组中两个乘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与同伴交流。
第二组:5×10、3×20、12×40、50×10、30×20、120 ×40。
第三组:5×1、3×2、12×4、50 ×10、30×20、120×40。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发现的规律吗?现在让你来算“150×30”的话,你想怎样算?
设计意图:“150×30”主要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使学生明确:先计算15×3=45,再添上原来乘数中被省略的0,即150×30=4500。
2、试一试。
问题一:你能根据所给的算式按照规律写出几个算式吗?6×3=15×4=18×2=
生:生汇报6 0×3=6×30=60×30=。
师:通过写算式我们发现,可以在第一个因数后面添0,或在第二个因数后面添0,也可以同时在两个因数的后面添0。
问题二:根据16×3=48,你能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16×30=160×3=160×30=16×300=。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吗?
生1:先算16乘以3等于48,再在48后面填一个0。
生2:先算16乘以3等于48,再在48后面填一个0。
生3:先算16乘以3等于48,再在48后面填两个0。
生4:先算16乘以3等于4 8,再在48后面填两个0。
三、初步应用,小结方法。
1、算一算。(教材第31页“练一练”1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同桌交流算法,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及时校正错误。
(1)这道题能看懂吗?请独立计算后把得数填在表格内,有困难的同学请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2)练习反馈。
2、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先把乘数中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四、巩固练习,熟练提高。
同学们刚才通过自己的观察、交流,归纳出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接下来我们利用自己的发现,去解决下面的数学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和相应的减法的过程。
2、会计算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和相应的减法。
3、在自主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生谈话引入本课。
二、新授:
1、填符号、写算式。师出示小黑板,呈现(1)组图,先分别用数表示两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再提出在○中填上合适符号的要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如:两个图形一样大,两个1/2合起来等于1。接着在○里填“=”。
2、在前面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写出加法算式。接着鼓励学生:你能写出一个减法算式吗?在学生交流写出的减法算式时,重点了解学生是怎样想的。
3、(2)组图可仿照上面进行。
三、看图列式计算:
1、让学生独立观察图,说一说图表示的意思。
2、鼓励学生写出加法算式,并计算。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思路。
3、看图写减法算式,仿照上述过程进行。
教材只呈现了1-1/3=2/3的算式思路,教学时,还应启发学生写出1-2/3=1/3。
四、练一练:
第一、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第三题,先鼓励每个学生都讲一讲图中的故事,并提己想到的问题,再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如,4/4=1,1-1/4=3/4,1-2/4=2/4等。
五、:说说本节的收获及教法、学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已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意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出小数。
4、通过对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体会到小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板书:(数)这是一个什么字?
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前学过的如:1、5、18、93、100等这些数都是(整数);还有如:1/2、4/9、1/10、3/100等这些数都是(分数);除了这些数你还知道什么数?(小数),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二、学习小数的认识和读写
1、 你在哪里见过小数?
(书的价格、记录身高、体重时、商店买东西时等)
【设计意图】充分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体验到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时也打破了多数学生认为小数只能表示价格这一思维定势。
请看(课件出示)这是一些书的价格,这些都是什么数?(小数),你能说一说各是几元几角几分吗?
2、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家中也有小数。(课件出示)
像0.4、0.48、2.5……这些数都是小数。
如0.9、1.0、16.5这些小数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介绍:小数中间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是小数的重要标志。我们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的前面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后面是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只有一位的我们叫它们一位小数,小数部分有两位的叫两位小数。
你能说说黑板上这些小数哪些是一位小数,哪些是两位小数吗?
3、小数的读写。
(1)、这些小数你会读吗?谁来试一试?
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一样吗?
(2)、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可以发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是不一样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部分要按照顺序读出每个数字。
(3)、读一读。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非洲象,它的高度可达3.5米 ,体重可达5.25吨 ;最高的动物是长颈鹿,高度可达5.8米 ;最大的鸟是鸵鸟,高度可达2.75米,一只鸵鸟蛋约重2.5千克。
(4)、同学们会读小数了,那么你们会写小数吗?我们来试一试。
听写小数:姚明身高二点二六米;刘翔跨栏成绩十二点八八秒;南京长江大桥全长六千七百七十二千米;马拉松赛跑全程是四十二点一九五千米;浙江杭州弯钱塘江潮潮头高度达三点五米。
校对,说说写的怎么样,指导小数点的写法。
三、小数的意义
1、学习一位小数的意义
我们会读写小数了。那我要问同学们了(课件出示)40瓦白炽灯与桌面的适宜距离是0.5米;0.5米有多长?
老师提示:想知道0.5米究竟有多长,要先知道0.1米有多长,就能知道0.5米有多长。
介绍:其实小数跟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还有着密切的联系呢。
提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请生拿出米尺,一边观察操作一边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后,老师指出:1/10米还可以写成0.1米。
即: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10米,也就是0.1米。
也就是说:0.1米就是1/10米。
继续请学生一边观察米尺一边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
1分米是( ) /( )米,还可以写成( )米;
3分米是( ) /( )米,还可以写成( )米;
5分米是( ) /( )米,还可以写成( )米;
5分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是 ( ) ,用小数表示是( )。
你知道0.5米可以用分数怎样表示吗?它到底有多长呢?你前面的猜想正确吗?(0.5米就是5/10米,也就是5分米)
引导学生小结:一位小数可以用十分之几表示。
2、学习两位小数的意义
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呢?
请学生对照米尺,认真观察,仔细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课件出示)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
1厘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 )米
3厘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 )米
18厘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 )米
引导学生小结:两位小数可以用百分之几表示。
3、观察:分数与小数,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得出: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
四、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试一试。
1分米=( )米=( )米 9分米=( )米=( )米
3厘米=( )米=( )米 65厘米=( )米=( )米
你是怎么想的。
2、把下图的图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略)
3、我来填一填。
5.85读作( )
二十六点八写作( )
7.25元表示( )元( )角( )分
4.06元表示( )元( )角( )分
3角=( )元=( )元
36分=( )元=( )元
6分米=( )米=( )米
45厘米=( )米=( )米
3厘米=( )分米,也可以写成( )米
五、感悟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用小数为自己的表现打分)
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课的最后,让学生用小数为自己的表现打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学到了有价值的、生活中的数学。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
2、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出示主题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从这幅图画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了: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请同学们说一说:
(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让小组内每个同学先思考3分钟,在纸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来。也可以摆出小棒(或其他学具)或画画图等。如果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都写出来。
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想出了哪几种算法。这时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尤其要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全班汇报。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各种算法,教师将其板演在黑板上。
三、分类评价
教师提出要求:现在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算法分分类,看看一共有几种思路。
四、介绍竖式
从刚才议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成方法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下面就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4页看看小英是怎样列出乘法竖式的。
先出示有部分积相加的竖式,再出示简便竖式,并说明为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如有发现错误,指导订正。
五、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先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六、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在笔算时你认为要注意什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 进一步体验除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迅速正确的计算
教学方法:
探索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教师的教学设计:
学生的活动教学反思:
一、复习
口算练习,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二、新授
1、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渗透环保教育。提出问题:可以分多少组?
2、 将学生列的算式及方法板书。并用全班学生一起复述,使每个学生弄白算法。
3、 将答案完成在书上。
4、 完成试一试第1~2题。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第2题先说说用什么方法作,然后由学生完成。
三、练习。
完成P11 1~3题
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
做完后交流算法。
第2题:先让学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3题:先让学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数字信息。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学了什么? 自己学得怎样?
学生听算,做完后交流。
学生看图,从图中获得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探究算法,与同伴进行交流。
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交流算法。
从图中获得信息,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自己完成,个别学生给于适当辅导。
学生互评,自评。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材第61~63页例1、例2、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通过观察、重叠、估测等方法,比较不同物体及图形面积的大小,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形成这些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认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
【重点难点】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并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教具: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卡片各一张,课件。
学具:每人一个信封,装有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面积。
出示中国地图,比较哪些地区比较大哪些地区比较小,引出“面积”。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面积。
1.认识物体的表面,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知道物体表面有大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认识封闭图形,比一比,知道封闭图形有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归纳完善面积的概念,结合实例说一说,什么是面积?
(二)比较面积大小,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活动一:比较黑板面面积和课桌面面积的大小——观察法。
2.活动二:比较《数学》课本封面面积和《长江学案》封面面积的大小——重叠法。
3.活动三: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1)学生探究,发现用观察法、或重叠法进行比较,均不能准确判断谁大谁小。
(2)自由发言,讨论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引出摆拼法——选用一种图形作为单位摆拼进行测量比较。
(3)学生提议用小三角形、小圆形,小正方形来测量,课件分别进行演示,并提问:同学们观察一下,你们所提议的方法能测量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比较一下哪种图形摆起来更方便更合适?
(4)通过拼摆测量,得出结论:用正方形摆起来更方便更合适,所以我们一般选择用正方形来测量。
(5)用正方形测量比较几组图形大小,得出结论:要准确比较面积的大小,标准要统一,要选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
(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引出面积单位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拼摆测量,我们知道了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时候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
2.学生自学,提问: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它们是怎样规定的?
3.汇报检查自学情况。
4.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1)认识感受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是怎样规定的?拿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看一看,感受一下。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比一比测量一下手指甲、橡皮的面积。
(2)认识感受平方分米。
拿出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看一看,他的边长是多少?用手比划出1平方分米的小框,感受一下1平方分米的大小。找一找生活中或者你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3)认识感受平方米。
请同学们凭感觉比划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再和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比一比,有什么感受?估计并测量1平方米的纸面可以占几个人?
五、归纳小结,揭示课题。
我们今天认识了什么是面积?知道了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
六、巩固练习。
我们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一下生活中的问题吧!
1.填上合适的单位。
2.马小跳的日记。
七、评价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3.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经历观察、填写、思考等学生活动,感知乘、除法的关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来验算除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听算20题。
2.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得出验算方法。
出示:18X6=108
46X7+3=325
3.比较一下,上下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学生得结论教帅板书:商X除数二被乘数
商X除数+余数二被乘数
二、新授
1.验证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指板书问:是这样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出示例4。
教帅巡视指导。
你们验证的结果怎样?
2.验证带余数除法的方法。
你是怎样验算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教帅要鼓励学生创新,除数商的一种还可以:
100 — 2 = 98
984-7=14
3.小结。通过上面题目的`联系,请同学们说说除法验算的方法和验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三、练习
1.课本第25页做一?做。你们验算了吗?我们要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2.课本第26页第3题。
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把它分成题目要求的这两类?
一般学生:算出结果再分类。
好学生:看末尾。如果是。或5能被5整除,没有余数,反之带余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
教材简析:
这节课主要教学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方法。例题先让学生按照竖式的一般算法以及其他不同方法算出结果,使学生初步产生学习笔算简便方法的需求,再介绍笔算的简便方法。
设计理念:
学生之前已经学会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及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末尾有0的简便方法。本节课的设计是想让学生在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需要进位)时产生用竖式计算的欲望,在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有效迁移自主探索发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以疑引新
1、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及估算。下面我们进行口算抢答。卡片出示:
21×40 20×34 32×20 22×30 17×60 36×40
思考:他们都是两位数乘整十数,都可以采用同样的计算方法,为什么前4题口算起来容易,而后2题口算有点困难或算不出呢?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出:计算后2题时需要进位。
2、引出课题: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奶牛场里的阿姨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想办法来解决。
(出示主题图)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3、在交流中提出问题:“今天挤的牛奶有多少千克?”让学生说出算式后板书:25×30=
二、自主探索,优化算法
1、探讨算法
⑴问:知识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你能试着用学过的知识方法来算出25×30的积吗?
⑵谈话: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计算方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使用的不同算法。
⑶汇报算法。
2、掌握方法。
⑴谈话:计算25×30时,同学们有的用口算,有的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来计算,这样都可以。
⑵介绍方法:
第一步列竖式。因为0乘25还得0,所以这一步可以不写。这样就先算25×3,列竖式时可以让3与25中的5对齐,把30中的0写在后面。
第二步计算。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25×3得75,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注意乘数 末尾有一个0,那么积的末尾也只能加上一个0。
第三步检验。
⑶问:这两种不同的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列竖式计算?为什么?
⑷小结:以后我们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可以用这种简便方法列竖式。
3、试一试: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题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集体评讲做法,并让做错题的学生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并要求及时订正。
注意积末尾0的处理。
三、巩固新知,综合运用
1、想想做做3
问:题目要的是什么?你怎样比较第一组中的两道题?这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估计一下他们的结果会有怎样的联系呢?(结果可能比较接近)
计算验证。
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比较第二组、第三组的两道题。
小结:果然比较接近。今后我们在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时,可以把其中一个乘数看成接近它的整十数来估算得数。
2、想想做做4
看图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说说是怎样列式的,又该怎样进行估算。提醒学生用约等号连接估算结果。
交流估算方法:
30×20=600 27×21≈600(个)
27×20=540 27×21≈540(个)
30×21=630 27×21≈630(个)
3、想想做做5
出示场景图,让学生说说收集到哪些信息,独立计算后,再指名说说算式,如果学生独立计算有困难,教师重点提问:“20人正好租4条船”能推算出什么?
4、想想做做6
学生独立阅读题目后,先观察平面图,找到方向标,确定图中的方向,再明确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说说怎样标,为什么这样标?
四、全课总结
学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和想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
课本P2—P3
教学目标:
1. 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 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 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3. 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准备:
教具:
挂图、“附页1”图1。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笑笑要到文具店去买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标价牌上的标价是笑笑第一次看到的,她不会读了,想请同学们帮帮忙。
二、 玩中学
1. 创设情境,激活先前的'生活经验,感受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1)出示文具标价牌,学生仔细观察,并将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
铅笔元 尺子元 笔记本元
书包45元 水彩笔元 钢笔元 文具盒12元
(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数那一类中每一种文具的单价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同桌互相检查核对。
2. 观察对比,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1)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并进行比较,说说这组数有什么特点。
(2) 说明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认识小数点。
(3) 简单介绍小数的来历。了解小数的读法,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4) 用小数的形式写一写文具的单价,再读一读。(可以写书上的,也可以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单价。)
(5) 小讨论:小数点重要吗?(小明把笔记本的单价元写成元,会造成什么后果?让学生议一议,交流后汇报。)
3. 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小数,如有的学生说不出来,可留作业,让学生去生活中找一找,下次课前再交流。
4. 试一试。
独立完成“试一试”中的习题,同桌互相反馈。
三、 学中做
1. 写一写,读一读。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自己理解题意,独立完成。注意指导“一张20元的人民币与一枚5分硬币一共是多少钱”这一小题的写法、读法。
2. 完成“练一练”第2题。
四、 做中得
数学游戏。完成“练一练”第3题。
五、 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
2.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准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3.初步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出示:
421×4=
726×7=
285×4=
561×2=
478×4=
要求学生计算出这些算式结果,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2
这是我们在前一节课学过的`内容,但前一节课只算了买3个微波炉要用多少钱。这里还有这么多的商品呢?你能看图提出一些数学问题来大家解决吗?
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第29页看着第4题,请你帮助这些小动物判断一下,它们的计算究竟对不对?如果有错,错在什么地方?又该怎样克服呢?
2.教学练习五第5题
(1)让学生在书上计算出结果,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3题。完成后集体订正。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第7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一、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索队列中蕴涵的数量关系与比赛中的搭配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意识。
二、教材分析
体育中的数学是通过研究体育中体操队列与安排比赛场次的问题,将基本的数量关系与组合问题融合在一起。通过体操队列的变换队形,探索行数、每行人数与总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突出表现为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安排比赛场次来研究组合问题,探索运用图示、列表、计算、连线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有序思考。
教材将两个知识点与学生接触较多的体育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解决两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获取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体现数学的实际价值。
三、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一年一度的体育节要到了,体育节中会遇到好多问题,为了让同学们在体育节上有出色的表现,我们先来解决一些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师:说一说在体育节上可能会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新课
1.比赛项目一:体操表演
(1)(出示图片)这是我们年级体操队彩排时的队形,如果要变换队形站成4行,每行要站多少人?
(从队形可以看出,这个体操队有6行7列,总人数为67=42(人),要站成4行每行人数应为424=10(人)2(人),每行可以站10人,另外两个人可以在前面领操。)
(2)如果站一个方队(正方形队伍)可以怎样做?
(队伍有6行7列,要站成方队,可以去掉一列或是增加一行。观察图片。)
(3)为了出场时的队形是方队,我们只出场36名队员,他们可以站成一个几行几列的方队?
(方队的行列相等,因为66=36,因此所站成的方队是一个6行6列的正方形。)
(4)在表演过程中要不断变化队形,这个方队可以变成哪些长方形队伍,请你找一找?
(因为无论怎么样变化,总人数36不变,136=218=312=49=36,所以可以站成1行36列、2行18列,)
(5)把结果整理填写在书中的表格内。
2.比赛项目二:拔河比赛
(1)四年级的1,2,3,4班要进行几场拔河比赛。
(1班和2班,1班和3班,1班和4班,2班和3班,2班和4班,3班和4班。)
注意:进行过一次比赛的两个班级不能重复。
(2)能不能用一种更加简单的方法来表示。
①可以用连线的方法。
②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3+2+1=6
③还可以画线段图。
(3)提供列表格的方法,请同学们根据表格来说一说这种方法的含义。
(在表格中,两个班级交叉的表格代表两班之间的一场比赛,自己班级和自己班级不能比,用斜线划去,而斜线将表格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代表各班之间的比赛,而另一部分是重复的,舍弃。)
(三)作业
1.如果我们班的学生要站成方队,可以怎样做。
2.完成教材77~78页的问题。
四、教学反思
研究体育中的数学问题,目的就在于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每一个教学契机,让学生经历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体操表演中,要站成4行后又余2人,我请学生将数学问题的解决与生活中的'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进行实际设计,怎样站才能更美观呢?学生设计出让这两个人领操,给人感觉此举很有意义。在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还关注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突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学生的内在潜力是无限的。在比赛中列表格的方法对学生来讲偏难,但通过呈现方式的改变,将表格放手交给学生,请他们来分析这种方法的道理,在探究表格意义的同时,学会用列表格的方法解决搭配问题,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70~7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结合创设的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问题的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
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会用分数表示整体的一部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利用分数表示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整体中的一份或若干份。
教具准备
小红花7朵,饼图1张,多媒体课件一套。每人准备红、黄、蓝色彩笔各1支,活动报告1份,小正方形9个,饼图1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
生:喜欢。
师:今天是鹿弟弟的生日。我们一起看看鹿妈妈是怎样给鹿弟弟过生日的。
课件出示:鹿妈妈给鹿弟弟过生日的情境,鹿妈妈先端上一张饼,四个鹿姐姐和鹿弟弟互相谦让谁也不抢着吃,最后还是聪明的鹿弟弟想出了分饼的办法。
师:同学们,你们猜它想的什么办法?
生:我猜它把这张饼平均分成了5份,每只小鹿吃其中的1份。
师:那鹿弟弟是怎么想的呢?
电脑出示鹿弟弟将饼平均分成5份的过程。学生的眼神由好奇到欣喜,他们为自己和鹿弟弟的意见不谋而合感到高兴。
师:鹿弟弟和同学们想的一样,大家都满意地吃到了饼,接着又发生了什么呢?
课件出示:鹿妈妈再次端出刚恪好的一大摞饼,鹿弟弟感到为难。
师:怎么第一次分饼那么容易,而这次就有些为难了呢?
生:学生不约而同地说太多了!“
师:刚才分的是一张饼,分一张饼用分数表示我们学过吗?﹙上节课学的)现在要分的还是一张饼吗?(不是﹚那是多少?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描绘着”一摞饼、一些饼、一堆饼、一打饼……“。
师:分这一摞饼怎样用分数表示呢?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分一分﹙二﹚”。(板书:分一分﹙二))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通过两次分饼这一新旧知识的对比,引出学习任务,毫无雕琢之感,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去。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一﹚探究分饼问题。
课件展示:把一摞饼展开变成5张。
师:这5张饼平均分给5只小鹿,每只小鹿能得到这些饼的几分之几呢?下面请同学们亲自动手去分一分。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汇报结果。
生:我把这5张饼平均分给5只小鹿,每只小鹿得1张饼。﹙同学们点头表示赞同)
师:好,1张是这些饼的几分之几?(1/5﹚还是这一张饼的1/5吗?(不是﹚那是谁的1/5﹙是这5张饼的1/5﹚。
师:你们会写吗?
设计意图:在师生的问答交流中,加深学生对群体的认识。在写分数的过程中复习分数的写法,分子分母的名称及各自表示的意思。
师:那么1/5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把这些5张饼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些饼的1/5。
师:1只小鹿吃了这些饼的(1/5﹚,那么2只小鹿吃了这些饼的几分之几呢?(2/5﹚谁的2/5?2/5是什么意思?
师:2/5里有几个1/5呀?
学生边说教师边配合电脑演示数的过程:1个2/5,2个1/5。
师:3只小鹿分到了这些饼的几分之几?(3/5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左边同学当老师,右边同学说一说,如果他说对了就点点头,如果需要纠正就悄悄地告诉他。﹚
师:4只鹿吃了多少?﹙4/5﹚4/5的意思是什么?右边同学当老师,左边同学说一说。
师:还剩多少?1/5把剩下的1/5给鹿弟弟,到现在它们一共吃了这些饼的几分之几?(5/5﹚吃了5/5也就是吃了多少?
学生异口同声:所有的饼。
设计意图:把5张饼平均分成5份,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并不难,而理解将群体平均分如何用分数表示以及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应该是本节课的难点。在学生充分经历了分饼过程的基础上,请学生依次说一说一只小鹿、两只小鹿直到五只小鹿分到了这些饼的几分之几,学生结合分饼的结果,依次说出了1/5、2/5、3/5、4/5……重点研讨了每个分数表示的意思。教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强调了是五张饼而不是一张饼的五分之几,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要分的是一个群体,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师:你们想想第一次分饼和第二次分饼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次分的是1张饼,第二次分的是5张饼。
生:第一次得到的是1块饼,第二次得到的是1张饼。
师追问:为什么第一次只得到一块,而第二次却得到一张呢?
生:这是因为两次饼的张数不同。
师进一步追问:那怎么都能用分数表示呢?
生:不管是分一张饼还是分几张饼都是把它们平均分成了五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所以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那么鹿弟弟觉得第二次分饼比第一次分饼难,难在哪?是难在它不会平均吗?(学生摇头﹚那是难在哪呢?
生:难在这饼一多,它就不会把分得的结果用分数表示了。
师: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棒了!你们善于观察和思考,能够在分饼这样极其平常的'生活小事中发现数学问题,这是一种多么好的学习习惯啊!
师:同学们表现得这么好,我要发奖了,老师决定把这1朵花奖给发言积极的同学。先奖给谁呢?
话音刚落,大家异口同声地喊出了刚刚发言的那个女生的名字。师:你是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老师决定奖给你这些花的1/7。谁来给她颁奖?
学生高举着自己的小手,老师请了一位胖乎乎的小男孩,他从7朵花中小心翼翼地取下了一朵。
师:这么多花你怎么才取一朵呀?
生:您不是说取这些花的1/7吗?
师:1/7就取一朵?
生:1/7就是把这7朵花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一朵花呀?
师:同学们,你们看他也很了不起,学过的知识马上就能灵活运用。
小男孩满脸严肃,郑重地给同学颁奖。大家用羡慕的目光注视着,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设计意图:在这里安排颁奖的环节,得到花的同学为自己的突出表现感到骄傲,颁奖的同学为自己能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到高兴,智慧花始终激励着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活动,几朵普通的小红花起到了评价和巩固所学知识的双重作用。
﹙二﹚数学活动。
师:刚才我们帮助小鹿解决了问题,下面给同学们一些时间,通过自己的活动,发挥自己的智慧,写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分数,好吗?
师:拿出老师课前发的一张活动报告﹙如下图)和一个装有9个小正方形的小信封。请同学们给这9个小正方形分别涂上红、黄、蓝3种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的个数不限,你们可以先商量一下再涂色,涂完后把这9个小正方形摆在这个圆圈(活动报告中的集合圈)里,然后认真思考填写下面的活动报告,填完以后可以再说说你们写的分数的意思是什么。
活动报告:
教师说的过程中,屏幕同步显示“涂色、摆放、填写、交流”,学生每一步操作目的明确,指向清晰。
小组合作:各小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三人每人负责一种颜色,还有一人负责填写活动报告,交流的气氛非常热烈。
设计意图:这里没有指定涂色个数,孩子们想出了多种不同的涂色方案,他们的思维在交流和碰撞中不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学生真正成为了知识的探究者。
学生在充分交流后,个个举着小手期待着能代表自己的小组进行汇报,我在充分了解了学生涂色方案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先请涂色个数分别为1、4、4的小组,被叫到的同学自豪地走到投影仪前宣读他的活动报告。
大家认真倾听着,仔细看着这个同学的活动报告,念完后他就把目光转向了我,期待着我的评判,我示意他征求同学的意见。
师:这几个分数的意思你都清楚吗?(他点头示意)那么把机会给大家,我们请同学说说好吗?好,你来提问,我这有8张书签,如果他们的回答你满意就送给他一张,如果不太满意可以请其他同学给他补充或纠正,把书签送给那个听得特别认真的同学。
设计意图:在生生的相互交流中,再次巩固了分数的意义,同时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
师对提问的同学说:你表现得非常棒!老师决定把剩下的书签都送给你。
师:老师原来有几张书签?你给了同学多少?你有多少?他们得到了所有书签的几分之几?你得到了所有书签的几分之几?你们谁得的多?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巧妙设计看似奖励,却又在奖励中挖掘了新资源,一物多用,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在不经意间将知识进行了拓展、延伸。
师:其他组看看你们的活动报告,还有和他们组不一样的分数吗?教师有意识地请上两组同学,他们每种颜色都涂了3个,在两位同学念完活动报告以后,引导学生观察“你们看他们两人的活动报告,每种颜色的个数﹙相同),可写的分数却(不一样),一个是﹙3/9﹚,一个是﹙1/3﹚,他们到底谁写的对?”
填3/9的同学马上站出来自信地说:我觉得我们组填得对,3/9表示把这些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每种颜色是9份中的﹙3份)。
另一个同学不服气地争辩:老师,我觉得我写得也对,我把每种颜色看成一组,一共三组,每种颜色是三组中的一组,所以可以用1/3表示。
生:我知道他的意思了,大家看,1/3就表示把这些正方形平均分成﹙3份),每种颜色是这3份中的(1份),所以用1/3表示。
这时课件展示:将9个正方形按不同颜色平均分成3份,圈出了其中1份。
﹙孩子们兴奋地叫道“哦,原来是这样”,“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
师:由此我们也可以想到,分数与平均分的份数和取得的份数有关系吗?(有)
﹙这时教师及时奖励给了两位同学剩下6朵花的1/3,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操作、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学生在这一系列操作活动中,运用了自己的智慧,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师:鹿弟弟过完生日觉得自己长大了,它在家里收集了一些信息,提出了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回答,你们愿意试试吗?(愿意)
花瓶中有1朵红花,4朵黄花,鹿弟弟:红花占这些花的几分之几?
再添1朵红花,现在红花占这些花的几分之几?
2个红苹果,6个青苹果,鹿弟弟:红苹果占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青苹果占所有苹果的几分之几?
糖罐中有12块糖,鹿弟弟:你能圈出这些糖的3/4吗?
师:鹿弟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它善于观察,在自己的家里找到了分数,提出了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在我们的教室里找到分数或者也和鹿弟弟一样提一些问题请同学们回吗?
﹙学生结合教室中的资源,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发现的分数)
师:看来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都能找到分数。
小游戏:猜多少。
A、B两个盒子里都放着橡皮(数量不同),请上两位同学各自拿出自己盒子橡皮数的+后,让同学猜“他们手里的橡皮是否一样多?”进而引发思考,“都是1/2,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都用1/2表示?”
﹙适时奖励剩下4朵小红花的1/2﹚
师:最后还剩两朵小红花奖励给谁呢?
﹙学生争抢着“我要,我要……”)
师:你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整个学习活动,给老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决定把最后这两朵小红花奖励给全班同学。
设计意图:再次为学生提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机会,达到及时巩固,将知识学活、用活的目的。同时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棒!想一想,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意义,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能计算平均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的特征,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你乘车买票吗?六岁以前买票吗?你对乘车是否买票这方面的常识了解吗?我们把1.2米这条线叫“儿童乘车免票线”。看,就是这条线,经过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六岁以下儿童乘车免票线为1.2米。你知道怎么去确定这个标准吗?调查谁?如果数据来了,有高的,有矮的,如何处理?让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然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均数。)
二、探究新知,自主构建
(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上个月我校开展了保护环境,争优环保小队活动,我班成立了三个小分队:快乐队、天使队、阳光队。
1、相同数据,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代表性。
出示快乐队数据:宁宁12个,丁丁12个,冰冰12个。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表示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用哪个数比较合适呢?
小结:快乐队每人都收集了12个矿泉水瓶。12能代表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
2、不同数据,深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出示天使队数据:小红12个,小兰14个,小丽11个,小明15个。
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现在,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据代表第二小队每人的收集情况呢?14能代表吗?12呢?(如果每人同样多就好了)怎样把他们的瓶子变成同样多?
小组合作学习,用学具摆一摆。并在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把它们变的同样多的。
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
生1:可以移动瓶子,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然后每个人就一样多了。(刚才这些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生2:计算的方法(14+12+11+15)÷4=1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先把四个人的瓶子数合起来,再平均分给四个人)为什么要除以4?除以3可以吗?4表示什么。括号里的表示什么?关系式:总数量÷份数。板书:先求和再平分)
总结:其实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求和再平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原来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数叫做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3、追问中理解平均数的虚拟性。
继续看天使队的收集情况:13是小红收集的数量吗?是小兰收集的数量吗?是小明收集的数量吗?
13到底是什么呢?是哪个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数量吗?
小结:13是天使队平均每人收集的数量。它代表天使队收集矿泉水瓶的一般水平。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快乐队每人收集12个,用12代表每人的收集数量;天使队每人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代表呢?学生体会到:都不合适,如果和快乐队一样,每人同样多就好了。通过移多补少或求和平分,用一个虚拟的13来代表。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慢慢体会平均数良好的'代表性。在追问中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虚拟性特征,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出示阳光队收集矿泉水瓶统计表。阳光队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情预设:
生1:快乐队收集了36个,天使队收集了52个,阳光队收集了60个,第三小队收集的多。
生2:他们人数不同,这样不公平!
生3:人数不同,应该比较平均数。怎么求阳光队的平均数呢?
学生列式:(13+11+14+10+12)÷5=12(个)
12代表什么?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
小结: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作比较更公平!
平均数13能代表天使队的一般水平,12能代表快乐队、阳光队的一般水平。(板书: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设计意图:人数不等,哪个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学生清楚:比总数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每队收集的一般水平,所以用平均数作比较更公平。从而加深对平均数作用的理解。)
(三)思考交流,理解平均数的敏感性
如果阳光小队的王林收集的瓶子变多了或变少了,平均数会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平均数就是这么敏感!这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发生变化,都能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结合平均数观察表格,平均数处于什么位置呢?
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可以代表一组数的一般水平,而且知道平均数在值和最小值之间,相信大家对平均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首尾呼应,引起共鸣。
相关部门是怎么确定这个儿童乘车免票线的呢?和你们想的一样,相关部门就是参照了平均身高确定免票线的。据统计:6岁男童平均身高119.3厘米,6岁女童平均身高118.7厘米。
看来,平均数的作用真不小,连确定免票线的高度都可以参照它。
(五)联系生活,体会平均数的用途。
生活中在哪儿用到过平均数呢?出示平均数资料。如果学校订做校服,用平均身高订做可以吗?平均数的用途很广泛,可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应用拓展,巩固提高
1、小明家每人每天月平均用水量是多少?
在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为3千克,你知道3千克的水有多少吗?
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则信息。
请选择正确答案。(2)第(1)式和第(3)式分别求的是什么呢?
小刚家平均每人每天用水88千克,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3千克,比较这两个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2、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游泳池平均水深只有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小明站在游泳池里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回顾反思,结束全课
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收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说一说。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教案03-23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07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07-06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07-07
人教版下册三年级数学教案02-16
三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02-15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01-14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新版01-28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11-10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