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伍尔夫及意识流小说;
2.阅读小说,初步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征;
3.感知主人公意识流动的过程;
4.分析小说意识流的表现手法,语文教案-墙上的斑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伍尔夫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也成了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今天,我们来赏析她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看看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有什么不同。
二、简介伍尔夫及意识流小说
教师可以根据扩展资料中的相关内容来简介作者及意识流小说。重点可放在对意识流小说的介绍上。
三、初读小说,整体感知
揭示:这是一篇很奇特的小说。女主人公冬日平坐在壁炉前吸烟,透过烟雾,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她反复猜想着它是什么,于是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它究竟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借此显示精神世界纷繁复杂的意识流动。作者一惯认为,艺术的任务不是再现客观世界,而是表现客观世界在人的心理意识中的反映,表现感情、感觉、联想、想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种艺术主张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再读小说,探究小说写法上的特点
教师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片断,并加以分析,最后,在学生发言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要点:
1.《墙上的斑点》通篇是内心独白。“我”看到墙上有一块黑色的“污迹”,意识就随之飘逸开去,后来发现,这一污迹原是一只蜗牛。这一斑点是蜗牛或别的什么,在小说中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客观事物“蜗牛”充当了“我”意识转向的契机,使得“我”把表面上那些互不相关的零碎的思绪连成一体。
2.“我”从看到船上有一斑点引发了一连串漫无边际的自由联想。想到人生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第二课时
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对比
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回忆曾经阅读过的小说(以教材中的为主),并让学生对某一篇传统意义上的小说进行分析,然后大家针对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其间可让学生诵读相关段落。之后教师总结如下:
1.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墙上的斑点》。它常常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的意识流动。《墙上的斑点》描写主人公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剖析内心的奥秘,把探索的注意力凝聚在人物的灵魂世界。此外,意识流小说主张取消作品的故事情节,让人物自己直接展开自己的意识活动过程。在意识流小说里,即使是描绘环境、外貌、举止和性格,都不是作家从旁叙述,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回忆、体验、感知和想象表现出来。
2.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艺术特征。自由联想包括事实与梦幻、现实与回忆的相互交织,来回流动。意识流小说家直接从弗洛伊德那里吸取了“自由联想”的理论,把它们作为自己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一般正常的联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意识流小说家在运用自由联想时,却表现出意识流动的跳跃性、随意性和突兀多变、无规则的特点。《墙上的斑点》写主人公看到墙上的斑点,思绪就“一哄而上”,想到人生的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这一连串的“自由联想”展现了主人公头脑中意识流动的随意性、跳跃性。
3.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特点。传统小说的回忆倒叙,虽然也有将时序颠倒、打破时空界限的,但在具体“回忆”的那段时间,时序依然是正常有序的。意识流小说则不同,它们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时,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倒置,甚至互相渗透,而导致作品在时间与空间上形成多层次的结构,颇具立体感。意识流小说的“回忆”是大量的,而且常常是许多回忆互相冲击碰撞,用以显示人物意识活动的突兀变化。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主人公的遐想,“斑点”成了主人公从一种思绪转向另一种思绪的中间媒介,从而使描述符合心理轨迹,使作品浑然一体,具有内在的和谐。
4.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认为“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刺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会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他们的作品也就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她呼吁:“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搞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不管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的痕迹吧。”
探究活动
从《墙上的斑点》看意识流小说的诗意美
研究提纲:
(1)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2)《墙上的斑点》的语言美(诗性语言)
(3)《墙上的斑点》的结构美(诗性结构)
(4)《墙上的斑点》的想像美(诗意想像)
(5)意识流小说中的诗意美集中体现在《墙上的斑点》中的“三美”
参读书目:
(1)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
(2)戴维·洛奇著,王峻岩等译《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3)金开诚《文艺心理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4)伍尔夫著,刘炳善译《书和画像》,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交朋友。懂得与人交往时,在考虑自己的需要时,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字的音与形,正确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感悟本文揭示的道理,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交朋友,与人交往时,在考虑自己的需要时,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
2、领悟“征友启事”因内容的不同引起不同的结果。
教学准备:
生字卡、投影仪,录音机,小黑板及各种动物的头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朋友吗?他们都是谁啊?有朋友的感觉怎么样?
2、是啊,有朋友的`感觉真好。有一头小牛,它也想有个朋友,它写了一个“征友启事”,板书课题:征友启事。
3、随课题识字:你怎么记住“征”和“启”的?
明确:学生自由说,指名读,齐读。
二、除读课文,随文识字。
1、你们平时是怎样把课文读熟的?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句子读不通怎么办?
学生回答预想一:有空闲的时间就会多读课文。
学生回答预想二:不认识的字我会查字典。会在理解句子意思的情况下读通句子。 2、学生自由汇报,教师小结学习方法。
3、按照你们刚才所说的方法自由读课文。
4、师范读课文。
5、同桌互相读,读的好的,夸夸他。读不好的,帮帮他。
三、检查反馈,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生字宝宝从课文里面跑出来了,小朋友们你们好认识它们吗
明确:这一部分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认读,如开火车,指名读,去掉拼音直接读。
2、游戏巩固。
(1)给动物挂牌:出示小牛、猎狗、马,花猫的图片,指名上台在图片下贴上相对应的生字卡片。
(2)猜字游戏:老师和学生互相出字谜。
四、朗读课文。
1、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你在读课文中学会了哪些词语?找出来和同桌一起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通读课文,互相质疑。
1、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这个小牛到底有没有找到朋友呢?是怎样找到朋友的呢?小组同学分工再读课文。
明确:一个同学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并思考。你懂得了什么,用你读懂的考考别的同学,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2、引导学生提问,相互答疑。
补充:启事—为了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
二、知道朗读,边读边悟。
1、谁找朋友?为什么要找朋友?文中怎么说?
学生回答预想一:小牛要找朋友,因为小牛很孤单。
学生回答预想二:小牛很孤单,一心想找个朋友。
明确:指导朗读第一句。理解孤单,并说一句话。
2、为什么这两次的征友启事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呢?
明确:比较两次征友启事的内容,出示小黑板,左右各一个启事。
(1)指名学生分别读两则征友启事。
(2)说说两则启事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预想一:一个是做到‘以上几点,一个是做到其中一点;还有或者。
(3)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则启事的?
(4)在读中引导理解词语:朝夕相处兴致勃勃闷闷不乐
3、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小动物看到第一则启事,有什么反应?他们看启事后是怎么想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你能试着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
学生回答预想:它们兴致勃勃的来,闷闷不乐的离开。
三、情境表演,加深感悟,拓展延伸。
1、分小组合作表演。
2、通过两次征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预想:我们交朋友的时候,不能对朋友要求太多,条件太高,否则,我们就交不到朋友。
板书设计: 10征友启事
第一次 第二次
……以上几点 ……其中一点
垂头丧气 闷闷不乐 兴高采烈
没有朋友 和大家玩起来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10个生字,会读文中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关爱他人的情感教育。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生字头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播放动画片,《木偶奇遇记的片断》)师生一同欣赏。
2、让学生讲一讲看到的情景。
3、师:从中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木偶奇遇记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勾画出来,小组内互相解决。
2、检查部分学生生字识记情况。
3、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三、理解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小组内将不懂的地方进行处理探究。
4、教师将归纳的问题进行导引解决。
四、拓展延伸:
皮诺乔和爸爸逃出鲨鱼肚子了吗?他们后来的命运又如何呢?续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
五、书写生字:
语文教案 篇4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多彩的秋天”来编排,共选入六篇课文(古诗有两篇),体裁多样,内容十分丰富。整组教材以秋天为主线,在赞美秋天、讴歌秋天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识字1》收集了描写秋天的景色、气候和丰收景象的三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有些词语对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较生僻,也较难理解,可结合具体情景画面进行教学。真正理解了词意,用心来感受,会觉得这些词真的很美。
《秋天的图画》是一篇足足百字的小文。文章虽短,却勾画出了一幅秋天山野的美丽图画,道出了劳动创造美的真谛。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来描写,在色彩的搭配上以金黄、火红为主色调,简单几笔,便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的'喜悦心情描绘出来了。
《黄山奇石》一文描述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黄山上创造了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奇石多因其外貌而得名。而且一块奇石,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篇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科普小作品,它以拟人的手法、韵文的形势表现出来,读来琅琅上口。让孩子们在领略植物王国的奇事的同时,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奇妙。
《古诗两首》选取的是苏轼的《赠刘景文》和杜牧的《山行》,是两首描写深秋时节美景的古诗:荷已尽,菊已残,但橙黄橘绿;百花谢,枯叶飘,但枫叶似火。触景生情,诗人怎能不提笔抒怀呢?
《语文园地一》鼓励孩子们由文中走进生活,走进秋天,走进大自然,去发现美、创造美、展示美!
【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61个生字。会写42个生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从文字中发现美,在头脑中浮现美,在朗读中表现美,用心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3、了解秋天景物的特点,知道秋天里事物的变化,喜欢观察秋天,喜欢秋天这个季节。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积淀美,并付诸实践。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总结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进行自主识字的展示和交流,激发学生课外自主识字的兴趣。
2、通过学习课文和实地观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秋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单元教学建议】
1、注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成就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3、语文实践活动要跟课内所学的东西有一定联系,形式要活泼多样,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表现力。
4、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说话练习,激发兴趣,勾起话题,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注重培养学生说话能力。
5、打破传统古诗文教学逐字逐句讲解的做法,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让学生自读自悟。古诗文重点放在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上,诗的意境则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自己理解和感悟。
【单元教学时间】
识字11课时
1、秋天的图画2课时
2、黄山奇石2课时
3、植物妈妈有办法2课时
4、古诗两首2课时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形近字的比较,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通过积累、运用词语,丰富学生的语汇仓库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指导书写6个汉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4.通过阅读欣赏,了解《泊船瓜洲》“绿”字用词的绝妙。
5.编写《狐假虎威》课本剧,培养学生想象、编排和语言创作、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积累词语和选词写话。
2.了解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用字的绝妙之处。
教学难点
根据寓言编写课本剧。
教学准备
一个课本剧范例、幻灯片、投影仪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
1.自由读题中的汉字,看看每组两个字有什么异同。
2.讨论交流:你有什么好方法分清并记住它们?
3.给这些字分别组一、两个词语。
二、词语超市。
1.自由读词语。
2.讨论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只需说出大意即可)
3.用超市里的一、两个词语说话。
4.再读词语。
5.抄写词语。
三、选词写话。
1.读词语。
2.找出这些词语之间的联系。
3.选词说话。
鼓励学生尽量用上更多的词语使意思表达更生动、具体。
4.把自己选词说的`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写字板。
1.认读写字板中的汉字。
2.观察每个字各个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交流:
(1)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怎样写最美观?
4.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傻”“糊”“惭”“懂”的书写笔顺及间架。
5.学生练写。
6.优秀作品展示。
二、阅读欣赏。
1.自由阅读短文。
思考: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讨论:
(1)你从短文中知道了什么?
(2)王安石在创作《泊船瓜洲》时对“绿”字先后作了哪些改动?
(3)为什么说“绿”字用得好?
(4)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4.小结:一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带来的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了出来,用在这里可谓是点睛之笔。难怪数百年来,无数诗人、评论家不断称誉这个“绿”字改得好。我们从《王安石改诗》这个故事明白一首诗,一篇文章都需要作者倾注大量心血,需要对字、词、句进行精心地锤炼方可成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交流中能准确地使用语言文字,更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5.读背《泊船瓜洲》。
第三课时
一、复习回忆。
回忆《狐假虎威》的内容,指名讲故事。
二、指导编演课本剧。
1.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编演剧本。
(1)挑选演员,分配角色。
(2)设计人物对话。
(3)指导制作道具,选配乐曲。
3.分组合作编写剧本。
三、表演课本剧。
1.小组内表演。
2.选择优秀的小组在班级中表演。
3.评议。
4.小组内再合作表演。
第四课时
一、指导编写剧本。
1.了解剧本的格式。
剧本,与平常所见的文章表达形式不同:一般在开头,先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剧中人物和布景等,然后写人物对话。故事中情节的发展变化,人物的动作、感情、语气等,一般都在括号里用小字注明。
2.出示剧本范例,学习编写剧本的方法。
二、把自己编写的《狐假虎威》剧本写下来。
三、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四、交流评议。
拓展资料
“推敲”的故事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住在京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定不下来,便在驴背上吟咏,伸出手来做推敲的姿势,看到他这样的人都很惊讶。当时韩愈作代理京城地方的长官,正带着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地走到韩愈仪仗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作着手势。这样一下子被左右的侍从推到韩愈面前。贾岛如实地回答说出所得的诗句,不知用了“推”还是用“敲”字无法确定,所以思想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马思考了好一会儿,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于是两人并排骑着驴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呆了好几天,韩愈因此与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 朗读感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品味语言,学习运用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读议结合,学习保尔的革命人生观,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真正感悟生命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1.品味课文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和哲理性抒情。
2.感悟学习保尔的革命人生观。
【课时】1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查资料把握小说文体知识,小说的定义及三要素。分析小说的一般方法。
2.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交流,你喜欢的情节或人物并阐明理由。概括,这部长篇小说描写,歌颂的是什么?概括与课文相关的情节。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可查工具书)并根据阅读实际补充在后面。
踱 着步子( ) 碌 碌无为( ) 岔 路口( ) 高 耸( )
如 茵 ( ) 空 寂 ( )
( )( )( )( )( )( )
4.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可查工具书)并根据阅读实际补充在后面
阴郁: 幽思:
高耸: 茵:
碌碌无为:
5.本文题目《 》选自 《 》该书是根据前苏联作家( )根据( )创作的体裁( )文中主人公的名字叫( ).关于作者情况( ).
6.快速阅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
7.摘抄并背默课文中,既是激动人心的内心独白,发人深省的格言,又是直抒人物赤诚心怀更是千千万万革命青年的座右铭的段落。
8.朗读课文2-3遍,把你阅读时遇到的问题,疑问写在下面,课堂上交流.
课堂学习
一.情景导入: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翻开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铿锵有力的话语又一次在耳边回响,一种莫名的力量再次从心中升腾.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再一次体味,飞越时空,超越国界的保尔精神.
二.自主合作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
2.交流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
3.朗读课文自主完成.
(1) 保尔在什么场合思考这种人生的哲理?边读边画出人物行踪的句子,划出环境描写中表示肃杀气氛和新春气氛的语句抄写在集锦本上。思考,全文按照( )的变化来展开叙述,用( )描写渲染气氛并通过( )描写来发表议论。
(2)保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完成句子.
保尔是一个 的人,因为 .
4.交流点拨,精读课文,深入思考:
(1)文章的环境描写渲染了哪两种不同的气氛?
(2)本文进行了双重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眼中的保尔.
三.点拨讲解:
1.学习方法指导:
小说文体知识,小说的定义及三要素。分析小说的一般方法。环境描写的作用.心理描写
2.板书设计
生命的意义
小 人物 : 保尔
心理描写
环境 : 渲染气氛
铺垫作用
说 情节 : 所见所思
四.练习测评 :
听读后,自己大声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七段探究下列问题:
1.文中哪些词语表明保尔对生命的珍视?
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抒发了保尔怎样的感情?
3.“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一句意在提醒人们什么?
4本段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5.表明保尔怎样的感情?
6.这是一段富有深刻哲理和浓郁抒情色彩的名言,是保尔缅怀革命烈士,深刻思考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结果,既是对烈士的( ),也是对自己的( )。
7. "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两句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请仿写.
五.拓展提高
1.怎样理解“人,应当赶快生活”?请简要地谈一谈.
2.学习本文后你想到的是什么?(进行心理描写片段训练50字左右)
六.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小学语文教案常用 小学教案语文教案08-20
语文草原教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