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1
学习目标:
1、和同学交流课内外阅读时遇到的具有新鲜感的词句,体会有“新鲜感”的语言魅力。
2、能养成主动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习惯。
3、通过看图、感悟、诵读,理解并体会古诗,积累《所见》一诗。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体会有“新鲜感”的语言魅力,能养成主动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习惯。
难点:
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教法学法:
图文结合讨论交流感情诵读
学习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
生:阅读记录表
学习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一》的内容。
二、交流平台
(一)师:孩子们,老师在读书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很不一样,具有新鲜感的句子。
课件出示: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生自由读句子、指名读、齐读句子。
1、师:这个句子选自我们这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你觉着这个例句什么地方具有新鲜感?和同桌交流交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树枝不摇、鸟儿不叫、蝴蝶停歇突出了窗外的安静。)
再读句子。
3、拿出课文纸,画出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并四人以小组交流具有新鲜感的地方。指名交流。
4、师:遇到这样有新鲜感的词句,我们该如何做呢?
板书:摘抄积累反复阅读
5、抄写积累的有新鲜感的句子。
(二)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篇泰戈尔的散文诗《职业》。师范读。
自由读文,你有什么感受?(职业没有高低贵贱。选择自己热爱的,能为别人做奉献的事业。)
在这篇散文诗里,老师很喜欢这一句有新鲜感的句子。
出示: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1、指名读句子,其他人边听边想:什么地方有新鲜感?
预设:更夫。(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来提醒人们时间的人。)
说了说这句话蕴含的丰富哲理。
2、默读诗歌,画一画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抄写下来。
(三)读一读自己所积累的词句。
师:就像旅行总能看到新鲜的风景,阅读时我们也总能遇到新鲜的词句。在平时的课内外阅读中,遇到这样有新鲜感的词句,不仅要摘抄积累下来,还要反复阅读。
三、日积月累
(一)师:童年是最幸福的,因为童年生活无忧无虑,丰富多彩。老师想请你们回忆一下,你最难忘的童年趣事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告诉大家。
生自由表达。
师:假如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古代,去看那个时候的孩子喜欢玩些什么,一定很有意思。
生读:《村居》师:和你们一样大的孩子在干什么?(放纸鸢)
生读:《宿新市徐公店》师:这些孩子又在干什么?(追黄碟)
生读:《小儿垂钓》师:这个孩子在干什么?(钓鱼)
(二)出示:《所见》
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袁枚笔下的这个孩子在干什么。
2、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师: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顺了,还不算会读。我们还要读好诗歌的节奏。师范读。各种形式诵读。
3、孩子们,请你们看看这幅图,谁能告诉我“牧童”是做什么的?
4、齐读,想想:牧童在干什么?板书:牧童
根据回答板书:骑黄牛、唱着歌、听到蝉叫、闭口站立。
5、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师:孩子们,看,这个小牧童起着黄牛,嘴里还唱着歌,他的歌声怎么样?(嘹亮)从哪儿看出来的?(振林樾)什么意思?(在林中回荡)
小牧童走着走着,忽然听见--蝉在鸣叫。师点明:鸣就是鸣叫的意思。
小牧童听见蝉在鸣叫心里--想要捕蝉。谁来说说“欲”的意思。你怎么知道牧童想要捕蝉呢?立是什么意思?
6、袁枚笔下的牧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悠闲自在、机智聪明、活泼可爱)从哪儿感受到的?指导朗读。读出他的--
7、师:这首诗很简单,我相信你们很快就能背诵下来。自己先试着背一背吧。
指名背。齐背。(节奏)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2
【学习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课前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讲名人故事时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讲名人故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
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四、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第二课时
习作 指导
一、交代任务
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
二、选材构思
1、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个留给你较好的印象?概括介绍一下,口头填写下表。
人 物该人物给自己的印象李四光 遇事爱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宋庆龄 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坚决做到。
2、该人怎么会留给你这样的印象的?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写的事?
引导学生围绕给自己留下较好印象的人展开回忆,提示要介绍值得写的事──值得宣传介绍的、值得他人学习的事。
3、我们就来把这件事写下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事情发生的时间 事情发生的地点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三、动笔起草
1、下面就请大家动笔打草稿,把自己熟悉的人身上值得写的事写下来,注意着重写清楚该人在这件事中的举动、表现。
2、学生动笔写草稿,教师巡视。
四、修改誊写
1、大家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2、师生共同评议。
3、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4、誊写习作。提示格式及书写字迹要求。
5、写完后找机会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描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样。
第三课时
习作 讲评
一、读文猜人
1、教师挑选几篇以同学为介绍对象的优秀习作,请作者隐去习作中同学名字,向大家朗读,全班同学猜一猜写的是谁。
对被同学猜出了,且公认为描写准确的小作者加以表彰。
2、议一议,为什么该同学没说出名字而我们也能猜出习作写的是谁?
3、请作者介绍为什么能把同学介绍得如此准确、生动?
引导学生明确,要了解一个人平时要多关注他,做个有心人;写作时要用心回忆。
二、再读欣赏
1、请以其他人物为写作对象的优秀习作作者朗读习作。
大家听后议议评评。
2、教师朗读其他同学习作中的一些精彩句段。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
2、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交流发现:
⑴ 指名读句子。
⑵ 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
这三句句子都是写人物说的话的,句子中加引号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说的原话。在引用人物原话时,通常要交代说话者是谁,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这部分内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话语的前边,可以放在后边,也可以放在中间。
3、齐读句子、体会。
4、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
〖日程月累〗
一、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过的一些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迪,从中汲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请各人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3、指名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正音指导。
4、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试着放声读出感情。
5、指名再读,师生评价。
6、齐读巩固。
7、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二、我会填
〖成语故事〗
1、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一个成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了解这样的一些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今天就来学一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2、各自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音认真拼读,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读。
5、同桌间试讲。把故事讲给同桌听,相互学习、指正。
6、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一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就会想到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习艺的祖逖、刘琨。以后说话写作,你想表示珍惜时间、发奋努力这个意思时,就可以用上闻鸡起舞这个成语。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3
教学目标:
1.围绕“高效的读书方法”展开讨论,在交流平台中交流这个话题。重点了解摘抄法的使用。
2.掌握助词“得”的运用方法。
3.了解顶针手法。知道汉字书写中撇和捺的舒展决定了汉字的优美。
4.积累背诵诗歌《采莲曲》。
教学重点:
1.围绕“高效的读书方法”展开讨论,在交流平台中交流这个话题。重点了解摘抄法的使用。
2.掌握助词“得”的运用方法。了解顶针手法。积累背诵诗歌《采莲曲》。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行吗?还记得哪些美妙的风景呢?外出旅行一定要带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
预设:
外出旅行一定要带相机,这样以后可以通过浏览照片,回忆起当时的美妙风景。相机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沿途的风景。
二、交流平台
1.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很多东西读完了很快就忘记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预设:把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
2.读一读交流平台上的话,说一说:关于摘抄你知道了什么?四位同学的摘抄有什么特点?
预设:
摘抄主要是摘抄好的句子,摘抄要归类摘抄,摘抄时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优美的语段要尝试背诵,摘抄时还要注明作者和出处,方便日后查找。
总结摘抄的方法:
(1)摘抄型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
(2)提纲型笔记:将原来较长的书或文章用提纲的形式摘录下来。
(3)感想型笔记:感想型笔记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
(4)评价型笔记: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3.关于读书,你还有什么高效的读书方法?小组交流。
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
预设:摘抄法读背法达标法讨论法脑图法
4.教师总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平时的阅读实践中,摘抄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逐步形成影响自己一生的日积月累的摘抄好习惯,积硅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培养好读书,勤积累,在不断的内外吸收中提高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词句段运用
1.看看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把后两个句子写完整。说说自己积累的这样的句子。
小家伙摔得还挺重。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妈妈累得。
得。
2.说一说你的发现。
预设:我发现这些句子有一个特点:“得”字后面的内容是对“得”前面动词程度的一个补充。
3.进行补充练习。
例如:老奶奶笑得前仰后合。
翠鸟飞得像箭一般。
大公鸡叫得非常嘹亮。
敌人被打得落荒而逃。
4.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例句一: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说一说你的发现。
预设:后一句开头的词语就是前一句结尾的词语。
出示例句二: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说一说你的发现。
预设:后一句开头的短语就是前一句结尾的短语。
我发现加点词语是上一句话的结尾,同时是下一句的开头,我知道这种写作手法叫顶针。
5.顶针句欣赏。
(1)晚会的.灯光,由红变黄,黄变蓝,蓝再变成银,色彩缤纷,真是美极了!
(2)建筑房屋,必须有强固的地基;地基不强固,就不能砌成坚硬的墙壁;墙壁不坚硬,怎能盖成漂亮的楼房呢?
6.你能试着说一个顶针句吗?
学生自由表达。
四、写字有法
1.出示“英、柔、蒙、煤、及、雾、奏、翅”等8个汉字,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书写,重点观察撇和捺的书写情况。
2.发现撇的差异和捺的不同。
预设:并不是所有的撇都是一样的。撇包括长撇、短撇、斜撇、竖撇等,捺包括长捺、短捺、斜捺、横捺等。
3.感受撇和捺在汉字书写中的地位。撇和捺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
五、日积月累
出示诗歌《采莲曲》。
1.领读古诗。
2.翻译诗文,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的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3.按照节奏背诵诗歌。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六、布置作业
1.学生谈收获,总结本课内容。
2.布置作业:背诵诗歌。使用学到的摘抄法做好读书笔记。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4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不同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认识到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2、积累名诗、名句。
3、积累词语,发现其中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区别相同字的不同意义。
2、通过观察发现词语特点,并积累结构相类似的词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
2、感受祖国的迷人风景和物产的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前
学生准备:摘录好描写祖国大好河山、丰富物产的诗歌。
教师:简易课件一个。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谈话导入“我的发现”
1、师:同学们,前面三节课,我们充分领略了祖国山河壮美、物产丰富,也感受了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这一堂课,我们又将深入地感受汉语的神奇魅力。
2、出示两组句子,请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3、读了这两组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4、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5、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海水有深有浅。
深——与“浅”的意思相反。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深——久,时间长。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封——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封——密闭。
6、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你能像课文里一样,也举个例子来说吗?
7、祖国的语言确实神奇,同样的字词,在不同的句子环境中,意思却会有所不同。你还能举出其它的字吗?
8、多音字练习:同样的字词,在不同的句子环境中,意思会有所不同,而且在不同的环境中,相同的字还有不同的读音呢?参{参加人参}数{数学数一数}好{好人好学}难{困难难过}
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学生查字典了解字的多意
学生举例
让学生了解不同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不同,认识到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拓展延伸,开阔视野,感受祖国语言的神奇,丰富。
二读读背背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2、谁能试着读诗句?(指名读。集体齐读。)
3、结合查字典,请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4、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同桌相互背诵。
5、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6、哪个聪明的同学发现了这些诗句的特点?(都是描写景物的)
7、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看谁积累得最多。学生借助拼音读读诗句。
自由背诵诗句。
积累描写景物的诗句。背诵积累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5
第一课时
一、学习“交流平台”。(板书)
1.学以致用。(板书:学以致用)
(1)课件出示。
①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②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③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④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
⑤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
(2)学生试着用上加点的词语说句子,并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①寂静的夜晚我倚在窗前,只听得风儿在和树叶窃窃私语。
②香格里拉不但景色奇异,还有浓郁的藏族民俗风情。
③美丽的花园里,菊花开了,千姿百态,芬芳迷人,争奇斗艳,颜色多种多样——红的,白的,黄的,粉的,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美丽极了!
④妹妹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可爱极了。
⑤透过雨丝我恍恍惚惚地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4)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有关内容,教师小结:在习作中,我们要有意识地用上平时积累的词语。
2.仿说比喻句。
(1)课件出示。
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2)自由读句子,小组交流,了解句子的特点。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句子把群星闪烁比作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像这样的句子叫比喻句。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清楚明白;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在写作中要学会恰当地运用比喻句。
(3)互相交流自己在本单元积累的比喻句,教师小结:
①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②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③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4)仿说比喻句。
鼓励学生自由阅读课本上的有关内容,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说比喻句,师生评议。
1.用上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就在鹿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
(2)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
(3)我用源源不断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4)北宋的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端,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5)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2.读例句,用上下面的事物仿写比喻句。
例句: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1)月亮
(2)星星
(3)太阳
(4)白云
(5)春雨
(6)彩虹
(7)树叶
(8)花朵
(9)水果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1.仿说片段。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有关内容。
(2)教师出示范例:
你可知道,落叶有多么奇妙吗?秋风一吹,千奇百怪的树叶就像蝴蝶似的漫天飞舞,飞累了,就回到妈妈身旁。它们千姿百态,各种各样,有大的,有小的,有单个的,有成串的,有红色的,也有黄色的……
你可知道,天空中的云有多顽皮吗?在蓝宝石般的天空中飘动着像棉花似的云,它们在天空中顽皮的嬉戏着,有时候像一只自由自在的白蝴蝶,悠然地起舞;有时候像一群群小白兔,向前奔跑着;有时又好像一群拖缰的野马,在蓝天下奔驰……
你可知道,初夏时节大自然的景色有多美妙吗?初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从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
(2)阅读范例,先根据要求试着自己说一说,再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4)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评议并小结: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板书:设问引思)
2.学写“寻物启事”。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范文,小组交流寻物启事的格式和写法。
(2)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寻物启事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标题:寻物启事的标题可以有两种构成格式:
第一,由文种名称和缘由构成。如“寻物启事”。
第二,由文种名和具体丢失物名构成。如“寻书启事”、“寻自行车启事”。
(二)正文:寻物启事的正文一般由以下几项内容构成:
其一,写明丢失物的名称、外观、规格、数量、品牌等,同时要写明丢失的原因、时间和具体地点。
其二,交待清楚拾物者送还的具体方式,或注明发文者的详细地址、联络方式等。
第三,寻物启事是求人协助寻找的,所以除文中写些表谢意的话外,还可以写明给以拾到者必要的酬金之类的话。
(三)落款:落款要署上发文的单位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并署上发文的日期。
(3)阅读范文,注意格式,并创设情境试着写一则寻物启事。(板书:寻物启事)
3.注意划横线的部分,照样子写一段话。
你可知道,天空中的云有多顽皮吗?在蓝宝石般的天空中飘动着像棉花似的云,它们在天空中顽皮的嬉戏着,有时候像一只自由自在的白蝴蝶,悠然地起舞;有时候像一群群小白兔,向前奔跑着;有时又好像一群拖缰的野马,在蓝天下奔驰……
4.根据提供的材料写一则寻物启事。
(1)丢失时间:2哦8年5月27日上午早操时间。
(2)失物人:李晓慧。
(3)丢失地点:学校操场。(4)丢失物品:米黄色塑料文具盒一个,内有自来水笔、圆规、三角尺等。
(5)送还方式:请交给中队辅导员老师。
三、作业: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生动的语句。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学习“书写提示”。
1.独立阅读课本上的书写提示。
2.按照提示互相交流,怎样写好课本上的字。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规则。(板书:书写规则)
5.按写字的要求完成填空。
(1)笔画较少的字,要把笔画。
(2)笔画较多得字,要把笔画写得些,缩小笔画。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习生字,准确朗读。
(1)课件出示: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纠正字音,学习生字。
(4)小组展开朗读比赛。
2.简单理解,把握意思。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①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敌军来了,就派将官率军抵挡;洪水来了,就用土筑堤拦截。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也比喻对待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原指不亲历危险的境地;就不能获得成功。现也比喻不经过艰苦实践就不能认识事物或取得重大的成就。)
③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3.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积累的八个字的成语,交流对词语的理解。(板书:八字成语)
6.想一想,填一填。
兵来将挡,
,焉得虎子
眼见为实,
,近墨者黑
7.写几个自己积累的八字成语。
三、背诵读读背背中的词语,课外积累更多这样的词语。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七
交流平台学以致用
词句段运用设问引思
书写提示注意规则
日积月累八字成语
[教学反思]
今天顺利完成了语文园地七的教学,针对教学情况进行简单的反思。
语文园地是引导学生发现,掌握学习方法,积累好词佳句的重要场地。而我们教师要注意的是如何举一反三,让学生根据园地中的提示,做到触类旁通。在这堂课中注意了拓展。如“词句段运用”中,让学生根据对日常事物的观察仿说设问句。再如在学写寻物启事时,鼓励学生创设情境学写寻物启事。通过“举一反三”让学生先自己尝试,在尝试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自我建构。经历曲折是为了丰富经验,使学生能够在反复尝试中收获探究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快乐。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美好的心灵。
过程与方法:
注意考虑所提问题的意义、价值和启发性;提问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中,符合学生思维水平和实际能力;提问应紧扣中心、重点、难点、疑点、关键词语和句段,并使问题系统连贯,合乎逻辑顺序;语言要简明;以思考性问题为主,记忆性问题为辅;要面向大多数及全班提问,必要时,可将问题分为上、中、下三种水平,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答问的机会;注意在学生回答问题间隙给予全面评价,要鼓励多于批评。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1、字词卡片。
2、与课文插图一样的挂图或录像片。
学生准备:
课前对照注释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自主识字
谈话揭题,理解“检阅”:
1、回忆大阅兵仪式。
2、师小结:像这样的,在重大的节日或庆典中,各个方阵以统一的着装,整齐划一的步伐接受国家领导、外国贵宾及广大群众检查观看的隆重的仪式就叫检阅。板书:检阅
3、如果你就是检阅队列中其中的一员,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4、补充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4课《检阅》齐读课题
理解“检阅”的意思。什么叫检阅?那么,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隆重盛大的检阅的场面吧!
1、观看课文教学挂图。
2、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思考,并讨论自己的发现。
3、体会“检阅”一词的意思。
二、合作交流
1、要求:
大声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难读的做上记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词语
出示课件:
俱乐部主席台观众队伍局面
广博截肢拄拐洪亮纠正
沉默羡慕情不自禁鸦雀无声
指名读正音
男女生对读
指导书写:慕截
品字形结构:众磊焱等
1、读课文。
2、试着认读生字。
3、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7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学习“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古诗《滁州西涧》意思。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关键句,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教学难点】
1、学会边观察边思考,学会提出问题,把自己的观察、思考写下来。
2、借助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如何寻找关键句,如何用关键句概括段意呢?
1、(出示课件)
《赵州桥》中的“赵州桥设计得非常精巧”这句话,直接写出了第2自然段的大意。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利用关键句概括段意)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读这句话我体会到有些关键句就是段意。
2、(出示课件)
“有时候,需要对关键句进行改造。如《花钟》第2自然段的第1句话是关键句,把这句话改为“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为什么会不同”就能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我知道关键句有时候虽然和段意有关,但是还需要改一改,才能真正符合段意。
3、(出示课件)
“关键语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如《花钟》第1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2句话,《小虾》第3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1句话。”
关键句的位置是怎样的呢?如何判断是否是本自然段的关键句?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关键句位置不固定,位置可前可后。
预设:主要看看这句话是否与段意有关,有关就是,无关就不是。
4、教师小结:关键句有的'能够直接概括段意,有的是与段意有关,但是需要改变一下,才能准确概括段意;关键句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有时是第一句,有时是最后一句,有时在中间。判断是否为关键句的重点是看是否与段意有关。(板书:关键句与段意有关,位置不固定)
设计意图:
出示交流内容,分析如何利用关键句概括段意,学会归纳段意的方法。
三、词句段运用。
(一)照样子写片段。
(出示课件)
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读下面两段话。照样子写一写你的观察和思考。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这个路口总是很畅通,那个路口却总是堵车。两个路口才相距一百米,差别却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板书:学写观察记录)
2、说一说,小组交流,这次仿写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3、小组代表发言。
预设:要求我们写一段观察记录。
预设:要求把观察时不明白、有疑惑的地方提出来。
(板书: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4、思考,并写一段观察记录。(出示课件)
示例:我用手一碰含羞草的叶子,叶子就马上全部合拢起来,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我一捏又细又长的茎,整条茎就垂了下来,更多的叶子合拢了,好像不敢见人似的。含羞草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这么不禁碰呢?
设计意图:
通过读观察例句,学写观察记录,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边观察边思考的能力。
(二)修改句子。
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回顾上册,我们学习了哪些修改符号?
(有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出示课件)
表示改正表示增补
表示删除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下新的修改符号:对调符号和移动符号。(出示课件)
表示对调表示移动
2、(出示课件)
下面这段话只修改了一部分,读一读,看看还有什么问题,用修改符号改一改。
3、仔细观察修改前后句子,作对比,学习了解修改符号。(板书:对调符号移动符号)
观察一下,这两种修改符号分别有什么作用?分别在什么时候使用?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小结:
表示对调,对调符号,是调整对调位置颠倒相邻的部分;表示移动,是移动符号,位置颠倒、不相邻部分的调整。
4、集体交流,分析句子出现的问题,补充修改病句。
修改如下:第三句话,用移动符号把“用一根小木棍”移动到“我”的后面。第四句话,再用移动符号把“又”移到“我”后面。
设计意图:
认识两种常见的修改符号,并使用它们修改病句,提高了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和准确表达能力。
四、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出示课件)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3、简介:《滁州西涧》是写景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前两句写了涧边幽草和林中黄鹂的优雅景致,后两句写了春潮带雨和野渡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板书:《滁州西涧》)
4、(出示课件)词语解释。
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5、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6、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译文: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出示课件)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7、读出韵味。
这首诗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出示课件)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板书:标有节奏的古诗)
8、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
学习古诗词,理解和分析古诗,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理解古诗、诵读积累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交流了如何找关键句及关键句在归纳段意时的作用;学习写观察记录,认识了对调和移动符号并学会用所学修改符号修改语段;学习了古诗《滁州西涧》。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利用关键句概括段意:关键句与段意有关,位置不固定
学写观察记录: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修改符号:对调符号、移动符号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8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反义词。
2.积累词句,朗读诗歌。
3.通过口语交际练习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展示台对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展示作品。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伙伴的`话。
2.自读词语。
3.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词义相反或相对。)
师:这种词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我们称它们为一组反义词。
4.分男、女生对说反义词。
5.合作识记生宇,交流识字方法。
二、学习“日积月累”。
1.“我会选”。
(l)读一读四个词,明确:要选的是近义词。
(2)独立选一选。
(3)评一评。
2“读读说说”。
(l)齐读句子。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指名说。
(4)独立填写。
3.“我会读”。
(1)自由读。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合作读。互相帮助读正确,读流利。
(3)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4)比赛读。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们一起组成一个旅游团,出去游览一下。
二、“导游”招聘。
读愿意当导游给大家介绍你知道的名胜古迹?
三、准备交流。
1.启发。
你准备怎样介绍?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介绍?
3.介绍64A注意:
(l)有条理,刘顺序,把话说连贯。
(2)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态度大方。·
四、旅游。
“导游”给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名胜古迹,游客随时间“导游”提问题,
导游要难心解答。
五、评比最佳“导游”。
互相提名评,说说好在哪里。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9
一、题目:
写自己参加学校或班级举行过的一次比赛,要把主要人物和活动写具体。
二、教学目的:
1、通过观看录像,学会注意观察参赛者的动作、神态,同时要注意观众的反应。
2、通过观看录像,认识什么是场面。懂得描写场面的一般方法。
3、由录像片断的视听丰富想像,把主要人物和活动写具体,要注意详略得当。
三、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抓住人物活动时的动作、表情等特点,运用准确的词语描写具体。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习作写一活动过程教案教学设计
2、在习作评析中指导学生处理好适当描写环境,概述全体人物活动,详写主要人物活动三者的关系。
四、电教软件:
投影片(内容为作文要求)
⑴根据这个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把习作写完整。
⑵根据自己文章的重点,定合适的题目。
⑶注意观察参赛者的动作、神态,同时要注意观众的反应。写的时候,要注意详略得当。
五、录像资料:
1、拍摄一个拔河比赛场面。一位老师当裁判,周围同学当观众。拍摄整个比赛过程(包括环境、全体人物活动,选手的比赛情况等。)
2、编辑比赛选手特写镜头,包括表情、动作等。
3、录制全体观众助威,欢呼时的'声音片断或采用录像遮像留音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观察场面。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前几天我们进行了一次拔河比赛,精彩吗?现在我们来观看比赛录像,好吗?
2、播放录像片断。
3、观察场面:
刚才同学们到这个比赛情景就是一个比赛场面。在这个场面中,包括哪些人物的活动呢?除了人物的活动还包括什么?
4、引导学生议论。
5、小结:
场面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里,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生活中,有比赛的场面,劳动的场面/article/,庆祝会的场面等,这堂课就想让同学们写刚才看到的拔河场面,好吗?
(二)再出画面,写作:
1、确定主要人物,在这个场面中主要人物是谁?想一想,你准备以谁为主要人物?
引导学生懂得主要人物可以是一位、两位,要根据自己的感受来确定。
2、写好主要人物的活动是写好这个场面的关键,那么你准备怎样把主要人物的活动写具体呢?
引导学生明确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到方面去抓住主要人物的活动时的特点。
3、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抓住主要人物的活动特点,现在我们再来看一遍刚才比赛实况,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找出与众不同之处,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出来。
4、播放录像片断2、3,学生看录像定格画面,慢镜头画面,学生边看边议。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10
教学要求:
1.通过交流平台,交流读书和积累的方法。培养积累能力。
2.通过词句段的运用,学习带“得”字句子的特点,并加以运用。
3.会用词语接龙的形式说句子。
4.掌握书写提示中字形的特点,并书写漂亮。
5.积累古诗,体会中国诗词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词句段的运用,学习带“得”字句子的特点,并加以运用。
2.会用词语接龙的形式说句子。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全班交流介绍自己的读书、积累的方法。
2.你觉得谁的方法比较好?
3.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第一组句子)
读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a.小组交流。
b.全班汇报。
“得”字前面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后面用的'是形容动作的程度。
c.仿照写一写。
2.(出示第二组句子)
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a.小组交流发现。
b.全班汇报。
前半句句尾的词用在后半句的开头,就是用接龙的形式写句子。
c.自己尝试说一说。
d.小组合作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要想写美观就要找出汉字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出示汉字)
1.观察汉字,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都有撇捺。
2.你觉得怎样写才能把这些字写美观?
撇捺要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
3.先在书上描红,再写一写,注意撇捺的特点。
4.学生字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评价。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采莲曲》学生边欣赏图片教师边诵读。
2.说一说,古诗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a.小组交流。
b.汇报
3.生诵读古诗。
4.尝试背诵。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因为提前让学生做了预习,这节课的教学进展比较顺序。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用词语接龙的形式说句子说得非常精彩,背诵古诗环节课堂气氛比较热烈,学生积极性很高,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11
【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中训练表达能力,交流资料,了解人文地貌知识。
2、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写真人真事。
3、“我的发现”中让学生认识四字词语有不同的形式,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
4、“日积月累”中“读读认认”是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读读背背”是让学生积累写友谊的'名句。
5、“趣味语文”是引导学生说带“言”的词语。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2、3、4。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1和3。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引入
1、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世界,你会用哪个词,为什么?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指导交际
1、看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2、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找到了哪些资料?
3、指导分组交流。
三、交际
1、我先来介绍我想让大家了解的一张图片。
(教师介绍)
2、谁来帮我评一评?
3、哪一小组先来汇报?请其他同学认真听,说一说你听完后的收获并进行评议.
四、总结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验,同时,我们也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拥有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12
教学目标
1、学会在习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
2、学习写作“寻物启事”。
3、试着仿写句子,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4、积累“日积月累”中的八字成语,并进行相应拓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在习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
2、学习写作“寻物启事”。
教学难点
1、试着仿写句子,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积累“日积月累”中的八字成语,并进行相应拓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本单元“交流平台”的主题是怎样有意识地用上平时积累的语言。在写作中适当运用积累的优美语句,可以提高作文的文采。那么平时应该如何积累优美语句呢?积累之后又如何运用呢?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专门准备一个笔记本,用于积累。积累的内容包括比较好的词语、比较好的句子和段落。可以积累教材上的,也可以积累课外阅读中的。积累的词语或成语,可以把词语解释写下来并造句,并思考一下这个词语可以用在什么语言环境中。积累的句子或段落可以抄写下来,并概括这个句子或段落描写的是什么,好在什么地方,可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可以用于哪些写作中。等等。
在写作中,积累的词语可以直接运用,句段则可以仿写,也可以直接引用。
二、词句段运用
(一)“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这是《海底世界》的开头。请你也用这样的开头说一段话。
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吗?……
你可知道……
示例: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吗?有的大,有的小,造型别致,有的像人,有的像怪兽,有的像物品,非常有趣。
你可知道,那座山坡有多么奇妙吗?漫山遍野的几百种野花,有的能食用,有的能药用,还有的'能观赏。
点拨:第一句首先需要明确描写的对象是“石头”,其次需要明确需要体现出的石头的特征是“奇妙”,可以从石头的形状来写,也可以从石头的分布来写。
(二)读读下面的寻物启事,注意格式,照样子写一个。
(见教材第96页)
示例:
寻物启事
昨天午休后,我把一串钥(yào)匙(shi)落在了食堂。如有拾到者,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
三年级(1)班王小明
5月20日
点拨:寻物启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标题。写法有两种:一种是只写“寻物启事”四个字;一种是把要寻找的东西的名称也写上,如“寻书启事”“寻衣启事”。第二部分,正文。要把丢失东西的时间、地点,失物的名称、形状、质地、记号,详细、具体地写清楚。第三部分,失主的地址、姓名或单位名称和日期。
三、书写提示
(见教材第96页)
点拨:在书写“止、内、术、斗”这四个笔画较少的字时,要把笔画写开一些。注意“止”的首笔竖在竖中线,第二笔短横在横中线上侧,末笔横长而平;“内”里面的“人”的末笔捺改点;“术”横笔在竖中线上方,竖笔在横中线;“斗”前两笔点在左上格。在书写“露、醒、慧、蘑”这四个笔画较多的字,要把笔画写得短小些,缩小笔画间距。注意“露”上部头扁,下部大;“醒”左右宽窄相当,顶部和底部左右旁都齐平;“慧”上部“彗”窄、长,“心”宽、扁;“蘑”上扁下大。
四、日积月累
(见教材第96页)
1、这四个句子都是八字成语。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入老虎的巢穴,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也就是说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2、这类的成语还有:
一言既出,驷(sì)马难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千里之堤,溃(kuì)于蚁穴。
己所不欲,勿(wù)施于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13
教学目标:
1.在交流平台中交流自己是怎样积累语言的,说说自己是怎样使用自己积累的语言的。
2.学习使用设问句引起读者思考,并学习围绕问题组织材料。
3.学习寻物启事的格式,会写寻物启事。
4.积累背诵8个字的成语。
教学重点:
1.学习使用设问句引起读者思考,并学习围绕问题组织材料。
2.学习寻物启事的格式,会写寻物启事。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可见交流的重要性。我们今天的交流平台要交流的话题是什么呢?请读一读课本95页交流平台中的话,说一说应该怎样在习作中有意识地用上平时的语言积累呢。
二、交流平台
1.你积累过哪些好词好句,平时用上了吗?
预设:
比如我们积累过很多好词。例如:
表示颜色的词语:柠檬黄、新月白、玫瑰花、茄子紫……
表示人物神态的词语:没精打采、神采飞扬、喜笑颜开……
这些词语你会用吗?你曾经在习作中用过吗?
2.出示运用好词的句子:
他没精打采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她穿了一件玫瑰红的衣裙,神采飞扬地走来。
3.说一说使用之后的句子有什么变化?
预设:
使用自己积累的好词可以使文章变得更准确、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4.你平时是怎样积累语言的?
预设:
学习不是照抄,而是学习别人使用个性化的语言。
5.要感受语言的美好,并尝试自己创造类似的语言。
例如:作者看到夜空里闪烁的群星想到了“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这多么有创意啊!你有没有类似的创意?
预设:
看到夕阳落山,你想到了……
看到新月升空,你想到了……
6.积累语言是不是看到好的词句抄到积累本上就可以了?
预设:
要多积累,但积累有方向,不要盲目地抄写。
如果你的语言不够生动,就要经常积累描写生动的句子。为了让自己的语言更生动,还可以经常仿照例句写话,这样也会提高你的写作水平的。
7.请你说一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说说你是怎样运用自己的语言积累的。
举例子证明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词句段运用
1.还记得《海底世界》的第一段是什么吗?
出示句子:
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预设:
这一段,提出了一个问题,然后作者从多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下面作者用几个自然段来说明“海底没有光线、海底多种声音、海底动物活动、海底植物差异、海底矿藏丰富”,最后总结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像这种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的写法,叫作设问。
2.所谓设问,就是先故意提出一个问题,引起读者的兴趣,然后自己回答这个问题,引导读者思考。
3.你会使用设问句吗?请你试一试。
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吗?
预设:
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吗?我从来没有看见过那么多形状各异、别具风格的石头。那些石头看起来凌乱,仔细看却似乎又错落有致。有的石头像花瓣,有的石头像狮子头,有的石头像桃子,有的石头像藤椅,有的几块围在一起看起来像简易的桌椅,有的单独一块,仿佛一个大柱子,最奇妙的是有两块相对的石头,它们看起来怒目相向,当有风吹过的时候却像是两个人在低语,真是有趣极了!
4.你能不能提出一个设问句?
学生自由发言。
5.李晓宇的'外套不小心落在了操场上,可是他再去找的时候已经不见了。你能帮他找回来吗?
6.我们来看看能不能写一个寻物启事。
出示寻物启事。学生观察阅读,并说一说注意事项。
预设:
寻物启事一般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项内容。
(1)标题。
可以使用“寻物启事”,也可以具体一些,如“寻钥匙启事”“寻飞机模型启事”等。
(2)正文。
正文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①丢失物品的详细介绍。包括名称、数量、形状、质地和丢失的时间、地点等。
②寻物者的联系方式。包括住址、电话、邮箱等。
③如有必要,还可以写明给予酬劳之类的话语。
(3)落款。
在启事的末尾,一般要有姓名、单位等,还要署上发文的日期。
7.假如你的钥匙在小区里面丢失了,你能写一个寻物启事,贴在小区的宣传栏里吗?
学生自由写作。
四、写字有法
汉字笔画有多少,写好汉字有妙招。
1.笔画较少的汉字,要把笔画写得开一些。
出示例字:止、内、术、斗
学生观察汉字,说一说注意事项。
预设:
横修长,竖正直。
撇捺舒展要和谐。
2.笔画较多的汉字,要把笔画写紧缩。
出示例字:露、醒、慧、蘑。
学生观察汉字,说一说注意事项。
预设:
笔画短小收拢,笔画间距缩小。
3.学生仿写两组汉字。教师巡回指导。
五、日积月累
平时我们学习的成语都是四个字的,今天我们来认识几个8个字的成语。
1.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预设: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策。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预设:不进老虎洞,怎么抓住小老虎。比喻不亲临险境,便不能成功。
3.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预设: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见的才是真实的。劝人们不要轻信传闻。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预设:接近好人使人变好,接近坏人使人变坏。形容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
5.这样的成语还有很多,你的积累中有没有?请你展示一下。
预设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请你说一说。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14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具准备:
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齐读。说一说自己对灰雀的了解。(也可从文中找有关句子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学生交流对列宁的了解。
四、指名接读课文,要读准确下列字词,并用“——”标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郊外散步昂望胸脯一定肯定惹人喜爱或者坚定面包渣白桦树自言自语那样?
1、热闹非凡:十分热闹,热闹得超过一般。
2、从哪里看出原野热闹非凡的?带着问题默读第四自然段
3、指名读大豆会笑吗?高粱会演唱吗?这句话把“大豆”和“高粱”当作人来写了,这样写更能表现出原野的热闹。指导读“哗啦啦的笑声”、“乐呵呵地演唱”,读出农民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4、你们瞧,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的.叶子全都红了,红得怎样?读————(显示)
5、指导朗读,读出原野的热闹和人民兴奋的心情。
一、练习朗读,背诵。
6、这时你想说些什么?(啊,北大荒秋天的原野真美呀!)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1、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北大荒的秋天有什么收获呢?速读课文。
2、(显示)“大豆摇铃千里金”,这句话就描写出北大荒丰收的景象,告诉我们北大荒的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
3、引读:你瞧,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4、宝物图片欣赏
5、小结: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让我们看了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显示:啊,北大荒的饿秋天真美呀!)
指导朗读,用赞美的语气读。
三、总结全文
1、课文学完了,你们觉得北大荒的秋天美吗?你能说说它美在哪儿?
2、北大荒原来是一片荒芜,没有人烟,现在为什么变得这么美丽富饶呢?
(因为这里的人们非常勤劳,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这美丽的家园。)
四、作业
这篇课文写得非常美,把你认为最美的一段读给大家听,美要大家一起来分享。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15
教 学
目 标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教 学
过 程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阅读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我想同学们课外也读了不少这类故事,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分组讲故事
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大家掌声祝贺。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 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给全班同学讲?
学生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想请同学们来总结。在总结时,你可以表扬表现最出色的,也可以夸奖进步最大的;可以谈谈你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心得,也可以发表一下你的希望、设想和创意……每组请一名同学做总结。□教学设计
习作
导语激趣,放飞想象
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已经对神话传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里面的人物真神奇,比如孙悟空,他会七十二变,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呢?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赶快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吧!你的脑中是不是涌出了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选你最喜欢的一个想法,编一个精彩的故事吧!
大胆想象,自编故事
交流评议,取长补短
1.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同学或老师听,再互相评一评。
2.全班交流,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大家评议。教师引导学生从想象是否大胆、新奇等方面加以评议。
编写故事,独立修改
评议习作
选一至两篇优秀作文或问题作文全班评改,重点从语句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晰、是否有具体情节等方面评改。
修改习作
1.自主修改习作。
2.小组内同学互相修改习作。
誊写习作
要求书写工整,注意格式。
优秀习作或优美片段赏读
我的发现
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古诗《乞巧》中的“宵”和“霄”,比较异同。
2.同学们早就发现了,在我们的汉字中,有许多字的字形相似,像一个家族中的兄弟姐妹一样,它们长的很像,你能区分出这些字哪儿长得不一样吗?你能认准它们吗?(出示词语投影片)
自主读词,观察发现
1.认真读词语,把词语读准确。
2.仔细观察带点的字,看你能发现什么。
3.交流发现成果。
a.小组内互说,互相启发。
b.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联系字音、字义加以区别。
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那些字形相近的字?请学生写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加以区别。
2.课下搜集形近字,装入识字袋中。
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
读读记记
1.读词语:自读──轮读──指名读。
2.想一想每一行词语的特点。
a.第一行词语中有数字;
b.第二行词语的结构是ABAC式;
c.第三行词语的结构是AABB式;
d.第四行词语中有两个词意思相反。
3.仿照每组词语的特点,补充一些词语,比一比谁掌握的词语多。
4.请同学们课下收集词语,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自己独创的归类方式建立词语分类夹。
读读背背和成语故事
1.激趣导入。
在我们祖国语言文化宝库中,有两道独特的文化景观,那就是成语和歇后语。一个成语意蕴深刻的背后往往包含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句歇后语幽默隽永,其间又常常暗含着一个有趣的典故。这节课我们就来一个成语、歇后语大放彩。
2.阅读歇后语和成语故事《画龙点睛》。
a.自主阅读。
b.小组合作,练习讲故事。□教学设计
3.成语故事、歇后语比赛。
a.宣布比赛规则:每组四人,按顺序排好号,根据下面的内容集体商议解决,发言时不能再“打电话”。
每组接龙说成语。
每组1号同学讲述“画龙点睛”故事。
每组2号同学展示本组摘抄的歇后语,比一比哪组的数量多,并背诵5个歇后语。
每组3号同学讲一个成语故事或歇后语典故。
每组4号同学用积累到的成语和歇后语各说一句话或一段话。
b.组组织比赛:每组1号同学先来参加比赛。
c.总结比赛情况及结果。
4.拓展练习。
继续收集成语故事和歇后语典故。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园地》教案02-26
语文园地教案01-20
《语文园地》教案08-28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园地三》教案03-13
《语文园地四》教案02-06
《语文园地五》教案02-05
语文园地八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