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学生能针对主题收集资料,并能将资料分类保存;娴熟地运用PowerPoint制作相关的幻灯片。
2.力量目标:培育学生猎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力量。
3.情感目标:通过制作汉字进展过程的作品,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汉字的进展”幻灯片的制作。
教学难点:
资料分类保存的习惯培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收集资料来讨论汉字的进展过程。建立文件夹、下载资料等学问学生都已学过,这一课重点突出分类保存的优越性,要传授一些操作技巧,如强调依据需要建立文件夹;将图片通过“另存为”的方法保存到相应的位置;依据需要下载文字,可以通过将网页中的文字复制粘贴到记事本并保存起来的方法削减一些不需要的代码等。
幻灯片制作中,主要介绍了将图片设置为背景的方法。在指导学生制作时,应留意背景与文本等内容的协调,避开利用图片作背景而使整个版面变乱。
在沟通中,除了沟通作品外,应让学生多沟通一些制作时的阅历、感受,引导学生相互观赏,相互学习。
教学建议:
1.激趣引入。
课件展现汉字“车”的进展,激发学生了解汉字进展的兴趣,提出本节课的任务。
2.收集资料。
教师引导小组争论,预备收集哪几方面的材料,并创立相应的文件夹。
推举相应的网站“中国科普博览”。
可先提问图片的保存方法,再来说说文字的保存,并强调文件名的命名。
小组合作完成资料的收集。
3.动手制作。
小组争论预备介绍的内容和形式,确定使用哪些资料,并对资料进展肯定的整理。
先请学生演示幻灯片中背景的设置,再引导学生尝试用图片作背景。
小组合作完成幻灯片的制作,教师巡察,鼓舞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拘泥于教师的演示文稿,并帮忙学生准时解决问题。
4.典型沟通。
教师选取有特点的作品(有创意的`或有明显缺陷的作品),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制作方法、合作状况、遇到的问题等,教师从旁引导、点拨。
5.整理作品。
各小组分别整理自己的作品,并回忆制作的过程,体会其中胜利的地方和需要改良的地方。
6.沟通评价。
沟通可采纳集中沟通和组间沟通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同学有展现的时机。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2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让学生掌握纸牌游戏的玩法,使学生从玩中学计算机知识。
2、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纸牌的规则。
教学难点:
掌握纸牌的规则。对策:加强操作练习。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
我们使用纸牌游戏对鼠标的操作进行练习。
二、新课教学
1、启动纸牌游戏
师(讲解并演示)启动纸牌游戏的操作方法是:
(1)先在“程序管理器”窗口中双击“游戏”组图标,打开游戏组窗口。
(2)双击“纸牌”程序图标,此时就打开了纸牌游戏窗口。
2、纸牌游戏的规则
师(讲解):开始游戏时,在发牌区有一叠扣着的牌。暂存区摆着7叠牌,每叠上面有一张翻开的牌。在窗口目标区中有的四个目标空位。游戏就是要将所有的牌以花色为区别、从A开始、按从小到大顺序放到这四个目标空位上。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需要移动牌和翻开牌。
纸牌可以移动到暂存区的牌上摞起,也可以直接移动到目标位上。移动到暂存区的牌叠上要求按照从大到小按照顺序、红黑相间的规则接在另一张的下面。只有以K开始的牌叠可以直接移动到暂存区中的空位上。
当所有翻开的牌无法移动时,可以在发牌区发牌,寻找可以移动的牌。新发出的牌也可以按规则移动到暂存区或者目标位上。当所有的牌都按照花色区别、大小顺序移动到四个目标位上时,你就可以看到移纸牌成功的'表演了。
3、用鼠标玩纸牌游戏的方法
移动牌:正面朝上的牌通常是可以移动的。移动时用鼠标拖动牌到需要的位置。可以将牌移动到另一张牌的下面,也可以将牌移动到目标位上。
翻牌:用鼠标单击要翻开牌的背面。一张背面朝上的牌就会翻开。
发牌:就能当窗口中所有的牌都已无法移动时,用鼠标单击一下发牌区,可以开始翻牌。
将纸牌快速移动到目标位上:用鼠标双击可以移动到目标位上的牌。例如:双击A,就可以使A快速移动到目标空位上。
4、重新开始
师(演示):将牌局重新开始的方法是:单击“游戏”窗口菜单条下的“游戏”一栏。再将鼠标移动,单击“发牌”选项。纸牌游戏重新开始。
5、退出游戏
师(讲解并演示):通常退出纸牌游戏,有两种方法。
可以用鼠标双击纸牌窗口的控制按钮,退出游戏。
也可以用鼠标单击纸牌窗口中菜单条的“游戏”栏,将命令选单打开,再选择“退出”命令。
练习:
使用“附件”中的“纸牌”游戏,进行活动。
全课总结
你感觉到你的鼠标使用的更灵活了吗?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3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把握画线的工具,让学生能运用画线工具作简洁的图形
2、学会选择及转变线宽。
教学重点:曲线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鼠标器进展娴熟地画图方法
教学预备:计算机、网络及帮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引入画线的常用工具假如要画线,可以用使用工具箱中的(铅笔)、(直线)(曲线)等绘图工具。
二、新课教学
1、教学画直线和任意曲线
(1)教学画直线
下列图是一条直线,若要在屏幕上画出来。我们可以单击工具。这时指针变成“+”外形。然后在画图区选择一点。按下左键,这一点就是直线的起始点,再拖动至另一点。放开左键,这一点就是直线的终点。于是一条直线就画出来了。
用画直线
(2)教学画曲线
下列图是一条曲线,这条曲线是用工具箱中的.画出来的。这种画曲线的方法是:单击工具箱中的,然后在画图区选择一点并按下左键,作为曲线的起点再拖动到一点,放开左键,一条曲线就画出来了。由于用画出来的是用意曲线,再加上拖动时又不易掌握曲线的外形,因此,画图时较少使用它。
用画任意曲线。
(3)教学画曲线
单击后先在画图区内按下照画直线的方法画出一条直线,然后,将指针指向直线的某一位置,再拖动直线,使直线弯曲,调整曲线的外形,直到满足为上止。
2、教师示范画线,利用工具箱中的画线工具画出下面的图形。
(1)在选用直线工具和曲线工具时,工具箱底部的工具状态选择器中消失了如上图所示的几条粗细不同的线条,供我们选择。
(2)请你分别选择工具箱状态选择器中粗细不同的线条,在计算机上画出直线或曲线。并想一想,这些线条有什么作用?
3、练一练,用工具画出下面的图形。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什么?
〔教后记〕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4
教材分析:
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控制机器人完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动作——走折线。学生已经有了控制机器人走线段的经验,所以本课的目标首先是让学生体会如何把这个比较复杂的“走折线”问题分解成三个小问题:让机器人“走线段”——“转弯”——“再走线段”。“转弯”是新的任务,因此,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让学生理解机器人转弯的原理,会控制机器人转弯的方向和角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机器人产生转弯的原理;知道如何让机器人转弯和如何控制机器人转弯的方向;知道通过设置机器人转弯延时来控制转弯角度。
2.能力目标:会编写机器人转弯的程序,能根据机器人运行情况,调试出转弯的准确时间。
3.情感目标:感受到模块化解决问题的思想,体会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问题分别来解决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机器人转弯的原理。
课前准备:
机器人;编程环境;机器人旅行场地。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可以展示机器人导游线路,宣布机器人的工作任务:沿着“绿—黄—红”折线路线完成导游任务。
2.引导学生分析任务。
把这个任务分解成几个小任务来做?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3.探索机器人转弯。
(1)引导学生通过现实生活的经验,理解机器人转弯的原理知识。可以通过分析汽车、履带车等转弯的过程来理解转弯。也可以让学生先用手控制机器人在场地上转动,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机器人左右轮子的转动情况,来体会机器人转弯的原理。
(2)让学生动手试验,以分组交流讨论的形式来研究机器人转弯的方向和角度。
4.综合三个任务,完成导游工作。
5.活动小结。
让学生说说这次探索活动的'收获和感受,总结把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分别处理的好处,总结研究转弯的方法。
练习:
本课练习是让学生运用和巩固所学的转弯知识,设置向左转90°、向右转180°,两个要求的目的首先是让学生尝试转不同的方向,其次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做预测:180°是90°的两倍,转弯时间上是不是也正好是两倍?记下转弯的时间,是为了给下面一课“机器人卫士”做参考。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5
一、教学目标
1、把握“画图”软件的进入和退出。
2、熟悉并娴熟地使用铅笔、橡皮、刷子、喷枪。
3、了解有些工具可以有不同的外形。
4、把握滚动条的使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一)教学重点:
1、按住鼠标左键在画板中的功能。
2、铅笔、橡皮、刷子、喷枪有不同的粗细。
(二)难点:
橡皮、刷子、喷枪不同选项的选择。
三、教学预备:
课前预备好学生本课应完成的作业一份,以及学生要用到的素材。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消失在“画图”软件中画的图画,激发学生学习画笔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翻开“画图”窗口:
1、开头——程序——附件——画图。
2、名称简介:菜单栏、工具箱、颜料盒、状态栏、滚动条。
3、补充:用鼠标指向你想了解的工具,在指针的下方就会显示这个工具的名称,状态栏会消失介绍这种工具作用的文字。
(三)多彩的铅笔。
1、选用铅笔:单击工具箱上的.铅笔工具,后移到画布就变成铅笔的模样,就可以画了。
2、颜料的选择:单击颜料盒中的某一个颜色,你就有了什么颜色的铅笔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6
一、本课说明
本课并无浅显的学问,也没有难把握的技能,只是给学生传达一个意识:网络上有同学录这样一个场所,大家可以在这里聚会,回忆过去。
二、学习目标
1、学问和技能目标
(1)在网上填写个人信息并注册;
(2)通过网络查找信息(查找学校、班级或同学);
(3)上传资料和发表留言。
3、情感性目标
(1)喜爱学校和班级,珍惜同学之情;
(2)感谢教师的教育之恩。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注册成为网站用户;
(2)查找学校和班级;
(3)登录到班级网页;
(4)上传照片和发表留言。
2、教学难点
(1)填写个人资料;
(2)查找学校和班级;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毕业以后,同学们将会分开,不能象现在这样每天相聚了。,共同度过的这六年美妙的时间,过去的点点滴滴将会成为我们的.美妙回忆,你盼望以后还能相聚吗?
学生答复。
教师:其实现在的信息社会特别兴旺,在网络中就驾起了一座座聚会的平台,就让我们以后在网络中相聚吧!。
2、学习新课
(1)上注册。
教师讲解示范:翻开“安徽热线”网站,示范注册方法。(告知同学们,不必用真实姓名,并告知他们这不是不成实的表现,而是为了避开不法分子利用。)
学生操作,教师巡察指导。
(2)参加我的班级。
教师讲解示范,并说明创立班级的人为班级治理员,他有权阻挡非本班同学的进入。
学生练习,教师巡察帮忙。
(3)上传照片。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观看。
学生示范,教师对示范的学生要进展鼓舞。
(4)修改个人信息。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观看。
学生操作。
教师:现在我们已经成为班级成员了,同学们可以在留言栏中发表言论了,但是要留意留言内容的安康。
全班同学进展练习。
3、评价小结。
指导学生完本钱课的“评一评”,并对学生这节课的表现进展评价。
教后感:
其实出名的同学录网站有5460中国同学录网站。之所以选择“安徽热线”同学录,是由于某些网站中有不适合小学生扫瞄的、不安康的信息,而且“安徽热线”同学录是安徽的网站。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7
【所用教材】
泰山版山东省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其次单元第11课。
【教学目标】
学生学会插入自选图形,学会修饰自选图形及设置叠放次序及组合图形。培育学生观看力、想象力。培育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力量。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插入、修饰自选图片,设置自选图形的叠放次序。
难点: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设置自选图形的叠放次序。
教具:Flash课件、小猪+雪人的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再现,激趣导入
师:20xx年是狗年,20xx年是什么年?瞧,猪宝宝来了。
播放过年的FLASH动画。场景一是猪宝宝放鞭炮和拜年的动画。场景二是小狗与猪宝宝一起堆雪人,并且装饰雪人的画面,配上儿童版的《恭喜恭喜》背景音乐,吸引学生留意力。
二、学习新知
(一)学习插入自选图形
师:喜爱这个动画吗?喜爱动画里的什么?动画里的很多图形小鸟、小雪人、小猪拜年用的图形都是利用word绘图工具制作的,你想做出这样的图形吗?今日我们就学习在word中“插入自选图形”。
板书:插入自选图形
师:翻开word,找到绘图工具栏,试着插入小猪拜年所用的“标注类”图形。
巧用“绘图”;
师:谁想上台示范一下。
生演示操作过程。
师:这个同学有良好的操作习惯,当他发觉插入的图形不适宜,就主动地去调整。同学们再练一练。
学生自主操作,教师巡察。
教师积极评价学生。咱们同学可真聪慧。
(二)学习修饰自选图形
师:动画里的小猪在放鞭炮时消失了──“留意安全”,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留意安全?生活中肯定要“留意安全”,你想做出这样的效果吗?
师:参照课本55页,边看书,边操作,看谁做得最快。
师:当我们插入的图形没有消失插入点光标,可以右键单击自选图形,选择添加文字,就可以了。好,连续完成你的作品。
师:谁想展现你的作品?
学生展现作品,留意评价。
师:看到他的作品,你想说些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师:为什么要把图形的填充色改为红色呢?
师:为了使图形更美丽、醒目,我们要“修饰自选图形”。
板书:修饰自选图形
(三)设置自选图形的叠放次序
教师利用前面的学问组成了一个小雪人,为了使这个小雪人更美丽,想把帽子放在脑袋前面──置于顶层,你能帮教师调整一下吗?
自己试着调整,不会的同学可以看书56页,也可以同桌相互争论。
师:你是怎样修改的?
学生演示。
在叠放次序中进展修改。
咱们同学可真聪慧。
板书:设置叠放次序
小技巧:按住ctrl键不放,点击方向键,可以对图形微调。
巧用“绘图”;
(四)组合图形
师:同学想移动小雪人时,发觉了一个问题,小雪人是有很多图形组成的`,不好移动,怎样把它组合成一个图形呢?
师:看教师露一手,单击“选择对象”按钮,鼠标指针呈箭头外形,拖动鼠标将要组合的图形全部选中。然后,在图形上面右键单击,选择组合,就可以随便移动了。
好,自己试一试吧。
学会“组合图形”了吗?
板书:组合图形。
师评价学生。咱们同学可真棒,做得又对又快。
三、大显身手
师:自选图形数量究竟是有限的,而我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我们可以通过今日所学的学问,再借助想象的翅膀,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图形,这就是巧用“绘图”。
板书:巧用“绘图”
看看图片小素材,你们想组合成这样的图形吗?
好,新建一个空白文档,这就是你大显身手的舞台。
图片小素材,你可以任选一个去做,也可以自己想象去组合。
开动大脑,赶快行动吧
展现学生作品。师:你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你认为他的作品怎么样?看到他的作品,你想说些什么?
同桌相互介绍各自的作品。
四、总结、谈收获
师:时间过得真快,转瞬就要下课了。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学问?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特别仔细。我发觉,咱们同学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制造力,加上你们今后的努力,将来肯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8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习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2、 让学生能运用画图工具作简单的规则图形。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 教学难点: “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工具箱中的工具名称 教师指工具,学生口答
二、新课导入 1、出示图例: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有些什么简单的图形?如果老师将这些图形移动一下,就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出示:其实许多规则的图形 都是由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基本图形构成的。 同学想和老师一起用这些简单的图形去画出漂亮的图形吗?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画规则图形” (投影出示课题)
三、 教学新课
1、教学“矩形” 画图工具
(1)教学画长方形
①选择矩形工具单击; ②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先按下左键,再沿对角线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矩形; ③当矩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即可绘制出矩形。
(2)教学画正方形
①选择矩形工具单击 ②按下Shift键后,再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按下左键,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正方形。 ③当正方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即可绘制出正方形。
2、教学“圆角矩形”
画图工具 圆角矩形的画法同画直角矩形的.画法方法一样,只是“圆角矩形”画出的长方形的四个角是圆角的。
3、教学“椭圆” 画图工具
(1)教学画椭圆 引导:画椭圆和画矩形方法是相同的。请学生讲一下操作步骤 (2)教学画圆 说明:画圆方法和画正方形的方法是一致的。可以怎么画?
4、教学“多边形” 画图工具 操作步骤:(师生讨论得出) 教学画45度和90度角的拐角。
5、教学画一幢房子。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图形的布局,提问:图形的组成以及每一部分是什么图形,可以用什么工具来实现?
(1)画房子的主体,用矩形工具
(2)画房子的门,用矩形工具
(3)画房子的窗户,用圆角矩形工具
(4)画房顶,用多边形工具
(5)画烟囱,用椭圆工具
6、练一练
画出下面的图形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画图工具?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调查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能力目标:能综合运用实地考察、网络搜索、信息咨询等方法进行信息的收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能综合运用实地考察、网络搜索、信息咨询等方法进行信息的收集。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美好的校园环境需要大家共同来创造。要美化校园,有必要了解一下目前校园的.环境状况,而“调查”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
2、谁知道我们的“调查”该如何进行呢?
3、揭示课题:校园环境调查,并出示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
二、新授
(一)确定目标范围
1、在我们的调查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我们的调查范围,例如:“校园环境卫生情况”,你觉得需要调查哪些内容?
2、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确定小组的调查范围、调查内容,并做好记录。
3、将各小组做好的调查计划上传到学科平台进行交流。
4、反馈小结:(如有需要可以请一名学生示范操作。)
(二)运用调查工具
1、我们制订了我们的调查计划以后,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实际的调查工作了。
2、学生根据计划,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具体的调查活动,教师给予时常的指导。
3、调查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进展情况,掌握时间。
(三)调查数据整理
1、我们的调查活动完成得很好,同学们都按计划获得了具体的数据,接下来你觉得该干些什么呢?
2、你觉得该如何整理你的数据呢?
3、请大家把获得的数据输入电脑中去,并以你的方法进行一定的整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10
教学目的
尝试使用画笔画图与修改;
练习统筹完成事情的过程。
教学重点:
使用画笔画图与修改。
教学难点:
使用画笔画图与修改。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言与复习
复习:窗口的打开与关闭
利用画笔,我们既可以用来制作简单的图案、图形,也可以绘制比较复
杂的艺术图案;既可以在空白的画稿上作画,也可以修改其他已有的画稿。
二、新课教学
1、启动“画笔”。
2、打开一个文件。
3、修改图形。
(1)教师讲解。
使用“橡皮”的操作步骤是:
用鼠标单击普通橡皮或者彩色橡皮选择“橡皮工具”。
用鼠标单击“线条尺寸框”上的合适线条,选择适合的线条宽度。当线条宽度越大,橡皮擦除面积会越大。
用鼠标左键在颜色盒中选择合适的'颜色。
将鼠标指针移动到要擦除的区域,这时鼠标指针变成了“”。拖动鼠标,鼠标移动什么位置,什么位置将被擦除干净。
(2)教师示范。
(3)学生自由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4、放大镜的使用。
我们用放大镜,可以把很小的、看不清的地方放大,然后再进行图形的修改。放大镜可以修改图形细微的地方。
教师演示:让学生观察使用放大镜的效果。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全课总结(略)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与能力:
1、通过创情景,解决问题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图象处理。
2、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学会套索工具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获取、利用资源,对学生进行创新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
2、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合作,培养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和团队精神。
2、通过创设活动情景,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点:在Phtshp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图象。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套索”工具操作方法及使用环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展示图片,白天鹅的家由于受环境污染而无家可归)通过动画介绍学习任务。(板书:美丽的天鹅湖) 观看动画思考 展示任务,激发学习热情,渗透环境保护区意识。
二、为天鹅找家。
(出示“天鹅”、 “湖”图片):我们要使用PHOTOSHOP中的那些命令,怎样操作,才能把白天鹅送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呢?
三、美化天鹅
同学们,象你们那样做,修饰出来的.图形有什么缺点么?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展示没有背景的天鹅图片。
1. 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出来的么?
2. 这节课我们就要接触一个新的工具——套索工具。
3、大家想知道这个工具怎样使用么?
4. 观看动画,学习工具的使用。
5. 同学们看完了三个套素工具的使用你能说出,他们的不同之处 么?
6. 你打算使用哪个套素工具呢?
7. 那么你们就赶快动起来吧!试一试我们所学的工具,看看他能不能帮你创作出美丽的天鹅湖图片。
四、美丽的天鹅湖
同学们,你们都用你们所学的工具和命令送可爱的白天鹅回到了家,但是一只天鹅自己呆在天鹅湖,她也太孤单了,她还想和更多的天鹅伙伴在一起嬉戏生活。
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孤独的天鹅完成她的心愿么?
那么大家就行动起来吧,为孤独的天鹅找到更多的伙伴吧!
(分组学习,共同创作)
同学们不但要给白天鹅找到伙伴,还要注意天鹅湖的整体效果。
1、 天鹅的大小。
2、 不同形状的天鹅。
五、作品展评
展示作品评选优秀作品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评价他人作品 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观点评价自己与他人的作品。
六、教师总结
今天大家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白天鹅找到了美丽、温馨的家,我们的白天鹅有一个礼物要送给大家。大家想知道是什么礼物么?(展示动画:白天鹅的感谢信)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12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学生能够编辑保存过的过程,并使用EDIT命令定义新的过程。
2. 通过编辑过程,学生进一步理解过程的功能,并通过使用EDIT命令定义新的过程来巩固这个认识。
3. 通过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对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4. 通过比较两种过程定义方法的异同,提高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安排
本课程建议安排为1小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编辑过程以及通过EDIT命令定义新过程。
2. 难点:指导学生发现两种过程定义方法的异同,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编辑和修改保存过的过程是程序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本课程是学习程序修改和优化的基础。通过指导学生修改和重新定义过程,本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过程定义方法,学生能够提高其问题解决的能力。
2. 教学方法建议
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修改过程的方法;利用尝试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用EDIT命令定义新过程;使用比较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发现两种定义过程的异同点。
教学计划
课题:第11课 编辑过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编辑保存过的过程,并使用EDIT命令定义新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编辑过程,学生进一步理解过程的功能,并通过使用EDIT命令定义新的过程来巩固这个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培养学生对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4. 行为与创新
通过比较两种过程定义方法的异同,提高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编辑过程和使用EDIT命令定义新过程。
2. 难点:帮助学生识别两种过程定义方法的异同点,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
让学生提前将编辑好的过程保存在文件夹中备用。
[教学过程]
1. 回顾引入
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定义过程、保存和调用过程。现在请同学们调用之前保存的过程ZFX。
2. 学习新知
(1) 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将正方形的边长从50改为90,该如何编辑(修改)过程ZFX呢?
(2)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在命令窗口中输入EDITZFX并按下回车键,在打开的ZFX窗口中将边长50修改为90。
(3) 学生自主探索,如果遇到问题可查阅教材或与同学讨论。
(4) 小组讨论:编写编辑过程的命令和步骤。
i. 调用保存的过程ZFX。
ii. 使用EDIT命令编辑过程ZFX。
iii. 在ZFX窗口中进行所需修改。
iv. 关闭ZFX窗口时保存修改。
(5) 提出问题:上节课小明因病未能来上课,未学习过程ZFX并保存,但今天小明使用EDIT命令还是成功定义了一个正方形的过程ZFX,你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吗?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中“用EDIT定义新过程”的部分,目的是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6) 请同学们描述下如何使用EDIT命令定义一个新的过程。
(7) 小组讨论:使用TO命令和EDIT命令定义过程有哪些异同点?
3. 练习
(1) 请使用EDIT命令定义一个长为80宽为50的长方形过程CFX,将其保存至你的文件夹中,并使用EDIT命令将它修改为长为100宽为60的长方形。
(2) 可以使用定义好的过程CFX来创造出一些特别的图形吗?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计算机中信息保存形式和文件类型。
2、会创建文件夹,能保存文件。
3、认识存储器、磁盘、光盘,了解存储容量
过程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学生演示+教师评讲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从小有保存文件的习惯,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要删除别人的文件。
二、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1、信息存放形式、存储器与存储容量。
2、文件类型。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能够把文件保存在指定的位置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到图书馆去借书时,看到图书是按不同类别存放在不同的书架上的,整整齐齐的,查找起来非常方便。在计算机中,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或光盘中的,这些文件也可以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中。
(二)新授
(板书:第八课保存文件)
1.文件和文件夹
师:在通常情况下,文件是保存在文件夹中的。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文件,每个文件有自己的名字,叫文件名。
(板书:文件名)
师:文件名可以用字母、数字、汉字或符号表示,通常由文件主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组成。
(板书:由文件主名和扩展名组成)
(演示)
(1)打开含有“Clouds.bmp”、“蛙鸣.wav”文件的文件夹。
(2)师:大家看到的“Clouds.bmp”和“蛙鸣.wav”文件,其中“Clouds”“蛙鸣”是文件主名,“.bmp”“.wav”是文件扩展名,分别代表不同的文件的类型,“bmp”代表图片文件,师:在Windows98中,不同的文件或文件夹用不同的图标表示。
[试一试]
你能从“C:WindowsMediaDing.wav”中看出文件名是什么?主文件名和扩展文件名分别是什么?文件的类型是什么吗?
师:可以看出文件名是“Ding.wav”,属于声音文件。
2.创建新文件夹
师:同学们在计算机里看见有像文件包一样图标,它表示是文件夹,就像图书馆的书架一样,我们可以把文件放在文件夹里。
(板书:创建文件夹)
师:我们的小朋友想不想拥有自己的文件夹?下面就带大家去建立自己的文件夹。
(演示)
(1)打开“我的电脑”;
(2)打开“D:”;
(3)选择中文输入法;
(4)单击“文件(F)”菜单,指向“新建(N)”、“文件夹(F)”命令。
(5)在,输入“小明的.文件夹”,单击窗口空白处或按回车键。
(板书:打开D盘—选择输入法—“文件(F)”菜单—“新建(N)”—“文件夹(F)”—输入文件夹名—单击)
[练一练]
用下面的方法,以自己的姓名建一个文件夹。
(1)打开资源管理器。
(2)在D盘下新建该文件夹。
3.存储器
[提问]
(1)我们在前面已经学过,在计算机中用来保存信息的设备叫什么?
师:存储器。
(2)存储器常分为哪几种?
师: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器两种。
(3)常用的外存储器有哪些?
师:常用的外存储器有软盘、硬盘和光盘等。
师:不论是软盘、硬盘还是光盘等存储容量有大有小,我们用字节的多少来表示容量的大小。在存储信息时,一般一个英文字母占一个字节,一个汉字占两个字节。字节用Byte或B表示,1B表示一个字节。此外,还用KB、MB和GB分别表示千字节、兆字节和千兆字节。它们之间关系是: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板书:存储容量:用字节表示KBMBGB)
师:我们常用的3.5英寸软盘的容量为1.44MB,大约可保存几十万个汉字;计算机内存的容量通常是几十兆字节以上;计算机硬盘的容量在几百兆字节以上,目前家庭使用10G~30G硬盘;一张普通光盘的容量在600兆字节以上。
[议一议]
常用的外存储器有哪些?
师:软盘、硬盘、光盘等。
[读一读]
师:软盘驱动器简称软驱;光盘驱动器简称光驱。使用磁盘时盘要注意防潮湿、防磁化、防弯曲、防高温;硬盘还要防震动,不要用手触摸软盘薄膜以及光盘的读写面。
(三)小结
以“这节课我学会了……”或“我知道了……”形式进行总结。
(四)作业
(1)在软盘中以自己的姓名新建一个文件夹;
(2)启动“画图”程序画几棵小树,文件以“小树.bmp”为名先保存在C盘的“MyDocuments”文件中;
(3)再保存到软盘上该文件夹中,并检查是否保存到磁盘上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14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使用“录音机”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的方法。
(2)通过“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的学习,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声音文件进展编辑。
(3)通过观赏编辑的声音文件,激发学习兴趣,并能对同学们的作品做出合理的。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0.5~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声音的简洁编辑。
难点:声音的简洁编辑。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声音的简洁编辑是在声音的简洁录制的根底上绽开的,这局部内容对于培育学生的兴趣及创新力量特殊有益,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这一点。
2、教学方法指导
对学生制作的录音文件进展编辑,学生的兴趣较高。教学中可以选择学生制作的优秀作品进展范例演示,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声音的编辑主要介绍了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内容比拟简洁,建议采纳任务驱动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绽开教学。
[资料]
1、将声音文件插入到另一个声音文件中
在“文件”菜单上,单击“翻开”,定位要修改的声音文件,双击翻开该文件。
将滑块移动到另一个声音文件中要插入的位置。
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插入文件”命令。
选择要插入的文件,单击“确定”按钮。
留意:只能将某个声音文件插入到未压缩的声音文件中。假如在“录音机”程序中未发觉绿线,说明该声音文件是压缩文件,必需先调整其音质,才能对其进展修改。假如将某个声音添加到现有声音文件的中间,新的声音将替换插入点后的原有声音。录音机使用波形(.wav)文件。
2、掩盖(混合)声音文件
在“文件”菜单上,单击“翻开”,定位要修改的声音文件,双击翻开该文件。
将滑块移动到文件中要混入声音文件的地方。
单击“编辑”菜单中的“与文件混音”命令。
选择要混合的文件,单击“确定”按钮。
留意:只能掩盖未压缩的声音文件。假如在“录音机”程序中未发觉绿线,说明该声音文件是压缩文件,必需先调整其音质,才能对其进展修改。假如将某个声音添加到现有的声音文件中,新的声音将替换插入点后的`原有声音。录下的声音被保存为波形(.wav)文件。
[教案]
[课题]第27课声音的简洁编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问与技能
(1)学习使用“录音机”截取声音的方法。
(2)学习使用“录音机”混合声音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的学习,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声音文件进展编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赏编辑的声音文件,激发学习兴趣,并能对同学们的作品做出合理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声音的简洁编辑。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务驱动与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预备]
录制好的声音范例文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使用“录音机”程序进展声音的录制,下面,请你观赏一下教师制作的“江雪”(带背景音乐)声音文件,和上节课听到的有什么不同?
师播放“江雪”,学生观赏。
生:带有背景音乐……
师引入课题:第27课简洁配音自己做。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1、截取声音
任务:用编辑修改的方法删除“江雪”文件前后多余的杂音。
(1)学生看书自学。
(2)分组争论沟通。
(3)学生上机实践,教师巡察辅导。
(4)学生演示操作,师生点评。
(5)稳固深化
翻开歌曲或古诗文件,删除前后的杂音片断并保存。
2、混合声音
任务:为“江雪”录音文件配上背景音乐,使录音效果更好。
(1)出示任务及背景音乐“江雪音乐”所在位置。
(2)学生看书自学并尝试操作。
(3)沟通。
(4)稳固深化
翻开录制的歌曲或古诗文件,为它配上一段背景音乐。
(5)观赏
3、探究实践
任务:比拟“编辑(E)”菜单中的“粘贴混入(X)”命令与“与文件混音(M)”命令,在使用方法与效果上有什么异同?
(1)学生尝试两种操作。
(2)分组沟通操作。
(3)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三、拓展练习,内化认知
翻开资源库,为不同的古诗选择适宜的背景音乐,完成配音。
四、沟通,完善认知
选择不同的学生作品进展沟通点评,完善学生的审美认知。
五、任务,完毕新课
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使用“录音机”程序进展声音文件的编辑,盼望我们课后好好练习,力争做个音乐编辑小能手。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15
一、教学内容分析:
《插入图片》是省编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十五课的内容。此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WORD20xx文字的输入与修饰、段落调整等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握如何在WORD20xx中插入图片,实现图文混排,操作性技能较强。从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看,看似比较简单,但如果在教学中只让学生单纯为掌握知识而学,势必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枯燥无味,造成一味达到教学目标的盲目性。
因此,在提倡课程整合的教育理念下,我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从比较两篇文章,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抓住学生熟悉的素材,利用课本资源,设计了《插入图片》这一课。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观念从单纯学习技术转为更加注重对学生跨学科知识的开放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超越学科上的技能,满足学生对新鲜知识的渴求,体验信息技术教学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学会插入图片的方法,能调整图片的位置、大小,会使用文字环绕工具。
能力目标:
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图文并茂的作品。
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个性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审判能力。
教学重点:插入图片的方法,调整图片的位置、大小,会使用文字环绕工具。
教学难点:使用文字环绕工具调整文字与图片的关系。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对于基础好的学生,他能够通过自学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但是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还要在老师的引导、讲解、示范操作等过程的帮助下才能够学习掌握这部分内容。
四、教学方式设计:
为了落实重难点,我选择了“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本课学习任务。
为了完成目标,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激发兴趣、引出任务──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尝试练习、巩固新知──综合应用──小结。
五、教学进程设计:
课前准备:
1.“小帮手”课件;
2.语文课文及相关图片;
3.学生日记若干。
教学过程:
1 激发兴趣引出任务
1.1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两篇文章,你们觉得哪一篇好看?这两篇文章,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为什么。
1.2 和内容相符的图片,能使作品更生动、形象、直观,你想不想在你的文档里也插入这些美丽的图片呢?
1.3 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图片,放在你们桌面上“图片”文件夹中,如果你觉得你能完成,就打开WORD文档去操作,如果你觉得有困难,就打开桌面上“小帮手”自学后再操作。
2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2.1 学生在WORD文档中练习插入图片,不会的同学可先跟着“小帮手”学后再操作。
2.2 指名做出来的同学演示并解说。
2.3 学生再练习。
2.4 指名说一说插入步骤。
师板书:“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择──确定。
2.5 这个步骤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插入图片。
板书: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3 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3.1 同学们已经学会插入图片的步骤,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是否真的掌握了插入方法。老师在你们桌面上准备了一个“试一试”文件夹,里面是部分同学的日记,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篇,插入和它内容相符的图片。
3.2 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3.3 出示两副有问题的作品,师:你觉得这幅画有什么问题吗?
联系学过的插入剪贴画,试一试能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学生讨论解决办法。
指名说一说。
3.4 小作者根据同学们建议的解决办法进行演示修改。你们也看一看自己的作品存在什么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
3.5 再来看一看这幅作品,是不是感觉好多了?
4 运用所学小组创作
4.1 要求学生充分必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使用WORD软件来修饰一篇语文课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篇充满个性的作品。
制作要求:
1)图片与内容搭配,重点突出。
2)布局合理,修饰恰当。
3)设计有特点,有创意。
4.2 现在请大家打开桌面上“做一做”文件夹,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篇课文,动手操作吧!
老师在“图片”文件夹中已经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图片,同学们可以采用,也可以上网自己去搜索。
4.3 教师巡视辅导。
4.4 展示优秀作品,请小作者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自评、生评、师评。
5 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充分利用在计算机课上所学的知识,把你们的生活装扮得多姿多彩。
板书设计:
6 教后反思:
在这节课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通过设计的任务,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这40分钟里,全班学生围绕着多个真实的情境学习任务通过自主探究、教师启发指导、学习小组中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最后的学习成果的展示,学生在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认同,这激发了学生后续学习的热情。
下面我就以下几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反思:
1.创设情景,引发思考,提出任务
情境的创设不仅要适合学习主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的提出、展开和完成,学习平台的建立以及学习工具的使用。任务驱动法是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出发,将教授者、学习者、教学环境三者融为一体,构建探究教学的氛围,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是强调创设一些真实的情境,这也是教学内容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那本节课我所创设的情境是: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两篇文章,你们觉得哪一篇好看?这两篇文章,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为什么。和内容相符的图片,能使作品更生动、形象、直观,你想不想在你的文档里也插入这些美丽的图片呢?
让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发现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及对旧知识的掌握能力,对新问题的辨别能力,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些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很快进入学习主题,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任务驱动探究式学习方式。
2.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将要讲授的新知识蕴涵于一个个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紧密的小任务之中,任务设计针对性强,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所学新知,为了帮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教师为学生提供了2个小自学课件;另外,在学法的设计上教师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为了照顾全体学生,在此设计了分层参与的自学任务:(1)会这部分知识的学生可直接完成任务;(2)有困难的学生可参照自学课件;学习过程中教师强调生生间的相互帮助与协作,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参与度高,自学能力不仅得到了锻炼,更让学生体会到了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乐趣,知识目标轻松达成。尤其是最后综合性任务的设计,孩子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知识更加牢固、技能更加熟练,自己的聪明才智也得到了展现,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也进一步得到增强。
3.师生协作,典型评议,即评既改,互相启发
在现代网络环境下,教学时常只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往往会忽略了老师自身的作用,以为只是简单地下达一个命令,就叫学生去完成,这样的教学组织,势必使学生学习放任自流,学习难以成效,更加不可能达到学习目的。本节课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都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恰当的作品评价,在评价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师生间的、生生间的相互合作与协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4.教师的点拨要有度
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学生自主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教师对学生活动,讨论的组织与点拨也非常地重要。如果教师点拨得当,那么就可使学生事半功倍,不然就有可能只是做做无用功了。因此教师的点拨要对学生具有启发性,要有深度,要点拨到点上,就好比打蛇打七寸一样,如此就便于把学生领进科学的殿堂、知识创新的天地。教师要杜绝在点拨时言语大而空,言之无物。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点拨的方法提示学生在插入图片时的操作以帮助学生,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顺利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同时在课的最后,教师还要及时点拨学生去反思本节课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实践水平在反思中得到升华。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3-09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案01-17
(精选)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7-07
[精选]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7-09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选]07-05
【经典】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1-20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选)06-09
(经典)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1-03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案(精选)06-22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