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
小学二年级语文《凉州词》原文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注释:
欲:将要。
沙场:战场。
君:您。
莫:不要。
古来:自古以来。
小学二年级语文《凉州词》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课文中的图画展开联想,理解诗句意思,感受世人豪放诙谐、视死如归的旷达和厌恶战争的情怀。
3、借此课的学习,对唐代边塞诗人及其作品作一些了解和积累。
(二)过程与方法:
1、释题,整体感知。
2、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3、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4、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少年真诚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送别饯行的诗?这些诗都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么,边塞诗人写的为戍边战士饯行的.诗,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边塞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板书课题)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夜光杯:玉制的酒杯。这里指精美的酒杯。
沙场:战场。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醉就醉吧,醉卧在战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
(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情境。
3、请学生描述情境,引导学生把想象的情境说具体、说生动。
4、再说说从这些情境中,你获得的新感受。
5、互动交流,教师小结:(这是一首反战的诗,但它不正面描写战争,却通过战争前饮酒这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悲痛情绪。正如《唐诗别裁集》说此诗“故作豪饮之词,然怨戚已极”。)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感情朗读,带着豪放诙谐、视死如归的旷达和厌战的情怀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3、诵读古诗。
(五)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边塞诗人的作品,请读给大家听听。
小学二年级语文《凉州词》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设计与前一次相比,本人自己感觉发生了质的改变。第一次备课时,苦于古诗教学无从下手,我只从《凉州词》中感受到了边关将士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所以着重引导学生感悟“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所蕴含的豪放、阳刚之气,总感觉一个字:浅。经曾老师点拨之后,我回家静静地读,细细地品,我感觉一个个字符变成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自己怎么也豪放不起来,我读得泪流满面,我感受到了悲凉、痛苦……因为我想到了:边关将士身处不毛之地,气候恶劣、环境艰苦,与亲人“一别音容两渺茫”,而且当时战争频繁,战士们生命不保……我读懂了: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别无它物,而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我明白了“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深层含义,战士们是借酒消愁,忘记自己的痛苦和烦恼。这一次我感觉自己走进了文本,我能够引导学生挖掘诗歌背后蕴含的情境了。课后,我感觉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从这件事,我明白要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是:老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读懂教材,真正走进文本。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2
(一)活动激趣,揭题引文
1.看手:叫学生伸出自己的小手,看看谁的手是胖乎乎的?
2.画手:请胖乎乎小手的学生上台,把手压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轮廓。
3.夸手: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夸夸自己的小手最能做什么?
过渡:兰兰也有一双胖乎乎的小手,他们全家人都喜欢,为什么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借助拼音读全文,标上自然段的标号。
2.读完后,说说读懂了什么?
3.补充句子,读句子。
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奶奶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她的画,是因为______________。
(三)逐段细读,识生字
1.听老师范读,勾划生字。
2.拼读带拼音的生字,朗读带生字的句子,在读中发现容易读错的字。
3.出示字卡,说说自己会认哪些字,并向大家介绍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提示:
换偏旁:伴胖站贴诗等清情
看偏旁想字意:喜口墙土拖扌帮巾
扩词熟记生字:
张()()()替()()()
鞋()()()变()()()
(四)朗读指导,感悟文意
1.朗读第2.6自然段,想想疑问句、感叹句该怎样读。
句一:我只是画了自己的小手呀!(重读小手)
句二:我有那么多画,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重读那么多、这一张)
句三:等我长大了,小手变成了大手,它会帮你们做更多的事情!(重读大手、更多)
2.创设情境,指导分角色朗读。
(1)出示课文插图,联系课文说话。
全家指哪些人?
这张画指哪张画?
他们为什么喜欢这张画?谁来扮演爸爸、妈妈、奶奶,读读他们的话。
(2)指导分角色朗读:
爸爸: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重读拖鞋;语调上扬)
妈妈: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呀!(重读手绢;笑着读)
奶奶: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呀!(重读痒痒;夸奖的语气)
(3)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一人读一角色)
(4)老师叙述,请学生表演。
(5)大组分角色,朗读全文。(注意读好感叹句、疑问句)
(五)发散思维,扩展想象
1.出示文末学习伙伴的提示,想一想:兰兰长大以后,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呢?
2.看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你的小手,长大以后,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呢?
出示课后说说做做,练习说话。
我替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给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帮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为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活动
回家用你的小手为家里人做一件事情。注意观察家里人的表情,事后把当时的情景画出来。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2、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交流识字方法,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马字的由来。
2、师生惧有关汉字的其他知识。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去过博物馆吗?都去过什么博物馆,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好,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汉字博物馆去看一看。
二、新课
(一)自学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来到汉字博物馆,我们首先要买票入内,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再给大家读一读,读对了,就请进去参观吧!
2、学生以掌握的识字方法独立自学。
(二)诵读
正确读文,互检互查。
1、读出本课自己画出的生字,请别帮助自己检查。
2、学生互读课文,互相正音,共同进入汉字博物馆学习。
(三)交流
理解内容,拓展知识。
1、读文,师:参观了汉字博物馆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汉字的知识,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3、谁想当汉字博物馆的讲解员,向大家介绍这节课你所获得的有关汉字的知识。
(四)写字
以人为本,激发写字兴趣。
1、参观了汉字博物馆同学们的收获一定很大,博物馆的馆长也来到这里,要给同学们发纪念口,前提是同学们必须把本课的生字写得正确、美观,有信心吗?
2、巩固识字,正确书写。
3、观察老师范写过程,认真书写。
4、评价书写,为态度认真,写得有进步或有示范作用的同学颁发纪念品。
(五)练习
1、找朋友
汉gu 铸tong
距gui 需xu
似ju 范hua
龟si 统biao
兽shou 标zhu
骨han 化fan
2、本课的生字里,哪几个字能组合成词?
如:容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成立了探究识字小秘密研究小组,并首次在校园里进行了活动,这节课我们就把各小组通过的活动所发现的识字小秘密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你们愿意吗?
(1)研究小组的建立采取自愿、自由、自主的原则,即学生自原参加,自由结队,自主活动。
(2)老师作适当调整,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合理搭配。
(3)每个小组选一名组长。
(4)研究小组每周活动一至二次,地点可以在学校里,同学家里,草地上,每一个阶段,各小组在班上根据交流所发现的识字小秘密,并打印在稿纸上贴在学习园地里。
(二)交流
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老师筛选其中有价值的写在黑板上,并对学生学习的态度、过程、方法、结果等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三)完善
学生对照教材上的识字四步法完善自己的识字方法。
1、读书,根据提示弄清识字四步法的含义。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大家结合识字实践,结合具体的字讨论解决。
2、学生自己把识字新法补充在黑板上。
(四)实践
1、师述:看来,只要有探究的精神,就会知道很多识字的奥秘,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看看这些识字方法自己窨掌握没有呢,请自读短文《一个字》,看谁自选与本课的生字交上朋友。
2、交流自学所得
包括:本课生字读音;识字方法。在交流中进一步巩固识字四步;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理解程度,交流故事谜底以及猜的方法,并引导学生也为这个字编一个谜语。
(五)写字
酒里的短横不要丢掉。猜字犭的第二个不出头。者字的第二横要写长些。
第三课时
一、谈话激趣。
主持人:同学们好,幸运53节目又与您见面了,我是主持人李小勇,今天,我们要去字谜城一游,途中要闯过五个关卡,优胜者得到丰厚的奖品,快随我一起闯关吧!
二、猜字谜
读一读:女字多变化
女和马字在一起,我有一个好妈妈;女和古在一起我姑是个科学家;
女和老字在一起,我和姥姥在乡下;女和且字在一志,我和姐姐上学啦;
女和未字在一起,我的小妹真听话。
三、填一填:女和丑字组成();我们都是小()()。
女和乔字组成(),我们从来不撒()。
女和生字组成(),人人都有一个()。
女和息字组成(),敲锣打鼓娶()妇。
答案:妞,娇,姓,媳
四、我问你答:
例:问:什么字,四笔八个头,中间有水不外流?
答:井字四笔八个头,中间有水不外流。
什么字,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怕风,
秋字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怕风。
什么字,有心走快,遇食就可餐?
()字,有心走快,遇食就可餐。
什么字,有马行千里,有水能养鱼?
()字,有马行千里,有水能养鱼。
什么字,一个白天跑,一个夜里行?
()字,一个白天跑,一个夜里行。
什么字兄弟十个力量大,什么困难都不怕?
()字兄弟十个力量大,什么困难都不怕。
什么字,去一人还有口,去一口还有人?
()字,去一人还有口,去一口还有人。
答案:慢、也、明、克、合。
你又学会了什么识字方法?
五、巧识汉字:
一条小河,两岸杨柳。这是()字。
两口相连,空中高悬。这是()字。
又进村来,鸟语花香,这是()字。
和自己家人做生意。这是()字。
你能自己编个字谜吗?
六、听话猜字:
老师在卡片上写8个字:大乙心二公飞义六。请同学们读一读,全部记住。然后他说一句话,请同学们立猜一个字
1、两根棍儿横着放,上棍短来下棍长
2、又伸胳膊又*腿儿
3、两根树枝打*儿,*内有个鸟蛋儿
4、像只鸭了游,又像弯弯钩
5、三条小鱼游,围住弯弯钩
6、一根树枝往下弯,两只鸟儿边上站
7、胡子两边分,嘴巴撅成三角形
8、两个小不点称,抬根长棍棍儿。一个小不点儿,棍上跳着玩儿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4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平时文的时候,都遇到了一些什么困难?(指名2~3名学生说)
2、是呀,就连像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的,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读题:莫泊桑拜师
点击投影,介绍莫泊桑——指名读 二、检查预习
1、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下面检查同学们字词的掌握情况。(听写)孜孜不倦 简陋 咖啡 酷爱 富丽堂皇烈日炎炎 揣摩 吆喝 烙印 滔滔不绝(同桌互改——齐读)
2、交流: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2~3个学生说)
3、那么作者是怎样写的呢?先写了 ,接着写了 ,最后写了 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这样一来课文层次就很清楚了,课文第1节为一段写了拜师的起因,2~9节写了拜师的经过,第10节写拜师的结果,课文为第三段。 三、赏析课文第一段
1、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呢?(点投影第一段文字)指名学生读投影文字读了这段文字你明白了什么?
(1)莫泊桑从小热爱(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作品平常,焦急万分述板书:作品平常,于是决定去拜福楼拜为师板书:福楼拜
点击多媒体:介绍福楼拜——指名读
2、:这一段写了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3、齐读第一节 四、赏析第二段
那么莫泊桑又是怎样向福楼拜请教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2~9节,看一看,课文讲了莫泊桑一共向老师请教了几次?(3次)
1、现在我们跟随莫泊桑来体验他的第一次拜师经历。
2、请同学们轻声读2~5节,思考:莫泊桑是带着什么问题去请教福楼拜的?福楼拜教导的话中哪一句最关键?交流 板书:写出来文章不生动—— “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其实这句话就是针对(读了很多书可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来说的。那么怎么做功夫就到家呢?板书:肯吃苦 勤练习:是啊,只有肯吃苦,勤于练习,长期地坚持下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文章才能写生动,写具体。分角色读:女读莫 男读福读时要注意提示语,读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
3.听了老师的教导,接下来莫泊桑是怎样做的呢?
(1)指名学生说:第二天……可是一无所获
(2)他放弃了吗?(他又连续看了两天,还是没有发现)
(3)如果是你,此时你们的心情会怎样?(无奈,烦燥、不解)
(4)书中用了哪个词?(万般无奈)读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5)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莫泊桑再次来请教恩师,见到老师莫泊桑是怎么说的呢?齐读莫泊桑说的话板书:没有什么好写的针对莫泊桑的这一困惑,福楼拜是怎样指导的呢?出示第7节投影,指名读,你认为这些问句中哪句话最关键?(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这句话出现了几次?(实际上就是强调,应该有东西好写)从福档拜滔滔不绝的问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交流,要想写出文章来,平时必须要仔细观察板书:要仔细观察:福楼拜说得真有道理,这几个问句,既含有福楼拜的一丝责怪和训斥(),更多的是对莫泊桑的谆谆教诲(),让我们一齐读一下这一段文字。齐读,点投影
4.(1)引读,福楼拜的话像烙印一样生生地印在莫泊桑的脑海中,聆听了恩师的教诲,莫泊桑接下来又是怎么做的呢?(从此,-------齐读第8节)这是莫泊桑第几次去请教福楼拜?(第三次)
(2)大家想一想:第一次莫泊桑因为写出来的文章不生动而焦急万分,第二次他因为不会观察而万般无奈,这一次,他又事带着自己的新作品,去请老师指点,此时他的心情会怎样呢?(高兴 激动 期待……)莫泊桑带着自己的新作,带着高兴……的心情第三次去请福楼拜指导,请同学们默读第9节,你认为福楼拜的话语中哪些话最关键?交流,你认为福楼拜的话中哪些话最关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福楼拜用一个“但“字话锋一转,向莫泊桑提出了新的要求:点投影(1) (2)
齐读、理解这两句话 理解(1)时拓展:————是————的结果。 板书: 坚持不懈
抓住事物特点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7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了解故事梗概
3.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
过程与方法
采用以自学为主,指导为辅的方法组织自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临危不乱和不骄傲轻敌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2、领悟军事妙计,感悟军事家的智慧。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读写、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自学指导:
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
自主学习:
(课前自主完成,小组交流讨论)
1、给下列生字注音;
韩﹙ ﹚国 妒忌﹙ ﹚ 怯懦﹙ ﹚ 夜幕﹙ ﹚ 溃﹙ ﹚败 歼﹙ ﹚灭 俘虏﹙ ﹚ 暮( )色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求援: 剽悍: 怯懦: 惴惴不安: 自刎;
3、用下列词语造句。
惴惴不安 横七竖八
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试说每段的大意。
巩固训练:
请同学们畅谈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领悟军事妙计,感悟军事家的智慧。
自学指导: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1、说说你对“减灶示弱、诱敌追赶”的理解?
2、田忌在什么情况下询问孙膑计策?
合作探究:
1、魏军猛追齐军,田忌问孙膑如何对付魏军,孙膑想出了一条什么妙计?
2、孙膑为什么会想出这条妙计?
3、庞涓是怎样中计的?
4、你觉得孙膑和庞涓分别是怎样的人?
四、知识梳理(自主完成)
五、学习反思(自我小结)
六、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古今战争谋略。
2、你从文章中得到哪些启示。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6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二册第六课《胖乎乎的小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课文13个生字。
2.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语文园地二中的第二课,是一篇赞美小手的文章。讲的.是通过一幅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
教学重点:
读准课文13个生字及词,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读中领悟兰兰怎样用自己双手为家人做事的。
教学准备
生字卡、幻灯
板书设计:
拿过拖鞋(爸爸)
胖乎乎的小手
洗过手绢(妈妈)
挠过痒痒(姥姥)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5分钟)
活动激趣1、看手:让学生伸出自己小手,看谁的手是胖乎乎的
2、画手:请学生上台,把手压在黑板上用粉笔画轮廓。
3、夸手:说自已小手能做什么,夸自己小手。
过渡:兰兰也有一双胖乎乎的小手,他们全家人都喜欢,为什么呢?读读课文就知道。
(二)认定目标:(1分钟)
(三)导学达标:(25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音节。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11自然段;()出生字朗读音节;讨论兰兰手做了什么?
(4)检查学习情况
汇报有()个自然段;认读生字词;说兰兰的手做了些什么事。
(5)找出兰兰帮家人做事的自然段,指生读第三自然段:说出兰兰的手替爸爸拿过拖鞋
指谁会读第4自然段:会的站起来读这一段,让学生自我展示,读后让学生说出兰兰的手给妈妈洗过手绢。指导朗读,读出开心样子。
过渡:兰兰的小手还替谁做过事呢?学生说出,为姥姥挠过痒痒,指导读出姥姥夸赞小手的感叹语气。
小结提问:兰兰一家人都赞小手,兰兰高兴吗?兰兰明白了什么?她说了什么话?找出来读一读。兰兰长大后会帮家人做什么事呢?
小结:我们都要学习兰兰这双手,能为家人做事。
(四)达标测评:(9分钟)
①幻灯出示说说做做
我替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给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帮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为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7
一、教学要求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成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掌握课文中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提心吊胆、尝试造句。
3、在朗读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
4、模仿最后一段的构段和表达的方式写出一位自己所敬仰和赞颂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羊皮筏子的特点和功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合作讨论去感受、去发现、去体会艄公的形象内涵。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1、预习
(1)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朗读要正确,通顺。
(2)通过结合上下文和理解生词,无法自己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请做上记号。读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可通过问题的'形式记下来,准备课上讨论。
(3)收集课文中和课外书中描写黄河的词语和句子,准备课上交流。
(4)从课外书或网上去寻找黄河上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了解它的制作、特征和功能,最好能附上图片。
(5)在人与外界的各类挑战中,除了课文中介绍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你最敬佩哪一种人,请你收集一些介绍他们的有关资料。
(6)理解词语(带点的字先理解)
筏子 竹篙 胆战心惊 惊涛骇浪 如履平地 提心吊胆
2、课件制作
3、其它准备工作
(1)课前教师提供一些关于羊皮筏子和艄公的资料,分发给学生。
(2)课上准备好电脑,实物显示频、投影仪器等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解题质疑
1、谈话引入,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与黄河有关的课文,(板书:黄河)同学们,在你脑海中,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请谁来说一说。
2、课文写到了黄河,作者面对黄河时,他的所见所感也是通过丰富的语言传达出来的,出示:黄河滚滚 万马奔腾 浊浪排空 波浪滔滔惊涛骇浪 激流 湍急 汹涌 胆战心惊 提心吊胆 如履平地。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8
学习目标
1.会认胖、喜等13个字,会写画看着笑会兴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从小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
课前准备:
1课生字小卡片,每个学生一份。
2.小黑板:书写本课13各生字。
3.学生预习: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前板书课题。给每个学生分好号:12345)
(一)请全班学生共同伸出手,找一个胖乎乎的小手,让他举起来。
(二)以手解题,学习生字胖:这就是胖乎乎的小手。胖月、半
二、朗读感悟
(一)言语鼓励,激发情趣。
(二)自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教师巡视摸底,找到学生读书中存在的问题。
(三)重点领读课文,正音。
注:较难读的句子及字词
第一段: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喜欢
第二段:您(nn)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一张、刚下班、墙上
第三、四、五段:爸爸、妈妈、姥姥说的话。注意自然停顿。
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拖鞋、替、帮
第六段:兰兰明白了//全家人/为什么都喜欢这张画。等、变成、事情
(四)分段检查朗读情况。
谁能把第一段读得正确流利,谁就站起来读。(二~六段类推)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创设情境。
(1)这张画是谁画的?(贴兰兰的剪图)
(2)下面老师表演一个动作,看谁能从课文中找到写这个动作的句子读读。(表演爸爸的动作,让学生读:爸爸贴在了墙上。)
(3)看到爸爸这样,兰兰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读兰兰的话?
(读兰兰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兰兰)谁能把他读坐下?最后的胜利者就是最佳兰兰。
(4)老师读爸爸的话。(最佳爸爸)
(读爸爸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爸爸)
2.(张贴妈妈剪图)这是谁呀?看看妈妈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那谁能笑着读读妈妈的话?(最佳妈妈)
(读妈妈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妈妈)
3.看看,是谁从厨房里出来了?(姥姥)(张贴姥姥剪图)再看看姥姥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谁能笑着把姥姥的话读读?(最佳姥姥)
(读姥姥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姥姥,这叫进入角色。)
4.现在兰兰明白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了吗?那谁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因为兰兰的小手帮爸爸妈妈姥姥做了很多事情)
5.演读。
(1)小组内表演:1号演兰兰。2号演爸爸。3号演妈妈。4号演姥姥。5号做导演,读其他的话。
(2)全班挑选人和老师一起表演。(先小组推荐一个最好的参加评比)
(3)师生同台表演。
表演完毕,趁势解决小泡泡角色(爸爸)询问:兰兰,等你长大了,准备帮我们做哪些事呢?
三、完成课后作业:
1.老师站了一节课,现在站累了,谁能帮老师做一件事?先说说。(我帮老师搬椅子)
2.我们每人都有一双手,请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下,回家后准备帮爸爸妈妈做哪些事?
3.除了父母、老师,我们还有很多同学和朋友,谁打算帮大家做点事?做什么事?(我帮大家)
第二课时
一、认字
(一)出示生字词(投影片)
胖乎乎喜欢刚下班一张拖鞋变成事情墙上贴替帮等
(二)激发情感:上节课同学们课文读得好,表演的也好。我想,课文中的生字大家一定都认识了!是吗?!看看,这些就是我们这一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词。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如果个别读不准或者还没大有把握的字,可以找同学请教,也可以到课文中把它发现找到,看看拼音再读读。生字后面的数字代表这个字在哪一段。
(三)巩固练习
1.齐读一遍。
2.单音词组词练习:这几个词孤单单的,谁能个他们找个朋友或几个朋友,组成词语或者一句话?
3.去掉其他字,只留生字,进行猜字游戏。
(1)有个字中有两个口字。(喜、墙)
(2)有一个字左边是个提土旁墙
(3)有个字有两个土字鞋
(4)月亮出来一半了,射箭的弓拉长了,两个大丈夫跑到太阳上面了,一条毛巾藏到耳朵下面了。(胖、张、替、帮)
3.认读生字练习:全体同学把卡片摆放好,老师指小黑板上的生字,学生赶快从卡片中找到生字并举起来。
二、写字
(一)示范讲解
画:(1)范写,让学生认真看,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2)讲解要点:半包围结构的字下包上,下面的框不能太高,要把上面露出来。
(3)学生仿影一遍。
看、着、笑、会、兴:
总体讲解:上下结构的字,关键是要把上下两部分写得宽而扁
(1)范写着字并讲解:关键是要把羊的尾巴靠左,给下面的目字流出空来。看字和着一样。
(2)生仿影看、着二字。
(3)范写笑字。让学生观察。
(4)范写会字,让学生观察。
(二)学生练习
1.闭目静坐5秒钟,播放古筝曲《渔舟唱晚》片段,让学生在幽静的音乐声中睁眼、正确握笔、摆好坐姿。
2.描一遍、临一遍。
3.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扩展阅读
(一)出示短文,学生试读,注意文中那些又大又黑的字。
乌鸦爱妈妈
乌(wū)鸦(yā)妈妈十分喜欢小乌鸦,每天都抓(zhuā)很(hěn)多虫子给(gěi)它吃,小乌鸦长(zhǎng)得胖乎乎的,非(fēi)常(chng)可爱。小乌鸦在心里说:等我长大了,一定(dng)爱妈妈,要帮妈妈做很多事情!
小乌鸦慢(mn)慢地长大了,变成了大乌鸦,乌鸦妈妈却(qu)老了,飞不动了。大乌鸦就天天替妈妈抓虫子吃。
有一天,天刚亮,森(sēn)林里突(tū)然发生了大火。乌鸦妈妈说:孩子!你赶(gǎn)快逃(to)走吧!不要管(guǎn)妈妈了。大乌鸦说:不!我不能丢(diū)下妈妈!我要救(ji)妈妈!
大乌鸦拖着树(sh)枝(zhī)使(shǐ)劲(jn)扑(pū)火,但(dn)是一点用也没有,大火越(yu)来越猛(měng)。
正在这时候(hu),奇(q)妙(mio)的事情发生了:天空中突(tū)然乌云密(m)布,哗(huā)哗哗,一场大雨,把森林大火浇(jiāo)灭了。
大乌鸦飞回窝里,乌鸦妈妈张开翅(ch)膀(bǎng),紧(jǐn)紧地抱(bo)着它,说:我的孩子,你真是个孝(xio)顺(shn)的好孩子!大乌鸦把头贴在妈妈的怀(hui)里,幸(xng)福(f)地笑了。
(二)教师范读
(三)学生自读
(四)作业: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
四、实践活动
用剪贴、绘画或拓印手印的形式作一幅画,并写上一句话:我有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我帮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9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构思巧妙,生动幽默的特色。
2、理解文章中心,表达作者对海姆佗市市长及其同僚以及对德国人民真诚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构思巧妙,生动幽默。
2、讲演用语讲究礼貌。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述德国民间故事:早年,海姆佗一度鼠害猖獗,居民深受其苦。一日,忽有一个身着花衣的流浪汉来到这里,声称他有一支魔笛,可除祸患。当地贵族应许事成之后,重金酬谢。果然,花衣吹笛人奏响魔笛,将众鼠引入河中,尽数淹死。但此时贵族却拒不履行诺言,花衣吹笛人一怒之下,再次吹响魔笛,该城130名儿童闻声自动跟他出走。
这篇演讲词就是以作者和民间故事中花衣吹笛人的对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的。
作者简介:公刘(1927— ),原名刘仁勇,刘耿直。江西南昌人,当代诗人。著有诗集《边地短歌》《神圣的岗位》《在北方》《公刘诗选》及叙事长诗《望夫云》《尹灵芝》等。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明确:这篇讲演除称呼外,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中国作家代表团由于景慕海姆佗市而提前到达。
第二部分(第2—3段),先略写初到海姆佗市的情况,然后着重介绍和花衣吹笛人攀谈的内容,表达出答词的主要意思。
第三部分(第4段)点明这篇讲演是贺词,也是答词。
三、学习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
明确:开头独句成段。“景慕……大名”、“早就……熟悉”,表示心向往之,由来已久;“提前……到达”,心情迫切,溢于言表。“德国民间故事”,为下文埋下伏笔。“大名”“贵市”等都是恰当的礼貌用语。
四、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第2、3段。
思考:第2段介绍了海姆佗市的哪些情况?第3段是如何展开作者和花衣吹笛人的对话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2段,写初到海姆佗市的情况。这一段共两句话。第一句突出“欣赏过几乎任何商店橱窗全都陈列着的大大小小的老鼠”,因为这与“民间故事”有关。第二句,由“发现”民间故事里的主人公“花衣吹笛人”十分自然地引出下段的内容。
第3段,介绍和花衣吹笛人攀谈的内容。首先用设问句承上启下,并幽默地说和花衣吹笛人的谈话可以公开。接着活灵活现地写了和花衣吹笛人见面的情况,似乎确有其事。然后,着重表述了“我”对花衣吹笛讲的两段话。第一段“求告”的话,指出了联邦德国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批评不少德国青年“只顾个人轻松快活”,不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导致“儿童越来越少了,人口结构也出现了老化的趋势”;第二段“解释”的话,赞扬市长和他的同僚“是一些信守诺言的好人”,表示了亲切友好的态度。最后,“行行好吧,先生!”表达了良好的祝愿:“便直奔这座大厅”,与第二段开头“在进入这座市政大厅之前”遥相呼应。
五、学习第三部分
学生朗读第四段。
明确:这里也是独句成段。“上面这一席话”,回应了前文。前一个分句表明是贺词,后一个分句表明是答词。这样的结尾干脆利索,而又值得人反复咀嚼。
六、小结
这篇讲演开头用语简明,引人入胜;中间部分内容丰富,幽默生动;结尾简洁有力,耐人寻味。
七、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学生谈读了这篇讲演后的感受,互相交流。
二、探究活动
㈠在这篇答词中,作者构思了与花衣吹笛人对话的情景,借对花衣吹笛人提出的要求表达了对海姆佗建城千年庆典的祝贺,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迪?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花衣吹笛人的`故事是与海姆佗有关的一个故事,作者在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中引用这个故事,显出了对海姆佗市历史文化的尊重,也显得亲切。西方有些国家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总数呈负增长状态,作者借与花衣吹笛人的对话,要求他不要像故事中那样把孩子带走,从而表现了对海姆佗市的祝愿,这又显得非常巧妙自然。从中可以看出,致答词,衷心祝贺,要尊重对方,了解对方,切合对方的实际,说到别人心上,并充分表现自己的真诚美好心愿。
㈡这篇讲演生动幽默、风趣动人,不断激起“鼓掌、欢呼、跺脚”。仔细辨析下列各组的两个句子,体会课文原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①喂,伙计!自打我来到联邦德国,就听到人们在抱怨,说是如今有不少德国青年,只顾个人轻松快活,不愿结婚成家,因此儿童越来越少了……
②自从我来到联邦德国,就了解到贵国儿童人数不断减少。
2、①如今的海姆佗市长先生和他的同僚先生们,可是一些信守诺言的好人!假如他们应许了您什么,只管伸手向他们要好了!
②如今的海姆佗市各级政府官员具有诚实守信的美德,承诺定会兑现。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通过比较,第1组句①好似与人在打招呼,好似与人在亲切交谈,“喂,伙计”这样的呼告,一下子把演讲者与听众的距离拉近了。“就听到人们在抱怨”,是心中不满,数说别人的意思,本来是贬义词,这里却贬词褒用,显得生动幽默,风趣动人。而句②是一般的陈述句,严肃有余,幽默不足。
第2组句①模仿欧洲人幽默的语调,显得风趣动人。“假如……只管”这个假设句式又显得很婉转。“伸手”本是贬义,这里是贬词褒用,显得既形象又风趣。而句②为一般陈述句,显得太严肃,缺乏幽默感,不符合西欧人的胃口。
三、迁移训练
答词讲究简明、得体、生动、真诚,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演讲效果。设想你过生日那天,家人和同学们都来庆贺,为你举办生日晚会,你将怎样致答词?写好草稿后试着讲一讲。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评。
四、小结
这篇讲演巧借有关海姆佗市的一则民间故事,通过虚构和花衣吹笛人攀谈的情节,指出了联邦德国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表达了对海姆佗市市长及其同僚以及对德国人民真诚的赞美之情。
作者本人是一位诗人,有着丰富的人文修养,他能随乡入俗,将讲演的要旨巧妙地融进了妙趣横生的民间故事中,构思巧妙,语言幽默生动。听众的强烈反应,又增强了文章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五、布置作业
探究和练习。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认识两个笔画。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农村变化很大,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认识两个笔画。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60电53
一、教学目标: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认识两个笔画。
二、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认识两个笔画。
三、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你去过农村吗?那儿的变化大吗?
2、今天带你们到农村去瞧一瞧(出示课件),把那里的风景夸一夸。
3、学生看图,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提问:请数一数有几座房,哪座房子最漂亮?为什么?
4、出示课题,指导读准“哪、座、房”和轻声词“漂亮”。
(二)、读通课文:
1、读课文。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2、开火车检查自读情况,学生评价,相机指导读准三拼音节和轻声音节。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4、多种形式读,开展小组擂台赛。
(三)、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教案
1、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句话。
2、图文结合,学习朗读第一句。
(1)自读第一句,说说自己喜欢不喜欢这些房子,为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图文结合,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
(3)比较“大的窗”和“大大的窗”等,通过换词比较,初步体会叠词的用法。叠词有什么好处。
(4)诗人用这么美的词组写出了这些房子很美很宽敞,可见他多么的喜欢这些房子呀!那我们该怎么读这一句呢?
(5)朗读第一句。重点指导读好“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大大的窗”
3、图文结合学习朗读第二句。
(1)看图,房子周围的环境美吗?美在哪里?
(2)教师朗读一、二句,学生比上眼睛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结合图,学习三、四句。
(1)再看图,问:在小朋友的眼中,哪座房子最漂亮?
(2)指导朗读三、四句。
(3)正确、流利比较有感情地读好全文。
(四)、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了、子、门、月”。说说在哪些课文中学过。
2、分析字形,用比较法区别“了、子”,用说笔顺法记忆“门、月”
3、指导书写: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展评。
六、作业布置:把“了、子、门、月”
七、板书设计:了、子、门、月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教案
总61电54
一、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农村变化很大,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之情。
二、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认识两个笔画。
三、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
学生听写生字,老师收一小组抽查,其余的自己检查,错误的加以巩固。
(二)、背诵课文
1、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看图背诵课文。
3、举办背诵课文擂台赛。
(三)、识记字形
1、做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
2、四人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1)比较部首记忆。
(2)开火车给字组词。
(3)创设语境,巩固生字。
自读下面一段话-----同桌检查-----指名读。(出示课件)
我们的校园里有两座高大的教学楼。教学楼前有个美丽的大花圃。花圃里种着各种各样漂亮的花。这儿一年四季都散发着花香,吸引了许多女同学来观赏。教学楼的后面有一大片青青的草坪,男同学们都爱在青草坪上踢球玩耍。
3、词语积累:
(1)练习读课后的叠词,再发散。
(2)练习做找朋友的游戏,课件出示词语搭配,连线。
(四)、扩展活动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教案
谈话,上节课我们夸农村小朋友友的美丽校园,今天我们来夸夸自己的美丽校园吧!
五、作业布置:把“了、子、门、月”
六、板书设计:了、子、门、月
七、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初步体会军需处长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
2、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段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练习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4、学习课文第一、二段,体会红军行军的艰难。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学习课文一、二段,体会红军行军的艰难。
教具准备:录音、投影
上课性质:社渚区中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
上课时间:1999/12/30
溧阳市周城中心小学五(5)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吗?
在这伟大的长征中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
2、揭题,读题:22、丰碑
3、你见过怎么样的碑?你知道丰碑是什么碑吗?
择义:丰1 高大2 容貌美3 多
4、出示投影(老红军冻死的情景):假如老师告诉你,这就是丰碑的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二、学生自学课文:
1、学生按下列要求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划一划,课文是怎样描写老战士冻死时的神态的?
(3)想一想,你觉得军需处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4)议一议,为什么要把军需处长称为一座丰碑?
2、学生讨论。
三、整体读课文:
1、假如要在这丰碑上刻一个人的名字,你准备刻谁的名字?为什么?
教师板书:军需处长舍已为人
2、速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军需处长的什么事?
3、课文哪几小节写了这件事?指名读课文3—13小节。
教师板书:壮烈牺牲
4、指名读1、2、14自然段,说一说分别讲了什么?
教师板书:艰难前进、严峻考验、必将胜利
5、指导分段。
6、:抓主要事件给课文分段。
四、学习课文一、二段:
1、放风沙录音,教师范读课文第一段。
讨论:你听到了什么?指:狂风呼啸
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指:大雪纷飞
2、我们的队伍怎样了?想象说话:装备很差,也许这支队伍没有什么?
3、齐读第一段。
4、我们队伍的将军怎样了?
他把马让给了战士,说明他关心战士,他更关心什么?
这支队伍有什么重要任务?他们又是在怎样的.环境里完成这样的任务?(出示:恶劣的环境)
你能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什么叫“恶劣的环境”吗?
5、出示句子: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1)指名读
(2)想象说话,还可能遇到什么困难?
(3)接读
五、全文:
1、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得住这么严峻考验呢?谁能给将军一个明确的答案?
2、出示句子: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3、齐读。
4、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们这支队伍战胜重重困难,翻过雪山,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呢?
板书设计:
丰 碑
课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汉字(把字写在田字格内,要写得正确美观)
bei lie xi yi
丰( ) 恶( ) ( )击 ( )靠
bao run fu
( )子 ( )湿 ( )盖
二、回忆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环境 ( )的战斗
( )的考验 ( )的丰碑
三、按要求完成填空:
A: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
B:自己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认识“元、汉、桌、爷、毛、笔、您、事、表、示、休、息、啦”13个字;会写“毛、笔、元、示、写、字、太”7个字。学习新偏旁“竹字头”、“秃宝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古人造汉字的有关资料。
2.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猜字
(1)出示课件。(甲骨文的“马”字)
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这是“马”)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早创造的文字。谁知道叫什么?(甲骨文)
(2)出示“甲骨文”课件,教师适当讲解。
2.课件出示教材p20中的图。
请你们看一幅图画,发现什么了?
(1)我发现图上有两个人在走,旁边的字像两个“人”字。
出示课件“从”叠在两个人身上。
(2)我看见一个小孩靠在树旁休息,旁边的字像一个人靠在树旁。我觉得那个字像“休息”的“休”。
出示课件:“休”,“亻”叠在小孩身上,“木”叠在树上。
3.板书课题(有趣的汉字)
4.读课题,说说“有趣”是什么意思。
二、读文识字
汉字怎么有趣?你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1.自由读课文、识字。
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记住这个字。
(2)找找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看看课后生字表里的生字都认识了吗?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3.利用课件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带生字的词语
①小老师教读
②学生轮读
(2)课件出示本课的认读生字。
①学生轮读
②游戏巩固生字
三、读文,初步了解汉字有趣的造字规律。
1.这课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告诉老师。(四)
2.请四名同学读课丈,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些汉字怎么有趣?
3.小组交流,说说汉字怎么有趣。
4.集体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理解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读、议一、二自然段,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规律。
①从第一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写字象画画。
②从第二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是用图画出事物的。
③课件演示“山、羊”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象形字很有趣。
④教师贴用图画出事物
⑤指导朗读一、二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
⑥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
你们知道古人“用图画出事物”的还有哪些字?
(2)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了解会意字的造字规律。
①通过读、议学生知道有些意思画不出来的时候,古人就把两个字合在一起,造出一个新字。
②演示课件“鸣、休”的`造字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会意字也很有趣。
③教师贴把两个字合在一起
④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
⑤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
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是这样造出来的?
(3)小结谈话,齐读第四自然段。
(4)总结谈话,分角色朗读全文。
①通过元元和爷爷的对话,我们知道了两种有趣的造字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教师指板书)
②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进一步感悟汉字的有趣。
四、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毛”字。
(1)课件出示“毛”,让学生仔细观察“毛”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说,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竖弯钧从竖中线的左边起笔。
(3)学生练习书写“毛”。
2.指导书写“笔”。
(1)出示实物毛笔。问:笔头、笔杆都是什么做的?然后课件出示“毛”“竹”。
(2)让学生说“笔”字怎么写?课件出示“笔”。上边竹字头,下边是毛,合在一起就是毛笔的“笔”。
(3)学习新偏旁“竹字头”。
课件出示“?”,和“竹”比较,哪些笔画发生了什么变化?
(4)课件出示“毛”和“笔”,让学生观察“毛”和“笔”这两个字里的“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练习书写“笔”字
3.指导书写“元、太、字、写、示”。
(1)学生自己观察字形。
(2)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把这几个字写好看。
①“元”和“示”进行比较。
“元”字第二横稍微向右上斜一点,“竖弯钩”从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又处稍向上一点起笔。
②“写”与“字”进行比较。
a“写”的偏旁是“秃宝盖”,提醒学生注意“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区别。
b“写”的第四笔是“竖折折钧”,注意这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练习书写。
4.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字,并进行评议。
〈附〉板书
1有趣的汉字
山羊 用图画出事物
鸣休 把两个字合在一起
指导教师:南征高惠先
课后点评
我认为王老师整节课的设计突显了教学目标,课上得有特色,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精神,有些地方值得大家借鉴:
一、我们先从学科知识上看:
首先,王老师引领学生依托《有趣的汉字》这篇课文,紧紧地围绕汉字的有趣,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使学生从小就热爱祖国的,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写字,并自我要求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奠定情感基础。
其次:王老师在课文中挖掘空间让学生将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进行交流,拓展了课文中的信息,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课内课外的知识信息相互融合,当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并使学生在参与交流中增强了对汉字的喜爱之情。
再有:当学生对汉字产生了兴趣以后,王老师抓住最好时机马上引领学生进入汉字的书写环节,使学生把比较枯燥的书写变成了一种情绪的体验。这种环节上的设计非常贴近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也只有这样老师在书写指导时学生才能积极有效地摹仿和记忆。在指导书写时,王老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抓住点点滴滴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老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意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时时提醒学生的读、写姿势,这对低年级学生尤为重要。
二、从学生学习方式看:
王老师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相互交流,这其中有师生交流,更重要的是生生交流。学生们在交流中都是面对面的,这样在交流中不仅是信息的交流,而且也是情感的传递,它是多功能的。学生在与同伴交流中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就慢慢培养起来。
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问题值得大家研究:
1.在学习中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全员参与问题。
2.对学生查找的大量资料的运用还要加以研究。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3
第一课时
一、活动激趣,揭题引文
1.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小手看一看、夸一夸、画一画。
过渡:兰兰也有一双胖乎乎的小手,他们全家人都喜欢,为什么?
2.放映配乐故事课件《胖乎乎的小手》。(学生边观看边思考,看后谈感受。)
3.出示课题,认识胖字。
二、互动识字,初读感知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检查学习效果。
(1)聘请小播音员领读生字。
(2)抽字扩词比赛。
(3)比比谁的方法多。(充分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用加一加、换一换、编儿歌等多种方法认记生字)
3.让学生找出自己读不好的句子,师生互动帮助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老师也有几个句子想请同学们帮助读通顺,读出感情。(出示幻灯片)
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
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
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
(2)指名读句,引导学生先说优点,再评不足。
4.读了这四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
因为兰兰替爸爸拿过拖鞋,所以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
因为兰兰给妈妈(),所以()喜欢兰兰的小手。
因为兰兰帮奶奶(),所以()。
因为兰兰(),所以()。
三、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小朋友,你知道花是哪个盆吗?(幻灯出示)
看着画笑兴会
6画8画9画10画11画
2.引导学生观察看、着的异同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4.展览、赏析。
四、实践作业
1.回家用你的小手为家里人做一件事情,注意观察家里人的表情及语气,下节课汇报。
2.收集有关夸手、赞手的成语、故事或儿歌。
板书设计
6胖乎乎的小手
兰兰
{
爸爸──拿拖鞋
妈妈──洗手绢
奶奶──挠庠庠关心
}
关爱
第二课时
一、趣味巩固生字
1.出示心形卡片上的生字,让学生认读。(以开火车的游戏,进行小组比赛)
2.小组扩词接龙比赛
二、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一)指名读1、2自然段。(指导读好疑问句)
(二)自主读第35自然段
1.想一想为什么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的画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爸爸妈妈奶奶
拿拖鞋洗手绢挠痒痒
2.你们想和兰兰说什么话?我们大家都喜欢兰兰,读的时候比一比,看谁能读得最喜欢兰兰。(指导爸爸、妈妈和奶奶的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称赞。兰兰的语气天真活泼,有礼貌。)
(三)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你们明白了全家为什么喜欢这一幅画,兰兰也明白了。她会说什么呢?
2.指导朗读明白了的语气。
3.兰兰长大后,会帮家人做那些事情呢?(尊重学生的情感)
4.那你会帮家人做什么事情呢?
我替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给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帮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为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字教学
画笑兴会
1.师示范(画下面的凶字框不能写得太高,笑的下面第一笔是一撇,会人字头的撇,捺写得开一点。)
2.生描红、交流。
3.生练写,展示评析。
四、拓展教学,表演感悟
1.阅读儿歌《盛饭饭》
小饭桌,圆又圆,我给全家盛米饭。爸一碗,妈一碗,最后再盛我一碗。爸爸妈妈笑哈哈,大家吃得香又甜。
2.自主组合表演课本剧。
五、实践作业
1.每天用你的小手为家里人做一件事情,注意观察里人的表情及语气,写出来或画下来。
2.收集有关家人互相关爱的故事。
板书设计
6胖乎乎的小手
兰兰U关爱家人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4
小学一年级语文《海水》原文
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蓝?
海水笑着来回答:
我的怀里抱着天。
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咸?
海水笑着来回答:
因为渔人流了汗。
小学一年级语文《海水》教案
教学目标
1、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体会打鱼人的辛苦,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继续培养学生随文听读识字的能力,认识14个汉字。会写“回、因”两个生字,知道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勤学好问的习惯。
教学准备识字卡片课件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随文听读识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勤学好问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昨天晚上呀,我做了一个很甜美的梦,猜猜我梦到什么了?
生1:老师,您是不是梦见……?
生2:老师,您是不是梦见大海了?
(播放多媒体课件:大海的图片资料)
师:是啊,“大海、大海,像个摇篮。摇过去,白帆点点。摇过来,鱼虾满船。大海、大海,多大多宽!瞧,太阳和月亮,也睡在里边!”我梦见丁丁带着我们来到了美丽、辽阔的大海边。
翻卷的海水,已经向我们发出了隆重的邀请,邀请我们去探索大海的奥秘。孩子们,咱们一起投入大海的怀抱吧!
师:你觉得大海怎样?
二、相互问答,学会读
1、师:大海真的很美很大,今天老师想介绍刘饶民爷爷写的一首儿童诗给大家,知道诗的名字吗?
2、教师板书:海水。请大家大声的读两遍。
3、现在我们翻开语文书28页,先自己读一读课文,圈出生字宝宝。
4、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了,那么现在同桌三人一起读一读课文和生字宝宝,注意要互相帮助。学生读书,教师相机指导。
5、师:听同学们读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读一遍,看看还不认识的字,能不能马上被你记下来,注意要怎么听呀,对了手指着听。
6、现在有没有勇敢的孩子能来到讲台上指着屏幕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得认真听,等一下老师请人来评一评。
7、同学们让我们学着他们的优点一起来读课文吧。
8、小朋友们读得真好,现在请小朋友们找一找课文中有几个这样的“?”也就是说刘饶民爷爷向海水提了两个问题,分别是教师板书:蓝咸
9、师:老师现在请女生来问,男生来回答,老师读旁白。(读的很大声,可是大海是怎么回答的呀?(笑着)那我们就再来一次,记得笑着来回答。
10、男女生分角色读,并询问“海水的怀里抱着天,为什么就变成蓝色的呢”
11、教师继续问:“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咸?”生回答要答出表情。
12、教师:海那么大,海水那么多,渔人的汗却弄咸了海水?你想到了什么?
三、轻松识字
(1)教师范读、整体感知师:老师先来读读《海水》这首有趣的小诗,请孩子们欣赏欣赏,注意听老师是怎样读准每个字音的!请翻到语文书第28页,听读准备师: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觉得老师的声音很响亮。
生:我觉得老师读得很有感情。
生:我觉得课文很美。
(2)随文识字、合作交流。
师:这么美的诗文,想读吗?
生:想。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可怎么办呀?
生1:我可以问老师。
生2:我可以问同学。
生3:我还可以猜一猜。
师:对,我们还可以把生字宝宝前后的字连起来读一读,再来猜一猜生字宝宝的读音。
猜一猜和问一问都是识字的好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很多的字宝宝。
师:请听清楚读书要求:
(1)自己读一读课文,不受别人影响。
(2)慢慢地、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读好每一个字宝宝。
(3)遇到不认识的字请用“○”圈起来猜一猜、问一问。
做好读书准备,开始吧!
师:孩子们读得好认真呀!下面,请孩子们指读给同桌听一听。听读的孩子注意检查你的同桌:
(1)是不是指着字宝宝慢慢读。
(2)遇到不认识的字宝宝有没有想办法认识它?师:我听说有几个孩子指读得特别认真,老师真想学习学习。请孩子们关上书,哪个能干的孩子愿意上来指读《海水》这首小诗呢?生:我愿意。“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学编诗
1、师“听你们这么有感情的读后,老师觉得自己也能像他这样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写诗了,你们行吗?
2、老师先请你们看图然后也来编一编诗歌。教师予以鼓励
3、小结:从你们的问答中,老师发现你们已经像个诗人了,老师希望你们以后都能大胆的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因为啊他可能会让你成为一个很棒的诗人哦。
4、现在让我们一年三班的小诗人有感情的读一遍课文吧。
5、自由背诵课文。
五、书写生字“回”和“因”
六、升华小结
师:听了大海这么有意思的回答,我也忍不住想问一问大海:大海大海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大?大海大海我问你,你的水从哪里来?
孩子们,大海是这么的美丽神奇,你想问大海什么?让我们一起去挖掘大海里的无穷秘密吧!勇敢的向大海提问吧!
小学一年级语文《海水》教学反思
《海水》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短小诗歌。主要写的是小朋友与大海之间的有趣对话。语言清新流畅,活泼可爱,全文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叙述了大海的.蔚蓝辽阔、渔民的辛勤。这节课的教学给我的印象很深,先将这节课的得与失总结如下:
成功之处:
1、图片展示导入,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课前准备的多组海水的美丽图片,学生的学习激情一下子就被激发了。讲台下的小朋友全都被海水的美丽风景吸引住了,于是我紧抓住这一契机,马上提问:“海水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各抒己见。接着我总结设问导入“想知道为什么海水看起来是一片蓝,为什么海水尝起来是咸的”,在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的基础上,与老师一起走近《海水》。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学生热情高涨。
在这一环节上,我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让学生熟悉课文以至背诵。开始先让学生看海水汹涌的画面,给学生讲海的趣事,使学生入情入境。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边自由读边找出在藏在课文中的调皮的生字宝宝,并圈出来。小朋友喜欢当小发现家了,他们都参加了这一小探秘活动。通过同桌之间读,将我们的生字宝宝记下来。接下来,我采用齐读,男女生对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读课文,先要求他们读准字音,再读熟课文,学生参与程度高且热情高涨。后,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表演读。表演好的学生带着大家读,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艺术,逐渐渗透到课堂,延伸到生活。
3、随文识字效果好
结合初读课文中的圈、认生字,在学生在对生字宝宝有一定印象的情况下,出示词语,让学生自己抢读,指名读,跟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认、记读词宝宝,从词过渡到多种形式展开生字教学,在学生熟读词语、生字的基础上,回到课文,将生字生词等变为红色突显出来,让学生在朗读文中加深记忆。这种随文识字方法能够从句到词,从词到字,不脱离课文,课堂教学效果更佳。
4、课前准备学生参于,探讨问题兴致高涨。
一年级的同学看起来很小,但对老师不知的任务会非常认真。课前我让学生搜集大海的图片,寻找大海的奥秘,当课上讲到海水为什么这么咸,他们脱口而出,紧接着我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课前准备,他们都争着说自己的发现,那种自豪无语言表。顺势我说谁还有问题也像书上小朋友一样向大海提问?他们就根据自己的发现自问自答,非常喜人。
存在问题:
1、未充分利用教材
记得之前参加语文教研时,有位老师说要处理好“用教材教”与“教教材”的关系,而我在上课时仍然没有做到这一点,没有充分利用教材,可将课文这一问一答的有趣形式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扮演表现出来。相信如果本节课加上这个,这节课可以上得更好。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多多利用教材,处理好“用教材教”与“教教材”的关系,力求把每一节课上到好。
2、未重视教学方面的细节
在把握课文整体的基础上,未注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的自然衔接,导致某些教学环节衔接还不够紧密。在教师的语言体态上还不够凝练、流畅。课堂语言方面还处于一种平淡化的语气,不够童趣。当学生回答出出乎意料之外的问题后,有的处理还行,有的简单敷衍,教学机智性明显不够灵活。今后应多注重细节方面的问题,毕竟“细节决定成败”。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5
师:站在一旁的作者被安静的举动深深打动着,所以他没有惊动安静,因为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他这样的道理:
(出示句子:)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课文中是谁有生活的权利,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呢?
生:课文中指安静拥有生活的权利,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属于她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把谁换成安静再读读这句话。
学生读。
师:你觉得这个谁还可以换成什么人?
生:换成我。
师:你读读这句话吧!
生:我有生活的权利,我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不错,还可以换吗?
生:还可以换成“你们”“他们”“我们每一个人”。
师:换上这些词后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读换过词语的句子。
师:安静的举动打动了作者,也触动了老师,由此,我也想到了这样一群姑娘,她们又聋又哑,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但是她们热爱生活,每天刻苦训练,终于用美妙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带给了世人艺术的享受,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用心灵感受优美旋律的缤纷世界。(课件舞蹈欣赏)
还有我们熟悉的张海迪姐姐。(课件出示张海迪图片)她5岁时突然患了脊髓血管瘤,变成了高位截瘫病残人。她当过乡村医生、无线电修理工,并发奋攻下了英、德、日语;最终,她走上了文学之路。张海迪以非凡的气魄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告诉我们: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想一想,还有哪些人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生:我看过一部电影《隐形的翅膀》,那里面的主人公大姐姐放风筝时手受伤了,失去了一只胳膊。可她不屈服于命运,不停地和命运抗争,终于以顽强的毅力夺得了残奥会游泳金牌,也考上了大学,圆了她的大学梦。她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孩子,你说得真好!再想一想,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人,也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生:我要说的是我们班的陈俊轩同学,他听力有问题,但他从来不屈服于命运。他曾经写过一篇作文《妈妈,请发现我的闪光点》。在作文中他说:“虽然我学习不好,但是我已经很努力了。我不希望比别人差,做作业时,别人写一遍,我写好几遍。我也非常热爱这个班集体,教室的卫生没人打扫,谁来扫?我来扫。上体育课,教室的电扇没人关,谁来关?我来关。放学了,门窗没人关,还是我来关。”我觉得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缤纷世界。
此时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师:我把掌声送给你,因为你精彩的发言,更因为你读懂了陈俊轩的心。我同时也要把掌声送给陈俊轩同学,因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爱心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生:我想说的是正在我们学校做房子的那些建筑工人。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造了一栋栋高楼,改变着城市的面貌,让深圳人们过上了幸福生活。他们也为自己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是呀!同学们,正是由于这许许多多人的付出,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你将怎样创造属于你自己的缤纷世界呢?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03-05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01-07
【经典】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03-05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02-15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教案02-28
【荐】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03-07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通用]03-05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推荐]03-06
【精】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03-06
[优]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