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百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整百的加减法口算、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万以内加法的计算应该比较容易掌握,稍有困难的是万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中连续进位的加法的口算和笔算。为此,本课教学中,在注重学生已有的计算基础上,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的方法进行连续进位加法的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推理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养成认真、有条理的计算习惯 。通过情景对比,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是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
三位数加法中的连续进位方法。
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创设了十年前我去动物园参观的情境激趣引出课题,与今天再去逛时情境的对比,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出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良好数学品质。整个课堂我创设小动物参与的环节,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开课伊始,我通过情景创设十年前逛动物园的情境,与今天学生再逛动物园的情境作对比,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引入今天的知识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既现实、又有趣,同时还受到了环保教育。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中改变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汇报自己或小组的成果,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1.课件出示青山县野生动物园相关数学信息。
(1)思考并回答:对比同一个动物园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2)提出数学问题。
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生独立计算。
(2)四人小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口算 数线
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
尝试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小老师板书,讲解)
3.小狮子先知道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你愿意告诉它吗?
4.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补充课题) 6.. 趣味练习,评选动物园环保之家(板演)
三、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这一环节设计了帮森林医生啄木鸟找对错,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两个环节,目的是为了对今天学习的连续进位的加法进行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解决数学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初步认识乘法,了解各部分名称,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重点: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能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分清几个几。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小黑板:(判断)列示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课
1、出示情景图。观察画面。在儿童乐园里,孩子们有的坐飞机、有的坐火车,有的划船,有的玩游戏。你能从中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并根据该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生提问:坐飞机的有几人?坐火车的有几人?划船的'有几人?做游戏的一共有几人?
选一个来解决问题。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怎样列式?2+2+2+2=8(人)
这个算式里有几个2?4个2。像这样4个2相加的问题,我们除了可以用加法列式,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1)2×4=8(人)或4×2=8(人)
(2)读法:2×4读作2乘4,4×2读作4乘2
(3)各部分的名称。乘号和加号的区别。2表示相同的加数,4表示有几个相同的加数。8表示4个2相加的和。即4×2的积。
(4)意义:表示4个2相加。
2、你能用乘法解决其他几个问题吗?并说出算式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含义。
坐火车的有几人? 4×6=24(人)或6×4=24(人)表示6个4相加.6从哪来?
划船的有几人? 3×3=9(人)表示3个3相加
3、观察这几个问题的解答,你发现了什么?(怎样的加法算式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练习
1、判断题。A:
B:
求一共有几个苹果怎样列式?为什么能用乘法?为什么不能用乘法?用乘法计算的条件: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1、试一试P5
请生自己看图,看懂了什么?说一说。
每棵树上有3只小鸟,4棵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
一共有多少个小矮人?(每盒有7个,2盒有几个。)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意义?
2、看算式,写出表示几个几相加.
5×8 9+9+9 6×2 8+8+8+8
板书:儿童乐园
坐飞机的有几人?坐火车的有几人?划船的有几人?做游戏的有几人?
2+2+2+2=8(人) 4+4+4+4+4+4=24(人) 3+3+3=9(人) 1+2+3=6(人)
2 × 4 = 8(人) 4 × 6 = 2 4 3 × 3 = 9
读作:2乘4表示6个4表示3个3
4 × 2= 8(人)
读作:4乘2
表示4个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较简便
作业:1、读书P4-5
2、看算式写出表示几个几相加。
6+6+6+6 3+3+3+3+3 5+5 10+10+10 7+7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讨论事物组合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简单事物的组合规律。
难点:理解排列和组合的不同。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复习“排列”。
用数字卡片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学生汇报:能摆出两个不同的两位数,是12和21。
(2)引出“组合”。
讨论:如果说把这两张卡片上的数字相加,和会有几种?
学生讨论汇报。
小结:因为是求两张卡片的数字的和,调换位置和都要是3,得数只有一种。
这种不爱位置影响的方式叫“组合”。(板书:组合)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三个数的`组合:5、7、9
出示教材例题2。
有3个数5、7、9,任意取其中两个求和,得数有几种?
①同桌进行合作,一人摆卡,一人记录。
②汇报自己的方法和结果预设。
③评议方法。
看哪种方法。
(2)比较“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摆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字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求和时3个数却只能求出3和,这是怎么回事?
小结:摆数与顺序有关,摆数交换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求和与顺序无关,位置换一下求的和还是这两个数,只能算一次。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打乒乓球。
①想一想:每两个人打一场比赛,那么三个人至少要打几场呢?分别是谁与谁比的?
②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课件演示比赛方法。
小结: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组合。
(2)搭配衣服。
翻开课本第99页,用连线的方式帮他们搭配衣服。(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只要做到有序搭配,就不会重复,不会遗漏。
(3)回家乘车付钱。
(4)教材98页“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都委愉快,同学们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好不好?你知道排列和组合的区别吗?
板书设计
组合
排列:1221相同:不重复、不遗漏,有序的思考方法
组合:1+2=3 2+1=3不同:排列要考虑顺序
组合不要考虑顺序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
能力目标: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培养学生分析、体验、估测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时间观念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建立一分钟的概念,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
正确进行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转化。
教学难点:估算1分钟有多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新闻联播吗。
生:看过
生:我听到了嘀嘀嘀倒计时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秒针走动的声音
出示钟面课件, 上面指出秒钟,并且说明走一小格就是1秒,走一圈就是60秒。
二:发现分与秒的关系。
师:好,同学们,发现了比分钟更小的单位,它就是秒。
我们再一起跟着秒针走1圈吧。
出示走动的钟面课件。
师:大家跟着秒针走的时候有两个任务要做:
1,观察秒针走了一圈,分针走了多少格。
2,秒针在走的时候,大家一起跟着轻轻地数数,一秒一秒地数,看数到多少秒针走完
一圈。
秒针走了一圈之后
师:大家一起数到多少。
生:60。
师:嗯,大家真棒。那你们发现秒针和分针有什么变化。
生:我发现秒针走得很快,分针走得很慢,像只小蜗牛。
生:我发现秒针走了1圈,是60秒。
生:我发现分针走了1小格,是1分。
老师指着板书说:1分和60秒,时间同样长吗。
生:时间不同样长,因为分针走得很快,秒针走得很慢,怎么会同样长呢。
生:不对,它们的时间是同样长的,因为分针和秒针是同时开始走的,又同时停止的.。
生:对呀。时间是同样长的,只不过是它们的速度不同。
师:对了,他们是一样长的。
老师同时板书:1分=60秒,并让学生齐读3次。
三、 体验1分有多长
师:好,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了一秒嘀嗒一声就过去了,也跟着秒针走了一圈,知道了1分=60秒,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这1分钟,也就是60秒到底有多长啊。
生:想。
师:老师准备了两个活动来体验。任务:体验完之后说说你的感觉。
生:好。
师:升旗的时间也大概是1分钟,我们升旗时要怎么做。
生:……
出示钟面课件,开始升旗。
师:好,谁来说说这1分钟过得怎样,有什么感受。
生:这1分钟感觉有点慢,因为我的手举得有点酸了。
师:你们都有同样地感觉吗。好,我们再来感受另一个1分钟。老师给大家准备了1
分钟的动画片。
出示动画片课件
师:看完之后有什么感受。
生:太好看了,还想看,怎么这1分钟那么快过的。
生:同样是1分钟,我们会有不同的感觉。
生:当在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情时,时间过得很快。
生:当在做我们觉的有点辛苦的事情时,会觉的时间过得有点慢。
…
师: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吗。
……
四、 1分钟能干什么
师:看来,1分钟还真有奥秘,孩子们,还记得语文课上老师讲过的《元元的故事》吗。元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说了什么话。
学生:……
师:对,孩子们,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 还连续说了两次。
1分钟对他来说是那么地重要。
大家想不想亲身来感受一下这1分钟的魅力。到底这1分钟我们能干多少事情呢。
老师为学生准备了4件事情(写数字、写字,写口诀、写乘法或除法算式)。
学生选一件喜欢做的事,看看自己在1分钟内能完成多少。
学生开始选自己最喜欢的事做,完了后,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完成的情况。再
全班汇报。
生: ……
生: ……
生: ……
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发现1分钟能干很多的事情。
师:确实是不能小看1分钟,1分钟能干很多事,你看,元元就是因为那么1分钟就上学迟到了。以后我要珍惜每一分的时间,多做些有意义的事。
师:好,我们休息1分钟,做个游戏轻松一下。
师:大家一起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当你估计到了1分钟时就举手示意,比比看,谁估计得最准。并且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找一些估计的最准的同学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生:……
完成课本练习第2,3题。
l 一寸光阴一寸金,
l 寸金难买寸光阴。
l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l 最严重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回顾。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大家都掌握了没?现在老师出几道题让同学做,看看你们到底有没有学会。板书:
23+45= 12+25= 24+55= 26+13= 41+52=
教师点名让几个同学上讲台做题,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强调要求:列竖式并且竖式要写规范。
点评每位同学所写的,并再次巩固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强调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
2、复习20以内的加法计算。
师:同学们,大家曾经学过20以内的加法,在这里老师带着大家复习一遍。
教师口述20以内的加法如:“5+7”、“6+6”、“8+9”等,让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问答过程大约持续5分钟,为的是让同学们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巩固这些知识,为这节课所学的进位加法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授新知。
1、教学例3。
师:同学们,记得这个单元最开始的那幅图么,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也是从那副图里得出的,大家翻到课本的第14页,看例3。
在同学读题的同时板书:“例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师:同学们都看完题了没有?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引导同学审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找出需要的数据。
师: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道题怎么列算式呢?
同学举手回答,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板书算式:35+37=。
师:好,我们现在把算式列出来了,怎么计算呢?既然我们已经学习了列竖式的方法,为什么不用这个办法来试一下呢?同学们看黑板,跟着老师一起列竖式。
35
+37
教师边强调竖式的书写规范边列出竖式。
师: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算,应该先从个位开始算,5+7是多少?(同学答:12)我们发现,个位上加起来的和大于10了,我们之前学的不进位加法中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现在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怎样用竖式计算进位加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同学们先看书上,看怎样通过数小棒计算这个题。
同学看完后,教师加以指引和解说。
师:我们看到,5个小棒和7个小棒放在一起,一共是12个小棒。我们把其中的10个捆成一捆,剩下了两个小棒。再回过头看看竖式,我们不妨将数小棒的办法挪过来,也用“捆起来”的'方法解决我们刚才的问题。就是将5+7得出的12中的10“捆成一捆”,向十位进1,然后剩下的2写在结果的个位上,这样,我们的个位就算好了。现在再算十位,十位上3+3得6,但6不是最后的结果,还应该加上之前进上来的那个1,也就是在数捆数的时候还应算上后来加上的那一捆。这样,我们就把十位也算出来了,结果就是72。
板书:
35
+317
72
教师解释清楚计算原理后,继而强调进位加法竖式的规范书写,只要有这几点:依然是各位对齐;加号横线缺一不可;进的“1”是小小的1而不是点;“1”的位置应在下面那个加数的十位与个位之间。
2、随堂练习。
师:好的,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进位加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大家都学会了没有啊?为了检验大家到底有没有真正掌握今天的新知识,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动手计算课本14页做一做的三道题。
56+37= 46+24= 29+5=
教师请三名同学上讲台计算,并在教室来回巡视,观察同学做题的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师:好,同学们应该都已经做好了,我来看看这三位同学做得怎么样。
教师点评,并及时纠正错误,再次强调进位加法竖式的书写规范和计算方法。
三、课堂作业。
师:我们今天所学的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学们都掌握了没有?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练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10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完成教材练习二的4、7、10、11题。希望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大家都能够仔细、认真地写,写整齐、写规范、写正确,注意竖式的书写规范和计算方法。不要粗心大意算错了。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的发展、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我以《数一数》一课为例,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案例】课题: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复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习乘法打基础。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3、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沟通相同加数和乘法的内在联系。教学准备:多媒体展台、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训练
7+5+2+1= 5+6+3= 3+2+6+4=
二、创设情境,启发谈话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看一看好吗?你们看,可爱的小熊猫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欢迎我们呢,你们喜欢吗?你们看它们多遵守纪律啊!
三、探究新知
1、活动
(一):“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
(一)”,问:小朋友,你们看到这幅熊猫图想提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呢?(生:这里一共有几只小熊猫?)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让学生自由的数数后反馈交流)
生1:我是横着五只五只地数,一共是15只。
(板书:横着数:5+5+5=15)
生2:我是竖着3只3只地数,一共是15只。
(板书:竖着数:3+3+3+3+3=15)
师:真棒,还有别的数的方法吗?(和同桌的小朋友一起数)(2)小结:好,真能干,我们会按顺序数数了。在我们平时的数数中,为了不让遗漏或重复,一般可以竖着数或者横着数比较方便。
2、活动
(二):“比一比”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两道题和口算题有什么异同,四人小组讨论。
(板书:加数相同)
(2)齐读:5+5+5=15 3+3+3+3+3=15(学生感到有些难读,相同加数的`个数太多)
出示相同加数连加还可以这样读:3个5连加等于15(板书)5个3连加等于15(板书)
3、活动
(三):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
(二)问:这里一共有几个点子?学生自由地数数,让学生说你是怎么数的?
板书:6+6+6+6=24 4+4+4+4+4+4=24(2)让学生读出这个加法算式,并说出表示的意义。(4个6等于24;6个4等于24)
(3)一起来数有几个方格,说一说你可以怎么数,分别列出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10+10+10=30 3+3+3+3+3+3+3+3+3+3=30
4、活动
(四):数一数
(1)让学生观察苹果图,根据图意提出问题:一共有几个苹果?(四人小组讨论,列出加法算式),
3+3+3+3+3=□
(2)让学生讨论出:6盘呢?10盘?15盘呢?(出示投影片)
(3)说一说并读一读,让学生讨论一下你读写了这些算式有什么感觉吗?
四、巩固应用
1、让学生再举出这样的算式,如:上面的苹果50盘呢?能列出怎样的算式呢?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说)
2、说一说并读一读,让学生讨论一下,这么长的算式写起来很不方便是不是啊,那怎么办呢?
五、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小朋友交流一下
【教学反思】:
一、注重了学生兴趣的培养。
1、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卡片、多媒体的运用以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正确处理三维目标的关系
为转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数学教学不仅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加强对数学的理解,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三、把握特点,活用教材
与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相比,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材做了重大变革,其突出了: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必须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所以每一小节数学知识的出现,教材都提供了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为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倡导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
四、关注知识储备差异,合理构建合作小组。
在本节课中,小组之内以及小组之间不平衡。由于小组之间的不平衡,造成了小组之间没有可比性,小组之间的交流产生障碍,成了某几个小组的表演,一部分小组则成了陪衬,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能够很好的解决,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没有能够得到发展。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搭配应该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同时小组合作应该是长期合作,而不是临时合作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属感、认同感,从而使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变得合理,平衡。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课本第52、53页练习十一8~12题 授课日期:_ 年_ 月_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熟练地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2、 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2、会用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背诵乘法口诀表
2、 找几句口诀说出它的乘法和除法算式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运用口诀的能力。
二、展开学习
1、 完成第52页第8题
(1) 出示表格
(2) 说说商是怎么求的(被除数÷除数=商)
(3) 计算并填表
(4) 说说每一题所使用到的口诀
2、 完成第53页第8题
(1) 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对答案
(3) 体会被除数变了要使商不变,则除数也应相应地变化。
3、 完成第12题
(1) 让学生人人参与,将得数直接写在书上。
(2) 在同一时间内看谁对的多。
(3) 树立加、减、乘、除我都会我能学好口算的信心。
【设计意图】:利用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拓展应用
1、 完成第9、11题
(1) 出示插图仔细观察掌握信息。
(2) 认真分析数量关系
(3) 学生讨论并解决书上的问题。
(4)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思路。有助于促成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8
《分苹果》本课时的重点与难点是除法算式的竖式计算,这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除法的竖式计算。在这课我认为学生应该弄清以下问题:
1、一横一撇那是什么呢?是除号吗?
2、以前学过的加法和减法排竖式时都是在两个数的前面写上+、-,除法怎么不是像它们这样子写上呢?
3、这个竖式,上面不是有了20吗,为什么20的下面还要有一个20?
4、这个竖式,上面的4加上0再加0最后怎么不是4而是0?
5、我发现4是写在0的上面,它一定要写在那里吗?
6、如果是0减0等于0,那2减2也是0,怎么只写了一个0?
7、5是写在那撇的旁边,我觉得它也可以写在4的的上面啊。
8、结果是0,我觉得干脆就不用写了。
反思:
一、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一个新的知识点,平时教师讲授了一遍又一遍,也自认为讲得够透彻了,该交待的该提醒的也都有了,学生也似乎在自身形成概念了,基本上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为什么有些学生做题时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我想问题的关键就是我们并不清楚学生把我们所讲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了吗,他们到底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学习通过预习,自觉地对课本提供的信息进行独立选择、吸收、存储等处理,这时让他们自主提出问题,这就是他们不明白的问题。把存在的问题给解决了,不就化解了本课的难点了吗?
这些问题,其中有的没有多大的思考价值,但只要是敢问的学生,都应该表扬他。学生敢提问题了,还要再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于是平时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的同时,还引导他们什么是好问题,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二、培养学生用心体验数学。
提出问题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思考、敢于创造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怎么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这才是最重要的。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下,恍然大悟了,不仅他们知道怎样做了,而且学生也懂得怎样做好,从而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等得到较好地提高。
三、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只有知识的授权,没有知识的.对话;只有情感的倾注,没有情感的交流,这样的课堂缺乏个体的灵动,缺少个性的独特。课堂教学,只有进行师生视界融合的对话,在相互的磨擦碰撞交流中才能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探索新知的探索者,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引领者,共同提升对真知的理解与认识。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能将所学的乘法口诀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得数想口诀,也能够根据口决列算式,可以由算式想到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亮亮要帮奶奶找药,他可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发现了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它们吧!
学生完成问题的解决。学生还能提出问题,让他们根据各自提出的问题列式
二、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基础训练
三、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四、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教后反思:在完成了课本的这项练习以后,我让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编一个故事,讲给同学听,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的运用。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0
设计说明
1.重视对教材情境图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的不竭动力,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学生喜欢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并引导他们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的过程,使他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上课伊始,借助情境图引入新知,让学生通过看图,发现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及解决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作铺垫。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在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本教学设计鼓励学生通过交流发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如摆小棒、横式、竖式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经历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从而突破笔算中“相同数位对齐”这一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设置情境,生成问题
师: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学生去参观博物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想一想,根据你发现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加法问题?
预设
生1:二年级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去参观博物馆?
生2:一共有多少位去参观博物馆的老师?
生3: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生4:二(1)班的学生和老师一共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这么多不同的问题,现在我们就开动脑筋,认真思考,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吧!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境图,提高学生主动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师选取其中与例1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想办法解决。
师:现在请同学们进行小组交流,探讨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第四个问题。
(学生小组交流,探索方法)
2.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解决方法。
方法一:用横式计算。35+2=37。
方法二:摆小棒。先摆出3捆零5根,再摆2根,合起来是3捆零7根。
方法三:用竖式计算。
3.引导学生说一说用竖式计算的过程,教师重点强调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4.用同样的方法解决教材12页1、2题。
5.解决例2: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2)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师:根据我们刚才做的那道题的解题方法,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讨一下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时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说一说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时应注意什么。
预设
生1:应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生2:应注意从个位开始计算。
生3:应注意个位与个位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
(4)师小结:通过刚才大家的讨论,我们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方法,即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设计意图:采用尝试、交流、合作、探究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读一读,算一算。
42+7=59+40=25+34=
35+53=31+12=22+11=
2.完成教材13页1、2题,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5页1~3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35+2=37(人)35+32=67(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本班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进行统计,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愿望,培养他们的统计意识。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能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对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有所体验。
教学难点:
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统计格子纸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引入新课
师:大家看,小男孩在做什么?(过生日)
1、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4,5,
6,7,8,
9,10,11,
12,1,2,
2、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写呢?(生猜测)
教师贴春,夏,秋,冬
3、学生欣赏四季景-片。
老师准备了绿,红,黄,白四种颜色的纸卡来分别代表这四个季节。绿色代表什么?红色呢?-?白色?
同桌记一记四季是如何划分的?
4、每位同学选代表自己生日的纸卡。小组内相互检查每人是否拿对了。
5、老师想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该怎么办?
二、亲自调查,收集数据
1、调查准备
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调查呢?(生汇报)
师:接下来我们就用站排的方法来统计。调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生答)
2、合作调查。
3、汇报交流
三、分析统计结果,解决问题
打开书90页。涂一涂。注意每个小格代表一人。
师:仔细观察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自由说
四、可能性教学渗透
师:老师听说我们班要转来一名新同学,你们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呢?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拓展应用
小明看到同学们都表现这么棒,想邀请大家一起参加今天晚上的'生日聚会,可不知该买什么口味的蛋糕。各组用喜欢的方法调查,分组统计,完成统计图。
六、游戏
同学们经常玩剪刀石头布,今天我们每人玩10次,看自己赢了几次,输了几次,平局几次,用自己的方法来统计。(学生每人1张白纸,用来记录)
七、拓展延伸,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说)
师: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统计呢?(自由说)
板书设计:
生日
3,4,5,春
6,7,8,夏
9,10,11,秋
12,1,2,冬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
课本第51~52页练习十一3~7题 授课日期:_ 年_ 月_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能较熟练在进行除法的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7、8、9的口诀求商,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童话世界去玩一玩,不过还要请小朋友利用我们的本领解决几个数学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趣味引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开学习
1、用童话故事出示第51页第3题小鸟回家主题图
(1)学生独立计算
(2)连线
(3)汇报每一题计算时所使用到的口诀。
2、完成第4题吹泡泡
(1)小八戒吹出了这么多的泡泡太美丽了,你会用口诀把这些泡泡上的`题目算出来吗?(2)学生独立计算
(3)小组交流如何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知识,减轻计算的枯燥性。
三、拓展应用
1、 引导学生完成第5题
(1)出示题目
4×( )=36 6×( )=42 63 ÷( )=7
32 ÷( )=8 48÷( )=6 9×( )=54
(2)认真读题感受方程思想。
(3)填空并说说思路
2、综合应用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
35÷7 42÷6 7×7 72÷8 36÷6
( )>( )>( )>( )>( )
(1)独立计算求出商或积。
(2)比较后再填空。
3、解决问题 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1)用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
(2)学生自己找信息
(3)解决问题并说说解决办法
(4)请学生说说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思路。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能解决哪些问题了。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3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够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环保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9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形成,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2、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小草变绿了,小树也发芽了。同学们想去春游。光明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去春游,他们要坐船去。
(出示主题图)现在,老师遇到一个难题:有4个班怎样坐船合适呢?"限坐68人"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回答。
如果两个班同学坐一条船,怎样安排呢?
小组讨论,拿出方案,列出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3+31 39+32 39+31
39+23 32+31 32+23
二、自主探究。
1、方案很多,哪个合适呢?计算出结果,并算一算你是怎样计算的。
计算23+31的方法:
①3+1=4,20+30=50,50+4 =54。
②23+30=53 ,53+1=54。
③20+31=51,51+3=54。
计算39+32,应该怎样计算呢?说一说你的.想法。
与第1题相似。
方法很多,自由选择,算得又对又快就行。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其他几种方案。
39+23 32+31 32+23 39+31
讨论:那些方案合适?为什么?
3、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 两位数
如果将这6道题分类,你怎么分?
有两类:一类是进位加法,一类是不进位加法。
4、1班和2班同乘一条船,还能再上几人?怎样列式?
68-54=
3班上了一些人后还剩下多少人? 32-14
怎样计算?独立完成,交流不同的算法:
68-54=
①60-50=10,8-4=4,10+4=14。
②列竖式计算,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③64-54=10,10+4=14。
4、全课小结。
三、应用拓展。
1、计算。
53+36= 37+54= 34+26=
75-65= 82-64= 56-35=
2、完成做一做。
3、完成练习第1-3题
4、开放题。买东西。
儿童商店
熊猫23元 篮球18元 台灯53元
地球仪25元 小汽车36元 闹钟19元
选择你喜欢的两件商品,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
如果有50元可以买哪几样商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9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2、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校有篮球42个,排球35个,网球28个。
1、篮球和排球一共有几个?
42+35可以这样想:42+30=72 72+5=○
40+30=70 2+5=7 70+7=○
2、篮球比网球多几个?
42-28该怎样计算 ? 4 2
- 2 8
1 4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
二、想一想,算一算。
24+50+2=○ 32+40+7=○
24+52=○ 32+47=○
85-60-3=○ 74-50-7=○
85-63=○ 74-57=○
三、直接写得数。
35+54=□ 42+57=□ 23+69=□
68-47=□ 75-39=□ 91-69=□
四、完成练习十九地3、4、5题。
五、开放题。
小淘气套中了两个,共得到42分,他套中的可能是那两个?
35 13 15 29
27 24 7 18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94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2、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计算题。
97-43= 52+16= 34+56=
25+36= 44-19= 82-37=
以97-43和25+36为例,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二、在○填上>、<或=。
37+42○90 83-57○55
81-67○24 63+19○83
20○77-58 95○49+47
三、出示主题图。
色拉油24元 火腿肠15元
烤鸭18元 蛋糕16元
1、买一只烤鸭和一壶色拉油一共用多少元?
2、有40元可以买什么?应找回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列式解答。
四、填数。
62= 25=
48= 37=
35+ 54= 86- 68=
27= 54=
六、开放题。
怎样调换,两边的重量才会相等?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96--97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够正确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学的迁移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口算比赛。
34+23= 48+35= 65-24=
72-36 = 98-45= 42+56=
2、笔算比赛。
35+63= 79-56=
28+57= 93-66=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给大家说一说。
提问:500个送一次,现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
小组讨论。
2、计算:180+340=
先独立解答,再汇报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算法1:18+34=52,所以180+340=520。
算法2:100+300=400,80+40=120,400+120=520。
算法3:180+40=220,220+300=530。
算法4:笔算,列竖式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4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9-20页的例1以及练习五中的第1~3题。
2.教材简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这一节内容。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写法、意义与加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祛,这是本节课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3.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会读写乘法算式。
(3)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
4.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其中识别相同加数是本节课的关键。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教学设计从四导入手,导入新课、导学新知、导练、导总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着带路人向导作用,学生困惑时给予启发,阻塞时给予点拨,上台阶时给予铺垫。攀登时,给予鼓劲。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地发现新知,探究新知。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1.联系实际,设疑导新。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本节课一开始从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看图,听录音,算一算本班捐款情况。这样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起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有用处,就容易激发兴趣。然后设疑,问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这种困难?”让学生产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从而导入新课,学生跃跃欲进,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为探求新知创下良好的开端。
2.由"扶"到"放",导学探究
叶圣陶先生曾说:”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
例1的教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师生共同摆红花,教师指导写乘法算式。第二个层次是让学生自己摆方块,尝试写乘法算式。第三个层次是学生看图说留意,独立写乘法算式: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先由教师指导写算式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小组交流小结写乘法算式的方法。"一看、二数",到运用"一看、二数"的'方法让学生独立写乘法算式。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比较到动口说一说,概括出乘法的含义,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
3.合理设计练习导练,强化新知。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本节课的练习有两个层次,第一个是基本练习,是让学生看图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乘法算,并能正确写出乘法算式。第二个层次是综合练习。形式上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
4.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新课前提出的那几个学习目标进行总结,这种总结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学习方法的总结。这样由新课开始想学什么到结束时回忆总结学会什么,这种做法,对整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同时,增强学的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设计
1.复习铺垫,孕伏新知,设疑导新。
(1)让学生看图,听录音,从本班具体捐款的事实中算出本班捐款的情况,产生下列三道连加的算式:
2十2十2=6
3+3+3+3=12
5+5+5+5+5+5=30
(2)师:刚才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
从中揭示知识生长点,为认识乘法作知识迁移。
(3)导新:有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学们想不想学?这种方法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2.引导探究,掌握新知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说说你想学什么?从而揭示学习目标。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册各单元的基础知识。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复习、系统训练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号数学的信心,促进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
教法与学法: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减法和表内乘法,要使学生切实学好。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总复习第1题,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估算方法,提高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出示卡片)
75-8 = 36+40= 42-9= 54+8=
48-40= 52-7= 36+4= 50-20=
57-20= 84-7= 75-6= 84-60=
2、谈话揭示课题。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从今天起,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看哪些同学学得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
教材第101页第1题.
①指名读题。
②笔算加减法应注意:A.相同数位对齐;B.从各位算起;C.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退1.
③指名上台笔算,其余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2、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出示练习题:30+24+28= 75-26-35= 45+27-5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怎样可以使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简便。 小结:为了简便可以吧分步计算的两个竖式连起来写。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题。
要求学生看清运算符号,认真审题,再独立完成。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3题。
独立完成。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相信同学们的计算会更熟练,在计算时只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相信大家会很棒!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经典)06-28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1-23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6-20
【热】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06-27
(优选)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04-08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07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12-04
(集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06-28
[经典]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7-01
【优】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