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第一单元,第一课《海上日出》,第一课时。
二、设计理念:
第一单元,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边读边想,在脑海中形成画面,体会抒发的美好感情,注意观察景物上,表达顺序上和用词造句上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海上日出》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二、三部分,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
本篇课文是精读课文,安排两课时。
本班学生42人,朗读能力较好,基础薄弱,思维迟钝,对字词的理解能力较差,不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
2、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五、教学难点:
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的方法。
六、教法选择:
看图,读读、讲讲、评评、比比、练练。
七、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学习。
八、教学准备:
海上日出的录像,图片,课文范读的音乐。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及课文内容
本文作者巴金,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市。80年代以来被誉为“文坛泰斗”。
每当人们来到海边,总忘不了早早起来看海上日出,那是一种怎样壮观的景象呢?读了巴金爷爷的这篇文章,你不仅会如同亲眼看见大自然的之一伟大奇观,而且会被作者的细心观察和生动地描述所折服。仔细观察图画,看一看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播放海上日出录像。(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练习口述图意。
1、老师提示学法。
先整体观察,再仔细观察细微部分,最后回到整体印象。练习边观察便叙述。
2、检查交流
第一幅图:描绘了太阳刚刚升起时的景象,图的下方全是海水,说明是在海上看日出。太阳比较接近海面,红而圆,没有夺目的亮光,说明太阳刚刚升起。
第二幅图:描绘了太阳被云遮住是的景象。
(三)教师伴着音乐范读课文,学习字词。
1、让学生边听边看课文,对不懂的字词做好记号。
2、检查交流初读情况。
fànchà
范(范围)(示范)刹(刹那)
xiāng
镶(镶牙)
3、练习辨字组词:
辨()辩()辫()
4、学习新词,并口头造句。
目不转睛:
灿烂:
刹那:
夺目:
奇观:
(四)引导理清课文层次
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同桌讨论商量。
第一段(1自然段)“我”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次数。
第二段(2、3自然段)“我”在晴朗无云时看日出。
第三段(4、5自然段)“我”在有云时看日出。
第四段(6自然段)赞美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五)板书设计:
一、时间、地点、次数
1、海上日出二、无云看日出
三、有云看日出
四、赞美奇观
(六)作业布置: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十、教学反思:
优点:本节课教学目的基本达到,学生学会了3个生字,能理解5个词语的意思,能通过看图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能按时间理清课文脉络。
缺点:在词语学习时练习太少,板书太多,没有留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育与训练目标
1、使学生懂得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
2、学会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并逐步养成做好课前准备的良好习惯。
二、教育与训练要点
1、下课了,下面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再去玩。
2、学习用品应当按规定的位置放好,动作要快。
3、预备铃声响,停止一切活动,依次进教室,等候老师上课。
三、教育与训练准备
1、一张课程表。
2、一张课桌平面图。
3、自制录音“听到上课铃”。
四、教育与训练过程
1、谈话导入。
小朋友,解放军叔叔在打仗前,总要把枪擦得亮亮的。火车司机在开火车前,总要检查一下每个轮子的螺丝钉有没有拧紧。农民伯伯在割稻前,总要把镰刀磨得快快的。同样,我们小学生,在学本领前,也要把学习用品准备好,这样蚕能顺利地学本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做好课前准备”。
2、演示明礼导行
(1)课间十分钟先做好课前准备。小朋友,下课铃响了,你想想,应该做什么?(讨论)
下课铃响了,这是告诉你:快快做好下一节的准备工作,再去小便和玩耍。你应该知道下一节是什么课,需要准备什么学习用品。你应当:A把上过的课本放进书包里。B把应该交的本子交上去。C把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按老师的规定放整齐,然后离开教室去小便和玩耍。
(2)学习用品应当放在指定的地方。我们在做课前准备时,学习用品应当放在什么地方呢?
A出示:桌面平面图。学习用品就像我们小学生一样,都有一定的位置。课本在上面,本子在下面,叠在一起,坐在左边的'小朋友放在左角,右边的放在右角,铅笔盒桌面正前方。在放铅笔盒前,要检查一下,铅笔有没有刨好,要不要在刨一下。B请一名学生演示。C请全体学生按上语文课的要求统一连练练。
3、巩固联系
(1)教师贴出日课表。按照要求训练。
(2)示范引路。A请一学生讲一下课前准备的三步;B再按课程表练连。
(3)集体训练。A同桌对讲:课前准备的三步。B按课程表的科目,提要求,逐一训练。
(4)比一比,练一连,同桌竞赛。
4、听录音明理导行。
(1)听录音“听到上课铃响”。
(2)讨论:听到上课铃,同学们怎么样?
归纳:上课铃响了,就是告诉你:上课啦!快进教室!同学们都立即停止一切活动,依次走进教室,赶快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看看学习用品有没有放整齐,静下心来,放好小手,等老师来上课。
(3)说说:“你该怎么办?”A你在排队滑滑梯,正要轮到上滑梯时,上课铃响了,你该怎么办?B你在操场上踢球,正玩得高兴时,听到上课铃响了,你该怎么办?C你想找二年级的一位同学借一样东西,听到上课铃响了,你该怎么办?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过程】
一、习作分析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完成了习作“味道好极了”,说说看,你写了什么?
学生交流。
大家都用自己手上的笔有滋有味地写下了自己最喜爱的一种美食,欣赏你们的作品真是一种享受。
这次我们的习作选材很丰富,(媒体:图片)有写到传统美食的,也有写到洋快餐的,有些风味小吃的,也有写各地菜肴的。在写法上,有从色、香、味几个方面介绍的,也有写自己品尝美食经历的。
大多数同学的习作都能符合要求,可以称作为“较好”,出现了几篇佳作,看了你们的.文章就让人馋涎欲滴,老师打了个“好”,也有个别同学的习作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好好修改。
二、集体修改习作
1.师:老师征得两位同学的同意,把他们的作文打印了出来,都写得不错,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对照着写作要求,评一评,改一改,相互取长补短。(媒体:写作要求)
2.师:拿到文章以后,认真地读一读,你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片皮鸭(媒体出示)
臭豆腐(媒体出示)
学生交流。
3.师:接着老师还要向大家介绍从你们的习作中撷取的几个精彩片断,他们把美食的外形、味道等都写得特别具体,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小作者读)
(1)黄鱼
(2)方糕
(3)八宝饭
4.师: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他们的写法值得我们好好借鉴一下。欣赏了几个精彩片断,下面我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帮助一位同学来修改一下他的习作。认真地读读这篇《宁波汤团》,发现问题改一改,可以做些记号。一组同学重点看一下文章是不是存在语病,如果有,帮他改好。另一组的同学,重点品品文章中描写味道有没有写具体,如果没有,想想怎么改?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
师:经过这么一改,宁波汤团的味道也名副其实了。其实呀,好文章就是改出来的!
5.师:最后,老师还要向大家介绍一篇文章,这位小作者很有创意,他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写出了一种特殊的味道,外婆生日那天,全家人到饭店吃饭,美味的鱼翅上桌,大家都品尝起来。 而小作者却把他的那份鱼翅让给了年迈、牙齿不太好的外婆,虽然他最后并没有品尝到这美味,但付出了爱心,得到了长辈们的夸奖,这样的人生体验对他来说也同样是──味道好极了。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⒈联系有关背景材料研读课文,全面理解文章的主旨。
⒉分析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数: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⒈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⒉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翻译课文
⒊置疑解难并归纳文言知识点
四、课文分析
㈠析“病梅”
⒈作者为什么要辟“病梅馆”?
明确: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 这里的“此”指代什么内容?用课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⒉“江浙之梅皆病”恶果的产生,哪些人是罪魁祸首呢?
明确:
① 文人画士――品梅标准:曲→欹→疏
② 鬻梅者――摧残梅花:斫→养→删→夭→锄→遏
⒊目睹梅花的病态,作者内心感到万分悲痛,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
现象,作者是什么表现?请用三个字来概括。
明确:泣→疗→贮
⒋作者是怎样疗梅的?具体措施怎样?
明确:纵→顺→毁→埋→解→复→全→贮
作者一定要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态。
㈡析“托物言志、借梅议政”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咏史》这样写道:“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这样的政治环境决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本文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重大的政治主题。下面展开讨论并完成表格内的有关内容,具体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表层意
言外意(比喻意)
梅
人才
病梅
遭摧残、压抑的人才
文人画士
封建统治者
品梅标准:曲、欹、疏
选拔人才标准:奴才、庸才、歪才
摧残梅的手段:
斫、删、夭、锄、遏、养
统治者对刚正廉洁人才的粗暴排斥
人才遭到严重钳制
新生力量惨遭扼杀
忠良耿直之士咱到清洗
蛮横遏制、压抑人才蓬勃的朝气
统治阶级豢养、扶植奸佞小人的邪恶之心
摧残梅的后果:皆病、祸烈
大批人才遭残酷屠杀
疗梅的措施:购、纵、顺、毁、埋、解、复、全、辟、贮
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 、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
疗梅的愿望:誓、必、甘、穷
表达了拯救人才的强烈愿望、与准备迎接斗争的坚定信心
五、全文小结
本文以“病梅”为话题,以“疗梅”为中心,针对的则是人才问题。表面上文章句句说梅,实际上以梅喻人议政,强烈要求改革政治,摆脱摧残人性的专制淫威,打破严酷思想,追求个性解放。近代·王文濡《续古文观止》卷五评:“清代文法繁重,束缚人民,无微不至,而民益病。正直而守法者,一不自检,易触刑网。邪曲而玩法者,反得逍遥于法外。文似有感而作,姑借病梅以鸣不平。”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知识与能力:
1、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混沌、孕育、筋脉、甘霖”等词语。
2、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像、思维、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以奇特而合理的想象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盘古与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对阅读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奇特而合理的想像。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能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一、走近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一)激趣谈话
同学们,你听过或读过哪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
《牛郎织女》、《女娲造人》、《神笔马良》等。
(二)动情简介——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起源
神话故事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因此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奇特、大胆、合理的想象把自然界拟人化,创造了神话。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板书:奇特、大胆、合理的想像)中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撰写了一部全面叙述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全书从世界是怎样开始的,黄帝和蚩尤的战争,帝俊、帝喾和舜,后羿和嫦娥的故事,鲧和禹治理洪水,远国异人,夏以后的传说等几个方面对支离破碎中国神话作了最全面、完整、通俗的讲述。
(三)引出课题
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人们百思不得其解,那蓝天、大地从何而来?为什么天清澈如水?大地浑浊厚实?啊!人们开始想像了,原来是人类的祖先“盘古开天辟地”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请同学们翻开书55页,走入这神奇的故事之中,感受那奇特、大胆、合理的想象吧!
二、走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轮读课文,相机正音,互相评价.
(注意:混沌hùndùn冉冉rǎn上升可恼nǎo)
3、读完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预设:学生可能对故事中的盘古印象深刻,也可能认为盘古用大板斧划分开天地印象神奇无比,还可能对盘古倒下后周身发生的变化感到惊叹┅┅总之,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感受。
三、品读神话故事,感悟想像
1、同学们初读故事后,有这么多新鲜的感受,真好!看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给大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也用了一句话来评价“盘古”,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指名朗读——随机出示句子“总之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丰富而美丽。”——齐读)
2、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是怎样使这宇宙变得丰富而美丽的?用波浪线将故事中自己认为具有奇特而合理的想像之处划下来,多读读!
3、交流分享读书感受
A、“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当初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划分开了。”
感受:在远古时代的人们看来,天和地是平行的,一个在上,一在下,一个“轻而清”,自然会向上升,一个“重而浊”,自然会向下沉。混沌不分的天地原来是由盘古一个霹雳大板斧劈开的呀,难怪叫“开天辟地”!作者的想像是这么奇特!
2)学生自主发表看法(预设:这也是一种奇特的想像,“每天”“一丈”反复出现,突出表现天地是如何分离的,三个“极”,更说明天升高到了尽头,地也达到了最厚,盘古的身子也长到了最长。)
3)指导朗读:看来,恰当地运用词语的重复,能达到增强神奇想像的效果。怎么读才能表现出这奇特的想像呢?(自由读——指名读)
评语设计:你的朗读的确让我们感受到了“天高地厚”。
C、“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终于倒下了。”
感受:从“直挺挺”、“撑”、“不让”、“孤独”、“坚持”、“实在”、“终于”可以体会出盘古与自然坚持斗争的献身精神。
引导:同学们,读着这些句子,再看看这幅图画吧!你能从图上感受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这就是人类的老祖宗盘古,作者用生动的笔调把他描绘得真切而神奇,人类不正是发扬着盘古的这种精神吗?与大自然的一切灾害做着不懈地斗争。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吧!
D、“就在这时候——清露和甘霖。”
1)预设感受:盘古倒下后,全身发生了变化,使宇宙变得丰富而美丽。
2)导语设计:这是多么奇特的想像啊!宇宙就这样变得迷人了。奇特的想像之所以有魅力,还因为这想像并非天马行空,也有它的“合理性”,再读读,体会一下!(作者是根据事物的特征展开想象的。)
3)指导朗读:用你们甜美、富有变化的语调去表现这奇特的变化吧!
4)语言拓展
读读下面的文字,如果你是一名“神话家”,你会怎么写?
出示文字: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后,这个世界上就变得丰富而美丽。女神女娲觉得这一切都那么新奇,那么美好。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她句的这个世界上缺了点什么。一天,她在黄河岸边坐下来,看见自己在水里的倒影。“哦!我知道了!世界上还缺少一种长得和我一样的东西。”女娲大声叫了起来。女娲给这些小泥娃娃取名叫“人”。看着这些人这么可爱,女娲觉得很满足。她想:“我应该多造一些人出来,这样才热闹呢!”可是女娲累坏了,她想:“能不能找一个简单一点的办法,可以一下子就造出好多人来呢?”这时,她刚好看到身边有一根柳条,于是灵机一动,这个世界上又多了很多很多的人。因为女娲是用黄泥做人,所以中国人的皮肤都是黄颜色的。
语文教案 篇6
【教具准备】
1、配乐(似清泉流过的音乐)。
2、藏有生字的5个句子。
【教学目标】
1、会认“股、缝”等8个生字,会写“瓦、泉”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学习泉水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月字旁的写法,“然”字的书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同学活动
读课文识字
(15分钟)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一篇很美很美的课文,我读了很多遍,但我不敢读得太重,生怕破坏了这美丽,因为我喜欢这泉水,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泉水吗?那我们借助拼音来读一读吧。
2、(出示课件)这一课的生字都躲在下面这些句子中,小朋友,你们还能认出来吗?来读读这些句子吧。
出示“我会读”图标:
⑴ 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绚烂的世界。
⑵ 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
⑶ 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⑷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身美丽的身影。
⑸ 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1、我们也喜欢清泉: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
2、自由练习读句子:
轮读句子。
强调不带拼音的生字,“塔”声调,“脆”平舌。
朗读感悟
(20分钟)
1、(出示“我会读”图标)小朋友,我们读读课文吧,读完后我们来交流交流,把我们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把我们自身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也可以把自身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向大家请教。
2、同学们读得很美,这一课的插图也很美,让我们在音乐中来欣赏这美丽的画面吧。
3、小朋友,让我们自由地、尽情地来读课文吧,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再把自身喜欢的局部背诵下来。这么美的课文,谁不喜欢呢?假如你愿意,那就把全文背诵下来吧!
4、出示“读读背背”图标:
我们来试着背背吧。
1、齐读后交流:
⑴ 泉水愿意奉献,“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⑵ “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生互助,联系上文理解)
⑶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泉水乐于助人。
⑷ 泉水很团结,还很快乐,他们总是勇往直前,“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他们互相问候”“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
2、欣赏插图。
3、自由读、同桌互读。配乐读。老师引读,男女生轮读。练习背诵。
4、试着背诵。
指导写字
(3分钟)
1、小朋友,我们来观察一下 “股、脆、塔、杜鹃”,这几个字词是要求大家既会认又会写的字,你有方法记住这几个字吗?
2、小朋友,谁知道这一课要写的字词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我们练习写写这个词吧,写两遍。
4、谁还想告诉大家要注意什么?
5、我们大家一起来书空这个字。
6、小朋友,请大家先在书上把这几个字词临写两遍:
书写时要注意什么?自身写写看。
1、交流记字词的方法。
2、杜鹃是一个词,一定要按词连写。
3、练习写“杜鹃 杜鹃”。
4、“瓦”我认为不好写。
5、书空。
6、练写。
扩展延伸
(2分钟)
1、激发同学自读《我会读》中的小诗。
2、小朋友,你们喜欢泉水吗?大家想一想,我们如何向泉水学习?我们能为身边的人做点儿什么呢? 1、自由组合自读“泉水泉水你到哪里去……”
2、⑴ 我喜欢泉水,假如这泉水是一个人,我一定要和这个人做好朋友。
⑵ 我想向泉水学习。
⑶ 结合实际生活谈如何向泉水学习,为身边的人做点自身力所能和的事。
【板书】
水池……
平地……
果园……
山谷……
大海里见
(目的:引导背诵)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写三个生字。
3、体会小学生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奋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教师节那天,老师收到很多贺卡,你们知道是谁送给老师的吗?(学生说)对,是老师以前教过的学生送的。有他们自身亲手设计制作的,有自身买的。老师特别喜欢同学们自身设计制作的贺卡。那天你们是怎样向老师祝贺的?
2、你们真是尊师爱师的好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客人,(出示课文插图),你们看她是谁?(学生说)这位老师在干什么呀?(学生说)同学们真好!老师为了培育学生,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熬了多少个夜晚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散文诗,看看诗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尊师爱师的。(板书:6、一株紫丁香)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学生读课题)。
3、看了图,读了课题,大家有什么问题想问?(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为什么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快点拿起书来读读吧。现在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快的.同学可以多读几遍。(生读)
2、大家读得可真认真,那老师先来检查一下,词语有没有读正确了。谁来领着大家把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遍。读得真棒。一组开开小火车读给大家听听。这列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准。
这儿还有几个儿化音的词,我们要把它读好了。(绿叶儿、脚尖儿)
3、读通课文:
还有同学想读吗?这么多!老师就满足你们的要求,我们再来读课文,这一次我们默读,用笔标好节序,不懂的地方学着老师的样子标上“?”,好吗?
才过了读准词语关,现在看看大家能不能过读通课文关,课文有五个小节,我们请五位同学来试试,其他小朋友也不能闲着,你们可是小评委,看看这五位同学能不能读得正确流利。
4、现在,你们书上又多了哪几个小问号?有什么不懂的词吗?
三、细读课文
1、要解决这些疑问呀,还得细细读课文。谁来读第1小节?
现在,你们知道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了吧?你能用书上的句子说说吗?(板书:我们)
刚才有同学说不懂“浓绿”的意思,那我们一起来读读第1小节,边读边想象,“浓绿的小院”是什么样子的?
(浓绿的小院也许种着一些蔬菜,有韭菜、白菜和香菜……)
2、小朋友们是怎样走进浓绿的小院的呀?(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谁来做做踮起脚尖儿的动作?(学生做动作)你为什么要踮着脚尖呢?(不能打扰老师)原来是这样,真是个好小朋友。请你把这一节读一读。
评、读:能不能再轻一点,谁再来试试。我们一起来试试。
3、现在,你们就是课文中的小朋友,你们的老师正在窗前备课呢,你们是怎样走进小院,怎样种这株紫丁香的呀?看着图,谁来用自身的话说说?
(学生自由发言)
4、你们真能干!老师的小院浓绿浓绿的,又有紫丁香的烘托,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飘进老师的屋子,你们说这小院美不美?
那我们就做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读一读第一小节
5、大家都把小院的美给读出来了,我们希望栽下这株紫丁香,好让绿色的枝叶伸进老师的窗口和老师作伴,大家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啊!我们应该怎样读好第二节呀?谁来试试?
(1)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你的窗口,夜夜和你做伴。(板书:夜夜做伴)
(2)谁知道夜夜是什么意思啊?(每天晚上)
谁知道老师每天晚上都要做哪些工作啊?
(是啊,老师每天晚上都在备课,学习,多辛苦啊!谁再来读读这一节,读好“夜夜”这个词,把这个意思读出来。)
谁也来读读这几句话。
我们一起来试试。
6、现在有紫丁香和老师作伴了,真好,你们希望紫丁香为老师做些什么呀?谁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
(1)交流:你听,你听,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那是我们给你唱歌,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倦。老师的一天要做哪些工作呀?(学生自由说)
老师一天要做这么多工作,真是非常费劲,非常疲倦)
你听,你听,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这是紫丁香在为老师唱歌呢。这种声音,非常动听,可能春蚕吃桑叶的声音,小朋友,你们觉得可能还像什么?(学生自由说)
你们的想象真丰富,假如你是绿叶儿,你的声音这么动听,你要为老师唱些什么呀?(指名说)
那就请你来读读这一节?谁能读得更美?
一起来试试。
7、唱得多好听啊!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美不美?有多美?你能告诉我吗?
(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你时时把我们挂牵)
小朋友,假如你围在老师身边微笑着说话,会说些什么?
(板书:盛开笑脸)
小朋友刚才说不理解挂牵的意思,其实啊,只要给它个词就能明白了?想想,可以换成什么词呀?(牵挂,关心)
是啊,放寒假后开学了,我们班的张清影小朋友生病了没来,老师就很挂念你们,开学了就帮你们把拉下的课补上。这就是一种――挂牵。你还能举举这样的例子吗?
老师每时每刻都把小朋友牵挂在心,从课文中我们能体会到吗?
小朋友,你们心里对老师有怎样的感情呢?谁来读读这一节,表达出你对老师的感谢。
8、赛读:
其他小朋友想读吗?先自身在下面练习读一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加上动作也可以,你认为坐着读不起劲,你就站着读,同座位比着读都可以,好吗?
(学生活动)
听到同学们读的这么投入,边读边做动作,老师也想读一读,能给老师一个机会吗?(老师范读,再指名读)
那就学着老师的样子读,咱们可以同座位一起读,一人读一节,好吗?
谁先来读给大家听?(指名一生读)
读的真亲切呀!这一次老师叫一个人到前面作动作读,其他同学轻声读,也可以作动作好吗?
9、大家读得多么有激情呀。夜深了,连那星星困得都眨眼睛,可我们的老师还在那灯下工作着,我们来看看她是怎样工作的?(出示课件)
大家来想像一下,老师是怎样工作的?(想象说话)
10、你们说老师辛苦不辛苦?你能劝劝老师,让她早点休息吗?
也可以用课文中的话。(老师,快放下手中的教学设计吧,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那梦呀准是又香又甜。(板书:飘进梦里)
谁也来读读这一小节,劝我们的老师快快休息。
语文教案 篇8
一、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二、学习重难点:
体会什么是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四、学习准备: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五、学习时间:2课时
六、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质疑问难。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四、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语文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学情分析:
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2、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3、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
2、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3、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
①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②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③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古诗教案01-25
语文乐园教案02-05
语文写作教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