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地理法制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法制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法制教案1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的心理有哪些变化,从而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父爱的伟大的。
3、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讲生活中的一则实例,让学生谈感受。
曾有这样一则报道:有一位母亲买菜回家,突然看见自己三岁的儿子正从自家五楼的阳台上摔下来。这位母亲一下子从很远的地方跑过去,居然接住了小孩。后来,消防队员做了一个实验,让这位母亲从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跑过去,这位母亲却接不住一个沙包。这是为什么呢?
2、揭示课题。
了不起的母亲瞬间爆发了超常的爱的力量,避免了惨祸的发生,拯救了孩子。当地震灾害突然降临时,父爱又会爆发出怎样的力量呢?1994年,当巨大的地震的危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八课──《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书课题并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明确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4)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注明自己不懂的问题。
2、学生自由读文,交流学习收获及不懂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坚定”“颤抖”等词语。
三、学生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师生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
(1)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
(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试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体会。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进行描写来表达父爱的?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心理变化
1、学生细细品读课文,找出能体现父亲救助儿子心理变化的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体现父亲心理变化的重点句子,并体会父亲当时的心理。
(1)冲向废墟(第3自然段),抓住”眼前一片漆黑”“大喊”“大哭”,体会父亲的悲痛和绝望。
(2)寻找儿子(第5──10段),抓住父亲与其他父母的对比和父亲与救火队长、警察的对话,体会父亲的悲伤和坚定。
(3)发现儿子(第12──19段),抓住父亲与儿子的对话,体会父亲的欣喜。
(4)父子相见(第22──24段),抓住“颤抖”“了不起”“紧紧拥抱”,体会父亲的幸福和自豪。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感悟伟大的父爱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从一次大地震中,一对父子靠着互相坚定地信念,父亲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儿子的14名同学的事情)
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请自由朗读课文后,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3、师生交流后,引导学生重点感悟以下语句: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了什么?(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那么,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嘶心裂肺的喊叫声,该怎样读呢?(绝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读,评议,齐读。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从这儿可以看出什么?(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是因为他记得儿子说的那句话。那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练读,(个人读,评议,齐读)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文中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拯救儿子,顾不得休息,可见父亲对儿子爱的伟大)是什么使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是一个信念,──“儿子在等我”)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还能体会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废墟痛苦后绝望地走了。而这位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
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挖了8小时……(生接)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5)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学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们在一起。”从这儿可以看出什么?(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
指导读:这句朴实的话终于让父子团圆,此时心中有千言万语,又激动人心的场面往往通过言语来表现,读一读父子间的对话,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惊喜,自信,激动)
(6)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而这又是那朴实但又强有力的话语。
4、师小结: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对──(引读),生读──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二、总结全文,发散思维
1、总结: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爱,会使人坚定和勇敢;爱,会使人产生信赖和力量;爱,会创造奇迹”学习后,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2、学生在班上交流。
3、师小结:感受多深呀,回家后把你们的感受对父母说一说,或是记在日记中。
三、小练笔
请学生想象一下:在漆黑的瓦砾下,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爸爸妈妈,有的只是14个七岁的小伙伴,阿曼达和小伙伴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01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高中地理法制教案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查找地图指出美国的领土构成及其地理位置。
2、运用资料、数字分析美国的民族、种族构成,从而了解美国的民族大熔炉社会现状。
【过程与方法】
掌握在地图上查找一个国家的领土构成和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华人对美国繁荣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认识美国人种存在的问题,形成种族平等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美国民族大熔炉的社会现状。
2、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难点】
理解美国民族大熔炉的社会现状。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在多媒体上展示美国的自由神像、NBA篮球、杰克逊等图片,询问学生这些都是哪个国家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对,刚才大家回答的都很棒,就是美国,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游历美国。在去美国之前肯定要知道美国在哪里?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美国在哪里?美国有多大?
1、地理位置与领土组成
【教师活动】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美国领土图"、图9。1"美国在世界的位置"。学生读图并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找出美国的地理位置?美国的领土组成包括?
【学生回答】
(1)西半球、与加拿大、墨西哥相邻
(2)本土、阿拉斯加、夏威夷
2、人口、民族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
(1)美国人口总数多吗?
(2)美国人口增长快慢及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美国民族构成?
【学生回答】
(1)3。1亿
(2)美国是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移民是美国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
(3)美国民族众多,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形成了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3、种族构成及问题
【教师活动】在多媒体上展示美国名人的祖籍(华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奥巴马)和图9。4"美国的人种构成",谈谈对美国的社会的认识。
【学生回答】民族大熔炉,多元文化。
【问题】华人、华侨给美国做过哪些贡献?结合教材回答。
【学生回答】修建中央太平洋铁路、杰出的华人。
在美国民族大熔炉的过程中,各个民族都在为美利坚民族的发展在奋斗,但是由于美国种族较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种族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78的"活动"黑人、印第安人、华人的讲述,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图中对话反映了美国什么社会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回答】种族歧视问题。种族歧视影响社会安定与发展,我们应该消除种族歧视,平等对待每一个种族。
【教师总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种族构成复杂,在美国多元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我们要消除种族歧视问题,形成一个民族大熔炉。
环节三:巩固提高
【问题】你认为怎样消除种族歧视问题呢?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分享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课下收集资料,看在民族大熔炉的过程中,移民对美国都做过哪些贡献?
四、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法制教案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受并说出在地形、气候(气温和降水)、植被等自然差异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等人文差异,感悟“区域差异”,体味“秦岭—淮河”等地理分界线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例和读图说出我国自然和人文地理差异,提高语言表达和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养成尊重差异的意识,树立人地和谐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我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差异。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生活实例导入。通过提问学生端午节的习俗,学生描述不同地区过端午节的差异,总结出我国地域辽阔,除了风俗习惯,还有许多方面也存在差异。从而引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活动】说感受
呈现不同地区的景观图片,学生说感受。
【过渡】我国的'地理差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请同学们阅读图5.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等方面呈现的规律。
出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提问:
我国在地势、气温和降水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呈现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回答】
①地势:三级阶梯,西高东低;
②气温:由南向北,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③降水:由东南沿海向内陆,降水越来越少。
【总结过渡】植被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并具有指示自然环境特点的作用。按照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变化规律,我国自然植被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呈现图片
【学生回答】
我国自南向北植被呈现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的有规律变化;北部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
2、人文地理差异
【过渡】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请你说出我国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经济发展的分布特点。
【学生回答】
①农业:北方旱地为主,南方是水田;
②人口: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从东南向西北人口密度逐渐减小。
③城市:东部城市多,西部城市少。
④交通:我国东部地区铁路线稠密,交通便利,西部地区交通不便。
⑤经济发展: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发达,西部地区工业欠发达。
【过渡】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既反映在自然环境方面,也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些自然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
3、秦岭——淮河
请同学们对比图5。3和图5。4,结合教材P5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该线以南地区和以北地区的差异,理解“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区划方面的重要意义。
【学生总结回答】
①秦岭—淮河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区;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环节三: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预习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四、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法制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教案01-08
高中地理教案【热】12-13
【推荐】高中地理教案12-11
【热门】高中地理教案12-10
高中地理流域教案11-26
高中地理洋流教案08-21
高中地理教案范文10-30
优秀高中地理教案08-11
高中地理教案优秀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