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时间:2024-11-21 07:28:5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摘自《语文课程标准》

  身边的自然风光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份资料。杭州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城市,四季的花卉为杭州西湖更增添了一份美。西湖的荷花更是杭州的一个代表。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八单元有《荷花》这篇课文,教学这篇课文时正好恰是五六月份,是西湖荷花的开花期。故以次为契机,在课堂教学之后,做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尝试着让孩子了解荷花,走进荷花,并且学习一些关于荷花的名诗名篇,进一步感受祖国厚实的文化底蕴。这样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身边语文的乐趣。。

  学生在学习课文《荷花》时,就会主动上网收集资料,但是我们在上课时发现孩子们的资料五花八门。在他们看来,手头上收集到了一大堆资料就已经沾沾自喜,收集完后就算了。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让孩子利用起自己手头的资料,并且来拓展资料。因此,这次活动课的着眼点在于对资料的理解、运用,而不是对资料的收集。

  活动目的:

  1、 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荷花,走进荷花,知道与荷花相关的一些古诗文,了解名诗名篇。

  2、 在活动中培养语文能力:

  (1) 尝试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培养观察、倾听的习惯。

  课前准备:

  学生——(1)收集关于荷花的资料

  (2)阅读收集到的资料,把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用一、两句自己的话写下来

  (3)针对自己收集到的某一方面资料,出几道题,准备考考同学。

  教师——(1)将有关资料放入课件,便于点击呈现

  (2)学习有关荷花的资料,准备与学生共同交流

  活动过程:

  前些天我们刚学过《荷花》,我发现你们特喜欢这篇课文,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课后收集了许多关于荷花的资料。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个知识竞答,看看谁的知识最丰富。如何?

  其实荷花,是人们十分熟悉和喜爱的花卉,也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自古以来,荷花就被文人墨客所咏叹,留下了许多关于荷花的名诗名篇。你们也学习了不少关于荷花的好诗句,现在我们就来做个游戏:看一幅图,猜诗句。

  一、 知识问答:(教师出题,学生回答并说理由) 15分钟

  1、 选择:荷花是一种水生还是陆生花卉?——(水生)

  2、 补充上句:“风光不与四时同” ——毕竟西湖六月中

  3、藕是荷花的`根? ——(X 地下茎)

  地下埋着甜脆的藕茎,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

  4、看图猜诗:说理由,齐读,背诵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你在西湖边看到这样的景色吗?你有什么感受?

  5、请你说出“濯清涟而不妖”的上句。 ——出淤泥而不染

  出自哪里? ——周敦颐 《爱莲说》 齐读,背诵

  6、看图猜诗:说理由,齐读,背诵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 杨万里

  7、猜出处:“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临江仙》 欧阳修

  8、背诵课文《荷花》第二段

  9、朱自清老先生写过一篇很好的文章,题目叫做《荷塘月色》,你听说过吗?你能说出几句吗?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10、猜谜:说理由 一个小姑娘, 住在水池塘,

  身穿粉红衫, 坐在绿船上。 ——荷花

  二、 知识运用: 15分钟

  1、 同学们我们通过知识竞答了解了许多关于荷花的知识,你们自己也收集了很多资料,那么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块资料?

  教师归类、板书(种类、外形、作用、品质……)

  2、 根据你自己感兴趣的这一块来分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介绍:新 课标 第 一网

  (1)以前不知道的,通过交流知道的知识。——个体新知

  (2)介绍自己交流的这一块的基本知识(重点的知识)——小整体介绍

  3、知识竞答:你们能不能也学着我刚才的样子,也出出题目来考考其他同学?学生出题考。事先课前有准备,题型可以多样

  三、 为荷花做广告 10分钟

  1、现在正好是六月份,西湖的荷花开的正好。杭州有许多观赏荷花的好地方。但是如果是外地人,他不知道杭州西湖的荷花那么多,那么美,他就丧失了这么好的观赏机会,杭州也失去了一个提高城市知名度的时机。就像龙井茶一样,人们一提到龙井就会想到杭州。是不是我们也替杭州的荷花来打一打品牌,做一做广告,请各方来宾前来欣赏。请你用一、两句话来赞美一下荷花,来做个广告。

  2、学生写。四人组交流。汇报、讲评、反馈。

  活动后续:

  1、 去西湖边,向父母或朋友介绍荷花

  2、 继续了解在杭州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花卉和植物(桂花、柳树……)

  3、 以后,当学生学习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时,也应该有意识地自己去寻找一些相关资料来做补充学习。如:五年级,学习《我盼春天的荠菜》,若对荠菜感兴趣,会自己上网去查找资料来阅读、整理、学习。

  学习资料:

  荷花的外形(基本知识):

  荷花,又名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荷花生于碧波之中,花开于炎夏之时。叶似碧玉盘,叶面深绿色,粗糙,在放大镜下可见叶面满布短小钝刺,刺间有一层蜡质白粉,这是荷叶的自我保护装置。当雨水落在叶面上时,立即凝聚成大小的水珠,可随风滚动而不致透湿叶片。茎似绿翠柱,中通外直。花大叶丽,如出水芙蓉,清香远溢。荷花花期6至9月,盛花期长达3个月之久。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花后又托出一盘珍珠般的、营养丰富莲子,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地下埋着甜脆的藕茎,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1987年荷花入选全国评选的“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栽培历史久远,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性喜温暖多湿。荷花古称菡萏、芙蕖,亦名莲花、水芙蓉、水芝,被誉为“花中君子”、“瑶池仙子”,雅号“静客”。

  荷花的种类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

  (一)食用类:

  1、藕莲

  植株高大,根茎粗壮,生势强健,不开花或少开花,以食用根状茎为主。

  2、子莲

  根状茎不发达,细而质劣,分枝多,花以单瓣为主,开花多,结实率高,

  莲子大,以食用莲子为主。

  (二)观赏类:称为花莲,根状茎细而软,品质差,茎和叶均较小,但开花多,

  花型复杂,花色鲜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根据重瓣性、花色及株型等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单瓣型

  花大,花瓣约16-20枚。

  2、复瓣型

  部分雄蕊花瓣化,花瓣较多,约21-59枚。

  3、重瓣型

  全部雄蕊花瓣化,花瓣增多,约60-190枚,花瓣较短而圆,花径略小,一般不结实。

  4、佛座型

  花瓣增加极多,常200枚以上,不结实。

  5、重台型

  雌蕊的心皮亦花瓣化,突出花之上成重台状。

  6、多花型

  又称千瓣莲,是荷花的珍品。一个花蕾内包含两个以上的花心,是由变态的花托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轴心发育而成。花开放时外瓣层层谢落,内层碎瓣(即雄蕊变态的小花瓣)不断增生,并旋转成两个花心或多个茶心。外观双花心者。"并蒂莲",三花心者称"品字莲",四花心者称"四面莲"或"田字莲",多花心的称"五子莲"或"绣球莲",均不结实。另有一种并蒂现象,即荷花的花芽在分化过程中,受到某种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分成两个分生中心,进而发育成两个双胞胎的花蕾,于是在一支花茎上并开两朵花,结一对莲蓬。这是偶然现象,并非品种特征,但民间视为吉祥信物,称为"瑞莲"。

  7、碗莲

  凡植于口径26厘米的缸内,株高约33厘米,立叶直径不超过24厘米,花径12厘米以内的小型品种称为碗莲。

  荷花的作用

  荷花全身皆宝,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效益。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可治多种疾病。

  它的地下茎——莲藕和种子——莲子是美味的食品,营养价值也高。由藕加工制成的藕粉是老人、婴幼儿、病后体弱者的滋补食品,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又有益血、开胃、调中的功效。甚至荷叶也可作食品,由荷叶、江米煮成的荷叶粥,碧绿馨香,清爽可口,别具一番风味。

  六、七月间采收含苞未放的花蕾或开放的花,阴干之后就是中药材荷花。它苦甘温,无毒,入心肝二经,可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治疗跌损呕血、天泡湿疮等症。

  若采集荷叶,用水洗净,剪去蒂及边缘,切丝晒干,就是中药材荷叶。它消暑利湿,升发清阳,还用于治疗慢性子宫炎、赤白带下、夜尿等症。

  荷叶蒂可清暑祛湿、和血安胎,治疗血痢、泄泻、妊娠胎动不安。

  荷梗则清热利暑、通气行水,治疗暑湿胸闷、泄泻、痢疾、淋病等。

  莲藕性味甘寒,入心脾胃三经。据《本草经疏》记载:“藕,生者甘寒,能凉血止血,除热清胃,故主消散瘀血……。熟者甘温,能健脾开胃,养血补心,故主补五脏……。”

  藕节主治血证,可止血散瘀,常用以治疗咳血、吐血、皿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等症。

  莲蓬壳即中药莲房,性味苦涩温,炒后研末,外敷可治疗乳裂;若烧成炭后研末,用香油调匀,敷患处,可治疗黄水疮。

  莲须即荷花的雄蕊,具有清心益肾的作用,可固精气、乌须发、悦颜色。

  莲子除供食用外,还可入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莲子可养心、益肾、补脾、涩肠,治疗夜寐多梦、淋浊、久痢、虚泻等症。莲子经霜老热带有灰黑色果壳者称为石莲子,能止呕开胃,常用于治疗噤口痢。

  莲子的胚芽即中药莲子心,性味苦寒,可清心除热、止血、涩精。现代医学研究,它还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降压的机理是释放组织胺,使外周血管扩张,其次与神经因素也有关。

  荷花的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描写荷花的古诗文

  1、爱莲说 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一 剪 梅 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古风 (其二十六) 唐 李 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4、芙 蓉 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

  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

  西施原住苧萝村。

  5、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6、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7、临江仙 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

  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

  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

  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

  畔有堕钗横。

  8、咏 荷 —— 答罗清和兄

  (1)素甘淡泊羞平庸,不慕牡丹不自封。阶前数尽千千荷,无不出自淤泥中。

  (2)芙蓉出水清无泥,莲藕入池浊有根。物同境异皆修为,道法不一慧悟生。

  9、荷塘月色 朱自清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2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及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冒”字的妙处;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用纸剪好的荷花、荷叶等。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触发语感

  1.师:同学们,老师出一则谜语,你们看能不能猜出谜底是什么。“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裳,坐在绿船上。”(老师边诵边画出了一枝含苞欲放的荷花,学生一看,很快就猜出谜底来了。)

  2.师:夏天到了,荷花已经开了。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去荷花池欣赏美丽的荷花吧!(板书课题,写作者,指名读,齐读。)

  3.(课件播放荷花图片,生观察、欣赏荷花。)师:美吗?你们看得都入迷了,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荷花吗?(出示填空练习: 的荷花,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读“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设计意图:猜谜的方式导入,既能使学生喜闻乐见,又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欢乐、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简笔画新颖、直观、醒目,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各种各样的荷花图片通过视觉感官,触发学生的语感;填空练习的设计,考查了学生积累与运用词语的能力。]

  二、感知全文,领悟语感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用丰富的词语把荷花形容的那么美。让我们打开课本,看看叶圣陶爷爷又是怎样形容他所看到的荷花呢?

  2.课件出示读书要求,指名读: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多读几次,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结合图画。

  3.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注意生字的'读音。

  4.出示句子,检查生字词读音。

  (1)白荷(hē)花在挨(āi)挨挤(jǐ)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nèn)黄色的小莲(lián)蓬。(图片)

  (2)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zhāng)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图片)

  (3)我仿(fáng)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shang)翩(piān)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4)蜻(qīng)蜓(tíng)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需掌握的生字词为红色,第一、二句结合图片帮助理解生字词。)

  [设计意图:读书要求的出示,让学生先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红色的使用可以起突出重点、提醒注意的作用;结合形象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本环节的设计突出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在读中扫清字词障碍,达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三、潜心学文,积淀语感

  (一)感受荷叶美

  1.师:俗话说“红花还需绿叶陪”,咱们先去瞧瞧荷叶吧。找出文中描写荷叶的句子,用“—”划出,再读一读。

  2.师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生1:从“挨挨挤挤”中我知道了荷叶很多,很茂盛。

  师:荷叶一片挨着一片,一片挤着一片,从“挨挨挤挤”中我们知道了荷叶很多、很茂盛(相机板书“多”)。假如你们是荷叶,用动作表现一下“挨挨挤挤”。

  生2:“碧绿”这个词写出了荷叶的颜色很绿。(相机板书“绿”)

  生3:“大圆盘”告诉了我们荷叶的形状又大又圆。(相机板书“圆”)

  3.师:这生机盎然的荷叶很多、很绿、很圆,真惹人喜爱。老师这儿带来了一些荷叶,请两位同学来把它们贴到黑板上。(两生上台贴荷叶,师注意提醒体现“挨挨挤挤”这个词。)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动作表现及贴荷叶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况,培养学生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

  (二)体会“冒”字的妙处

  1.这么密的荷叶,荷花是怎么长出来的呢?

  2.找相关的句子,课件展示句子,指名读。

  师:用了一个动词“冒”,你们觉得这个“冒”字可以用哪些词来代替?

  生讨论可用“钻、露、长”等字来代替“冒”。

  师:你觉得荷花怎样生长才叫“冒”?

  生(交流得出):迫不及待、喜气洋洋、兴高采烈、争先恐后、自豪等。

  师:请你们把这些词中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填到“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冒出来”的括号中,体体会那是一种“怎样的冒”。

  生自由诵读体会。

  3.师:这就是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中冒出来的荷花(课件播放荷花从荷叶中“冒”出来的情形),请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荷花们要展示自己的美丽,它们像在比美。

  生2:这些荷花争着冒出来,想快点看到美丽的公园、可爱的小朋友。

  生3:它们想和蜻蜓说悄悄话……

  4.齐读句子,加动作,读出使劲、快速长的劲头。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满池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满池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真了不起”等语句。

  课文重点:

  3、4自然段

  读说结合训练点:第二自然段中的“有的〃〃〃〃有的〃〃〃〃〃〃有的” 感情朗读训练点:第四自然段中动态的荷花 教学准备课件 预习设计:

  导语: 夏日炎炎,荷花盛开。从古至今,描写荷花的诗词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就是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想看看爷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世界吧。

  1.把词语表中的词语写在下列横线上,比一比谁写得漂亮,记得牢固! 2.解释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

  饱胀: 挨挨挤挤: 翩翩起舞: 3.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夏日公园里 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 的感受。赞美了荷花的 ,表达了作者 。

  4.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写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

  (2)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分别用“ ”和“ ”划出描写荷叶和荷花的语句,再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样子。

  (3)“白荷花在这些大玉盘之间冒出来”一句中的“冒”字还可以换成哪几个字?结合前后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用“冒”字?

  (4)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描写了白荷花的几种姿态,分别是哪几种?

  (5)默读课文第三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就是一大幅“活的画”?

  (6)细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说说作者仿佛看到了什么?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

  (7)自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结合课文,想想:“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5.课文的语言真美,我要把课文背下来,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6.我也搜集了许多描写荷花的优美诗句、图片,咱们上课时再来交流吧!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荷塘图,说一说你所看到的景色。

  2、我们来看看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写荷花的。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

  (2)指名读,正音

  (3)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莲蓬:图示理解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3、指名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初步读出感情。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多读几遍,要求读出你所能体会到的美来。

  2、自由读

  3、指名读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教学后记:课文描述生动、逼真,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对课文词语易理解。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第

  二、三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1、自由读课文,想象荷花的样子。认真朗读课文,通过你的朗读把荷花的美

  读出来。

  2、指名读课文,你觉得怎么读能表现出荷花的美就怎么读,读后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其他同学听说说你从他们的朗读中觉得荷花美吗?为什么?

  3、把你觉得最好看的一种记在自己的脑海里。说给同学们听听。

  4、指名说

  5、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样子的荷花,描述一下。

  6、老师这儿有一些荷花图,看图仿照书上的句子说说它们的姿势。

  7、看了这么多荷花你想说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二、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溶入自然的感觉。

  1、引读课文

  看着这么多的荷花,大家都觉得陶醉了。觉得自己仿佛就是——

  2、说说看小鱼、蜻蜓会告诉我什么?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3、看图,体会这种感觉。

  4、说说自己看后的感觉。

  四、指导背诵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看谁读得最好

  2、你能把它背出来吗?看课件背诵

  3、指名背诵

  五、限时作业

  一、听写。

  二、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挨打(āi ái)挨挨挤挤(ái āi)仿佛(fó fú )佛像(f.....ó fú )

  三、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翩翩起舞:

  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夏日公园里 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 的感受。赞美了荷花的 ,表达了作者 。

  五、按原文填空。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的,像一个个( )。白荷花在这些( )之间( )。有的才展开( ),有的( )展开了,露出( )。有的还是( ),看起来要( )马上要( )。

  六、仿写。

  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呀!我也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花,抓住它的颜色、样子和香味儿,运用上生动的词句,来写一段话。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能仿照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荷花。

  4、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初步体会荷花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荷塘图,说一说你所看到的景色。

  2、我们来看看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写荷花的。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

  (2)指名读,正音

  (3)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莲蓬:图示理解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3、指名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初步读出感情。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多读几遍,要求

  读出你所能体会到的'美来。

  2、自由读

  3、指名读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体会荷花的美。

  2、仿照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荷花。

  3、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1、自由读课文,想象荷花的样子。认真朗读课文,通过你的朗读把荷花的美读出来。

  2、指名读课文,你觉得怎么读能表现出荷花的美就怎么读,读后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其他同学听后说说你从他们的朗读中觉得荷花美吗?为什么?

  3、把你觉得最好看的一种记在自己的脑海里。说给同学们听听。

  4、指名说

  5、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样子的荷花,描述一下。

  6、老师这儿有一些荷花图,看图仿照书上的句子说说它们的姿势。

  7、看了这么多荷花你想说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二、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溶入自然的感觉。

  1、引读课文

  看着这么多的荷花,大家都觉得陶醉了。觉得自己仿佛就是——

  2、说说看小鱼、蜻蜓会告诉我什么?

  同坐讨论,全班交流。

  3、看课件,体会这种感觉。

  4、说说自己看后的感觉。

  四、指导背诵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看谁读得最好。

  2、你能把它背出来吗?看课件背诵。

  3、指名背诵。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花。

  板书

  荷花

  姿势美 陶醉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下列词语:荷花、莲蓬、饱胀、翩翩起舞。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阅读想象能力;会背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情感目标:

  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想象画面,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

  理解“把眼前的这一池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 ”等句的意思。

  教学方法:

  1、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感悟语言生动形象和描写的优美。

  2、通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荷花,查阅资料,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荷花?哪几个自然段写“我”以为自己是荷花?

  (二)新课:

  1、师:那么第一自然段写什么呢?请一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这一段哪个词用得恰当?为什么?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师小结:本段作者直接了当,引起下文,引人入胜。

  2、荷花开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出示挂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

  3、学习

  二、三自然段:

  自由读

  二、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板书:荷叶、荷花)

  指名读描写荷叶的句子,你觉得这句话写得怎么样?(板书:挨挨挤挤、像大圆盘)这样的荷花给你什么印象?

  师启发:荷叶就已经这么美了荷花会是什么样的呢?

  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问:这里一共写了几种样子的荷花?(板书:半开、全开、含苞)指名分句朗读要求读出荷花的美丽。

  对照图画朗读第三自然段讨论:

  (1)这些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是什么姿势?

  (2)“一幅活的画”是什么意思?

  (3)文中的画家指的是谁?

  4、学习

  四、五自然段

  (1)看到大自然这么美的画,我有什么感受呢?

  听录音回答:我在干什么呢?我会这样说明什么?(板书:荷花美)

  师小结:作者看荷花已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把自己完全融入大自然中了,才产生了这种感觉。

  (2)指导感情朗读体验感悟:下面我们也把自己当作一朵荷花融入其中,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想象:蜻蜓会告诉我什么?小鱼呢?(自由讨论)

  (三)总结全文:课文按照看荷花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朴实优美想象力丰富,对荷花的描写形象逼真,赋予感染力,让人读后产生一种美感。

  (四)展示资料:将学生课前准备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展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我们也来当一回了不起的画家画一幅荷花图。

  板书设计

  荷花

  两三片

  全花骨朵

  穿站舞停站冒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先写来到荷花池边,再写荷花的姿态,然后总写荷花的美,最后写作者的联想,回到再现实。因此,我认为讲本课时要抓住文章的特点,把荷花的美充分展示给学生,才会让学生明白美景才能让作者陶醉,以致于觉得自己是荷花了。

  在教本课时,先让学生观察图画,使学生能充分欣赏荷花的美,然后图文结合学起课文来就容易地多了。讲荷花的姿态时要把荷花的三种不同姿态找出来进行比较,对作者的联想,可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荷花来想,体会作者的联想。

  学完课文后,要让学生对文中美的地方充分欣赏,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联想是多么地重要,要学会像作者那样展开想像进行联想,才能把文章写得更具体。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清香、挨挨挤挤、碧绿、莲蓬、破裂、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课文重点:2—4段

  感情朗读训练点:2—4段

  读说结合训练点: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

  教学准备:

  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预习提纲:

  导语:夏日炎炎,荷花盛开。从古至今,描写荷花的诗词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就是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想看看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世界吧。

  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2、把词语表中的词语写在下列横线上,比一比谁写得漂亮,记得牢固!

  3、给多音字注音组词。(整理在书本上)挨、佛。

  4、解释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饱胀:挨挨挤挤:翩翩起舞:

  5、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夏日公园里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的感受。赞美了荷花的,表达了作者。

  6、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白荷花在这些大玉盘之间冒出来”一句中的“冒”字还可以换成哪几个字?结合前后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用“冒”字?

  (2)默读课文第三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就是一大幅“活的画”?

  7、课文的语言真美,我要把课文背下来,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8、我也搜集了许多描写荷花的`优美诗句、图片,咱们上课时再来交流吧!

  教学过程:

  一、预习成果展示

  1、出示生字词

  荷花、清香、碧绿、莲蓬、破裂、挨挨挤挤

  仿佛、衣裳、舞蹈、蜻蜓、饱胀、翩翩起舞

  指名读,开火车读。

  2、认读词语,强调多音字的读音

  挨打、挨揍、挨挨挤挤、挨着

  仿佛、佛像、佛珠、佛主

  3、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荷花的什么?

  二、精读感悟

  1、出示句子“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1)说说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2)从“赶紧”一词看出“我”想看荷花怎样的心情?(急切)

  (3)带着急切的感情读

  2、学习第二、三节。

  (1)生自读二三节。说说描写了荷花的什么?从哪句话读出来的?引导学生体会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以及荷花荷叶的颜色。

  (2)勾画你难以理解的句子。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冒”字可以换成什么字?(露、伸……)

  为什么用“冒”字?(冒:形象写出了荷花突现出来,格外引人注目。)

  (3)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想象他们都会有怎样的姿势?

  (4)师出示“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为什么把一大池的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生活中荷花的样子,再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想象,感受荷花、荷叶的各种美妙的姿态,体会一大池荷花的动态美,从而理解这是活的画。)

  (3)让生看图,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一池荷花的。

  你喜欢哪句?为什么?3、交流:

  荷叶:像大圆盘(比喻)

  师引读:“有的……有的……有的……”

  想象荷花的姿势。

  4、你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荷花吗?(生各抒已见。)

  5、朗读第二节,再读第三节。

  (1)谈自己的理解。

  (荷叶、荷花有各种美妙的姿态,而且,它们在微风的吹拂下,更有一番别样的风韵。)

  (2)生想象动态荷花图。

  教学反思: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风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它的语言文字美,描写的景物美,产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感情朗读以及对语言文字的体悟,激发学生喜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文中有二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洁白素雅的本色。尤其是那幅特写图,准确生动地展现了荷花初放、盛开、花骨朵儿的三种形态。在教学第2—3自然段时,我充分利用这两幅图,让学生图文对照通过观察图画,品读课文,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花。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还结合第二自然段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图文对照,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词汇的积累,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第4、5自然段作者的想象部分时,我采用师配乐范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意境中感受到荷花的美,并把自己当成一朵荷花把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作者的感情。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4、5段,进一步感受荷花之美

  2、背诵课文2、3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荷花之美

  难点:感受荷花之美、背诵课文2、3段

  (三)课前准备: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有感情朗读1-3段,说说课文从哪几方面写荷花的美?

  2、背诵第二段

  二、学习4、5段

  1、听录音,讨论:这两段写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2、学习第四段

  ●面对一池的荷花,作者想到了什么?

  ●想象中的我美吗?美在哪里?

  (静态美: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下,光彩照人;动态美,风吹来,与一池的荷花一起翩翩起舞,十分美丽。)

  ●蜻蜓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告诉我做了好梦,说明什么?(它们生活在荷花池里十分快乐,从而衬托出荷花的美丽。

  ●为什么我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荷花太美了,我看的入了迷,把自己都忘了。)

  ●感情朗读

  ●练习背诵

  ●概括段意(我看着美丽的荷花,仿佛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白荷花。)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朗读全文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背诵自己知道的有关荷花的诗句。

  四、作业

  1、完成作业

  2、给荷花上色

  2.三年级语文《荷花》课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三、教学难点:

  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荷叶、荷花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些美丽的花。(点击课件,大屏幕出现荷花图片。)你们喜欢这些荷花吗?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荷花的课文。

  二、教师交待学习目标,检查预习。

  1、教师交待学习目标

  2、检查预习

  a、说说你在预习中懂得了什么?(侧重解决生字新词)

  b、指名朗读课文。

  三、师生互动,共定学习任务。

  1、提出自己的.疑问。

  2、共定学习任务:理解我仿佛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四、合作互动,完成学习任务。

  1、自由读这一段,思考:我仿佛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2、学生合作、讨论

  3、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课件。(点击课件,出现相应的画面。)

  4、思考:我是一朵荷花,蜻蜓会和我说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

  5、思考:为什么样我仿佛

  成了一朵荷花,表现了荷花的什么特点呢?

  6、有感情地朗读。

  五、小结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今天,我们体会了我仿佛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感受了荷花的美。学了这一段,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六、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词

  2、背诵这一自然段。

  3.三年级语文《荷花》教学反思

  《荷花》是一篇情景交融、想象丰富的课文,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不少关于植物的课文,平时对植物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认知,所以教学导入时,我先让学生猜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对荷花的感性认识。再出示有图片资料或其教学手段来展示一幅幅荷花图。让学生充分了解荷花,体会荷花的美。然后再引导学生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

  课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教学时可以在初读时大致理清作者的思路。然后抓住描写荷花的重点段落(第二—四段),反复朗读课文,重点学习。作者在描写荷花的时候,由荷花的形状写到荷花的颜色,由荷花的整体写到荷花的局部,条理清楚,语言朴实,给人以一种美的感觉。教学时,要抓住作者对荷花各部分的描写和想象,反复朗读,从中体会作者要表达的喜爱荷花的感情。

  1.品词析句,展开想象。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句,展开想象,并体会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比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是什么样子呢?“冒”字用得好在哪里。“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想象它们都有怎样的姿势?把语句描写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说出自己的想象,可不受课文内容的局限。再如,“一大幅活的画”想象一下活的画是什么样的?鼓励学生充分想象,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这一难点,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生活中荷花的样子。

  再引导学生进行身临其境的想象,感受荷花、荷叶的各种美妙的姿态,体会一大池荷花的动态美,从而理解“活的画”的意思。从中也告诉学生作者描写的荷花的语言本身,已经形成了一幅美妙绝伦、动感十足的画面。对于第四段作者的想象部分,可以提出,“如果你也是一朵荷花,你会想些什么?”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只有让学生把自己也比作一朵荷花,并把她当作有感情的人来想象,才能体会到作者出于对荷花的深深情感,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后一句“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是作者沉醉其中,忘我心境的真实写照。从而让学生懂得富有感情、充满想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章的重要内容。

  2.朗读指导,加强理解。本文语句优美,富有韵律,感情充沛,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朗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把荷花的优美姿态表现出来,例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段话写出了花的各种优美姿态,在读的时候,注意语气高低轻重的不同变化,强调荷花长势的不同特点。其中,“两三片”“全”要读得重一些,体现开花大小程度的对比;“有的”“有的”可以拉长读,体现出各种花姿态的多。在语调高低不同的变化中,体现荷花的动态美。课文的后两个自然段,是以作者的亲身感受写出来的,要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把自己当作一朵美丽的荷花,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而在教学时只有在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图画和生活实际,充分发挥想象,才能进一步体会、发现、探索大自然的美丽。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知

  ①会认会读生字。掌握”莲蓬、饱胀、挨挨挤挤”等词语;

  ②读懂课文内容。

  2.能力

  通过看图说话、写话的练习,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3.情感

  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从而加强语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猜个谜语,看你们能不能猜到?

  “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裳,坐在绿船上”。同学们想一下,有谁猜出来了?z荷花{

  有谁见过荷花啊?请你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想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二课荷花”。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

  二、复习生字词。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词,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以下。(挤,蓬,骨,胀,裂,幅,翩,蹈,昨,梦)。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下课文,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

  三、细读课文,深究文意。

  1.教师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清香)

  2.现在请同学们自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有关语句,用“――”画下来。

  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提示:①你看到荷叶怎么样?图上的荷花有几种姿势?②“我”到荷花池边,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仔细看什么?)(同座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说、再集体说)

  分析比较上述两个句子,体会课文句子的写法。(第2句描写荷叶的具体形象。“碧绿”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美”;“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样子,突出了荷叶的“姿势美”,挨挨挤挤,写出荷叶的繁茂,把荷叶写活了。)

  指导朗读:该怎样读才能把荷叶的美表现出来?(碧绿重读;挨挨挤挤读慢……)

  课文题目是荷花,为什么这里要写荷叶呢?(为了更好地突出荷花的美。)

  池塘里的白荷花是什么样的?课文用了哪一种句式写出来的?(有的……有的……有的……)

  a.这个句式说明了什么?(白荷花的样子多,花姿不同)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

  b. “才”“全”“还”表示什么?(花“刚开”“全开”“未开”。)

  练习:

  ①刚开的白荷花()。

  ②全开的白荷花()。

  ③将要开的花骨朵()。

  小结:

  这段从颜色、姿势两方面写出了荷叶荷花的美。

  3.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

  (2) “看作”是什么意思?(当作)

  (3)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

  (4)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这么多……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看看这很美……那也很美”――朵朵荷花都非常美丽;“如果……可真了不起”――难以做到更显其美。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强烈的喜爱之情。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9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花瓣莲蓬饱胀裂开姿势

  仿佛随风舞蹈停止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自然段,它主要讲荷花散发出清香。正是闻到这股怡人的清香,作者才迫不及待地想早一点见到荷花。那么,就让我们跟作者一道去看荷花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2自然段。

  (1)朗读指导:在读的时候,注意语气高低轻重的不同变化,以强调荷花的不同长势。其中,“两三片”“全”要读得重一些;“有的”“有的”可以拉长读。

  (2)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句话与第1自然段“闻到一阵清香”相照应。花开了才散发清香,才能吸引“我”去观看。

  (3)这段的第二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荷叶的颜色、形状,突出了荷叶又大又绿又圆的特点。

  (4)第二句话中“挨挨挤挤”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表现出荷叶密密层层的样子,体现了荷花勃勃的生命力。

  (5)第三句话中“冒”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通过这个“冒”字,我们仿佛看到白荷花像极欲挣脱束缚的顽皮的孩子,是那么有活力。

  (6)第2自然段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荷花的哪几种姿态?

  明确:作者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荷花初开、全开、未开的三种姿态,既突出了荷花的姿态美,又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师点拨:

  排比是一种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来加强语势效果的修辞手法。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得细致传神。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层次清楚、形象生动。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运用排比抒情,可使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2、学习第3自然段。

  (1)朗读指导:要重读“一大幅”“了不起”等词语,突出喜爱、赞美的感情。

  (2)第3自然段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每一朵花都有一种姿势,写出了荷花的千姿百态,突出了荷花的美。

  (3)第3自然段中的画家是指谁?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明确:这里的“画家”是指大自然。作者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这样说表达了作者对千姿百态的荷花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因为只有大自然才能赋予生物以蓬勃的生命力,才能创造出一大幅如此美妙的活的画。

  3、学习第4、5自然段。

  (1)朗读指导:要带着赞美的语气,读出作者享受其中、忘我陶醉的心境。

  (2)任何人站在这一大幅活的画面前都一定会有许多奇特的感受,那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呢?

  明确:他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

  (3)闭上眼睛,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师配乐朗诵第4自然段)睁开眼睛,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从“翩翩起舞”中能感受到荷花开得非常美。荷花的美吸引了许多小动物,比如小蜻蜓、小鱼……

  (4)“我”怎么会忘了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明确:因为“我”被荷花的美深深吸引,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最后一句“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是作者沉醉其中、忘我心境的真实写照。

  4、回顾全文,思考:全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

  明确:全文主要从闻到荷花的香味,看到荷花的姿态、颜色,想象荷花舞蹈的'动态这三个方面来写荷花的。尤其是对荷花半开、全开、还是花骨朵儿这三种姿态的描写,更是淋漓尽致。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明确:示例:学校大扫除的时候,同学们有的扫地,有的擦玻璃,有的排桌椅,大家都干得很卖力。

  (2)课文学完了,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对这篇课文的喜爱之情?

  明确: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进行语言的积累。可以画一幅荷花图,并配上一首自己写的小诗来赞美荷花。也可以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

  2、总结。

  大家都用文字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相机板书:喜爱)再来回顾一下叶圣陶爷爷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荷花的。(结合板书总结,并相机板书:色、味、形)我们也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法写写自己喜欢的花呢!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10

  原文: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字:闻、露

  词:花瓣、饱胀、姿势、衣裳、舞蹈、蜻蜓、翩翩起舞

  重点句子:

  1、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2、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3、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4、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主要内容:

  《荷花》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散文,讲述的是作者到公园看到荷花池中的荷花美景而产生了联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课文词句的描绘,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仔细观察了荷花的图片,看到画家笔下的荷花姿态是那么美!通过学习了课文第1自然段,知道荷花的味是那么清香(板书:闻、清香),吸引了作者迫不及待地去看荷花,那么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板书:看)美丽的荷花又引起作者哪些想象呢?(板书:想)让我们和作者一同去看看吧!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

  2、用最简单的词概括你所看到的。板书:叶花

  3、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具体地来说说你看到的荷花、荷叶是什么样的?

  (1)出示: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2)具体说说荷叶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

  a、哪个词说明荷叶多?(挨挨挤挤)哪个词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碧绿)哪个词说出了荷叶的形状?(大圆盘)板书:多、绿、大、圆

  b、这是一个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c、谁来把你看到的荷叶用朗读告诉大家。

  (评价:你看到的荷叶真多、真大、真绿)

  d、小结: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美丽,其实,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白荷花更美。那么,他是怎样从写荷叶过渡到写荷花的呢?

  (3)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冒)可以换成哪些词呢?(指名说说)(长,钻…)

  b、如果你是这荷花,你会怎样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演一演,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冒出来?(为什么冒得这样快?为什么冒得这样慢?为什么心情那么高兴?)(冒得快的可以体会到其蓬勃的生机和急切的心情;冒得慢的可以体会到荷叶的多,钻出来的艰难。)

  c、一个“冒”字包含着那么多意思呢!谁能把冒的含义读出来

  d、过渡:从这些荷叶中冒出来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4)具体说说你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

  a、荷花开了不少了,荷花是白色的。

  b、千姿百态的荷花,课文写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姿态?

  c、作者写了荷花的哪三种不同的姿态?(看图片)

  板书:有的――有的――有的――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初放

  “有的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盛开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含苞欲放

  指导朗读,这些荷花你喜欢吗?

  指导背诵,你能把它们画在脑海中吗?

  d、荷花的姿态还有很多呢,结合图片欣赏不同姿态的'荷花。

  4、引读第三自然段:这么多白荷花,――。看看这一朵,――,看看那一朵,――。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句中的“画家”指的是谁?(大自然)表达了作者对美妙神奇的大自然的赞叹!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大画家,我们再来欣赏这一大幅活的画。

  (板书:活的画)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二、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过渡:闻着那淡淡的清香,看着那一池姿态各异的白荷花,此时此刻,你的心中会有什么想法?板书:仿佛

  2、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跟着作者飞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配乐朗诵第四自然段)边听边想。

  3、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雪白:表象了荷花颜色的美丽。

  翩翩起舞:表现了荷花的动态美。

  静静地站在那:表现了荷花的静态美。

  多美的荷花呀,连蜻蜓、小鱼都被吸引过来了。想象:还有谁来了?干什么?

  4、让我们再一次来美美地回味这一幕吧!师生配乐共读第四自然段。

  5、引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也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变成荷花的情景,真是看得津津有味啊。作者怎么能把课文写得那么好呢?(因为作者对荷花充满了喜爱和赞美的感情)

  2、你喜欢这些荷花吗?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荷花?出示“荷花,()!”(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形状是那样美丽,你的姿势是那样动人!你的魅力令我终身难忘!)

  3、荷花被称为“花中君子”,它美丽高洁。古今文人墨客喜爱荷花,留下了大量咏荷的诗文。

  4、读读《补充习题》第六题的诗句。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第4、5题。

  2、背诵课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荷花》练习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

  wǔdǎo

  yuánpán

  pòliè

  bìlǜ

  bǎozhàng

  huāgūduo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

  幅(fú、fù)

  裂(liè、lié)

  荷(hé、huó)

  昨(zuó、zhuó)

  翩(biān、piān)

  蓬(péng、pén)

  三、给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闻:

  ①听见

  ②消息

  ③用鼻子嗅

  (1)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2)新闻()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11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知道作者是按照“先总述后分述”的方式描写白荷花的各种娇美姿态的。

  2、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

  二、教具准备:

  录音投影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荷花》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和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进门就闻到了一阵清香,是这种清香吸引他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于是,一幅优美、雅致的荷花图便映入眼帘,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去欣赏一下吧。

  二、读读、贴贴,学习第二段

  1.自由轻声朗读2、3自然段

  2.谁来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

  3.讲读第二自然段(投影第二自然段文字)

  A.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写了什么?

  B.指名读写荷叶的句子

  a.这是一个什么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一个比喻句,突出了荷叶绿、大的特点)

  b.“荷叶挨挨挤挤的”又说明什么?(密)

  c.老师这儿就有几片绿色的大圆盘,谁来把它们挨挨挤挤地贴到黑板上?

  d.集体朗读这句话。

  e.小结: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美丽,其实,荷花更美。

  C.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

  a.作者写出了荷花的'什么?(三种不同的姿态)

  b.你怎么知道是三种呢?(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c.作者写了荷花的哪三种不同的姿态?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结合图片观察)

  D.作者用比喻句写出了荷叶绿、大、密,用三个“有的”写出了荷花姿态美。那么,他是怎样从写荷叶过渡到写荷花的呢?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好?(冒)为什么?你用别的字代进去读读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白荷花是怎样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呢?(学生演示)

  边演示边说:一朵()的白荷花在()的荷叶间()。

  齐读这句话。

  4、过渡:一池的白荷花是不是只有这三种姿态呢?你怎么知道?

  怒放的荷花和欲放的荷花,它们的美是不一样的,怒放的荷花美在开得大,颜色鲜,欲放的荷花美在花骨朵饱满有力,我们无法说出谁更美一些,所以作者要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5.指导朗读

  三、读读、想想,学习第三段

  1.过渡:好美的一幅荷花图啊!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跟着老师飞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

  2.(配乐)闭上眼睛,飞呀,飞呀,飞到了美丽的荷花池边,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挨挨挤挤的荷叶间,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她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伸出手摸摸那荷叶,多么的油滑,摸摸那花瓣,多么的细腻,把鼻子凑近闻一闻,一股清香沁人心脾,我忽然觉得......(第四自然段)

  你刚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了?

  齐读第四自然段

  3.其实,我们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们都是在看荷花。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也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变成荷花的情景。作者怎么能把课文写得那么好呢?(因为他对荷花充满了喜爱和赞美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欣赏那一池美丽的荷花,再一次品味作者生动优美的语言。

  五、作业设计

  1、写近义词

  赶紧()姿势()嫩黄()

  仿佛()快乐()饱胀()

  2、补充句子。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

  3、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六、板书设计:

  26荷花

  有的....

  冒有的....千姿百态

  (多、美)有的....

  七、我的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12

  设计说明 本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的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陶醉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时,我利用文中插图,让学生细心观察,感受荷花的美,再通过读文,从文字中感受到这种美。最后两个自然段结合配乐朗读,让学生在意境中感受荷花的美,把作者的情感融入自己的情感。

  学前准备

  1、收集荷花的图文资料。(学生)

  2、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积累优美语句。

  学习重点

  1、认识生字,读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学前准备

  1、收集作者叶圣陶的资料和荷花的资料。(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

  1、教师课件出示谜语:“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荷花)请大家交流对荷花的了解。

  2、让学生齐读课题,交流作者叶圣陶的相关知识。

  3、设疑导读:叶圣陶先生笔下的荷花与我们见到的是一样的吗?

  1、学生交流汇报。

  (1)展示荷花的图片资料。

  (2)荷花的生长特点。

  (3)描写荷花的诗句。

  2、学生交流作者的相关资料。

  3、学生带着疑问,自由诵读课文。

  1、填写与荷花相关的诗句。

  (1)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小组自学,互助合作。(用时:25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2、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出示自主学习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多读,读出你体会到的美。

  1、小组内依据学法指导开始自学,教师巡视掌握小组学习情况。

  2、学生自主学习。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可以边读边在段落的旁边写下读书体会,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3、学生汇报学习收获。结合自己的读书感受,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2、听写词语。

  花瓣、莲蓬、饱胀、破裂、姿势、仿佛、随风飘动、舞蹈、停止

  3、多音字组词。

  三、展示汇报。(用时:10分钟) 1、教师引导小组展示朗读课文。

  2、布置课后作业:熟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学生可用男女生读、分段落读等形式来展示朗读。

  4、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写一句话。

  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翩翩起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来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有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体会到作者对荷花的各种优美姿态的描写和想象,表达了喜爱荷花的感情。

  2、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习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一、预习交流,质疑促学。(用时:5分钟)引导学生交流课前预习活动卡(课文内容填空)。

  1、小组展示,全班交流。

  2、互帮互助,交流质疑。

  5、内容我最熟。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看看这一朵,();看看那一朵,()。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那画家的本领可真()。

  二、读议结合,合作探究。(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把描写荷花美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读出荷花的美。

  2、品读描写“我”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并置身其中的段落(第四自然段),思考:你怎么理解“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3、置身于荷花池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学习第一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中“”一词反映出“我”的迫切心情。这个词还可以换成。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作者急切的心情。

  2、学生通过语气高低轻重的不同变化,读出荷花长势不同的特点。

  3、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1)认真研读,互助合作,交流意见。

  (2)全班交流,达成共识。

  6、内容我知道。

  (1)作者描写了不同形态的荷花,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2)“饱胀得马上要破裂”的意思是说荷花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精讲点拨,共同提高。(用时:15分钟)

  1、指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把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

  2、重点引导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教师用课件演示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的白荷花图片)

  3、引导学生想想作者站在荷花池边的感受。

  4、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心里会想些什么?

  1、学生结合课文重点词语,回答问题。(从荷花的颜色美、姿态美、动态美入手展开探究)

  2、合作探究。

  通过词语的替换来体会“冒”字的表达效果。(“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等等)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想象美景,试着模仿作者的表达方式,创造性地学习这种写法。

  7、发挥想象,填一填。

  如果我也是池中的一朵洁白娇嫩的荷花,穿着雪白的裙子,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太阳照在我身上,微风轻轻地抚摸着我,我感觉________。蜻蜓、蝴蝶飞过来了,它们找我______;小鱼在我脚下游来游去,它们在__________;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它告诉我__________。

  四、总结写法,提升自我。(用时:10分钟)

  1、小结写法: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荷花的?

  2、(教师用课件演示多姿的荷花)引导学生说说: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赞美荷花?

  1、结合课堂上的学习,思考回答。(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地写出了荷花的美)

  2、学生可以模仿下面的句式赞美荷花。

  荷花!你美丽的姿态让我入迷,你清香的气息让我沉醉。

  8、小练笔。

  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呀!我们也来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感的养成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基础。本课借助电脑多媒体创设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了描绘的情境中,抓住课文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如:看着图片读、闭眼想象读、教师范读、引读……)来品赏美文之美,从而达到激活、领悟、积淀语感的目的.。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高,能读中悟、悟中读,能从画面中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荷花》教学片段

  ◆品读课文,感受荷花的姿态美。(教学重点)

  师:请同学们自读第二、三自然段,想想荷花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简单概括。

  生:美。

  师:红花还需绿叶衬,花美,那么叶子呢?

  (课件出示荷叶及第二自然段第2句话)

  师:请同学们看图,再读读这句话。这句话写出了荷叶的哪些特点?

  生:多,碧绿。

  师:对。荷叶挨挨挤挤,说明荷叶多,很挤,很茂盛。(板书:多,碧绿)

  (课件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师:你们认为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作“冒出来”呢?

  生:快速地、使劲地、急切地、争先恐后地……

  师:对。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也写美了。大家还能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荷花的美呢?

  生: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师:作者细致观察了哪几种姿态的荷花?

  生:三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花瓣儿全展开了,花骨朵儿。

  (课件出示各种姿态的荷花)

  师:作者笔下的荷花这么美,谁能读读这段文字,读出荷花的美呢?

  (点名学生朗读。然后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师:我们来看看第三自然段。“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

  生:也很美。

  (课件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师:画家是谁?

  生:是大自然。

  师:(小结)第二自然段是作者近看荷花,能看清每朵荷花的不同姿态;第三自然段是抬头向远处看,是整体看荷花。我们学习时不仅要从文字中感受到美,还要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为自己的写作打好基础。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13

  1.朗读

  ①课文共( )个自然段,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概括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荷花的____________,展现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荷塘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情感。

  3.认写

  ①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花瓣儿莲蓬花骨朵儿饱胀破裂

  姿势仿佛舞蹈翩翩起舞

  ②认生字,给下面加红色的`字注上拼音。

  挨挨挤挤随风飘动停止

  4.理解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香一( )赶紧一( )

  姿势一( )如果一( )

  仿佛一( )挨挨挤挤一( )

  2.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5资料

  搜集荷花的图片看一看,感受荷花的美。

  6.质疑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写下来吧。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14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作者是按照“先总述后分述”的方式描写白荷花的各种娇美姿态的。

  4、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

  1、知道作者是按照“先总述后分述”的方式描写白荷花的各种娇美姿态的。

  2、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

  三、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揭题

  1、你看过荷花吗?什么时候看到的?你仔细观察过荷花吗?有一位作者仔细观察过荷花,并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2、揭题,板书课题:26荷花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挨挨挤挤花骨朵莲蓬饱胀

  翩翩起舞了不起仿佛破裂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2)指名解释词语

  饱胀:形容果实饱满。

  破裂:(完整的东西)出现裂缝。

  了不起:不平凡,优点突出。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的跳舞。

  花骨朵儿:没有开放的花朵。

  3)齐读生字词

  4)指导书写:蓬骨梦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5、理清脉络

  思考: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三、精度训练

  1、导读第1自然段

  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比较:一进门就闻到花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进门闻到花香,我往荷花池边走去。

  (第一句用“一......就......”说明丁香花飘得很远;“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

  四、作业设计

  1、读读写写

  挨挨挤挤莲蓬饱胀破裂

  翩翩起舞舞蹈蜻蜓告诉

  2、比一比,再组词。

  胀()翩()蹈()蜻()

  张()遍()稻()清()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荷花》教案02-21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02-01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11-22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05-22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01-21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范文03-17

三年级语文教案:荷花06-05

三年级语文教案:荷花02-16

小学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12-21

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教案03-10

在线咨询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摘自《语文课程标准》

  身边的自然风光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份资料。杭州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城市,四季的花卉为杭州西湖更增添了一份美。西湖的荷花更是杭州的一个代表。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八单元有《荷花》这篇课文,教学这篇课文时正好恰是五六月份,是西湖荷花的开花期。故以次为契机,在课堂教学之后,做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尝试着让孩子了解荷花,走进荷花,并且学习一些关于荷花的名诗名篇,进一步感受祖国厚实的文化底蕴。这样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身边语文的乐趣。。

  学生在学习课文《荷花》时,就会主动上网收集资料,但是我们在上课时发现孩子们的资料五花八门。在他们看来,手头上收集到了一大堆资料就已经沾沾自喜,收集完后就算了。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让孩子利用起自己手头的资料,并且来拓展资料。因此,这次活动课的着眼点在于对资料的理解、运用,而不是对资料的收集。

  活动目的:

  1、 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荷花,走进荷花,知道与荷花相关的一些古诗文,了解名诗名篇。

  2、 在活动中培养语文能力:

  (1) 尝试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培养观察、倾听的习惯。

  课前准备:

  学生——(1)收集关于荷花的资料

  (2)阅读收集到的资料,把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用一、两句自己的话写下来

  (3)针对自己收集到的某一方面资料,出几道题,准备考考同学。

  教师——(1)将有关资料放入课件,便于点击呈现

  (2)学习有关荷花的资料,准备与学生共同交流

  活动过程:

  前些天我们刚学过《荷花》,我发现你们特喜欢这篇课文,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课后收集了许多关于荷花的资料。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个知识竞答,看看谁的知识最丰富。如何?

  其实荷花,是人们十分熟悉和喜爱的花卉,也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自古以来,荷花就被文人墨客所咏叹,留下了许多关于荷花的名诗名篇。你们也学习了不少关于荷花的好诗句,现在我们就来做个游戏:看一幅图,猜诗句。

  一、 知识问答:(教师出题,学生回答并说理由) 15分钟

  1、 选择:荷花是一种水生还是陆生花卉?——(水生)

  2、 补充上句:“风光不与四时同” ——毕竟西湖六月中

  3、藕是荷花的`根? ——(X 地下茎)

  地下埋着甜脆的藕茎,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

  4、看图猜诗:说理由,齐读,背诵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你在西湖边看到这样的景色吗?你有什么感受?

  5、请你说出“濯清涟而不妖”的上句。 ——出淤泥而不染

  出自哪里? ——周敦颐 《爱莲说》 齐读,背诵

  6、看图猜诗:说理由,齐读,背诵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 杨万里

  7、猜出处:“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临江仙》 欧阳修

  8、背诵课文《荷花》第二段

  9、朱自清老先生写过一篇很好的文章,题目叫做《荷塘月色》,你听说过吗?你能说出几句吗?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10、猜谜:说理由 一个小姑娘, 住在水池塘,

  身穿粉红衫, 坐在绿船上。 ——荷花

  二、 知识运用: 15分钟

  1、 同学们我们通过知识竞答了解了许多关于荷花的知识,你们自己也收集了很多资料,那么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块资料?

  教师归类、板书(种类、外形、作用、品质……)

  2、 根据你自己感兴趣的这一块来分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介绍:新 课标 第 一网

  (1)以前不知道的,通过交流知道的知识。——个体新知

  (2)介绍自己交流的这一块的基本知识(重点的知识)——小整体介绍

  3、知识竞答:你们能不能也学着我刚才的样子,也出出题目来考考其他同学?学生出题考。事先课前有准备,题型可以多样

  三、 为荷花做广告 10分钟

  1、现在正好是六月份,西湖的荷花开的正好。杭州有许多观赏荷花的好地方。但是如果是外地人,他不知道杭州西湖的荷花那么多,那么美,他就丧失了这么好的观赏机会,杭州也失去了一个提高城市知名度的时机。就像龙井茶一样,人们一提到龙井就会想到杭州。是不是我们也替杭州的荷花来打一打品牌,做一做广告,请各方来宾前来欣赏。请你用一、两句话来赞美一下荷花,来做个广告。

  2、学生写。四人组交流。汇报、讲评、反馈。

  活动后续:

  1、 去西湖边,向父母或朋友介绍荷花

  2、 继续了解在杭州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花卉和植物(桂花、柳树……)

  3、 以后,当学生学习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时,也应该有意识地自己去寻找一些相关资料来做补充学习。如:五年级,学习《我盼春天的荠菜》,若对荠菜感兴趣,会自己上网去查找资料来阅读、整理、学习。

  学习资料:

  荷花的外形(基本知识):

  荷花,又名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荷花生于碧波之中,花开于炎夏之时。叶似碧玉盘,叶面深绿色,粗糙,在放大镜下可见叶面满布短小钝刺,刺间有一层蜡质白粉,这是荷叶的自我保护装置。当雨水落在叶面上时,立即凝聚成大小的水珠,可随风滚动而不致透湿叶片。茎似绿翠柱,中通外直。花大叶丽,如出水芙蓉,清香远溢。荷花花期6至9月,盛花期长达3个月之久。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花后又托出一盘珍珠般的、营养丰富莲子,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地下埋着甜脆的藕茎,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1987年荷花入选全国评选的“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栽培历史久远,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性喜温暖多湿。荷花古称菡萏、芙蕖,亦名莲花、水芙蓉、水芝,被誉为“花中君子”、“瑶池仙子”,雅号“静客”。

  荷花的种类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

  (一)食用类:

  1、藕莲

  植株高大,根茎粗壮,生势强健,不开花或少开花,以食用根状茎为主。

  2、子莲

  根状茎不发达,细而质劣,分枝多,花以单瓣为主,开花多,结实率高,

  莲子大,以食用莲子为主。

  (二)观赏类:称为花莲,根状茎细而软,品质差,茎和叶均较小,但开花多,

  花型复杂,花色鲜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根据重瓣性、花色及株型等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单瓣型

  花大,花瓣约16-20枚。

  2、复瓣型

  部分雄蕊花瓣化,花瓣较多,约21-59枚。

  3、重瓣型

  全部雄蕊花瓣化,花瓣增多,约60-190枚,花瓣较短而圆,花径略小,一般不结实。

  4、佛座型

  花瓣增加极多,常200枚以上,不结实。

  5、重台型

  雌蕊的心皮亦花瓣化,突出花之上成重台状。

  6、多花型

  又称千瓣莲,是荷花的珍品。一个花蕾内包含两个以上的花心,是由变态的花托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轴心发育而成。花开放时外瓣层层谢落,内层碎瓣(即雄蕊变态的小花瓣)不断增生,并旋转成两个花心或多个茶心。外观双花心者。"并蒂莲",三花心者称"品字莲",四花心者称"四面莲"或"田字莲",多花心的称"五子莲"或"绣球莲",均不结实。另有一种并蒂现象,即荷花的花芽在分化过程中,受到某种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分成两个分生中心,进而发育成两个双胞胎的花蕾,于是在一支花茎上并开两朵花,结一对莲蓬。这是偶然现象,并非品种特征,但民间视为吉祥信物,称为"瑞莲"。

  7、碗莲

  凡植于口径26厘米的缸内,株高约33厘米,立叶直径不超过24厘米,花径12厘米以内的小型品种称为碗莲。

  荷花的作用

  荷花全身皆宝,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效益。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可治多种疾病。

  它的地下茎——莲藕和种子——莲子是美味的食品,营养价值也高。由藕加工制成的藕粉是老人、婴幼儿、病后体弱者的滋补食品,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又有益血、开胃、调中的功效。甚至荷叶也可作食品,由荷叶、江米煮成的荷叶粥,碧绿馨香,清爽可口,别具一番风味。

  六、七月间采收含苞未放的花蕾或开放的花,阴干之后就是中药材荷花。它苦甘温,无毒,入心肝二经,可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治疗跌损呕血、天泡湿疮等症。

  若采集荷叶,用水洗净,剪去蒂及边缘,切丝晒干,就是中药材荷叶。它消暑利湿,升发清阳,还用于治疗慢性子宫炎、赤白带下、夜尿等症。

  荷叶蒂可清暑祛湿、和血安胎,治疗血痢、泄泻、妊娠胎动不安。

  荷梗则清热利暑、通气行水,治疗暑湿胸闷、泄泻、痢疾、淋病等。

  莲藕性味甘寒,入心脾胃三经。据《本草经疏》记载:“藕,生者甘寒,能凉血止血,除热清胃,故主消散瘀血……。熟者甘温,能健脾开胃,养血补心,故主补五脏……。”

  藕节主治血证,可止血散瘀,常用以治疗咳血、吐血、皿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等症。

  莲蓬壳即中药莲房,性味苦涩温,炒后研末,外敷可治疗乳裂;若烧成炭后研末,用香油调匀,敷患处,可治疗黄水疮。

  莲须即荷花的雄蕊,具有清心益肾的作用,可固精气、乌须发、悦颜色。

  莲子除供食用外,还可入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莲子可养心、益肾、补脾、涩肠,治疗夜寐多梦、淋浊、久痢、虚泻等症。莲子经霜老热带有灰黑色果壳者称为石莲子,能止呕开胃,常用于治疗噤口痢。

  莲子的胚芽即中药莲子心,性味苦寒,可清心除热、止血、涩精。现代医学研究,它还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降压的机理是释放组织胺,使外周血管扩张,其次与神经因素也有关。

  荷花的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描写荷花的古诗文

  1、爱莲说 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一 剪 梅 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古风 (其二十六) 唐 李 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4、芙 蓉 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

  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

  西施原住苧萝村。

  5、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6、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7、临江仙 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

  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

  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

  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

  畔有堕钗横。

  8、咏 荷 —— 答罗清和兄

  (1)素甘淡泊羞平庸,不慕牡丹不自封。阶前数尽千千荷,无不出自淤泥中。

  (2)芙蓉出水清无泥,莲藕入池浊有根。物同境异皆修为,道法不一慧悟生。

  9、荷塘月色 朱自清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2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及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冒”字的妙处;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用纸剪好的荷花、荷叶等。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触发语感

  1.师:同学们,老师出一则谜语,你们看能不能猜出谜底是什么。“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裳,坐在绿船上。”(老师边诵边画出了一枝含苞欲放的荷花,学生一看,很快就猜出谜底来了。)

  2.师:夏天到了,荷花已经开了。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去荷花池欣赏美丽的荷花吧!(板书课题,写作者,指名读,齐读。)

  3.(课件播放荷花图片,生观察、欣赏荷花。)师:美吗?你们看得都入迷了,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荷花吗?(出示填空练习: 的荷花,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读“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设计意图:猜谜的方式导入,既能使学生喜闻乐见,又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欢乐、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简笔画新颖、直观、醒目,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各种各样的荷花图片通过视觉感官,触发学生的语感;填空练习的设计,考查了学生积累与运用词语的能力。]

  二、感知全文,领悟语感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用丰富的词语把荷花形容的那么美。让我们打开课本,看看叶圣陶爷爷又是怎样形容他所看到的荷花呢?

  2.课件出示读书要求,指名读: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多读几次,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结合图画。

  3.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注意生字的'读音。

  4.出示句子,检查生字词读音。

  (1)白荷(hē)花在挨(āi)挨挤(jǐ)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nèn)黄色的小莲(lián)蓬。(图片)

  (2)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zhāng)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图片)

  (3)我仿(fáng)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shang)翩(piān)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4)蜻(qīng)蜓(tíng)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需掌握的生字词为红色,第一、二句结合图片帮助理解生字词。)

  [设计意图:读书要求的出示,让学生先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红色的使用可以起突出重点、提醒注意的作用;结合形象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本环节的设计突出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在读中扫清字词障碍,达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三、潜心学文,积淀语感

  (一)感受荷叶美

  1.师:俗话说“红花还需绿叶陪”,咱们先去瞧瞧荷叶吧。找出文中描写荷叶的句子,用“—”划出,再读一读。

  2.师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生1:从“挨挨挤挤”中我知道了荷叶很多,很茂盛。

  师:荷叶一片挨着一片,一片挤着一片,从“挨挨挤挤”中我们知道了荷叶很多、很茂盛(相机板书“多”)。假如你们是荷叶,用动作表现一下“挨挨挤挤”。

  生2:“碧绿”这个词写出了荷叶的颜色很绿。(相机板书“绿”)

  生3:“大圆盘”告诉了我们荷叶的形状又大又圆。(相机板书“圆”)

  3.师:这生机盎然的荷叶很多、很绿、很圆,真惹人喜爱。老师这儿带来了一些荷叶,请两位同学来把它们贴到黑板上。(两生上台贴荷叶,师注意提醒体现“挨挨挤挤”这个词。)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动作表现及贴荷叶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况,培养学生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

  (二)体会“冒”字的妙处

  1.这么密的荷叶,荷花是怎么长出来的呢?

  2.找相关的句子,课件展示句子,指名读。

  师:用了一个动词“冒”,你们觉得这个“冒”字可以用哪些词来代替?

  生讨论可用“钻、露、长”等字来代替“冒”。

  师:你觉得荷花怎样生长才叫“冒”?

  生(交流得出):迫不及待、喜气洋洋、兴高采烈、争先恐后、自豪等。

  师:请你们把这些词中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填到“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冒出来”的括号中,体体会那是一种“怎样的冒”。

  生自由诵读体会。

  3.师:这就是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中冒出来的荷花(课件播放荷花从荷叶中“冒”出来的情形),请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荷花们要展示自己的美丽,它们像在比美。

  生2:这些荷花争着冒出来,想快点看到美丽的公园、可爱的小朋友。

  生3:它们想和蜻蜓说悄悄话……

  4.齐读句子,加动作,读出使劲、快速长的劲头。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满池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满池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真了不起”等语句。

  课文重点:

  3、4自然段

  读说结合训练点:第二自然段中的“有的〃〃〃〃有的〃〃〃〃〃〃有的” 感情朗读训练点:第四自然段中动态的荷花 教学准备课件 预习设计:

  导语: 夏日炎炎,荷花盛开。从古至今,描写荷花的诗词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就是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想看看爷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世界吧。

  1.把词语表中的词语写在下列横线上,比一比谁写得漂亮,记得牢固! 2.解释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

  饱胀: 挨挨挤挤: 翩翩起舞: 3.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夏日公园里 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 的感受。赞美了荷花的 ,表达了作者 。

  4.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写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

  (2)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分别用“ ”和“ ”划出描写荷叶和荷花的语句,再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样子。

  (3)“白荷花在这些大玉盘之间冒出来”一句中的“冒”字还可以换成哪几个字?结合前后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用“冒”字?

  (4)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描写了白荷花的几种姿态,分别是哪几种?

  (5)默读课文第三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就是一大幅“活的画”?

  (6)细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说说作者仿佛看到了什么?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

  (7)自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结合课文,想想:“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5.课文的语言真美,我要把课文背下来,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6.我也搜集了许多描写荷花的优美诗句、图片,咱们上课时再来交流吧!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荷塘图,说一说你所看到的景色。

  2、我们来看看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写荷花的。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

  (2)指名读,正音

  (3)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莲蓬:图示理解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3、指名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初步读出感情。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多读几遍,要求读出你所能体会到的美来。

  2、自由读

  3、指名读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教学后记:课文描述生动、逼真,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对课文词语易理解。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第

  二、三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1、自由读课文,想象荷花的样子。认真朗读课文,通过你的朗读把荷花的美

  读出来。

  2、指名读课文,你觉得怎么读能表现出荷花的美就怎么读,读后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其他同学听说说你从他们的朗读中觉得荷花美吗?为什么?

  3、把你觉得最好看的一种记在自己的脑海里。说给同学们听听。

  4、指名说

  5、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样子的荷花,描述一下。

  6、老师这儿有一些荷花图,看图仿照书上的句子说说它们的姿势。

  7、看了这么多荷花你想说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二、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溶入自然的感觉。

  1、引读课文

  看着这么多的荷花,大家都觉得陶醉了。觉得自己仿佛就是——

  2、说说看小鱼、蜻蜓会告诉我什么?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3、看图,体会这种感觉。

  4、说说自己看后的感觉。

  四、指导背诵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看谁读得最好

  2、你能把它背出来吗?看课件背诵

  3、指名背诵

  五、限时作业

  一、听写。

  二、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挨打(āi ái)挨挨挤挤(ái āi)仿佛(fó fú )佛像(f.....ó fú )

  三、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翩翩起舞:

  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夏日公园里 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 的感受。赞美了荷花的 ,表达了作者 。

  五、按原文填空。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的,像一个个( )。白荷花在这些( )之间( )。有的才展开( ),有的( )展开了,露出( )。有的还是( ),看起来要( )马上要( )。

  六、仿写。

  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呀!我也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花,抓住它的颜色、样子和香味儿,运用上生动的词句,来写一段话。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能仿照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荷花。

  4、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初步体会荷花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荷塘图,说一说你所看到的景色。

  2、我们来看看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写荷花的。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

  (2)指名读,正音

  (3)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莲蓬:图示理解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3、指名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初步读出感情。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多读几遍,要求

  读出你所能体会到的'美来。

  2、自由读

  3、指名读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体会荷花的美。

  2、仿照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荷花。

  3、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1、自由读课文,想象荷花的样子。认真朗读课文,通过你的朗读把荷花的美读出来。

  2、指名读课文,你觉得怎么读能表现出荷花的美就怎么读,读后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其他同学听后说说你从他们的朗读中觉得荷花美吗?为什么?

  3、把你觉得最好看的一种记在自己的脑海里。说给同学们听听。

  4、指名说

  5、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样子的荷花,描述一下。

  6、老师这儿有一些荷花图,看图仿照书上的句子说说它们的姿势。

  7、看了这么多荷花你想说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二、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溶入自然的感觉。

  1、引读课文

  看着这么多的荷花,大家都觉得陶醉了。觉得自己仿佛就是——

  2、说说看小鱼、蜻蜓会告诉我什么?

  同坐讨论,全班交流。

  3、看课件,体会这种感觉。

  4、说说自己看后的感觉。

  四、指导背诵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看谁读得最好。

  2、你能把它背出来吗?看课件背诵。

  3、指名背诵。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花。

  板书

  荷花

  姿势美 陶醉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下列词语:荷花、莲蓬、饱胀、翩翩起舞。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阅读想象能力;会背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情感目标:

  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想象画面,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

  理解“把眼前的这一池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 ”等句的意思。

  教学方法:

  1、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感悟语言生动形象和描写的优美。

  2、通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荷花,查阅资料,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荷花?哪几个自然段写“我”以为自己是荷花?

  (二)新课:

  1、师:那么第一自然段写什么呢?请一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这一段哪个词用得恰当?为什么?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师小结:本段作者直接了当,引起下文,引人入胜。

  2、荷花开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出示挂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

  3、学习

  二、三自然段:

  自由读

  二、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板书:荷叶、荷花)

  指名读描写荷叶的句子,你觉得这句话写得怎么样?(板书:挨挨挤挤、像大圆盘)这样的荷花给你什么印象?

  师启发:荷叶就已经这么美了荷花会是什么样的呢?

  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问:这里一共写了几种样子的荷花?(板书:半开、全开、含苞)指名分句朗读要求读出荷花的美丽。

  对照图画朗读第三自然段讨论:

  (1)这些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是什么姿势?

  (2)“一幅活的画”是什么意思?

  (3)文中的画家指的是谁?

  4、学习

  四、五自然段

  (1)看到大自然这么美的画,我有什么感受呢?

  听录音回答:我在干什么呢?我会这样说明什么?(板书:荷花美)

  师小结:作者看荷花已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把自己完全融入大自然中了,才产生了这种感觉。

  (2)指导感情朗读体验感悟:下面我们也把自己当作一朵荷花融入其中,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想象:蜻蜓会告诉我什么?小鱼呢?(自由讨论)

  (三)总结全文:课文按照看荷花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朴实优美想象力丰富,对荷花的描写形象逼真,赋予感染力,让人读后产生一种美感。

  (四)展示资料:将学生课前准备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展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我们也来当一回了不起的画家画一幅荷花图。

  板书设计

  荷花

  两三片

  全花骨朵

  穿站舞停站冒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先写来到荷花池边,再写荷花的姿态,然后总写荷花的美,最后写作者的联想,回到再现实。因此,我认为讲本课时要抓住文章的特点,把荷花的美充分展示给学生,才会让学生明白美景才能让作者陶醉,以致于觉得自己是荷花了。

  在教本课时,先让学生观察图画,使学生能充分欣赏荷花的美,然后图文结合学起课文来就容易地多了。讲荷花的姿态时要把荷花的三种不同姿态找出来进行比较,对作者的联想,可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荷花来想,体会作者的联想。

  学完课文后,要让学生对文中美的地方充分欣赏,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联想是多么地重要,要学会像作者那样展开想像进行联想,才能把文章写得更具体。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清香、挨挨挤挤、碧绿、莲蓬、破裂、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课文重点:2—4段

  感情朗读训练点:2—4段

  读说结合训练点: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

  教学准备:

  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预习提纲:

  导语:夏日炎炎,荷花盛开。从古至今,描写荷花的诗词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就是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想看看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世界吧。

  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2、把词语表中的词语写在下列横线上,比一比谁写得漂亮,记得牢固!

  3、给多音字注音组词。(整理在书本上)挨、佛。

  4、解释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饱胀:挨挨挤挤:翩翩起舞:

  5、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夏日公园里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的感受。赞美了荷花的,表达了作者。

  6、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白荷花在这些大玉盘之间冒出来”一句中的“冒”字还可以换成哪几个字?结合前后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用“冒”字?

  (2)默读课文第三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就是一大幅“活的画”?

  7、课文的语言真美,我要把课文背下来,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8、我也搜集了许多描写荷花的`优美诗句、图片,咱们上课时再来交流吧!

  教学过程:

  一、预习成果展示

  1、出示生字词

  荷花、清香、碧绿、莲蓬、破裂、挨挨挤挤

  仿佛、衣裳、舞蹈、蜻蜓、饱胀、翩翩起舞

  指名读,开火车读。

  2、认读词语,强调多音字的读音

  挨打、挨揍、挨挨挤挤、挨着

  仿佛、佛像、佛珠、佛主

  3、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荷花的什么?

  二、精读感悟

  1、出示句子“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1)说说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2)从“赶紧”一词看出“我”想看荷花怎样的心情?(急切)

  (3)带着急切的感情读

  2、学习第二、三节。

  (1)生自读二三节。说说描写了荷花的什么?从哪句话读出来的?引导学生体会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以及荷花荷叶的颜色。

  (2)勾画你难以理解的句子。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冒”字可以换成什么字?(露、伸……)

  为什么用“冒”字?(冒:形象写出了荷花突现出来,格外引人注目。)

  (3)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想象他们都会有怎样的姿势?

  (4)师出示“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为什么把一大池的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生活中荷花的样子,再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想象,感受荷花、荷叶的各种美妙的姿态,体会一大池荷花的动态美,从而理解这是活的画。)

  (3)让生看图,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一池荷花的。

  你喜欢哪句?为什么?3、交流:

  荷叶:像大圆盘(比喻)

  师引读:“有的……有的……有的……”

  想象荷花的姿势。

  4、你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荷花吗?(生各抒已见。)

  5、朗读第二节,再读第三节。

  (1)谈自己的理解。

  (荷叶、荷花有各种美妙的姿态,而且,它们在微风的吹拂下,更有一番别样的风韵。)

  (2)生想象动态荷花图。

  教学反思: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风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它的语言文字美,描写的景物美,产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感情朗读以及对语言文字的体悟,激发学生喜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文中有二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洁白素雅的本色。尤其是那幅特写图,准确生动地展现了荷花初放、盛开、花骨朵儿的三种形态。在教学第2—3自然段时,我充分利用这两幅图,让学生图文对照通过观察图画,品读课文,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花。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还结合第二自然段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图文对照,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词汇的积累,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第4、5自然段作者的想象部分时,我采用师配乐范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意境中感受到荷花的美,并把自己当成一朵荷花把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作者的感情。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4、5段,进一步感受荷花之美

  2、背诵课文2、3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荷花之美

  难点:感受荷花之美、背诵课文2、3段

  (三)课前准备: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有感情朗读1-3段,说说课文从哪几方面写荷花的美?

  2、背诵第二段

  二、学习4、5段

  1、听录音,讨论:这两段写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2、学习第四段

  ●面对一池的荷花,作者想到了什么?

  ●想象中的我美吗?美在哪里?

  (静态美: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下,光彩照人;动态美,风吹来,与一池的荷花一起翩翩起舞,十分美丽。)

  ●蜻蜓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告诉我做了好梦,说明什么?(它们生活在荷花池里十分快乐,从而衬托出荷花的美丽。

  ●为什么我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荷花太美了,我看的入了迷,把自己都忘了。)

  ●感情朗读

  ●练习背诵

  ●概括段意(我看着美丽的荷花,仿佛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白荷花。)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朗读全文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背诵自己知道的有关荷花的诗句。

  四、作业

  1、完成作业

  2、给荷花上色

  2.三年级语文《荷花》课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三、教学难点:

  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荷叶、荷花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些美丽的花。(点击课件,大屏幕出现荷花图片。)你们喜欢这些荷花吗?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荷花的课文。

  二、教师交待学习目标,检查预习。

  1、教师交待学习目标

  2、检查预习

  a、说说你在预习中懂得了什么?(侧重解决生字新词)

  b、指名朗读课文。

  三、师生互动,共定学习任务。

  1、提出自己的.疑问。

  2、共定学习任务:理解我仿佛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四、合作互动,完成学习任务。

  1、自由读这一段,思考:我仿佛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2、学生合作、讨论

  3、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课件。(点击课件,出现相应的画面。)

  4、思考:我是一朵荷花,蜻蜓会和我说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

  5、思考:为什么样我仿佛

  成了一朵荷花,表现了荷花的什么特点呢?

  6、有感情地朗读。

  五、小结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今天,我们体会了我仿佛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感受了荷花的美。学了这一段,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六、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词

  2、背诵这一自然段。

  3.三年级语文《荷花》教学反思

  《荷花》是一篇情景交融、想象丰富的课文,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不少关于植物的课文,平时对植物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认知,所以教学导入时,我先让学生猜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对荷花的感性认识。再出示有图片资料或其教学手段来展示一幅幅荷花图。让学生充分了解荷花,体会荷花的美。然后再引导学生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

  课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教学时可以在初读时大致理清作者的思路。然后抓住描写荷花的重点段落(第二—四段),反复朗读课文,重点学习。作者在描写荷花的时候,由荷花的形状写到荷花的颜色,由荷花的整体写到荷花的局部,条理清楚,语言朴实,给人以一种美的感觉。教学时,要抓住作者对荷花各部分的描写和想象,反复朗读,从中体会作者要表达的喜爱荷花的感情。

  1.品词析句,展开想象。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句,展开想象,并体会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比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是什么样子呢?“冒”字用得好在哪里。“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想象它们都有怎样的姿势?把语句描写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说出自己的想象,可不受课文内容的局限。再如,“一大幅活的画”想象一下活的画是什么样的?鼓励学生充分想象,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这一难点,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生活中荷花的样子。

  再引导学生进行身临其境的想象,感受荷花、荷叶的各种美妙的姿态,体会一大池荷花的动态美,从而理解“活的画”的意思。从中也告诉学生作者描写的荷花的语言本身,已经形成了一幅美妙绝伦、动感十足的画面。对于第四段作者的想象部分,可以提出,“如果你也是一朵荷花,你会想些什么?”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只有让学生把自己也比作一朵荷花,并把她当作有感情的人来想象,才能体会到作者出于对荷花的深深情感,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后一句“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是作者沉醉其中,忘我心境的真实写照。从而让学生懂得富有感情、充满想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章的重要内容。

  2.朗读指导,加强理解。本文语句优美,富有韵律,感情充沛,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朗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把荷花的优美姿态表现出来,例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段话写出了花的各种优美姿态,在读的时候,注意语气高低轻重的不同变化,强调荷花长势的不同特点。其中,“两三片”“全”要读得重一些,体现开花大小程度的对比;“有的”“有的”可以拉长读,体现出各种花姿态的多。在语调高低不同的变化中,体现荷花的动态美。课文的后两个自然段,是以作者的亲身感受写出来的,要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把自己当作一朵美丽的荷花,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而在教学时只有在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图画和生活实际,充分发挥想象,才能进一步体会、发现、探索大自然的美丽。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知

  ①会认会读生字。掌握”莲蓬、饱胀、挨挨挤挤”等词语;

  ②读懂课文内容。

  2.能力

  通过看图说话、写话的练习,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3.情感

  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从而加强语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猜个谜语,看你们能不能猜到?

  “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裳,坐在绿船上”。同学们想一下,有谁猜出来了?z荷花{

  有谁见过荷花啊?请你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想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二课荷花”。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

  二、复习生字词。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词,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以下。(挤,蓬,骨,胀,裂,幅,翩,蹈,昨,梦)。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下课文,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

  三、细读课文,深究文意。

  1.教师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清香)

  2.现在请同学们自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有关语句,用“――”画下来。

  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提示:①你看到荷叶怎么样?图上的荷花有几种姿势?②“我”到荷花池边,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仔细看什么?)(同座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说、再集体说)

  分析比较上述两个句子,体会课文句子的写法。(第2句描写荷叶的具体形象。“碧绿”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美”;“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样子,突出了荷叶的“姿势美”,挨挨挤挤,写出荷叶的繁茂,把荷叶写活了。)

  指导朗读:该怎样读才能把荷叶的美表现出来?(碧绿重读;挨挨挤挤读慢……)

  课文题目是荷花,为什么这里要写荷叶呢?(为了更好地突出荷花的美。)

  池塘里的白荷花是什么样的?课文用了哪一种句式写出来的?(有的……有的……有的……)

  a.这个句式说明了什么?(白荷花的样子多,花姿不同)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

  b. “才”“全”“还”表示什么?(花“刚开”“全开”“未开”。)

  练习:

  ①刚开的白荷花()。

  ②全开的白荷花()。

  ③将要开的花骨朵()。

  小结:

  这段从颜色、姿势两方面写出了荷叶荷花的美。

  3.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

  (2) “看作”是什么意思?(当作)

  (3)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

  (4)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这么多……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看看这很美……那也很美”――朵朵荷花都非常美丽;“如果……可真了不起”――难以做到更显其美。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强烈的喜爱之情。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9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花瓣莲蓬饱胀裂开姿势

  仿佛随风舞蹈停止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自然段,它主要讲荷花散发出清香。正是闻到这股怡人的清香,作者才迫不及待地想早一点见到荷花。那么,就让我们跟作者一道去看荷花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2自然段。

  (1)朗读指导:在读的时候,注意语气高低轻重的不同变化,以强调荷花的不同长势。其中,“两三片”“全”要读得重一些;“有的”“有的”可以拉长读。

  (2)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句话与第1自然段“闻到一阵清香”相照应。花开了才散发清香,才能吸引“我”去观看。

  (3)这段的第二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荷叶的颜色、形状,突出了荷叶又大又绿又圆的特点。

  (4)第二句话中“挨挨挤挤”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表现出荷叶密密层层的样子,体现了荷花勃勃的生命力。

  (5)第三句话中“冒”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通过这个“冒”字,我们仿佛看到白荷花像极欲挣脱束缚的顽皮的孩子,是那么有活力。

  (6)第2自然段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荷花的哪几种姿态?

  明确:作者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荷花初开、全开、未开的三种姿态,既突出了荷花的姿态美,又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师点拨:

  排比是一种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来加强语势效果的修辞手法。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得细致传神。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层次清楚、形象生动。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运用排比抒情,可使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2、学习第3自然段。

  (1)朗读指导:要重读“一大幅”“了不起”等词语,突出喜爱、赞美的感情。

  (2)第3自然段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每一朵花都有一种姿势,写出了荷花的千姿百态,突出了荷花的美。

  (3)第3自然段中的画家是指谁?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明确:这里的“画家”是指大自然。作者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这样说表达了作者对千姿百态的荷花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因为只有大自然才能赋予生物以蓬勃的生命力,才能创造出一大幅如此美妙的活的画。

  3、学习第4、5自然段。

  (1)朗读指导:要带着赞美的语气,读出作者享受其中、忘我陶醉的心境。

  (2)任何人站在这一大幅活的画面前都一定会有许多奇特的感受,那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呢?

  明确:他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

  (3)闭上眼睛,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师配乐朗诵第4自然段)睁开眼睛,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从“翩翩起舞”中能感受到荷花开得非常美。荷花的美吸引了许多小动物,比如小蜻蜓、小鱼……

  (4)“我”怎么会忘了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明确:因为“我”被荷花的美深深吸引,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最后一句“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是作者沉醉其中、忘我心境的真实写照。

  4、回顾全文,思考:全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

  明确:全文主要从闻到荷花的香味,看到荷花的姿态、颜色,想象荷花舞蹈的'动态这三个方面来写荷花的。尤其是对荷花半开、全开、还是花骨朵儿这三种姿态的描写,更是淋漓尽致。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明确:示例:学校大扫除的时候,同学们有的扫地,有的擦玻璃,有的排桌椅,大家都干得很卖力。

  (2)课文学完了,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对这篇课文的喜爱之情?

  明确: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进行语言的积累。可以画一幅荷花图,并配上一首自己写的小诗来赞美荷花。也可以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

  2、总结。

  大家都用文字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相机板书:喜爱)再来回顾一下叶圣陶爷爷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荷花的。(结合板书总结,并相机板书:色、味、形)我们也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法写写自己喜欢的花呢!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10

  原文: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字:闻、露

  词:花瓣、饱胀、姿势、衣裳、舞蹈、蜻蜓、翩翩起舞

  重点句子:

  1、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2、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3、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4、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主要内容:

  《荷花》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散文,讲述的是作者到公园看到荷花池中的荷花美景而产生了联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课文词句的描绘,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仔细观察了荷花的图片,看到画家笔下的荷花姿态是那么美!通过学习了课文第1自然段,知道荷花的味是那么清香(板书:闻、清香),吸引了作者迫不及待地去看荷花,那么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板书:看)美丽的荷花又引起作者哪些想象呢?(板书:想)让我们和作者一同去看看吧!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

  2、用最简单的词概括你所看到的。板书:叶花

  3、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具体地来说说你看到的荷花、荷叶是什么样的?

  (1)出示: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2)具体说说荷叶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

  a、哪个词说明荷叶多?(挨挨挤挤)哪个词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碧绿)哪个词说出了荷叶的形状?(大圆盘)板书:多、绿、大、圆

  b、这是一个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c、谁来把你看到的荷叶用朗读告诉大家。

  (评价:你看到的荷叶真多、真大、真绿)

  d、小结: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美丽,其实,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白荷花更美。那么,他是怎样从写荷叶过渡到写荷花的呢?

  (3)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冒)可以换成哪些词呢?(指名说说)(长,钻…)

  b、如果你是这荷花,你会怎样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演一演,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冒出来?(为什么冒得这样快?为什么冒得这样慢?为什么心情那么高兴?)(冒得快的可以体会到其蓬勃的生机和急切的心情;冒得慢的可以体会到荷叶的多,钻出来的艰难。)

  c、一个“冒”字包含着那么多意思呢!谁能把冒的含义读出来

  d、过渡:从这些荷叶中冒出来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4)具体说说你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

  a、荷花开了不少了,荷花是白色的。

  b、千姿百态的荷花,课文写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姿态?

  c、作者写了荷花的哪三种不同的姿态?(看图片)

  板书:有的――有的――有的――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初放

  “有的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盛开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含苞欲放

  指导朗读,这些荷花你喜欢吗?

  指导背诵,你能把它们画在脑海中吗?

  d、荷花的姿态还有很多呢,结合图片欣赏不同姿态的'荷花。

  4、引读第三自然段:这么多白荷花,――。看看这一朵,――,看看那一朵,――。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句中的“画家”指的是谁?(大自然)表达了作者对美妙神奇的大自然的赞叹!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大画家,我们再来欣赏这一大幅活的画。

  (板书:活的画)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二、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过渡:闻着那淡淡的清香,看着那一池姿态各异的白荷花,此时此刻,你的心中会有什么想法?板书:仿佛

  2、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跟着作者飞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配乐朗诵第四自然段)边听边想。

  3、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雪白:表象了荷花颜色的美丽。

  翩翩起舞:表现了荷花的动态美。

  静静地站在那:表现了荷花的静态美。

  多美的荷花呀,连蜻蜓、小鱼都被吸引过来了。想象:还有谁来了?干什么?

  4、让我们再一次来美美地回味这一幕吧!师生配乐共读第四自然段。

  5、引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也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变成荷花的情景,真是看得津津有味啊。作者怎么能把课文写得那么好呢?(因为作者对荷花充满了喜爱和赞美的感情)

  2、你喜欢这些荷花吗?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荷花?出示“荷花,()!”(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形状是那样美丽,你的姿势是那样动人!你的魅力令我终身难忘!)

  3、荷花被称为“花中君子”,它美丽高洁。古今文人墨客喜爱荷花,留下了大量咏荷的诗文。

  4、读读《补充习题》第六题的诗句。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第4、5题。

  2、背诵课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荷花》练习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

  wǔdǎo

  yuánpán

  pòliè

  bìlǜ

  bǎozhàng

  huāgūduo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

  幅(fú、fù)

  裂(liè、lié)

  荷(hé、huó)

  昨(zuó、zhuó)

  翩(biān、piān)

  蓬(péng、pén)

  三、给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闻:

  ①听见

  ②消息

  ③用鼻子嗅

  (1)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2)新闻()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11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知道作者是按照“先总述后分述”的方式描写白荷花的各种娇美姿态的。

  2、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

  二、教具准备:

  录音投影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荷花》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和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进门就闻到了一阵清香,是这种清香吸引他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于是,一幅优美、雅致的荷花图便映入眼帘,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去欣赏一下吧。

  二、读读、贴贴,学习第二段

  1.自由轻声朗读2、3自然段

  2.谁来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

  3.讲读第二自然段(投影第二自然段文字)

  A.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写了什么?

  B.指名读写荷叶的句子

  a.这是一个什么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一个比喻句,突出了荷叶绿、大的特点)

  b.“荷叶挨挨挤挤的”又说明什么?(密)

  c.老师这儿就有几片绿色的大圆盘,谁来把它们挨挨挤挤地贴到黑板上?

  d.集体朗读这句话。

  e.小结: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美丽,其实,荷花更美。

  C.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

  a.作者写出了荷花的'什么?(三种不同的姿态)

  b.你怎么知道是三种呢?(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c.作者写了荷花的哪三种不同的姿态?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结合图片观察)

  D.作者用比喻句写出了荷叶绿、大、密,用三个“有的”写出了荷花姿态美。那么,他是怎样从写荷叶过渡到写荷花的呢?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好?(冒)为什么?你用别的字代进去读读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白荷花是怎样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呢?(学生演示)

  边演示边说:一朵()的白荷花在()的荷叶间()。

  齐读这句话。

  4、过渡:一池的白荷花是不是只有这三种姿态呢?你怎么知道?

  怒放的荷花和欲放的荷花,它们的美是不一样的,怒放的荷花美在开得大,颜色鲜,欲放的荷花美在花骨朵饱满有力,我们无法说出谁更美一些,所以作者要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5.指导朗读

  三、读读、想想,学习第三段

  1.过渡:好美的一幅荷花图啊!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跟着老师飞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

  2.(配乐)闭上眼睛,飞呀,飞呀,飞到了美丽的荷花池边,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挨挨挤挤的荷叶间,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她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伸出手摸摸那荷叶,多么的油滑,摸摸那花瓣,多么的细腻,把鼻子凑近闻一闻,一股清香沁人心脾,我忽然觉得......(第四自然段)

  你刚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了?

  齐读第四自然段

  3.其实,我们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们都是在看荷花。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也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变成荷花的情景。作者怎么能把课文写得那么好呢?(因为他对荷花充满了喜爱和赞美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欣赏那一池美丽的荷花,再一次品味作者生动优美的语言。

  五、作业设计

  1、写近义词

  赶紧()姿势()嫩黄()

  仿佛()快乐()饱胀()

  2、补充句子。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

  3、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六、板书设计:

  26荷花

  有的....

  冒有的....千姿百态

  (多、美)有的....

  七、我的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12

  设计说明 本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的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陶醉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时,我利用文中插图,让学生细心观察,感受荷花的美,再通过读文,从文字中感受到这种美。最后两个自然段结合配乐朗读,让学生在意境中感受荷花的美,把作者的情感融入自己的情感。

  学前准备

  1、收集荷花的图文资料。(学生)

  2、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积累优美语句。

  学习重点

  1、认识生字,读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学前准备

  1、收集作者叶圣陶的资料和荷花的资料。(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

  1、教师课件出示谜语:“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荷花)请大家交流对荷花的了解。

  2、让学生齐读课题,交流作者叶圣陶的相关知识。

  3、设疑导读:叶圣陶先生笔下的荷花与我们见到的是一样的吗?

  1、学生交流汇报。

  (1)展示荷花的图片资料。

  (2)荷花的生长特点。

  (3)描写荷花的诗句。

  2、学生交流作者的相关资料。

  3、学生带着疑问,自由诵读课文。

  1、填写与荷花相关的诗句。

  (1)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小组自学,互助合作。(用时:25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2、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出示自主学习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多读,读出你体会到的美。

  1、小组内依据学法指导开始自学,教师巡视掌握小组学习情况。

  2、学生自主学习。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可以边读边在段落的旁边写下读书体会,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3、学生汇报学习收获。结合自己的读书感受,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2、听写词语。

  花瓣、莲蓬、饱胀、破裂、姿势、仿佛、随风飘动、舞蹈、停止

  3、多音字组词。

  三、展示汇报。(用时:10分钟) 1、教师引导小组展示朗读课文。

  2、布置课后作业:熟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学生可用男女生读、分段落读等形式来展示朗读。

  4、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写一句话。

  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翩翩起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来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有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体会到作者对荷花的各种优美姿态的描写和想象,表达了喜爱荷花的感情。

  2、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习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一、预习交流,质疑促学。(用时:5分钟)引导学生交流课前预习活动卡(课文内容填空)。

  1、小组展示,全班交流。

  2、互帮互助,交流质疑。

  5、内容我最熟。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看看这一朵,();看看那一朵,()。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那画家的本领可真()。

  二、读议结合,合作探究。(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把描写荷花美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读出荷花的美。

  2、品读描写“我”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并置身其中的段落(第四自然段),思考:你怎么理解“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3、置身于荷花池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学习第一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中“”一词反映出“我”的迫切心情。这个词还可以换成。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作者急切的心情。

  2、学生通过语气高低轻重的不同变化,读出荷花长势不同的特点。

  3、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1)认真研读,互助合作,交流意见。

  (2)全班交流,达成共识。

  6、内容我知道。

  (1)作者描写了不同形态的荷花,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2)“饱胀得马上要破裂”的意思是说荷花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精讲点拨,共同提高。(用时:15分钟)

  1、指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把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

  2、重点引导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教师用课件演示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的白荷花图片)

  3、引导学生想想作者站在荷花池边的感受。

  4、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心里会想些什么?

  1、学生结合课文重点词语,回答问题。(从荷花的颜色美、姿态美、动态美入手展开探究)

  2、合作探究。

  通过词语的替换来体会“冒”字的表达效果。(“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等等)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想象美景,试着模仿作者的表达方式,创造性地学习这种写法。

  7、发挥想象,填一填。

  如果我也是池中的一朵洁白娇嫩的荷花,穿着雪白的裙子,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太阳照在我身上,微风轻轻地抚摸着我,我感觉________。蜻蜓、蝴蝶飞过来了,它们找我______;小鱼在我脚下游来游去,它们在__________;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它告诉我__________。

  四、总结写法,提升自我。(用时:10分钟)

  1、小结写法: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荷花的?

  2、(教师用课件演示多姿的荷花)引导学生说说: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赞美荷花?

  1、结合课堂上的学习,思考回答。(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地写出了荷花的美)

  2、学生可以模仿下面的句式赞美荷花。

  荷花!你美丽的姿态让我入迷,你清香的气息让我沉醉。

  8、小练笔。

  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呀!我们也来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感的养成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基础。本课借助电脑多媒体创设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了描绘的情境中,抓住课文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如:看着图片读、闭眼想象读、教师范读、引读……)来品赏美文之美,从而达到激活、领悟、积淀语感的目的.。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高,能读中悟、悟中读,能从画面中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荷花》教学片段

  ◆品读课文,感受荷花的姿态美。(教学重点)

  师:请同学们自读第二、三自然段,想想荷花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简单概括。

  生:美。

  师:红花还需绿叶衬,花美,那么叶子呢?

  (课件出示荷叶及第二自然段第2句话)

  师:请同学们看图,再读读这句话。这句话写出了荷叶的哪些特点?

  生:多,碧绿。

  师:对。荷叶挨挨挤挤,说明荷叶多,很挤,很茂盛。(板书:多,碧绿)

  (课件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师:你们认为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作“冒出来”呢?

  生:快速地、使劲地、急切地、争先恐后地……

  师:对。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也写美了。大家还能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荷花的美呢?

  生: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师:作者细致观察了哪几种姿态的荷花?

  生:三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花瓣儿全展开了,花骨朵儿。

  (课件出示各种姿态的荷花)

  师:作者笔下的荷花这么美,谁能读读这段文字,读出荷花的美呢?

  (点名学生朗读。然后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师:我们来看看第三自然段。“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

  生:也很美。

  (课件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师:画家是谁?

  生:是大自然。

  师:(小结)第二自然段是作者近看荷花,能看清每朵荷花的不同姿态;第三自然段是抬头向远处看,是整体看荷花。我们学习时不仅要从文字中感受到美,还要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为自己的写作打好基础。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13

  1.朗读

  ①课文共( )个自然段,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概括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荷花的____________,展现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荷塘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情感。

  3.认写

  ①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花瓣儿莲蓬花骨朵儿饱胀破裂

  姿势仿佛舞蹈翩翩起舞

  ②认生字,给下面加红色的`字注上拼音。

  挨挨挤挤随风飘动停止

  4.理解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香一( )赶紧一( )

  姿势一( )如果一( )

  仿佛一( )挨挨挤挤一( )

  2.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5资料

  搜集荷花的图片看一看,感受荷花的美。

  6.质疑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写下来吧。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篇14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作者是按照“先总述后分述”的方式描写白荷花的各种娇美姿态的。

  4、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

  1、知道作者是按照“先总述后分述”的方式描写白荷花的各种娇美姿态的。

  2、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

  三、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揭题

  1、你看过荷花吗?什么时候看到的?你仔细观察过荷花吗?有一位作者仔细观察过荷花,并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2、揭题,板书课题:26荷花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挨挨挤挤花骨朵莲蓬饱胀

  翩翩起舞了不起仿佛破裂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2)指名解释词语

  饱胀:形容果实饱满。

  破裂:(完整的东西)出现裂缝。

  了不起:不平凡,优点突出。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的跳舞。

  花骨朵儿:没有开放的花朵。

  3)齐读生字词

  4)指导书写:蓬骨梦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5、理清脉络

  思考: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三、精度训练

  1、导读第1自然段

  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比较:一进门就闻到花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进门闻到花香,我往荷花池边走去。

  (第一句用“一......就......”说明丁香花飘得很远;“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

  四、作业设计

  1、读读写写

  挨挨挤挤莲蓬饱胀破裂

  翩翩起舞舞蹈蜻蜓告诉

  2、比一比,再组词。

  胀()翩()蹈()蜻()

  张()遍()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