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特征,进一步理解表面积、体积(容积)的意义。
2、进一步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以及这些单位间的进率,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化聚。
3、能比较熟练地计算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并能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体积(容积)单位间的进率,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化聚;熟练地计算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概念
1、长方体的特征和立方体的特征。
2、体积、容积、体积单位以及进率和化聚、容积单位以及进率和化聚。
3、长方体和立方体的棱长和的计算方法。
4、表面积、长方体和立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5、长方体和立方体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
二、练习
1、判断题
(1)计算容积或体积都是从容器外面量长、宽、高。()
(2)冰箱的容积就是冰箱的体积。()
(3)游泳池注满水,水的体积就是游泳池的容积。()
(4)钢笔吸一次墨水,大约能吸1至2升墨水。()
2、在括号里填数。
820立方分米=()立方米
10.6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7.5立方分米=()升=()毫升
3090毫升=()生=()立方分米
0.14立方米=()立方分米=()升
3、求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书上27页3、4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
4、解答实际问题。
(1)一个长方体木箱,长1.2米,宽0.8米,高0.5米。做这个木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木板?
(2)一种立方体硬纸盒,棱长6厘米。做20xx个这样的硬纸盒,至少
教学过程
备注
要用纸板多少平方米?
(3)一个长方体玻璃缸,底面积是32平方分米,水面高5分米。这个玻璃缸能盛水多少升?
(4)用铁皮做一个长6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没盖的长方体水槽,至少需要多少铁皮?这个水槽能盛水多少升?
学生独立完成后要求说出解题思路。
三、学生总结
四、完成作业本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学习新知,学生在合作中交流,理解题意。其次我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采用分层训练,形式多样,力求在练习过程中,既巩固新知,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7~118页第20~2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会正确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并能解决一些与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并根据给出的数对找到相应的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会正确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并能解决一些与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圆的哪些知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板书:图形王国
二、复习圆的知识
1.完成第21题。
2.完成第22题。师问:要求钢丝长多少米,实际是求车轮滚动多少圈的行驶的距离。
首先要求什么?怎样列式解答呢?注意什么?
3.完成第23题。引发讨论:要想知道哪些铁皮剩下的废料多?关键是看什么?在小组中讨论。在小组中完成计算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师追问:知道圆的面积或面积和为什么都是相等的吗?正方形中还可以怎样剪,能使剪下的面积和不变?
三、复习数对
师:在生活中,我们是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的?
完成第20题。师问:(4,3)表示什么?(7,y)(x,0)表示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
四、复习折线统计图
师:本学期,我们学习的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完成第24题。
师:想一想,自己运动后的心率大概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及统计图的填写。
展示学生作业,说说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五、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3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及时整理已学过的内容、知识。
2、学会整理一个单元的知识,并知道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整理知识的前后衔接和联系。
教具、学具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整理知识点
教师指导学生填写课本P28。帮助他们有条理的整理所学知识。
二、练一练
1、P29第1、2题。
指导学生找出28的因数和100以内的倍数。以及既是6的倍数又是72的因数的数。
2、29第3题。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4个图形之间的关系。
学生根据书上的.提示进行知识的简单整理。
小组讨论你学习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学生运用举例的方法,根据题目中的要求,罗列符合条件的数,然后逐步进行筛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并学会整理,实际问题为知识体系。
复习因数和倍数的知识。
让学生深刻的体会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的关系。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3、第4题。
组织学生估一估这些图形的面积
4、第5题。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引导学生用方程解答这道题。
5、第6、7、8、9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尽可能的独立完成课本上的题目,
先估计这些图形的面积,在量出数据进行计算。
让学生理解要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只要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就可以了。
学生练习。
帮助学生建立图形大小观念。
建立等量关系。
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
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4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和笔算;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运用运算律和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2.应用相关知识熟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估算能力。
3.结合教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计算、混合运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3分钟左右)
知识整理单(3分钟)
1.理一理: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小数的计算?打开书本,看看目录,再找到相关内容,仔细浏览一下。
2.想一想:小数加减法、乘除法分别是怎样计算的?
3.本单元哪些地方我掌握得不够好?
4.本单元哪些练习我经常出错或不太会做,做个标记。
导学要点:在学生自主整理时,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第3和第4条的知识点,以便调整后面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二、集体梳理重难点(5分钟左右)
几位同学围绕第1、2条展示自己整理的知识点。
交流3、4条掌握不够好的知识点。
其余同学作适当的补充及答疑解惑。
导学要点:根据学生整理的知识点,在黑板上系统梳理。
三、巩固练习。(22分钟左右)
1.自主完成练习单,完成后可在小组中先交流自己的想法。
练习单
在探索本上完成如下练习:
一、基本练习
完成书本第111页8—14题
(说明:根据班上学生实际掌握情况,适当从中选择些题目。)
第9题追问:比较一下这几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点拨:计算小数加减乘除法时,分别有哪些注意点呢?
第13、14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其中13题要引导用不
同的方法思考。
二、创编题
圣诞树圣诞帽圣诞风铃圣诞蜡烛
32元2.2元10.6元1.8元
(1)猜一猜:
老师买了两件物品,其中一件物品的单价大约是另一件的3倍。你知道老师买了()和()。
(2)选一选:
如果用10元钱买圣诞帽,最多能买()顶。
(3)做一做:
如果买3顶圣诞帽和3个圣诞蜡烛一共需要多少元?
(时间15分钟)
四、课堂总结。(9分钟左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5
教学目的 整理本单元所学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各种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应用。
教学重点 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公式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回忆整理
1、本单元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
2、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时,我们做过哪些实验?
3、填表,第82页第1题。
二、复习与练习
1、计算六种基本图形的面积,第82页第2题。
2、练习二十第5题。
(1)量出图中计算时要用的数据。
(2)计算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3)观察与比较。
四个图形的形状虽然不同,但面积相等。然后分析每个图形的高和底,发现,四个图形高相等,都是2厘米。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也相等都是1.5厘米;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与三角形的底相等,都是3厘米,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比,扩大2倍,但按照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底与高相等后还要除以2,所以梯形、三角形的面积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3、判断:
(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
(2)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 )
(3)平行四边形的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 )
(4)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 )
(6)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底要等,面积相等,它们的高也相等。( )
4、应用题。
(1)一个粮食专业户在一块上底是315米,下底是110米,高是120米的梯形田里,共收玉米4743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玉米多少千克?
(2)一台压路机,压路的宽度是 1.5米,如果每小时压路2千米,压路机每小时压路多少平方米?
(3)在一块底是90米,高是60米的的平行四边形田里栽棉花,如果每株棉花占地0.12平方米,这块地共栽棉花多少株?
三、课外作业。
练习二十中部分习题。
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6
教材第138页3、4、5题,第141页3、4、5题
复习目标
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约分和通分。
教学步骤
一、基本练习
1、做教材138页第3题
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
2、做教材138页第4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集体交流
3、做教材138页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复习指导
1、复习分数的`意义
2、复习真分数和假分数
3、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4、复习约分
5、复习通分
6、复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三、巩固练习
1、完成141页第3题
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
2、完成第141页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第141页第5题
四、全课总结(略)
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7
复习内容:
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第1-6题,练习九第1-4题。)
复习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人法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复习重点:
进一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复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05.381.40.20.156800.58.50.2
1.250.83.9103.91.30.630.90.170.4
2、填表。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10.395
2.047
0.9292......
二、复习指导
1、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1)填空。
①6.53表示()
②6.50.3表示()
③8.40.4表示()
④8.44表示()
(2)思考并回答。
①小数乘以整数以及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各是什么?
②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是什么?
2、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下面各题。(指4名学生板演。)
0.677.50.1250.241.890.547.10.125
①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点小数点时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怎么办?
②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确定商的小数点位置?
(3)由学生小结出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九第3题: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0.350.20xx.1-0.9091.30.03
0.78+5.4366.5090.2718.114+9.987
589.76160.2532.50.680.95
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取积、商的近似值,再让学生按要求计算出结果,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4题:一个纺织厂平均每小时生产棉纱927.5千克。如果每千克棉纱织布7.2米,这个厂每小时生产的棉纱可以织多少米布?
生独立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四、作业
练习九第1、2题
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8
教学内容: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课本第35页的第1--6和练习九的第1--3。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四则计算的意义,牢固地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法则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数乘、除法的意义的法则。
1、下面的算式各表示什么意义?(指名中差生回答)
0.48×357.8×0.90.43×1.25
0.98÷712.56÷31.415.3÷0.03
2、做课本34页的第3题。(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
请2--3人说一说,积中小数点位置是怎样确定的?再请一个同学完整地说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再做课本第34页的第6题。(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请2--3人说一说,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然后再请一个同学完整地说出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独立作业,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做课本第35页的第1题。师巡视,留心差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补缺漏。
二、求近似值。
1、用“四舍五入”法把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0.9470.32.9951.8448
2、计算。(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
0.28×0.0490o.72÷0.4913÷3
(积保留两位小数)(商精确到百分位和十分位)
引导学生比较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异同点。
相同的:求积与商的近似值都是看要保留的数位的下一位,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
不同的`:求积的近似值要把积求出后再取近似值,求商的近似值只要比要保留数位多除一位,然后再取近似值。
独立完成课本第35页的第2、3题。第3题可启发差生这样想:先求35000个纱锭有几个1000?再求生产棉纱多少千克?最后求可以织布多少米?
列式:7.2×[26.5×(3500÷1000)
与复习(二)
教学内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算。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合理、灵活、迅速地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挂出小黑板视算。
4.8÷81.6÷0.412.12÷120.32÷0.4
4÷0.51÷250.25×400.13×5
2.5×4÷40.1×0.8÷1004.2÷0.6÷7
0.125×1.5×88.4÷8.4+61-0.25÷0.5
二、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课本第34页的第7题,请4个学生板演后,师讲评。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把得数直接填在课本第35页的第4题上,请一个学生报得数,其他同学对得数,检查视算的情况,表扬好的,激励差的。
三、简便计算。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34页的第8题,讨论各题怎样算简便,再独立算。(指名板演,集体讲评)
整数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在计算中能简便的要自觉用简便方法计算。
四、幻灯演示课本第36页的第7题。
这是一张不完整的发货票,指导学生根据总价、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金额与总计金额的关系来推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课内完成。
五、独立作业
第35--36页的第5、6题。
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9
第8单元总复习
第1课时小数乘、除法复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P113第1题及练习二十五第2、3、13、14、2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建构小数乘法的知识网络,并能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熟练、正确地进行笔算小数乘法,按照要求截取积的近似值,并能解答有关的小数乘法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题组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及速度,更深刻了解积与因数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合作题组练习,使学生自我意识中建立小数乘法的知识网络,并能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各个知识点,在思维中理清各知识之间的联系。
难点:深刻理清积与因数的联系及培养合作意识和数学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复习归纳,质疑引导;练习体验,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学生独立做一做
师生交流小数点的.移动的规律。
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113页第1题(1)。
二、整理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元旦节,老师家搞了一次小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的购物清单吧!
出示购物清单:苹果每千克2。5元,买了4。8千克;
买了3件同样的玩具,共用73。5元;糖果每千克1。2元,共用22。32元;
师:从清单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信息你可以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算一算苹果的总价和玩具的单价吧!教师巡视,算完后
师:谁来说说苹果的总价你是怎么解决的?
(先让一个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并让他说说2。5×4。8是怎样算的,
师:那也就是说,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是先,再,最后。板书:计算方法
师:玩具的单价你又怎么解决的?(再让一个学生说73。5÷3是怎么算的,一起回忆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算算糖果的单价吧。教师巡视,算完后汇报方法。22。32÷1。2
师:也就是说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必须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像这里的22。32÷1。2就要转化为223。2÷12,再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出示:5。98÷0。23 19。76÷5。2 8。84÷1。7 21÷1。4
师:这几道题在计算时该怎么转化呢?
除法法则:一看:看看除数是几位小数。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数位(把除数转换成整数)。三对齐: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同学们刚才算的三道题到底对不对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说验算的方法)
师:小数乘除法的验算与整数乘除法的验算方法是相通的。
即时练习:指名板演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2题。
三、整理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简算
师:刚才我们用竖式算出了苹果的总价,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数的特征,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试试吧!
(巡视,选有代表性的作业展示,指名说简算依据。)
师:看来整数乘法运算定律也适用于小数。(板书:运算定律)
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五第3、13题。
四、复习取近似数
师:既然是元旦节就要有节日的气氛,老师准备用彩带布置家。我们一起看看吧!
用40米彩带做花环,彩带每卷长7。5米。
(1)需要买几卷彩带?40÷7。5=5。333…(卷)≈6(卷)
师:5。333…是循环小数,而且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板:循环小数—无限小数)
师:这里要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数。(板书:取近似数:进一法)
(2)一卷彩带3。18元,一共需要多少钱?(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3。18×6=19。08(元)≈19。1(元)(板书:四舍五入法)
(3)每1。5米做一个花环,40米彩带可以做多少个花环?
40÷1。5=26。666…(个)≈26(个)(板书:去尾法)
师:取近似数就有三种方法,同学们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哟!
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117页练习二十五第14题。
五、混合运算
师:同学们的表现可真棒!这么快就把清单中的一些问题解决了。老师这也有两道题目想请你们帮忙算一下,好吗?比比看谁算的快。
4。6+5。4÷0。27 3。2×25 ÷8
(学生汇报时要说运算顺序。)
师:你是怎么想到要先算再算
师:看来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板书: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
六、拓展提高: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五第21*题。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分析:领先的运动员与最后的运动员相遇时,两人跑完了2个3km即6km,所以两人的相遇时间可以用两人跑的总路程6km除以两人的速度和求得。相遇时离返回点的距离可以3km减去最后的运动员跑的路程,也可以用领运动员跑的路程减去3km求得。(10分钟,100m)
七、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对小数乘除法进行了整理与复习。谁来说说我们主要复习了哪些知识?这节课你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八、作业:教材第113页第1题(2),练习二十五第3、5、6、16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除法复习课
因数→整数计算方法先,再,最后
除数→整数一看、二移、三对齐
运算定律
小数乘除法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
循环小数——无限小数
四舍五入法
近似数进一法
去尾法
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10
设计说明
小数除法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在计算方法上有内在的联系,因此,把整数除法与相应的小数除法对比复习,使学生在比较两者计算方法的联系和区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复习解决问题时,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根据数量关系,综合运用小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问题回顾,知识再现
1.交代复习内容,引导学生浏览教材的相关内容,梳理学过的知识。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小数除法。(师板书课题:小数除法)
引导学生回顾下列内容: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如何求商的近似值?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4)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2.引导学生先浏览教材,梳理知识,再逐一回答以上的问题。
⊙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课件出示:117÷36= 1.69÷26=
(2)师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117÷36=3.25 1.69÷26=0.065
(3)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师强调以上两道题的做法。
(4)课件出示:56.28÷0.67=
(5)学生独立计算。找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
在练习中回顾小数除法的知识,在总结的过程中,既梳理了小数除法的内容,又为下面的练习做好了准备。
⊙综合练习,深化应用
1.15.3÷11的商是( ),它是( )小数,循环节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2.在○里填上“>”“<”或“=”。
4.59÷4○4.59
9.5÷0.92○9.5
0÷18.2○0×18.2
71.4+0.999○71.4+1
1.54÷(1+0.01)○1.54
(4.05+4.5)÷2○4.05
3.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75.6÷13.5-(3.6+1.78)
(2)2.3+3.91÷(22-19.7)
(3)18-(1.4+1.25×2.4)
(4)[15.2+(8.4-4.5×0.8)]÷1.6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11
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正、负数;第二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第一、二学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获得适应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以及必要的应用技能。
2、在对知识回顾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识结构。
3、在回顾整理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能综合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
4、学回与人合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5、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能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实现《课程标准》中所制定的各项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回顾复习整数、分数和小数的意义、读法、写法、数的改写、大小比较、小数的性质等概念。
2、学会沟通这些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沟通整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它们的概念及意义。
教具学具:挂图 图片
教学过程: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活动一
1、以“ 1”为基础整理数的意义。自然数 小数 ?学生回答
分数
负数
总结:什么是整数。
学生思考:整数、分数、小数
活动二
1、在数轴上把整数、小数、分数表示出来
2、学生思考:
如何把三者分类?
(A)整数的组成
整 正整数 数 零 自然数 负整数
(B)分数的分类
分 真分数 数 假分数(含带分数)
(C)小数的分类
小数 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 不循环小数
活动三
学生回答:这些数之间的联系? 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
活动四
小数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
答:一致的
0.1=0.10=0.100
↓ ↓ ↓
1/10=10/100=100/1000
活动五
1、学生画数位顺序表
2、复习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3、复习数的改写
延伸阅读:
(一)、数和数的.运算(12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4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2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2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2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2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4课时)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2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 辨析概念,加深理解(1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12
复习内容:
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整理和复习第1~3题,练习三十一第1~3题。)
复习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
复习重点:
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复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填空。
(1)排球队共有队员a人,女队员有7人,男队员有()人。
(2)1千克大米的价钱是1.50元,买x千克大米应付()元。
(3)甲数比乙数的3倍还多a,甲数是x,乙数是();如果乙数是x,那么甲数是()。
2、省略乘号,写出下面的式子。
3a9xa4y5ax
3、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1)12+x=13
(2)2.5-0.5=2
(3)5x>3
(4)14.6-7x=0.6
(5)x=0
(6)9=3x
4、在1、2、3、4、5各数中,哪个数是方程9x-3=24的解。
二、复习指导
1、揭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板书)。
2、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
①举例说明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作用?(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如小明比小红重2千克,用a表示小明的体重,那么小红的体重就是a-2。)
②让学生回答: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怎样简写、略写?
③让学生做P.133页第1题的第(1)小题,说说一星期跑步的米数为什么用7x表示,现在每天跑的米数为什么用x+200表示。
(2)含有字母的式子求值。
①教师说明: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当字母所代表的数值一确定,这个式子的值也就确定了。如上面的例子,当小明的体重是30千克时,即a=30,就可以求出a-2的值。
②学生做P.133页第1题的第(2)小题:说一说x=500表示什么意思,求出的7x和x+200的值各代表什么。
3.复习简易方程。
(1)举例说明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
(2)怎样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怎样检验求出的未知数是不是原方程的解?(使学生明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要把握二点,第一含有未知数,第二必须是等式。检验方程的`解是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人原方程检验,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如果相等,说明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解。
(3)复习简易方程的解法、步骤及检验方法、书写格式。
教师板书出①、②、③三个方程,让学生口述解法,使学生明确这几个方程可以直接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出来。如6x=30,可以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把6x看作因数,30看作积,根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x=306,求得x=5。
①x-5=30②x+12=42③6x=30⑧5x+x
④x-5+12=42⑤6x+12=42
⑥6x+62=42
⑦6(x+2)=42
然后出示④,让学生看看这个方程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④是由①、②两个方程复合而成的,⑤是由②、③两个方程复合而成的。等号左边有两步运算,引导学生说出先把哪一部分看作什么数,分两步解。然后由⑤导出⑥,再由⑥导出⑦,引导学生说出这两个方程的联系和解法。最后由③导出⑧,引导学生说出⑧和③的联系及解法。
(4)学生独立做P.133页第3题,做完后,集体检查订正。
三、课堂练习
练习三十一第1-3题。
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13
教材第140页第11题,第143、144页第13、14题
复习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众数的含义,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步骤
一、基本练习
做教材140页第11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共同归纳概括
二、巩固练习
完成143页第11题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
三、全课总结(略)
四、作业
教材第144页第14题
期末综合实力评价
一口算。
+=-=+=+=
1-=-=-=-=
+=0.97=0.6+7=1.258=
二填空。
1、把42分解质因数是()。
2、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3,10以内质数的乘积是()。
4.2=====
5、从1-9的自然数中,()和()是相邻的两个合数;()和()是相邻的两个质数。
6.42的最小约数是(),最大约数是(),最小倍数是()。
7、把30写成两个质数的和。
30=()+()=()+()
8.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9.1.98L=()ml=()cm3
56千克=()吨45分=()时
10、把三块棱长都是4cm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三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减少了()cm2。
11、一个长方体接上一个正方体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60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2、一根长方体木料左右两个面都是正方形,其余4个面的总面积是7.2平方米。这根木料长4.5米,它的体积是()立方米。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下面各式中,除数能整除被除数的是()。
A.124B.13C.2.52.5
2.与相等的分数()
A、只有一个B.只有两个C、有无数个
2.两个质数相乘的积()
A、一定是质数B、一定是合数C、可能是质数,也可能是合数
四、解方程。
-x=-x=x-=+x=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
++--
-+-(+)
六解决问题。
1.幼儿园买来一些糖果,第一次吃了它的,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吃了这些糖果的,两次一共吃了这些糖果的几分之几?
2.小红帮妈妈打一份稿件,先打了这份稿件的,又打了这份稿件的。还剩这份稿件的几分之几没打?
3.用铁丝围成长、宽、高分别是6分米、4分米、3分米的长方体模型三个,至少需要多少分米铁丝?
4、在一间长4米、宽3米的办公室地面铺一层厚3厘米的'混凝土。需要多少立方米的混凝土?
5、一块长方体石料,体积是64立方分米,已知石料的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石料的高是多少分米?(用方程解)
6、一个长方体罐头盒,长6厘米,宽8厘米,高8厘米。在它的四周贴上一圈商标纸(接头处不计),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
7、某家超市一分店、二分店销售饮料情况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并回答后面的问题。某家超市一分店、二分店销售饮料情况统计图。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两个分店销售额最高的是()
(2)一分店从()月到()月销售额增长得最快。
(3)二分店从()月到()月销售额增长得最快。
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14
教学内容:
书P、63-65页。
教学目标:
1、对第三单元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对各个概念的理解。
2、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3、经历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与整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对各个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好几张6厘米长,4厘米宽的纸片。
教学过程:
一、你学到了什么?
1、先仔细阅读教材,对本单元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并对每个专题栏目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概括,然后与同学交流,最后根据自己的体会,简单地说明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学习中的重点、难点。
2、你学习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举例说明,并与同学交流。
二、练一练。
1、第1题,猜一猜他俩各有几本书。主要让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来解决,并体会分数的相对性。请学生先独立完成,对于部分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画一画直观图,以帮助理解。
2、第2、3、4题,请学生们独自完成。
3、第5题,将下列分数分类。分成接近的和接近1的这两类。学生先填写,然后请学生交流思考的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建议他借助第33页的分数图进行思考。
4、第6、7、8、9、10题,请学生先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5、第6题,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
6、第7题,填一填。
7、第8题,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8、第9题,写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9、第10题,把下列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10、第11题,剪一些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的纸片,至少需要几张这样的纸片才能拼出一个正方形。先请学生拼一拼,试一试,观察所拼出的正方形的边长与小长方形的长、宽的关系,然后概括出运用求最小公倍数直接进行计算的方法。
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怎样根据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理解式子的含义。
2、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教学难点
理解所表示式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我们已经学习过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常见的数量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还可以表示数量。(板书课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式数量)
2、出示例1、
姐姐比弟弟大4岁。
(1)根据这个条件,如果知道弟弟的岁数,能不能算出姐姐的岁数?
(2)教师引导推算:
当弟弟1岁时,求姐姐岁数的算式是什么?姐姐几岁?
当弟弟2岁时,求姐姐岁数的算式是什么?姐姐几岁?
当弟弟3岁、4岁、5岁、......时,求姐姐的岁数算式是什么?姐姐几岁?
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成下表:
姐姐比弟弟大4岁
弟弟的岁数
姐姐的岁数
1
2
3
......
......
(3)分析思考,根据规律写出式子。
教师说明:这里的、、......都表示两人的岁数关系,但每一个式子只能表示某一年两人的岁数关系。怎样才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一年两人的岁数关系呢?根据我们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大家动脑想一想,(启发学生说出用一个字母表示弟弟的岁数)。如果用字母表示弟弟的岁数,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姐弟两人的岁数关系呢?根据回答把表的最后两栏填好:、
(4)理解“”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
即表示无论弟弟几岁,姐姐总比他大4岁;
当弟弟是某一个岁数时,姐姐的岁数也就知道了;
弟弟的岁数不确定,姐姐的岁数也不能确定;
弟弟的岁数不确定,姐姐的岁数也不能确定;
可以表示自然数,弟弟有多少岁就可以表示多少岁,但不是无限的,因为人活的年岁是有限的。
(5)根据式子求值,引导学生自己填写书上的横线。当弟弟5岁时,怎样根据这个式子求姐姐的岁数?先让学生口答,然后再让学生填写100页例(2)上面的横线。最后集体订正。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难理解,通过直观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
3、出示例2
一种花布每米12。4元。根据这个条件可以算出购习布应付的钱数。
(1)读题,引导学生按下面的过程自己推算:
(2)让学生说一说这个式子所表示的含义。
(3)引导学生讨论:这里的表示哪些数?启发学生根据实际答出:既可以表示自然数,也可以表示小数。
(4)让学生独立根据这个式子求出当时,应付多少钱?然后集体订正。注意书写格式。
4、出示例3
一个商店原有120千克,又运来了10筐苹果,每筐重千克
(1)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2)用式子表示苹果重量总数。
板书:
(3)时,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
板书:
三、全课总结
这节学习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只要给出式子中每个字母所代表的数量是多少,就可以算出这个式子所表示的数量是多少。
四、随堂练习
1.口答:(练习二十三第1题)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式子。
(1)小明的体重28千克,比小华轻千克,小华的体重()
(2)一本练习本的价钱0。25元,买本应付()元。
(3)有吨货物,用载重3。5吨的卡车运()次运完。
(4)王丽今年9岁,小明比她大岁,小明今年()岁。
3.判断并说明理由:
(1)除20的商用式子表示是......()
(2)的平方也就是2......()
(3)买20个足球共花去元,足球的单价是元......()
4.说一说下面每个式子所表示的含义(练习二十二第三题)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2、4、5题
六、板书设计
【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复习教案01-27
五年级数学复习教案06-06
数学总复习教案01-09
小学数学复习教案07-05
数学总复习教案04-16
五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02-11
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01-13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01-14
数学五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12-13
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