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平移作图与平移变换的应用。
2、内容解析
平移作图是平移性质的应用、平移作图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技能,它是应用平移变换解决问题的基础、利用平移变换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图形变换思想和转化思想、平移是本套教材首先介绍的基本的图形变换、由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因此我们可以将一些不规则平面图形通过变换转化为规则的平面图形,利用规则图形的性质来解决问题、对平移变换应用的研究,对今后学习其他图形变换有着“示范”的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研究简单的平移作图和利用平移变换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平移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生活中很多美丽的图案都可以利用平移制作出来,因此让学生多举一些有关平移的例子,有利于学生体会平移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对平移的认识。
上节课通过模板让学生想象动手平移的过程,探索出平移的性质,本节课则既要动手操作画图,又要发挥想象,考虑平移后的情况,以利于应用规则图形解决问题,从教学要求上看是更进了一步。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平移性质的作图应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能利用平移的基本性质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2)能够运用平移的概念和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目标解析
(1)学生能作出一个简单平面图形在给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情况下平移后的图形;对于网格中的平移作图,要求能作出在同时给出横向和纵向移动距离的.情况下移动后的图形;
(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平移时,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的性质,将图形平移,利用得到的规范图形解决问题。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平移作图实际上就是作平行线和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应用,学生理解不会很困难、而运用平移变换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涉及平移的概念(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平移的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相关规则图形的知识、从能力方面看,需要具有一定的观察、归纳、探索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地引导,让学生逐步感悟、领会,并在解题中灵活运用。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利用平移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梳理旧知,引出新课
多媒体显示下面两组图片。
问题1观察这两组图片,你能说出平移具有的特征吗?
师生活动学生观察、回答,说出平移的特征,若出现错误或不完整,请其他学生修正或补充、教师点评、梳理所学的知识: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图片梳理回忆,一方面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平移的特征,另一方面又能加深学生对平移的定义及性质的理解、
追问1我们在研究平移的性质时,是通过水平方向平移得出的,图形平移的方向是否紧限于水平?
师生活动学生观察、回答,教师作必要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梳理上节的内容,同时意识到对于平移变换,除了有水平方向的平移外,还有其他方向的平移,平移的基本特征对于其他方向的平移也是适用的、
追问2平移在我们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利用平移可以制作很多美丽的图案、你能举出生活中一些利用平移的例子吗?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并举例,教师点评,注意例子的广泛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多举平移的例子,说明平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平移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对平移的再认识。
2、动手操作,应用性质
例1如图,平移三角形,使点移到到点、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问题2(1)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除需要原来图形的位置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本题中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
(2)图形平移后的对应点有什么特征?作出点、点的对应点,能确定三角形的位置吗?
(3)如何确定点、点平移后的位置以及平移后的三角形?
师生活动教师通过不断追问,引导学生回答,让学生叙述作法,教师板书,并画图(如下图),同时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图,并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这里三角形的顶点是关键点,找到三角形平移后的关键点,就能完成三角形的平移、
【设计意图】通过搭建台阶,为学生探究问题提供“脚手架”,将问题转化为作平行线和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使学生明白确定一个平移后的位置需要的条件是:(1)图形原有的位置;(2)图形平移的方向;(3)图形平移的距离、
练习
如图,将字母A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3cm,做出平移后的图形。
师生活动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
【设计意图】及时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移在作图中的应用、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平移的基本性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获得学习数学的经验、
3、例题示范,学会应用
例2下图是小李家电视机的背景墙面上的装饰板,它是一块底色为蓝色的正方形板,边长为18cm,上面横竖各有两道装饰红条,红条宽都是2cm,请用平移知识求蓝色部分板面的面积。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⑴能否通过平移将蓝色部分集中在一起?对于这一点,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案,做好预设,可以用投影进行演示;⑵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两名学生板书;⑶师生共同评析学生的解题过程、
【设计意图】利用平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理解题意,想象动手平移的过程,引导学生将蓝色部分板面集中到一起,以便于集中求出蓝色部分板面的面积,使问题变得简单、
练习
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D=2AB,E、F分别为AD及BC的中点,扇形FBE、CFD的半径FB与CF的长度均为1cm,请用平移知识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和、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完成后总结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利用平移变换解决问题有时不仅简便,而且还是必要的方法,应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提炼出可以指导解答其他同类问题的一般性方法、一般而言,我们习惯上把所要探究的图形,通过平移适当集中,这样可以给解决问题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4、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利用平移作图需要确定哪些条件?
(2)利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把握本节课的核心----利用平移性质作图、
5、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5、4第2,3,4,6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2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关注对旧知的复习,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上课伊始,设计几组整数大小比较的复习题,引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回顾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为下面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奠定基础。
2、关注方法的类比,实现知识的迁移。
类比是根据两种或两类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得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的结论。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数学思想方法。类比在掌握数学概念、理解数学本质、探索解题方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数的大小比较并不难,它与整数的大小比较在方法上基本相同。在教学中将研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类比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实现知识的良好迁移。
3、关注习题设计的实践性,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设计练习时,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现实、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解决问题,体现了数学的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卷尺
学生准备卷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过了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请你们在各题的___里填上“>”“<”或“=”,并说说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
1001___999 654___543 8321___8436
(1)引导学生明确:当整数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大;当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大,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时,比较下一位上的数字,以此类推,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2)老师的身高是1米7分米,如果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1.7米)小明的身高是1米4分米,如果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1.4米)
请同学们观察身高,谁高谁矮?(老师高,小明矮)看来小数也是有大小的。
2、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那么你们想知道怎么比较小数的大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设置复习题,将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有机的衔接,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谈话导入:(课件出示)学校的运动会上,小明、小刚、小强和小林正在跳高场地上进行比赛,他们使出浑身解数都想为自己的班级争得荣誉,班里的同学们也在为他们呐喊助威。比赛结束,成绩如下:
姓名
小明
小刚
小强
小林
成绩/米
0.8
1.2
1.1
0.9
2、提问:你能排出他们的名次吗?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你是怎样排列的?为什么这样排列?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5、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注意收集信息,并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总结比较的方法。
方法一利用小数的含义来比较。
因为1.2米是1米2分米,1.1米是1米1分米,0.8米是8分米,0.9米是9分米,所以1.2米>1.1米>0.9米>0.8米。
方法二化成厘米后比较。
因为1.2米是120厘米,1.1米是110厘米,0.8米是80厘米,0.9米是90厘米,120厘米>110厘米>90厘米>80厘米,所以1.2米>1.1米>0.9米>0.8米。
方法三借助测量工具进行比较。
在卷尺上找到每个人跳高成绩的刻度,根据卷尺上的位置来比较大小。观察卷尺上的数据,得出1.2米>1.1米>0.9米>0.8米。
师小结:同学们能把新的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解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用到。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P72-73页的内容
教学要求: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许多关于数学的知识,不信你瞧(出示小华家到学校的场景图)
1、小华家去体育馆,每分钟走46米,走了2分钟,走了多少米?
(1)先让学生说一说,根据刚才看到的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
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2)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的什么计算?(两位数乘以一位数)
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要注意些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几十就要向十位进几)
2、谈话:可是小华走着走着发现时间来不及了,比赛就快开始了,于是他就开始跑了起来。
出示应用题:小华跑步到体育馆用了4分钟,他每分钟跑152米,小华跑了多少米?
谈话:这道题你会算吗?列出算式,不要计算。
152×4=
师:观察这道题,和我们以前学的笔算乘法一样吗?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自主探究,体会领悟
1、谈话:你能列竖式计算出152×4的得数吗?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先独立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1)列竖式计算时,哪些是已经学过的.?哪些是新的问题?在解决新的问题时遇到了什么困难?(积的百位上应该写几)
(2)这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在学生回答后,指名板演。
(3)根据刚才的演算,在列竖式计算时,用一位数和另一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乘时,怎样表示从十位向百位进位?积的百位为什么要写6、
2、提问:看一看这道题的计算过程,联系以前学的两位数乘以一位数,想一想,三位数乘以一位数在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运算顺序等方面你发现了什么?
3、教学"试一试"
(1)谈话:这时,小华的同学大生也在骑车往体育馆赶来,他也是赶来观看体育比赛的,你看他是怎么去的?
(2)出示情境图:大生从家骑自行车到体育馆用了4分钟,他每分钟行248米,大生家离体育馆有多远?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指名学生讲解计算过程。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提问:这一题的计算和上一题比起来,复杂之处在哪里?什么地方不一样?
三、巩固练习,深化发展
1、做"想想做做"第一题。
让学生在书上将竖式补充完整,做完后,同桌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
2、算一算,看看积各是几位数。
(1)261×3 (2)8×123
621×3 8×312
提问:为什么积的位数不一样?根据刚才的观察和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先估计积是几位数,再列竖式计算。
131×7 612×8
3×493 4×541
4、动脑筋
1□3 □1□
× 4 × 6
4 9 2 1 9 1 4
四、总结提高,质疑反思。
提问: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4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垂线的概念,垂线的性质,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2、内容解析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作为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形,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特殊的用途,与它有关的概念和结论是后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基础,也是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直接基础、
垂直的概念是一个承接了前面学段学过的概念,本节课主要从垂直的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表示等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垂直、垂线的两个性质,都是通过操作、探究获得的用三角尺画垂线,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为了获得垂线的性质,在这里仍要让学生动手画图,还可让学生通过折纸作垂线等操作,体会垂线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归纳出“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这一的性质、“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由实际问题引入,由解决实际问题结束、教学时,应多举一些这方面的实例,让学生体会这一性质的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是以“垂线段最短”为根据的,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图形,强调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数量,而不是指图形(垂线段)、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垂线的性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⑴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⑵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⑶掌握垂线的两个性质、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⑴的标志是:学生会用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来表示垂直关系,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垂直、能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或线段的垂线、
达成目标⑵的标志是:能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垂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数量,而不是一个图形、
达成目标⑶的标志是:能熟记垂线的两个性质,理解它们的含义,明确条件、结论是什么;准确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如“有且只有”的含义;对“垂线段最短”能熟练应用于生活实际、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在前面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垂直的定义和垂线的画法,也经历过将图形语言翻译成符号语言的过程,因此学生在此对将垂直的图形语言翻译成符号语言的理解以及作垂线并不困难、而垂线的两条性质的获得只是通过画图以及测量、比较等方法获得的,并且两条性质的文字表达极其精炼,因此学生归纳和理解起来将存在困难、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垂线的'两条性质的探究与归纳。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教师自制教具,将两根木条钉在一起(如图1),固定其中一根木条a,转动木条b,请学生观察:
问题1、在木条b的转动过程中,什么量也随之发生改变?
师生活动:学生发言,相互补充、教师借机和学生一起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教师追问⑴:当a与b所成角为90?时,其余各角分别为多少度?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当a与b所成角为90?时,其余各角都为90°,是木条相交中最特殊的一种情况、
教师追问⑵:这时木条a与b有何位置关系呢?
师生活动:学生根据小学已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此时,木条a与b互相垂直,教师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对垂直概念的认识、
2、变换角度,认识垂直
问题2、仔细观察图2,当两条直线相交时所形成的4个角中,有一个角为90°,就得出这两条直线有何位置关系呢?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并归纳概括出垂直的定义、教师补充指出垂线和垂足的概念、并给出垂直的符号表示、
教师追问⑴:如图2,如何用符号语言表示垂直的定义呢?
师生活动:学生观察图形,独立完成用符号语言表示垂直定义,教师点拨,规范学生的书写过程、
教师追问⑵:如何判定两条射线垂直?两条线段呢?
师生活动:学生积极踊跃发言,教师做总结,提醒学生注意:两条线段垂直、两条射线垂直、射线与直线垂直、线段与射线垂直、线段与直线垂直,都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垂直、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位置关系,并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培养学生表达几何图形的能力、
教师追问⑶: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与垂直有关的实例吗?
师生活动:学生举例、教师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图片(图3)、
设计意图:学生例举身边的实物,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直线垂直关系,将新知识应用到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
例1、如图4,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若CO⊥AB,∠1=56°,则∠2等于()
A、30°B、34°C、45°D、56°
师生活动:学生计算后作答,教师请学生口述推理过程、
设计意图:角度计算题,目的是考查学生利用垂直定义以及对顶角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动手操作,归纳性质
问题3、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
师生活动:学生动手尝试,得出结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无数条?
教师追问⑴:经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
师生活动:学生尝试动手作图,根据作图情况回答:只有一条 。
教师追问⑵:经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
师生活动:学生根据作图的实际情况作答:只有一条 。
教师追问⑶:通过上面的画图,你发现过一个点可以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吗?可以画几条呢?
师生活动:学生交流讨论后作答、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垂线的第一个性质,重点关注学生对“有且只有”一词的理解,体会数学语言的丰富与精练。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层层递进的提问,引导学生动手作图,并尝试自己探究、归纳出直线垂直的第一个性质,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例2、过点P画出射线AB或线段AB的垂线、
设计意图:通过作图,让学生体会作线段、射线的垂线,其实就是它们所在的直线的垂线、
反馈练习:如图,在一张透明的纸上画一条直线,在外任取一点Q并折出过点Q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这样的直线能折出()。
A、0条B、1条C、2条D、3条
师生活动:学生通过折纸活动,直观体会“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这一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一道练习,让学生通过折纸作垂线,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垂线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4、思考问题,再探性质
问题4、在灌溉时,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如何挖掘能使渠道最短?
思考:你能将这个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吗?
变式:⑴在直线上有无数个点,试着取几个点与点P相连,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⑵你能猜想一下最短的位置会在哪儿?它唯一吗?为什么?
⑶你能用一句话总结出观察得出的结论吗?
师生活动:学生作图、观察、猜想,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垂线的第二个性质、如有学生说法错误或者不完整,其他学生可以给予纠正、补充,在此基础上,教师揭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分层变式题,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去解决,层层递进,提高思维度,使学生对问题的推理判断能力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练习:如图,AC⊥BC,且BC=5,AC=12,AB=13,则点A到BC的距离是_______,点B到AC的距离是_______,点B到点A的距离是__________。
5、归纳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请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⑴什么是垂直?垂直和相交有什么关系?我们是如何刻画两直线垂直的位置关系的?
⑵垂线有哪些性质?
⑶本节课的学习,你在数学思想方法方面还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梳理,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垂直定义和垂线的两个性质,及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6、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5、1
⑴第3、4、5题;
⑵选做题:第6、7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已学过的表内除法和简单的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使学生在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用除法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以及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2、会解决有余数的除法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教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两位数除一位数的口算和竖式计算的方法;除法验算。
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
关键: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课时:
9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25分钟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其算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2、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平共处算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竖式的书写。。
教学准备:
小棒,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知铺垫
1、口算练习。
指名口算。
63 82 93 55
口答。
46里面有( )个十( )个一。
95里面有( )个十( )个一。
84里面有( )个十( )个一。
73里面有( )个十( )个一。
二、探究新知
1、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揭示课题)
2、教学口算。
? 理解图意,学生观察场景图,说说知道了什么,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 讨论第一个问题: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小组交流。
? 小棒可以演示。
? 讨论第二个问题:平均和每个女孩子买多少枝?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形成思维。也可以先让学生模仿提问。
? 归纳:先把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即20枝,再把6枝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枝,合起来是23枝。板书:
402=20 62=3
20+3=23
3、即时训练,口答。(让学生说说算么算的)
402 603 642 555
505 804 844 363
4、教学竖式计算。
? 教师结合462说明竖式的写法,边说边板演。
? 探索算理。(步骤:除、乘、减、移)
? 思考: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 小结:用竖式计算,要从十位除起,先用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再用个位上的数除,除到哪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三、实际运用。
1、 完成第2页第1题。(注意区别与联系)
2、 完成第2题。
让学生试做前两题,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后两题。注意笔算注意什么?以及联系与区别。
3、 完成第3题和第4题。
4、 第5题,先独立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许学生不同的策略解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道“扩大”、“缩小”的含义.
2.理解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的规律.
3.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一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规律计算.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420×2 9×40 23×30 0×700
600×3 80×90 35×20 800×10
200×30 70×60 1×190 18×40
2.下面两题,用竖式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8×40 2800×30
二、探究新知.
1.教“扩大”或“缩小”几倍的含义.
(1)讲授把一个数“扩大”几倍就是把这个数乘几.如5扩大3倍就是5×3=15,板书: ,把一个数缩小几倍就是把这个数除以几.如15缩小3倍就是15÷3=5,板书:
(2)练习:
① 6扩大4倍是多少? ② 3扩大10倍是多少?
③ 200缩小20倍是多少? ④ 8缩小8倍是多少?
2.教例6.
(1)出示表格:
因数
16
16
16
16
16
因数
2
4
10
20
100
积
32
(2)学生口算填表:
(3)想:发现了什么?分组讨论.
① 第2、3、4、5组的'第二个因数同第一组比较,分别扩大2倍、5倍、10倍、50倍,积也随着扩大2倍、5倍、10倍、50倍.
②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4)练习:
12×3= 48×5=24×5=
120×3= 48×50= 24×25=
1200×3= 48×500=24×75=
小结:启发学生把发现的规律进行概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5)填空练习:
① 在4×5=20中,如果4不变,5扩大2倍,那么积也( )倍.
② 在6×8=48中,如果8不变,6缩小3倍,那么积也( )倍.
三、课堂总结.
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随堂练习.
1.填表:观察每次计算同前一次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因数
20
40
40
200
200
因数
50
50
100
100
200
积
2.填空: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 ),积也( ).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 );一个因数缩小7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一个因数不变,要想使积扩大24倍,另一个因数( ).
五、布置作业.
(207+99)×32 130×(560-490) 400×(225÷9) (798+486)÷6
板书设计
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
因数
16
16
16
16
16
因数
2
4
10
20
100
积
32
64
160
320
1600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7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这是上学期学习的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的逆解题,也可以用两中方法解决,即可以用连除的方法,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生活中一些问题可以用连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来解决。
2、能通过题中的图或文字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题中找全信息,找到合适的解答方法;说出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掌握用连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光盘或者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发作业本,这件事天天做,大家熟悉吗?
为了使计算的方便,我们假设现在我们每组都是正好有10个同学。
(老师拿一叠本子,做要发的样子),这里应该有多少本?
仔细听老师准备这么发:我先发给4个组长,再请4个组长发给每个同学。
大家想一想,要求每人发到几本本子,你可以怎么列式?
学生可能会说:40÷4=10(本),10÷10=1(本)
4times;10=10(人),40÷40=1(人)
先交流第一种解答方法:指名说说每一步算式的意思。指出:发本子有2次平均分的过程,先是老师把40本平均分成4份,再由组长把10本本子平均分给了10个学生,所以对应的我们就可以列出2个连续除的算式。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合起来写,写成:40÷4÷10=1(本)
学生读一读该算式,联想:我们前面学习过有关连除的计算,回忆一下,你可以想起这类算式还可以怎么变化?
交流第二种解法:指名说说这乘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注意单位名称为什么是“人”而不是“本”?指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正确确定单位名称,写错了,也就说明你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还不能理解。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有的时候这类题还可以用先乘再除的方法来解决。但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算,你要清楚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并正确写出单位名称。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书上的例题,请学生看题后说说看到的信息。
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找信息的时候,要从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两个方面找。
文字信息:224本书。图片: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
注意观察2个书架有什么特点,要让学生发现:两个书架非常的相似,都有4层,每层放的书都差不多。
指出:放得这么整齐,才能说成是“平均分”,才能问“平均每个书架上每层放多少本?”
现在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交流算法,注意要让学生说清楚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可能的方法:224÷2=112(本),112÷4=28(本)
2times;4=8(本),224÷8=28(本)
如果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请该学生说一说,但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学生如果能清楚地说,那就可以认可;如果说得非常的勉强,大多数同学都不为接受,那没有必要刻意地去找出更多的方法。
2、练习
(1)(p.11第1题)让同学分别从题中找到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然后再交流各自不同的解答方法。
(2)(p.11第2题)方法基本同上,但要注意一点,学生可能读完题后,能感觉这是一道连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加上题中出示信息的顺序,估计会有学生列式为:150÷3=50,50÷2=25(天)
如果真有,要问学生第一个算式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如果根本没学生能说个明白,那就要让学生选择更有把握的解法。
三、思考题:
商的十位可能是几?被除数的百位可能是几?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布置作业:
p.12第3~7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
课本第44页练习六6-11题。
教学目标:
1.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休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75-36=3×15=12×6=5×13=
13×4=4×21=18×2=7+23=
2.长方形周长如何计算?正方形呢?
请大家取了数学练习本先估计下封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再量一量,看看你估计的准确不准确。(注意让学生说一说要量出哪些数据)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完成“练习六”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审题。然后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2)讨论:如何画一个和它周长相等的正方形?要画出这个正方形,你需要知道哪些数据?如何求出正方形的边长?
2.完成“练习六”第9题。
学生独立审题,完成后同桌先交流检查,再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六”第10题。
(1)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菜地的一面靠墙,可能是哪一面?这样篱笆的长度还有几面?哪一面靠墙篱笆最短?
4.完成“练习六”第11题。
(1)出示第1题。
学生独立审题后组织小组活动,解决以下3个问题:拼成的长方形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2)出示第2题。
学生独立审题后组织小组活动,解决以下问题:如何拼成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如何拼成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周长又是多少厘米?
5.完成思考题。
(1)观察图形,和同桌指一指这个图形的周长指是哪几条边?
(2)围成这个图形的几条边的长度你能找出来吗?
(3)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你还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求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三、课后作业。
课本45页“动手做”。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中你学会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6. (10+6)×2=32(厘米)
画正方形略,所画正方形的'边长是32÷4=8(厘米)。
8. 39 45 72 65 52 84 36 30
9. 6×3=18(厘米) (18+6)×2=48(厘米)
10. (8+5)×2=26(米) 5+8+5=18(米)
11. (1)(6+3)×2=18(厘米) (2)4×4=16(厘米) (8+2)×2=20(厘米)
教学反思:
对于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材没有分别概括出相应的计算公式,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做练习题时,对计算的方法有一个独立思考、不断感悟和比较的过程,避免死套公式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图形的变换,关注原来图形的周长和拼成的图形的周长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锻炼推理能力。最后还安排了一道思考题,可以加深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9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
万以内进位加法第36——37页例1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听算:
20+33=35+12=24+37=51+43=
16+25=36+60=43+20=30+25=
2.笔算
56+28=47+39=66+25=
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师:笔算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2.教学例1
(1)出示课件,图中画了哪些动物?
师:狐狸、麋鹿属于哺乳动物,丹顶鹤属于鸟类,蜥蜴属于爬行动物。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板书:中国特有动物中鸟类和爬行动物一共有几种?
(3)列竖式计算。
想一想:竖式应该怎么写?
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
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
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讲评: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的第一行独立完成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要注意什么。
(2)补充:地球仪85元,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吃苹果。
13732436
+561+475+360
------------------------
板书设计:
万以内进位加法
271+122=
271
+122
--------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
教学内容:第37页例2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竖式计算。
59+7785+6859+89
2.笔算。
758+207=302+439=286+423=
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学习新课
教学例2。
昨天我们了解了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的种类,今天我们来了解中国已知动物的种类。(出示统计表)
你能算出爬行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吗?
1.学生列式计算。
2.学生汇报。
笔算:271+31=
271从哪位算起?
+31十位上得几?
————为什么要向百位进1?
3.小结:列竖式计算时。计算时从个位加起,个位1+1=2,个位上写2,十位7+3=10,满10向前一位进1,在百位右下方靠近横线处写一个小“1”,十位上写0,百位上2加上进上来的1等于3,百位写3.
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的第二行学生笔算,集体订正。
2.练习八的第一题。
3.补充:看谁算得快。
259+670789+250533+364187+453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
271从哪位算起?
+31十位上得几?
————为什么要向百位进1?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和简单的验算
教学内容:第38页例3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竖式计算。
208+344475+68297+612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3。课件出示: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师:针对已知种类提出数学问题,并列竖式计算。
(1)学生提出问题。
(2)指导列式。
(3)列竖式计算。
根据学生回答:
方法一:445
+298
————
个位5+8=13,向十位进1,个位写3.十位4+9=13,加进来的1,得14,向百位进1,十位写4.百位4+2=6,加进上来的1,得7,百位上写7。
方法二:口算
观察加数中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2来口算。
445+298=445+300-2
=745-2
=743
师:那算得对不对呢?你会验算吗?(验算可以帮助我们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通常检验加法的方法是: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师:那445+298该怎样验算?
板书:
298
+445
————
2.做一做。38页
学生独立完成。
讲评。
3.小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三、巩固新知
1.学生笔算练习八的第4题后,集体订正。
2.补充:看谁算得快。
259+673789+254536+364187+493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
445+298=743
445
+21918
------------
743
验算:298
+445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0
第1课时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矩形的概念以及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了解矩形的性质;了解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会用矩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进行推理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矩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别条件的过程,在直观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说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主观探索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感受到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特征,经历探索、归纳矩形的特征和识别的过程,知道解决矩形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渗透转化归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加深对矩形的的认识,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通过对矩形的探索学习,体会它的内在美和应用美;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以及自主合作精神;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
重点难点1、重点:矩形的性质和常用判别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难点:矩形的性质和常用判别方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策略分析启发、合作探究式
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
(一)、情境导入:
演示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
如图,用四根木条做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木框,将其直立在桌面上,轻轻地推动点D,你会发现什么?请同学们观察并发言.
可以发现,角的大小改变了,但不管如何,它仍然保持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
(二)、合作讨论、探索新知
1.归纳矩形的'定义:
问题:从上面的演示过程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具备什么条件时,就成了矩形?(学生思考、回答.)
结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探究矩形的性质:
(1).问题:矩形除了“有一个角是直角”外,还具有哪些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备的性质?(学生思考、回答.)
结论: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探索矩形对角线的性质:
矩形的边之间有什么关系?由于矩形也是平行四边形,因此矩形的对边相等。那么矩形的两条对角线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由于矩形也是平行四边形,因此矩形的对角线与相平分。除此之外,矩形的两条对角线还有进一步的关系,下面展开讨论。
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是矩形,于是有BC=AD,∠CBA=∠DAB=90°,AB=BA,因此△CBA≌△DAB从而AC=BD
即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结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3).议一议:(引导学生讨论解决.)
①.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如果不是,简述你的理由.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你能用矩形的有关性质解释这结论吗?
(4).归纳矩形的性质:(引导学生归纳,并体会矩形的“对称美”.)
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矩形是轴对称图形.
3.我们可以得到识别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如果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再加上什么条件就可以变为矩形了呢(学生讨论口答)?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另外,四边形加上什么条件,可以成为矩形:
(3)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4)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三)、典例剖析、巩固新知
例1:(性质的运用,渗透矩形对角线的“化归”功能.)
如图(2),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说明:本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矩形性质定理的理解,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探索解法.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C与BD相等且互相平分.
∴OA=OB.
又∠AOB=60°,∴△AOB是等边三角形.
∴OA=AB=4(cm).
∴矩形对角线的长AC=BD=2OA=8(cm).
(四)、知识拓展、锻炼思维
已知:如图(4),四边形ABCD中,∠ABC=∠ADC=90°,E是AC的中点,EF平分∠BED交BD于点F.
(1)猜想:EF与BD具有怎样的关系?
(2)试证明你的猜想.
说明:本例是一道不给出“结论”,需要学生自己观察、猜想、讨论几何命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解:(1)EF垂直平分BD.
(2)证明:(略.)
分析:应学会从复杂图形中分解出基本图形.如下图:
(五)、随堂练习
(六)、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师:你的收获和体会是什么?
生:(学生畅所欲言.)
1、矩形性质:
(1)、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4)、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2、矩形的判定方法: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4)、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七)、作业
经历探索矩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别条件的过程,在直观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说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主观探索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感受到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特征,经历探索、归纳矩形的特征和识别的过程,知道解决矩形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渗透转化归思想
课后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
课本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经历间隔现象中的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探究、与人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快来看,多么漂亮的图画呀!(出示教材第78页情境图)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多少个?你想提些什么数学问题?
二、互动新授
1、数一数。
谈话:比一比,看看谁先数出手拍和夹子、蘑菇和兔子、篱笆和木桩的数量?(学生回答相应的数量,教书板书)
小兔()只木桩()根夹子()个
蘑菇()只篱笆()块手帕()块
2、说一说。
手帕和夹子、蘑菇和兔子、篱笆和木桩各是怎样排列的?
(1)小兔和蘑菇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木桩和篱笆也是。
(2)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每两根木桩中间有一块篱笆。
(3)每组的两种物体都是一一间隔排列。
3、比一比。
比较每排两种动物的数量,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手帕和夹子,蘑菇和小兔、篱笆和木桩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1)小兔的只数比蘑菇多1。
(2)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
4、合作交流,体会规律。
谈话:三组图有无共同的特点?你发现每两组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把一只小兔和一个蘑菇看成一组,最后余下的是什么?把一根木桩和一块篱笆、一个夹子和一块手帕也分别看成一组呢?先圈一圈,再说一说。
只要学生有所发现,表达意思完整、清晰、正确都给予肯定。
三、巩固练习
1、口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20只小兔排成一排,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2)把20块手帕像上面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2、(1)把一根绳子剪4次,最少能剪成几段?
(2)如果把这根绳子剪成8段,最多需要剪几次?怎样剪次数最少呢?
3、用小圆片和小正方形探索规律。
如果把■与●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有十个,●最少有几个?最多呢?
学生分析讨论。
汇报:
■●■●……■● ■的个数等于●的个数●有10个
■●■●……●■ ■的个数比●的个数多一个●有9个
●■●■……■● ●的个数比■的个数多一个●有11个
在小组里摆摆,再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小结:一一间隔两种物体排成一行,两端相同,两端物体个数-中间物体个数=1,两端不同,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这部分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例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及类似现象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应的规律。学生在经历兔子和蘑菇、木桩和篱笆等简单规律的摆放后,使学生的视野不断扩大,思维不断深化。让学生多找一找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多让学生通过举例体会生活中规律无处不在,这样更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规律。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2及练习一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并集体交流,使学生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情境
复习四个方向,请学生介绍学校四个方向的建筑物。
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学校,可以使用校园示意图。
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出示第4页彩图。
1.这些小朋友正在绘制示意图,看过他们的`情况你能说出绘制校园示意图时要画上哪些内容吗?
2.生绘制校园示意图。
3.小组交流展示。
4.看第4页彩图,说说怎样画更简便、更清楚?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6页第2题彩图。
这是小明的房间,你能帮他介绍一下四面的摆设吗?
2.一人说房间的陈设,一人绘制出平面示意图。要求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
3.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有关方向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会了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课后请大家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一张标准的校园示意图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看看,向他们介绍我们的校园。
板书设计:
绘制平面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3
课程目标
1、指导学生感受发觉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让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并可以运用公式处理一些基本的现实问题。
3、培养学生在观察、判断、推理和归纳等方面的能力。
4、使学生了解事情之间在特定条件下的相互依存与对立能够相互转化的概念。
教学重点
了解和掌握长方形及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
多媒体课件、1平方厘米的方形模型。
一、备考准备
我们已经学了什么叫面积及其面积企业。面积运算测量时需要用到面积企业,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同学们对于之前学习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如今请大家看一下显示屏。
二、新课程导入
1、请测算下列图形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
师:你是怎么那么快计算出来?你使用了什么方法?同学们早已学会利用格子来求长方形的面积了。假如用这种方法去计算一个更大的图型或物体的面积(比如操场),你会有什么感觉呢?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三、教学新课
(一)试验与猜测
请各位取出1号纸,测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并思考一下,如何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呢?
学生反馈:可以用面积计、长乘宽等形式……
猜测:那么是否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等于长乘宽呢?
(二)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每个小组得到了一些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A、请各小组合作,利用手里的小正方形摆出你们喜欢的长方形。
B、说出你所摆的长方形的面积、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C、组长把结果保存在书上的表中。
反馈拼图的现象。
探究提醒:长方形的面积与哪些方面相关?二者之间有关系吗?
依据大家小组摆的长方形,是否发觉长方形的面积与()相关,且存在()的关系。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反馈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
师:也有哪组有新的发现?请指名同学分享。
总结:
(二)正方形面积计算
1、利用迁移学习,探究知识的应用
假定将长方形长度减少3厘米,求这个新图形面积。
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同时,这个图型便是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应当等于什么呢?你可以用刚刚的小正方形来试一试。(板书:正方形的面积=周长×边长)
师:从而我们发现,只需给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就可以算出它面积;一样,了解正方形的边长也能测算出其面积。
试一试:
小明家的方桌宽9分米,小明的爸爸要给方桌制做一块玻璃,请问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呢?
四、巩固练习
五、课堂总结
这堂课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式,想一想,这部分知识怎样能帮助你解决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呢?
师: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不仅帮助大家处理实际生活中的难题,它也是测算其他平面图形面积的前提,通过它能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状等很多图形面积。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周长×边长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注意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检查验算的习惯。
2、在解决问题,复习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简单除法的口算。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到哪些新的知识?请大家先看教材,再在小组里说说,最后把本单元主要的知识点写下来。
教师小结:同学们整理得很好,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复习一)
二、基础知识训练
1、完成复习第1题
出示题目指名口算。
对比每一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2、完成复习第2题
(1)独立完成第一组题,说说每一小题的计算过程。
(2)观察第2组题,你能估算出每题的商大约是多少?学生估算完之后,再用竖式计算并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3)独立完成第3题,并验算,说说你是怎样验算的`。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复习第3题。
学生看表,理解表的意思。
提问:你知道“时间、速度、路程”之间的关系吗?
明确数量关系
2、完成复习第4题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
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提问:怎样求剩下的钱?“剩下的钱还能买几个乒乓球”你能列式计算吗?
3、完成复习第5题
独立看图,思考题目意思。
(1)小组讨论:王老师买的笔为什么不是钢笔?买的球为什么不是篮球呢?
(2)“把买的笔和球的钱都买笔记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用买笔的10 8元和买球的60元合起来去买笔记本)这些钱购买20本吗?这道题又该怎样解决?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一起算一算。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1. 40 3 20 12
400 30 21 16
2. 123 120 102
141 105……3 70……3
112 103……2 100……2比一比略
3. 4900 290 140
4. 50-26=24(元) 24÷2=12(个)
5.(1)圆珠笔和乒乓球。
108÷3=36(支) 60÷2=30(个)
(2)(108+60)÷9=18(本)……6(元) 18
(3)答案不唯一,例如:用买球的钱去买圆珠笔能买几支?
60÷3=20(支)
教学反思:
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认知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熟练程度。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进一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评移,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掌握在放歌纸上画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3、进一步体会平移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位置教学难点:正确画出平移后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来说说怎样判断物体或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板题:图形的平移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进一步认识物体或图形平移的特征和方法,掌握在放歌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三、出示学习指导
1、认真看书例3,弄清题意后,思考怎样移,注意顺序,重点看黄色字体。
2、认真看例4,思考:这四个图形能一次移到图(2)吗?应该怎样移,有几种移法?
四、先学
师:看书时比谁看书认真,坐姿端正。开始看书自学。
五、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
师:看完的请举手,下面老师要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出示检测题2名学生板演,其他在练习本完成
六、做一做
练习六第3题
要求:要看清题中黄色字体的要求
1、指名板演
2、生独立完成
七、后教
(一)更正
师:认真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和你的答案不一样的请举手。(指名上台用红笔纠错)
(二)讨论
1、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
师:谁能说说怎样画平移图形?师强调:(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平移前,先要确定图形中某一点的'位置,画新图形中的每条线段长度与原图形每条线段长度要相等。
2、评正确率、板书
3、师:对照黑板上的答案,批改自己的。
4、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在方格纸上画评移图形的方法……下面就用今天所学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好。
八、当堂训练
练习六第4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小学三年级07-14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01-09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2-05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