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经济论文>保险论文>中资保险公司资本金扩充途径的比较分析

中资保险公司资本金扩充途径的比较分析

时间:2023-02-20 09:03:51 保险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资保险公司资本金扩充途径的比较分析

 目前已在国内开业的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士、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9家外国保险公司,以及目前在中国设有190多家代表机构、申请等待营业执照的98家外国保险公司,其经营历史都在百年以上,资产总额大都在几百亿、甚至几千亿美元以上。由下表,我们可以具体认识到外国保险公司的庞大。
    表1 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部分外资保险公司的资本 单位:百万美元
财富500强排名       公司            股东权益
   15      法国安盛AXA①           15894.7
   23      德国安联              26106.8
   37      瑞士信贷(瑞士丰泰的母公司)①   18809.3
   74      英国保诚①             5406.0
   130      英国皇家太阳①           12094.8
   178      美国安泰①             11388.9
   239      日本东京海上火灾保险公司①     5754.7
   476      加拿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①      3958.7
   -       美国丘博集团②           5644.1

  
  资料来源:①"The World's Largest Corporations:1999 Global 500" ,Fortune August 2,1999
  ②"America"s Largest Corporations:1999 500",Fortune,April 26,1999转引自,马明哲著,《挑战竞争——论中国民族保险业的改革和发展》,P129,商务印刷馆,1999年12月
  据马明哲博士(1999)的测算,到2003年,中国民族保险业的资本缺口将达到1000亿人民币以上;截止2000年底,中资保险公司实收资本仅为228.45亿元,即时这个缺口补足了,从表1可以看出,在开放经济运行环境下,目前中资保险机构的资本规模也难以与外资保险机构相竞争。因此,资本金不足可能是目前中资保险公司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那么,如何扩充中资保险机构的资本金,亦即扩充的途径有哪些呢?并且,哪一种资本金扩充途径是最有效的呢?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应首先从中资保险机构资本金扩充的目标函数谈起。
  笔者以为,从目前中资保险公司竞争力不强但又必须得面对加入WTO后外资保险公司的激烈挑战的现状考虑,同时考虑国家整体金融安全,可以将扩充中资保险公司资本金的目标函数设定为:
  直接目标——短期内,增加资本金以达到相关法规规定的最低偿付能力的要求,即会计年度末实际资产价值减去实际负债的差额应达到保监会的有关规定。
  间接目标——长期内,提高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比如在外资进入的条件下,占有稳定的市场份额、拥有先进的营销技术、管理手段、风险控制能力和资金运用能力、完善的内控制度和审慎的经营原则等。
  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国家主要考虑的是安全性,以信用危机为底线,以维护和促进整个保险系统以及金融系统的安全性为首要目标。
  可行性——指法律、政策及体制层面,宏观微观环境等。
  上述目标函数将微观保险经营主体的近、长期目标和国家宏观整体金融安全目标结合起来,同时考虑金融运行的法规体制环境,构成一个目标体系,是下文进行保险机构资本金扩充途径取舍的判断标准。
  至于资本金的扩充途径,它会因保险公司所有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针对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可通过以下四条途径:(1)财政投资;(2)减税额转增资本;(3)自身积累;(4)资本市场融资。而股份制保险公司的资本金扩充途径则少了财政投资途径、多了增资扩股的途径。
  下文将分别针对不同的途径结合目标函数进行比较分析、优劣判断。
    一、财政注资
  财政对国有独资保险公司注资从产权角度讲不存在什么障碍,国家以资产所有者身份注资本无可厚非:1998年财政部就曾发行2700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用以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显然,通过财政注资,可在短期内补足保险公司资本金缺口,但是国家财政是否有实力注资?现在国家财政赤字越来越大(财政部2002年的财政预算赤字为3,0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2%)且中央财政在全国财政中的比重越来越低。进一步说,即使财政有实力注资,能否解决保险公司的竞争力问题?我们知道,1998年财政部补充四大国有商行资本,使其资本充足率到达了《巴塞尔协议》的8%的规定,但随后由于不良资产的增长,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又降到8%以下。不解决中资保险机构经营体制等核心问题,单纯的财政注资是低效的。
  因此,注资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即使目标函数中的直接目标是可以在短期内实现,但它与间接目标实现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更何况现在中资保险公司资本金不足尚未到动摇公众对保险业的信心以至于引起信心危机这样一种必须由监管部门来拯救的时候。财政注资只能作为一种临时紧急应变途径来加以考虑。
    二、减税额转增资本
  这种方式是通过保险业税率的降低来增加保险公司的利润,从而达到增加其资本金目的。从资金实际的流出流入途径而言,这其实也是一种财政注资,只不过它不专门针对国有独资保险机构,而是面向境内所有保险公司。现行国内的保险营业税率为8%,高于其他服务业3个百分点:所得税方面,外资保险公司现行税率为15%,中资公司为33%,存在着超国民待遇。这样的税率显然不利于民族保险公司的发展,因此,应该统一中外资保险公司税制,取消税率优惠待遇,将减税额转增资本金。
  但是,这种途径的有效性取决于中资保险机构的盈利水平,若该保险机构效益差,它其实转增不了多少资本的。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来积累资本金是很耗时的,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赶得上外资保险机构。同时,与第一种方案类似,存在的治标不治本的弊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险机构的经营体制问题以提升其竞争力。
    三、自身积累
  指从公司未分配利润中提取以增加资本金的方式。虽然进行自身积累的方式成本最低,但中资保险机构想通过自身积累的方式短期内获得大量的资本金可能不大现实。
  从表2可以看出,1999年,除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平安三家的利润率都在11%以上,太保、华泰的利润率在6.3%以上外,其余的保险公司的利润率却都在4%以下,最低达0.45%。而同期国内新兴股份制银行,其利润率最高的达到19.14%,最低的也只有4.25%,且低于6%的仅此一家。民族保险业这种利润率水平是在难于担当其资本金扩充的重任。
    表2 中国保险业盈利状况(1999年) 单位:万元
公司        所有者权益  净利润  净利润/所有者权益(%)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930644①   143141          15.38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426396.51② 47985.46         11.25

中资保险公司资本金扩充途径的比较分析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 318139    20088           6.31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  472166    53628          11.36
天安保险公司    23299    892            3.83
大众保险公司    54061    2163           4.00
新疆兵团保险公司  39617    1156           2.92
新华人寿      66000    300            0.45
华泰财产      143200    11000           7.68
永安财产      31073    1007           3.24
合计        2504595.51  281360.46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0》P506、520
  ①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盈利
  ②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总准备金+未分配利润
  其他栏的所有者权益按其资产负债表上所给的数据。
    四、增资扩股
  指其他企业入股,可分为国内其他企业入股和外资企业入股。综合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可以看出外资企业入股有更优的目标解,但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首先,从双方合作的意向看,外资公司由于想在拥有巨大潜力的中国保险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当然比中国其他企业更愿意入股中资保险公司。目前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尚不成熟,中国较缺乏具有长期战略投资眼光的企业,而且保险公司的股权流动性差,变现能力低,按各国保险公司的经营规律,寿险公司一般都要经过5-8年的正常业务亏损期后才开始盈利。在中国若要有与国外保险公司相同的投资回报,估计至少也需要4-5年,这种情况使得国内其他企业不愿轻易入股。
  其次,从参股企业的实力看,根据1994年7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暂行规定》,工商企业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必须满足最近3年连续盈利,年终分配后的挣资产达到总资产的30%等条件,并且单个股东投资金额超过10%以上,必须报经监管机构审批。面对如此苛刻的条件,民营企业没有足够大的资本量来满足保险业的需求,而大部分国有企业自身的资产负债比例过高,不符合上述条件,外资公司则具有雄厚的资本,从中方的角度讲,引入外资,不仅可以解决资金问题,而且可引入先进的保险经营管理技术。在这一方面,平安保险和泰康人寿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深圳的平安保险公司经国家批准引进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tley)和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入股;2000年11月21日,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成功向外资募股2亿股,增资扩股后,其资本金达20亿人民币,三家洋股东分别是瑞士丰泰人寿保险公司、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有限公司和软库银行。但是,按有关政策规定,外资参股中资寿险公司,外资总额不能超过参资公司总股本的25%,其中每家外资公司不能超过10%。有了这个比重的限定,要用外资来满足民族保险业1000亿人民币以上的资本缺口,则有些强人所难的味道了。
    五、资本市场融资
  不管是国有独资保险公司还是股份制保险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融资都可能是目前解决资本金不足较为可取的方案。上市将为中资保险机构提供更为广阔的资金筹集平台和管理监督约束的外部环境。
    表3 进入中国市场外资保险公司的资本来源
  附图
  资料来源;Hoover's Online,August 4,1999 转引自,马明哲《挑战竞争——论中国民族保险业的改革和发展》,P139,商务印刷馆,1999年12月
  从表3可以看出,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大部分都是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上市公司。在美国股票市场中,上市保险公司的市值占整个美国股票市场市值的27.2%。那么中资保险公司是否也可采取上市融资这一途径呢?
  按照前文设定的目标函数,上市于直接目标,即短期内融资扩充资金是很明显的。如浦东发展银行在1999年9月上市募集资本之后,资本充足率达到13%,而上市前其资本充足率仅为8.65%。
  上市于间接目标,即对保险公司的长期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也是很有效的。目前国有保险公司有两大难题,除了资本金不足外,还有所有者缺位问题。产权结构的单一导致了微观经营机制的低效运行。上市有利于产权明晰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如果国有保险公司上市后能改变目前上市国企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问题,其产权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从而能形成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真正意义上相互制约的内部管理体制和外部股东的制约机制,有利于中资保险机构持续竞争力的形成。
  上市于宏观经济层面,这里主要考虑保险公司上市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对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的意义。无疑保险公司的上市将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多元化、增加证券市场的容量和证券产品的种类。此外,保险风险证券化也是符合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的。
  最后考虑到上市的可行性,在政策面上已经不存在障碍。2000年1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其中第26条表明:“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新股,应当遵守《公司法》及国家证券监管的有关规定。”中国保监会主席马永伟在2000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讲话中也明确提出,保险公司符合上市条件的可以申请上市。
  从资本市场的承受能力看,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建设日趋规范,建立了严格的监管体系;出台了《证券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拥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交易制度不断规范。可以说,日趋完善规范的证券市场将使保险公司上市融资成为可能。至于国内资本市场是否有足够的资金供给来源,证监会副主席史美伦于2001年曾指出:目前我国每年的储蓄存款新增额为1万亿元,每年股市的筹资不过1千亿元左右,相当于10%。企业迫切需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投资者需要寻找更多的投资渠道,股市有极大的潜力资金供给能力。退一步说,即使国内资本市场资金供应量不足,民族保险机构也可以到国外去上市。
  从投资者的预期效用看,投资者的投资目的在于获取最大利润,保险业作为新兴产业在中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条件。相对增资扩股来讲,上市融资对企业或个人投资的要求更为宽松、更有可能筹到资金,一方面是因为投资者投资的比例可选择范围大,一方面投资者可以自由进入退出。
    结论
  综合上述几种方案的对比分析,实现目标函数最优化的途径是上市扩资,它不仅解决了中资保险机构近期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且可能从体制上解决了中资保险机构竞争力的持续问题。当然,像减税额转增资本、增资扩股等途径都有其可取之处,应该针对各个保险公司自身的优势和几种途径的合适性,多管齐下,为上市作好准备。


【中资保险公司资本金扩充途径的比较分析】相关文章:

论中资保险公司的国际发展战略08-05

我国国债规模国际比较分析08-07

我国国债规模国际比较分析08-07

中美证券承销制度比较分析08-05

证券、期货结算体系比较分析08-05

中外信息咨询服务比较分析08-05

中美语文教材比较分析08-17

“小产权房”流转纠纷解决的司法途径及法理分析08-05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的功能比较分析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