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经济论文>证券论文>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状况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状况研究

时间:2023-02-20 10:21:45 证券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状况研究

  要:年度报告是上市公司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信息披露形式,它传递着上市公司在整个会计年度内的全景信息,是投资人、债权人和监管机构等方面进行正确决策的基石所在。本文以部分上市公司2000年年度报告为样本,对现行年度报告披露准则的执行情况进行总体评价,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进一步规范提供有力的证据。

  一、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准则的演变过程回顾

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状况研究

 

  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准则自1994年发布以后曾先后经历了3次较大的修订,现行的准则修订于1999年。回顾该准则的演变过程,能够使我们对其制定意图、基本框架、披露内容等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评估上市公司执行准则的实际情况。以下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变迁过程的回顾,主要以披露内容和披露项目的改变为主线,对其变化路径及合理性予以分析。

 

  1.重要提示。该项目变迁的基本路径是:无年度报告质量的披露→董事会对年度报告质量的承诺→增加关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陈述。作为年度报告的提供者,上市公司董事会对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重要提示,将其责任予以明确化。与此同时,由于财务报告的可信度依赖于中介机构的评价、鉴证,强调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披露有助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所披露信息的质量进行正确评估,有效降低其投资风险。

 

  2.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该项目变迁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会计数据的披露量呈增长态势,而业务数据的披露则呈反向变动。就会计数据披露增加的项目来看,全部为损益表项目和现金流量表项目,这与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等方面信息的显著关心十分耦合;就业务数据的减少来看,主要是由于有关公司的经营情况将在董事会报告中专门反映的原因。

 

  3.股本变动与股东情况介绍。该项目变迁的基本特征是披露量呈递减趋势。将那些与其决策相关性较弱的信息免于披露,使信息使用者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核心信息,从而有可能避免过度披露所造成的信息混淆和决策低效。但豁免披露股本变动情况却值得商榷,公司的股本大小、股权结构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至关重要的信息之一,免于披露这些信息必然会增加现在的投资者以及潜在投资者的决策成本。

 

  4.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该项目变迁的基本路径是:混合报告一辅助报告一专门报告。在这一变迁过程中,凸现出证监会对于构建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视。首先,将股东大会简介、董事会报告以及监事会报告单独列示,使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其次,厘清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各自职能,进而根据其相应职能,确定其报告范围。就董事会来讲,由于它掌握着上市公司的经营和财务决策权,由其披露公司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投资情况、重大环境和政策变化对公司的影响以及经营计划等方面的信息,可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就监事会来讲,强调应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职能。要求监事会对公司依法运作情况、公司财务情况、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资产收购或出售情况以及关联交易等发表独立意见,将监事会的工作置于投资者的监督之下,进一步强化监事会的勤勉机制。但我们认为豁免条款值得推敲,由监事会发表独立意见,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法人治理结构得以实现的必要程序。淡化监事会发表独立意见,有可能造成监事会功能缺损甚至丧失。

 

  5.重要事项。该项目变迁的基本特征是披露内容和要求呈递增趋势,特别是对重大关联交易事项的披露。主要是因为这些事项对于上市公司的利润形成、利润预期、经营前景将会产生重大的、深远的影响。对这些事项进行详细披露,尽可能改变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以实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标。

 

  6.财务会计报告。该项目的变迁相对比较稳定,其主要变化体现在对会计报表附注披露方面。从由上市公司自主选择到统一规范,增强了会计报表附注的统一性、可读性;从披露报表项目到披露会计政策的选择,提高了会计报表附注信息的有用性。

 

  7.披露时间。该项目的变迁相对比较稳定,主要变化在于1997年的准则修订,明确了上市公司对外披露财务报告的时间,即会计年度结束后120日内,消除了1994年准则对报表编制时间与披露时间的模糊界定,克服了原准则的制度缺陷。

 

  8.披露载体。在三次修订中,披露载体只发生过一次变化。在1999年的准则修订中,除了要求在由证监会指定的全国性报刊上刊登年度报告以外,还必须在证监会指定的国际互联网登载公司年度报告。通过国际互联网披露年度报告,实现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手段的创新。

 

  二、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状况的调查分析

 

  截止20001231日,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数已达1088家,本文选择其中的10%为研究对象。我们从《中国证券报》元月至4月期间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摘要中,随机抽样选择了108份报告为研究样本。

 

  在108家公司中,所有公司均严格执行了年度报告准则关于年度报告摘要格式的规定,包括重要提示、公司简介、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股东情况介绍、股东大会简介、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重要事项、财务会计报告等法定披露项目。其中对于重要提示、公司简介以及股东大会简介的披露,所有公司都能严格按照准则的规定执行,而对于其他项目的披露在各公司间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体情况如下:

 

  1.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

 

  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披露情况统计表

 

项目

公司数

比例(%)

会计数据:

1.列示本年度会计数据

(1)按要求列示11项本年度会计数据

(2)未全面列示本年度会计数据

·未列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未列示“补贴收入”

·未列示“营业利润”

·未列示“其他业务利润”

·未列示“投资收益”

2.提供截止报告期末前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列示报告期内股东权益变动情况

4.列示利润表附表业务数据

1.列示公司的业务数据

2.未列示公司的业务数据

 

 

102

 

2

5

2

1

1

108

55

69

1

107

 

 

94.44

 

1.85

4.63

1.85

0.93

0.93

100

50.93

63.89

0.93

99.07

 

 

  从表1可以看出,在会计数据披露方面,就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列示来看,绝大部分(944)上市公司均严格按照年度报告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披露,只有极少部分(56)上市公司未严格遵守规定;就股东权益变动情况的披露来看,则存在较大的差异:5093%的上市公司给予了披露,而4907%的上市公司则未作披露。这主要是由于中国证监会在200011月行文通知上市公司报告期内股东权益变动情况表“可不予披露”;另外,就利润表附表的披露来看,6389%的上市公司按照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9)的相关规定进行列示,但依然有3601%的上市公司未予披露。在业务数据披露方面,只有1家公司(093)列示了公司的业务数据,这主要是因为年度报告准则对这方面的披露未做强制要求所致。股东权益变动情况和业务数据的披露情况表明,上市公司法定披露倾向明显,自愿披露动机不足。

  2.股东情况介绍

 

  从表2可知,在股东情况介绍方面,上市公司基本上均按要求进行披露。此外,从股本变动情况的列示来看,有3056%的公司自愿披露了股份变动情况表,另有2592%的公司通过会计报表附注形式提供了这一信息。这表明,过半数的上市公司对于股本变动的信息披露具有一定的主动性。

 

表2  股东情况介绍披露情况统计表

 

项目

公司数

比例(%)

股本变动情况

1,列示股份变动情况表

2.未列示股份情况变动表,但会计报表附注中包含“股本”项目注释

股东情况介绍

按规定项目介绍股东情况

 

33

28

 

108

 

30.56

25.92

 

100



  3.董事会报告

  表3,显示,在董事会报告披露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许多上市公司未披露法定项目。其中3981%的上市公司未提供分部信息,3240%的上市公司未说明投资项目收益情况或预计收益,833%的上市公司未全面揭示公司财务状况变动原因;(2)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未披露自愿项目,8518%的上市公司未提供定量预测信息。

表3  董事会报告披露情况统计表

项目

公司数

比例(%)

公司经营情况

1.仅按产品、行业说明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

2.仅按地区说明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

3.同时按产品、地区说明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

4.未提供分部信息

公司财务状况

1.说明公司财务状况及其变动原因

2.说明公司财务状况但未全面揭示变动原因

公司投资情况

1.说明投资项目收益情况或预计收益

2.未说明投资项目收益情况或预计收益

3.没有投资项目

新年度的业务发展计划

1.进行定量预测

·仅预测产量

·仅预测收入

·仅预测产值

·同时预测收入、产量

·同时预测收入、利润

2.未进行定量预测

 

63

1

1

43

 

99

9

 

65

35

8

 

 

8

3

1

3

1

92

 

58.33

0.93

0.93

39.81

 

91.67

8.33

 

60.19

32.41

7.40

 

 

7.40

2.78

0.93

2.78

0.93

85.18


  4.监事会报告

 

  从表4可以看出,有2778%的上市公司的监事会报告不够规范,未对有关事项发表独立意见,使投资者对于监事会职能的发挥产生质疑,无法对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作出正确的评价,从而有可能影响其投资决策的效率。

 

表4  监事会报告披露情况统计表

 

项目

公司数

比例(%)

1.监事会对有关事项发表独立意见

2.监事会未对有关事项发表独立意见

78

30

72.22

27.78

 

  表5表明,上市公司对于重大关联交易事项的披露明显不足。从对购销商品、提供劳务发生的重大关联交易事项的披露情况来看,在发生该类交易的51家公司中,有48(9412)未严格遵循年度报告准则,主要表现在未对交易价格、结算方式、关联交易事项对公司利润的影响以及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和持续性等重要信息进行披露;从对资产、股权转让发生的重大关联交易事项的披露情况来看,在发生该类交易的28家公司中,有19(6786)未按照准则要求进行披露,主要问题在于未对定价原则、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评估价格等信息进行披露;从对公司与关联方存在债权、债务往来,担保事项等的披露情况来看,在发生该类交易的45家公司中,只有4家按照准则要求予以披露,多数企业未披露关联事项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公司的影响等。

表5  重要关联交易事项披露情况统计表

项目

公司数

比例(%)

购销产品、提供劳务发生的重大关联交易

·严格按规定项目披露

·未披露交易价格

·披露占同类交易金额的比例

·未披露结算方式

·未披露定价原则

·未披露关联交易事项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未披露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和持续性

资产、股权转让发生的重大关联交易

·严格按规定项目披露

·未披露定价原则

·未披露资产的账面价值

·未披露评估价格

·未披露结算方式

·未披露获得收益及其原因

公司与关联方存在债权、债务往来、担保事项

·严格按规定项目披露

·未披露形成原因

·未披露关联事项对公司的影响

无重大关联交易

51

3

36

21

42

6

38

43

28

9

14

16

13

3

4

45

4

20

41

29

47.22

2.78

33.33

19.44

38.89

5.56

35.18

39.81

25.93

8.33

12.96

14.81

12.04

2.78

3.70

41.67

3.70

18.52

37.96

26.85



  6.财务会计报告

 

  从表6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能够按照准则的要求披露财务会计报告,并且有多家公司在法定披露项目之外进行自愿披露。在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97家的上市公司中,有71(7320)提供了审计报告,有90(9278)提供了会计报表附注,显示上市公司在财务会计报告披露方面的主动性较强。

 

表6  财务会计报告披露情况统计表

 

项目

公司数

比例(%)

标准审计意见

·披露审计报告和会计报表附注

·披露审计报告,未披露会计报表附注

·未披露审计报告,披露会计报表附注

·未披露审计报告和会计报表附注

非标准审计意见

·披露审计报告和会计报表附注

97

54

17

19

7

11

11

89.81

50

15.74

17.59

6.48

10.19

10.19

 

  三、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状况评估

 

  通过上述的调查数据,可以发现目前我国股票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具有以下特征:

 

  1.法定披露特征明显,自愿披露不足。从形式上看,几乎所有上市公司均能按照年度报告准则规定的项目对外披露年度报告;从内容来看,除财务会计报告、股本变动等个别项目以外,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仅囿于年度报告准则所要求的项目,而对于自愿披露项目则缺乏应有的关注。事实上,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是有关监管机构法定要求与上市公司管理层自愿选择双重作用的结果,缺乏来自于上市公司自愿披露行为的有力支持,年度报告的信息含量一定会大打折扣,从而必然降低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

 

  2.披露内容避重就轻,缺乏应有的公允性。虽然,年度报告披露是一门选择的艺术,但必须以公允中立为前提。而目前上市公司在公允披露方面的努力明显不够,集中表现为对重要项目披露不足。从上述调查资料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普遍对公司投资情况、新年度的业务发展计划、重要关联交易等与投资者决策有密切关系的信息披露语焉不详或完全未披露,从而降低了年度报告的可靠性。

 

  3.披露时间滞后,缺乏及时性。虽然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能够在规定期限内披露对外披露年度报告,但分析发现,多数上市公司选择报告期限的后60天而非前60天对外披露年度报告,其中选择前30天披露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不足1%,选择前60天披露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不足20%,信息的滞后严重削弱了其决策的相关性。

 

  四、简短结论与改进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目前上市公司在执行年度报告准则方面总体表现良好,但在以下方面仍有待改进:

 

  1.将公司治理状况纳入年报披露的范围。随着年报披露准则的修改和完善,有关公司治理方面的信息披露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如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报告已从最初的混合报告、辅助报告发展成为专门报告。但这些报告仅限于对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工作和公司有关情况的一般说明,而未涉及对股东权利维护状况、中小股东权利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受保护状况等公司治理主要内容的披露。现有的披露内容难以使投资人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治理效率作出恰当的判断,这在根本上动摇了投资人对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的可信度,从而使年度报告的决策有用性下降。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决策有用性的角度看,有必要在年度报告中披露公司治理状况的信息。

 

  2.减少年度报告披露准则中的可选择性条款,提高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和可比性。年度报告披露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可选择条款,增强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有利于企业在一定范围内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会计原则、会计方法,但这种可选择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上市公司信息的不可比,为投资者理解财务报告进而进行投资决策人为地设置了障碍,可见,减少年度报告披露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可选择条款已属必要。

 

  3.不断完善法定项目的披露。首先,应按产品、行业或地区按要求及时提供分部报表,进而,对于与投资者决策密切相关的信息,如定量的财务预测信息、股本变动情况、监事会的独立意见、重要的业务数据、股东权益变动情况、主要的会计报表附注等,应作为法定披露项目予以规范。同时,应处理好年度报告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问题,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构造一个内在统一的制度体系。

 

  4.加强自愿性项目的披露。年度报告披露准则通常只规定最低的披露要求,这些最低的披露要求构成了上市公司法定披露的内容。然而,要作到充分披露,就有必要增加自愿性信息披露。自愿性信息披露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认识,从而提高公司财务报告的可信度,能使公司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然而,过度披露则可能会使公司的竞争力受到损害。所以,在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时,管理者既要做到向投资者释放信息,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同时,应注意对事关企业竞争力的信息予以保护。

 

  参考文献

[1]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1994110日,19971217日,19981210日,1999128日。

[2]吴联生.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经济研究.2000年第4期:4148

[3]林志毅等.会计信息披露:动因、现状、问题及对策.见:张金良等编,证券市场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4180
[4]Beaver.薛云奎主译.Financial ReportingAn Accounting Revolution.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5]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Special Committee On Financial ReportingImproving Business Reporting-Acustomer Focus,Meeting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Investors and CreditorsNew York,NYAICPA1994


作者:西安交通大学会计学院 李婉丽 张晓岚 来源:《金融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状况研究】相关文章:

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状况研究08-07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制研究08-07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分析08-05

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的法律要求08-05

对我国上市公司兼并收购的实证研究08-05

上市公司收购的信息披露08-05

我国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问题研究08-05

证券律师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08-05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思考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