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挖掘隐性资源 丰富语文课堂
挖掘隐性资源 丰富语文课堂[摘要]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语文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挖掘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语文,培养稳定的语文学习动机。本文从教学实践入手,借助语文课程资源的相关理论,从文本、地域、学生、学科四方面介绍如何挖掘及合理利用隐性资源,丰富语文课堂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持久兴趣。
[关键词] 课程资源 隐性 开发 利用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新课标下的语文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根据存在方式可分为显性和隐性资源。显性资源是学生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学习资源,如教材、广播影视节目、直观教具和实物、光盘、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隐性资源是从学生自身开发出来的学习资源,由学生积极的自身情感,态度和调动主观能动性而来的,或产生与他人之间学习互动的作用力和因素,即人的因素占主要方面的学习资源,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师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倡导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创造性地使用课程资源,让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接触和学习语文,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可见整合资源,充分挖掘,善于利用,是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师共同的努力方向。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仅仅开发利用校内外的一些显性资源,而隐性资源却往往被忽视。本文就文本、地域、学生、学科四方面谈谈本人在平时语文教学实践中对这些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文本——多元的资源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与感情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本相似的生活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文本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笔者教学《三峡》这篇课文,在上课之前就要求学生预习,要求他们通过上图书馆、上网,甚至走访亲戚朋友等方式,有目的、有选择、有重点地收集有关信息,并将获得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学生有的在音像店买来了碟片,有的在书店、图书馆里找到了介绍三峡的书籍,有的上网找到了“三峡”,包括三峡的全貌,特点,重要景点等,有的下载了大量有关三峡的图片,还有的甚至从亲戚朋友手上找到了游览三峡时拍摄的照片,购买的纪念品等。课堂上,创设一次应聘小导游的情景,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学习课文,把看到的景色、景点与课文内容相衔接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应聘上台当小导游,介绍三峡的景色。由于学生在上课之前作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发现学生在品读文本过程中,不仅了解了课文的内容,更能体会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上课,而是一次有趣的活动,在愉悦的活动中文本内容也就悄无声息地走入了学生的心田。
这样的教学,不仅锻炼学生对语言信息的获取、吸收能力,对教师来讲,也是知识的大餐、思维的训练场,引发师生共同学习、探究的欲望。实现了《新课标》所述的: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更大的课程资源空间。
教师在挖掘隐性课程资源的时,一定要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生活现象,以教材为载体展开探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他们的思维,调动课堂气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二、地域——独特的资源
语文来源于生活,离不开生活,语文学习必须贴近学生生活,才能充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才能散发出其独特的灵性与魅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语文知识中的生活因素,与语文课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教学实践也证明:只有让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才能真正体验到语文学习的真谛和乐趣,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欲,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我们的家乡是著名的侨乡,华侨历史300余年,华侨遍布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就造就了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望故乡,情意绵绵。故乡风光好,故乡水亦甜”——这是多少海外游子的心声。为此,去年我们家乡举办了一次隆重的华侨大会,历时三天,包括:开幕式及大型广场文化表演,中外民间艺术博览会,大型文艺晚会等等。我们的部分学生作为华侨大会的志愿者也参与并亲身体验了这次大会。会后,许多学生都念念不忘此事,于是我就乘胜追机,布置学生为下次的华侨大会做准备,设计开幕式,广告词,吉祥物,介绍特色小吃,旅游景点,著名人物等等,画出图形,涂上色彩并附以文字介绍,课堂上举行“华侨大会设计介绍会”.学生出动了身边一切可用资源:书店,图书馆,家中藏书,或上网查阅,问家人,朋友,同学,甚至去旅游社咨询……最后评出优秀的作品贴在校园宣传栏里供全校师生欣赏,真是让全校师生大开眼界,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样既丰富和深化了教学内容,又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展了思维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国、爱家的社会责任感。正如赞可夫所说的:“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
三、学生——便捷的资源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学生已成为课堂教学中最丰富、最便捷,开发上最经济,效果上最突出的课程资源。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是一笔巨大的教学资源,教师如何挖掘、提炼,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忽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他们会让你“刮目相看”.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时机,深入挖掘,积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会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如在教学《在希望的田野上》时,笔者让学生提前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了解家乡的变化。通过课前准备巧妙地架设起文本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桥梁,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家乡和文本进行比较阅读,说一说不同之处,然后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的精妙及丰富的思想感情,此外还要唱出感情,最后创设一个迁移性的练习,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收集,了解到的有关家乡的变化,写一段自己熟悉的青田城市新貌的话。由于学生在课前有较丰富的生活积累,课堂中运用课件启发,生活中的许多场景很快在学生脑海中再现。再经教师的适当点拨,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学生的口头作文就滔滔“流泻”下来了。这种在教学中,运用“访一访”、“说一说”、“唱一唱”、“写一写”的形式,就充分开发了学生资源,让他们通过交流学到自己所需的知识,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激活了课堂气氛。
四、学科——互融的资源
《新课标》提倡“跨学科学习,能使学生在不同情况和方法下的知识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明确表明新课程下的学科教学,不再是单纯的“学科课堂”,更强调学科间的渗透,知识的整合,体现学科间的共融性。各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堂上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才能将狭小的单一学科时空通向广阔的学习天地。例如,在写作指导“人类与环境”时,就要学生利用相关的地理知识。所以作为课前预习,就要求学生去查询有关地理知识,课堂教学时再组织学生就身边的环境污染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学生就会谈兴十足,畅说欲言,纷纷列举周围各种各样的污染,身边的垃圾堆,汽车的尾气,小排挡排放的油烟等,而流过身边的瓯江水更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环境问题,也是谈论的焦点。我们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对身边的瓯江进行调查,调查瓯江的过去,分析瓯江的污染原因和研究制定治理瓯江的方案。这样就打破了学科界限,密切了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了学科的综合性,使本学科的教学涉及到了其它知识领域,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更大天地,同时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当然,潜伏在我们周围的隐性课程资源还有很多。要达到“课程资源俯首可拾,教育无处不在”的目的,就需要我们教师时刻准备好“妙手”去挖掘,运用独到的智慧去利用,将隐性的课程资源变成加快学生和谐发展的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语文课堂“锦上添花”,让我们的教育成为真正“有人的教育”!
[注释]:
[1]《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7.
[2]《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8.
[3]《英美精彩课堂》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6
[4]《新课程 怎样教Ⅱ——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5.4.
【挖掘隐性资源 丰富语文课堂】相关文章:
语文课堂中艺术元素的挖掘与运用08-17
挖掘潜在资源?盘活城市存量08-17
挖掘文本载体开发写话资源08-15
挖掘通俗文化中的语文教学资源08-17
巧用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语文课堂08-24
农村初中隐性辍学严重08-06
农村初中隐性辍学严重08-12
试论隐性德育课程08-17
谈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