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边缘学科心理健康教育之于语文学科的意义

边缘学科心理健康教育之于语文学科的意义

时间:2022-08-05 15:14:58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边缘学科心理健康教育之于语文学科的意义

  边缘学科心理健康教育之于语文学科的意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培训正成燎原之势,足见心理健康教育现实意义之大。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首句就明确指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地位之高。
  
  细究之,“心理健康教育”之于语文学科,关系密切意义重大。也因之作为语文老师既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亦有必要借鉴它服务于语文学科。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浅见。
  
  其一,两者的基本性质、任务、意义相近甚多。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注:引自《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单从内容看包括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两项任务。即教育和培养个体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成功,使个体形成并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可见,两者都注重个体的良好素质培养,并使其健康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业事业成功,益于终身,适应社会。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注:引自同上)
  
  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若从性质来看,则包括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两项任务。即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进行培养促进,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不断优化。不难看出两者都在关注学生品性的优化,这一优化过程实际上是审美教育能力的锤炼过程,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
  
  其二,两者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方法、手段同归殊途。
  
  途径上,语文科学习强调合作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在教学中,应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的思想倾向,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活动,学习正确自如表达,敞开自己的心扉;同时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吸纳他人的意见,深入到别人的世界,在追求共同目标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协作和分享,学会宽容和沟通。”(注:引自同上)
  
  这种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正是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心理健康教育认为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的状态下才最易于顺应社会,倾向于与社会保持一致,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包括道德规范,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品德。在团队集体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而且使其效能更高、辐射面更大、影响力更深远。
  
  手段上,语文科具工具性;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咨询,通过“说”表达心迹、困惑、迷惘,通过“写”以有形音义的文字再现心路旅程,通过“画”随手涂鸦蕴含自己的思虑、苦痛。咨询依靠的是语言文字,“言为心之声”,语言文字中折射着心理,心理的有序外化得以语言文字这一实体呈现。
  
  语文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在咨询中,帮助回忆,再现过去,重新演绎事件全过程,继之调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来引领个体心理回归健康。
  
  方法上,语文教育教学新理念提倡:转换角色,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关注学生主体的价值;真实教学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顺势而导,用宽容态度评价学生等等。理论倡导毕竟是倡导,教学中有时或普遍很难做到,那么这时不妨从心理健康教育中感悟:(www.fwsir.com)咨询者面对来访者,首先把他(她)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确定其个体或思想的合理性、真实性,然后让来访者倾诉,在其倾诉过程中以宽容之心顺势诱导,使其看清心迹,孰是孰非,从而校正自己。课堂不免姑且看做是一个大的咨询室,只是面对的是一群较健康的求上进的来访者。
  
  意象法要运用到语文的想象联想手法;幽默法更是用语言文字的幽默技巧来驳斥来访者的必须哲学;认识法是用语文的论证过程来驳斥非理性信念;……由此看来心理健康教育中种种咨询手段方法,多半运用的是语文学科的方法或逻辑思维。
  
  其三,语文学科的许多学习内容其实就是促成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是另一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本的单元选择编排上,如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认识自我”单元,第二册“体验情感”单元,第三册“感悟自然”单元,第四册“关注社会”单元,第五册“走近经济”单元,就很注意到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自然到社会,从个体到他人,从人文关怀到经济市场,涉及各个生活层面。
  
  语文学科的诸多教学活动,如作文命题、写日记、读报评报、编文集、自制小报、名著导读、演讲话题等等,无一不可以进行着心理健康教育。像历年高考作文题,1952年《记一件新人新事》,1960年《我在劳动中受到锻炼》,1991年《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1992年“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1998年《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2001年“诚信”话题,2002年“心灵的选择”话题,2004年“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话题,2010年广东高考题《与你为邻》等等均在权衡着、考评着、诱导着学生个体心理健康。
  
  其四,语文学科的学习需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策略。
  
  在语文学习中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即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通过心理测评手段,从个人资料、学业表现、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因素、思想品德和价值观、职业能力倾向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描述和评价,以此作为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因材施教和作为评价教育教学效果、教育改革及教育研究的主要参考依据。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详尽地了解到某一阶段学生学习语文的状况及其原因、下一阶段整改方案。
  
  对学生语文学习活动中不当的行为,利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系统脱敏法,逐级循序改变其行为。也可利用认识矫正程序;亦可帮助学生利用自我监控策略来辅导。
  
  对语文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可以借归因训练、自信心训练、成就动机训练来使学生个体发动或维持其学习活动,并使其朝着一定的目标进行。
  
  而代币法,对学生的学习期望行为给予积分式奖励,使当事人每天小心翼翼的安排自己的行为,生活在希望之中,通过不断地积累达到最终的期望。这种方法可以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灵活运用,能给学生精神乃至“准物质”鼓励。
  
  松弛法则可放松学生情感意识,缓解紧张压抑氛围;冲击法(內爆法)则可让当事人想象最可怕的行为后果,或不愿想象的事情,想到头脑爆炸,承受这种头脑爆炸的体验。它可以诱导那些顽劣或行为极端的学生。
  
  方法之多样,可以借鉴之处实繁。用好这些方法,大益于语文教育教学;掌握好这些原理规则,大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此,则语文教育教学能事半功倍,建功勋于无形之中,是谓“于无声处听惊雷”.
  
  诚然这方面的论述多矣,然极易把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意义上的思想、道德教育混为一谈,将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的思想、道德教育视作心理健康教育,这两者概念可能有交叉之处,但一定是两个迥异的命题,否则心理健康教育不会成为独立的一门科学,国家教委在新德育中的论述也不会明确表达“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及心理健康教育”,一己之见,窃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人为主体,按照任本身的发展来要求、来诱导,而思想、道德教育则是社会(或政党、团队)为主体,对人的言谈举止进行规范。以上赘言,敬请斧正。

【边缘学科心理健康教育之于语文学科的意义】相关文章:

语文 -寡人之于国也08-16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08-12

《个人独资企业法》实施之于中国现实的意义06-04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研工作计划01-13

心理教育对中学语文学科的渗透初探08-17

小学语文学科如何渗透人文教育08-16

教育意义的作文09-20

寡人之于国也..08-16

《寡人之于国也》08-16

寡人之于国也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