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05 15:21:38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教育中,阅读的知识比重一直有增无减。掌握好阅读的技巧无疑成为同学们在语文成绩上取得进步的突破口。
  
  以前的阅读教学往往纠缠于内容的课堂分析,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但我觉得可抓住重点词句、段落美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机会,利用各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朗读,让学生多读多练,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体味语言文字的优美,由“会读”到“乐读”.让学生读懂、读活,通过读从而悟情明理。
  
  新的阅读教学要注意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每个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经过多年来的一些教学经验以及体会,我觉得做好阅读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即先带领学生认真读懂文章题目;之后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再有重点地理解课文;最后统观全篇对整篇课文有个比较完整、深刻的认识。
  
  一、读懂文章题目
  
  在初读文章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并不是急于释题就是马上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我认为应该在课题的“读”上下功夫。题目就是课文的“眼”,如果把题目读好,读懂了,必然为学习课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读懂题目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题眼解题。例如在教学《跃进大别山》一文时,我问学生这个题目应该怎样读?学生说:“应该在‘跃进’这个词上重读好。”那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学生纷纷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我说:“请大家根据各自对课题的理解再读一次课题,要读出它的意思和内涵。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很快知道是讲刘、邓大军跟敌人抢时间强渡汝河杀出一条血路,胜利跃进大别山。开始读课文时,应教学生读得慢些。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重点放在读准字音和读的连贯上。教学生熟练运用字(词)典,自己去学习生字词。遇到难理解的词语,可以用组词、换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去解决。在初步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按自然段去理解大概的内容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摘取重点词语,分析句子关系,层次归纳等概括方法。在读懂自然段后,进一步学习把握全篇文章思路、线索。教会学生认识段与段的联系,划分段落的方法。在学生初读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读书方法,通过此方法对读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二、从整体看整篇课文的”眼“
  
  切忌一拿着课文就逐段讲读,更不要孤零零地抓词和句的理解,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从整体出发理解词、句、段,理解词、句、段要为理解整篇课文服务。所以应该精读课文,找准重点。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要精读课文。简单的说,就是让学生比较深刻的理解课文。在这个环节中重点是要把读书、思考、交流、练习集中起来,使学生学到更多东西。
  
  (1)积累词语:词语库中的词语灵活运用。如:《柳笛声声》中”我俩在一阵阵清脆悦耳的笛声中,向回家的方向走去。“”清脆悦耳“这个词还能换上个什么词?又如;《千变万化》思考;石匠与商人的行为,通过俩人行为对比,理解石匠没有”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这句话的道理,从而正面引导和教育学生对待周围的人应拥有”以德报怨“的传统美德。
  
  (2)句子理解:上如教学《胖乎乎的小手》我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描写妈妈。爸爸。姥姥这三个自然段中不同的地方在那里?学生找出;写姥姥的这段多了”眯了眯眼睛,看了看“.我就出示句子作比较;姥姥拿起画说;”这双小手,还帮我挠过痒痒呢!“姥姥拿起画,眯起眼睛看了看,说;”这双小手,还帮我挠过痒痒呢!“问学生;”你们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学生通过比较句子明白了:姥姥年纪大,看东西费力。用上这些词组很形象,好像姥姥的那情景就展示在眼前。既让学生从读中去感悟句子的优美,又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3)仿写练笔:教给学生仿写句子、仿写段落、仿写作文。如;课文中排比突出主题;会用过渡段;如何刻画课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如:《桂林山水》学习总分总的写法,指导仿写课文。在课文的内容上展开想象,对教学突破点进行补白。既让学生从读中去感悟句子的优美,又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从部分到整体的联系
  
  一个是要注意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避免割裂;一个是要注意每个部分和整篇课文的联系,把部分放到整体中去理解。这样,对每一部分的意义、作用会看得更清楚,对整篇课文也会理解得更深刻。阅读时应注意从重点句、重点段入手。
  
  俗话说得好:”提领而顿,百毛皆顺“.阅读课切忌面面俱到,应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点,贯穿全文的一两个词。一连串关键的句或文中重点语段。通过解析词义引导学生重点推敲达到读得入情入境。以此带动全文的阅读,收到一发而动全身之效。
  
  如《观潮》一课中的:”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朗读时先标出重音符号,这样孩子就注意了”踮着、沸腾、山崩地裂,漫天卷地“等几个词,再来朗读时,学生就可以更容易把大潮来到时的气势读出来了。
  
  上述的两个整体有本质的不同:前一个”整体“,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要求不宜高,后一个”整体“,应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掌握课文中心,从思想内容到语言表达对全篇课文都应有较深的理解。两个”整体“,体现了理解和认识的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由粗浅的理解到比较深刻的理解,由感性的表面的认识到理性的本质认识。

【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08-24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08-13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作文能力08-24

谈高段阅读教学中概括能力的培养08-16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08-17

·谈高中生语文阅读中质疑能力的培养08-17

在阅读训练中培养思维能力08-17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08-13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08-19

在自主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能力与创造能力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