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浅谈小学生的语感培养

浅谈小学生的语感培养

时间:2023-02-20 10:49:09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小学生的语感培养

  浅谈小学生的语感培养
  
  【摘要】:  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是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把握和运用的能力,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敏锐的感觉。小学低年级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开始,是语感训练的启蒙阶段,我们教师就要根据新课标,凭借新教材,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语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
  
  【关键词】:  语感   想象    方法   比较   实践
  
  语感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因为语文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成果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学生入学的那天起就要有意识地耐心培养,并逐步提高要求,以达到我们的目的。如何有意识地培养,新大纲虽未出现“语感”字眼,却明确规定了语感训练的要求,也明确提示了训练的方法。下面就来谈谈我在教学中是怎样培养学生语感的。
  
  一、引导想象,培养语感
  
  语感是与想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浮想联翩是获得语感的重要渠道。课文中的有些词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这些词在文中表达的意思非常丰富,须让学生沿着文章的思路,感情的脉搏,来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加深对文章的思想感情和重点词的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学生无穷的想象力是培养语感的一条不可多得的重要途径。 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语感培养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于有字处想无字文”,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语感比较强的人,很容易把语言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面,从而进入其所描述的意境当中,完成从语言文字到画面的转换。表象是基础,没有丰富的表象积累,要完成语言文字到画面的转换是困难的。因此,在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学习字词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建立起字词同事物的联系,不断积累字词所表达的事物的表象。
  
  1、把字词同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
  
  低年级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课文插图精美可人,形象生动,几乎页页有、篇篇配,这些具体直观的画面把语言材料展示在了学生的眼前。因此从清晰可辨的画面中感受语言,形成印象是帮助学生把语言形象化、审美化最常用的方法。如《看菊花》文中的“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以及“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等词语都可以利用插图使学生把词义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
  
  2、把字词同有关知识、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对一个字、词的意思的理解程度,也是同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字词教学中,对一些信息量大的词和较难理解的词都应联系有关知识、生活经验理解词义。叶老曾说过:“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筐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使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特别丰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语言想象成画面,再从想象的画面中去领悟语言。如《水乡歌》中第一段这样写道:“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接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怎样使学生披文入情,感受到水乡的秀丽风光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呢?我在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么多水有什么用呢?这一设问触发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他们纷纷说道:这么多水可以养鱼养虾养螃蟹;可以长藕长菱长茭白;可以浇花浇树浇庄稼;可以让我们游泳跳水玩耍;还可以运输发电……学生的想象在自由的空间里驰骋,不仅发展了思维,而且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帮助学生感悟了语言的深层含义。
  
  二、掌握方法,培养语感
  
  我们知道阅读对指导学生作文起着铺路垫基的作用,阅读教学中,应在句子上下功夫,重视引导学生学习理解,积累和运用句子。理解句子是理解句群、甚至是理解段、篇的基础;理解简单句是理解复杂句子的基础。低年级应就理解简单句进行严格的训练。
  
  1、掌握一般的句式
  
  要启发学生掌握理解句子意思的基本方法,即抓主干理解句子意思,要引导学生感性认识一个句子一般包括两部分,开头部分讲的是“谁”或“什么”,接下去的部分讲的是“是谁(什么)”、“做什么”、“怎么样”,表达这两部分之间关系的只有三个基本句式,即“谁(什么)、是谁(什么)”、“谁(什么)怎么样”、“谁(什么)做什么”,按这三个句式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2、遵循一定的程序
  
  按一定的程序教学,一是先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二是在这基础上体会修饰语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丰富的意思。如第一册《怀素写字》中的“怀素写字非常认真。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样子叫认真?再抓住下面的“总是”、“看清 ”、“记住”、“一笔一画”、等词语理解这就叫“非常认真”.这样一来,对下一句怀素的字进步很快的原因便迎刃而解。
  
  三、比较琢磨,培养语感
  
  1. 字词比较法
  
  在课文中,有很多词句用得准确生动,包住着思想感情,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之后写下来的。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没有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品味,那么,学生对于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些思想内容的,就会缺乏比较具体的、全面的了解。而培养和提高这方面的分析能力,这应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我常常使用比较法。比较法就是把文中的词换词或增减比较,来体会文中用词的丰富的表现力,运用比较法,要先初步体会该词在句中的意思和句子的意思;再词比较,体会文中用词的丰富的表现力。如第二册《世界多美呀》一文中,“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过程如下:
  
  (1)这句话写什么?(天空、树木、小河) 天空、树木、小河怎么样?
  
  (2)比较“蓝”和“蓝湛湛”、“绿”和“绿茵茵”、“碧”和“碧澄澄”,体会“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在程度上要更加深一些,更能表露出喜爱之情。换词比较法,通过换上相近的词进行比较,学生能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多进行这样的训练,能培养推敲词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2.意思比较法
  
  实践证明,要有比较敏锐的语感,必须经过严格的语言分析训练,做到叶老所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精神。”这语言分析,就是咬文嚼字。低年级课文虽浅显,学生虽是刚接触书面语言,也要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如《要下雨了》中的“是要下雨了吗?”不是表示询问的,而是表达小白兔对小燕子的话将信将疑的心理,这个意思要联系上下文才能体会出来。教学过程如下:
  
  (1)联系上文引出句子;小燕子说要下雨了,小白兔相信吗?从哪句话看出来?要是小白兔相信燕子的话,它会怎么想?(要下雨了!)
  
  (2)联系下文进一步体会句子的意思:从课文什么地方还可以看出小白兔不完全相信小燕子的话?(小白兔不是直接跑回家,而是又去问小鱼为什么跑出来。)从而领会到这句话表现了小白兔将信将疑的心理。
  
  3、图片比较
  
  不同的图片会给不同的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不同的情绪变化,而不同的情绪变化正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教学投影片的视觉效果,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不同投影片,放手让学生自由观察,民主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营造一个民主的学习环境。
  
  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更深一层。这样,才能真正落实词句教学的目标。长期坚持训练,能培养学生品词品句的能力,能使我们的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来。
  
  四、语言实践,培养语感
  
  语感的形成主要靠理解,靠在实践中积累。因此,要让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没有足够的语言积累是不可能形成语感的。因此,要强调在朗读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积累语言。每一篇课文都要精心揣摩,指导学生在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等手段 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悟品味语言文字,适当范读,指导学生读出该有的语气,让学生加入适当的动作表演读,背诵。把课文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
  
  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低年级的学生,语言正处在发展阶段,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引导回答。这样学生回答问题表达得确切,说得流利,畅通,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又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训练说的过程,让学生读出文中语句,帮助学生组织思维,把对局面文字的感知和情感联系来理解课文,再现情境,意会内涵,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是理解能力的训练,也是写作训练,是读写结合的一种较好的形式。新教材从二册开始,安排了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训练。低年级的上述形式的训练,要特别强调在读懂句子、了解句子的叙述顺序的基础上进行。在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一篇课文前,应就复述一句话的意思进行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打好了复述句子的基础,可就复述一段话训练,然后才进入复述篇的训练。
  
  总之,语感训练深深根植于低年级语文教学这块园地,是引导学生通往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我们语文教师要自觉运用语言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不断从实践上和理论上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新理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
  
  3、《小学语文教学》。山西教育报刊社
  
  4、《叶圣陶集》江苏教育
  
  注释:
  
  语感:是言语到意念的逻辑转换的能力,换句话说是一种语言能力的综合素质的反映。

【浅谈小学生的语感培养】相关文章:

浅谈小学生语文语感的培养08-12

良好的语感语文的命脉——浅谈小学生语感培养07-26

浅谈如何通过诵读培养语感08-05

浅谈语文教学语感的培养08-17

浅谈初中文言文语感的培养08-15

语感培养与语感迁移08-17

浅谈语感教学08-05

培养小学生的语感之我见08-05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网友来稿)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