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数学论文>厨师般“烹饪”数学餐

厨师般“烹饪”数学餐

时间:2023-02-20 10:55:34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厨师般“烹饪”数学餐

  厨师般“烹饪”数学餐
  
  曾经在看《东方卫视》之“天天厨房”时,欣喜于主持人能用极平常的材料经过独特的加工、烹饪,做出一道道令人回味无穷的菜来,把饮食弄得有声有色。曾经在餐馆亲眼所见厨师们精心选材、精雕细琢、细心烹饪,做出了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我感悟到了厨师与教师之间相通的几分道理。近来仔细研读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时,佐藤学教授把教师的活动形象地比喻为“服装裁剪”和“交响乐团”这两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活动。在有感于灿烂的饮食文化和佐藤学教授教育思想的同时,我思索、我感慨:教师的活动不也如“厨师烹饪”吗?
  
  教育要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教师不妨也学学《东方卫视》的主持人,学学厨师们,用教材提供的极普通的材料以及学生生活中很多原生态的素材,给“数学课堂”这道菜经过独特地加工、烹饪,使它鲜活起来,成为极富营养的数学餐。
  
  一、精挑细拣
  
  食必求精是我国饮食烹饪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它要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在切制与烹调菜肴时力求精细,追求色、新、美。
  
  (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选料精良,才能保证菜肴的美味。在食物加工前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损就益,物尽其用。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也要尊重教材,取其教材之精华,与此同时,也不能唯教材是从,须对教材进行精挑细拣一番。
  
  第10册教材的《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材先是直接出示例2,利用学生对分数的
  
  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已有知识,通过在图形里涂色,
  
  先后引出对 和 的认识。
  
  然后出示例3:
  
  让学生利用对假分数的初步认识,通过在图形里涂色进一步丰富对假分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对例题中的分数进行分类,明确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含义。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考虑到学生对分数的已有知识都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以往教学中学生常常出现用分数表示                             的涂色部分时以为
  
  是 的类似错误普遍存在,
  
  我对教材进行了精心地挑拣。
  
  把例2的直接出示变成了逐步出示,第一步:出示
  
  通过涂色明确每个分数各有几个 ,把对 、 的
  
  理解类推到对 的理解上。第二步:再次出示与例2同样的圆       ,提问你还能在
  
  这个圆里涂色表示 ?怎么涂?第三步:设疑:你能在这个圆里涂色表示5个 吗?
  
  想一想:如果能,要涂几份?怎么涂?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商量下,也可以把你准备的
  
  圆先折一折、再涂一涂。当学生出现为难时提示:一个圆够吗?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立
  
  马想到了要用2个圆,而且每一个圆就是一个单位。这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
  
  的探究欲望,这一变静态的涂色转化为动态的操作、探索操作活动,产生了矛盾的冲突,
  
  并寻求到了解决的办法。一问、一操作巧秒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真正理解了假分数
  
  中的“1”,也避免了以往学生常出现的把几个图形合在一起看作一个整体表示假分数时,
  
  学生很可能会把几个图形合起来看作“1”的错误。通过亲手操作,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活动,让学生从感知到表象,再抽象概括,让枯燥、乏味的数学概念得以正确建立,很
  
  好地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自身思维之间的矛盾。
  
  (二)舍不得儿,套不住狼。
  
  大家都知道,黄豆芽头上的豆瓣是其精华所在,而在制作“豆芽海蜇”时,厨师却要把它的豆瓣全部摘除后取其茎,这不是忍痛割爱吗?但为了这道名菜,厨师们不得不这么做,但他们会把这些摘下的豆瓣巧妙地放到其他的菜里,还能起到点缀的作用呢,这岂不是两全其美、各取所用吗?而作为“数学餐”的大厨,不也应该根据实际教学,对有些教学内容忍痛割爱吗?
  
  在教学“倒数的认识之前”时,练习中出现了这样一题:“甲数的4/5等于乙数的3/4,(甲、乙两数都不等于0),请问:甲数和乙数哪个大?为什么?”很多学生不会做,有的是瞎猜蒙的。我一连串讲了三、四种解法,有画线段图法,有假设法,……,但讲来讲去,自己觉得已讲得很清晰了,实际全班最多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学真正掌握。怎么办?放弃?对!暂时放弃,放弃也是一种艺术嘛。在学生认识了倒数以后,我就适时地把这题拿出来让大家解答,此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想到了:利用倒数的知识,把甲数的4/5和乙数的3/4都假设成1,再分别求出甲乙两个数,轻而易举地把它给解决了。这样既容易讲清,又容易学会,可真所谓舍不得儿,套不住狼。
  
  二、精雕细琢
  
  (一)刀法精细
  
  刀法是烹饪的必修课,菜要做得好,首先得需菜切的好!如果一位厨师有与众不同的刀法、刀技,经过他手中的刀一切,同样的菜肴,就会给人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味道,还会予以不同的价值。
  
  在约分的新授教学中,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充分经历约分的过程,以理解约分的意义。
  
  1、尝试“变”分数。
  
  (1)、出示例1:你能把 变出一个和它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吗?
  
  在动笔之前请大家看清活动要求:
  
  A、把变出的分数写在自备本上,能变几个就变几个。
  
  B、比比这个分数是否和 大小相等。
  
  C、看看它的分子、分母是否比 的分子、分母小。
  
  D、选择一个变成的新分数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得来的?
  
  (2)、全班交流。
  
  板书各种情况:
  
  = 你是根据什么来变的?这个2是12和18的什么数?
  
  = 就是用12和18的(公因数3)去除的。
  
  =  又是怎么除的?
  
  2、理解约分的概念。
  
  (1)观察比较: 仔细观察刚才大家变出的这些分数都符合要求吗?符合哪些要求?
  
  (2)小结归纳意义:
  
  (3)揭示课题:这就是大家创造出的一变,它叫——约分。(板书课题)
  
  追问:什么是约分?(齐读)约分要符合哪些要求?
  
  (4)你能举例说说刚才的哪些过程是约分吗?为什么?
  
  (指出:象 = 也是约分)
  
  (5)约分的依据是什么?
  
  ……
  
  这里把原例题的要求“把 化简”改成“你能把 变出一个和它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吗?”,引发了学生研究的兴趣。出示了例题“变分数”的要求后,给予了明确的合作内容和合作要求,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展开小组活动。老师参与其中,予以适当的点拨,让学生积极参与变数活动中去,这样可以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的良好状态,在合作中并学会观察、共同探究学习的方法。体现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全班交流时,三种不同的变化过程,清晰细致,还蕴含了约分的过程。根据老师的板书和课件的演示,从中发现约分的概念,并尝试着进行概括。通过观察 的分子、分母能否再化简,提出了最简分数的概念。在课堂结束前,我还让学生找找黑板上有没有还能约分的分数。运用举例、练习等形式达到巩固新知的效果,突破了本课的重点、难点,这真可谓是刀法精细的体现。
  
  2、火候适中
  
  有着精湛烹饪技术的厨师,做的食品讲究的是嫩而不生、透而不老、烂而不化。因为他们善于掌握火候。比如烧红烧肉时:先用大火煮沸,再改小火慢慢熬制,最后还要用火收汁,这每一步都是必不可少的。数学教学中,每一堂课也就是一盘菜,如何烧出这盘菜的味道,都离不开适中的火候。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为了探索圆周率的意义,课堂上老师们都会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测量出准备好的圆的周长和直径,但不管是用滚还是绕的方法,学生都很难操作,得到的结果与预计会相差很大。如果在学生操作来操作去,还是很难测量出圆的周长,或者很不精确时,火候就到了,老师就介绍用透明胶在圆一周绕一圈的方法。学生操作后内心都会感到:多简单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三、色香味俱全。
  
  烹饪是极注重合理调配的。厨师做菜时,以色香味俱全为目标。他们讲究形之搭配、颜色搭配;讲究味道鲜美、可口;还讲究器皿、装饰的搭配。如:不同的菜挑选不同的盆子,有不同材料的:陶瓷、玻璃、塑料……;有不同形状的:鱼形、圆形、六边形……装饰也是各式各样,有在盆底填层花纸的,有在四周弄个花边的,有雕个造型的……应有尽有。
  
  食品造型美观,多姿多彩,悦人之目;气息芬芳香馨,诱人之鼻;口味调和适宜,鲜美爽口,引人食欲。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一门学科,但是我们如能学习厨师们的这般讲究,做到色、香、味、形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定能大涨孩子们的“食欲”.
  
  在《约分》一课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环节:
  
  活动一:“我和悟空比本领。”
  
  活动二、“我学悟空变分数。”
  
  活动三、“我和悟空打擂台。”
  
  其中擂台分为三场,分别是:
  
  第一场。火眼金睛。(对错判断。)
  
  第二场。原型现露。(把没有约成最简分数的约成最简分数。)
  
  第三场。大显身手。(解决实际问题。)
  
  孩子们对孙悟空这一神话人物充满好奇,以和悟空比本领谈话导入,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句简短而富有神秘挑战性的话语,“大家都知道孙悟空有72变,特神奇!这节课我们就来和悟空比一比,也来创造一变,变分数!”唤起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激情。
  
  一改“把 化简”为“你能把 变出一个和它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吗?” 这一变分数的活动让学生在好似学习孙悟空72变的过程中,尝试“变”分数,从而理解了月份的意义,了解了约分的方法,更突破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认识众数》时,当学生认识了众数后,我通过设计“考眼力”——你能快速找出下面每组数据的众数吗?“比口才”——你能应用众数的知识解释下面一些生活现象吗?“均码”问题、售鞋问题:如果你是这家鞋店的经理,你会怎样进货?……等既新鲜又带有挑战性,学生喜欢的练习形式,寓学习、练习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学习就如同在娱乐,在游玩。
  
  在教学中,我们要跟随着时代的发展,结合时令、时事来设计教学。比如,在2008奥运期间,我们可以把有关奥运的知识改编进例题和练习题中;今年就可以把海宝等有关世博的内容引入课堂,学生定会学得开心,也大开了眼界。
  
  我国饮食烹饪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观念就是“调和”.“调和”实际上就是如何使饮食烹饪中的多重因素在各自的合规律的结构配合中达到和谐,以取得美的效果。厨师精湛的烹饪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乐趣,教师厨师般的烹饪为学生送上了精彩纷呈的营养大餐,让学生有滋有味地享用。

【厨师般“烹饪”数学餐】相关文章:

厨师烹饪专业个人求职信06-15

烹饪优秀作文11-04

数学教案-一般应用题08-16

农村中职数学与烹饪专业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08-24

烹饪大赛策划方案07-26

烹饪的自我鉴定11-22

烹饪教学计划12-10

烹饪人生的美味作文04-25

烹饪自我鉴定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