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体育教学资源的 开发、利用及优化的思考
关于体育教学资源的 开发、利用及优化的思考摘 要:笔者针对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室开展的“小学体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及优化”主题下的“名师课堂”话题研讨活动,总结了研讨活动值得借鉴的亮点,并针对课例,结合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多途径、课程内容资源确定的方向性和科学性、课程内容资源体系建构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方法层面的创新性和实效性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体育教学资源;课程标准;开发;利用;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3-0023-03
近期,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室围绕“小学体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及优化”的主题,以“跑酷侧滚翻”进入水平二(四年级)的体育课堂为典型课例,通过江苏体育网“教育新时空”平台,开展了“名师课堂”话题研讨活动,并面向全国直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本次活动组织的亮点
1.理清关系,渐次推进,有助于解决体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优化分离的现实性问题
参与讲课的李国虎在活动中关于教学资源开发“加减法”的经验交流、课堂展示、课后反思等环节,真实展现了其参与体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和优化这种渐进层次关系及由低到高的实施过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出台后,各省市均需因地制宜地着手进行新的课程资源的建设工作。据笔者了解,各省份之间的实际现状差异较大。在开发层面,进行得如火如荼,比如,各类课程资源的评比中证书频发等。在利用层面,部分资源仅仅停留在迎接检查的层次,用与不用,一线老师最清楚。而只有将开发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中进行充分利用,并不断地加以调整、改进和完善,同时,还能即时合理地利用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有效提升教学效益,才是真正实现了资源的优化。一线教师只有如李老师一样,切身地参与到这种逐层推进过程中,才更具有现实意义。
2.多点联动,优势互补,有效解决体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及优化应由谁负责的问题
据笔者了解,在部分省份小学教师授课内容随意性大的问题并不鲜见。其中原因之一,即小学阶段多年一直没有省编新教科书。《课标》是教学资源开发的指导性文件,但是,如果片面地强调地区差异,将该工作完全放手给一线教师,这对一线教师来说明显要求过高。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要确保该工作的正确方向,既需要一线教师加强学习、研究和实践,更需要专家引领。因为仅靠任何一个层面的单干,课标的落实恐怕均很难到位,这也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需要。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市教研员、特级教师、硕士生导师及博士、一线名师、普通教师等不同层次和结构的人员组成研讨队伍,其优势是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较全面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行政领导的组织管理、专家的理论高度、特级教师的优秀方法及一线教师实践经验的完美结合。而且,网络研讨的组织形式强化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直接互动、交流反馈过程,促进了活动的效果。上述组织形式,对于体育教学资源开发与研究等操作方式及方向把握来说,堪为典范。
如果在研讨前期,能够围绕“教学资源的的开发、利用、优化”的大主题确定一个具体的小问题,将有利于增强网上平台及现场普通教师对主题的思考深度和针对性。同时,通过行政手段对整个网络的研讨活动建立相应的过程性评价机制,对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则实属锦上添花的举措。
二、由课例引发的相关思考
李国虎老师敢于打破常规,借助自身参与跑酷运动的优势,将难度适宜的“跑酷侧滚翻”内容引入体育课堂的做法,有效地将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自我安全保护的实用技能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借鉴意义。
1.资源开发利用的多途径
《课标》对人力、体育设施和器材、课程内容、时间、信息、自然地理等的开发和利用均给出了相应的指导建议,并指出,“体育教师是最重要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对体育与健康教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注意对新兴运动项目进行教材化改造的同时,应引导学生把追求时尚的项目转变成健康向上、参与性强、安全有益的教学内容。”
跑酷运动本身所具有的时尚性和挑战性等特点,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李老师喜欢且参与跑酷运动,即具备了开展这项的运动的基础和优势。课标还鼓励其他学校人员、具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家长、社会人士等人力资源的广泛参与,这也是很好的视角。比如,山东威海市半月湾小学与当地武协紧密合作开发了武术的校本课程,并认真组织过程实施,既实现了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创出了学校办学特色。课中对音乐器材资源——木凳进行了有效利用,比如,由一个、两个逐渐增加难度的方式,也较好地充分体现了器材资源利用的适切性。此外,国际田联少儿趣味项目(软式器材)针对中小学量身打造,更加地适应低龄儿童小学段等体育教学的需要,也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
因此,既要充分重视教学资源最为核心的部分——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优化,同时,又不能囿于一个视角。还应充分地认识到,资金投入、制度建设、管理机制、各个层面相互协调等多方面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2.课程内容确定的方向性和科学性
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除了要遵循目的性、科学性、可行性、层次性、趣味性和文化性等原则以外,还要特别注意所开发与利用的内容一定要与身体练习相关,无助于身体练习的内容则不应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1]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教师首先会面临内容的选择问题。教师对原有内容、新增内容的取舍是否进行了深度思考,取与舍的基本依据是什么,是否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点,小学学段各水平段、各年级基本目标和内容的确定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等一系列问题,均需要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逐步理清。因此,应重视课标并加强对课标的学习和研究,才能确保内容的选择符合课标的基本方向和要求。
在《课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中,水平二(3-4年级)运动技能方面的学习目标2:“初步掌握多种体育活动方法。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1)……(2)初步掌握一些体操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初步掌握……垫上等体操基本动作……”跑酷侧滚翻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体操类前滚翻,在动作细节上也有差异,但其在动作本质上属于“滚翻”一类,且与前滚翻的动作结构类似,难度相当,属于典型的基础运动技能。而且,本课中教师生活情境的导入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从木凳跳下)等环节,均从自我安全保护的角度,较好地贯彻了密切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要求。通过学生实际完成的效果检验,在难度上也是适宜的。因此,笔者以为,将该内容列入小学四年级的体育课堂,与《课标》在内容建构方向上体现出的精神实质及学生实际是吻合的。
同时,也必须承认,在跑酷运动中还存在大量相对较难的动作。尤其是小学段其中还有哪些内容可用,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基础和年龄特点等,仔细加以鉴别和选择,不能一味地拿来。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离不开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为具体内容的确定寻找理论依据,比如,最近发展区理论、动作发展的规律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内容确定的科学性,以避免出现盲目不加选择的问题。这也往往会成为操作过程中的难点。
3.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课程资源的开发必然面临一个新内容的叠加、旧内容的舍弃,其比例应该如何把握的问题。作为承载课程内容重要资源之一的教科书,编写要以体育与健康的科学原理为基础,符合学生认知与运动能力发展的特点,遵循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规律和逻辑。[1]
因此,《课标》提出的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在小学学段应选用哪些内容来呈现?在小学水平一、二、三又应该怎样安排?同一教材能否出现在不同的水平段,各水平段之间有什么关系?各种不同身体练习内容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这些问题均需要理清,并从整体上进行把握。
单纯从跑酷侧滚翻(跑酷单元的第四次课)这一节课上来看,大部分老师觉得很好。但其在单元中以何种形式存在,整个单元在四年级的内容中又是一个怎样的位置,在水平段、学段处于什么位置等系列问题,由于条件限制,不得而知。而以运动技能内容的选择为例,《课标》大致依次体现出从水平一至水平四目标在纵向上由低到高的基本脉络:学会各种基本动作——初步掌握身体及5类(略)体育项目的基本活动方法、动作——基本掌握5类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组合——熟练运用基本的身体活动动作,为专项运动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如此看来,在各水平段必然面临着某些运动项目改造等问题,这些改造后的内容、结构、形式是否已经突破了习惯上的运动项目的限制,在横向上还面临着在同一水平段是否全面等需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必须有整体的、系统的视角,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个内容,不能仅仅站在某一节课高度,可以始于一节课,但不能止于一节课。这既是课标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长远发展的需要。
4.在方法层面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一方面,应体现创新性。课标指出:可以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改造场地与器材等手段,开发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1]在该方面,思路决定出路。李老师交流的“加减法”,给了我们一些创新的视角。比如,网上还曾经流传一段关于日本学生的创意队列齐步走的视频,原本简单的齐步走,但经过各种创意后的精彩变化后令人叹为观止。再如,仍以前滚翻为例,借鉴贾齐教授“一滚到底”的视角:行进状态下的前滚翻;抛球-前滚翻-接球;在跳箱盖上的前滚翻;由蹲撑经前滚翻成坐姿;由分腿支撑经前滚翻成分腿起;由高垫子向低处进行的前滚翻(或由低处向高垫子进行的前滚翻);用手背支撑的前滚翻;不用手支撑的前滚翻等,不一而足[2],均可以针对水平段实现内容的灵活改造。如此一来,在原来的体育课堂上,还存在很多其它运动技能可用类似的视角进行开发。因为,如果从“类”的概念进行理解和分析——跑酷的“侧滚翻”也是属于“滚翻”类的一种而已,它们具有相同的动作原理。而且,李老师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效果充分说明,在这样视角下的创新是完全可行的。而针对这些内容,从增加学生多种动作经验为高一级发展奠定基础来说,尤其是水平一二等低龄阶段,可将难度对等的部分内容视为并列关系而不是拓展关系,因为,它们均属于学生需要学习的“身体的基本动作”,比如,跑酷侧滚翻与传统意义理解的前滚翻。此外,目前也有部分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借助运动训练项群理论、动作发展概论等相关研究成果,正在进行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深入研究,都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新的视角。比如,以河北樊江波老师为首的动作发展研究课题组正在进行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规划课题《从动作发展的视角构建动作技能教学体系》的研究,其动作发展的视角对于课程内容的建构,无疑是积极和有益的尝试。《体育教学》《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近几年均曾做过与课程内容开发等相关方面的引导和探讨,这对于激发教师进行创新性思考和尝试工作,解决“无米下锅”“无从下手”等问题都是非常有利的。
另一方面,应凸显实效性。当我们根据教学目标开发新的教学内容之后,我们就必须从运动技术学习的内在规律出发,认真地研究体育学理,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3]首先,应树立精雕细琢意识。跑酷侧滚翻引入课堂的价值是跳开了传统的竞技体操技巧项目——前滚翻的束缚。但是如果仔细分析跑酷侧滚翻的技术(以向右侧滚翻为例),“开始动作”(两腿左脚在前,右脚在后)—— “入撑姿势”(侧团+藏头——即低头向左侧转肩含胸,左臂经头上体前支撑,右臂经身前向左后自然略屈肘至身下)——“着地”(以肩先着地)等环节与前滚翻还是有区别的,且与竞技体操中传统的意义上的“侧滚翻”也不相同。在对新的内容进行利用时教师之间的理解是否到位?有没有差异?是否进行过前期的培训和研讨?比如,前述动作细节的理解,支撑的动作姿势是关键。在近期相关讨论中,部分教师曾因“跑酷‘侧’滚翻其实是‘侧前’”等问题产生过分歧,类似问题在认识上还是需要统一的,某些新内容的安全措施等问题也是需要准确地搞清楚。其次,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的再优化。比如,跑酷侧滚翻的典型案例历经多次录像、实地打磨,既是集体对选择内容进行深度挖掘的过程,也是针对课堂中的某些问题,研究教法和学法,不断有效优化的过程。因此,新内容的引入不是简单地移植,旧内容的改造也并非轻率地加工,强化专家、教师间的沟通、合作与实践,才能使该项工作既体现创新性,又检验了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优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贾齐。中学体育教育实习行动策略[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毛振明,赖天德。论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内容的关系——兼析“目标引领教材内容”与“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问题,中国学校体育[J],2005,6.
【体育教学资源的 开发、利用及优化的思考】相关文章:
利用插图资源,优化教学设计08-17
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的思考08-09
试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08-05
浅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08-09
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08-17
浅淡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08-17
浅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05-31
小学英语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08-17
利用远教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