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文言文的总复习与应试

文言文的总复习与应试

时间:2022-08-08 00:17:22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言文的总复习与应试

[作者]  北京陶麟

文言文的总复习与应试

[内容]

 

    现今的高中毕业生语文学科要经历会考和高考两次考试,两次考试虽然在同一大纲指导下,但测试的要求却颇不相同。会考语文的测试内容以课本为主,高考语文以测试课外内容为主。前者重基础,后者重能力。学生感觉两者要求不同,似乎不好兼顾,教师感觉一学期内面临两次考试,时间太紧,课时不够,或则早早结束讲授课文,投身于题海之中,或则增加课外练习时间,加重师生负担。其实只要处理好教材与考试的关系,即课内文与课外文的关系,上述矛盾并不难解决。教材是基础,课文是范例,课外文是基础的扩展和延伸。不切切实实打好基础,就谈不到培养能力。基础是不变的,能力是灵活的,两者辅车相依。再说考教材也好,不考教材内容也好,都离不开考试的“宪法”——教学大纲,和依据教学大纲所制定的考试说明。

    文言文的测试体现基础与能力的关系尤为明显,以1998年试题为例,在释词、译句的各题选项中词语多为课文中所出现过的。如“觐”(《谭嗣同》“乃扶病入觐”),“故事”(《六国论》“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谭嗣同》“康熙、乾隆、咸丰三朝有开懋勤殿故事”),“有司”(《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遽”(《察今》“遽契其舟”,《促织》“遽扑之”),虚词“以”也是常见的介词(凭、用义)和连词(表顺承关系)的用法。又如“何子平世居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曲。事母至孝。扬州刺史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这短短几句话中就有八个常用词见于教材。所以如果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理解常见的四种词的活用现象,理解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遇到浅易的课外文,基本上是可以看懂的,回答试卷中提出的问题就不会有太多的障碍。

    文言文的总复习可以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用一课带多课的方式,即选取几课在词语、句式比较典型,且涉及文言知识面较广的文章。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中第一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就可以联系其它课文中与之相同或不同的判断句。相同的如“亚父者,范增也”“子瑜者,亮兄瑾也”。不同的如:“陈涉,阳城人也”,“人为刀俎”“刘备天下枭雄”以及“所以……者……也”等。其后如“伐齐”的“伐”(攻伐义)与其相同的如:“大兴师伐秦”“举兵伐徐”等;不同的有“伐檀”“伐山取材”(砍伐义),“此五伯之伐也”(功业义),“平伐其功”(夸耀义)。“使人遗赵王书”的“遗(赠、送义)相同的有“先以书遗操”,“诸生岁有裘葛之遗”“留待作遗施”“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中的“遗”等,不同音、义有“小学而大遗”(丢弃义),“吾遗恨也”(遗留)中的“遗”等。“赵惠文王十六年”从“赵惠文王”就可以联系其它课中国君、诸侯、大臣的谥号。这样通过几课书就可以复习常用实、虚词句式,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诸多方面的问题。用时少而见效快。

    另一种方法是重点复习课本后面常用词表中的常用词。(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首先要积累词汇,作为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文言文也是如此)但是课本中文言常用实词表有三个缺点,一是所确定的词是否常用有的没有科学依据;二是既无例句,又无义项;三是本来在教材中出现频率较多的常用词,如上文所举的“遗”,在词表中却未列入。因此在复习时先要明确某个词在课文中的意义,再联系其它课文中的同样意义,然后回忆其它课文中出现这个词的不同义项。例如

    书:①书信  使人遗赵王书(《廉蔺列传》)

                先以书遗操(《赤壁之战》)

        ②书写、书法  凭几学书(《项脊轩志》)

        ③书籍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文言文的总复习与应试】相关文章:

总复习08-16

毕业总复习08-15

总复习教学反思08-26

数学总复习教案01-09

高三复习学习应试技巧08-10

“数的认识”总复习建议08-17

政治总复习建议“1234”08-17

高考总复习(三)写作..08-16

高考总复习 一、语音..08-16

高考总复习 二、汉字..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