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困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几个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引起了课堂教学的深刻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评价手段的深刻变革。专业人士分析,传统的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观念必须突破,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的均衡发展,需要把多媒体教学由辅助地位“扶正”到课堂教学的主流应用中。笔者听过、看过有关专业人士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报告,也参观过一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做得比较好的学校,也经常和同行们在一起探讨、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从中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其一,学生与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有限。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然而,由于教学软件研制开发僵化、单一,大多是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电子化、声像化翻版。尽管教学内容的呈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而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存有明显的不足,人机交互的过程与作用极为有限。长此以往,必然造成计算机教学的新专制化,如同传统的教师专制化一样,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不仅仅在于教学内容呈现的图文并茂、生动多彩,更重要的是靠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科学性、创新性来激发。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才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智慧源泉。
其二,计算机网络与课程资源结合的不足。
计算机网络与优质教育资源的结合能使学生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个性化的优质学习。当然这需要不断更新、丰富校园网信息资源,需要优质的期刊、报纸、图书馆等教育信息,需要通过互联网与各学校资源的共享。至于本地、本校课程资源的开发,由于缺乏资金、技术、时间等支持,也很难以数字化的形式开发出来供师生共享,即使开发出来也仅仅是网络与课程资源的低级组合,而非整合。
其三,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的技术开发及其与网络特性的结合存有明显不足。
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脑的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如果所管理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而且还包含图形、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其他媒体信息,那就成为一个超媒体系统,换句话说,超媒体就是多媒体加超文本。事实上目前的几乎所有多媒体系统都是采用超文本方式对信息进行组织与管理。因此通常也可以对超媒体系统与多媒体系统不加区分,即把超文本看作是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固有特性。利用超文本方式将与教学内容相关而教学特征不同的各种教学资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可以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理想的环境。
然而,由于各学科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相对比较低,导致学校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技术开发不足,对各种教学信息、教学内容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极不便于检索、阅读,同时也直接影响了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相反,如果学生从小就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探索、发现、获取信息,分析、评价、优选并加工信息、利用信息,那么这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信息能力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其四,探讨如何把计算机技术完美恰当地融入到课程的实验活动不多。
计算机与学科课程整合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要积极开展实验活动,根据各学科的实际,探讨把计算机技术完美恰当地融入到课程中,逐步形成一套适合本学科的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整合的具体思想与实例。
如几何画板与数学的整合;几何画板与物理的整合;……,还有一些应用工具平台型软件的实验公开课,如AutherWare、Flash应用于物理、化学,用Word应用于语文作文教学,……。在开实验课时,要求老师们都去听课、学习和研究,课后评课时各抒已见,互相学习、借鉴,在学校要创设浓厚的教学研究气氛。其它未开课的教师跃跃欲试,积极学习钻研,很快就会成为整合实验的新骨干。实验课不同于观摩公开课,可以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是不成功或失败,关键在于总结经验教训。
其五、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还不高,使用计算机的意识还不强。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硬件是基础,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关键。实施高水平的素质教育,就必须有一支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的计算机意识、水平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决定性因素。有部分教师思想僵化,总是认为计算机是计算机教师用的东东,老是以备课、教学忙为由不积极学习、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其实一切教学活动是不应该离开计算机和网络的,要是离开了那就是闭关自守,那就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所以,各学科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培训必须努力抓好,要有考核制度,要求个个教师能够名符其实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开展教学活动。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我们的任务是建设面向21世纪的教育。信息技术对未来教育的影响不可估量,是今后几年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并已正式列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目标。陈至立部长提出:推广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制高点"。我们应该继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为培养新世纪的人才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