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堂课引发的思考
在《立体图形涂色问题》一课中,下面两个精彩片段令我至今难忘。片段一:把2×2×2,3×3×3,4×4×4三个立方体表面涂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制表格研究、统计小立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其中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规律,通过三种立方体实物学具很快就能发现,没有涂色的是立方体内部。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运用电脑动画演示,当动画演示移开外层涂色立方体时,学生不约而同发出“哇”的赞叹声,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通过动画演示透视到了立方体内部。这是实物学具观察不到的,增强了学生对空间的感觉,培养了空间观念。
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我意识到营造民主、和谐、愉快、轻松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的“灵丹妙药”。在这种课堂气氛的感召下,我与学生共同体会着数学带给我们的快乐与新奇。课堂上我给学生营造一种心理安全感,这种心理安全感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而学生带给我的则是一种心理安慰感,使我在课堂上努力使自己成为最好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共同研究者。我与学生就这样在知识的海洋里互相支持、互相交流。
片段二:即将下课的时候,我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师生对答得相当精彩。对话记实如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今天这节课吗?”
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喜欢!”
师接着问:“为什么?”
学生脱口答道:“好玩儿!”
我随即追问:“怎么好玩?”
学生:“有好多教具。”
学生:“我觉得培养了我们的空间感,对立方体进行了透视。”
师:“对!也就是同学们的空间观念增强了。”
学生:“让我们自己设计表格,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师:“我希望如此”。
学生:“我觉得这节课小组间有竞争力”。
学生:“我觉得这节课集体讨论特别多,很多结论都是合作的成果”。
师:“说明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希望同学们今后做个善于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心人。”
在师生的对答中不难看出,学生喜欢学具,喜欢动手,喜欢讨论,喜欢竞争。学生的体会与我不谋而合。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研究者、引导者。作为促进者,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其智能的发展。作为研究者,教师不能等待研究成果,学生好比泉眼,教师就是挖泉人,如何使泉水喷涌而出,涓涓不息。这需要教师在挖泉过程中,学习更快更好的方法。每节课都是实验室,在与学生研究知识的同时,共同提高师生素质。作为引导者,应认识到学生素质的形成不是整齐划一的,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差异蕴藏着巨大的财富。
《潜意识与特异功能开发》一书中写道:“潜能是人类最大而又开发最少的宝藏!”许多著名心理学家和科学家也指出:“一般而言,人类只发挥了十分之一潜能,或者较十分之一更少的潜能。”愿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成功的“掘井人”,让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共同成长。
【一堂课引发的思考】相关文章:
“雅安地震”引发的思考08-18
看童话剧引发的思考04-07
课程整合引发的教学革命与思考08-17
假乞丐引发的同情思考作文07-03
由0是自然数引发的思考08-17
从点的平移引发的一些思考08-17
由明码标价检查引发的若干思考08-12
新课标下的综合实践课引发的理性思考08-17
由教师课堂提问引发的思考08-15
由幼儿园教材“禁令”引发的思考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