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教学方法初探
内容摘要: 不容忽视这样一个事实:相同的教学行为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中,所导致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深入地观察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展开的,是以某种本真的、个性化的方式进行的。那么,学生究竟在以怎样的方式学习?有没有建构起有效的学习方式?基于对学生学习活动和生存方式的关切,本文主要探讨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关键词: 探究、探索、尝试、抽象、体验。内容正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探究教学的新理念已在教师心中根深蒂固。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参与下,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了解和主动发现,学生动的多了、说的多了。这提醒我以新的视角审视每天都经历的教学生活。下面我想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探究教学中的体会。 一、 了解学生,找准探究的起点。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因此,在探究教学之前,教师应了解学生已有的思维水平、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的知识积累,选择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学习材料,为学生设计适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已有的认识加以再认识,对新的知识加以思维的加工。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轻松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新知识与旧认识之间的同化与联系,达到对新知识的相应的理解和探究的欲望。教师只有深入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的实际(文化素质、智力发展水平),准确地找到探究的起点,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一课,是学生在课堂上第一次接触百分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对百分数一无所知,其实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早已认识了百分数。所以在执教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看一张刚结束的九运会各城市金牌分布情况统计图(略),教师说: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百分数?学生说了很多,如:在牛奶瓶上见过,在零食包装上见过,在羊毛衫上见过等等。教师接着导入: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既然这么多,如果不知道百分数的意义,这些数据说明的问题就不清楚。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例子来哦研究百分数,好吗?于是,学生与教师就一起兴趣盎然地投入到百分数意义的探究教学当中去。 二、 提供材料,给予探究的机会。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数学是抽象的,其实,数学的学习不仅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而且也可以借助于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加以认识。那么究竟是给学生一些实物、图片,让他们观察呢,还是更多地让学生参与活动或操作?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数学的抽象是具有操作性质的,而他的发展又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最初的来源又是来自于一些具体的行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充足、典型而又感性的材料,(当然材料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提供。)让学生全面地投入探究,可以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脑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去发现、去认识、去理解、去帮助,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重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再次了解自己的学习伙伴。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研究圆的面积也只要像研究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一样,把圆转化成以前研究过的图形来研究 。据此认识,教师就让学生先猜一猜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于是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可以转化成长方形、正方形,也有的说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等;接着让学生想一想怎么转化,学生都认为应该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于是根据学生的想法,学生小组活动,分别把圆平均分成了8份、16份、32份、64份甚至更多,分别拼成了近似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再根据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来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真正活动了起来,而且经历了探究的全过程 ,也体验到了一种成功发现的体验。 三、 找准契机,解决探究的疑惑。 让学生主动探究,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并不是要学生去重复历史的原始创造,也并不是说教师可以“袖手旁观”或是“耐心等待”。 在课堂上,教师的指导还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学生的再创造是在教师有效地引导与帮助下进行的。我们所说的体现学生为主体,只是希望教师的角色要淡化,教师不是一味的说教,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引导时就引导。教师只是在学生进行探索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出现问题时,通过适当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当学生取得独立进展时,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与反馈,帮助其进一步明确前进的方向。这样不仅能解决学生的疑惑,而且能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研究地更加深入与透彻。那么,教师应该在什么时候引导呢?这就需要教师时时关注课堂、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仔细洞察学生的心理需要,紧紧抓住学生回答的“亮点”,适当提问,使探究过程更加完整与精彩。 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这一课时,教师先放手让学生自学“比 的各部分名称”这一教学内容,然后进行自学后的反馈与总结。当学生说到“我认识比的前项和后项及比值……”时,教师马上抓住学生的回答引导:“同学们,你对比值还有什么认识呢?”于是学生就深入研究了比值的特点。当学生又说到:“我认识到比和除法好像有一定的关系……”时,教师又立即引导:“你对他说的还有什么补充吗?”学生立即也想到了既然比与除法有关系,那一定与分数也有关系。这一教学过程学生的认识是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学生的手脑都得到了解放,看似教师放的很开,但是学生的探究过程却非常有顺序,一个问题一个环节都研究地非常清晰与深入,学生在认识上的不成熟与不完善都得到了弥补与充实。这一教学效果都取决于教师抓住了契机,恰当地进行了引导。 综上述学生经历探究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可以抽象为七个环节,可用一个图来描述与概括。学生的每个环节,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和合作,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形成一个回路。该过程以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为主要线索,在这条线索的每一个环节上又都落实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共同完成了整个学习过程。因此,准确地说,在探究学习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学习共同体”的关系。 尝试拓展学习 进行价值导引 评价探究过程 引导探究行为 组织反馈信息 激励探究行为 保护探究欲望 创设问题情境 获得探究成功 调整探究行为 接受反馈信息 出现探究行为 产生探究欲望 面对问题情境 学生 教师教师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探究活动,让我们感受到探究活动在学生身上激发出的学习热情,更发现了在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身上焕发出的巨大的学习潜质。作为新课程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要求我们不断引导和指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更期待着它能内化为学生经验系统的一部分,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 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也只有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不断地探究学习,才能让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与步骤,从而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教育科学出版社。 《小学探究型课程实施案例选编(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教学方法初探】相关文章:
解决学生“怕”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初探08-19
让学生发现问题并亲历探究过程08-17
探究性作文教学初探08-17
高中化学探究教学初探论文08-15
开放式“自学探究”教学初探08-17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方法初探论文08-15
高中音乐有效教学方法初探08-18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08-15
新课标改革下教学方法改进初探08-19
试论“探究性学习”的过程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