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落实三维目标 创建生命课堂
新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传统课堂教学非常强调“双基”目标,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尽管这些年也曾提知识、能力、思想教育三项目标,但真正关注的是“双基”目标。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这三维目标如何有效整合是现今教学的一大难题。在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如果我们把数学素养比做一个奔驰的汽车,那知识与技能就是这个车体,过程与方法就是燃油,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点起燃油的火塞,可见三者在形态不尽相同,但三者各有侧重,缺一不可。如何才能让三者有机的结合?如何合理运用这三者来丰富我们的课堂,还课堂的生命力?
在三维目标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而忽视能力的问题,但在实际生活中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更加深远。但不能说知识、技能不重要,知识、技能仍然是新课程重要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当然,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实际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只不过我们过去没有关注而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而且有可能,有相当多的学生是带着消极的情感在学习。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它变成积极的,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有意识地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化。
反思我们以往的教学,究竟应该给孩子们留下什么呢?我们认为,那应该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数学奇境的探索和渴望。也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成为有生命的课堂。
下面结合五年级组的研究中心——过程与方法,谈谈实施感受:
一、教学中重视让学生感受知识获得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是以讲授为主,但单一枯燥的讲授方式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活力,每节课都在沉闷中度过,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再也提不起兴趣,富有生命力课堂随之消失。要保持有活力、有生命力的课堂,就必须把学习知识的主动权交回学生。让学生自己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很多教师怕学生不懂,一节课自己在讲个不停,学生呆呆的在听。这样的讲授方式,学生又何尝能理解知识呢,越是抽象的知识,就越要学生自己去摸过碰过,在遇过挫折后才会成长。例如:在教学质数、合数一课时,本来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但在这节课教学时,以学生的学号作为研究主题,要求学生按学号所含约数的个数把全班同学分类,同学们都很有兴趣知道自己或别人应被分到哪一类,所以在整个找约数个数的过程中精神抖擞、兴致勃勃,充分地发挥小组的力量,分工合作。以较高的质量完成分类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充分的认识到质数、合数与1的分类是以所含约数的个数为标准,以及质数、合数的定义。探讨完后,学生还能做到用不同的标准来形用自己的学号或其他同学的学号,好像1号就这样介绍自己: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它是一个奇数。通过这种让学生自己合作探索、自己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方式再一次燃点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让我们的课堂再现生命火光。
二、不要让过程与方法流于形式。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三人行必有我师”等,都明确的突出小组的力量胜于个人,而且在学习上,学困生也很需要其他优秀学生的帮助,所以在学习重点、难点时我们总喜欢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学习。但小组学习是否节节课都适用、用了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吗?小组合作学习确实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诸如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但是仔细观察,也发现有不少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讲什么。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要为了突出过程与方法,而采用一些不必要的教学手段。
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底座,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支撑起人的智慧和素养。单单有了知识、技能不等于形成智慧和素养。而“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可以独立传授的,而是只有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让课堂再一次充满生机,那就要求我们有效地把三维目标真正落实到课堂上。
【落实三维目标 创建生命课堂】相关文章:
如何落实三维目标08-05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08-01
谈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及其落实08-17
文明创建工作目标任务落实情况汇报08-12
把握重点落实目标08-05
把握重点落实目标08-05
用三维目标引领数学课堂教学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