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新评价传统的德育首位论——对儒家德育地位理论的反思
[内容提要] 中国历代儒家都十分重视德育的作用,形成了置德育于首位的优良传统。这一文化传统在 历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今天看来,仍然不乏熠熠闪光之处,如揭示了道德教育对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反映了各个阶级教育培养后代的一般规律。但继承和借鉴德育首位论的合理内核时,也应注意其自身所具有的 无法克服的历史局限性,即道德教育决定论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 * *
在中国教育史上,历代儒家都强调德育的首要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学地评价儒家“德育首位论”, 对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把德育排在首位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传统
儒家办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十分重视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在儒家教学活动中占有首要位置。儒家所以重 视道德教育,是与他们对道德教育的作用的认识分不开的。
第一,在儒家看来,道德是一个国家赖以存在和得以治理的根本。因此,道德教育对巩固国家政权具有特 殊的绩效。《左传》说:“德,国家之基也。”《尚书》言:“德惟治,否德乱。”认为以德治国,天下就会 太平;否则,社会就会大乱。儒家创始人孔子明确提出德治论,主张以德治国,以德育人。他认为:“道之以 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就是说,用行政命令来诱导百姓 ,用刑法来整齐百姓,老百姓只是勉强克制自己免于犯罪,而不知犯罪是可耻的事情;用道德来教育百姓,用 礼教来约束百姓,老百姓不但知廉耻,而且人心归服。孔子还认为,统治者道德修养的高低是国家治乱的决定 因素。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2)]即:统治者有道德,老百姓就会如众星 一样拥戴他。思孟学派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在《礼记·大学》中明确提出修身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根本。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对统治者的道德行为无疑是一种约束,影响所至十分深远。我国历史上开明的君 主一般都讲求个人修德,良臣义士则视规劝国君修德行善为应尽的职责。
孟子主张“仁政”,认为加强儒家道德观念教育是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手段。他说:“善政不 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3)]这就是说,良好的 道德教育能使人们心悦诚服,以改革其心;而良好的政治手段虽可以防乱于外,但达不到征服人心、使百姓衷 心拥戴的效果,所谓“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 也。”[(4)]依仗实力使人服从是压服,只有道德感化说服,才能使百姓心悦诚服,如同七十多位弟子服 从孔子一样。这里,孟子与孔子的认识是一致的。
第二,道德是人区别于禽兽的主要标志。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 以别乎?”[(5)]意思是说,孝不仅要子女在物质生活上赡养父母,同时在精神生活特别是态度上,对父 母要尊敬和仰慕,恭而有礼。单纯的物质供养如同饲养狗马之属,不可谓孝。今天看来,孔子的敬养,为孝很 有道理。孟子也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6)],意即,人与禽兽的区别就是那么一点点,这点 区别就在于人有“不忍人之心”[(7)]的仁义道德。正如《礼记》所说:“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8)]列宁指出 :“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9)]儒家以道德为 标准,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这种区分虽不尽科学,但毕竟反映了人的自觉,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认识是有 价值的。而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 0)]意思是说,人们的性情本是相近的,只因习染的不同,而相距甚远。这里的“性”,是指人的本性,指 先天的素质,“习”就是习染,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道德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环境影响,它比 一般自发的环境的力量更大,是形成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对此,孔子明确指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 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 不好学,其蔽也狂。”[(11)]意即,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其蔽病是易被人愚弄;爱好聪明而不爱好 学习,其弊病是易放荡不羁;爱好诚实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易被人利用而使自己受害,爱好直率而不爱好 学习,其弊病是易闹出乱子;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易狂妄不羁。这里,孔子认为,人们如果不学 习,不接受道德教育,就不能形成仁、智、信、直、勇、刚等各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即使有人具有以上各种良 好的品质,但如果不学习,不接受道德教育,这些好的品质也会分别产生愚、荡、贼、绞、狂等各种不道德的 后果。孟子提出了“性善说”,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的萌芽(“善端”)是先天的,“非由外铄我也,我 固有之也。”[(12)]由于受不良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固有的道德观念逐渐丧失。而道德教育能把已经丧 失的“善端”找回来或将其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排斥环境中的污染和损害。与孟子不同,荀子主张“性 恶论”,他说:“人性恶,其善者伪也。”[(13)]所谓“伪”,也就是孔子的所谓“习。”在荀子看来 ,道德教育使人“博学,积善而化性”[(14)],能改变人的恶性之质而迁于善。孟子的“性善”论和荀 子的“性恶论”都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但他们由此认识到了教育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这种认识是有价值的。
正是基于以上道德及教育的社会价值观,儒家在办学执教过程中,既重视才能的培养,又致力于封建道德 的教化,主张“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15)],“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16)],“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7)],循循诱导弟子门徒“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18 )],使道德教育在儒家教育实践中处于“为先”的地位,起着统帅的作用。诚如朱熹在《学校贡举私议》中 所言:“德行之于人大矣,然其实则皆人性所固有,人道所当为,以其得之于心,故谓之德,以其行之于身, 故谓之行。……士诚知用力于此,则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及夫天下国家。故古之教者,莫 不以是为先。”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聪明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 ,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在司马光看来,思想品德是统帅,而学问智慧和才干等等只是思想品德借以发挥作用的工具,并且学问才干 等所起作用的性质,完全取决于人的思想品德的性质。这段话可谓集中表达了儒家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儒家追 效的理想人才是“才德全尽”的圣人,鄙视那些“才德兼亡”的愚人,疾恶“才胜德”的“小人”,立足于现 实,致力于培养“德胜才”的君子。
孔子的教学实践很能说明问题。正是这位儒学大师开创了儒家德育首位的优良传统。他认为具有高尚的道 德品质是成为圣贤君子的首要条件。他说:“君子怀德”[(19)],君子所经常想的就是道德。他说:“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20)]。由此可见他对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 ,他把道德教育列在第一要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21)]这里,“行”、“忠”、“信 ”都属于道德教育范畴。由此可以证明,道德教育是孔子教学的重心。他在谈到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时 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2)]这更足以表明 他是把道德教育和实践放在第一位,把知识教育放在第二位的。可以说,孔子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分肯定并系统 阐述道德作用与地位的教育家。在他的思想影响下,我国古代形成了以德育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这是我国传统 教育有别于西方各国教育的重要特点。后代儒家无不遵循孔子的这种办学方向,逐此形成了儒家德育首位的育 人传统。唐代韩愈认为,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加明确地指出一个教育者的职责首先是传道 ,即传授儒道,培养人才;其次才是授业(传授业务知识)和解惑(解决疑难问题)。授业解惑的目的是传道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韩愈在一千多年前提出这个思想道德教育的命题, 是很有见地的。韩愈在历史上首先提出教师的三项基本任务,文字表述明确,有主有从,一经提出,就广为流 传,成为人所共知的名言。在后代为数众多的儒学“教规”、“教约”、“学规”中也都毫无例外地把德行条 目列居其首,并提出具体要求。如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等封建伦理关系列为“五教之目。”王守仁的《教约》明确规定:“每日功夫,先考德,次背书 诵书……。”颜元在《习斋教条》中把“孝父母、敬尊长、主忠信、申别义、禁邪僻、勤赴学、慎威仪、肃衣 冠……”等等列居条目之首。
二、现实的思考
儒家置德育于首位的传统,其历史作用是巨大的。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之所以会渊远流长,几千年一直 未曾断裂,在很大程度上也应归功于儒家重视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同时,以儒家伦理道德文化为主要内容的 道德教育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也有其功不可没之处。尤其是儒家所倡导的“自强不息”、“见义勇为”、“ 见利思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直到“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精神曾感召和 哺育了无数志士仁人。他们舍身求法的英雄气概与品格是永远令人敬仰的。中华民族素以“礼义之邦”著称于 世,这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儒家重视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
儒家重视道德教育确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这些虽已因时代的发展而“俱往矣”,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 其中仍然不乏熠熠闪光之处,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
第一,儒家对道德文化及道德教育的作用的认识是深刻的,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无形的巨 大力量,这种精神的弘扬对于整个社会同衷共济、安定团结是关系重大的;而道德沦丧,则天下必然大乱,这 可以说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规律。与此相应地,儒家把道德教育看作是政治工作,是政治得力的臂膀。这种 观念也是很有价值的。事实也正是如此。道德教育不仅和政治法律一样,是一种重要的统治手段,而且还能起 到政治法律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它可以感化人们,征服人心,既能使百姓守规矩,又能 使百姓形成“羞耻之心”,即形成“道德信念”的力量,因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这里不仅包含着深刻的历史 经验教训,而且也包含着人类对道德教育与社会稳定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对于我们今天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二,和上述认识相联系,儒家把道德教育置于教育的首要位置,反映了各个阶级教育培养后代的一般规 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并且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教育 是有阶级性的,这种阶级性体现在由哪个阶级来掌管教育,用哪个阶级的意识形态灌输给青少年,培养哪个阶 级的接班人等。而道德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塑造学生精神境界,使 他们形成高尚的政治思想品德,进而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离开道德教育,就谈不上育人,教 育就会丢掉根本。同时,把德育放在首位也是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决定的。没有正确思想的引导,没有道 德规范的约束是难以出人才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儒家将德育置于教育的首位是有价值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些 见解是过去剥削阶级思想家、教育家提出的,就不加分析地一概如以拒绝,而应该在新的条件下加以继承和发 展。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教育,学校的根本任务应该是而且也只能是培养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的理想、道德、纪律都属于道德范畴,因此,更 应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毛泽东在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 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3)]的同时,又指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 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 思列宁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24)]邓小平在着重指出学好 现代科学文化的同时,同样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 位”[(25)]。江**在1989年庆祝国庆40周年讲话中也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 的文化知识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共产党这三代领导人的论述,反映了 无产阶级运用教育巩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高度的阶级自觉性,是对儒家置德育于首位的优良传统的弘扬 和发展。
上述所说的继承是就其一般意义而言的,即继承的是教育规律。应该看到,历代儒家所强调的德育,其根 本目的都是为那一时代及其统治阶级造就人才,培养顺民。其具体内容无不带有鲜明的阶级的、社会的和时代 的烙印。而且,儒家把道德教育及其实践作为最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种种矛盾。这种 把道德教育当作人类生活决定性因素的观点,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相对地说,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 。儒家教育思想不主张积极向外探求宇宙规律,而仅仅以人比附自然。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教育与科学技术相 脱节,教育内容和考试都排斥科技知识。士子的学问,主要是追求“身心性命之学和对儒家经典的考订解释。 况且,德育在整个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过大,这也不是我们所取法的。
注:
(1)(2)(5)《论语·为政》
(3)(6)《孟子·尽心上》,《孟子·离娄下》
(4)(7)《孟子·公孙丑上》
(8)《礼记》,《特效牲》及《曲礼上》
(9)《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页
(10)(11)《论语·阳货》
(12)《孟子·告子上》
(13)(14)《荀子·性恶》,《荀子·富国》
(15)《中庸》
(16)《荀子·劝学》
(17)《大学》
(18)(20)(21)《论语·述而》
(19)(22)《论语·里政》,《论语·学而》
(23)(24)《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第385页
(2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第104页
【应重新评价传统的德育首位论——对儒家德育地位理论的反思】相关文章:
应重新评价传统的德育首位论——对儒家德育地位理论的反思08-17
德育应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08-17
德育应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08-07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08-13
德育工作应注重“以德育人”08-17
德育工作应注重“以德育人”08-13
德育要加强班集体的基础地位08-17
德育要加强班集体的基础地位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