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后进生的情感世界》 结题报告
《走进后进生的情感世界》结题报告
绿园区锦程学校课题组 肖 莉 马林凤 柏 琦
苏丽娅 王淑五 刘琳琳
2001年,经中央教科所批准,我校承担了“九五”国家级重点课题《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任务,在绿园区德育研究室课题中心组的指导下,有6位教师、4个教学班参加了子课题《走进后进生的情感世界》研究与实验。三年来,已取得重要阶段成果,现报告如下:
一、课题提出
我们选择《走进后进生的情感世界》这一子课题,是基于校情。绿园锦程学校原是一所有悠久建校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厂办校。为了给长纺职工解决孩子入学的问题,学校领导和教师顾全大局,承担起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重任,从九九年拨离社会起,成为了生源多,且无正常教学轨制的学校。
由于招生制度等因素,学校的生源较差。学校曾对一个五十余人的教学班级进行过综合调查分析,差生所占比例远远超过了教育专家们提出的6—10%的正常比例。近几年,随着全区教育格局的调整,学校已成为绿园区的一所区属校,差生比例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学校有20个教学班,这样多且差的学生现状,给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种种困难。
如何培养教育好这些学生,把他们塑造成四化建设的有用之才——是我校多年来主攻的课题。这次我们参加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就是要探寻后进生教育转化的客观规律,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教育体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研究与实验重点:
1、从后进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学习目的、态度、能力,社会活动,交往情况,家庭经济、父母情感、亲子关系状况等方面,深入调查,准确地掌握后进生的成因。
2、研究师德对后进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3、研究班集体对后进生转化的重要作用。
4、研究家庭德育功能,更新家长教育观,对后进生转化的重要作用。
5、探索后进生转化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二、实验原则、目标:
1、实验原则:
a针对性原则
从教师实际出发,解决教师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b实效性原则
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转变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改变教育行为。在课题研究中,活动目的要明确,指导要具体,实效性要明显。使实验班和个案学生在活动中受益,并推动面上工作。
c活动性原则
转变教育观念是课题研究的核心,为此必须设计有情境、有教益的活动,使之成为研究的主要载体。
d综合性原则
课题研究既要有独立性的活动,又要与学校日常工作相结合。
2、实验目标:
a通过课题研究与实验,使广大教师把握后进生转化教育的正确途径和科学方法,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b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形成德育活动系列,以体现德育工作的多样性、层次性和渐进性。
c使多数教师(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育人(育子)原则、方法和技巧,改变错误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子女)在个性品质和德智体诸方面有明显变化和提高。
d培养和锻炼一支德育科研骨干队伍,推动全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健康发展。
三、实验方法、时间和步骤:
1、实验方法:
a以自然实验法为主,注重各种方法的相互协调与对比。
b思想教育与行为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c显形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d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法等。
2、实验时间:
2001年9月至2004年9月,实验期为三年。
3、实验步骤: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1、9——2002、7)
1、按区课题中心组要求,组建学校二级实验机构,即由吴桂华校长牵头,教科研处、德育处以及科研骨干教师组成的课题指导组;由实验教师、实验班班主任参加的课题实验组。
2、培训部分教师,直接参加课题重要成果——《德育》系列读本编写工作。
3、组织实验教师学习中央教科所课题组总负责人开题报告及有关文件,系统掌握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理论,明确课题实验任务、要求,确定子课题实验目标、重点,在此基础上初步制订课题实验计划。
4、协助实验教师确定研究与实验对象,即个案对象、团体对象(包括普通实验班、对比实验班以及跟踪实验班);选择课题实验的切入点;指导实验教师学习科研和搜集、统计数据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验教师科研的能力。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02、9——2003、12)
1、按照区课题中心组要求,由校课题指导小组指定《德育》系列读本参编教师,设计《德育》活动课教案,并进行指导观摩。
2、组织实验班选定《德育》重点篇目,进行校内实验观摩,探索《德育》活动课基本模式;选拔优秀活动课,参加全区实验展示观摩活动,以形成群众性课题实验规模。
3、一方面,按《德育》系列读本提供的体例设计活动课,做到节节课有机衔接,教育内容逐年深化,形成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的教育活动系列;另一方面,根据课题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向总课题组提出《德育》读本修改意见,使之不断完善。
4、以《德育》系列读本为载体,深化子课题《走进后进生的情感世界》研究与实验。要求实验班、实验教师在实验中,不简单重复、照搬他人的实验成果,更应侧重实际,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体现出学校课题研究与实验的特色。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4、1——2004、9)
1、实验教师、实验班课题研究与实验成果校内验收。
2、完成实验成果论文、实验报告撰写及专集编辑和上报验收工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总结出“七优先”——对后进生实施成功教育的宝贵经验
1、“后进生”概念界定
“后进生”,就是指智力因素处在正常发展范围内,由于某些教育因素的不良影响,造成思想、道德、学业水平或其它非智力因素方面,处于落后状态,并需要给予特殊教育的学生。
“后进生”不包括智力不正常的特别学生,“后进生”的成因是与不良教育因素的影响有关。这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诸方面的不良影响,既有智力启蒙方面的问题,也有学习习惯养成问题,也包括了家教及思想道德熏陶问题,当然也包含师德问题,它提示我们“后进生”形成的各种复杂的背景原因,警示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
我们在课题实验中,深刻体会到,“后进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运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这类学生。
根据研究, 我们认为,“差生行为”——是阻止学生身心发展,不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问题行为,它包括品德、学业、个性心理特征、体育、劳动、卫生等方面。“差生行为”会表现在每个学生身上。只是程度不同。“差生行为”很少的学生,被人们称为“好学生”;“差生行为”很多的学生,则被称为“后进生”。
“差生行为”并非天生的,固有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教育的偏颇、不良的心理环境所导致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差生行为”作为问题行为而存在,只要教育有方,积极引导,问题行为可以得到改善,而避免走向极端。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抓后进生转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这些研究成果,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后进生”转化教育的信念。
2、“后进生”转化教育认识上的飞跃
如何认识后进生,是教师们必须正面回答的问题。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产生动力,才能自觉而又热心地做后进生工作。经过科学分析,大家产生了共识。
第一、“后进生”,经过转化教育,也要成为我国四化建设者的接班人,这一点是坚定不移的;
第二、“后进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世界观尚未定型,因此,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第三、学生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极易各种思想的影响,有些“后进生”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形成某些缺点错误是难于避免的。
我们的学校,学校里的每一名工作人员,就是要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以极大的热忱去爱这些学生,去促进这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认识上的飞跃,激发了广大教师做好学生工作的热情,为实施“成功教育”,转化“后进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七优先”为“后进生“转化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
在子课题实验中,实验教师从多方面总结了“成功教育”的宝贵经验,概括为“七优先”:
德育方面的“七优先”是:
(1)给予师爱优先
(2)排除心理障碍优先
(3)矫治不良行为优先
(4)表扬点滴进步优先
(5)创造条件让其展示特长优先
(6)安排参加活动优先
(7)鼓励性家访优先
教学方面的“七优先”是:
(1)上黑板练习优先
(2)课堂提问优先
(3)批改作业优先
(4)课下辅导优先
(5)参加各项竞赛优先
(6)表扬学习上的进步优先
(7)质量反馈性家访优先
德育与教学两个方面的“七优先”,内容各具部门工作的特色,但教育目的只有一个,即指导教师多方面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条件。
“七优先”的核心就是要厚爱差生。我们认为转变好一个差生和培养好学生是同等重要的。“七优先”,体现出对每一个差生,都要做到思想问题有人关心,生活困难有人帮助,学习难题有人指导,品德毛病有人纠正。让差生生活在充满爱心的环境中,以感召他们,促其转化。
这一实验成果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成为了全校教师实施“后进生”转化教育的宝贵财富,经过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和创造性的劳动,又极大地丰富了其中的内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利用特长,转化后进生”——是我们又一成功的实践
1、确定“英语特长班”为课题跟踪实验班的初衷
办“英语特长班”是我校特色办学的尝试。由于学校牌子不硬,招来的“特长生”,不乏“鱼目混珠”者,有“专长”的,不过“凤毛麟角”而已。我们原打算选一、两个案,从利用“特长”入手,探索“这类”后进生转化教育的途径、方法。我们课题指导组决定把小学一年一班和二年级定为课题实验班。
这四个班的班主任肖莉、马林凤、柏琦、苏丽娅老师,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她们参加了课题实验后,学习了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有关理论,深感这一实验意义重大。她们不仅全身心投入实验,而且联系班级实际,把“利用特长”,又延伸到“发展特长”转化教育后进生实验中去,在课题实验中开辟了新的领域。
她们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刻苦学习科研实验方法,认真统计每一组数据,细心观察学生的每一点变化,耐心做学生思想工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在课题实验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2、“利用特长,转化后进生”的基本模式为 :
了解情况 掌握特长——设计活动 展示特长——抓住契机 鼓励帮助
⑴了解情况,掌握学生的特长
人的才能是多种多样的,人的个性是千姿百态的,而社会的需要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遇到一些暂时的挫折和困难,既不等于他们不可能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不等于他们一无所长或一无是处。要坚信“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材必有用”,把这些学生,看成是才能尚未被开发的人,他们很有可能在另外一些方面具有卓越的才能。
老师可以通过走访小学老师、家访等手段了解学生的特长,更重要的是要与学生广泛接触,全面地观察了解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从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各个方面来发现学生的特长,寻找转化学生的突破口。
⑵设计活动,展示学生的特长
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后进生同样需要获得成功的机会。优秀的学生能自己把握机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或特长,从而奋勇直前;而后进生的奋起机会往往要教师去寻找、把握,否则很可能瞬息逝去,重新沦入自卑。教师在了解学生特长的基础上,若能切准学生的心理脉搏,设计各种活动,为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提供机会,不断地为其铺设成功的阶梯,就能使后进生在除了学习以外的可能的领域里表现自己,发展自己的优势。
⑶抓住契机,鼓励学生进步
各种集体活动都为学生发挥个人才能,表现自我能力提供了广阔天地。当爱唱歌、能跳舞的同学在联欢会上边歌边舞时,当爱好朗诵的同学代表全班在国旗下讲话时,当爱好书法的同学在班会上书写条幅时,当喜好运动的同学在运动会上飞跑时,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面对同学们的掌声,内心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调动了他们为集体赢得荣誉的内驱力,并会焕发出拼搏进取的精神。这会成为他们转变心态,发现自我,从而踏上要求进步之路的重要契机。教师再适时地启发诱导,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使他们逐步跟上全班同学的队伍。
3、奇迹是靠科研实验创造的
几位老师在课题实验方面的成功,为她们所带的班取得佳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四个班近60名学生均培养成了“英语特长生”。特别是一年一班18名学生,其中17名成绩优异,能达到初步的听、说、读、写要求。
四位教师“利用特长,转变后进生”的成功经验,创造了锦程学校办双语实验班的奇迹。
(三)我校课题实验在“构建我校德育活动系列”以及“转变家教观念,发挥家庭德育功能”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限于篇幅关系,这里不在赘述。
“后进生转化教育”研究与实验,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艰难的研究课题,由于实验人员水平有限,研究与实验定有许多不足之处,请领导和同仁们给予指正。本报告不仅让大家了解我校教师们的敬业精神,也为教育决策者解决好教育的某些问题,提供了参考意见。
【《走进后进生的情感世界》 结题报告】相关文章:
《走进后进生的情感世界》 结题报告08-17
结题报告的格式08-18
课题结题报告怎么写05-04
关于礼仪的结题报告-工作报告08-05
《有效技能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07-17
课题结题鉴定意见07-30
结题申请书06-04
高二学生调查研究结题报告05-16
高一社会实践活动结题报告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