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素质教育论文>高校出版产业改革发展刍议

高校出版产业改革发展刍议

时间:2023-02-24 05:20:51 素质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高校出版产业改革发展刍议

高校出版社近年来蓬勃发展,“九五”期间,高校出版社一直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部分高校出版社已跻身全国强社行列。但是,高校出版社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一方面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社会生活和思想活动的多样化、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对高校出版社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和新课题,高校如何增强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在加强与国际出版界交往、合作中,坚持正确方向,弘扬主旋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作用尤显重要;另
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经济发展思想的论述,给高校出版社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1990年以后,一直处在大学出版社综合实力前十名的位置,“九五”期间在全国500多家出版社中排行前五十名。这样的业绩在地方大学中是绝无仅有的。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校、出版社领导较早地认识到党中央在80年代提出的日渐明晰的“市场经济”的概念,使出版社较早地介入了市场。80年代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率先在大学出版社中与民营书店开始合作——现在民营书店已经成为出版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当时,民营书店刚刚起步,在业内对他们还有偏见,视之为“投机倒把”的散兵游勇,绝大多数出版社只同新华书店合作,与民营书店合作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正是我们能够深入领会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精神,勇于在市场竞争中开拓创新,较早地抓住了机遇,利用民营书店迅速在全国建立了高效的销售网络,以自己的诚信开拓出广阔的市场。现在,市场环境在不断改变,民营书店和国有书店同样成为重要的发行渠道,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市场在日渐成熟,出版社原有的发行运作方式如何适应推进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建立,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现在的市场还有许多不规范的地方,是被动地适应这种不规范,谋取一时的利益呢,还是要具有长远的眼光,为推动健全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建立而牺牲眼前的一些利益?另一方面,我们还要认识到,安于现状,不求创新,我们原有的优势就会逐渐消失,也就无法适应国内出版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情况,更无法和具有雄厚资本和行业市场运作经验的国际出版商抗衡。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我们要集中注意力研究市场——国内市场的现状和国际市场,领会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健全的现代市场体系”的概念和模式。国内市场毋庸置疑正处在新旧交替的时期,党和政府在大力推动市场的有序化和规则化,逐渐与国际接轨;市场本身,经过十几年的大浪淘沙,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之中。以出版业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出版发行由国家统一管理,还完全是计划经济的模式。改革开放之初,全国出版行业的新书品种在增加,读者的需求不断增长,而计划经济的发行模式已经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发行渠道不畅,出书难、买书难、卖书难的呼声越来越高。1983年10月,文化部出版局在成都召开全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出版社自办发行的思路得到肯定,图书发行由新华书店一家垄断的局面开始改变。之后的十年,是出版发行市场化探索的十年,在新华书店依旧占发行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各种发行模式在竞争中不断摸索,此消彼长,“出版社发行联合体”“图书批销中心”“图书订货会”“建设大型图书批发市场”等尝试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探索着出版发行业的市场化之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出版业也在这十年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全行业经济增长的速度。这种探索,必然有许多不和谐的因素掺杂其间,市场运作不够规范,不法书商大肆盗版盗印,出版经营中也存在许多暗箱操作,诚信的经营观念在某些从业者心目中日渐淡薄,这导致了出版业存在许多问题,诸如编辑出版工作有浮躁化的倾向,每年十多万种的图书中由于利益驱动,跟风出版大量存在,行业缺乏创新的激励和保护机制等。党的十六大现在提出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这也是改革发展到现在的必然选择。在市场新旧交替的现状中,如何从容面对其间存在的问题,推进新的规范的市场体系的形成,大到国家、行业,小到一个企业都值得深入研究。
  根据高校校办出版产业的情况,我们高校出版社今后几年要在市场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深入领会和贯彻落实十六大关于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精神。
  首先要在内部改革方面下大力气,激活内部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潜能,使每一位员工有施展才能的空间。企业的发展,内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党的十六大为我们企业的发展从宏观上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出版社内部能力的建设上来,积极探索适应企业发展的产权关系、管理机制、分配机制、人才培养和储备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机制等,激活企业的创新能力。
  十六大报告中关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论述对企业管理和企业远期目标的规划有指导性的意义。具体到高校出版社,我们要研究如何理顺以下几种关系:出版社和社会国家的关系,出版社和主办单位的关系,出版社员工和出版社的关系,新旧体制交替中员工不同的分配形式,等等。出版社是企业,又不是单纯的企业,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任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种资本对出版业的渗透,出版利润将不断下降,我们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这势必造成许多困难;同时,市场体系的规范化,现在已经影响到高校出版社的经营思路,比如,政府在税收上开始对高校出版社加大征收幅度,一些原有的豁免政策被取消,靠行政手段发行的图书越来越少……这在近期肯定对高校出版社的经营造成一些困难。但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正确的决策,靠垄断发展的行业在市场体系日渐完善的大趋势下,是不可能健康发展的,即使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也是患有“软骨症”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既要认清市场竞争严峻的形势,又要有足够的信心去积极对应,认真履行对国家、社会、民族应该承担的传播文化的重任。在出版社和主办单位——学校的关系上,在完善的市场体系下,我们也要作深入的研究,如何明晰产权关系,形成良性的管理和资本运营模式。靠行政命令管理将越来越不适应将来的完善的市场背景下的校办企业,要尽早尝试产权的分配,积极探索股份制等现代市场运作模式,靠资本来监控企业的运作。主办单位要根据出版社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大的市场背景对资本流向作出理性的决策。出版社和员工的关系上,我们要形成良好的企业创新体制,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倡对出版事业的奉献精神,同时根据“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精神,拉大收入的差距,形成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十六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随着出版社用人机制的变化,聘用制、合同制已经成为出版社用人的主要形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从1999年起,就连续几年从社会上广招人才,采用聘用制的用工形式。现在,新老员工的数量比是八比一,新的用工体制下许多岗位的员工都成为骨干力量。在分配制度上,新员工前三年与旧体制下的员工有差异,进社三年以后,随着许多人才脱颖而出,出版社逐渐缩短事业编制和聘用制两种体制的员工的收入差距,实行绩效挂钩的分配模式。这大大调动了聘用制职工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向心力,也激活了旧体制下的员工的再创业的活力。在用工制度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新员工不再依赖学校的编制和后勤保障,主动规范企业参与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建构,落实了企业员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使企业的管理很大一部分借助社会力量,使企业轻装上阵。现在看来,这样的人事制度改革已经初见成效,也是符合十六大报告的精神的。
  其次,内部机制搞活以后,高校出版社还要在外部竞争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子,大胆实行“开门办社”的开放性战略,积极融入市场。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研究起来,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探讨:一、高校出版社如何按照规范的市场运作模式明晰产权;二、高校出版社的用人机制如何按照规范的市场运作模式达到新旧接轨;三、出版业在经营方面打破垄断后高校出版社如何面对;四、如何树立高校出版社的信用品牌,积极介入出版市场规范化的建设。明晰产权,意味着高校出版社逐渐脱离高校行政管理模式,转向规范的市场运作,明确主办方、企业、员工各个方面的责权利,这是出版社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前提条件。采用股份制等形式规范了企业产权,用人机制也将随之改革,不适应企业发展的旧的用人机制将被聘用制等新的机制替代,形成良好的企业育人和用人模式。出版业在逐渐打破垄断之后,企业将真正进入市场搏击,通过熟悉国内国际出版运作的经验,应对国际国内出版形势的变化,建立高校出版社有效的协作体制,维护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建立高校出版社的信用品牌,要在出书品种和质量上下功夫,在经营上做文章。高校出版社的图书,要体现高校的学术品位,还要体现对高品位学术的普及,充分利用高校学术和社会信用资源,在中国出版中树立整体品牌和个体品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这几个方面作了自己的尝试。近几年来,学校和出版社一直在探索企业产权改制问题,尽管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探索本身也相当艰难,但这也正说明了主办方和企业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出版社在用人机制上,改革的力度很大,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队伍建设方面,形成了体制灵活,企业向心力强,队伍特别能战斗的局面。为了应对出版市场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稳定和维护本社基础教育图书品牌的同时,积极开拓,在北京、广州、香港、南宁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在高品位学术图书和一般社科图书以及香港中文教材等方面取得了良好业绩。出版社确定了以教育图书出版为中心,在社科人文类图书、珍稀文献、实用工具类图书、外语图书、期刊出版等方面树立良好品牌和经营业绩的发展战略。出版社的社科图书品牌在国内迅速崛起,珍稀文献享誉海内外,与美国哈佛大学等知名高校都有良好的合作,图书远销国外和港台地区。出版社在做好图书出版工作的同时,还在期刊出版业、印刷业等领域积极拓展业务,《作文大王》《英语大王》《中学生理科月刊》等期刊的品牌建设卓有成效,大大提高了出版社适应市场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只有搞活内部机制,积极探索和实践出版市场化,高校出版社才能形成良好的整体竞争力。在机制上搞活了,经营上走向规范化了,高校出版社还要树立一种先进的出版精神,把高校出版事业融入民族走向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中去。
  根据十六大报告,高校出版社还应将“牢牢把握先进文化方向”“坚持弘扬培育民族精神”落实到出版工作中来。“先进文化方向”“民族精神”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能时时刻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的理念。高校出版社要大力宣传先进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坚持正确的导向。我们要对这个问题有明确的认识,“牢牢把握先进文化方向”“坚持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与健全规范市场并不矛盾,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保证,也是后者的基本推动力,两者是可以互相促进的。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的一份教辅期刊《作文大王》为例,编辑们不是把它当做一个“小儿科”的教学指导期刊简单来做,而是提出了把这个刊物放在倡导基础教育改革,锻造民族品牌的层面看问题。出版社领导认为,教育是立国之本,汉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文又是汉语教育的基础工程之一,要把《作文大王》办成中国小学生认同的民族品牌,在办刊中注重原创性,积极向海外华人地区发展,弘扬民族精神。经过两年的努力,《作文大王》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不仅团结了国内大批读者,还在新加坡、美国华侨子弟中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还在香港小学中文教材的开发上,坚定不移地确定了体现民族风格、时代特点和先进教育思想的观念,编出了深受香港小学生欢迎的中文教材。十六大报告提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的互相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高校出版社如何把这一精神和健全市场体系联系起来学习,对创建高校出版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齐头并进、相互促进的局面就显得非常重要。十六大报告还提出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这给高校出版社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总之,十六大报告从宏观上为高校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关于市场及文化建设的理论为解决以前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供了钥匙。我们要深入领会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勇于开拓创新,在高校出版工作中积极实践十六大精神。只有这样,高校出版社才能在即将来临的各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促进我国出版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作出贡献。

【高校出版产业改革发展刍议】相关文章:

高校出版产业改革发展刍议08-17

加快出版创新步伐促进出版产业发展08-07

干部教育改革刍议08-15

出版产业与出版资源配置08-07

刍议中职院校体育改革与创新08-13

作文教学改革刍议08-17

作文教学改革刍议08-05

司法改革与民事检察监督刍议08-05

思品课教学改革刍议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