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同规格不同模式:高中毕业会考的改革走向

同规格不同模式:高中毕业会考的改革走向

时间:2023-02-24 05:21:20 素质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同规格不同模式:高中毕业会考的改革走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改革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改革的意见》(教基[2000]12号)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普通高中会考改革具有统筹决策权。”2000年以来,各省(市、自治区)已经出台或正在酝酿的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改革方案,对原来的会考制度加以变革和改善。归纳起来有以下两个特点:……
  (1)减负。较大范围准许部分中学自己命题设考,淡化会考成绩与高考的关联度,允许考生多次参加考试,以最高一次分数作为考生的相应科目的成绩。(2)开放。将会考面向社会,为所有同等学力的人员服务,只要获得会考合格证,就可为升学、就业和参军提供新的参照;极少数省、市取消了省级会考,将高中毕业考试权交给市、县或中学。灵活设置新的课程并进行选修课的考试考查,其中包括信息技术课作为新的课程设考、加强体育课的考查、在考试考查中增设选作题、部分学科实行选考等,考查科目扩大,但分9科考试的大框架没变。这些方案都渗透了教育现代化观念、终身教育理念和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坚定信念。从一个角度理解,不同的方案显示出不同的会考模式,在科目设置、开放程度、命题内容、评分及计分方式,与高考、就业及参军的关联度等方面都各自形成了一种或多种相对稳定的形式。这是一种非常值得关注的教育现象,各省(市、自治区)同是一个高中毕业会考,却形成不同模式,每个省(市、自治区)会考也可以不止一种模式。其导向作用和教考机制也必将是多功能的;且这些不同的会考模式相互观照和借鉴,可促进高中会考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将会对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现代化程度、培养一代新人产生重大影响,对基础教育、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也将产生积极意义。事实证明,围绕相同的教育目的完全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教育措施和教育途径可供选择,没有也不必要试图寻找一种“灵丹妙药”式的措施和途径,去包医教育过程中的多种弊病和试图确保其达到理想境界。
    一、10年会考历程中的规格与模式的简略问顾
  自1988年在上海、浙江试点,199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除西藏外)实施的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它对全体学生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并配合高考科目改革(由原来的理科7门、文科6门改变为会考后的各5门),曾产生和正在产生相当的积极作用。当初,高中会考制度在全国推行,将会考定义为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文化课毕业水平考试,会考包括考试与考查,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考查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课和劳技课;还有学校组织的思想品德、体育等科的考查等等。会考制度要求对认真学完按规定开设课程的学生绝大多数能够合格,与命题标准、成绩评定、证书制度和毕业管理的联系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分析10年会考实施的得失,我们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即几乎所有的成功都与坚持相应的规格有必然联系,而所有的问题与弊病都与模式的大一统以至僵化密切相关。迄今为止的高中毕业会考,对应当时的高考低录取率的状况,使得高中教学面向所有学生,大都能够完成和基本完成高中教学计划,包括高中设置的所有学科中高考科目和非高考科目,也包括一流、二流、三流中学中所有能够将学业持续到毕业的学生;而不是仅仅面对有希望高考上线的学生,也不止是对高考科目中所对应的5门功课。会考的导向功能使得教育方针的贯彻不得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有较强的措施加以保证。它冲击了偏科教学,使学生高中阶段的基础文化知识学得比较完备,再过若干年,这种相对进步的教育措施产生出来的教育效果,将会通过两千余万具有较高素质、知识结构比较完备的参加过会考的年轻一代对社会的贡献予以证明。相同规格的重要性还表现在通过这种强力措施,使得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接受的教育带有鲜明的改革开放色彩,在他们的知识储备中,融入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科学文化以及基于此逐步形成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从而产生一致性和凝聚力,这对国家的强盛、民族的统一都具有深远意义。为使高中水平这个相同的规格获得保障,会考成绩分析的诊断功能,使教育行政部门比较准确、快捷地考查并获知各地、各学校的教学效果,可以了解某校甚至某班某一学科教学偏颇,对教材的修订、教学的及时改进也会得到有益的反馈,虽然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不够,但已经产生的作用却是其他办法难以替代的。会考在学生升学、就业、参军方面的功能也说明,如不具备一定权威部门所授予的高中毕业规格认证,就不具备相应的规格,更缺少成为高级专门人才或为国效力的重要基础。
  反思过去高中毕业会考的种种弊端和问题,往往将规格与模式视为一物,认为高中水平必然或只能是一种学科结构,以至将一个模式推向极端,并且从制度上强制性地要求所有的学生去毫无选择地屈从。排除某些应试教育对高中毕业会考带来的问题夸大其词的贬低,实事求是地讲,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及其实施过程中的确存在问题乃至弊端。主要有:其一,学科标准模糊,主从不明。所有9门课的要求四平八稳,科科单设考试,没有权重区分。这既不符合教育实际,也没有必要;合格标准是一次及格率95%左右,而不是本应有的学科体系和基础相对应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衡量,在确立相同规格方面还存在差距。其二,模式单一,趋于僵化。一个省一种模式、一个套路、一套试题、一种考试、一种考查,对所有中学的所有学生都要用一个模子去套。其三,会考与素质教育没有建立密切的支持关系。会考是从与高考改革配套,减轻学生考试负担的议论声中发端的;素质教育则是在针对应试教育现象、面向21世纪培养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呼唤声中应运而生。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目的上目标一致,有同志论证过会考对素质教育的支持功能。(注:《会考制度: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会考》2000年第2期;《会考实施促进了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发展》,《会考》2000年第3期。)但事实上两者结合得不够紧密是必然的,这有历史原因,是不应受到过多指责的。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高中阶段哪怕仅仅是普通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应当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一定程度具备的前提下,形成相应的思维能力水平、学科知识结构不同的群体,呈现的是多样化而不是单一化。高中毕业水平规范和不同学科结构,潜能具备和培养途径方面,都应当而且必将出现多种模式。
  说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是从学校规格层次角度而言的;如果从高中的教育目的而言,近两年教育发展状况表明,普通高中阶段主要是九年义务教育与未来专业教育和终身教育衔接阶段。所谓专业教育,是指多数直接或稍后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少数毕业生接受一定的职业培训进入劳动力市场。接受过高中阶段教育的人,为自身的人格完善、个人的文化享受和未来的职业需要,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去适应未来,支撑其中部分人在不同领域获得长足发展和突出成就。在现阶段,尤其要重视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为祖国培养将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多种需要的较高素质的群体。
    二、培养高素质人才所需要的高中规格与模式
  未来几十年中国的高素质人才建设中,的确应具有新世纪赋予的共同使命和时代精神。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注:《会考制度: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会考》2000年第2期;《会考实施促进了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发展》,《会考》2000年第3期。)中所指出的:“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人的潜力的主体性的发挥。每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和得到发展,不仅需要基础性的知识和一般能力,更需要有对环境变化的判断能力;在多种可能性面前的选择能力;把握时机,敢于迎接挑战的勇气和决策能力;积极适应环境变化、主动改造环境和不断超越自身局限性的意识发展和决策能力。”她接着写道:“教育需要进行理想新人的设计。新人形象中与以往培养目标相比,有三方面突出的区别:其一,认知能力方面。要求学生有善于捕捉、组织和判断各种信息价值的能力;善于对自己各种需要、能力、思维品质与策略、态度和行为等进行反思的能力;根据反思的结果自觉进行自我调控的能力;立体、动态、多元统一的综合思维能力和体悟人生与生命的内省思维能力;其二,道德面貌方面。要求学生在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热爱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崇高神圣感,成为既有理想和抱负,又能处理好个人与群众关系,愿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贡献的未来新人。其三,精神面貌方面。要求学生自信、自强,有迎接挑战的勇气;有承受挫折、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热爱生命,能在改变和完善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实现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这是一种新的素质风。它显然不是片面的知识灌输,而是“基础学力”的一种概括表述,新的素质观亦即新的基础学力观、新的价值取向。如果我们探讨高中教育的共性,那么,不断趋近这些目标就是一种带有共性的规格。通过有效的引导和管理,通过文化课的考试考查,以促进高中教育主要是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等,将逐步形成这些素质,保证高中毕业水平的规格方向。
  普通高中表达其相同规格的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外语(英、日、俄等)、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文艺、体育、综合社会实践,5至10年内还要增加信息技术课。(注:《光明日报》,2000年10月26日。)教育部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新的高中必修课、选修课课程体系,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湖北教育厅《关于调整普通高中课程计划改进普通高中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意见》[鄂教基(2000)014号]中指出:要加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基础学科的教学,突出其基础性、通用性、工具性。会考设置考试内容必须注重必修课一定水平的考核与检测,因为这是保证高中毕业生达到相应规格的有效保证。
  高中毕业会考的同一规格中形成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指出:“二十一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这是我国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他还指出:教育“一方面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又要面向广大农村和基层企事业单位,培养大量急需的各种中级、初级技术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注: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2000年2月1日。)高中阶段教育中还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不只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
  传统教育观念往往把人才等同于全才,把“全面发展”曲解成“全科平均发展”,要求学生样样学,样样精。现代教育观念认为,人才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层次性。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所指出的:“从新世纪开始,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尤其是培养一大批急需的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等专业人才”。《建议》还指出:“必须从战略高度,着眼于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的总体需求,培养和造就一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开拓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并经过实践检验的各级各类领导人才队伍。”
  《建议》是综观世界潮流,立足中国国情,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指导全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我们从中可以理解,未来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几代人共同在一个时空中团结拼搏而开创的。同时,具有多种经济成分的国度需要不同的人才去适应不同的需要,在奉献和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和服从祖国统一。它需要牺牲一些人的利益甚至局部利益去实现“跨跃式”发展,根据中国现在国力,高中课程设置在“社会需求”、“个人发展”和“学科体系”三个价值取向中。“社会需求”在教育中比较突出是应当的甚至是必然选择。在与高中毕业会考模式密切相关的课程结构设计中,中观层面的研究对象是“学科结构”,宏观层面的研究对象是“学科群”。一般认为,影响学科构成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各门学科相辅相成学科群;二是教育目标,对于学科或学科群来说是作为一种赋予价值比重因素在起作用的,前者是恒定性因素,后者是可变性的因素。课程史表明,课程目标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课程目标变了,学科构成也就随之变化。国外学者认为可以构成由四种学科群组成的课程结构。这就是:基础学科群(语文、数学);实质学科群(社会、理科);表述学科群(音乐、美术);技术学科群(体育、技术、家政)。它们彼此具有等价性。”(注:钟启泉:《试论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的教育学模型》,《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学科作为一个时代的社会产物,它的种类、组织、内容,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学科经历了不断分化、综合的过程,这说明学科构成的不惟一性。仅就为高等学校输送新生而言,多种模式会考对应多种高等专业教育已成为必要,每年的高校招生,对艺术类、体育类、外国语小语种的招生考试就有相当分量的专业课测试或面试,这只是对必不可少、不同模式的门类的一种补充测试,还有一些专业门类隐含的专业性和不同知识构成的需要被我们长期忽略,使我们常常说的“用不同尺度去丈量不同人才”的愿望长期成为空想。必修课也不是对每个人特别是每个对应于未来各地各类需要群体都是每个学科一个标准。事实上,同一标准各学科的教学的达到率也是迥异,这并不妨碍各种人群中日后都产生拔尖人才和卓有奉献的劳动者。卢梭曾经用“农夫那样劳动、哲人那样思考”的人来表达他所追求的教育理想。他把“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从出生到1岁的“感觉时期”,至12岁左右的“了解自然与事物的时期”,至15岁左右的“理性觉醒时期”。这意味着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含图像经验和文字信息)抑或理论思维都是不可或缺的,卢梭划分的三个时期说明人的发展的不同年龄段都是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和理论思维三者的循环往复的发展,而我国学生从学前教育到小学毕业这一“了解自然与事物的时期”却存在很大的缺陷。我们分析我国传统的课程所提供的经验成分,处于两端的直接经验与理论思维都是欠缺的,仅仅突出了图像和文字信息,如电教、图像、教科书、报刊杂志等,直接经验与理性思维在经验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却微乎其微。这样,造成间接经验膨胀、直接经验萎缩、理论思维贫弱的弊端。这种教育方式造成的偏颇的经验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相去太远。不同的高中毕业会考模式对整体上提升人的全面发展将产生多大的效果,必然产生理论和实践的积极意义。
  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工具性,但不同的职业对基础知识的构成及各知识的侧重却有不同的要求。关键在于一个阶段的学习中,通过合理的经验构成,学科知识构成,促进学生达到一定的思维水平和素质要求,形成一个个学生特有而稳定的品质。针对未来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注:江泽民:《参加四所交通大学座谈会讲话》,《人民日报》,1996年3月29日。)现已为人们广泛接受,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的素质教育,也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我国人才学的创立者王通讯、雷祯考在其《试论人才成功的内在因素》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在知识不多时直接进入创造,按创造目标需要选修知识,华罗庚把它称为直接法。也就是说,不要搞没有目标的宠杂、烦琐的知识准备。人们称赞李政道讲课用的是短程线,直接把听众引到现代化物理科学的最前沿。这种看法对于各行各业都是可以借鉴的。比如,河需要桥或船。可是如果已经发现了桥,何必还要去造船呢?为了准备‘攀登’,必要的基础知识是需要的,但是如果生怕东西不够用,样样东西都去学,这好比登山也要背上一条船,结果反而成了包袱——丢下本可以轻装,然而却有点舍不得,因为船是费力弄来的。”(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在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创新或创造的目的是推行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推进社会发展,对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注:人才研究会筹备组、《人民教育》编辑部:《人才·人才》,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3月版,第38页。)江泽民同志指出:“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00年10月24日。)所谓人才是一批在实践领域做出突出成效的人,不是通过刻板单一模式考出来的“才华出众”的人。许多人在接触课题,进入创造时还要补充部分必要的基础知识,更不要说人们在从高中进而接受高等教育时还有不少属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了。
    三、教育内部发展趋势对高中规格模式提出的要求
  我们在探讨高中会考的相同规格不同模式问题时,还要把握一些教育内部相关问题的发展趋势,明晰其间一些重要关系。
  (一)我国高等教育与高中阶段的发展趋势。《建议》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我国前所未有的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结构的变化,对高中毕业会考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中教育输入高校的新生门槛降低,素质要求发生新的变化。大众化高等教育专门人才,应是高素质的建设者或劳动者,但是否成为接班人,还需社会实践的锻炼和检验。应当指出,绝大多数高级专门人才是生产于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中尤其是接受了本科教育的毕业生中。在本科教育中,一部分国内知名重点高校培养未来高级专门人才的责任更大一些。就是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新生入学素质差异将比以往精英教育阶段时更大。有一些专业门类,随着高中教育水平的提高,入学时学生水平呈提高趋势;更多的高校,尤其是高职(专科)教育,入学的学生书本知识水平还会较以前有所下降。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大,使高中输出端同时要选拔原来意义上的高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建设者。这些考生无疑都应该从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中选拔。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高中阶段教育也在快速发展;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直接升入高校,而稍后参加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还有一部分经过一定的职业培训加入劳动大军。这些人也应当是高中毕业的合格者。一些经过九年义务教育没有上普通高中的学生,通过各种教育的“立交桥”走进高等教育,也应该允许参加高中毕业水平考试,这就给高中毕业会考留下了广阔的显露其独特作用的空间。随着高中规模特别是普通高中规模的扩大,高中毕业考试的把握以及考核质量总是规模化、社会化优于单个学校的自行组织;退一万步说,集优秀教师、评价人员和组织管理者于一体的权威机构,比个别的、零散的考试组织,更具有质量和效益的保障。
  (二)国际基础教育发展趋势。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和我国即将加入WTO,都要求我国教育不能脱离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普通高中在基础教育的地位及其为高等教育输送新生的功能,更使人们关注全球范围这个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国际基础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如下现实状况:基础教育的作用受到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义务教育年限逐渐延长;为适应新的社会需求而调整课程结构;重视提高教师质量。(注:郭晓平、叶玉华:《国际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载《教育研究》,2000年第10期63页。)国际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继续扩大基础教育的手段和范围,进一步普及基础教育。近三年来,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首,国际教育界十分强调触及那些没有被触及到的,处境不利群体的特殊教育需要,已有的经验表明,仅仅扩大现有的教育系统,采用常规的教育方式,并不适应他们的需要、生活模式和理想。扩大教育手段,实现教育多样化,特别是设计新的教育模式,切合被服务群体的特殊教育需要,将是基础教育真正实现普及的必由之路。基础教育是人人有能力掌握自身命运的基础,是人人走向生活的“能行证”,因此“量体裁衣”般的教育计划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学习潜力和日后贡献于社会的能力。(2)继续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尤其重视教育的相关性。必须树立新的质量观念,衡量质量的标准不应仅仅局限在学习成绩上,它应扩大到学校或其他教育形式所提供的教育是否切合学习者的需要,是否保证学有所用,是否具有相关性与针对性。在21世纪,教育的效益将比效率更加受到重视。这意味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育中长期存在的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地方需求不相适应的痼疾将有效得到解决,教育内容将打破传统的学习划分,更趋向开放、综合与针对性兼顾,知识与生活技能并重。(3)继续深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改革的中心问题包括:其一,在不增加课程负担的前提下,如何保证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相关性;其二,在不损失课程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对当前新的社会问题,如人口、环境、健康等问题,作出积极反应;其三,在保证内容连贯性和重点突出的前提下,如何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样化的兴趣需要;其四,在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文化的一部分的现实环境里,如何定义核心课程,如何保证所定义的那些基本能力能够切实有效地运用于日后的生活中。政策中注意这些中心问题根本上说是为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服务的。(4)继续改进和完善评估与考核办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面向21世纪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面向未来的教育中,如何使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最大成功,是建立评估和考核制度应该首先关注的问题。(5)基础教育的一些新的重点。当前,世界各国因发展阶段不同正在以不同的步伐迈向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已从理想变为现实。从终身教育的全过程来说,基础教育又被当前国际教育界称为“初始教育”即终身学习的起点。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良好的初始教育是开始终身教育学习关键。这种教育应该覆盖儿童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的发展,应该保证所有青少年养成学习新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学会学习。”(注:UNESCO[1998]:Education  for  the  21  Century:Issues  and  prospects,转引自《教育研究》2000年第10期第66页。)综观国际基础教育发展趋势,结合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基础教育改革方面已经积累的经验与教训,我们应重视以下问题:基础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应同时并重、有机结合,使教育真正在每个学生的未来学习与生活中发挥作用;考虑到我国地域广阔,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与需求不平衡,长期以来使用统编教材日渐显现弊端,要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使教学中的灵活性适应人的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在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方式的过程中,高中会考中要逐步设置多种模式以适应各地不同教育需求的高中生群体,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有效性。会考还应向社会开放,使一些接受特殊形式同等水平学习的人,也可得到相应的评价和学历认可。
  (三)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发展趋势。包括高考科目设置改革、高考内容改革、高考形式和录取方式的改革,等等。2001年,全国将有18个省(市、区)进入高考科目级3+X的改革,"3"指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大部分省份选择"X"为小综合[即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综合)和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综合)]。这种改革,意义在于突出了基础知识的权重,引进了综合概念;辅之以高考内容的改革,增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加强了能力考查;这种改革还将涉及一年两考,上海、北京、安徽、内蒙等省、市、区已试行增设春季招生;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分设本、专科考试;教育部已明确指出下一步高考科目改革提倡“3+(大综合+1)”的模式,以扩大学校自主权和学生的选择,进行录取方式改革(网上远程录取),录取中全面实行学校负责与招办监督相结合的体制,这在体制与手段上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自主权。
  3+(大综合+1)的高考模式也有不同的组织与计分方式,但科目设置是一致的,"3"依然指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大综合是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六科内容的综合;另外的"1"是指考生根据选报学校专业在前述6个科目中选一门考试。也许有人会说,既然高考科目已经或将要覆盖高中所有课程,会考还有继续实行的必要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其一,高考的选拔功能在高校招生规模扩大时,更显得重要,能够选拔出来不同发展潜质的人去不同学校培养要增强其考试的区分度;而高中会考只是确定高中水平的到达度。高考是重视较好掌握基础知识后的能力的显示;会考则是更多地引导和检验多种学习需求的高中生,是否从不同的高中课程结构中达到毕业水平,包括参加高考和不参加高考的,还包括考上的学生与高考落选的学生。其二,当大综合趋势来临时,将会使一些中学在应试过程中教学手段的选择上更加彷徨,会出现多种不规范的应试教育方式,更需要高中会考将高中教学导向教育方针指明的道路和国家颁布的大纲的正确轨道,以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其三,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将来很可能出现本、专科教育分开考试,或高考演变为只录取本科生,面对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起点,高职(专科)也可以凭会考成绩登记入学(实行证书制度),高等学校进行一定加试(面试)即可。
    四、同规格不同模式会考改革思路
  现在我们可以对本文倡导的新的意义上的高中毕业会考的性质、功能和目的进行必要的界定:高中毕业会考是由省级教育考试机构设置的高中课程毕业水平的检测制度,是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考核普通高中学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国家和省颁布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要求的重要手段。高中会考给高校招生输送了大量合格的新生,但与高校招生选拔考试具有不同性质。实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育管理,为每个学生终身教育提供较高质量,并为未来获得多种发展可能的起始教育,给中学的教育、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高中毕业会考方案的主要思路是:
  (一)在21世纪的中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育人思想指导下,结合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保证普通高中达到基本的教学质量要求,逐步健全评价体系,实现其培养目标;又要支持普通高中在完成基本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办出特色;鼓励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结合必修课、选修课的学习和一定的社会实践,逐步形成自身的个性特长。突出基础,减少科目,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创新意识的萌发。会考当它面向社会开放时,也是普通高中课程的同等学力认定考试。
  (二)会考以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为主要对象,中专、中师、中职等其他高中阶段教育的学生和社会青年中同等学力者亦可以参加会考。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一般在学籍所在学校参加会考,以学校为单位集体报名。其他高中阶段的在校学生与社会上同等学历人员的报考由县(市、区)会考管理机构统一安排。
  (三)会考科目设置分近期和远期两种情况:
  近期:语文、数学和外语为单科设置的考试,其中外语语种要依教学状况适时增加;理化生综合考试内容,史地政综合或者理化、政史综合和生物地理综合题,主要是对各种基本知识、能力的检测,但涉及各科的难度应低于原来的分科设考,原则上不设置跨学科的综合题,总题量也大幅度减少。与此同时,对有艺术特长的高中生的史地政综合题,单独命题,可增减一些内容,如增加一些审美内容,减少一些历史方面的内容;理化生综合课则降低难度。以体育专业见长的学校,理化生综合侧重生物、力学等方面,史地政各科适当降低难度。体育考试要加强,但考试方式要改革,允许考生选择一个项目考试,只要达到一定水平(如三级或接近三级运动水平)即可。球类项目由县(区)会考组织或学校实施,逐步规范。考查课程为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劳技、信息技术,艺术类任选其中4项,合格即可。社会实践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保证,比如做义务工的记录。考试科目为A、B、C、D四个等第。考查科目为合格与不合格。
  远期:增设高中常识考试,涵盖所有必修、选修课程,题量较大,难度较低(减略),同规格不同模式,学生自选。进一步加强体育测试和考查科目的管理,班主任老师对考生的学习习惯、能力结构和潜力要有比较详细的评价。信息技术成为必修课。高中选修课也可开考,学生自愿参加,如人口、环境、法律、生态等选修课的开考。考试评分实行结构分。反馈给学生时实行合格制和优秀高中毕业生制。对某一科为全省前列的适当加权,对高中毕业是否合格产生效用。语文、数学、外语必须在C等以上。选修课考试合格亦可加权。考试总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即为合格,允许有的课程不及格,不及格的分数也可按标准增加权数(从略),学生可不止一次参加考试,以考试的最高成绩计入总成绩。
  (四)会考证书分为《会考成绩证明书》、《会考合格证》和《优秀高中生证书》。凡参加会考者均可发给《会考合格证》。考试科目全A,且其中一科为全省前列,考查科目均合格且完成社会实践任务,教师评估认为较好素质的学生,发给《优秀高中生证书》。远期,按结构分总成绩,分考试结构类别列出优秀高中毕业生人数。
  (五)办学行为规范、办学科学、教育质量评价较高的学校,经省认可,可自行组织毕业会考,省承认其考试考查成绩。自行组织会考的学校,应接受省会考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检查,检查中如发现其组织不力,没有达到规定要求者,省会考机构可责令其整改或取消其自行组织毕业会考的资格。
  (六)经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进行的办学模式改革的试点学校,由省会考管理机构与学校和当地会考管理机构共同商定会考科目设置方案,准许有不同的科目组合方式和命题内容的取舍。由省会考管理机构根据考试结果发给《会考成绩证明书》和《会考合格证》,以及对优秀高中毕业生发给《优秀高中毕业生证》。
  (七)会考的考试时间每学年集中安排两次,考试全部科目。分别安排在6月和次年元月,每年考试的具体时间和开考科目由省根据课程计划和学生报考情况确定。省会考管理机构可视情况临时组织局部的和部分考生参加的考试,以方便考生。会考的有关证书上可注明该成绩获得的时间。
  (八)会考命题必须坚持水平考试性质。遵循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不脱离我省的高中阶段教学实际情况,近期要有助于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发展的需要。会考命题的内容紧扣教材。
  (九)会考的考务管理工作按国家级考试进行。会考阅卷工作、考试管理工作由省会考机构组织安排。市、州、县会考机构根据省的安排参与具体组织工作。
  (十)会考成绩由省统一管理。《会考合格证》、《会考成绩证书》和《优秀高中生证书》由省会考办负责印制。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建立会考成绩相互承认制度。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前进步伐,在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思想指引下,高中的基础知识内容还会发生变化,不同教育需求的结构要求更趋向多样化。对应的高中毕业会考相应的规格标准将总体逐步提升,多种会考模式将更是色彩纷呈;人才成长、个性张扬途径的不惟一性将会更加明显。事实已经证明,相同的教育措施产生非常不同的教育效果,僵化的模式导致大量资源浪费,抑制受教育者的发展;事实还将证明,不同的会考模式,可以为有效培养相同规格的高质量学生作出积极贡献。

【同规格不同模式:高中毕业会考的改革走向】相关文章:

全球课程改革走向何方08-17

走向一种“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趋势透视08-05

走向一种“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趋势透视08-05

时代的走向:反省中国改革之路08-17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08-18

食品分析课程改革模式探索与实践08-04

试卷评讲的旧模式亟待改革08-17

引进英国BTEC课程模式 改革传统课程08-13

浅谈新课改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