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师德论文>一辈子学做教师

一辈子学做教师

时间:2023-02-24 20:16:43 师德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辈子学做教师

——三问于漪

  一问:当年怎样上语文?

  这是于漪老师的一堂语文公开课,课堂上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场景———于漪正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甲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甲同学猛然醒悟过来,满脸通红,头耷拉下来,垂头丧气地坐下了。

  于漪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何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大家都认真地思考起来。

  乙同学站起来答:“大概‘万万’比‘亿’读起来更加顺口吧。”

  于漪表扬了乙同学,接着问:“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众生沉默不语。于漪便顺着乙同学的答案总结了一下:“是汉语言的叠词叠韵之美影响了此处的用词。”接着,于漪又问了一句:“那么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课堂‘收入’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

  大家的目光一齐射向甲同学,对他鼓起掌来。此时,甲同学又抬起了头,有了自信,不再垂头丧气了。

  这个教学案例在上海许多青年教师中广为流传。面对突发事件时的高超教学技术素质,加上一颗包容学生的大爱之心,使一个小小的细节显示出了名师真风范、学者大气度、师德高水平。

  于漪,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来到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工作。先是服从校领导安排教历史,后又服从需要改行教语文。于是,她认真向语文教研组的同事们学习,刻苦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水平。每天晚上,更是自学的好时光,明灯书卷伴夤夜,不到凌晨一两点钟不睡觉。经过不到三年的时间,她自修了大学语文的全部课程。

  于漪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在探索语文教学规律的道路上前行。一次,爱人拉她去看京剧《三岔口》。舞台上,演员没开口唱,仅凭动作和眼神的变化,就使观众相信,这是一场摸黑的打斗。看着看着,于漪仿佛又回到了课堂上:语文教学也要这样有气氛、有效果,要调动一切教学手段,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语文课最忌平铺直叙,而教古文往往又需要教师反复讲解,能不能改变一下这种节奏呢?于漪在教《卖油翁》时,准备了一枚铜钱,当讲到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时,她出示了这枚铜钱。学生边听边看,既领会了“沥”字之妙,又惊叹老翁的绝技。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谁也无法忘怀上个世纪80年代,电视直播于漪的公开课《海燕》引起大上海万人空巷的场面,人们纷纷守在电视机前一睹她的师者风采;谁也无法忘记于漪长达50年的教学生涯所留下的语文课经典教案和闪烁着智慧与人格魅力的教育思想。

  于漪常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这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张志公曾对此感叹:“于漪教书简直着了魔!”

  古稀之年,于漪对钟情一生的语文教学又提出了更形象的比喻:能通向大海的港湾必然航运兴旺,物如流,人如潮,充满勃勃生气;如果是闭锁的,航道阻塞的,港湾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语文教学内容犹如港湾,执教者应熟悉它、研究它,把握它的基本特点与功能,认真地有创造性地引导学生,使港湾通向大海。

  在于漪看来,语文学科是最开放的学科,它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之中,母语的学习与运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加强课堂内外的沟通、学校内外的沟通,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必由之路。

  怎么才会“通”?首先要破除封闭意识。

  眼睛如果只盯着一本教科书加一本教参,思路打不开,教起来就会捉襟见肘,学起来就会索然无味。其次要开发与利用语文课外的学习资源,分清类别,择优而用,讲求实际效果。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要建设港湾。于漪认为,现在的一种常见病是对语文教材本身不认真、深入钻研。一篇课文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学生学这篇文章应达到怎样的目的,在阶段学习中应起怎样的作用,常常不甚了了,更谈不上有独特的感受与见解,而是外围战打得热热闹闹,花样繁多。看起来是学习课文,实际上又脱离课文,究竟学什么,不得而知。

  积累了一生的从教经验,于漪深深懂得:港湾不建设好,怎么开辟航线?通向大海怎能实现?应去除浮躁,去除华而不实,扎扎实实研究教材,洞悉底里,发挥语文本身固有的多重育人功能。

  二问:今天怎样当教师?

  “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于漪用这句话不仅鞭策自己,也勉励着更多的青年教师。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什么人才能够做人师呢?做人的老师,他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就是“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智如泉涌”,就是你的智慧要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行可以为表仪”,就是你的思想言行能够做别人的榜样。

  于漪这样理解韩婴的这段话:因为做人师不是做教书匠,对孩子不仅是言教,重要的是身教!身教重于言传。因为我们的教育力量,只能从教师活的人格当中来,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

  于漪最崇敬的人是鲁迅先生。她说,鲁迅先生在北平师范大学教课的时候,不仅课堂上坐满了人,走廊也站满了人,走廊站不下,就到操场上去上课,把饭厅的方桌搬到操场上,周围学生人山人海,先生站在方桌上讲课。那时候没有扬声喇叭,没有扩音器,先生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师生的心灵交融,编织成世界上最美的乐曲。于漪说,做教师做到这份上,真是名副其实的人师了。

  “今天怎样当教师”——许多人都问过于漪这个问题。她的回答是,首先必须追求人格的完美。追求人格的完美,于漪的心中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

  在第二师范学校任教时,于漪第一次走上讲台非常紧张,组长徐老师来听她上王愿坚的小说《普通劳动者》。课后,徐老师对于漪说:“你虽然在教学上有许多优点,但语文教学的这扇大门在哪里,你还不知道呢!”听了这话,于漪觉得像五雷轰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门还没找到,不是不合格了?从此,于漪下定决心不仅要找到语文教学的大门,还要登堂入室,成为行家。于是,她学着用尺子去量别人的长处——白天,她站在窗外,看其他教师是怎么上课的;晚上,她啃着从图书馆里搬来的一厚叠参考书仔细琢磨。教研组里共有18位教师,渐渐地,于漪就把其他17位老师的长处都学来了。

  于漪的另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在课堂上,于漪努力做到“要言不烦、一语中的”。她明白当自己讲课最含糊的时候,就是废话最多的时候。教师废话一多,学生就如坠五里雾中,于是她每次都给自己留下“废话记录”。也有时候,学生能够超水平发挥,提出一些超出备课时想象的问题,于漪也都把它们一一记下,记下解答后的感悟,记下解答留下的遗憾。

  于漪极富激情的教学艺术,奠定了她作为语文教学界一代情感派大师的地位。但于漪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将自己的语文教学从实践提升到理论。她说这也是今天如何当好教师的基本素质——要善于学习,要学会观察,要努力研究。事实上,于漪就是这样一个不懈探索、不断再学习的人。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于漪所发表的文章中不难发现,她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论阐释经历了几次大的发展:1981年《中学语文教学探索》一书,第一次对于漪70年代末以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与思想进行了综合评述,进一步确认了语文是工具、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观点,同时强调不能把语文课简单地归结为工具课,而应该注意这门课程的思想性;80年代初期,于漪又进一步强调,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认知、思维的工具,在全面思考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后,于漪提出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同时继续强调语文学科的思想性;80年代中后期,于漪则开始思考语文的文化内涵,阐释语文教育中综合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问题;90年代,于漪的《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和《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等论文引发并推进了一系列关于语文教学的讨论……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经常听到于漪的思考和呼吁。“如果我们再不珍惜母语,那么我们离‘自毁长城’的日子就不远了,也许不久中文就会完全被其他语言所代替!”在今年华东师大举办的“文化神州”语言教育论坛上,于漪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痛心疾首,并大声疾呼:还民族语言之光彩!与此同时,于漪也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要改变语文教学方法,要改变语文课程设置,以突出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

  2004年9月,上海组织千名新班主任宣誓上岗。这一天,主办方上海市教委特意请来了有几十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于漪老师给大家讲第一课。于漪满怀深情的第一句话就是:丹心一片是关键。她说,班主任心中要有一团火,这团火是爱祖国、爱学生的激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激情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基本素质。

  班主任只有燃烧自己,才能辐射学生,教育学生。在五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于漪曾一次次超越自我:不顾腹部刚动过手术,背着一位高烧学生走十几里泥路送医院;接手乱班,把学生一个个找回来上课……而支撑她的是始终充盈胸怀的师爱。“你对孩子是全心全意,还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孩子心中清清楚楚。只有把爱播撒到学生的心中,他们心中才有你的位置。”

  在教育实践中,爱和严似乎是一对矛盾。于漪告诫青年班主任,严出于爱,严要严在理上。班主任要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这个主心骨,要敢于碰硬,是是非非要向学生说清楚。而要对是非做出正确判断,班主任必须研究学生的生活。严还要讲究艺术。于漪说,板起面孔训斥学生、甚至挖苦学生不是严,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才是真正的严,这是教育艺术。“每个孩子都是活泼的生命体,教师要维护他们的自尊,激励他们的自信,并让他们学会自控。”

  这些年来,有多少人听过于漪的讲学,又有多少人向她求教,没有人作过统计,但她始终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位“不速之客”。于漪让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不仅要走进孩子的知识世界,还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只有把课上到孩子心中,对孩子心灵产生震撼作用,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融化为学生素质的一部分。“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啊。”

  三问:未来怎样铸师魂?

  2004年初,当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受到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的时候,于漪常常出席各类座谈会,把关注的焦点落到了教师的身上,她认为未成年人的问题实质上就是成年人的问题。她呼吁要切实重视师德,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她说:“教师要让学生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千万不能重智轻德,办没有灵魂的教育。”

  2004年中,“于漪茶座”在上海一家教育杂志上正式“开张”了。于漪对这个栏目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教师的困惑与无奈”、“把课上好”、“教师的文化底蕴”……一个个切中教师思虑的主题随着一期期杂志的出版跃然纸上。她说,要把自己毕生对教育的实践与感悟奉献出来,与年轻教师一起分享。

  于漪忧心教师、关注教师、倾心教师。她说教师应该站在“树魂立根”的高度去思考和培养我们的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有魂、有根、有脊梁,才是一个真正的人。退休前,于漪比较注重“师风可学”,强调完善自己的人格。她认为教师应该代表最先进的文化,因此教师应该不懈追求真善美,抵御假恶丑。作为“人师”,应力求“师风可学”。她说,当今世界强势文化的入侵太厉害了,思想浅薄、金钱至上、个人主义、垃圾文化等,对没有生活经验的未成年人是极大的威胁,而作为教师就要坚守思想的阵地,坚守育人的阵地。不论大环境怎样,学校一定要有好的小气候,因为它代表了社会主流的、健康的、向上的、先进的文化。

  退休后,于漪不断反思着自己的从教之路,又提出要做到“师风可学”还必须“学风可师”。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因此“学风可师”更加重要。完善人格、提升境界、锤炼感情,教师的学风也是学生的榜样!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于漪的体会是,教师不仅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且是太阳底下永恒的事业:没有教育,社会是一片黑暗;没有教育,就出不了人才!让自己的学生,踏着自己的肩膀,一步步登上做人的高峰,在于漪看来这是此生最有幸的事!

  “我无怨无悔,因为选择了教师,我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我就一辈子和年轻人在一起!我一辈子的生命,是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教育这多情的土地,选择我们可爱的学生,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

  75岁高龄的人民教师于漪,从未放慢过思考的脚步,从未停歇过执着的追求,她无疑是这个教育时代的一位领军人物。

■采访札记

  写于漪,我迟迟不敢动笔——越是走近,越觉得自己贫乏,我找不到恰到好处的词藻来表现一位大家的思想境界;越是走近,越觉得于漪丰富,她总是在亲切平和的语调中透出深邃和执着。每一次走近,都让人油然而生高山仰止之崇敬。

  于漪,是中国教师的形象代言人,是教育改革的创造实践家,是与时俱进的完美体现者。当我还是师范生的时候,于漪的语文课令所有学生折服。她那极富激情的讲课,奠定了她作为中国语文教学界一代情感派大师的地位;她那独特的“三次备课”经验,形成了教师专业发展沿用至今的经典之作。

  当我成为教育记者的时候,于漪的为学、为师、为人令我受用终身。退休后的于漪,没有一天离开过她热爱的教育事业。她竭尽全力地关注着中国教育的变化与发展,并在各种场合大胆谏言:在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呼声日渐高涨的今天,于漪尖锐地指出,语文教学不能急功近利、立竿见影,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当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受到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的时候,于漪又在各类座谈会上呼吁,要切实重视师德,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005年3月16日,原本要出席一个中学德育现场会的于漪病倒了。在电话那头,这位名师用虚弱的声音向我致歉,并一再告诉我:“要站在弘扬爱国主义、培育民族精神的‘树魂立根’的高度来审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有魂、有根、有脊梁,才成其为人呐。德育需要找到好载体,需要依靠全社会共同的力量啊!”

  那个电话,我许久没有放下。于漪常称自己“忧国、忧民、忧教师”,此时,一位大家的人格和风范在我的脑海中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于漪档案

  于漪,1929年出生,江苏镇江人。

  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历任上海市杨浦中学语文教师,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1978年被评为上海市首批语文特级教师。以后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并著有《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等书。

  现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于漪语录

  1.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2.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因为,“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

  3.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理想。

  4.座右铭:教育工作中,一切以教师人格为依据: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

  5.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合格,就是不负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

  6.教学参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因为,教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

我们当年的语文课 于漪

  我们高中的国文老师教古文在课堂上是大声朗诵的。记得老师教李后主的《浪淘沙》,书放在讲台上,根本未翻开,他边解释边朗诵,“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老师对教材熟极了,朗诵得出神入化,把亡国之君在词意中蕴含的婉转、凄凉表达得淋漓尽致。老师教完,我们也就背了出来。

  最难忘的是老师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情景。老师讲着、读着“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时,眼里噙着泪花,对国事感慨万千,令人揪心;讲述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时,激昂慷慨,使一室振奋。我们跟随着老师朗读,吟诵,思考,体味,历史风云如在眼前,家乡装进胸中,国家社稷装进心中。课后,大家仍激动不已。星期日,三五同学结伴,奔赴北固山,登上北固亭,面对滔滔江水,大声背诵“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充盈胸际,人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豪气冲霄汉。

  老师训练我们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是严格的。他不准我们抄袭作文,作文必须当堂完成。写前必须打腹稿,写什么,怎么写,先想想清楚,不可想一句,写一句,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必须先有总体构思。写好以后可以在上面修改,但要有规矩,不可乱涂乱画,弄得像个大花脸。两周一次作文,不得拖拉。开始,觉得老师过分严格,心里不是滋味,但几年持之以恒地训练下来,笔不涩,肠不枯,下笔成文,至今受益不尽。老师虽严格,但并不“道貌岸然”、“神圣不可侵犯”,师生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

  记得有一次上作文课,有个男同学恶作剧,课前竟偷偷地把我的凳子搬走,就只好站着写。那次是自由命题,于是我针对这件事大发议论。其实事属鸡虫得失,而那时,竟不知哪里来的那么多意气,也不知哪里来的那么多文思,笔端汩汩滔滔,写下一篇类似“檄文”的东西。写好一看,觉得不妙,大概老师要责怪了。出乎意料的是老师大为欣赏,在文后批上一大段,至今还记得这样几句:“……于生失座,成此佳什,遂使孟嘉落帽韵事不专于前矣!”

  我高兴万分,老师竟然恢谐地把我与文人孟嘉落帽韵事并提,可见写作并非难事,从此,写作兴趣陡增。老师批改作文,眉批点到要害,总批不仅评文章的得失,更是交流思想,交流看法。作文簿发下来,学生最关心的不是得什么等第,而是首先看老师批语写了些什么,如果只是一般化的评文,学生就会感到某些失落。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的老师不大讲究教学方法,但是他们人品好,有学问,我们做学生的佩服他们。我们的老师一人一个样,有的语言精炼,逻辑性极强,有的声情并茂,进入角色,达到忘我境地,有的严肃,不苟言笑,有的温和,春风春雨,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热爱学生,兢兢业业,我们尊敬他们。当然,也有滥竽充数,不负责任的,对这样的人我们心灵深处从不把他们作为老师看待。

拎出“情”字铸就“活”字 张定远

  纵观于漪的治学道路,我们不难发现,步履维艰的岁月曾给她多少不解、多少窘境,又给她带来多少思考、多少顿悟。从语音、语法入手,扎扎实实打业务底子,到潜心钻研教材,一篇文章要用10小时甚至20小时、30小时去探讨,“把边边角角的时间都用上”,于老师进入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孜孜以求的境界。正是靠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她得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那就是:寓教于情,声情并茂,教出趣味,活而有致。心中有了学生,便有了与之同欢乐、共患难的激情。

  “当我和学生一起沉浸在民族优秀文化的浓郁氛围中,品尝不尽‘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美景,心中民族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要在学生心田做“植根”的工作,是于漪老师始终不变的信念。

  教学中,于漪老师充分发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学生体会到文章蕴含的情和意,激发内在的学习情趣,在思想、品德、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首先,教师自己要进入角色。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钻研教材,同样要有情,不能做冷漠旁观之态。自己不被文章打动,教学语言就不可能出自肺腑。其次,要用有声的语言传情,对特别感人的段落、语句要反复吟诵,以饱满的激情带动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去。于老师上《出师表》一课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诸葛亮从分析形势到进言劝诫,到出师明志,到临别寄情,全文624字,句句恳切,字字真诚,感人至深。于漪老师紧紧抓住这一文章特点,反复让学生朗读,体会作为刘备临崩托孤之老臣,对受托辅助的幼主激励、启发、期望之殷殷,情意之恳切,由此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语文教学的艺术特质,在于“从心所欲不逾矩”,那就是教学的一个“活”字。于漪的教学,可以说把传统的教学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她对每一课的精心设计,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对一句话的剖析和欣赏,都明显带着于漪特点,“不能千课一面”,是于漪老师常说的话。

  每一课都有一个新的惊喜,每一课都给学生带来浓厚的兴趣,每一课导入的角度都在不停地变化。比如教《春》,紧扣文章细笔细绘的特点,重在朗读吟诵,指导学生理解描写的顺序,描写的角度、方法及语言,充分突出文章横式结构组材的特点。教《海滨仲夏夜》则仅仅扣住一个“变”字,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取舍材料、如何描写活动中的景物。不采取吟诵的方法,而着重在推敲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怎样描写活动中的景物,要求学生定点观察,展开想象,比较广泛性地写春景与集中笔墨写仲夏之夜的海滨的区别,比较春花、春风和春草……横式组材的方法与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组材方法的不同。教法因文而异,因文定法。于漪老师认为,课堂教学的处理艺术,很大程度上是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生活的氛围,“教会学生学语文”。这就需要对教学过程精心构思,寻找恰当而有效的突破口。

  激发一个“趣”字,不忘一个“新”字,牢牢揪住一个“情”字,铸就一个“活”字,这就是于漪老师教学艺术的高度概括。(作者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代理事长、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理事长)

 

【一辈子学做教师】相关文章:

《学做家务》08-15

学做一名快乐的英语教师08-22

学生学自主的数学 教师做教学的主人08-17

学做蛋炒饭08-24

学做陶艺作文08-24

学做馒头作文08-17

学做感恩人08-15

学做蛋糕作文08-13

学做家务作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