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为何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
知行脱节始终是中国德育的缺陷,是德育难以走出的误区,以至于许多地方的德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
①道德不仅是一门知识
在传统的做法中,我们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育,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而德育的考核也重在考察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这种将德育学科化、知识化、课程化的做法虽然在某些方面说明了我们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但从德育本身的特点看,这一形式却很难达到实现德育的目标。长此以往,在某些学生的意识里,道德似乎仅仅成为了一门知识,靠死记硬背便可以得到高分数。而实际的道德行为与他们的道德认识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必然落实到优良的外在行为上,道德行为的改善是德育追求的最终效果。从道德行为入手来开展德育工作,作为一条颇具实效性的途径,逐渐为广大德育工作者认同和接受,道德行为也因此成为评价德育效果的又一重要指标。我们不难见到或听到这样的学校德育工作总结:“在本学期中,学生参加义务劳动N次,做好事N件”等等。这不能说不是学校德育工作初见成效的标志,然而,若以此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追求的目标,显然存在着某种理论或概念上的误区。
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标准,既不是听其口若悬河地演讲,也不是看其偶然出现的道德行为,而是看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虽然我国一向有重视德育的传统,然而德育却始终难以走出知行脱节的误区,以至于许多地方的德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例如当孩子开始做好事了,或者开始守纪律了,人们就以为德育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教育已经成功了。事实上,这绝不是德育的最终目的,而只能算是前50℃的教育;它绝不应该成为教育的终点,而应该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契机。抓住孩子偶然出现的道德行为,将其反复训练成道德行为习惯,才是德育的真正目标,是德育的后50℃。很明显,我们的德育在后50℃上用功不足。
②为什么我们难以烧开这壶水
为什么我们的德育总是停留在50℃左右呢?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德育要求缺乏一贯性
德育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要求,也就是说,通过教育要促使受教育者成长为具有何种道德品质的人。新中国成立后,德育的目标内容经历了若干次的变化,这反映着我们对德育工作认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反映时代特征,越来越体现年龄差异。然而,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德育目标内容缺乏一贯性。
变动不居的德育要求,使得德育工作总是浮在表面,难以深入下去。如果倡导的德育目标总是变来变去,就很容易滋生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工作作风。孰不知,这种尚处于“他律”阶段的道德行为,一旦脱离了外在的控制,很容易倒退回最初的状态。
(二)重智育轻德育的倾斜价值取向
我国文化历来比较重视“德”。然而,近年来,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成了一种普遍的倾向。从过去的“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今天的“出国热”、“电脑热”,人们的意识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看重知识,看重分数的倾向。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考分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高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品德表现。
从目前我国深化改革的情况看,社会需要、就业压力、高收入的回报,以及家长的投入与期望等原因,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升学竞争的压力,这就使学校德育工作受到巨大的牵制。在很多学校,德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评“三好”常常是“一好”代“三好”,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完整性及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所表现。因此,德育工作总是流于形式,而很少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
(三)家庭、社会与学校德育步调不一
学校德育是德育最重要的方式。但是,学校内部的德育环境建设由于受物质条件的制约普遍比较落后。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影视、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学校德育侧重于正面教育,灌输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而学生在家庭、社会却耳闻目睹了许多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园,感受到多彩多姿的社会时,便会感到学校、老师灌输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显得多么单薄、多么脆弱,以至于出现了“学校辛辛苦苦教育五天,抵不上学生回家两天”的状况。
在德育过程中,学校的“加热”功能抵不过家庭和社会的“散热”功能,德育这壶水自然难以烧开。
③在加热“后50℃”上做功
怎样才能烧开德育这壶水呢?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人的完整品德结构发展中质变的核心。品德的发展,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中要经过很多阶段,而每一个阶段的特征,都集中体现在道德行为习惯的变化上。从这个意义上分析,德育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事实也告诉我们,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许多见义勇为的人都不是出于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出于长期以来养成的良好道德习惯。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品德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透过一个个细微的习惯,我们往往能够分析一个人的思想、作风、道德或文明的程度。就此而言,道德习惯的培养应成为道德建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道德习惯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并逐步走向无律的过程。从他律阶段到自律阶段,个体的道德行为对外界环境约束的依赖越来越小,行为的情景性和随意性逐渐减少,稳定性则越来越强。而一个能够自律的人在实践中反复自觉地实践道德行为,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能够不假思索地行动而自然符合道德的要求,即达到所谓“无律”的阶段。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习惯的人,他的道德活动往往是轻松自如的,不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意志努力。看见有人遇到困难,没有帮与不帮的内心挣扎,也没有世俗的功利考虑,似乎仅凭直觉在瞬间做出了助人的反应,这就是道德习惯的力量。
通过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培养,可以提高和巩固道德认识,加深和丰富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因此,要克服道德培养中知行脱节的问题,必须强化对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后50℃多下功夫,将德育工作进行到底。
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需要长期教育、引导和训练的积累。从心理机制上说,习惯是经过长期多次强化和积累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动力定型和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
某种道德行为的出现,若不能得到保护和深化,是很难发展为习惯的。因此,德育工作者不能满足于学生偶尔出现的道德行动,而应抓住这一契机,对优良的道德行为不断加以强化,使其稳固下来,成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复杂过程,是长期培养的结果。德育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将养成道德习惯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和归宿,烧开德育这壶水。
(作者孙云晓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组组长;赵霞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研究人员、心理学硕士)
【德育为何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相关文章:
德育为何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08-17
德育为何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08-13
一壶沙子变成了一壶清冽的水08-16
我们的德育实效性为何不高?08-13
为何微笑,为何流泪08-16
一壶沙对我的启发08-17
成了造句08-11
一壶茶水送暖心02-27
不开心的句子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