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
建议1 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具体内容。可通过《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人教网(www.pep.com.cn)课程研究和各科教育栏目、中基网课程改革栏目(www.che21.com/reform/)等渠道获得有关信息。
建议2 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面向学生”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疑难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强调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强调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强调口语交际等等。
建议3 新课程强调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本班资源,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班本教学。
建议4 新课程在内容上大为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建议5 新课程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修养,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同时把学生视为接受教育的一个完整的人。
建议6 新课程强调展示出知识产生、形成、创新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注意结合新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展开阐述。
建议7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
建议8 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
建议9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的讲解。
建议10 新教材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便于自学方面下了苦功,如学习导语引人入胜,强调以图代文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议11 新教材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要求教师首先掌握并恰当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并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建议12 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
建议13 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关照个别差异,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同时,给吃不饱的学生另外提供补充性挑战。
建议14 新课程强调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改革的进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改进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探索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新的评价模式。
建议15 课程改革中,学校和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多与社区联系,争取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携手,让课程改革一路走好。
建议16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各地各校教师要实事求是,因地因校制宜,最终迈出积极而稳妥的“第一步”。
建议17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教师一定不要忘记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无论课程教材怎么改,打牢基础始终是中小学阶段的首要任务。
建议18 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变是永恒的不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
摘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2期 任长松/文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建议】相关文章: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一)08-17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二)08-17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三)08-17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四)08-17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五)08-17
走向新课程08-17
走向生活走向开放08-17
教师新课程的演讲在实践中理解新课程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