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教学论文|研究性语文课堂教学浅议
研究性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研究、探讨教材中的知识。它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所需人才的有效方法。那么,语文学科如何实施研究性课堂教学?我以为必须实现如下三个“转变”。
(一)由教师讲解明白为主转变为引导学生自己省悟明白为主
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明白,学生也听得明白,这是单向灌输的主要表现之一。而教师讲得明白,体现的是教师的能力,并非学生的能力。学生的能力,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课堂教学的效能始终要落到学生身上,学生作为教学目的的体现者,能否真正掌握知识,就在于自己是否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去思考、去辨析、去领悟,而只靠听讲是形不成能力的。因为学生省悟的过程,是大脑思维充分运作的过程。第一,学生听讲的时间越长,大脑越容易疲劳,形成抑制,而学生自省自悟时,注意力往往高度集中,促使大脑兴奋;第二,学生在自省自悟时,不断提取大脑中的信息并进行筛选加工,此时灵感的火花会不断迸发;第三,教师讲解灌输的知识,学生只能生硬地接受,调动不起求知的情感,而学生一旦通过自己的能力,省悟明白所学的知识,就会产生强烈的成功感和喜悦感,激发起求知的兴趣,产生求知的内驱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就在省悟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自省自悟的过程就是其自主研究、探索知识的过程,是其感知知识产生的过程。例如评讲试卷,先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去发现错误及其根源。接着让学生轮流讲题,教师只从旁引导、点拨、补充。讲完后再让学生回头看卷,该记住的当堂记住,该总结的教训当堂总结。整个评讲过程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这种由教师指导学生自悟的研究性课堂教学,其效能远比教师一讲到底高得多。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但是,如果没有自悟能力作基础,观察再多也是熟视无睹。例如,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能悟出有引力定律。瓦特看到水壶的蒸汽把壶盖顶起来,便悟出蒸汽的威力,发明了蒸汽机。其他人却熟视无睹。这充分说明了悟性多么重要。
当然,我们提倡让学生自己省悟获取知识并不是一概否定教师的讲。教师什么也不讲,放羊似地让学生去“省悟”,教学效果同样不好。因为有些知识,学生凭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是难以领悟到的,此时教师必须讲解。这里所说的讲解,是一种引导,区别于强调性的和无目的的灌输。所以,把握讲解的时机和讲解的内容非常重要。
什么时机讲?孔子说:“不悱不启,不愤不发。”朱熹解释说: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就是强调时机问题。因此,要切忌在学生的“困惑”尚未形成时讲。学生的“困惑”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时讲,就会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良好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诱导学生形成困惑点之外,要特别强化预习和自学,务必让学生把已经明白的和未弄明白的问题都写出来,交给老师,教师要认真整理。这样,就可做到使学生带着渴望解决的问题上课堂,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点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长期不懈的训练,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讲什么?教师必须使学生感知知识产生的过程,而不是把结论告诉学生。因此,教师讲什么、如何讲是十分重要的。一是把握好信息反馈,了解上、中、下三部分学生领悟的情况,这是讲的基础。二是对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不讲或为了知识的连贯性点到即止。三是对大部分学生领悟不到的知识,不仅要讲,而且要一鸣惊人,使学生产生恍然顿悟的感觉,这种顿悟会给学生一种强大的刺激,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例如古诗鉴赏题,如果学生缺乏系统的知识储备,有些东西是学生领悟不出的。教师就很有必要把这方面的知识系统地讲授一下,告诉学生诸如古诗涉及到的事件一般是军旅、送别、游历、思古等,涉及到的意象常见的是花草、风雨、山河、鸟兽等,表现的主旨一般是爱国、忧民、伤时、壮志难酬、寄情山水、向往安宁等,常见的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衬托、对比、直抒胸臆、正侧面描写、动静相生、虚实结合、比兴、象征、用典等等,并总结出几条鉴赏规则,讲授时尽量避免空洞,注意一一举例证明。这样做了就好比让学生的大脑中建立起关于诗歌鉴赏知识的“菜单”,学生答题时只要到“菜单”中调出有关信息,答题的本领就强多了。四是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个别解决,不要浪费其他学生的时间。五是对于学生根本无法悟出或难于悟出的知识,教师要讲、要传授。还有一些知识难度大,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领悟,需要大量时间,而学生在既定时间内,需要接受大量知识,而且教材进度也有时间限制,不允许止步不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讲,要传授。
总之,人的根本是人自身。正如德国教育之父洪堡认为的:“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要培养人去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能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各种未来局势中自己作出有意义的选择。”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我省悟知识,比教师讲知识,更能体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由教师发问为主转变为学生提出问题为主
课堂上老师不住地问,学生不住地答,这是单向灌输的又一主要表现。课堂上教师问学生答,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问题是,教师的提问浅白直露,无思维价值,探索的空间太小,学生不费思索就能回答,或者教师自己把答案暗示给学生了。对这种一问一答的教学,有的甚至误以为就是启发式,而实际上这也是借学生之口进行灌输的一种表现。教师依据教案的设计问出一连串的问题,学生只能沿着教师的思维,循着事先教案设定的问题去定向思考、去回答。有的教师甚至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一字不漏不错地说出预先设定的答案,如果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明或者用同义语代替就认为是不成功的。久而久之,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探索性思维就泯灭了,哪里还有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应该把提出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只有发现问题才有可能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由教师包办一切,学生连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也没有,坐在教室里受“驱使”和“奴役”,谁还乐学?所以,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为什么’也是成功之母。”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在参观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时提出的。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怀疑精神,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施教,教学过程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开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结,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当然,鼓励学生质疑,有两个问题要解决好。一是质疑的时间问题,有的教师讲究课堂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反对学生随时提问。这是错误的。因为学生的当堂质疑,更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二是如何对待学生提出的难于解决的问题。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样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只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可以说,培养起学生向老师质疑问难的勇气和能力,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最高境界。一节课的成功不仅需要解决了多少个高质量的问题,更需要学生提出了多少个高质量的问题,哪怕有的问题是一两节课甚至是一两年都解决不了的。
老师是否不需要提问了?也不是。关键在于提什么样的问题。首先,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挑战性,要避免问得浅白直露。其次,要问在要害处。一是在教学内容关键处设问,让学生弄懂这个问题,其它迎刃而解。如在教学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时,讲到第12段关于故都之秋的议论时,可设置问题如:①本段的中心句是哪句?②本段的落脚点是哪句?③前面已描绘了关于故都之秋的五幅画面,为什么还要插入这样一段议论?学生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全文的主旨、描写与议论的关系,本文的文化氛围等就都弄清楚了。二是在饱含丰富智力因素与思想教育因素的知识处设问。三是在学生认识矛盾的焦点处设问,启发学生正确把握分析问题的方向,找到认识问题的钥匙。
总之,好的问题固然可由教师提出,但若能培养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其教育与智力开发价值更大,正如爱因斯坦所讲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老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就是鼓励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所以,教师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质疑。
(三)由以强制性教学管理为主 转变为科学 民主的管理为主
师道尊严,家长专制式的管理,是单向灌输知识在管理层面上的主要表现。课堂是一个集体的组合,是一个小社会,因而课堂教学离不开管理。教学管理调控着学生和课堂教学节奏,导引着课堂教学行为,制约着教学效果,是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教学管理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时下很多教师注重研究教法和学法,而忽略甚至无视教学管理方法的研究。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喜欢“静”,于是用“管”、“卡”、“禁”、“制”来压制学生的“动”,以显示自己的尊严和权威。在“静”的氛围下,教师“讲”的欲念高度膨胀,学生也只有“听”的份了。也有的教师喜欢学生整齐划一地“动”,喜欢学生齐声回答问题,让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还有的教师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一旦答错问题,就大声斥责,对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更是恶语相加。所有这些,都是老师强制性管理的表现。这种管理对学生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它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改变强制性教学管理行为,是改善课堂教学环境,发展学生个性,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条件。
强制性的管理必须改变,而改变的重要方法便是创建宽松、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学生是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具体的、现实的学习主体,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不仅是真正教育的条件,而且也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定性。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人在压抑、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下是很难有所创新的。按照心理学的研究,人的能力的表现和发展要求有相应的环境和情境,那种只单纯鼓励统一、服从、规范和共性的环境,那种压制个性、排斥标新立异的情境,都是极不利于学生思维发育和个性发展的。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充分地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意志、信念、动机、需要等非智力精神,实现着师生间知识同步,思维同振,感情共鸣,学习者在轻松的状态下,唤起创造的热情,释放出巨大的潜能。达于此,教学管理的民主化、科学性才能显现出来,以管理育人的目的才会实现。
要切实实施这三个“转变”,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语文学科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本质要求。它的本质要求就是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培养的要求,最根本的是培养学生理解文章和写作文章的能力。如果抓住了这两点,我们语文教师就能真正领会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三个“转变”了。
人的一切能力,归根结底为解决人类自身遇到的问题。学生只有不断地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思维品质才能得到不断的提升,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逐步形成。因此,我们应尽最大的努力,使语文课成为生活化的语文课。教师在生活化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生在生活化了的学习中领悟知识。我们语文教师不必去刻意模仿一种教学方法,应该根据研究性课堂教学的要求,借鉴别人的教学经验,创造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法。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只有把握住“单向灌输知识”这一主攻方向,有的放矢,努力解决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那么,素质教育的要求就能落到实处,素质教育之路就会越走越宽。
【语文教学论文|研究性语文课堂教学浅议】相关文章: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07-24
小学语文论文:浅议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07-22
语文研究性学习论文08-23
浅议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时髦”现象08-07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论文08-1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07-24
浅议解放语文08-17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论文(精选23篇)07-25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