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职教论文>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驱动模式

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驱动模式

时间:2023-02-24 19:42:09 职教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驱动模式

  职业学校依据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专业目录进行专业开设与调整的过程,就是专业设置的过程。从本质上看,专业设置的过程是调整学校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过程。调整所体现的互动关系,突出表现在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驱动因素与原动力。研究职业学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设置的驱动因素与动力机制,既是一个职业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有助于学校专业定向的实践问题。特别是面对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知识社会对教育供给的需求态势,这对职业教育及职业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驱动模式

  一、专业设置的驱动因素

  一是专业设置要实现实施主体的利益目标。随着企业在经济体制中主体地位以及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中主体地位的确立,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已逐步形成。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个人和社会力量在职业教育中的办学主体作用,已成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方向。专业设置是办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此实施多元化办学主体的共同决策是必然结果,也是办学主体在职业教育中“责、权、利”对等的体现。学校作为专业设置的主要承担者,政府作为专业设置宏观管理的主导者,都要尊重多元办学主体各方的意见和利益。
  二是专业设置要满足服务客体的特定需求。专业设置如何满足社会需求,不再以能否完成政府行政计划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而主要以是否适应市场需求为评价标准。因为就业不再是计划安置而是学生通过劳动力市场中的供求双向选择来实现的。能否满足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也要通过市场来检验。专业设置的依据就转化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是否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因为市场的要素之一就是有特定需求的顾客群,或者是某种服务的现实购买者。职业教育的特定需求顾客群就是行业、企业、学生,也包括政府。

  三是专业设置要适应运作机制的变化趋势。既然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主客体都发生了变化,其运行方式也必然要有相应的变化。无论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还是政府对专业结构的调控,都应当有行业、企业和学生及家长参与,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专业设置的合理与否、科学与否,应当由多数办学主体共同决定。对专业设置的评价,更多的是看多元办学主体的满意程度。有的学校提出在办学和专业设置中,要做到社会、企业、学生和家长“三满意”,这是充分面向市场、充分尊重办学主体的表现。要真正做到“三满意”,专业设置的运行过程需要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改革的成功经验表明,职业学校专业的发展就是面向市场,不断认识市场、占领市场、开拓市场的过程。然而,不同办学主体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专业设置也不应只是学校的个别行为,即使是市场调节也会有不少盲区,为此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政府必须及时予以指导,进行宏观管理调控,以保证专业设置的正确方向和最大的社会效益。   二、专业设置的驱动模式

  1、“供给驱动”模式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长期以来都是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取向。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各类机构的发展规划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制定。而依据这些发展规划对职业人才的中长期需求,也由政府教育部门或行业部门制定。为满足规划所“制定”出来的预期需求,职业学校相应的专业设置及培养的人才,仍然由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行业办学部门通过招生分配计划来保障“供给”。可以说,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专业设置是一种政府主宰的“供给驱动”模式。但是,由于专业设置往往滞后于经济发展,这种供给常无法满足近期需求和动态变化的市场,是一种“短缺型”模式。

  下图表示“供给驱动模式”的基本运行机制。图中,虚线箭头表示间接关系。显见,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只与指令性计划的受方——职业学校形成一闭环系统,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一般通过政府的指令性计划与职业学校发生关系,这是一种间接联系,并无直接关联。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如招生分配计划)确定的供给保障,只能由教育内部“指令性计划—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供给保障—指令性计划”闭环调节来实现。显然,供给驱动的专业设置是以计划为中心的。
  
2、“需求驱动”模式

  面向21世纪,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将由指令性计划和政府管理取向逐步向劳动力市场需求取向过渡,由于培养目标既要满足社会需求,又要满足个人需求,所以专业设置是根据动态的劳动力市场相对灵活地进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专业设置是一种市场主宰的“需求驱动”模式。   劳动力市场的驱动力,体现在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匹配程度。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尚处于初创阶段,其自身的不完善和我国职业学校、教育部门对它的不熟悉,使职业教育还不能真正做到面向劳动力市场、服务劳动力市场。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因素却对职业教育产生着明显的导向与推动作用,而且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完善,这一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需求驱动的第一要素是社会需求,表现为行业、地区对专业设置的选择导向作用,即用人部门对专业的认可和评价因素。经济发展的梯度性使得劳动力市场呈现不同的社会需求态势。地区、行业或产业的需求信息更多地具有不对称性,故专业设置不能“大一统”。例如,不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结构呈“金字塔型”,对熟练劳动者的需求较多。但另一方面对能给地区经济或行业发展注入活力的“精英”的需求也比较迫切。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结构呈“洋葱型”,对熟练劳动者的需求较少,对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提升。而发达地区或新兴产业领域,劳动力结构为“纺棰型”或称“橄榄型”,由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趋于合理,因而对中等层次的劳动者在能力内涵方面的要求极为丰富,包括技术工人、技术员以及高中后非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对理应由中等层次的人才承担的岗位要还其“庐山真面目”,不搞“人才高消费”。 当前,发达地区对劳动力需求差异初见端倪,如深圳钳工的工资高于博士、硕士,北京高级技工的工资也高于硕士或博士毕业生,天津高薪雇佣模具钳工仍供不应求,都是典型的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对称性的实例。这是发达地区劳动力结构开始趋向合理的信号。上海市2001年中职招生数在没有国家直接干预的情况下回升就是一例。显然,社会需求制约着职业教育的供给,劳动力的流向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和专业设置。劳动力结构不对称性产生的原因,也表现在学校围于资源条件无法提供“适销对路”的专业“产品”以满足动态性的社会需求。所以,为确保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获得用人单位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认可,提高就业率、对口率和专业设置的效益,社会评价就成为职业学校提高专业的教育质量、优化专业结构的动力。

  需求驱动的第二个要素是个人需求,表现在学生心理对专业设置的牵引拉动作用,即学生个人对专业的选择与意愿因素。由于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发展各不相同,以及劳动工资的差异影响着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所以在专业选择中所体现的学生就业观念,对专业设置会产生制约作用。特别是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之间常呈现不对称状态。一些学生受个人兴趣、爱好、家庭及舆论影响,只注重利益取向,不顾及个人的能力趋向,导致专业供需的结构错位,主要表现为“学生愿学的,企业需求量小;企业需求量大的,学生又不愿意学”。故专业设置需要将社会需求与学生的个人需求,即学生个人兴趣与能力结合起来考虑。因此,学生的这种择业倾向和意愿,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学习的动机和效果,也影响了职业教育的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平衡关系。当然,这种结构错位的起因并不在学校,但对上述因素,主要是对学生的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家庭甚至媒体等大环境对学生专业选择的牵引作用考虑不周或引导不够,是目前多数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下图表示“需求驱动模式”的基本运行机制。图中,虚线箭头表示间接关系。显而易见,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起着调控作用,除“劳动力市场—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需求匹配—劳动力市场”形成一闭环系统外,劳动力市场与社会需求及个人需求还各自形成一个闭环系统,三个闭环相交于劳动力市场,所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之间有着直接联系。这样,“社会需求—劳动力市场—职业学校”和“个人需求—劳动力市场—职业学校”,与“劳动力市场—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需求匹配—劳动力市场”三个闭环形成的综合反馈调节,实现了专业设置的需求驱动机制。显然,需求驱动的专业设置是以市场为中心的。

  我国各地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在专业设置的市场化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青岛市近年来在专业设置中坚持“市场性原则”,强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的生存能力、生存时间都要受市场支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青岛“坚持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使教育贴近经济,走向市场”,许多专业越办越火。如遍布全国各地的海尔售后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80%来自青岛电子学校的“制冷”专业。青岛卫生学校根据近年来需要大批针对个人的康复治疗和针对社会的社区护理专业人才的情况,在1956年设置的传统“护理”专业的基础上,与香港伊丽莎白医院合作,开设了“康复治疗”专业;与荷兰合作,开设了“社区护理”专业。上海则根据现代女性参与社会活动日益增加的情况,开设了“女性形象设计”专业。北京崇文门职业高中适应中国航空业迅猛发展对空乘人员的急需,与航空公司联办“空乘服务”专业,连续五年为航空业输送了大批人才,也突破了该领域行业垄断的局面。而行业部门随着管理职能从中央到地方、到企业的逐步下放过程,也开始灵活地应对这一变化。原机械部所属技工学校或中专在专业设置上开始顺应市场需求。如中国一拖公司技校针对生产发展急需计量专业和检验专业的人才的情况,及时开设了这两个专业,满足了需要。又如作为世界第三大信息技术市场的我国,软件业发展却相对缓慢。其原因在于缺乏像印度那样数目巨大的软件“蓝领工人”。北大青鸟与印度合作成立专门培训公司,通过培训批量“生产”以程序软件编制能力为主的蓝领工人。这无疑是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向职业学校发出的开设“软件”专业的一个信号。

  国际上,市场需求驱动模式运行时特别注意兼顾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如美国非常关注社区功能,把“建立新型美国教育学校”与“创新型社区”相提并论,甚至提出“社区即学校”、“居民即学生”的口号,社区学院以社区为依托,一切教育活动,特别是专业设置都以当地企业和团体的需要为中心,并充分利用社区医院、图书馆、法院、博物馆及各种学校的设施形成的网络,为社区教育、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服务。当各种学校把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作为自己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时,其所设置的专业就得到了社区的认可。美国学校还以人为本,为学生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包括12个主题,将专业学习过程分为专业意识阶段、专业计划阶段、专业准备阶段,在自我意识与社区认识、专业目标、专业偏见与就业技巧、经济与职业信息、专业开发与发展倾向、职业定位与学业计划等方面,鼓励学生根据个体需要去建立专业目标和采取达到目标的行动。通过专业发展计划,学生将学会如何科学地做出选择,促进未来就业。

  职业学校要在新世纪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只有树立需求驱动的观念,才会拓展思路,走向成熟,“做大做强”。

责编:花勇

【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驱动模式】相关文章:

论宗密的方法论模式08-06

尝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08-22

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的选择理论08-13

BT模式禁止论的法律驳斥08-05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数据结构》中的探索08-04

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设置模式的思考08-21

实施专业设置精细化管理,凸现职业教育特色08-21

论圭峰禅师宗密的方法论模式08-18

职业教育论文: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优化路径论析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