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了解你的教育对象
——特级教师丁榕访谈编者按
为了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广大教师中树立崇高的师德风范,本报《基础教育(教师)》专刊开辟“走近名师”栏目,将陆续推出对中小学著名教师的采访,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教育教学经验和生活近况,敬请读者关注。
丁榕,北京市特级教师。曾任北京四中初中、高中班主任、教导主任。获得国务院享受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班主任、北京市模范班主任、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现任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德育教研室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
如果说“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情感基础,那么“了解”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之源。“爱”是了解的根基,“了解”是“爱”的升华。——丁榕
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
记:丁老师,你是著名的全国优秀班主任,能否请你谈谈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最深的体会和感受?
丁:我从事教育工作40年,当了28年班主任,带的班并不多,比较长的是带了一个9年班,那是在一所部队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带到初中。去年这个班庆祝毕业30年,也是我教龄40年,后来因为“非典”没有搞成。到四中后我共带了四个班。现在好几个班的学生都在筹划,要给我过60大寿,从网上能看到他们在筹备。
多年班主任工作最深的体会,是我要求自己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相信自己做每件事情一定能成功。我原来是学美术的,在北京艺术学院附中(现在是中国音乐学院)读书。那年周总理到我们学校去了,说现在中小学特别需要音乐、美术教师。我们那时都积极响应,放弃了学画去当老师。走上工作岗位时妈妈对我说:“你不能做青松,就做一棵大树;你不能做大树,就做一棵小树;你不能做小树,就做一丛灌木;你不能做灌木,就做一棵小草。总之不管做什么,决定你的不是尺寸的大小,而是做一个最好的你。”她说这是“七七事变”爆发,她准备离开北平去参加抗日工作时,我外公给她在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的话。我外公是美术学院教授,妈妈美院毕业当教师。外公说,画画儿是咱们家祖传,当老师也是咱们家祖传。他还特地给我书写了“百年树人”几个字,挂在我家正面墙上。“文革”中这幅字丢了,在1983年我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时,外公特意又给我重写了一张。之后不久他就去世了。
如果说在多年班主任生涯中我做了一点工作,那就是一个“爱”。我得到了那么多爱,当了老师,觉得应该把这些爱给学生。学生再拿这些爱奉献给祖国和人民。老师就是一个爱的传递者、传播者。在传播爱的时候,你又收获了爱,你得到的爱就会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喜欢这个工作。因为热爱这个事业,就比较投入。
班主任工作中我要求自己:不重复别人的路,也不重复自己的路。我生活在艺术世家,艺术是要不断创新,教育也一样。28年班主任,28个新年晚会,每个都不能重样,要不断创新。有一件事情提醒了我:我在班会上面讲不要犯自由主义,有学生在下面捂耳朵。后来学生跟我说,“老师,您讲那一套都没什么用,耽误我们时间。您觉得您很先进,其实您很落后。”当然学生是跟我不错,才这么直率。我听了这话特别受刺激,也特别受启发。我一直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从没觉得我“落后”。是学生逼着你去思考,去创新。后来我就体会到,班主任工作最重要的不是研究我们对学生要求什么,而是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每个孩子都有潜能,要开发这些潜能。有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够好,但喜欢画画儿,我一看他画得不错,就跟他说,你不要在其他功课上费太多精力了,就学美术吧。每天中午吃过饭,我让他到我办公室来,画上40分钟。后来他考上了工艺美术学院。
老师不能只懂得说“不许”
记:每年都有许多年轻人要走上教师岗位,走上班主任岗位,你想给他们什么忠告?
丁:我想告诉他们:你要给学生知识,你必须比他们更有知识;你要学生有道德,你必须自己先有高尚的道德;你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你必须自己有创新思维。
一个毕业多年已40多岁的学生来看我,他的话让我很有感触。他说,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有那么多的“不许”:上课不许说话,下课不许打架,墙上不许乱画……反正我们最喜欢干什么,学校、老师准保就不许我们干什么。他问我,“丁老师,你说是不是教育就等于‘不许’啊?”当学生时觉得老师真伟大,夜深了,人静了,老师还在灯下批改作业、备课。“当时总想知道,老师亮着灯是在准备什么呢?后来我们知道了,原来老师晚上想的都是明天不许我们干什么!于是对老师的感情就越来越浅了。”他说,这么多“不许”都没有教育我,真正教育我的,是一位老师“许”我做的一件事。
因为他上课爱淘气,爸爸给了他一张电影票,说,你如果一个星期上课不淘气,我就让你星期六下午看电影去。整整一星期,他约束自己老老实实听课,每天都在心里数着日子,因为那是他最想看的一部电影。好不容易熬到星期六第四节下课了,老师却说,“今天下午咱们学雷锋,刨树坑。”他心里想,这下一个星期的努力全泡汤了。但还是忍不住去找老师,吞吞吐吐地说出了电影票的事。出乎意料老师说:“我许你去。老师知道你又想学雷锋刨树坑,又想看电影。这样吧,大家吃午饭时你挖树坑,下午大家挖树坑时你看电影,看完了再回来接着挖。”这个学生说,老师这一个“许”字,让我永远不忘。
先了解学生,再教育学生
记:丁老师,当了这么多年班主任,你觉得现在班主任工作或者说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
丁:我认为是“四多四不够”。一是研究事儿多,研究人不够。事事都研究,纪律怎么搞,地怎么扫,就是没好好地研究人。二是研究共性多,研究个性不够。三是研究教育的外化过程多,研究教育的内化过程不够。比如我们订的校规,怎么才能转化成学生内在的要求?我们的说教、灌输、惩罚太多。四是研究思想教育多,研究心理教育不够。应该把这“四多四不够”,转变成“四个结合”,即研究事与研究人结合,研究共性与研究个性结合,研究外化教育与研究内化教育结合,研究思想教育与研究心理教育结合。这就需要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拓宽途径。
有一个学生老爱撒谎,大家都不喜欢她。我到她家去了解,才知道她父母离异。从她懂事开始爸妈就一直打架,她5岁时爸爸给她买了一个生日蛋糕,妈妈不让她吃,爸爸非要她吃,家里吵做一团。在僵局之中,她端了杯水给妈妈送去,不知怎么就说出“这是爸爸让我给你送的”,她发现妈妈的脸色突然就缓和下来,于是她又给爸爸端去一杯水,说是妈妈让送的……从此她开始用瞎话维系这个家。后来父母还是离婚了,但她说谎的毛病已经养成了。她很想改,但是改不了,为此她非常难过。我听了很有感触:老师不能总是批评教育,而要真正走到学生心灵深处,了解学生的需要。这个孩子想当文娱委员,第二天我在班上讲了她的家事,文娱委员马上站起来说,我让给她当。从此这个孩子有了变化,把班上文娱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自己也考上了大学。那天我回家已经很晚,看到门外有一个包,包内还有一张字条:“妈妈,这是我考上大学拿到的第一笔奖学金,想到的第一件事……”这是她给我买的一件衣服。
老师教育学生,先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因为学生的种种不良表现,大都是“需要”没被重视或没被满足造成的。我把学生的需要分为三种类型:正当的需要给予满足,过分的需要给予引导,错误的需要给予纠正。比如刚上高一的新生,在原来学校比较拔尖、受宠,到新学校后显得消沉,日思夜想自己的母校。针对这种恋旧情结,我设计了“峥嵘过去,崛起今日,辉煌未来”教育活动,在班上搞了“难忘青春足迹,难忘初中生涯”个性展示展览,雪白的桌布上工整地放着每个人的名牌,大家都拿出了最能表现自己的展品:全国计算机比赛获奖金牌,绘画作品和获奖证书。一个学生的展桌上是一把小提琴,在同学要求下他深沉地拉起了一曲优美的小提琴曲……班会使同学们在笑声、赞美声中得到了精神的满足,展览会成了“恋旧”到“喜新”的桥梁。大家的积极性都起来了,一调查,34个想当班长,怎么办?我设计了一个大棋盘,挂在黑板上,启发大家:一个班集体,将才、军、马、炮和兵卒都需要,每一个棋子都要考虑全局的利益。让他们自己去悟这个道理。大家纷纷在棋盘上标出了自己的位置。还有个学生把代表自己的棋子挂在棋盘之外,他说:“这个班缺将才我就是将,缺兵卒我就当个兵,只要是集体需要。”
再说男女交往问题。我经过调查发现,有一个高中班82%的学生愿意和异性在一起,这证明异性交往是合理的需要。我就在安排班干部时给他们配好对儿,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及性格特征,每项工作都是一男一女,做到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想聊,下课就聊吧。满足了他们和异性交往的需要,创造了很宽松的氛围,并没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我给学生上了一课,叫“异性交往十大好处”,学生一看标题全傻了,七嘴八舌议论:“从小家长和老师讲的都是与异性交往有什么坏处,您怎么说有好处呢?”我给他们一条条讲,欢声、笑声充满课堂,学生特别活跃,课下他们要了我的笔记,互相转抄。接着我就讲友谊与爱情,其实很多早恋的孩子是没有分清这两者的区别,我告诉他们要保留着这份纯真,但是现在不搞对象。在很多时候“防范”不如“引导”。就这样严中有情,情中有爱,严是压力,情是动力,爱是基础。把几者结合起来,就是教育的艺术。
家访是了解学生第一步
记:你原来做班主任时经常家访,现在的老师已经很少做家访了。你认为家访现在还有必要吗?
丁:我觉得家访特别重要。那时我在暑假拿到学生花名册,还没见学生面,就开始一一家访,开学前已了解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一开学班集体就已形成了。家访后,我给每个学生发信,让他把想做的、想说的、想跟老师讲的话,全都写下来,8月1日前寄给我。只有个别一两个没回信,有的第二天就回了信,你就知道那是急性子。没回的,要跟家长再联系。然后我要给每一个孩子再写回信,你想这个假期我还有闲工夫吗?可是以后的工作就省心多了,像选干部、教学等等。家访可以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以及对他成长的影响,看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也能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等。等开学时,跟学生都熟极了,名字全都能叫上来了。开学第一天,互相介绍完我们就出去玩去了,上北海划船。第二天上课,班干部也开始发挥作用了。所以老师是主动出击,不是防守。
现在的教育手段多了,但我认为家访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现在当班主任,还是要家访。当然在方式上可以改进。比如我后来接的班,有的家在远郊了,有平谷的,我就打电话把家长约到学校里来。家长都愿意来,我一个上午约两拨儿,分别谈,解决实际问题。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十分重要,老师教育学生离不开家长的帮助。有一次班上一个同学丢了钱包,我从各方面调查是某同学拿的,但没有证据。于是我给他家长打电话,说班上今天出了这么件事,你帮我留心看看,他的书包里有没有?当天晚上这位家长就给我打电话:“丁老师,有!”我说好,咱们给孩子保密,谁也别说出去,我来找他谈。你说这样的事情,家长不配合行吗?跟家长关系不好,我敢打这个电话吗?后来很多家长都跟我成了朋友。
我在开展班主任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学生家庭这个渠道。50个学生,就有100个家长,我让这100个单位都投入到班里的工作上来,每个家长都得面对50个孩子。我们搞了很多活动,比如家长是清华、北大、师大的,就得接待我们班学生去参观,部队的家长出车。通过北海舰队的家长,我带着学生上长岛、坐军舰。晚上有学生突然发病,我打一个电话,当医生的家长就到这个学生家去看病了。很多家长互相之间关系处得也挺好,大家共同为这个班集体出力。
建设心理教育的大环境
记:听说你现在每天还特别忙。能谈谈你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吗?
丁:1992年,西城区开办了北京第一家学校心理教育咨询和研究机构,我被调去工作。刚去时只有我一个人,没有房子,没有设备,连粉笔都没有。没有椅子我从家里搬,没有钱我四处化缘,并找了几所学校作为试点,一点点铺开。现在西城区的大多数中小学校做到了“六有”:一是有心理教师,包括专家队伍、专业队伍、专职队伍、兼职队伍和积极分子队伍。二是有心理教育活动,用体验、感受代替道理和说教。三有心理教育环境,四有心理咨询室或谈心室、恳谈室、知心小屋,学生可以有地方宣泄。五有心理热线,或心理网络、心理信箱,六有学生心理档案。学生刚一入校就开始测试,测试每个学生的个性、气质、类型,有很多学校根据测试结果来分班,让育人科学化,效果都比较好。苏霍姆林斯基一生为3700多名学生建立了档案,由此成为教育家。要当一名老师,就要从了解学生入手。我们去年基本把全区的学校走了一遍,进行调查和交流。有很多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不仅学生爱去,也成了老师和家长说心里话的地方。
我当班主任时,就是在学生进来之前,先发调查问卷,了解他的气质类型。这些学生是多血质,那些是胆汁质,这些是黏液质,那些是抑郁质……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胆汁质的学生,我不能太严格要求,越严了,越不行,要引导。多血质的,就要严,严对他有用。黏液质的学生,感情比较细腻,你不能着急,要慢慢来。抑郁质的学生,比较内向,但看问题很尖锐,要多关心他们,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多给他们一些爱。现在西城区正在搞这个实验,给每个进校学生建档案,然后跟踪多年。档案包括家庭情况、个性特征、气质类型等,有十项个性特征。当老师就要先研究了人,再来教育人、做工作。
大家都很关心我现在的生活。可以告诉大家,我现在生活得挺好,老伴在事业上很支持我。我每天在外从早忙到晚,他承担了许多家务。过去我吃饭不按点儿,作息没规律。结婚八年九年来,大多是老伴做饭,照顾我的饮食起居。
借此机会,我想在第2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向所有关心我的同仁、朋友们道一声感谢。
【了解你的教育对象】相关文章:
校园侵害:你了解多少?08-17
教育孩子要先了解孩子08-08
心理健康教育了解自己的12-31
心理健康消费你了解吗范文推荐07-31
不了解你的心优秀作文550字08-24
心理健康教育了解自己的9篇12-31
心理健康教育了解自己的(9篇)12-31
作文:了解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