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班主任论文>现阶段“差生”的成因及转化

现阶段“差生”的成因及转化

时间:2023-02-24 19:41:25 班主任论文 我要投稿

现阶段“差生”的成因及转化

现阶段“差生”的成因及转化

 攀煤实验中学 马志勇

“差生”是指学业成绩偏低或思想品德欠健康的学生个体,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利因素,毕业后也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是令每个教育工作者十分头痛而又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对差生的转化就是一个普遍的而又特殊的工作。不论任何班级、任何学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生,教师在做差生转化工作的同时,有可能又产生新的差生,因此,差生转化工作不可能短期收到明显的效果,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为了使差生转化工作进行得较为顺利,就有必要对差生的形成原因进行细致地分析,我根据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和其他班主任的经验、教训,认为现阶段的差生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种因素:

家庭因素:有的家长溺爱放纵,养成孩子独断专横的性格,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任性胡来,学习下降,成为差生;有的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早期和现阶段的教育,找关系为孩子考虑就业“后路”,使孩子失去学习目标、动力,成为差生;有的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家中得不到温暖,使其在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对立性、对抗性较强,把不学习做为报复家长的手段,成为差生;有的家长只顾自己工作或享乐,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以打代教等,都有有可能使孩子失去学习动力,丧失学习目标,逐渐成为差生。

社会因素:社会信息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如“网吧”,个体老板为了牟取暴利,在网上可直接进入很多的黄色网站及交友中心,使不少孩子深受其害;“拜金主义”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以为学到知识也没用处,产生厌学行为;部分社会青年的教唆,不良的学校周边环境,后进生之间的相互影响等,都是差生形成的重要因素。

学校、教师的因素:学校办学思想出现偏差,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素质教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及教学手段简单、落后,也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学习无兴趣,逐渐成为差生;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致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学习、品德上与老师对着干;或由于以上若干原因引起学习上的欠帐,又没有得到及时的补救,帐越欠越多,产生恶性循环,成为差生。

学生自身因素:学生自制力太差,缺乏吃苦精神,缺乏是非观,讲义气,形成小帮派,注意力转移,无学习目标,为家长学,为老师学的错误观念,导致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成为差生。

差生的形成原因尽管还有很多,但他们却无一例外地存在着这样的心理体验:

如果不把学生从以上的恶习性循环链中解救出来,那么他们就陷入了万劫不复的迷宫,不管他有多少美好的愿望和憧憬,都不可能冲破这张网,转化差生的关键就是要打破这个恶性链。那么,怎样打破这个恶性链呢?

首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产生成功的积极性体验,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其努力掌握知识、技能,通过成绩的提高来羸得师生的好评。

其次,在转化差生的过程中,要多给学生以爱心,差生比优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与鼓励。人们常说“赏识导致成功,指责导致失败”,道理寓意其中,对于家庭中得不到温暖的学生,老师的爱足以点燃他奋进的火花,从而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消除他们的对立情绪及师生的隔阂,促进其迅速转化。但是应注意差生在转化过程中具有反复性和不稳定性,这是正常的,需要正确对待,这时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与爱护。

转化差生还需要进行“综合治理”,因为差生的形成原因有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及个人等因素,学校责无旁贷地要担负起转化差生的工作。要端正办学思想,改进教学设施;要协调好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关系,形成社会团体、媒介等呼吁、社会宣传、家庭、学校的“合力”作用;要经常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用有益身心的活动来抵制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的侵蚀;通过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对家长进行家庭管理教育方法的引导;要督促教师做好差生的家访或电话联系工作,多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表彰和鼓励;要教师多向家长宣传学校的要求和做法;等。同时加强辅导,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根据差生情况和分层教学的理论,适当降低要求,分步达到教育目标;酝造良好班风,使全班同学都来关心、帮助差生,让差生感到集体的温暖;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总之,转化差生工作任重道远,但只要具有爱心,能认真了解差生的情况,选择适合具体情况的有效办法,转化差生的工作便会取得良好效果的

【现阶段“差生”的成因及转化】相关文章:

现阶段“差生”的成因及转化08-17

浅谈差生转化08-17

转化差生的思路08-17

转化差生的思路08-17

师德与差生转化08-17

转化差生的思路08-09

促进差生转化的策略08-17

如何转化数学差生08-08

转化差生的几个途径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