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教学管理论文>我们的德育实效性为何不高?

我们的德育实效性为何不高?

时间:2023-02-24 19:32:21 教学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们的德育实效性为何不高?

 ——一位小学校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反思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以及方式、方法的不当,我们的德育往往停留在做表面文章,实效性不高。文中高校长列举的现象恐怕我们都不陌生。遵守纪律究竟为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德育活动效果究竟如何……高校长思索的这些问题其实是值得每一位校长深入反思的,因为,说 到底,学校德育工作是关系到我们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大问题。

  多年来,中小学德育工作一直不断地被加强,同时也不断地被指责,如“德育工作针对性不强”、“德育工作实效性差”等等。究竟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长期从事学校德育工作的北京小学副校长高玉丽进行了一系列思索。

  搞好卫生是为了保住流动红旗,守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

  遵守纪律究竟为了什么?

  高校长感慨地说,学校德育离不开抓纪律教育,但纪律教育究竟应当如何抓?怎样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并遵守呢?为什么纪律天天抓、月月抓、年年抓,费尽心思,到头来学生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纪律教育的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高校长举了三个例子:

  每当大地苏醒,温煦的阳光洒向校园时,许多学校的大门口,却是这样一番景象:一位臂戴袖章的老师和几名值日生正在“站岗放哨”,每一个走进校门的孩子都要被审视一番,校服是否穿戴整齐,红领巾是否佩戴,是否向老师行礼问好。如果谁没有做到其中的一条,那么他的班级和他的名字就将被公布在学校的大黑板上。于是,穿戴整齐是为了迎检过关,与别人见面打招呼,是为了不被老师记下名字。

  一个孩子与同学打架,碰碎了摆在楼道里的花瓶,闻声而来的老师第一句话准问:“你是哪个班的?”似乎打碎花瓶不是他个人的过失,而是他所在班级的责任。学习是为别人,守纪律是为班集体,甚至犯了错误也应由别人或集体承担。如此这般的教育,在今后的为人处世中,他怎么可能对自己负责?

  “明天有区检查团到学校检查卫生,今天下午各班务必进行大扫除,不留死角,四点半钟学校对各班进行检查,不合格的班撤销卫生流动红旗,广播点名批评。”“各班同学请注意,现在广播重要通知。明天上午有领导到学校考察,请同学们注意遵守纪律,对客人有礼貌,不管在校园的任何地方遇到客人都要行礼问好。如果哪个班同学违反了纪律,给学校抹了黑,我们将在广播里点名批评……”于是,搞好卫生是为了保住流动红旗,守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这无形中使德育增加了急功近利的色彩,这样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无疑是一种误导。

  一次次这样的教育,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了什么?离开了学校的要求,他还会做什么呢?分析以往的德育工作,我们不难发现,学校重视的是班集体的荣誉、各类竞赛中的排名、评比的结果等,却忽略了在日常小事中对学生的帮助和教育,忽略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扣分”是德育吗?用检查、评比、扣分能代替教育吗?

  什么是德育?德育的核心在于“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在日常生活中、在点滴小事中感受道德规范,是谆谆教诲,循循善诱,靠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滴水穿石,德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而兴师动众的检查评比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的领悟、体会、反思、践行。这种带有强制性的、以检查评比为主要方式的教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需要,学校德育不应该成为冷冰冰的道德律令的堆积,而应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的自我内化、自我约束和自律。

  高校长停顿了一下接着分析,孩子的表现其实是学校教育的一面镜子,一个孩子从幼儿园迈进憧憬已久的学校大门,他首先体验到的是学校严厉的戒条——“不准乱说乱动”、“不准追跑打闹”。久而久之,孩子会悟出一个“道理”——在学校里不能违反纪律。这恰恰说明,在学校的好“习惯”是老师“规定”的,并没有深入到孩子的心灵中,所以,一遇“气候”就会“反弹”。

  因此,当一名要求严格的教师出现在他面前时,他会惶惶不安,不敢越雷池半步;而当一位不太负责任的教师出现在他面前时,他便会有所松懈,小打小闹一番;当戴着红袖章负责“扣分”的教师出现在他面前时,他会马上停止“不轨”行为。由此我们不难想像,当他来到没有教师管教的大街上,来到没有值日生扣分的公共场所,回到没有严明纪律的家中,他们会怎样发泄他的能量,会怎样享受这难得的“自由”呢?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德育实效性不高。

  在学生看来,道德是空泛的,是可以表态、承诺而可以不去做的。

  轰轰烈烈的活动效果如何?

  高校长接着说,不可否认,近年来,各校都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些做法是华而不实的“花活”,流于简单化、表面化。

  镜头一:少先队代表大会上,一队队孩子齐刷刷地站在操场,主席台上是各方嘉宾。

  “首先请……致辞。”

  “接下来请……致辞。”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讲话。”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主持人是教师,讲话的是各级领导,孩子只不过是陪衬和摆设。

  镜头二:学生乘车来到了某展览馆,老师神情庄重地带孩子们参观“希望工程”展览,老师不厌其烦地在一块块展板前讲解,“某某村孩子为了挣出上学的学费,到地里去挖蝎子,当药材卖,常常被叮得中了毒。”“某某村的孩子为了挣学费,到十几里外的窑厂去背砖,每次背16块,重40公斤,走140米,才三分二厘工钱,他们的背磨破了……”老师讲得声泪俱下,可背着一书包好吃的孩子们却提不起一点精神,他们终于忍不住了,抬起脸问老师:“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吃饭呀?”

  镜头三:学校的礼堂里正在召开“向……英雄学习”的动员大会,孩子们正襟危坐,听着一位位大人的讲话,“要在学校掀起学习英雄的高潮。”接下来,一些学生代表上台慷慨陈词:“我们一定以英雄为榜样,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让我们郑重地签上我们的名字,以表示我们坚强的决心和永远的承诺。”接着孩子们排起长龙,在一幅幅长卷上龙飞凤舞地签上自己的名字。活动结束了,隆重热烈的场面,激动人心的口号,新闻媒体的宣传,都认为德育效果很不错了,然而,这些活动究竟有多大的实效?孩子们不参加不行,那会被扣上“不参加集体活动”、“思想上不求上进”的帽子;参加吧,又不情愿,真的没意思,大人们一厢情愿的活动形式,对孩子们来说,枯燥、乏味,叩不开孩子的心扉。

  再看看我们的品德课,教师在黑板上讲道德,学生在座位上听道德,老师在理论上阐述道德,学生配合着说一些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这样,孩子们所经历的道德教育总是在唱高调、掀高潮中度过,如:“我与英雄比一比,我与英雄差哪里?”“做……式的好少年”、“为……做贡献签名活动”。不难想像,在他们看来,道德是空泛的,是可以表态、承诺而可以不去做的。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在会上大谈学习雷锋叔叔艰苦朴素好思想的学生,为了得到一辆更好的名牌自行车与家长大吵大闹;一个签名承诺保护环境的学生,却在郊游时随手丢弃垃圾;一个在学校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的“好学生”,晚饭后为拒绝扫地与母亲大发雷霆……

  我们的德育经常给学生提一些诸如“努力争当一名好学生”的空洞、宽泛的目标,超前给孩子提一些他们并不理解的道德概念,而不是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切合学生发展的努力目标和成长承诺。如果目标是针对学生的问题制定的,比较具体,而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才会认可它,进而以自律的姿态去践行,而不是被动地遵守。如果我们要求学生回家后,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家长做一些家庭生活需要的、又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且能持之以恒,养成习惯,那才是切合学生实际的。

  学生为什么会对德育感到枯燥乏味,主要是活动停留在“口号式”、“文件式”,学生不理解、不接受,甚至反感。德育不是单单靠“口号”、“格言”、“警句”就能奏效的。要使德育生活化,进一步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学习实际,就要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把德育做到孩子的心里去。

  如果学校道德教育只能在学生个体道德形成的外部起作用,而对学生心灵世界无所触及,那么就不能起到唤醒、激活与弘扬个体道德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其结果只能是低效或者是无效的。道德是“自律”的,强调的是自觉,从心理学角度讲,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一种道德的形成,从道德认知到道德情感,再到道德行为、道德习惯,最后才能形成稳固的道德品质。利用签名进行道德教育,实际上是将复杂的教育过程简单化了。

  当我们的教育真正触及孩子的心灵,唤醒和鼓舞他们的道德自觉,在他们身上焕发出惊人的道德力量,最终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时,学生生活上求自理,学习上求自强,情感上求自控,思想上求自立,那么,德育工作的实效将大大增强。

  当我们制定并反复训练儿童达到课堂常规要求时,实际上也限定了儿童天性的发挥。

  教师,你了解孩子的天性吗?

  谈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高校长的言辞更加直截了当,这是影响德育实效的深层次问题。曾有人做过调查,一位教师在一天的工作中与学生交往的次数达1500次,在这么多的师生交往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怎样的呢?

  一个学生,接连几次数学测验成绩不佳,他怯怯地拿着卷子找到老师:“老师,我真的想学好数学,可是……”

  “你要是想学好数学,除非华罗庚来教你。”

  孩子那刚刚燃起的求知上进的火花,就这样被老师的讥讽熄灭了,也许他从此再也没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高校长十分感慨地说,我们做教师的往往自认为出于对学生的好心,却没有把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放在眼里,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没想到”。没想到,一个漫不经心的眼神儿,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没想到一句冷漠的话语,会给孩子蒙上难以磨灭的阴影;没想到一次不公正的待遇,会让学生刻骨铭心。

  有一天,我将自己一天中对学生说过的话记录下来:

  “你会不会扫地,干吗呢?”

  “全班就你一个人有小动作,下操后留下重做。”

  “提醒你几次了,怎么还玩?学不学了?”

  “你们什么时候把队站好,咱们什么时候放学,站不好就重来,直到站好为止。”当我仔细回顾这一番话时,着实吃了一惊,90%的话语都是对学生的责备和训斥。

  请听听学生的心声:老师,我希望你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是一架教书的机器;老师,请你不仅教书,更要教我们做人;老师,请你也把我当人看,而不仅仅是你记分簿上的一个符号;老师,请你不要单看我的成绩,请你多看看我所做的努力。

  教师的一言一行、治学态度、学校氛围等都会对学生做人产生影响。每一个40分钟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段生命历程,让我们看看这段历程他们是怎样度过的。

  课堂上,我们常常听到老师这样的语言:

  “不准把手拿上来。”

  “起立坐下后不准出声。”

  “打开书,只许动手不许动嘴。”

  “因为你举手姿势不对,所以我不叫你回答。”

  “你怎么老坐不住,椅子上有钉子呀?”

  “说你呢,眼睛不要离开我。”

  “坐直,不要放松。”

  “谁同意你坐那儿说,为什么不举手?”

  “不准接下茬。”

  我在想,这些所谓严明的课堂常规和纪律,是否都是正常的?合乎情理的?合乎儿童天性的?当我们制定并反复训练儿童达到课堂常规要求时,实际上也限定了儿童天性的发挥,表达的自由,思维的自由。学生内心的反映是“我不可乱说乱动”,“我做什么都要经过老师的允许”。

  比如,当我们参观一些学校时,会发现楼道、楼梯上画有一条醒目的白线或黄线,把道路一分为二,它使我想起马路上的分道线。学交通规则时,警察会告诉我们:“它是一堵墙,不可逾越。”而我们的孩子不是司机,学校的走廊、楼道也不是车流不息的马路,当我们成人从校园管理的角度画上一条条线,警示学生走路不能越线时,我们是否想过这一条条线实际上已经分离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教育学生靠右行本无可厚非,但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当学生无意间踏上了线,老师会像警察一样对他吼:“你违规了。”

  在楼道和走廊的显著位置,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几个红色的大字——慢步轻声。透过这几个字,我们似乎看见,毫无生气的校园里,一群群规规矩矩的“小大人”在蠕蠕前行。真的不可想像,这是孩子们的学园和乐园啊!小孩子生性好动,冲出喉咙的呐喊是他快乐的发泄,跳跃和奔跑是他活力的展现。由此看来,“慢步轻声”冠冕堂皇地说是为了维护正常的秩序,创造安静的环境,其实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成人眼睛里不乱,耳朵根清静,心里不闹腾的需要。学校不是不要规范,而应当在合理地顺乎儿童天性的基础上,将强调校园规范与保护儿童天性自由结合起来,该规范时规范,该自由时自由。若一味地强调“规范”,势必使儿童在一定程度上感到校园的压抑。

  我曾去日本的小学进行考察,给我印象最鲜明的是,一走进校园,那扑面而来的课间的喧闹与嬉笑声。孩子们有的在单、双杠上旋转翻飞;有的脱了鞋光着脚丫在弯曲的小水池里踏水花;有的与正接待客人的校长打招呼、拽他的衣襟、抱他的后腰,校长装出生气的样子,他们便顽皮地跑开……课间,置身于校园,似乎所有的男孩、女孩都在“动”,奔跑、跳跃、嬉闹,个个都那么健康、活泼,让你情不自禁地受到感染。而我们总是刻意要求学生“轻声慢步”,他们怎能不感到压抑与拘谨呢?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在其所著的《孩子们,你们好》一书中,曾这样深情地写到:“儿童的喧嚷就是欢乐和愉快。”学校的环境、制度,都要体现出对学生的教育和关怀,提升思想境界。

  一个孩子在校园中,离不开与人的交往,而在一次次真实的交往中,他所获得的是怎样的情感体验呢?我们给孩子提供的是怎样的心灵生活?如果学生经常在课堂上聆听缺乏人情味的教师大呼小叫,经常遭遇不公平的待遇,受到教师的挖苦、指责或当众批评,那么,不难想像,在他心灵的土壤上就会埋下冷漠、自卑、反抗的种子,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德育实效性差。

  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游戏、聊天,都是在“身教”,都是在向学生示范着道德准则,不断地向他们“输送”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是最有说服力的德育,也是最经常、最实在的德育。我认为,德育要有实招、高招、硬招,关键是“身教”这一招要落到实处,教师的“身教”本身就是高招、实招、硬招。

  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很多纪律的约束、制度的制定,都缺乏对儿童的尊重和关怀。

  究竟应当怎样尊重儿童?

  把脉今天的德育,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漠视学生权利,没有一个教师说自己不爱学生,但教育首先是人格教育,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学生有受人尊重的权利,但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很多纪律的约束、制度的制定,都缺乏对儿童的尊重和关怀。比如,在许多班级的墙壁上,我们常常会看见各式各样的评比表、成绩栏,有学习方面的、纪律方面的、卫生方面的,我们是否想过,表中那一串串“红花”、一排排“红旗”,对于那些好孩子来说是荣耀的记录,而对于“差生”来说,表格中的空白,恰恰是他们难堪的记录,这无异于将他们的耻辱上墙,这对于他们幼小的心灵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不可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不一样的人。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到一所学校参加一个会议,刚进校门,迎面来了两个充满朝气的女孩,跑到我面前,动作整齐地敬了一个队礼,然后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好。”我感到好温暖呀,不禁笑着夸奖他们:“你们真有礼貌。”没想到两个女孩朝我自嘲地笑笑,“您不知道,要是不向来校的客人问好,被老师看见会被扣分的。”

  我心头一颤,朝他们手指的方向望去,在一个极其显著的位置,我的目光落在一块大黑板上,那是“一日常规评比专栏”。上面画着表格,填满密密麻麻的分数,全校各班各项纪律、礼貌、卫生等得分和扣分状况一目了然。这是所有学校最常见的管理方式。

  望着一个格子中的“扣6分”的记录,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故事。

  “今天是谁给咱们班扣了6分?”一位老师站在讲台前严厉地质问。几个孩子从座位上忐忑不安地站了起来。

  “又是你们几个,你们做了什么有损集体荣誉的事,跟全班同学说清楚。”于是几个孩子站在讲台桌前,在众目睽睽下坦白自己的“罪行”。

  “我下课跑来着……”

  “我没戴红领巾……”

  “我做操时跟同学闹着玩……”

  一旁的老师再次提高了嗓门:“瞧你们干的好事,多给班集体抹黑,你们问问大家能不能原谅你们?”

  “不能。”孩子们一呼百应。接着一场小小的批斗会开始了。

  “他们不配在我们班。”

  “他们心中无集体。”

  “他们给我们班丢了脸。”

  前面的几个孩子或深埋着头,一副无地自容的样子;或歪着脸,斜着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老师见集体舆论差不多了,便话锋一转:“你们说吧,以后打算怎么办?”

  “以后再也不给班集体抹黑了。”

  不知他们的回答是否由衷,但这样的故事发生在我们许许多多的学校,甚至发生在每一天,然而有多少人想过,它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

  我们常常辩解自己的一些做法“是为了学生好”,可是却常常忽略,有时我们的教育体现的并不是“育”的过程,而是学生被驯服的过程。从手背后不许动,到训斥、责骂、体罚,都缺乏对儿童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处理问题乃至日常的师生交往中,也常常会出现不尊重学生人格,不体谅学生感受的情况。因此,漠视学生权利,缺乏人文关怀,已成为当前德育工作中突出的问题。

  只有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监督回到自然生活状态时,我们的德育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如何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教育?

  在日常的学校教育中,我们常常有意无意地为学生创造不真实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说“高尚的口号”。

  品德课上,老师饱含深情地讲述一位乡村女教师的故事,她为了让山里的孩子能够上学,每天一个个背着学生过河到学校,放学再一个个把他们背过河送回家。老师说:“你们看,那个老师多么爱他的学生啊!说说看,我们应该怎样爱老师呀?”一个女孩站起来极认真地回答:“我长大了也背老师过河。”类似这样的教学环节和德育活动真是不胜枚举。学生长期浸润于这样的道德情境中,他们怎么会言行一致呢?

  记得近期去参加一个全国性的教育会议,安排我们到一所有名的学校参观。那天,天气格外晴朗,我们乘坐的几辆大车停靠在学校的门口,一阵震耳欲聋的鼓号声响起,我看到几位老师正忙活着“摆放”夹道欢迎的孩子们的位置,“训练”孩子们的欢迎姿势。为了迎接代表们的到来,孩子们在太阳底下不知等候了多长时间,演练了多少遍。尽管他们站位准确,动作整齐,但却一个个表情木然。因为,那是大人们要求他们做的,并不是他们自己的欢迎方式。

  德育存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存在于师生的相互交往中。一个人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是最真实、最稳定的行为,只有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监督回到自然生活状态时,我们的德育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尽管我们每天都在喊德育的重要性,但在学校实际工作中,对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德育。因为,“教学”、“分数”、“评优”、“职称”是硬指标,而“品德”、“教育”是软指标。教学任务必须完成,而德育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学生劳动观念差,就加强劳动教育;心理素质差,就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文明礼仪差,就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在如此“加强”的过程中,使德育成了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缺乏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通盘考虑,恰恰在加强中迷失了德育本来的意义。德育不能急功近利,只有拿出高招、实招、好招,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才真正成为可能。

  

【我们的德育实效性为何不高?】相关文章:

增强德育实效性须转换思维视角08-13

借鉴学科教学法 增强德育实效性08-17

谈中职班主任德育教学方法的实效性08-17

提高德育实效性做一个大写的人07-25

德育为何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08-13

德育为何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08-13

德育为何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08-17

为何微笑,为何流泪08-16

浅谈实效性教学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