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强化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一 现代教学管理的内容
(一)教学思想的管理
学校教导主任或乡(镇)业务干部抓教学管理,首先要把着眼点放在对教学思想的管理上,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方向性,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体现传授知识、塑造思想、发展智力、增强体质的要求;体现教学工作具有社会性、科学性、继承性和创造性等特点的要求;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的、思维为核心的要求。以这些要求统帅教师的思想行为和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以这些要求来开展教学研究和实验改革等活动。如玉溪一中的教学思想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抓好双基,发展智能;课堂为主,课外为辅;改革教法,促进学法;继承传统,发展电教;发挥特长,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全面提高。”
(二)教学环节的管理
教学环节指的是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考核与评定等活动。这些活动,是基于教学规律、学生的认识规律而形成的先后衔接、各具智能、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活动程序。这个活动持续犹如一条链条,上述的每一个活动都是这一条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学环节的管理是整个教学管理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内容是,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按照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各环节的质量标准,通过质量检查、质量评估、质量分析等活动,进行质量管理;按照教学任务的要求,通过你们管理能力的发挥,强化计划管理工作、教师管理工作、教学实验改革工作,建立起合乎教学规律的稳定的有活力的教学环境、教学秩序;贯彻开放的原则,克服封闭式的缺点,实现课内外结合,努力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体系。
(三)教学事务管理
学校教学事务的管理,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是教学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服务于教学,又管理教学,对保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教学计划的拟订(含周历)、招生编班、学籍管理、排课程表、教学档案资料、实验教学、图书室及校内外活动时间安排等的管理;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的落实;教学检查、教学评估、教学经验的总结等。因此,各位要充分发挥指导、调度、参谋、研究、视导、评价、服务的功能,强化自己的工作。
(四)教学质量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在教学管理中所做的任何工作,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质量是教学的生命,教学质量管理就是通过抓质量来实施管理。具体地说,实施教学质量管理,一是要研究质量标准的确定,二是教学质量的控制;三是教学质量的评估。三者中,确定标准是起点,控制是保证,评价是工具。三者缺一不可,都是直接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 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根据教学工作规律和教学的实际而制定的管理和规范的行为准则。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总结的管理、教学“五环”的管理,它是管理和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基准。
(一)计划的管理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规划或打算,盲目地去做,是不会把事情做好的。因此,教导主任或业务干部除了搞好本单位教学计划的制定外,还要引导教研组长、教师搞好教学计划的制定和管理。因为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行动指南。
1、学校教学计划内容包括:教学情况分析(主要是对上学年或上学期教学工作的估计,取得主要经验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本学年或本学期的新情况、新特点等)、本学年或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目标和要求、本学年或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内容和措施。如:每学年上学期举办全校性青年教师(35岁以下)的研究课;每学年下学期举办全校性中老年教师的研究课、示范课等,以教学活动为载体,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每学年,以教研组为单位,举办相应的学生竞赛活动。
2、教研组计划内容包括:对本组前学期教学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问题的简要分析,本学期改进教学的基本设想和教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课题,按周安排好各次教学研究活动的内容、人员及时间,本组学科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分工及时间安排。
3、教师教学计划内容包括:前一学期所教学科的教学质量分析,所教班级优秀学生、退步生的情况分析,本期所教学科的目标(包括知识方面、“双基”方面、能力方面、思想品德方面),教学进度(单元内容、时间安排),考核安排,针对实际的课题研究(课题提出的意义、课题研究的措施及步骤、预期目标),所教学科优秀生、退步生的辅导。
(二)总结的管理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也就是说,有开头,就要有结尾。或者说有计划,就要有总结。好的总结对工作起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的作用,因此,搞好学校、教师的教学工作总结至关重要。
一份完整的总结包括工作的基本情况、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三)教学“五环”的管理
教学“五环”包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所遵循的规则。也包括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日常学习中应遵循的规则。
1、教师教学“五环”。
(1)备课
备课是指在上课之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它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上好课的基础。备课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编写教案)。备课至少要做到通读全期教材,熟读单元教材,精读课时教材,其基本要求是:
第一,钻研教学大纲。要明确教学大纲所阐述的教学指导思想、学科性质和地位;明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总目标和所教年段的具体要求;明确本科教材的内容体系及安排;明确本科教学上的特点、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明确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所教学科教材的编写原则、编写意图和基本结构。
第二,熟悉教材,钻研教材。通览教材,注意教材的系统性;熟读教材,注意教材的科学性;研究教材,把握重点和关键。
第三,明确目标,考虑方法。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单元和章节的教学目标。同时,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努力做到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有近及远,由此及彼等这些符合人们认识客观的规律。
第四,把握课堂,环环紧扣。一备复习提问,以旧引新,且问题必须忌偏、忌深、忌浅;二备教具(或演示实验)该做则做;三备例题联系生活,变难为易;四备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通俗易懂;五备板书布局,字迹清楚明了,大小适中,重点突出,美观大方;六备课外作业,要注意质量和数量,深浅恰当,由易到难。
第五,研究对象,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实际、特点备课,讲课才会恰当有效。
第六,编写教案,开拓创新。做到:内容科学、准确、全面,结构完整;形式规范、合理、清楚;详略得当,切实可用。具有创新意识,不照搬旧教案;教案在上课前编写好。
2、授课
授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授课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第二,要全面落实教学目标,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第三,注意教学过程中进行学法指导。
第四,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要认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
第五,要灵活恰当地选择运用教法,有效地运用教具和演示实验,恰到好处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第六,课堂教学结构合理、紧凑。要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条理性;要使教学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
第七,板书设计内容合理,条理清楚;形式灵活,美观实用;书写规范,速度适宜。
第八,要使用广泛的教学语言,要使用普通话和学科术语,严禁使用方言土语和非教学语言。讲授语言要准确、清晰、通俗、生动,具有条理性、启发性。
第九,要保证教学时间,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拖堂、不善离课堂,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未经学校同意,不得随意增减课时,不得随意停课或串课。
第十,要衣着整齐,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教态亲切自然。
第十一,要讲求效果。做到精讲多练,短时高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
3、批改
批改作业是指对学生各种形式的作业进行检查,它是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批改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批改作业要及时,不积压。
第二,批改作业要认真细致,要写好批改标记,写出适宜的批改评语。
第三,批语要有启发性、针对性和激励性,能够指导学生学习,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第四,批改作业要广泛使用批改符号。符号醒目,使学生清楚地知道教师的批改意图,有利于学生吸取经验教训,有利于改正错误。
第五,批改作业要有记录,要及时讲评,以便及时地、更好地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4、辅导
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是教师在掌握了反馈信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辅导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辅导要有针对性。辅导内容应是教材的重点内容和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第二,辅导要有层次性。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辅导内容,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因材施教。
第三,辅导要有启发性。要积极调动学生思维,指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第四,辅导要注意及时性。辅导要及时,一定阶段教学结束后,或作业、考查批改完后,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辅导;注意辅导时间要短,内容要精。
5、测评
测评是指检查和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控制,取得反馈信息,促进教与学的重要手段。测评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测评目的要求明确。或者要获取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测评学习效果,以改进教学;或者要查明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生成绩的原因,确定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第二,测评的内容科学、全面。试题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围绕教学目标。要能正确反映学生的学习程度,难易适中,分量适宜,要有梯度。一般比例是,基础题:较灵活的题:综合题=6:3:1
第三,测评的标准要客观、公正。试题的答案要具体、明确,评分标准要准确、统一。
第四,测评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要形成性测评、诊断性测评和总结性测评;口试、笔试和操作实践考核相结合;教师评定成绩和学生自我评定成绩相结合。
第五,测评的次数要适当。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注重平时考查(也就是形成性测评);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第六,测评的结果要及时总结。测评结束后要进行质量分析,找出教学得失的原因,及时改进教学。
2、学生学习“五环”常规管理。
(1)预习
预习是指上课前的自学,它是上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预习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预习要及时。根据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材的难易程度,适当地提前预习新课。
第二,预习态度要认真。认真细致阅读教材,动脑分析,不要粗枝大叶、马马虎虎看一遍书了事。
第三,预习要注意方法。依据知识基础、学习情况、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等,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预习方法。要记录好新教材中的重点问题和不懂的问题,以便上课时加以注意。
第四,预习要讲求质量。基本了解教材内容,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为上好新课做准备。
第五,预习要做好笔记。记好预习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预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写好预习心得。
(2)听课
听课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能、培养健康情感的主要途径。听课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提前做好听课准备。包括用品准备、知识准备、精力准备和心理准备。
第二,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要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各种活动。
第三,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努力听懂新知识。
第四,要注意听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学法指导。
第五,要积极踊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第六,要围绕教师讲解的内容,积极思考,敢于发问,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第七,要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将教师所讲的重点内容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等,摘要地记录下来。
第八,要认真做好课题训练题。认真地做好每一个题目,不可马虎对付。
(3)复习
复习是学生自己或在教师指导下,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检查学习效果,防止知识遗忘,提高记忆能力和自学能力的重要过程,为下一次新课的学习打好知识基础。复习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及时复习。课后复习要当天完成,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在教师讲完一个单元、一个阶段的知识或讲完全部教材后,要及时复习,及时巩固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第二,复习要有针对性,要抓住要点,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通过理解加深记忆。
第三,复习要注意归纳总结知识,使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注意提高能力。
第五,要记好复习笔记。通过复习,把重点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及复习后的一些新的见解和体会,都记在复习笔记上,便于以后复习和查阅。
(4)作业
作业是学生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当天的学习效果,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做好作业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及时完成作业。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
第二,要独立完成作业。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不可抄袭作业。
第三,要注意解题方法,总结答题规律,答题要有一定的速度。
第四,要正确对待作业的评价。作业发回来后,要认真总结解题规律。
(5)考试
考试是学生平时学习的总结,是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里主要指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学生考试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正确对待考试。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对考试成绩不要过分看重;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勤奋学习,讲求方法,树立信心,克服自卑感。
第二,要遵守考场纪律,不作弊,不抄袭。
第三,要注意卷面整洁。答题时不要随想随写,随写随改;字迹不要潦草;不要在试卷上乱勾划,要注意保持试卷的整洁。
第四,要学会分析试卷。试卷发下来,不要只看一下分数了事,要养成分析、总结的习惯。
三 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
教学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要求各个教师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共同组成一个教学的整体。而学校教学工作又是由各个教师分别担任各个不同的班级,不同学科的教学,每个教师的教学又具有个体性。对教学工作不进行组织管理,就会产生忙乱现象。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包括:
1、建立有效的指挥系统。建立在校长(教办主任)领导下的包括教导主任(教办干部)、各科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在内的指挥系统,做到层层有人负责,环环有人把关,上行下达,指挥灵敏,以便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导主任(教办业务干部)要发挥职能作用,搞好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力量、检查督促教学活动、总结教学经验等工作。同时,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与管理。
2、建立健全各项教学工作管理制度。教导主任(教办业务干部)要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把其纳入教师的工作考评,学校(教办)可成立考评组,严格考核,不弄虚作假,以促进教师尽快成才。
3、教学力量的组织和管理
根据教学力量需要和教师的专长、特点,合理分配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教学组织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与专长的发挥,也关系到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样水平和数量的教师、安排,配备得当,水平就能充分发挥出来,应选择最佳的配备方案,安排教师的工作。其要求是:知人善任,用其所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新老搭配,以老带新;不同情况,不同要求。
4、教学活动时间的管理
教学工作总是以时间为坐标进行全面安排的。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是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教学工作的时间安排,是教学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安排教学时间主要体现在排好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和各项活动时间表这“三表”上。
安排“三表”,要注意全面、科学;要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教学设施,有利于教研活动和教师工作;要注意采纳广大教师的意见;要必须按照国家教学计划规定办事。
四 活动课程的管理
活动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生特长,让学生自由选择参加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教学活动。它以启发学生求知欲,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目的。它既自成体系,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学科课程紧密联系,它能充分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特长,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其内容包括:德育活动、科技活动、文艺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文体活动和学科课外活动。
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端正教学管理思想,摆正活动课程在教学工作管理中的地位;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制宜;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学科课外活动、统一要求与发挥学生特长、普及与提高、思想性与科学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关系。
五 教学改革实验管理
(一)教学改革实验管理的意义
教学改革实验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外地校不能照搬,因此,必须通过实验。在实验基础上,总结出带规律性的经验,以指导教改的全面发展,否则,容易陷入“瞎指挥”的境地,造成教学工作的混乱。
(二)教改实验的指导思想和管理目标
1、指导思想:改革传统的教学体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和学生中主体作用,促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成为四有新人。
2、教改实验目的:是探索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质量规律,以便指导整个学校的教学改革,这个目的也是教改实验的目标。
(三)教改实验管理的内容
1、做好教师参与教改实验的思想工作,立志教改。
2、搞好实验课题的论证、申报、实施、总结与成果推广等工作。
3、办好实验班,上好实验课。
4、总结经验,及时推广。
(四)教改实验管理的基本要求
1、端正办学思想,摆正教学改革实验管理在教学工作管理中的位置:应以“三个面向”为办学指针,明确办学方向,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把教学改革实验管理放在整个教学工作管理的重要位置上,使教改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动员一批有志改革,敢于改革的教师,挑起重担,先行一步。
2、正确处理和协调教改实验中各种关系:正确处理现代教学理论与传统教学经验的关系;正确处理与协调实验班与平行班的关系;正确处理“双基”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3、教学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制宜。
总之,现代教学管理在学校管理中至关重要,作为主管教学的教导主任(业务干部),要运用“三论”,采用“调查研究,数量统计、预测、反馈、协调”等方法,按照以上所述的管理内容,根据实际,灵活地、管好自己的一片天地,逐步达到教学管理序列化,教学检查规范化,教学考核制度化,教学要求目标化。我相信,只要大家勤学习,善动脑,就一定能把本校或本乡(镇)的教学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
【强化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相关文章: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08-17
幼儿园教学管理强化08-13
强化师德建设 提高育人水平08-15
强化主体参与提高德育实效08-07
强化主体参与提高德育实效08-17
强化听说训练,提高语文素质08-17
强化口才训练提高学生素质08-17
浅谈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08-17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探究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