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教学管理论文>校园管理之我见

校园管理之我见

时间:2023-02-24 19:40:37 教学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校园管理之我见

 

校园管理之我见

 

 

我请教师做校长

2001年,我到一所新学校任校长。为了熟悉120多名教师,倾听他们的建议,我实行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主要采用见习校长制度,每天轮流让一位教师到校长室和我一起办公,充分发挥人的才能和调动人的积极性。我要求见习校长在一天内要完成如下工作:

安排听课。每天见习校长7?20上岗,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并陪同我去听一位教师的随堂课。听完课之后,由见习校长召集有关人员座谈,及时交换听课意见。通过听课评课活动,把被听的课作为新的教育观念与新的教育行为相关联的例证,使见习校长和有关教师获得真实体验,从而提高教师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要求和能力。

每天一节的听课评课活动也让我获得三种权力:一是严格教学常规的监督权;二是指挥教学改革的主动权;三是开展教学研究的发言权。

接待来访。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我们要求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见习校长上岗的第二件事,就是学习并实践学校制订的《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我以文明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见习校长的目的,就是希望以此带动全校教师素质的提高?创建文明学校。

巡视校园。学校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因素的有机集合体,事情千头万绪,而校长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欲以“有限”对付“无穷”,殊难胜任。为此,我把每日上午、下午各一次的校园巡视事务交给见习校长。由见习校长检查学校领导、教师值班情况,检查教师执行课程计划和上课情况。为了培养见习校长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妥善处理问题能力,见习校长可以以校长的角色及时处理偶发事件,处理学校发生的矛盾和问题,及时协调好关系。这样,我对学校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思维的时间就多了,对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思考就深了。

参加会议。美国学者艾莫生曾经尖锐地指出:“政府所作的坏事,所参与邪恶的事情,大部分是秘密干的……倘如事先让公众知道并交付讨论,它们大概不会发生,所以,我们要从一切事情都应该公开而不应该保密这一前提出发,然后才有必要产生某些例外。”校务公开是学校坚持和完善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它有利于引导、保护和发挥教职工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主人翁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化、决策民主化。因此,如果适逢学校召开校务会,我会让当天的见习校长以副校长的身份参加会议,在会议上可以行使副校长的一切权利。

我认为见习校长参加校务会,增加了校务公开的透明度,融洽了领导与教师的关系,缩短了领导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沟通了领导与教师之间的感情。这样,教师有话敢讲,有意见敢提,进一步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全校教师的凝聚力,增强了民主气氛。

沟通交流。学校管理问题归结到最后都是沟通问题。学校要实现充满生机的工作氛围,有赖于下情能为上知,上意能迅速准确地下达,部门之间互通信息,互知甘苦。见习校长晚上离岗前,必须书面或口头与我交流。具体有四个方面的内容:见习校长一要介绍自己的特长、优点;二要汇报一天的工作和体会;三要畅谈学校管理的设想和建议;四要设计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我充分肯定并感谢见习校长的一天工作,阐明我的管理理念。

“管理的灵魂是树立全体职工的主人翁精神”。有了主人翁的精神,就有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了主人翁精神,就有源源不绝的群众智慧,人人为办学出谋献策;有了主人翁精神,就有一个无形的、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使学校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正常运转。实行见习校长制度,是树立全体职工主人翁精神的最好办法。《孙子兵法》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意思是说,民众与领导的意愿统一起来,就是“道”。实行见习校长制度,这不但能集群众智慧,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职工都能有一种“我是学校的主人”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经过多次的往复循环,就锻铸成一种可贵的主人翁精神。

秒针运行与学校管理

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校长/李玉明

去青岛参加高中校长会,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让时针走得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

我们看钟表时往往只看时针、分针,很少观察秒针的运行。可是,正是秒针有节奏的运行,才使时针走得准。同样,我们的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抓管理,只注重所谓大的方面,对小的环节却不以为然,放任自流漫不经心,结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宏伟目标却被小问题搁浅了,最终走向失败。

如果管理是一棵树,细节便是树的枝叶。放弃细节就等于大树放弃了枝叶,一棵无枝无叶的树,能长得参天入云吗?

海尔人创出了誉满全球、闻名全世界的国际品牌,但他们的管理却从未放弃任何一个小的细节。他们的管理渗透得小到对厂房的一块玻璃、一叶花草、一丛树木……正是这种细节化的管理,才成就了世界的海尔,海尔的世界,成就了“海尔是海”的企业文化。

人民军队的指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词就极具细节化----“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对推翻封建主义建设新中国这一宏伟目标来说,是一个细节,细得不能再细了,但正是从这个细节中,使天下百姓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一针一线凝聚起的是人民的信任,是足以改造旧中国的强大合力,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做起,共产党人成就了历史伟业。

治国兴业需要从细处着手,管理学校何尝不是如此。我校占地460亩地的校园,近6000名师生,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谈何容易。我们科学划分单元格,在“教学四区,教管、学管、服务三中心”模式下,细化管理目标,推行学区校长负责制,级部主任承办制,走出一条精耕细作、微格管理的成功路子。

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放弃细节的管理就等于放弃管理的全部。在我们学校,班主任查晚休,要换成布鞋,为什么这么做,原因就是怕穿皮鞋响声太大,会影响学生休息。

在制定学校的教风时,面对许多时髦的用语,我们只用了四个字:严、细、实、靠。并在一届二次教代会工作报告中做了这样的诠注:“细”就是用心思考,用心工作,就是魂牵梦绕抓教学,殚精竭虑抓管理,就是追求教学与管理上的细致入微……

我们的管理层中流行这样一句话:只有过程管理的细致到位,才有最终结果的完美无缺。

我校在制订《教师工作评估办法》时,有人提出“白猫黑猫论”,但我认为抓教学不是抓经济,要看结果,更要看重对过程的控制和细节的管理。因为只有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和控制,结果的出现才是必然的。基于这样的管理思想,学校有了第一张“知识日清卡”,师生用上了“周结薄”,作业面批、书信式批语……点点滴滴,春风化雨,洒进学生心灵的,却是阳光雨露。

面对越来越大的学校和越来越多的学生,愈发觉得管理其实就像钟表,只要控制好秒针的运行,分针时针的准确无误就有了依傍。

作为管理者,不管你是“举轻若重”,还是“举重若轻”,有一点是不可置疑的:学校越大越需要细节化的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细密型管理转化是许多学校面临的课题,而且在这方面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长/夏军

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学校,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正如古人所说的“纲举目张”:一张鱼网不管网张得多大,但终究被纲所牵着。对于一所学校来说,这“纲”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它是指导学校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最高目标,是全校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共同信守的价值取向。

吉林一中把办学理念确定为“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其核心意义就是,为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同步发展,创造最佳的环境与条件,使在吉林一中接受教育的所有学生都有理解幸福的思维,有创造幸福的能力,有体验幸福的境界,有奉献幸福的品格----拥有提高生命质量的高素质,从而造就高品位人才,促进个人与社会、与人类的和谐发展。这是我们全校教职员工怀揣一颗充满人文关怀的爱心,面向未来,向学生、向社会、向历史所做出的庄重承诺。

我们所讲的“幸福奠基”,除了要造就与培养具有幸福感、有创造幸福能力的人外,更强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让学生在创造幸福人生的同时,能为人类社会文明带来裨益,能对他人幸福给予关照。

在实施“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办学理念过程中,我们把课堂、班级、学校这三个载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在课堂上,我们鼓励学生张扬个性,敢于阐述不同观点,倡导互帮互学;在班级里,我们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强化团队意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凝聚力、创造力、上进心、责任心、宽容度、成熟度,以及树立学生的时间观和效率观,从而形成浓郁的成长气息;在学校中,我们力求创造一个适合教师与学生共同主动发展的生存环境,同时,又通过完善家长学校、执行新生家庭访问制、编辑学校家庭联络手册、开展社区服务和组建学生教育教学辅导基地等有效手段,把办学理念推广、渗透到家庭、社区及全社会。

学校的教育教学都是围绕着人来展开的,因此,办学理念的提出与设计,也要紧紧围绕着人来做文章。在这方面,我们制定了办学理念实施策略的三项原则:

人性化教学----真正把学生当成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凸显关爱主题,形成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和学生自我互动的良好风尚,确保教师愉快地教与学生愉快地学之间的互相促进,确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智慧碰撞,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独特的方法获得独特的感受。

人文化氛围----我们把学校的文化氛围和课堂的人文氛围看成是学生的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长发展所必需的“空气”、“阳光”和“水”。学校采取出刊宣传画廊、开展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来构建求真、向善、爱美、乐观的校园文化,并通过加强校风、班风、学风、教风建设,倡导进取精神、研究精神和人文精神。

人本化管理----古人云:“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必须造就高素质的教师。而对于教师这一自身行为准则有着较多理性思考、有追求较高层次心理需求愿望的文化人群体,学校单纯地依靠物质激励和制度约束进行管理,其作用往往有限。因此,必须本着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的态度,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教师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尽展“智如泉涌,行可为人仪表”的师者风范。当教师健康的、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时候,教师德行的养成和敬业精神的体现就成为可能。我校实行的领导谈话制、政务公开制、民主评议制,以及开展的旨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师德工程”、“名师工程”、“新秀工程”等,就是人本化管理的具体举措。

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起“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办学理念的支撑体系呢?我们认为,校长、教师的观念转变是基本前提,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至关重要,学生的自我教育举足轻重。只有校长、教师的观念转变了,在全新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体系才会有更多的人来维系,团队精神才得以发扬光大;只有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地贯彻新办学理念,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共处、学会创造,才能在点滴之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竞争、进取的精神品质;只有学生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才能摆正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才能产生活到老、学到老的内在动力。

教师专业化:名校建设的绿色平台

浙江省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校长/陈钱林

浙江省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开办才5年,但发展迅速,现已晋升为当地的一所名校。回顾发展历程,得益于学校几年来坚持走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子。

第一,我校根据师资队伍的实际,把教师分为三个层次:一是30%左右的学科带头人,要求他们向专业化发展,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名师效应”;二是50%25岁左右的青年骨干教师,这是“名师工程”培养的重点阶层,要求他们尽快提高,力争早成“名师”;三是20%左右的教龄不到三年的青年教师,要求他们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进修本科学历,打好专业化的基础。为了鼓励教师将自己的发展与学校的规划联系起来,我校制订了《教师素质自主提升导向性意见》,以“终身教育终身发展”的思想,指导教师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将通过努力能达到教育教学的“最佳发展区水平”作为奋斗目标。目标具体分学历、荣誉、职称、论文、开课、课题、普通话、三笔字、现代教育技术、英语会话、教育思想、教育特长、教育效果等13项单项目标和五级综合目标,教师可选择其中的一二项单项目标作为发展目标,也可以选择13项协调发展的综合目标。考虑到规划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确定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时间为二年,二年中可视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凡单项目标达到四级和综合目标达到三级以上者,由学校给予表彰。

第二,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在师范院校学习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不扎实,同时又没有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自觉性,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分析和对教改的思考,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没有教育心理理论的指导,专业化就无从说起。于是学校定期组织教育心理理论系统学习,如定期开展读书活动,相继开展了“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读书活动”、“新课程知识读书活动”,经考核合格者发放读书奖,待合格者在一个学期后补考;同时,我们对教师上课、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做出明确的规范化要求,重视常规落实;我们鼓励教师追求“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模式,从制度上制止个别教师“加班加点”的不当行为,引导教师将精力转到提高课堂质量上来;开展以写“教后一得”为主要形式的反思型教学研究,引导教师以批判性思维分析教学现状;重视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所有教师都告别了传统的备课本而实现了电子备课。

第三,基于对传统考评制度的深刻反思,我校建立了一种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评价制度。在评价构思方面,我们将模糊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如对教师师德、个人修养等方面的要求,以模糊评价为主,重在导向;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指标、工作量及其他能量化的,以标准分量化评价。在评价内容方面,将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育改革的方向,适当淡化学科教学成绩,将教师的德育教育、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以及师生平等关系的构建等纳入评价的内容;适当淡化终结评价,突出过程评价。权重分配方面,共设计500分,其中学科成绩只占50分,而体现创新的内容占了100分,对科研获奖、教师专业领域获奖的给予加分。组织实施方面,在开展自评、组评的基础上,由职能科室逐项组织评价,努力使评价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为了引导教师落实“教育适应学生”的思想,学校增加了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的形式,每学期末,由校办组织学生和家长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分“满意”、“一般”、“不满意”三项。如果教师“不满意”的比率低于10%以下的不扣分,之上的扣分。凡扣分的项目应指明原因,便于教师改进。

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1、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调整是前提。现代学校不应该将教师看成是机器,而应将教师作为发展的人来看待;应将教师专业化发展视为办学目标,要明确学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三大任务,而不应该片面理解为只为了学生发展。否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将步履维艰,最终学校摆脱不了传统势力的束缚,教师也只能是“教书匠”,新课程改革也摆脱不了穿新鞋走老路的悲哀。实践证明,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教师发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放弃教师发展而追求学生发展,最终学生的发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2、教师专业化发展,自主提升是关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来源于教师内在的自我更新激励,外部的刺激可以保证教师达到一般的要求,但却无法促进教师到达自我更新的彼岸。为此,让教师学会角色反思,自我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学校要不断强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自主意识,即对自己过去专业发展过程的意识、对自己现在专业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意识、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意识;同时,要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自主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最基本的专业活动形式,要引导教师将专业发展的探寻植根于课堂教学,这样,自主提升才有了活水的源头。

3、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研究是切入口。提高教师素质的极其重要的一环,是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教改。对一线教师而言,教育研究首推行动研究,要通过他人经验移植和整合研究进而改善自己,要通过反思性探究和实践研究自己。开始时,可以有专家介入导引,但要逐渐脱离专家的帮助而自行完成自身的专业发展任务,从而使教师的专业发展走向独立自主的轨道,这将是教师成长的最佳境界。

4、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建立是保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对人的改造,是对传统观念的扬弃,因此必将是一个充满希望而又布满荆棘的“阵痛”过程。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仅靠领导的认识,很容易走弯路,甚至走回头路。因此,建立政策约束机制、培训实施机制、学籍管理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等,显得尤其重要;特别要树立“人力资本”观念,舍得投入。要从“法治”的角度,确保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延续性。

【校园管理之我见】相关文章:

班级管理之我见08-17

校园德育建设之我见08-13

校园德育建设之我见08-17

“心本”管理之我见08-15

中职班级管理之我见08-03

校园网络中心机房有效管理之我见08-18

班级管理“新策略”之我见08-08

【教育随笔】班级管理之我见07-21

高中班级管理之我见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