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校长应关注“无效管理研究”
“无效管理研究”,就是对学校的管理制度、措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无效管理论证,寻找其潜在的、隐藏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可能引发的不良现象进行研究,以便全面、准确地权衡利弊,提高管理科学性的一种方式。
在学校管理上,校长们普遍认识到了“没有高水平的管理,不会带来高质量的教学”;“没有有效的管理,不会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因而在学校管理中,学校的每个学年(或每个学期),都会寻找一些新的管理思路和办法,修正一些管理制度,出台一些新的管理措施等。同时,为了提高管理效度,在新的管理理念的引导下,学校对新出台的管理措施,都要对其有效性进行反复论证,或集体讨论、或外出学习;或个别交流、或提请教代会通过等,最终付诸实施,其目的就是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使管理更加科学、完善。这是“有效管理研究”。
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总会有事与愿违的问题发生,有的甚至引发出教师的逆反心理,激化了干群关系,阻碍了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健康发展。比如:备课管理是学校管理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它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有的学校为了规范管理,要求教师必须每学期写出详案,并且在每学年结束时,学校对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并作为量化考核指标,纳入教师个人成绩管理中,同时将教师的备课笔记上交学校存档。从教学管理的角度看,这些管理是很正常也是必要的,但在不少的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一个教师担任4—5门课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担任某个班级全部学科的教学任务(即包班教学)。如果每门课都要写详案的话,教师每天用于书写教案的时间至少要三个小时,除去上课和写教案,老师用于学习理论、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搜集资料的时间所剩无几,何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特别是在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和深化发展的今天,课程不再是教科书的代名词,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统天下,知识也不全是由教师灌输和学生的接受而学到的,在这种新形式下,教师的备课应该是开放与多维、动态与发展、反思和学习的过程,决不单是书写教案的多少,更不应该是学校展室里的摆设。因此,教师对此项管理不满意,甚至有的教师采取消极对抗的方式,将往年的教案进行改头换面,或为了应付检查,将学校给教师订的参考教案当做自己的教案,一抄了之。试想,这样的管理效率如何?这样的管理不但“无效”,可以说是“失效”。纠其原因,最主要的在于学校在出台管理措施前,其出发点是“有效管理”,关注的是“有效性和可行性”,而有意无意回避了影响实施的不利因素;其次,所注重的是管理措施实施后的积极影响,而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却估计不足或强调不够,甚至有的校长在征求意见时,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导向性,导致一部分教师只关注对自己有利的方面,钻了管理中的“空子”。最终,学校管理总是年年处于“制定措施—组织实施—发现问题—补救改进”的过程中,有的甚至步入了“无效”或“失效”管理中。
在当今的课程改革以及新课程的深化实施过程中,校长的管理理念应从“制度管理”转向“人本管理”,由只关注“有效管理研究”转向“有效管理研究”和“无效管理研究”并举,使得学校管理更加完善、科学、规范、高效。
【校长应关注“无效管理研究”】相关文章:
校长应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08-17
计算教学应关注什么08-17
应关注学生“怎样学”08-17
浅谈优秀校长应具备的管理素质论文08-15
对“课例研究”的关注与思考08-19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关注“近区”08-17
初中历史教学应关注三个“度”08-22
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08-17
校本研究应凸显五点“校本性”08-20
教育管理 - 聚焦多元 关注边缘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