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走进新课程  扮演新角色

走进新课程  扮演新角色

时间:2022-08-13 06:52:41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走进新课程  扮演新角色

 走进新课程  扮演新角色
湖北省武穴市龙坪中学 胡定丰 王秀英

【内容提要】:本文是笔者从当前推行新课程改革教师如何转换自己的角色这一角度进行思考后得出的浅见。笔者愚见,教师走进课改新天地后,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态度,改变教学方法,转换自身角色,给自己正确定位,才能适应这场改革,为学生的发展作贡献。

关键词:走进课程  扮演角色

洋溢着时代气息的新课程已走向我们。新课程的改革无疑将对中小学的教学带来重大影响,广大教师不仅在理念上亲近了新课程,而且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上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色彩纷呈、花样繁多的教学课随处可见。但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地观察和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时,却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态度,改变教学方法,努力转换好自己原来在教育舞台上的角色,给自己定好位,才能适应这场改革。那么,实施新课程改革,作为教师究竟为什么要转换角色,给自己定好位呢?笔者在此谨呈一管之见,愿就教于各位学者、专家。
一、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变指挥者为新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有一个精辟的论述,她认为:把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最根本缺陷。简而言之,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一切都由教师设计、控制,是授受式的学习方式。学生没有学习的自主权,始终处于被动位置,而教师始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指挥操纵着几十个不同的面孔。其结果是,学生被磨平了个性,只能从教师的暗示或明确给予中得到一致的答案,由教师的讲授中获得千篇一律的知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未能得到发挥,个人的能力未能得到开发,很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中心,突出了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变方式方法。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但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让学生放纵不羁,信马由缰地在课堂上高谈阔论,群龙无首的课堂犹如一盘散沙。教师的指挥棒不要派用上场,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一双善于弹拔各条琴弦的巧手,让它们发出高低缓急不同但又美妙和谐的旋律。这便是教学的组织者,学习的促进者。举例说,过去的作文评讲课,往往是教师面对全班学生却视若无人地把自己的评价意见搬给学生,于是列出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等问题,而学生却往往有自己的见解,甚至是与教师迥异的看法,却得不到表达的机会。课堂若是以学生为中心,那么教师则应该起组织好课堂,使主旋律明确的作用,并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研究,努力促使学生对某篇作文或是某次作文作出评价,甚至可以进行争鸣。在这过程中,教师应引导他们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监测他们有所发现的反思。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个人感受和个性化表达,努力培养他们善于探讨,敢于表现的精神,使课堂变得生气盎然,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必将得到发展。这样,教师在组织教学促进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所不能得到的。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调动,课堂教学“活”起来后的尴尬。这些问题不解决,那种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过程也很难形成。
总之,要把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付诸实施,从而构建一种全新的教学过程,首先,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成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有了这种“资源”意识,教师才会在课前、课堂和课后,把自己的全部心思努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上,才会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看成是课堂教学的共同创造者。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角色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的信息的“重组促进者”。如果没有教师这个重组促进角色,也就不可能有学生高质量的、有效的主动,学生将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就会因此失去它的意义。
二、以促进发展为目的,变守旧者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新课程不同于过去的教学要求。传统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重点,它规定了学生必须学习什么,将知识和技能分解,要求在某个年级要掌握什么知识点和能力点。语文知识点即语、修、逻、文知识,字、词、句、篇等常识;能力点即听、说、读、写等的能力。学生在这过程主要是通过倾听、识记和练习,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注重的是记忆和积累,学习有满足量,有极限。而新课程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必须具备的素养而提出来的。它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应用语文”。它并没有学生列出应掌握的知识点能力点。也就是说,教学应该根据学生具体需求,从发展的眼光去培养学生。教学不是有底洞,而是不断发展、更新。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教师要改变依靠一本教科书、两本参考资料而站稳讲台或者凭一本陈年教案就用了十几年的老一套,努力开发教学资源,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给予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其个性的发展。而且要根据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探索,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这样,教师便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具有满足人的需求的适应性,具备研究和开发课程的能力。并且努力从教法思路的研究转变到学法的研究上来,以便在研究课程资源的同时,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效果,努力实现从“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教育教学的探究者,要努力使自己具有组织、使用好教材的能力,运用渊博的知识、透彻理解好教材的内容,运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发展学生知识和智力,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对教材进行分析综合、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需要教师在工作中去研究和探索,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形成理论认识。由此可见,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就应从守旧型的教书匠渐转变为新课程实施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把探究作为诊断自己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以此寻觅问题的症结,实行对症下药,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以培养能力为宗旨,变执行者为新课程实施的决策者和引导者。
以前,基础教育的确定性很明显,它规定了学习的内容、掌握的知识,甚至连教材、教参、考试、评价标准等都统一。教师只能老老实实的当一个执行者,教学的共性很突出,甚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面对不同的学生的课堂教学都如出一辙。教师的教学创造性和个性得不到发展,独立受到限制。学生的学习资源也得不到开发。既严重地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更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存在的弊端很多。
新课程与上述情况大不相同。它提出“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教育功能,既有统一的要求,又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因此,教学增加了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不用统一的内容、规格、形式、标准来要求学生。这样,教学便有很强的延展性和多变性,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有广阔的教学空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需求而准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如对于语文人文性的培养,既可应用现有的教材进行教学,又可以选用《中学语文阅读课本》的文章,同时也可增加有深厚文化色彩的乡土文化作品或其他文学作品。形式可以阅读、评论、讨论、辩论,也可以深入生活,体验文化情感,进行创作尝试。
同时教师还要“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自我充实。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有专业意识,努力使自己从“技工”转为“工程师”。设计出新颖、活泼的教学活动,营造好班级的学习气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自己的教学理念得到尽情的展露,使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都得到不断提高。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要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要求师生间建立“平等、民主、关爱、宽容”的关系。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的引导者,就要在帮助解决学生心理困惑的同时,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教育学生爱国爱民、立志立业,德优品良,引导他们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四、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变传授者为新课程实施的对话者和参与者。
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其一,传统的是接受式学习,教师对学生不区分对象,只是一味给予,学生只能一味接受。新课程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学生要始终处于主体位置。在学习过程,教师除了要组织并引导学生开展对话之外,自己也应积极参与。比如课堂的阅读活动,一般地说,作为教材和学生的中介,教师的思想深度、理解能力、审美水平等都要高于学生,可以起向导的作用,但绝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先秦历史散文的阅读,许多学生由于对历史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审美水平受到限制,因而读起来觉得枯燥乏味。过去由教师直接讲授,把设计好的结果硬塞给学生,学生兴趣不大,仍是一塌糊涂。以对话形式开展,可以让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增强认识和理解,增进情感的体验,觉得兴趣盎然且扎扎实实。
其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说了算,由教师做主,教师包办,学生读书、练习、做习题和考试,新的课程标准则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变传授者为新课程实施的对话者和参与者。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与学生开展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对话,在学习的实践中增长知识、增长能力。
在信息交流方面,过去是教师传递给学生的单向交流。但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的来源渠道很多。语文的外延也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而学生获得语文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不亚于教师,一个班级几十位学生集中起来的信息非常可观。教师绝不能重弹老调,俨然“新闻发言人”,而应像《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倡导民主教学,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走下讲台,作为一个教学活动的平等参与者,一方面起组织教学,穿针引线,引导并评价的作用;一方面做学生开展思想和知识交流的朋友。使教学活动始终在生动活泼而又相当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早在几十年前就呼吁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的实施正是体现了这一思想。教师要勇于拆除摆设在心灵中居高临下的讲台,另外架设起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那么,虽然角色变了,位置变了,但是所获得的教学成功的喜悦却是前所未有的。
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既洋溢着成功的自信,但也应保持反思的冷静。我们应用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教育史上和现实中的教育教学现象,在教育规律的层面上来审视正在实践的教育教学行为,全面准确地理解、贯彻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树立新理念,扮演新角色,去“浮华”之气,树“真淳”教风,促进课改的持续和深化。

参考文献:
1.《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作者简介:胡定丰,男,中共党员,1962年8月出生,湖北省武穴市人,湖北大学教育管理系毕业,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曾任湖北省黄冈市语文组的教学研究会会员、原湖北省《武穴日报》特约通讯员、龙坪镇五里小学教导主任、校长、原武穴市龙坪教育站干事等职,论文、优质课多次在武穴和黄冈市级获奖;先后被评为武穴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模范教师”、“重视美育工作先进个人”等,在《湖北教育》、《班主任之友》和《黄冈日报》等报刊上发表稿件110多篇,发表论文16篇,现任教于龙坪中学,并任学校党支部书记。献身教育,痴迷教科研是我的不懈追求。)
联系电话:0713—6572431(办)
     1397—2715198(手机)
邮政编码:435402

(王秀英,女,1967年9月出生,湖北省武穴市人。湖北教育学院小教专业毕业,小学数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龙坪镇下冯小学。撰写的《用“五心”营造艺术教育的“五个环境”》等论文荣获武穴市级一、二等奖。先后被评为市“三八红旗手”和“模范教师”。是一名忠实的教育科研实践者。)
联系电话:1397—1719336(手机)
邮政编码:435402


 

【走进新课程  扮演新角色】相关文章:

扮演的角色作文06-03

我扮演的角色作文08-22

角色扮演 激情展现08-15

浅谈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08-19

走进新课程08-17

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08-17

引导扮演角色构建感情桥梁──“语文与感悟”研究08-17

生物课堂教学与角色扮演的初探08-24

浅谈班主任“严父慈母”角色的扮演08-17

走进新课程,挑战新课程论文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