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开启学生的思维的讨论
今天,又一次参加了开平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又一次聆听深层次的讲座,进行深度的交流,还听了五位老师做的五节精彩课例,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檀军育老师的《找规律》一课让我印象深刻。这节课在上学期体验式学习研讨课中听过一次,这次又听,感受却颇为不同,第一次的课堂学生思维灵动而活跃,第二次,学生却显得有些死板,学生的思维似乎没有打开,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让我深思体验式学习方式的教学,让我深思如何真正上好一节课……
我想,檀老师的这两次课以及体验式教学给我的启示有两点。
一、体验式学习不同于我们以往的传统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育者在活动开展前,要进行更加精心的思考与设计,它需要教育者必须具备教育心理学的实用知识与技能。
首先,应当说檀老师的这节课做了精心的准备,其一是对体验式学习方式的深入学习与深刻领会,其二是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回顾她的教学过程可以体现如下
1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而又感性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次体验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两组图片,一组是有规律的笑脸,另一组是还没有形成规律的水果图片,兴趣盎然的猜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抽象、难懂的“规律”一词很自然地就从学生嘴中溜出来了,这节课也就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序幕。如果老师采用传统教学法,从名词的意义、特点一一讲来,学生可能一下子就难在这里了。
檀老师的第二个环节是利用多媒体设计了同学们欢庆国庆节的场面,让同学们从中发现规律。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的仿真环境、活泼动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功能,学生能更加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可创造更丰富的体验。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对规律的体验的确是很充分的。
檀老师设计的第三次体验是“利用学具动手创造规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图片和模型,让学生自由创造规律,然后展示自己的成果。
回想这些环节,学生表现是异常兴奋的,这些材料不是变化多端的图形,就是丰富的颜色,让他们爱不释手让他们兴趣盎然,这里老师充分注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效果很好。
2关注学生心理,调控课堂。
但同时我也发现,正是因为他们是这么小的孩子,我们就需要更加关注他们的情感,本节课中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似乎显得很贫乏。导入中猜奖品说错了,没关系,如果老师在这是送去一个亲切的称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关切的手势,充满爱的微笑,都可以在无形中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老师及时恰当的评价,对学生点滴进步的赞赏和鼓励,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有了这样的情感积淀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就会显得更积极,发言就会更踊跃。这是教育者对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 它不是停留在课本中,不是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它不是死板的,它是千变万化的,规律就在实践中。
二、体验式学习它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生活中的智慧,也必须具备理解每一个学生的独特的感悟能力。只有这样,他才能设计出依据学生实际与社会实际的多样性的体验活动,也才能在活动中时刻注意改变设计,或者增加活动内容,以促进学生理性认识的形成。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形。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找规律》这节课中在这一点体现得很充分,如檀老师设计了“排队找规律,舞蹈中找规律,说说生活中的规律”等,学生可以亲身地体验,还可以联系实际,用不同的方法亲身去体验,经过这些过程的学习之后,相信学生从教学过程中体验到的东西,会记得更加牢固。同时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主动性。
要引导学生体验,教师要努力激活课堂教学方式,开放学生“全脑”,引导他们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实现教学知、情、意、行的融合。指导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和感悟的思维过程。孩子们除了老师说的几种规律,又创造了新的规律,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在这些规律中闪现着思维的火花,创新的光芒。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在学生亲历之前,教师应该有一个启动体验教育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适当的动机,促使学生开始亲历或者选择亲历的方式。体验教育的第二个阶段相当于个体亲历的过程。第三阶段是体验的关键阶段,相当于个体体验的第2阶段,个体通过反思、同化或顺应等等方式,将亲历中对事物、知识的感知觉或者对情境、人物的情感体验内化成为自身行为或观念的过程。第四阶段相当于个体体验的第3、4阶段,由于个体体验的程度或者体验本身的内容不尽相同,有的经过一次体验与反思,就可以形成人生经验,而有时则不行,需要反复体验,或者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复体验,人生绝大多数经验属于后一种情况,因此,体验是需要经过不断外化、不断调节才能够形成的。作为教师应当深刻地了解这一点,不要急于求成。如课堂中
[1] [2] 下一页
学生说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过去是有规律的,很明显这是一个独特的感受,究竟什么是规律?“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的和本质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就说是不是规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普遍性;第二本质性;第三必然性。个别的不是规律,表像的不是规律,偶然的也不是规律。”由此我们当然可以断定这是规律我们原来的经验都是A 、 B两个不同事物形成规律,但是规律不应该只是两三个是无意间的规律,但是教师却不置可否,使又一次智慧的火花熄灭。因此,体验式学习的提出是对教师能力的一项挑战,它将促使教师首先进行知识更新与观念转变,从而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我们应该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更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受挫的感慨,以及相互竞争的力量。在体验性教学过程中的“总结、展示”是思维飞跃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自己对学习知识内容的高度概括,让知识概念化、系统化、综合化,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汇报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实现了认识的飞跃,体验了学习的成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让我们体验学生的“体验”,更大程度的开启学生的思维吧!
上一页 [1] [2]
【开启学生的思维的讨论】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10-08
谈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开发智力 启迪思维04-10
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08-23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1-17
借助数学教学拓展学生思维08-18
原始思维即艺术思维08-18
讨论的作文03-12
开启新的征程的句子01-18
思维的作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