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试论教师的反思

试论教师的反思

时间:2022-08-17 10:55:05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论教师的反思


  
中小学教师的反思是教师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来反思和检验已有的教育理论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以自己已有的教育理论来反思检验新的教育理论的真理性和合理性,它主要对这样一些教育问题进行思考:教师自己以往的言论和行为体现了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价值,这样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价值是不是现代的;教师自己现在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观念、教育价值和教育行为;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对以往的言论和行为有所改进以期做的更好,以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反思的特点

内隐性。 反思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教师对以往的言论和行为做出重新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新旧观念的激烈交锋,有对与错、优与劣的价值判断,有为与不为的重要抉择,有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矛盾冲突,有习惯行为与现实需要行为或理想行为的行为选择,这些都是在心灵深处展开的,看不见摸不着,他人也无法窥视和描摹。反思是旧我与新我的斗争过程,当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吸收新的教育观念,这时候旧的观念与新的教育观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已经实施过的教育教学行为与即将产生的教育教学行为发生激烈冲突,进行激烈的斗争,旧的观念和习惯行为要保持它们的惯性,并企图占据统治地位,而新的观念以及由新的观念支配的教育教学行为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因此,反思是教师融入教育改革主流社会的必然趋势和必要条件,教师不将旧我改造成新我就不能融入主流社会,反思是教师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教师要用新的教育理念来衡量和评价以往的教育教学行为,慎重决定以后的教育教学行为,对各种行动方案进行比较和筛选,这样,新我与旧我不断较量,这个过程就是反思。这个过程是在心灵深处进行的,具有内隐性。

批判性。 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理智的进行的自我关照,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的构建、审视和回顾,对自己和同事的言行经常持有一种积极、健康的怀疑和批判,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排除定势思维和行为的传统惯性,尤其是勇于否定自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持续的评价和改进,发扬正确的,改正错误的,完善美好的。一旦发现较为肯定的结果,即刻推广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并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活动方案,改变活动过程的行为结构,而一旦碰壁,则马上改进,重新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的行为方式,在批判中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使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过程在自我批判中变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

顿悟性。 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积极的进行构建、回顾和关照,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反复思考,以求得最佳效果,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对于问题的思考,或许百思不得其解,而在某种特定的情景下,或受他人言行启示,或受到新的理论的启迪,与自己长期思考的问题剧烈的碰撞,从而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突然得到启示,产生“纵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效果,进入豁然开朗的境界,产生顿悟。这种顿悟是教师长期思考和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二、反思的原则

继承性原则。 反思是教师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自我关照,教师不能割断自己的历史而奢谈发展,从反思的基础来看,反思的生理基础具有连续性,心理基础具有延续性,因此从反思的物质基础到精神世界都具有继承性。从反思的内容来看,反思的内容是教师已经产生的言论和行为、已经形成或即将实施的方案。反思是教师的自我更新,是教师自身的进步,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即是哲学意义上的扬弃。反思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要么说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不行;要么说自己无可挑剔,什么都行。反思离不开原来的教师言论、行为,并将他们作为新言论、新行为的参照物,所说的进步、创新都是针对参照物而言的;反思离不开教师原有的理论、思想观念,它是教师反思、进步的基础,因为教师的进步不可能凭空产生,也不是空中楼阁。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思想观念和习惯行为,但在新的环境中,这些思想观念和习惯行为会有种种不适应,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就要从以往的观念和行为中寻找合理、积极、有益、健康的成分,然后才在此基础上重新建构,而对那些落后的、消极的则予以摒弃,这样不断地推陈出新,循环往复,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自省性原则。 反思是一个具有责任感的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教师为了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高度,使自己有所建树,就要经常审视自己,看自己的理念是否新颖,看自己的设计是否合理,看自己的言行是否带来了积极影响,总之就是要使自己做地更好,职业生活的质量更高。反思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自觉的行为。当教师取得成就时会认真总结经验,对自己经常作出积极的评价;当教师出现失误时会痛心疾首,总结教训,并重新建构,以免再犯类似错误。教师反思是为了满足发展的欲望,因此教师反思是持续的,其动力来自教师内部。当然教师的反思离不开同事的帮助和友善的监督,但是那只是外因之一。如果教师反思仅依靠外来动力而缺乏内驱力,仅靠别人对自己评头品足,而自己缺乏深刻的思考,不积极反省自己,那么这种反思就是肤浅的,也是不会持久的。

对比性原则。 反思是一种对比,主要的是教师自己跟自己的纵向比较,但这种比较是逆向的或者说是反向的,即是教师用今天的我同昨天的我比较,是用明天的我同今天的我比较。通过比较看到进步,产生激励,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进取。而不是用昨天的我同今天的我比较,也不是用今天的我同明天的我比较,只看到差距与不足,不能产生前进的原动力,丧失信心,一蹶不振。反思也有教师之间的对比即教师与教师的对比,这是一种横向的比较。如果仅有纵向的比较,只看到自己在进步,就会故步自封,止步不前;看不到同事在发展,就会夜郎自大,失去挚友。教师在反思中的同他人的对比,是为了进行合作与交流,相互沟通,取长补短,互动发展。教师在反思中只有综合运用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的方法,才能使自己立足自我,在同事的关怀和帮助下得到某种启示而打开思路,获得新的发展,荀子所说的“吾尝终日之所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三、反思的时机

行为前的反思。 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行为前首先要反思长期以来占据自身主导地位的教育观念、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实践中形成的习惯行为、价值观的正确性和各种教育教学技能的有效性、教师个体成长和发展的障碍点、教师个人长期研究的重点和获得发展的兴奋点、自身和他人获得的成功等都是教师行为前反思的重要内容。其次要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所处的环境,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所必需的环境、技术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如社会环境和学校背景、人际关系、学校物质条件,乃至教育法规、政府导向、社会需求等。再次,反思过程的核心是试图从多种视角来看待问题,教师反思所追求的是探索被常识掩盖之下的对于实践经历的真正理解。因此在明晰了教育教学情境之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自己的行为要达到的目标,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行为策略,并对这些策略进行评价,分析、比较并确定其价值与必要性,作出独立决策,形成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动机、行为模式和行为策略,进而形成自己优秀的职业品质。

行为中反思。 教师的反思以探究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过程中,使教育教学的行为更加优化。教师的反思是为了追求教育教学行为过程更加具有合理性,批判性的分析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切行为的合理性,对教育教学实践过程进行理论概括或把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提升到新的理论高度。行为前,教师根据自身经验设置了行为方案,由于教育教学情境的变化和活动对象的参与,不可预料的情况经常发生,使教师原来设计的行为方案显得力不从心,教师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情境反思自己方案的缺陷,并进行适当修订,重新澄清自己的行为思路,使教育教学活动既保持连续性,又呈现出变动性,不断地调整行为方案以达到适应变化的环境,让教育教学活动行为得以顺利实施,用最优化的行为朝着自己的最终目标进发。

行为后反思。 在教育教学行为结束之后教师进行反思,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自我解剖,自我关照,发扬正确的、纠正错误的、完善美好的,从而实现自己的观念、言论和行为的巩固、完善和变革,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并不断提升这种累积的价值。行为后,教师看自己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当时当地的教育教学情境、技术手段所确定的行为策略是否正确,行为中的调节是否合理,活动目标是否实现。如果没有达到目标则要根据反馈的信息自我纠正,确定新的策略;如果达到了目标,则要根据反馈的信息自我完善,一如既往地做下去,实现新的行为目标;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目标,在更大领域里也要达到这种境界。行为后的反思并不是被动地考察自己,而是满怀希望的活动,从事反思的教师对未来充满希望,总是对目标有着执着的追求,使自己经常处于“不满意”的情绪状态之中。

四、反思的策略

纵向比较法。 教师通过实践形成实际的教育教学感受,将自己现在在教育教学中使用的技能技术、教育观念与过去运用的技能技术、教育观念和行为进行比较,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意识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用批判的眼光反观自己,认识到问题的性质和结构,在意识到这种问题的存在以后,教师就会感到不适或不畅,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与教师个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对教师的个人发展形成威胁和障碍,教师便产生必须加以解决的决心。

横向比较法。 教师将自己同周围的同事加以比较,尤其是用同事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加以比较,从而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产生追上他人的想法和念头。在纵向比较中教师汲取了同事的经验和长处,与同事共同前进。横向比较既可以是内省性的教师个人的反思,又可以是团体协作交流性的反思。

反传统法。 教师在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之后,对自己长期以来的教育教学习惯行为产生怀疑,并分析、认识问题的成因,重新审视自己教育教学中所依据的教育理念,积极寻求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新的教育教学策略来解决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并对以往的教育教学活动作出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判断,解除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对教师个人自信心的威胁,进而自我纠正,一改传统的习惯行为。

换位思考法。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与各种社会角色交往:领导、家长、同事、学生、社会各界人士,在这些交往中不一定都是很愉快、很和谐的,有时侯自己是正确的,有时侯自己是错误的;有时候对方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这时候,教师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转变身份,转换角色,从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吸收对方的合理性,重新作出决策,以便使教师自己的决策更加符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行为更加准确。

积极行动法。 教师反思不是目的,反思是一个积极的过程,更重要的反思是一个积极的行动、积极的行为改进的过程,也就是教师的反思要以积极的行动为基础,反思不是坐而论道,述而不作,而要付诸实践积极行动,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进行重新概括,对自己的教育环境进行重新审视,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进行重新建构和改进。

互动合作法。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的,这种背景离不开教师群体的活动,教师的反思也要在教师的群体活动中进行,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友好合作,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互动发展。

讨论交流法。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教师的反思也是如此。教师的反思必须在群体活动之中进行,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坦诚的交流看法和意见,实行友善监督,不虚美,不隐恶,坦诚相见,互不设防,相互监督、相互激励,在讨论交流中得到启发,达到群体素质共同提高的目的。

主动参与法。 作为其中的一员教师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校、教研组、乃至学生组织的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去,投入到各种学习活动中去,对自己有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对照别人的研究方法、学习方法、反思自己的成功或不足,看到自己的优势与差距。教师通过主动参与来激发自己对社会的积极关注,从而敏锐地发现问题,及时地捕捉信息,提高反思的敏捷性

试论教师的反思


【试论教师的反思】相关文章:

试论成本企划08-17

试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之建设论文08-24

试论李鸿章的对日外交思想08-17

试论短期自由刑的改良08-18

试论短期自由刑的改良08-18

试论初中数学直观教学08-18

试论AABC式与ABCC式成语08-17

试论经济法体系的重构08-18

试论网络汉字词的造词研究08-18

试论中职《政治经济与社会》教学08-23